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10篇

時間: 陳翠 歷史教案

歷史指的是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七年級歷史教案,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教案10篇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掌握“世襲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戰”等歷史概念。

2.掌握夏啟、夏桀、商湯、盤庚、商紂、周文王、周武王等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

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實行的分封制的簡況,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學習重點】

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2.西周的分封制。

3.夏、商、周的更替。

【學習難點】

分封制。

【學習導航】

你知道我國最早的國家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第20頁“夏朝的興衰”一目的內容,回答:

模仿上面的知識結構圖示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21-23頁“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子目的內容,找出子目包含的知識點,并列出其知識結構:

【共同探究】

(不依附,不從眾,讓思考成為習慣)

1.你一定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劇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廣大的英雄,他們幫助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你認為歷武王伐紂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說說你的理由.

2.思考一下西周統治者怎樣才能把被征服的廣大地區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對被分封的諸侯采用什么辦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實行的結果如何?(作用)

【歸納整理】

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時間滅亡時間都城開國君主亡國之君

西周

課堂反思:

(寫下你在這課中的收獲和困惑)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包括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商業的繁榮及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史實,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于南宋之時。

通過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通過思考和總結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自唐朝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發展及其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南方商業的繁榮”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都發生過戰爭,戰場主要在北方。這時,南方相對安定,在這種有利的環境下,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并逐漸超過了北方。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

出示《耕獲圖》

指導學生看圖,并回答:

仔細觀察《耕獲圖》,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宋朝農業生產的情況。

①圖畫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

——這幅圖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區田莊里的農民繁忙勞動的景象。圖中的農民在從事犁地、車水、挑送、插秧、揚場、舂米、磨粉等勞動。

②種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③插秧和揚場的場面同時出現,說明什么問題?

——證明宋代已有了雙季稻了。

④為什么在宋朝時能夠由一年一熟變為一年兩熟?

新引進的品種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氣候溫暖。

總結南方農業的發展的表現:

1、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占城稻)

2、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

3、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棉花:從兩廣、福建到長江流域)

學生思考:江南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1、經濟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業與前代相比有哪些發展?”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歸納:絲織業水平超過北方;棉織業首先在南方興起并初步發展;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的重心,制瓷工藝取得新的突破;造船業發達,居世界首位。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發展(廣州、泉州)

(通過圖片展示說明南方手工業的水平)

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

強調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后,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展

(1)外貿港口:廣州、泉州;

(2)市舶司的設立

3、貨幣制度的變化(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對朝廷的財政收入起著重要作用,表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最終完成。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進行歸納、總結,對歷史發展的脈絡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

4、小結:

類別 發展成就

農業的發展

糧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進與推廣;蘇湖成為糧倉;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

經濟作物 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栽培得到推廣

手工業的發展

紡織業 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制瓷業 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冰裂紋瓷;景德鎮成為瓷都

造船業 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商業的繁榮

商業都市 杭州是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

對外貿易

在當時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廣州、泉州是大商港;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貨幣 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5、作業:課后作業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領土臺灣,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的簡況。掌握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雅克薩之戰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等史實。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奠定基礎。

通過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有關臺灣、黑龍江流域方面的知識進行回憶、梳理,培養學生縱向歸納、綜合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學習本課中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政府抗擊沙俄侵略斗爭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斗爭都是維護我國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正義斗爭;中華民族各族人民有著堅決反抗外敵侵略的光榮傳統;鄭成功是我國歷的民族英雄。從而激發學生繼承民族英雄的愛國主義傳統,培養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利益英勇斗爭的精神。

【教材分析】

鄭成功收復臺灣是本課的重點。

雅克薩之戰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是本課的又一重點。雅克薩之戰是在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進行瘋狂的領土擴張的形勢下,中國軍民為維護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正義的自衛戰爭。戰爭的勝利,粉碎了沙俄妄圖繼續鯨吞我國領土的陰謀,迫使其通過談判的方式,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同中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中俄《尼布楚條約》既是本課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第一,學生對中俄東段邊界的具體界線難于掌握。第二,對中國讓步(圖中所示讓出尼布楚)與平等協商的關系難于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聯系學過的知識,想一想,為什么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三國時期,孫權就曾派將軍衛溫等率萬人多名官兵,乘船到達夷洲(今臺灣)。

