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數學教案 >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

時間: 曉晴2 數學教案

在日常生活與生產中,數學這門學科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生產建設和經濟管理等領域。你知道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怎么寫嗎?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切線的判定定理,并學會運用。

2、知道判定切線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初步掌握方法的選擇。

教學重點:切線的判定定理和切線判定的方法。

教學難點:切線判定定理中所闡述的圓的切線的兩大要素:一是經過半徑外端;二是直線垂直于這條半徑;學生開始時掌握不好并極容易忽視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教師】問題1.怎樣過直線l上一點P作已知直線的垂線?

問題2.直線和圓有幾種位置關系?

問題3.如何判定直線l是⊙O的切線?

啟發:(1)直線l和⊙O的公共點有幾個?

(2)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與半徑的數量關系 如何?

學生答完后,教師強調(2)是判定直線 l是⊙O的切線的常用方法,即: 定理: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OA 等于圓的半 (如圖1,投影顯示)

再啟發:若把距離OA理解為 OA⊥l,OA=r;把點A理解為半徑在圓上的端點 ,請同學們試將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寫成新的命題,此命題就 是這節課要學的“切線的判定定理”(板書課題)

二、引入新課內容

【學生】命題:經過半徑的在圓上的端點且垂直于半 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證明定理:啟發學生分清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寫出已 知、求證,分析證明思路,閱讀課本P60。

定理:經過半徑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定理的證明:已知:直線l經過半徑OA的外端點A,直線l⊥OA,

求證:直線l是⊙O的切線

證明:略

定理的符號語言:∵直線l⊥OA,直線l經過半徑OA的外端A

∴直線l為⊙O的切線。

是非題:

(1)垂直于圓的半徑的直線一定是這個圓的切線。 ( )

(2)過圓的半徑的外端的直線一定是這個圓的切線。 ( )

三、例題講解

例1、已知:直線AB經過⊙O上的點C,并且OA=OB,CA=CB。

求證:直線AB是⊙O的切線。

引導學生分析:由于AB過⊙O上的點C,所以連結OC,只要證明AB⊥OC即可。

證明:連結OC.

∵OA=OB,CA=CB,

∴AB⊥OC

又∵直線AB經過半徑OC的外端C

∴直線AB是⊙O的切線。

練習1、如圖,已知⊙O的半徑為R,直線AB經過⊙O上的點A,并且AB=R,∠OBA=45°。求證:直線AB是⊙O的切線。

練習2、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C為⊙O上一點,AD⊥CD于點D,AC平分∠BAD。

求證:CD是⊙O的切線。

例2、如圖,已知AB是⊙O的直徑,點D在AB的延長線上,且BD=OB,過點D作射線DE,使∠ADE=30°。

求證:DE是⊙O的切線。

思考題: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線交BC于D,以D為圓心,BD為半徑作圓,問⊙D的切線有幾條?是哪幾條?為什么?

四、小結

1.切線的判定定理。

2.判定一條直線是圓的切線的方法:

①定義:直線和圓有公共點。

②數量關系:直線到圓心的距離等于該圓半徑(即d = r)。

③切線的判定定理:經過半徑外端且與這條半徑垂直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3.證明一條直線是圓的切線的輔助線和證法規律。

凡是已知公共點(如:直線經過圓上的點;直線和圓有一個公共點;)往往是"連結"圓心和公共點,證明"垂直"(直線和半徑);若不知公共點,則過圓心作一條線段垂直于直線,證明所作的線段等于半徑。即已知公共點,“連半徑,證垂直”;不知公共點,則“作垂直,證半徑”。

五、布置作業

《切線的判定》教后體會

本課例《切線的判定》作為市考試院調研課型兼區級研討課,我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二期課改的理念出發,通過學生自我活動得到數學結論作為教學重點,呈現學生真實的思維過程為教學宗旨,進行教學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本質的、有效的理解。本節課切實反映了平時的教學情況,為前來調研和研討的老師提供了真實的樣本。反思本節課,有以下幾個成功與不足之處:

成功之處:

一、 教材的二度設計順應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這批學生習慣于單一知識點的學習,即得出一個知識點,必須由淺入深反復進行練習,鞏固后方能加以提升與綜合,否則就會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條件和結論,導致錯誤,久之便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本教時課本上將切線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的導出作為第一課時,兩個定理的運用和切線的兩種常用的判定方法作為第二課時,學生往往會因第一時間得不到及時的鞏固,對定理本質的東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在運用時抓不住關鍵,解題僅僅停留在模仿層次上,接受能力薄弱的學生更是因知識點多不知所措,在云里霧里。二度設計將切線的判定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切線的性質定理以及兩個定理的綜合運用作為第二課時,這樣的設計即是對前面所學的“直線與圓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復習,又是對后面學習綜合運用兩個定理,合理選擇兩種方法判定切線作了鋪墊,教學呈現了一個循序漸進、溫過知新的過程。從學生的反饋情況判斷,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二、重視學生數感的培養呼應了課改的理念

數感類似與語感、樂感、美感,擁有了感覺,知識便會融會貫通,學習就會輕松。擁有數感,不僅會對數學知識反應靈敏,更會在生活中不知不覺運用數學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中,兩個例題由教師誘導,學生發現完成的,而三個習題則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完成,不乏有不會做和做得復雜的學生,但在展示和交流中,撞擊出思維的火花,難以忘懷。讓學生嘗試總結規律,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本節課中,輔助線的規律是由學生得出,事實證明,學生有這樣的理解、概括和表達能力。通過思考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結論往往是刻骨銘心的,長此以往,對數和形的感覺會越來越好。

不足之處:

一、這節課沒有“高潮”,沒有讓學生特別興奮激起求知欲的情境,整個教學過程是在一個平靜、和諧的氛圍中完成的。

二、課的引入太直截了當,脫離不了應試教學的味道。

三、教學風格的定勢使所授知識不能很合理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拓寬知識面,努力突破已有的教學形狀,適應現代教育,適應現代學生。課堂教學中,敢于實驗,舍得放手,盡量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獲得,教師只提供給學生現實情境、充足的思考時間和活動空間,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真正實現《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學生了解一個銳角的正弦(余弦)值與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間的關系.

(二)能力訓練點

逐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了解一個銳角的正弦(余弦)值與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間的關系并會應用.

2.難點:一個銳角的正弦(余弦)與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間的關系的應用.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復習提問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結合圖形請學生回答.因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課內容的知識基礎,請中下學生回答,從中可以了解教學班還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2)請同學們回憶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師板書).

(3)請同學們觀察,從中發現什么特征?學生一定會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這三個角的正弦值等于它們余角的余弦值”.

2.導入新課

根據這一特征,學生們可能會猜想“一個銳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這是否是真命題呢?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關于銳角的正弦(余弦)值與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間的關系,是通過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間的關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證明.引入這兩個關系式是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關系式雖然用黑體字并加以文字語言的證明,但不標明是定理,其證明也不要求學生理解,更不應要求學生利用這兩個關系式去推證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這兩個關系式的用處僅僅限于查表和計算,而不是證明.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1.通過復習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引導學生觀察,并猜想“任一銳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

2.這時少數反應快的學生可能頭腦中已經“畫”出了圖形,并有了思路,但對部分學生來說仍思路凌亂.因此教師應進一步引導: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銳角)成立嗎?這時,學生結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決,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研究解決問題的時間,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

3.教師板書: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學習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礎上,學生了解以上內容并不困難,但是,由于學生初次接觸三角函數,還不熟練,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數,使學生極易混淆.因此,定理的應用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在給出定理后,需加以鞏固.

已知∠A和∠B都是銳角,

(1)把cos(90°-A)寫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寫成∠A的余弦.

這一練習只能起到鞏固定理的作用.為了運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

(1)問比較簡單,對照定理,學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則更深一步,因為(1)明確指出∠B與∠A互余,(2)、(3)讓學生自己發現35°與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從而根據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問在課堂上應該請基礎好一些的同學講清思維過程,便于全體學生掌握,在三個問題處理完之后,將題目變形:

(2)已知sin35°=0.5736,則cos______=0.5736.

(3)cos47°6′=0.6807,則sin______=0.6807,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為了配合例3的教學,教材中配備了練習題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2,就說明定理的教學較成功,學生基本會運用.

教材中3的設置,實際上是對前二節課內容的綜合運用,既考察學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時又對本課知識加以鞏固練習,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處.同時,做例3也為下一節查正余弦表做了準備.

(四)小結與擴展

1.請學生做知識小結,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將所學內容變成自己知識的組成部分.

2.本節課我們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間關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結論:任意一個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個銳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業

教材習題14.1A組4、5.

