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物理教案 >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

時間: 沐欽 物理教案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都有哪些?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了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但學生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剛學習過的力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是學習了重力、摩擦力后對另一類力的學習遷移,是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系后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這一課著重學習的壓強是整個單元的基礎,也是學好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的重要保證。

2、教材結構分析

教材從展示自然界有關壓強的現象開始,通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對壓強知識的求知欲和進行探究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比較了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壓強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了解生活實例,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

3、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②了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合,知道壓強單位和由來。

③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b、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②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③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經歷觀察、實驗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③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⑤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4、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起統領全章的作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因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夠,因此,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而引導出壓強的概念為本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具備的前置認知基礎:學生在前一章書中學習了力學的初步知識,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2、學生已具備的前置技能基礎:學生通過半年多的物理學習過程,已經歷了簡單探究實驗的過程,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自然規律有一定的認識。對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提出猜想,設計實驗,操作驗證,分析結論,總結評價都不陌生。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通過實驗現象尋找規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

3、學生的思維障礙

由于學生前置知識的干擾,學生以為壓力一定就是重力產生的,會對壓力的正確理解造成困擾。而且學生的形象思維不夠,對受力面積的理解不到位。為了不分散本課重點內容的教學,我把這部分內容放在第二課時講解。

三、教法、學法:

1、教法:依據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本課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來發現自然規律。

2、學法: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實際,本節課主要采用的學法為:(1)學會觀察生活中有關現象,通過對比,提出問題。(2)學會實驗探究的方法,能用控制變量法來設計實驗方案。(3)學會從實驗結果的分析,歸納中得出結論。(4)學會把探索到的知識加以應用,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實驗:學生捏雞蛋(1)用兩指捏;(2)把雞蛋放入掌手用力捏。

問:第2次為什么費了很大勁都很難捏破雞蛋?

(本問題,在新課結束前讓學生討論,以達到學以致用,前后呼應。)

2、壓力的教學

利用教材觀察與思考欄目內容,通過學生閱讀,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借助由學生固有知識引出壓力的概念。

為了進一步擴展,加深理解。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受壓力作用呢?通過學生舉例后,通過多媒體把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并總結出共性。一、壓力作用在兩物體接觸面;二、壓力的方向與受力面垂直。

3、壓強的教學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比較了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

①建立問題:提出猜想,探究活動的關鍵在于讓學生的質疑并提出猜想,而學生猜想應建立在已有經驗上,是有所依據的。為了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設計了二個小實驗。

實驗一:書壓氣球,再多加幾本書。

實驗二:用粉筆頭、針尖分別扎氣球。

問:壓力作用的效果一樣嗎?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通過二個實驗,讓學生有所依據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②設計實驗

先讓學生明確在多個因素影響物理量變化時,應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提示學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設計實驗(把學生們的設計思路用多媒體展示)。

因本節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實驗操作方便,規律性強,結論容易獲得。所以,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我給每小組準備如下的器材:海棉、壓力小桌、肥皂、針子、圖釘、鉤碼。

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學生實驗填寫的表格。

一、目的: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的關系。

二、實驗方案:應控制___________不變,改變________看壓力作用效果是否發生變化。

三、選擇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寫實驗表格

五、結論:

這樣的教學設計對于一些基礎較一般,不知從何下手的學生,,他們會打開課本,學會用海棉、壓力小桌、鉤碼作探究實驗。而對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學,他們的思維很活躍,探究方法也很多。如選擇的器材第一種用海棉、肥皂;第二種用肥皂、圖針、釘子。第三種用手壓釘子兩端。這樣分層次的教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③得出結論:通過學生的小組實驗展示,由學生們討論總結探究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相同壓力時,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相同受力面積時,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

3、壓強的計算公式:

在以上結論基礎上教師設疑:那么如何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呢?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密度、速度概念的學習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積上所受壓力來比較,一般是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從而得出壓強的定義。通過層層深入地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歸納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突破難點。

繼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推理方法得出壓強的計算公式。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采用數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說明其物理意義。接著列舉實例對帕這一單位的大小形成具體概念。

4、壓強知識的簡單應用

了解壓強知識的應用,將它聯系在生活中能加深學生對壓強意義的理解。

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計算公式可知決定壓強大小的條件?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4、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這個活動安排在壓強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進行分析歸納。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

積;⑶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⑶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在上述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教材圖10-5,明辨哪些屬于增大壓強,哪些屬于減小壓強,進而由學生舉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圖10-6中的三幅圖都是與受力面積有關的事例,如果先討論這三幅圖,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會認為只有改變受力面積才能增大或減小壓強.