元朝政府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琉球(今臺灣)的管轄。

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

清朝設立臺灣府管理臺灣。

一、鄭成功收復臺灣

1、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1624年)

2、鄭成功收復臺灣(1662年)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后來逐漸占領了整個臺灣島。1661年,鄭成功率艦隊抵臺,在當地人民支持下,打敗了荷蘭殖民者。第二年初,荷蘭殖民者簽字投降,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斗爭,在我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具有突出的地位。

3、清朝設置臺灣府(1684年)

二、雅克薩之戰

1、沙俄侵占雅克薩和尼布楚

2、雅克薩之戰

3、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年)

(1)《尼布楚條約》是中俄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

(2)意義: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葉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平等基礎上談判,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沙俄同意把侵入雅克薩的軍隊撤回本國,清朝同意把尼布楚一帶原屬中國的地方讓給俄國。在準備談判過程中,康熙帝曾指示中國的代表堅持收回包括尼布楚在內的被沙俄侵占的全部中國領土,說:“尼布潮(楚)、雅克薩、黑龍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屬之地,不可少棄之于鄂羅斯。”(《清圣祖實錄》)由于當時出現了蒙古噶爾丹的嚴重威脅,康熙帝希望與沙俄迅速締結和約,又指示可以把尼布楚讓給俄國。清軍在雅克薩之戰中取得勝利,迫使沙俄政府同意通過談判解決兩國邊界問題。這并不等于說《尼布楚條約》是中國用武力強加給俄國的不平等條約。因為第一,它是雙方通過平等談判,中國作了讓步才簽訂的;第二,當時在沙俄占領的尼布楚城下談判,根本不存在中國武力的威脅;第三,條約的內容基本上反映了兩國政府的主張,并符合雙方的利益。

分析:雅克薩之戰是在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進行瘋狂的領土擴張的形勢下,中國軍民為維護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正義的自衛戰爭。戰爭的勝利,粉碎了沙俄妄圖繼續鯨吞我國領土的陰謀,迫使其通過談判的方式,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同中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三、課堂小結(略)

四:作業:課后作業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教堂,學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張騫通西域、班超經營西域;絲綢之路對中外交往的作用;漢與日本朝鮮交往的史實。通過觀察書中的《張騫通西域路線示意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2.在看圖中引導學生注意圖例的運用、識別地理方位、線路走向等,培養學生使用歷史地圖的技能。

通過學生設計漢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詔書、結合《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情景對話、比較張騫班超共同點等活動鍛煉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整理、歸納技能和運用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張騫、班超的經歷可以看出有作為的人都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舍的頑強斗志。教育學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過秦漢中外交往的史實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應該為輝煌的中華文明驕傲自豪。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在本課中反映出的張騫、班固等人的勇于開拓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現出對外來物質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氣度,反過來,積極的對外交往又促使漢王朝更加強大。通過西域,世界東方的古老中國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區域,正是由于與其他文明區域建立起密切的聯系,東西方文化進行了廣泛地交流,使中華民族不僅吸收了其他區域文明的許多精華,同時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

兩漢對西域的長期經營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統一。遼闊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播,如第18課中佛教的傳播就是經過西域地區;其次有利于地區的開發;也是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這為后邊教材的北方民族內遷及民族融合------的出現埋下伏筆。

重點分析:

張騫通西域、班固經營西域從漢朝的初衷來講主要是對抗匈奴。漢對西域的開發和統治始終和匈奴斗爭的成敗緊密聯系。不過,從歷史影響看,對西域開發和經營其歷史功績遠遠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象。張騫通西域,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漢與西域和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隨絲綢之路的擴大這種聯系越來越密切。

漢朝在西域統治地位的確立,對形成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具有重大的意義。從漢武帝到東漢末,經過350年的戰爭、和平,經過經濟文化交往,不僅使漢族統治者認識到西域是漢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當成漢朝的一部分。西域都護的設立標志今日新疆在歷劃入中國版圖。從此以后,新疆的命運便和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難點分析:

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為什么會取名“絲綢之路”,說明什么?學生肯定會有疑問。絲綢之路的線路也比較復雜,況且本課還有一條《張騫通西域》線路示意圖更容易混淆。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1.鼓勵學生課前搜集與本課人物事件有關的歷史資料,如新編歷史劇的劇照、歷史人物的圖片、遺跡,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學習的難度。

2.教師精心設計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3.講張騫時,可讓學生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愿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還可結合書上“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

4.絲綢之路,可放映相關的影視資料或結合地圖設計一條“絲綢之路旅游線路”

5.講班超時,鼓勵學生講他的故事。然后,將張騫與班超進行比較。

課內探究活動設計

1.學生分組以絲綢之路為內容設計旅游線路。

2.學生以政府的名義擬寫表彰張騫、班超功績的詔書。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歸納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采用講授法、獨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課內容的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教學重點:“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

教學難點:1954年憲法的性質。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通過指導學生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說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基本形成。

學時重點

重點和難點:本課主要介紹的是工業化的起步。講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等問題。

重點有兩個:一是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二是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學時難點

難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這一問題很抽象,對初二學生來說,較難理解,因而將它確定為本課的難點。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工業化的起步。

請同學們閱讀課前導讀,“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

思考“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我國經濟狀況如何”。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小結:國民黨在敗退臺灣后留給中國共產黨的是一個經濟上面臨崩潰的舊中國,一窮二白。舊中國是個落后的農業國,沒有合理的工業體系,幾乎沒有重工業。新中國建立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水平,但仍遠遠落后西方發達國家,就是同樣發展中國家印度也比不上。指導學生閱讀書中表格。

師:怎樣才能扭轉這種局面呢。

活動2【講授】工業化的起步。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一五”計劃編制目的和它的起止時間。

1953年,我國政府開始組織編制“一五”計劃,目的是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國民經濟。“一五”計劃到1957年結束。

師:“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么”(由學生看書總結)

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那么,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呢為什麼還要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小結:“一五”計劃開始的時候,雖然我國工業已經恢復并超過歷的水平,但是工業化的起點仍然很低。1952年現代工業在我國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只有26.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有35.5%。(多媒體再次顯示:《中華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表格和課前導讀內容)

可見,我國仍然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家。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參照蘇聯的經驗,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

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看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樣超額完成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

(師生共同小結)工業方面: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建立起來(為鋼鐵工業)。1953年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七號煉鐵爐相繼提前竣工。與此同時,還建立了新的工業部門(為飛機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到1956年,我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機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多媒體顯示:《鞍山大型軋鋼廠》《我國制造的噴氣式飛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并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交通運輸業方面多媒體顯示:《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重要成就分布示意圖》(動態),學習交通建設主要成就。A、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毛澤東稱之為“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漢長江的雄偉氣勢及其在我國南北交通方面發展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間,我國共建成30多條鐵路,還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國內地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師:“一五”期間,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以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一萬多個工業項目,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同時在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礎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完成書中“動腦筋”,指導學生看問題既要歷史地看,同時也要發展地看,小男孩的觀點“沒什么大不了的”,在現在看來的確如此,但在當時的中國卻是了不起的事情。激發學生發奮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師: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經濟建設也在加緊進行。具體表現是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請同學結合課文介紹大會召開的情況。

學生復述:1954年9月,我國政府在北京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大會由毛澤東主持,全國人大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由人民參加商議國家大事,這在我國歷還是第一次,它充分體現出人民當家,成了國家的主人。

師:這次大會的任務一是制定了一部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在此之前,我國有一部文獻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這部文獻叫什么是在什么會議上制定的

生:《共同綱領》,是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制定的。

師:當時,蔣家王朝雖然被,但全國大陸還沒有完全解放,國內外的敵人還很囂張,國家的政治制度也處于一種過渡狀態,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穩定,需要加強人民的民主權利,保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順利進行。在這次大會上,經過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憲法的頒布,結束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憲法的過渡狀態,加強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順利進行。那么,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小字部分和引文內容。

師:憲法規定我們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所有這些充分說明這部憲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你怎樣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建設成就