五、板書設計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3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三角形內切圓的概念及內心的性質.因為它是三角形的重要概念之一.

難點:①難點是“接”與“切”的含義,學生容易混淆;②畫三角形內切圓,學生不易畫好.

2、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需要一個課時.

(1)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自己畫圖、類比、分析、深刻理解三角形內切圓的概念及內心的性質;

(2)在教學中,類比“三角形外接圓的畫圖、概念、性質”,開展活動式教學.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了解尺規作的方法,理解三角形和多邊形的內切圓、圓的外切三角形和圓的外切多邊形、三角形內心的概念;

2、應用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研究內切圓,逐步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能力;

3、激發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

三角形內切圓的作法和三角形的內心與性質.

教學難點 :

三角形內切圓的作法和三角形的內心與性質.

教學活動設計

(一)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如圖,你能否在△ABC中畫出一個圓?畫出一個的圓?想一想,怎樣畫?

2、分析、研究問題:

讓學生動腦筋、想辦法,使學生認識作三角形內切圓的實際意義.

3、解決問題:

例1 作圓,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的各邊都相切.

引導學生結合圖,寫出已知、求作,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尋找作法.

提出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討論:

①作圓的關鍵是什么?

②假設⊙I是所求作的圓,⊙I和三角形三邊都相切,圓心I應滿足什么條件?

③這樣的點I應在什么位置?

④圓心I確定后半徑如何找.

A層學生自己用直尺圓規準確作圖,并敘述作法;B層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

完成這個題目后,啟發學生得出如下結論: 和三角形的各邊都相切的圓可以作一個且只可以作出一個.

(二)類比聯想,學習新知識.

1、概念:和三角形各邊都相切的圓叫做,內切圓的圓心叫做三角形的內心,這個三角形叫做圓的外切三角形.

2、類比:

名稱

確定方法

圖形

性質

外心(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

三角形三邊中垂線的交點

(1)OA=OB=OC;

(2)外心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內部.

內心(三角形內切圓的圓心)

三角形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

(1)到三邊的距離相等;

(2)OA、OB、OC分別平分∠BAC、∠ABC、∠ACB;

(3)內心在三角形內部.

3、概念推廣:和多邊形各邊都相切的圓叫做多邊形的內切圓,這個多邊形叫做圓的外切多邊形.

4、概念理解:

引導學生理解及圓的外切三角形的概念,并與三角形的外接圓與圓的內接三角形概念相比較,以加深對這四個概念的理解.使學生弄清“內”與“外”、“接”與“切”的含義.“接”與“切”是說明三角形的頂點和邊與圓的關系:三角形的頂點都在圓上,叫做“接”;三角形的邊都與圓相切叫做“切”.

(三)應用與反思

例2 如圖,在△ABC中,∠ABC=50°,∠ACB=75°,點O是三角形的內心.

求∠BOC的度數

分析:要求∠BOC的度數,只要求出∠OBC和∠0CB的度數之和就可,即求∠l十∠3的度數.因為O是△ABC的內心,所以OB和OC分別為∠ABC和∠BCA的平分線,于是有∠1十∠3= (∠ABC十∠ACB),再由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易求出∠BOC的度數.

解:(引導學生分析,寫出解題過程)

例3 如圖,△ABC中,E是內心,∠A的平分線和△ABC的外接圓相交于點D

求證:DE=DB

分析:從條件想,E是內心,則E在∠A的平分線上,同時也在∠ABC的平分線上,考慮連結BE,得出∠3=∠4.

從結論想,要證DE=DB,只要證明BDE為等腰三角形,同樣考慮到連結BE.于是得到下述法.

證明:連結BE.

E是△ABC的內心

又∵∠1=∠2

∠1=∠2

∴∠1+∠3=∠4+∠5

∴∠BED=∠EBD

∴DE=DB

練習分析作出已知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并說明三角形的內心是否都在三角形內.

(四)小結

1.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問題:這節課學習了哪些概念?怎樣作已知?學習時互該注意哪些問題?

2.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總結:

(1)學習了三角形內切圓、三角形的內心、圓的外切三角形、多邊形的內切圓、圓的外切多邊形的概念.

(2)利用作三角形的內角平分線,任意兩條角平分線的交點就是內切圓的圓心,交點到任意一邊的距離是圓的半徑.

(3)在學習有關概念時,應注意區別“內”與“外”,“接”與“切”;還應注意“連結內心和三角形頂點”這一輔助線的添加和應用.