小結:

根據板書小結,并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實驗應注重探究過程,而不能注重結果,并明確探究的五個步驟。同時對課堂中學生想法與實驗設計加以肯定和表揚。

布置作業

請學生回去設計與課本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同的方案,并與同學交流。這樣的作業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后能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同時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板書設計

本節板書我采用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明確。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3、知道功的原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學難點】

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計算。

教學工具

木塊、木板、細繩、彈簧測力計、小車,杠桿和支架、鉤碼、滑輪、細線、刻度尺(兩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問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義。思考力學里所說的“功”含義。

演示實驗:在水平長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別拉一木塊和小車。

觀察木塊、小車的運動狀態,思考并評價這兩個力的作用成效。

在實驗基礎上引入本課內容。

二、進行新課

1、由課前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總結出力學中關于“功”的確切含義: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且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面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請學生觀察教材圖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實例,分析、總結一下力學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點?分組討論總結。

板書: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3、實例分析(突破難點)

舉例說明在你的周圍你發現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誰對生活觀察得最仔細?學生可能舉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機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馬拉車前進等等。教師對正確的例子予以肯定,對錯誤的例子引導改正。接下來看老師這里的幾個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況存在?

(1)舉重運動員在把杠鈴舉高過程中是否對杠鈴功。舉在高處停留5秒過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機使貨物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移動一段距離,拉力對貨物做功了嗎?

引導學生根據以上事例分析、總結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

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了做功不能離開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種情況下不做功,那么我們猜想一下,力學中的功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

三、功的計算

力學里規定,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板書:功的計算公式:

功=力×距離W=Fs

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

1焦=1牛o米(1J=1Nom)

出示例題,啟發學生分析計算。

四、功的原理

1、啟發學生提出探究的話題:使用機械是否省功。

2、指導學生探究實驗。

3、分析實驗數據,啟發學生討論歸納出功的原理

提出問題,猜想。在教師的啟發下,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分析、論證。

請學生談自己知道本節哪些知識,還想知道哪些內容及對本課的感受,教師進行情感激勵。

五、布置作業

估算一下你上樓到教室時,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組進行本節課的評估與交流。

課后小結

不論是否考慮機械本身重,使用機械要省力就要多費距離,要省距離就必須費力,要想既省力又省距離是不可能的。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這就是功的原理。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3

一、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這節課是第四章第一小節內容。從知識結構來看,"光的折射"一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之后編排的,是光的傳播規律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光傳播規律的進一步學習。光的直線傳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幾何光學的基本規律。研究這些基本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鏡、透鏡等基本元件以及它們的成像原理,就構成了光學的基本內容。這些知識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就本節內容"光的折射"來說,它不但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而且也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

二、學情

1.學生已具備的前期認知基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 初中生學習的特點是學習興趣很廣泛,但這種興趣還僅限于一般的直接興趣水平,滿足于被新鮮的生活、實驗現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對現象本質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實驗的教學功能,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光的折射現象;

②。知道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詞

③知道光的折射現象的初步規律及在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④能夠應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過程與方法

①使學生初步掌握正確觀察折射現象以及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的方法;

②使學生體驗通過實驗探究折射現象、歸納出規律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在自主實驗和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細心觀察和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與合作精神。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光的折射現象及其初步規律。

難點: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規律;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一些現象。

五、教法、學法

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理論和認知理論。教學中主要采用實驗探索、討論等教學法,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討論、動手實驗等,充分調動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動眼,通過多種感知覺參與學習,以啟發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滿足每個學生發展的要求,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學法上主要采用"實驗、探究、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交流"等方式。

六、教學程序

1、溫故而知新

簡要復習"光的反射現象",設問: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時除了在表面發生反射外,還可能發生什么現象呢?

2.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先讓學生觀察幾種現象:

現象一:觀察水中的游魚

由看到魚時光的傳播路徑提出"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時又會怎樣呢?".