提示:可以結合課文及《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找出“一五”期間我國在國民經濟方面取得的建設成就,得出小男孩的結論“了不起!……”看問題既要歷史地看,同時也要發展地看。小女孩的觀點“沒什么大不了的”,這在現在看來的確如此,但在當時的中國卻是“了不起”的事情。要激發學生發憤學習,掌握本領,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練一練:列舉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任意三項或更多的國家建設成就(書讀課本,找出答案。)

1.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

2.中國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3.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4.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東北工業基地形成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6

教學重點:武王伐紂;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

教學難點:分封制

教法設計:

因為本課相關資料較多,可讓學生事先預習,以學生討論分析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課堂教學設計:

一、武王伐紂

1、紂王的------

建議教師讓學生回憶夏桀的------,使學生理解凡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違背人民意志實施------的統治者最終都會遭到人民的反對的。

2、周國的強盛

讓學生閱讀教材,分析周國強大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周的發展、強大是周人經過艱苦奮斗,和特別是重視人才的而得來的。

3、武王伐紂

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武王伐紂的故事,同時引導學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讓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商湯滅夏桀的原因,用比較的方法,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周勝商敗的原因?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武王伐紂是一次正義的戰爭?:(①商紂王的------,使商朝統治已成為歷史發展的絆腳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斷反抗和陣前倒戈。②周武王順應民心,聯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紂,解除了商紂對奴隸和平民的殘暴統治,有利于歷史的進步。③是否順應民心,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戰爭的重要標準。)

一、西周政治、經濟的發展

1、周的建立

時間、建立者(區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議教師給學生講解西周的并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為了研究加以說明,為以后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2、分封制和等級制

讓學生帶著[周朝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諸侯?它們與周天子之間的關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問題閱讀教材并加以討論:學生能夠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和鞏固奴隸主的政權。周朝對建國功臣、親屬和先世的后代等進行分封。諸侯與周天子的關系是:周天子是的統治者,諸侯是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見天子,并向天子納貢,帶兵隨天子作戰(即聽王令,納王貢,隨王征,見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疆域廣大的奴隸制國家。

3、奴隸制經濟的發展

⑴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⑵手工業的發展

結合夏商農業和手工業狀況,請同學比較并概述一下西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有什么特點。在學習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后,教師應結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廣大奴隸和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之上的。(介紹《詩經》中《碩鼠》、《伐檀》)

二、國人------和西周滅亡

1.國人------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有關周厲王的------并解釋"國人"、"防民之口甚于防?"等名詞后,可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在介紹完"共和行政"后,師生一起討論"國人------"對西周的影響。

2.西周滅亡

讓學生講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3.東周建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建議教師結合西周、東周具體名稱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學生講解西周的并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為了研究加以說明,為以后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2、過程方法目標:閱讀資料聯系理解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說明“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點歸納分析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愛黨情感“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唯物史觀,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二、教學重點

“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

教學難點

1954年憲法的性質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單元學過的線索。

教師講授:毛澤東和周恩來從西柏坡前往北京“趕考”,已經向全國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國民黨的黑暗統治,舊中國的國民經濟處于崩潰邊緣。中國共產黨接過來的是一副爛攤子,經濟底子太薄了。雖然經過三年努力,我們的國民經濟已經超過歷史水平,但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差距有多大如何趕上去請同學們閱讀第4課。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第一個五年計劃

1計劃編制前夕,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什么特點(仍然屬于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師過渡講解:為了迅速改變這種狀態,黨中央依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條件,決定通過政府制定計劃,從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發展重點項目,帶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這就叫做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

2“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指導學生閱讀15頁課文,找到相關內容作好標記,然后加以理解記憶:

a.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b.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c.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科技是發展工業的第一生產力,要靠人才來掌握。)

教師小結、過渡:由于“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符合當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還得到了當時友好國家蘇聯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時組織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完成《填圖冊》第7頁第2題的答案。]