(五)作業

教材P115習題中,A組1(3),10,11,12題;A層學生多做B組3題.

探究活動

問題:如圖1,有一張四邊形ABCD紙片,且AB=AD=6cm,CB=CD=8cm,∠B=90°.

(1)要把該四邊形裁剪成一個面積的圓形紙片,你能否用折疊的方法找出圓心,若能請你度量出圓的半徑(精確到0.1cm);

(2)計算出的圓形紙片的半徑(要求精確值).

提示:(1)由條件可得AC為四邊形似的對稱軸,存在內切圓,能用折疊的方法找出圓心:

如圖2,①以AC為軸對折;②對折∠ABC,折線交AC于O;③使折線過O,且EB與EA邊重合.則點O為所求圓的圓心,OE為半徑.

(2)如圖3,設內切圓的半徑為r,則通過面積可得:6r+8r=48,∴r=.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把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的過程中,形成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認識。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能識別一元二次方程。

3、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熟練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能寫出一般形式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重點難點

重點: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

難點:把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前面我們曾把實際問題轉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模型,大家已經感受到了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工具。本節課我們將繼續進行建立方程模型的探究。

1、展示課本P.2問題一

引導學生設人行道寬度為xm,表示草坪邊長為35-2xm,找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35-2x)2=900①

2、展示課本P.2問題二

引導思考:小明與小亮第一次相遇以后要再次相遇,他們走的路程有何關系?怎樣用他們再次相遇的時間表示他們各自行駛的路程?

通過思考上述問題,引導學生設經過ts小明與小亮相遇,用s表示他們各自行駛的路程,利用路程方面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t+×0.01t2=3t②

3、能把①,②化成右邊為0,而左邊是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二次多項式的形式嗎?讓學生展開討論,并引導學生把①,②化成下列形式:

4x2-140x+32③

0.01t2-2t=0④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上述方程③和④,啟發學生歸納得出:

如果一個方程通過移項可以使右邊為0,而左邊是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二次多項式,那么這樣的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ax2+bx+c=0,(a,b,c是已知數且a≠0),

其中a,b,c分別叫作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

2、讓學生指出方程③,④中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三)講解例題

例1:把方程(x+3)(3x-4)=(x+2)2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它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解]去括號,得3x2+5x-12=x2+4x+4,

化簡,得2x2+x-16=0。

二次項系數是2,一次項系數是1,常數項是-16。

點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具有兩個特征:一是方程的右邊為0,二是左邊二次項系數不能為0。此外要使學生認識到: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都是包括符號的。

例2: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2x+3=5x-2;(2)x2=25;

(3)(x-1)(x-2)=x2+6;(4)(x+2)(3x-1)=(x-1)2。

[解]方程(1),(3)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2),(4)是一元二次方程。

點評:通過一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比較,使學生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義。

(四)應用新知

課本P.4,練習第3題

(五)課堂小結

1、一元二次方程的顯著特征是:只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數是2。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為:ax2+bx+c=0(a≠0),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都是根據一般形式確定的。

3、在把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思考與拓展

當常數a,b,c滿足什么條件時,方程(a-1)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這時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分別是什么?當常數a,b,c滿足什么條件時,方程(a-1)x2-bx+c=0是一元一次方程?

當a≠1時是一元二次方程,這時方程的二次項系數是a-1,一次項系數是-b;當a=1,b≠0時是一元一次方程。

布置作業

課本習題1.1中A組第1,2,3題。

教學后記:

初三數學課的教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2.鞏固反比例函數圖象和性質,通過對圖象的分析,進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分析、交流的過程,逐步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

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對圖形的感知水平.

【教學重點】

會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教學難點】

反比例函數圖象和性質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認知

1.反比例函數有哪些性質?2.我們學會了根據函數解析式畫函數圖象,那么你能根據一些條件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嗎?

【教學說明】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同時引入新課.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1.思考:已知反比例函數y=的圖象經過點P(2,4)

(1)求k的值,并寫出該函數的表達式;

(2)判斷點A(-2,-4),B(3,5)是否在這個函數的圖象上;

(3)這個函數的圖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函數值y隨自變量x的增大如何變化?

分析:

(1)題中已知圖象經過點P(2,4),即表明把P點坐標代入解析式成立,這樣能求出k,解析式也就確定了.

(2)要判斷A、B是否在這條函數圖象上,就是把A、B的坐標代入函數解析式中,如能使解析式成立,則這個點就在函數圖象上.否則不在.