現象二:水中斷筷

從以上現象引入,不但可以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學習折射現象的意義,而且能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有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問:你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引出課題)

給學生留下懸念以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__和探索__,為下面的自主探索實驗和教學目標的實現作好鋪墊。

3.新課教學

(1)課本活動4.1:教師出示并介紹實驗裝置,然后演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現象。讓學生注意觀察所發生的現象,并試問:誰能將所觀察到的光路圖大致畫出來?請一同學上黑板畫光路圖,其余同學在下面畫,然后互相交流、評價。

(2)課本活動4.2: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的情況。首先由學生進行猜想,然后師生共同探究,并讓學生用觀察到的現象檢驗猜想是否真確,畫出光路圖。同學之間可相互討論、交流。老師用多媒體展示學生所畫的光路圖,先由學生評價再與教師事先畫好的規范的光路圖比較,同時介紹折射光線、折射角等相關概念。

(3)分析論證、歸納規律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結合光路圖分析歸納討論結果。師生共同探討分析各組的結論,不斷補充整合,歸納出: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折射光線偏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老師可作適當啟發:除了發現折射光線偏向法線外,還有沒有別的發現?這時候有的同學還可以歸納出: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關知識。

(4)。知識遷移、深化理解

設問:如果讓光從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氣,情況會怎樣呢?

教師引導學生猜想,畫出猜想的光路圖。

問:怎樣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請同學們實際做一做試試看。

學生接著繼續探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情況,并通過充分討論很容易得出結論:光從玻璃或其它介質中斜射入空氣,也會發生折射現象,()并且折射光線偏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師生共同歸納小結得出光折射時的特點。并介紹光的可逆性。

為了加深對折射規律的理解,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作出光通過玻璃磚時的折射光路圖。

5.規律應用、首尾呼應——師生共同解釋現象(滲透STS思想)

現象一:水中斷筷的現象(學生分析+多媒體動畫解釋說明);

現象二:折射使水中物體看起來變淺的現象(安全教育);

現象三:視頻演示說明雨后美麗的彩虹、海市蜃樓、大氣的折射等現象的原因。(書本p86生活、物理、社會)

課堂練習

老師用多媒體展示"達標測評題"并指導學生完成以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7、小結: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小結,

8、布置作業。

1.復習本節課文。

2.練習冊相關習題。

3.預習第二節"透鏡"

七、板書設計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傳播方向在界面發生偏折的現象。

2.光的折射規律

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隨之增大;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中時,折射光線偏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從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偏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應用:海市蜃樓,彩虹。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4

機械效率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 理解機械效率,會計算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根據生活事例認識物理知識,并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3)學習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初中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1) 理解機構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2、難點:理解機械效率

(三)教學準備

長木板、木塊、彈簧秤、刻度尺、細線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小明家最近買了一處新樓房,三樓。想把洗手間、廚房裝修一下,需把沙子運到三樓。請同學們根據需要,選擇器械幫助小明家解決這個問題,看看哪個小組選的辦法?

二、進行新課

假如用動滑輪提升沙子,請同學們觀著提沙子的過程。

對誰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

(板書有用功:我們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們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書額外功:工作時,對于額外負擔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書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假如我們用下面三種方法搬運沙子,你認為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討論回答。(第三種方法,因為第三種方法做的額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學中,用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板書機械效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機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那么,機械效率應該怎樣表示?

根據公式計算,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機械效率沒有單位,小于1,常用百分數表示。)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知道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機械效率都一樣嗎?請同學們再來觀察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

下面我們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板書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通過觀察上面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對斜面的機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提出問題。

(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什么關系?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關系?……)

請同學們猜想上面提出的問題。

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做出的猜想,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出實驗的方案。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的方案。

小組實驗,同時設計表格記錄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五)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1. 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 機械效率:定義、公式、計算;

3.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六)作業

1、根據生活中你使用的機械,想想:怎樣提高機械效率?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2、動手動腦學物理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5

教學目標:1、理解溫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重、難點:1、設計測溫度的儀器(溫度計) 2、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學器材:燒杯、冷熱水、溫度計、體溫計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欣賞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問題:你知道物質有幾種狀態嗎?這些狀態如何轉化?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學生猜想)

教師:剛才有同學說“溫度”(熱),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有關溫度的知識 → 溫度計

二、 進行新課: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1)、試驗:課本70頁試驗:圖4.4-1示

結論:人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溫度往往不可靠, 必須采取其他較好的辦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較好的判斷出這哪杯水的溫度比較高?