3“一五”計劃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組織學生完成《填圖冊》第6頁第1題第1個小題的答案:

a.先在課本第17頁或地圖冊第8頁上標注出重要企業、新建鐵路和公路的位置,接著在填圖冊上完成答案。

b.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組織學生“對號入座”進行“接龍”活動。)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1這部憲法是什么時候由什么機構頒布的(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么(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3它的頒布有什么歷史意義(由于事先廣泛征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識:記住中華大地上國家產生的大概時間和標志,記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國歷的地位。了解商朝繁榮的主要表現。

2.能力:通過對夏、商歷史特點的概括,培養學生歸納能力。通過對禹、成湯等歷史人物的評價,培養評價歷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剪輯傳說中夏朝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引起生的興趣。

2.瀏覽全文,教給生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精講課文內容,以學生的討論、回答、自主、合作式學習貫穿全文,引導生歸納王朝的建立應掌握的基本要素。

4.制表:簡單制一個夏、商朝大事年表。

5.師生共同總結,并完成活動與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習國家形成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2.通過夏、商歷史的學習,更多了解祖國悠久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后期都城

教學難點

1.夏朝建立的標志

2.國家的含義及形成原因

教法與學法

講解法、課堂討論法、提問法、比較法、分析歸納法。

學生課前準備

收集夏桀、商紂暴政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放映剪輯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旁白:據說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時的人物,夏朝經歷了多少年?夏朝后緊接著哪個朝代?下面將學到這些內容。

看影片、聽師講、讀課題、步入學習狀態

講授新課:

一、夏朝—我國的第一個王朝

演示課件:奴隸社會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使學生對奴隸社會有整體的了解。

(生認真聽,對奴隸社會有整體的了解。)

翻書引導生瀏覽全文,談談本課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生閱讀教材,回憶老師教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①夏朝建立的時間

②建立者(引導生分析禹身份的轉變)

③都城(中心區域)

演示課件:《夏朝統治區域示意圖》,讓生對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較直觀的認識。

④夏朝建立的標志:(讓生討論什么是“國家”)

⑤夏朝的歷史地位

⑥設問:現在,請同學們歸納每個朝代應掌握的基本要素?

⑦設問:堯舜禹時代,實行禪讓制,現在禹成了國王,他的王位由誰來繼承?還是通過民主選舉嗎?那現在又實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說說與禪讓制的區別嗎?

⑧夏朝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它統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個王非常殘暴導致了滅亡。你能寫出他的名字嗎?

討論、整理知識要點并記住老師所歸納的要素、并能把知識延伸到以后的的學習中

生討論,并講述啟繼位的故事,區別比較。

寫出桀,并根據小說內容說出他的暴行。

你能說出他的暴行嗎?(在生說到引酒作樂時,課件演示:夏朝的青銅器酒杯)

⑨設問:這樣的暴君,人們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他?滅亡夏朝的戰爭叫什么戰爭?

二、成湯滅夏——鳴條之戰

請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地圖上找到鳴條結合地圖,發揮自己的想象,精彩地再現鳴條之戰,說給同學們聽。(注意要素:時間、地點、交戰雙方、過程、結果。)

生愛憎分明地回答:“__他。”

生踴躍講述,積極爭取機會。

1.商朝的建立與遷都。

讓學生根據朝代建立要素歸納:

①商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

②商朝的重大事件——盤庚遷殷。在地圖冊上找出遷都的時間、地方,并說說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陽)寫寫、記記,并說明由于時間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憶、歸納,動手寫,動口說。

2.商朝的盛衰。

師引導生看目錄:商朝的盛衰分別指什么?(強盛、衰亡)分別表現在什么地方?

師生共同學習;師肯定生的回答并引導其完善答案。

①勢力范圍:讓生用坐標將商朝的勢力范圍畫在草稿本上。使生確立商朝的勢力范圍大。

②經濟:以提煉知識的方式讓生在書中找出商朝經濟比夏朝進步的表現。(提示從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進行比較、思考)同時結合圖片演示課件:商朝的青銅冶鑄、玉器制作等手工業在商朝時已形成了。

3.引導學生分析完后,教給學生歸納、比較的方法。

4.請說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說說關于他的故事嗎?向學生介紹神話傳說《封神榜》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生在師的引導下動手畫。

生按老師要求積極開動腦筋,以小組為單位,以多種方式呈現答案。

生踴躍說。

本課小結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蒙古滅西夏與金的原因,講述蒙古滅西夏與金的過程,理解蒙古滅西夏與金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提高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統一是歷史發展的潮流。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蒙古滅西夏與金的過程。

【難點】

蒙古滅西夏與金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導入法。

教師展示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詞,并提出問題:詩詞中有這樣一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描寫了我國古代杰出的歷史人物,其中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績有什么呢?學生回答:統一了蒙古。接著教師追問:在此之后蒙古又展開了哪些戰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之前所學思考:面對蒙古草原分裂割據的局面,成吉思汗做出了怎樣的舉動?