(3)根據k的正負性,利用反比例函數的性質來判定函數圖象所在的象限、y隨x的值的變化情況.

【歸納結論】這種求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數法求解析式.

2.下圖是反比例函數y=的圖象,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k的取值范圍是k>0還是k<0?說明理由;

(2)如果點A(-3,y1),B(-2,y2)是該函數圖象上的兩點,試比較y1,y2的大小.

分析:

(1)由圖象可知,反比例函數y=kx的圖象的兩支曲線分別位于第一、三象限內,在每個象限內,函數值y隨自變量x的增大而減小,因此,k>0.

(2)因為點A(-3,y1),B(-2,y2)是該函數圖象上的兩點且-3<0,-2<0.所以點A、B都位于第三象限,又因為-3<-2,由反比例函數的圖像的性質可知:y1>y2.

【教學說明】通過觀察圖象,使學生掌握利用函數圖象比較函數值大小的方法.

51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挤奶设备过滤纸,牛奶过滤纸,挤奶机过滤袋-济南蓝贝尔工贸有限公司 | 通辽信息港 - 免费发布房产、招聘、求职、二手、商铺等信息 www.tlxxg.net |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手术室净化厂家_成都实验室装修公司_无尘车间施工单位_洁净室工程建设团队-四川华锐16年行业经验 | 游动电流仪-流通式浊度分析仪-杰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仓储笼_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仓储货架厂家_南京货架价格低-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急救箱-应急箱-急救包厂家-北京红立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天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焊锡丝|焊锡条|无铅锡条|无铅锡丝|无铅焊锡线|低温锡膏-深圳市川崎锡业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万色印象美业有限公司|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哈希余氯测定仪,分光光度计,ph在线监测仪,浊度测定仪,试剂-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挖掘机挖斗和铲斗生产厂家选择徐州崛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购买舔盐、舔砖、矿物质盐压块机,鱼饵、鱼饲料压块机--请到杜甫机械 | 户外健身路径_小区健身器材_室外健身器材厂家_价格-浩然体育 | 桂林腻子粉_内墙外墙抗裂砂浆腻子粉推荐广西鑫达涂料厂家供应 | 工业车间焊接-整体|集中除尘设备-激光|等离子切割机配套除尘-粉尘烟尘净化治理厂家-山东美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电气控制系统集成商-PLC控制柜变频控制柜-非标自动化定制-电气控制柜成套-NIDEC CT变频器-威肯自动化控制 | 共享雨伞_共享童车_共享轮椅_共享陪护床-共享产品的领先者_有伞科技 | 耐驰泵阀管件制造-耐驰泵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天津中都白癜风医院_天津白癜风医院_天津治疗白癜风 | 香港新时代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美甲培训学校-26年培训经验,值得信赖! |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化展_机器人展_机床展_工业互联网展_广东佛山工博会 | 杜康白酒加盟_杜康酒代理_杜康酒招商加盟官网_杜康酒厂加盟总代理—杜康酒神全国运营中心 | 99文库_实习生实用的范文资料文库站 | 对夹式止回阀厂家,温州对夹式止回阀制造商--永嘉县润丰阀门有限公司 | 航空铝型材,7系铝型材挤压,硬质阳*氧化-余润铝制品 | 蓝牙音频分析仪-多功能-四通道-八通道音频分析仪-东莞市奥普新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 「阿尔法设计官网」工业设计_产品设计_产品外观设计 深圳工业设计公司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 脱硝喷枪-氨水喷枪-尿素喷枪-河北思凯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登车桥动力单元-非标液压泵站-非标液压系统-深圳市三好科技有限公司 | Copeland/谷轮压缩机,谷轮半封闭压缩机,谷轮涡旋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CTP磁天平|小电容测量仪|阴阳极极化_双液系沸点测定仪|dsj电渗实验装置-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 智慧旅游_智慧景区_微景通-智慧旅游景区解决方案提供商 | 地图标注-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如何标注-房地产商场地图标记【DiTuBiaoZhu.net】 | 金刚网,金刚网窗纱,不锈钢网,金刚网厂家- 河北萨邦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列管冷凝器,刮板蒸发器,外盘管反应釜厂家-无锡曼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直齿驱动-新型回转驱动和回转支承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二传动 | 锌合金压铸-铝合金压铸厂-压铸模具-冷挤压-誉格精密压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