學生結論〔 …… 〕

2、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儀器

實物觀察……各種溫度計

結構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分類:實驗室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實物、錄像觀察)

3、攝氏溫度:字母C代表攝氏溫度 ℃是攝氏溫度的單位,讀做攝氏度;

它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零攝氏度,

把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負數表示

例:37℃讀作37攝氏度 -45℃讀做零下45攝氏度

4、體溫計: ○1 結構、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實驗用溫度計的使用:

探究:怎樣使用?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總結:(1)使用前 觀察量程……所測溫度不能超過或低于量程

認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數值

(2)使用時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繼續留在被

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讓學生讀數,把結果寫出來)……單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溫度計的使用方面,按課本要求讓學生進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驟總結并進行板書。

可以對幾種溫度計進行對比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內容為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二章《光》第二節內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是繼光的反射后的又一個新的光現象。本節知識是光學中的重點知識、是理解透鏡作用原因的基礎,同時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本節教材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和初步規律,為以后透鏡及探究透鏡成像規律學習活動進行充分準備。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知識之一。

2、教學目標

本節內容我們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認識光的折射規律;能從眾多光的現象中辨別出屬于折射的現象,能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

2.了解光的折射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有關光的折射現象的觀察、猜測、檢驗、聯想等的活動,使學生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交流、團結和協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實驗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樂于合作,滲透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基本理念。

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1)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規律;(2)讓學生會作光折射的光路圖。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整體上采用對比、猜想、提問設疑、設計實驗探究的模式,教學流程上采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觀察光的折射現象,讓學生對照光的反射定義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義。學生對定義總結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過后面的觀察實驗和分析來逐步引導學生修正定義,讓學生明白為何要用“斜射入、一般”這些詞。

第二步:觀察光的折射現象,對照光的反射定律,讓學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規律,然后按照猜想設計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當然整個實驗主要是我來操作完成。在此我補說一點,因為在探討光折射時光路是否可逆時,由于沒有演示光從水射入空氣中的器材,所以我采用的是用半圓形玻璃磚來做這個實驗,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學生練習畫光的折射光路圖,為下一部分學習透鏡的作用做好鋪墊。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光的折射現象。在這一步我采用讓學生做硬幣“上浮”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光的折射帶來的錯覺,引起學生思考硬幣為什么會“自動上浮”,啟發學生畫光路圖來解釋原因。同時也說出了盛水的碗變淺、放入水中的筷子變彎等現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過多媒體演示“海市蜃樓”現象。聯系生活實際,解釋“潭清疑水淺”、“叉不到水中魚的原因”等現象。

物理綜合復習中考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過程和方法:

①能根據現有材料對耳的的構造和作用提出假設。

②能在已有的資料、經驗的基礎上對聲音的傳導途徑提出假設。

③學會搜集、整理信息、資料并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驗證假設。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耳的構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建立聲音的傳導途徑。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認識到耳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養對聽力有障礙的人的愛心和同情心。

③培養學生問的交流合作養成與人合作的好習慣。

二、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準備好耳的各部分形狀的貼紙,并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聲音在耳朵中是怎樣傳導”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1)談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可見,耳朵是我們認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的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直接導入突出耳的重要性)

(2)組織學生討論:關于耳朵的知識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關于耳朵的哪些問題?

(3)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

【評析】學生對于耳的現有認識大多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以及知道它是一個重要的人體器官等知識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這些知識學生們了解甚少,因此要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查找相關的資料從而累積資料,在頭腦中留有一定的印象,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這一環節的活動也是為了能使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了解的深度和廣度,為教師進行后面的教學找好起點。

(4)帶領學生選擇本節課將要研究的問題。

第2頁/(共2頁)

2、假設耳的結構

(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耳的結構是什么樣的?

(2)學生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組總結一個耳的結構。

(4)教師發耳的結構的貼紙。

(5)各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狀的貼紙試著根據自己組假設的結構拼成耳的形狀。

【評析】教師課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狀貼紙,讓學生根據貼紙的形狀一邊拼擺一邊和同伴交流想法,并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設,在“驗證──實踐──驗證”的活動中一步步接近科學的結論。

【注意】教師在設計有關耳的貼紙時可以將有關耳的結構的示意圖復印后分剪,再分別復印。學生會在拼擺的過程中發現當各部分很好地銜接時才會呈現一個完整的耳的結構。

3、認識耳的各部分結構及作用

(1)談話:現在,請每組選一名同學帶著你們組組裝的耳朵到前面來展示。

(2)教師找兩三個小組說說他們小組在剛開始時認為耳的結構是怎樣的,然后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成功組裝了一個完整的耳,如果沒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設再進行驗證的。

(3)全班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搜集到的資料交流討論,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聲音的傳導途徑

(1)談話:根據耳的構造和搜集到的資料你能畫出聲音的傳導途徑嗎?