學生回答:1206年,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政權,同時被擁立為大汗。

教師追問: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草原之后,如何使蒙古族發展壯大的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軍事、行政和生產相結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編制組織起來,平時生產,戰時出征;組建了一支有一萬人的護衛部隊;建立了司法機構;創制蒙古文字。

(二)過程

教師出示《蒙古滅西夏與金》的示意圖,并提問:隨著時間的發展,蒙古統一全國的條件漸漸成熟,那么蒙古統一全國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學生回答:成吉思汗首先率領蒙古軍隊進攻西夏,1227年西夏滅亡。之后蒙古和南宋結盟,南北夾擊金朝,1234年,蒙古滅金。

教師補充講解:在成吉思汗率軍進攻西夏時,在六盤山去世,西夏與金均是成吉思汗的繼承者所滅

教師追問:在蒙古滅西夏與金的過程中,西夏、金、南宋又是怎么做的?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西夏向金求救,但由于西夏曾與金交惡,金朝拒絕支援西夏。南宋不顧北宋滅亡的教訓,與蒙古聯合夾擊金朝,導致金朝滅亡。

教師繼續提問: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唇亡齒寒,做事目光要遠大,不要局限于當前的利益。

(三)意義

教師展示《蒙古滅西夏和金之后的形勢圖》,并提問:蒙古滅西夏和金的歷史意義何在?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進行5分鐘的討論,之后派小組代表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金朝滅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對峙的局面形成。蒙古軍隊南下進攻南宋,雙方之間的戰爭前后持續了40多年。

教師展示史料,并提問:面對強大的蒙古,為何南宋遲遲未能攻下,請結合史料及所學談談你的認識?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1.蒙古善用騎兵,但宋軍善于守城戰和水戰,宋軍可根據地理形勢對抗蒙軍。

2.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使得蒙軍損兵折將。

3.宋朝人口數量龐大,故和蒙軍保持了長久的對峙局面。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復習本節課所學。

作業:成吉思汗的繼任者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他建國后的措施有哪些?課下搜集資料,下節課交流討論。

四、板書設計

七年級歷史教案篇10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實行工業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誕生過程及其內容和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的工業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業化開始起步。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第一部憲法的頒布,真正地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顯著成就。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和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教學難點: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學生閱讀教材導入框教師由此導入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

【教師提問】

閱讀教材18頁—19頁,思考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上面臨怎樣的局面(背景)(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多媒體出示背景

(1)1952年主要產品產量表。

(2)中國、印度、美國的工業的對比表格。

(3)毛澤東的話語。

教師歸納背景1: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水平背景2:我國工業水平落后

【教師提問】=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變當時的經濟狀況,我國政府制定了什么

學生回答: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多媒體展示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圖片)

【教師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第二段內容看一下,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

[教師要求]請大家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復述一遍。多媒體展示一五計劃的任務[教師引導]現在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什么要以發展重工業為主一般來講,應該是先發展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對呀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1.當時的國情,中國的工業基礎太薄弱。

2.受蘇聯發展的影響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成就。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看一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學生回答]多媒體展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成就。

思考:動腦筋

教材第20頁

[教師引導]對于課本上“動腦筋”欄目中小女孩提出的觀點應該怎樣看待呢我們說,看待任何事物,必須放到當時的環境中去,解放牌汽車也是這樣,我們應當看它誕生的意義和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的貢獻,而不能拿它和現在的產品去比。

[教師過渡]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

二、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教師提問】

(1)1954年,在北京召開的會議是什么。

(2)這次會議的內容是什么。

(3)這次會議上制定的憲法的性質如何。

【教師提問】同學們通過看書,知道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教師提問】它的頒布有什么歷史意義。