【評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學習再加之學生的資料積累,這一環節的教學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依據搜集到的信息資料,畫出聲音傳導的途徑:“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大腦。”這個活動重在培養學生們整和信息的能力。

【說明】在正常情況下,聲波經外耳道振動鼓膜,鼓膜對各種聲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動引起了3塊聽小骨的振動。聽小骨的振動將聲音傳導給耳蝸卵圓窗,使卵圓窗產生了同樣的振動。卵圓窗的振動使螺旋器中的毛細胞產生興奮,興奮由位聽神經傳導給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從而使人感知聲音。

(2)讓學生們觀察教材中的圖,說說為什么耳朵是一個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這個問題只要學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釋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統一。

【說明】在此有條件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放映動畫片《貓和老鼠》中一集有關聲音在耳中傳導的動畫,該集動畫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圖畫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同時也會使學生更清楚地看到有關耳的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五、認識耳的重要性

1、提問:誰來說說耳朵的重要性?

2、讓學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師輕聲說一些話,然后讓學生談談剛剛自己的感受。

【評析】此活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一個有聽力障礙的人的角度來感受一下,從而可以使學生有真實的感受,讓學生們理解有聽力缺陷的人的處境,對他們報以愛心和同情心。

352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耳模扫描仪-定制耳机设计软件-DLP打印机-asiga打印机-fitshape「飞特西普」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集菌仪厂家_全封闭_封闭式_智能智能集菌仪厂家-上海郓曹 | 大功率金属激光焊接机价格_不锈钢汽车配件|光纤自动激光焊接机设备-东莞市正信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定制奶茶纸杯_定制豆浆杯_广东纸杯厂_[绿保佳]一家专业生产纸杯碗的厂家 | 好杂志网-首页| 公交驾校-北京公交驾校欢迎您!| 识禅_对禅的了解,从这里开始| 哔咔漫画网页版在线_下载入口访问指引 | AGV无人叉车_激光叉车AGV_仓储AGV小车_AGV无人搬运车-南昌IKV机器人有限公司[官网] | 广州冷却塔维修厂家_冷却塔修理_凉水塔风机电机填料抢修-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据信,上课带着跳 D 体验-别样的课堂刺激感受引发网友热议 | 小型手持气象站-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多要素微气象传感器-山东天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高压负荷开关-苏州雷尔沃电器有限公司 |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_金属转子流量计厂家-淮安润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推广平台-代写文章-网络广告营销-自助发稿公司媒介星 |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重庆中专|职高|技校招生-重庆中专招生网 | 彩超机-黑白B超机-便携兽用B超机-多普勒彩超机价格「大为彩超」厂家 | LOGO设计_品牌设计_VI设计 - 特创易 | 电缆隧道在线监测-智慧配电站房-升压站在线监测-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富森高压水枪-柴油驱动-养殖场高压清洗机-山东龙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地埋式垃圾站厂家【佳星环保】小区压缩垃圾中转站转运站 | Dataforth隔离信号调理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北京康泰电子有限公司 | 彩超机-黑白B超机-便携兽用B超机-多普勒彩超机价格「大为彩超」厂家 | 股指期货-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佣金加1分-保证金低-期货公司排名靠前-万利信息开户 | 钢衬玻璃厂家,钢衬玻璃管道 -山东东兴扬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CE认证_产品欧盟ROHS-REACH检测机构-商通检测 | 制氮设备_PSA制氮机_激光切割制氮机_氮气机生产厂家-苏州西斯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凝胶成像系统(wb成像系统)百科-上海嘉鹏 | 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_煤矿用电缆厂家_矿用光缆厂家_矿用控制电缆_矿用通信电缆-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 | 合肥展厅设计-安徽展台设计-合肥展览公司-安徽奥美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光伏家 - 太阳能光伏发电_分布式光伏发电_太阳能光伏网 | 青岛侦探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劝退小三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王军侦探事务所 | 成都网站建设制作_高端网站设计公司「做网站送优化推广」 |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山东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纳米防腐隔热彩铝板和纳米防腐隔热板以及钛锡板、PVDF氟膜板供应商 | 仿清水混凝土_清水混凝土装修_施工_修饰_保护剂_修补_清水混凝土修复-德州忠岭建筑装饰工程 | 模型公司_模型制作_沙盘模型报价-中国模型网 | 代写标书-专业代做标书-商业计划书代写「深圳卓越创兴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