師生通過討論,總結:由于事先廣泛征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七年級歷史教案10篇相關文章:

七年級教案模板

小學教案模板

歷史2022最新九年級教案精選10篇

小學教案模板

226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竞学校_电子竞技培训学校学院-梦竞未来电竞学校官网 | 小区健身器材_户外健身器材_室外健身器材_公园健身路径-沧州浩然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油罐车_加油机_加油卷盘_加油机卷盘_罐车人孔盖_各类球阀_海底阀等车用配件厂家-湖北华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 分光色差仪,测色仪,反透射灯箱,爱色丽分光光度仪,美能达色差仪维修_苏州欣美和仪器有限公司 | 化工ERP软件_化工新材料ERP系统_化工新材料MES软件_MES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化妆品备案】进口化妆品备案流程-深圳美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 车牌识别道闸_停车场收费系统_人脸识别考勤机_速通门闸机_充电桩厂家_中全清茂官网 | uv机-uv灯-uvled光固化机-生产厂家-蓝盾机电 | 贴板式电磁阀-不锈钢-气动上展式放料阀-上海弗雷西阀门有限公司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 防水接头-电缆防水接头-金属-电缆密封接头-不锈钢电缆接头 | 钛合金标准件-钛合金螺丝-钛管件-钛合金棒-钛合金板-钛合金锻件-宝鸡远航钛业有限公司 | 电动百叶窗,开窗器,电动遮阳百叶,电动开窗机生产厂家-徐州鑫友工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广西绿桂涂料--承接隔热涂料、隔音涂料、真石漆、多彩仿石漆等涂料工程双包施工 | 一体式钢筋扫描仪-楼板测厚仪-裂缝检测仪-泰仕特(北京) | 高铝轻质保温砖_刚玉莫来石砖厂家_轻质耐火砖价格 | Jaeaiot捷易科技-英伟达AI显卡模组/GPU整机服务器供应商 | 脱硝喷枪-氨水喷枪-尿素喷枪-河北思凯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LED灯杆屏_LED广告机_户外LED广告机_智慧灯杆_智慧路灯-太龙智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设计-深圳标榜装饰公司 | 中医治疗皮肤病_潍坊银康医院「山东」重症皮肤病救治平台 | 离子色谱自动进样器-青岛艾力析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回收二手冲床_金丰旧冲床回收_协易冲床回收 - 大鑫机械设备 | 台湾HIWIN上银直线模组|导轨滑块|TBI滚珠丝杆丝杠-深圳汉工 | 深圳市宏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模拟高空低压试验箱-高温防爆试验箱-温控短路试验箱【官网】 | 济南轻型钢结构/济南铁艺护栏/济南铁艺大门-济南燕翔铁艺制品有限公司 | 润东方环保空调,冷风机,厂房车间降温设备-20年深圳环保空调生产厂家 | 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哈尔滨精神病医院哪家好_哈尔滨精神科医院排名_黑龙江精神心理病专科医院 | 许昌奥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安全,主动,被动,柔性,山体滑坡,sns,钢丝绳,边坡,防护网,护栏网,围栏,栏杆,栅栏,厂家 - 护栏网防护网生产厂家 | 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切断阀「厂家」-浙江利沃夫自控阀门 | vr安全体验馆|交通安全|工地安全|禁毒|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体验教室-贝森德(深圳)科技 | 咖啡加盟,咖啡店加盟连锁品牌-卡小逗| 上海橡胶接头_弹簧减震器_金属软接头厂家-上海淞江集团 | 播音主持培训-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学苑「官网」-中国艺考界的贵族学校 |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上分客服微信19116098882 | 微型实验室真空泵-无油干式真空泵-微型涡旋耐腐蚀压缩机-思科涡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TPE_TPE热塑性弹性体_TPE原料价格_TPE材料厂家-惠州市中塑王塑胶制品公司- 中塑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热处理炉-退火炉-回火炉设备厂家-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大_小鼠elisa试剂盒-植物_人Elisa试剂盒-PCR荧光定量试剂盒-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