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都有哪些?物理包括垂直投擲運動、簡諧運動、波鏡對稱性、磁電對稱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性、正粒子與反粒子、正物質與反物質、正負電荷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奈锢砭拍昙壷锌冀贪钙咂M蠹夷軌蛳矚g!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法與學法: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xiàn)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jīng)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xiàn)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
超聲振動除結石。
超聲波潔牙。
課堂小結:
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課后作業(yè):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相關內容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2)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xiàn)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fā)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fā)、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xiàn)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_____, 熱。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_____。 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guī)律是什么?
3、晶體溫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tài)是什么?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 ) ……提出問題
( )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 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 ) ……進行試驗
數(shù)據(jù)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shù)據(jù)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guī)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fā):
(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
(2)蒸發(fā)只發(fā)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fā)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f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說明: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液化、汽化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3)
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的傳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見的聲現(xiàn)象。
重、難點:(重)1、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
3、聲現(xiàn)象的分析、解釋。
關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總結結論。
教學過程:
導學達標:
學生觀看第一部分錄像——各種各樣的聲音。引入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
1、聲音的產生
演示實驗:(1)、敲打音叉——音叉振動,發(fā)聲。
(2)、握住振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
(3)、放一段聲音的錄像。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
(4)、擴展:錄制聲音
2、聲音的傳播:
(1)、得出:固體、氣體可以傳播聲音。
(2)、實驗14頁圖1-4示: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學生活動:月球上的宇航員如何交談?
學生活動:如何證明液體可以傳聲?
(3)、聲波:利用錄像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聲波?同水波進行對比。
3、聲速:不同介質中的聲速是不同的。
學生活動:(1)、看15頁的表格內容
(2)、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速度誰快?
15℃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學生活動:對著遠處的高山喊可以聽到回聲,為什么在教室里講話聽不回聲?
4、回聲:聲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結:
小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
三、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本節(jié)內容,因內容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課外練習。
四、課后活動:
動手動腦:1、2、3題。
教學后記:
在課堂上對聲音的知識不能擴展太多,這只是聲音的第一節(jié)課,可降低難點。
要測一測學生的接受情況。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過程和方法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掌握光的三原色、顏料的三原色
2、知道決定物體顏色的因素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
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3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4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現(xiàn)象?
進行新課:
1、光的色散現(xiàn)象:彩虹現(xiàn)象
實驗:三棱鏡分解太陽光
光譜:紅、橙、黃、綠、藍、靛、紫
2、光譜中紅光偏折程度最小,紫不偏折程度
3、物體的顏色:
(1)、試驗:光的色散……說明什么問題?
結論: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會變成其他顏色。不同顏色的光分散的過程叫光的色散。
(2)、顏色之迷:不透明物體: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
透明物體:由透過的色光決定。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5)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2、過程與方法
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重、難點:顯微鏡、望遠鏡結構原理
教學器材:顯微鏡、電腦平臺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當: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25cm時,成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15cm時,成
物體與透鏡的距離為5cm時,成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為什么要利用顯微鏡和望遠鏡?
進行新課:
1、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
各部分的作用……目鏡:
物鏡:
反光鏡:
(2)、顯微鏡如何放大物體:課本P65示
(作光路圖說明)
總結:顯微鏡實際上是二各凸透鏡的組合,一個做投影儀,另一個做放大鏡。
2、望遠鏡:圖3.5-2示
各部分的作用……目鏡:
物鏡:
反光鏡:
(2)、望遠鏡如何看清遠處的物體:課本P66示
(作光路圖說明)
總結:望遠鏡實際上是二各凸透鏡的組合,一個做照相機,另一個做放大鏡。
4、介紹新型的顯微鏡、望遠鏡。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完成課本練習。
2、我還想知道……?
教學后記:
可以讓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最后總結它們的結構和原理,然后復習本章知識。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6)
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學期的課程上好,讓學生學好就成為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心。我根據(jù)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分析情況制定了工作計劃。
一、目標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實驗能力,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2.更新教學觀念,鉆研教材教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下冊主要學習電學、磁學,帶有一部分和電磁學有關的信息傳遞知識。本冊共分五章。第六章電壓和電阻第七章歐姆定律第八章電功率第九章電和磁第十章信息的傳遞。每章的導入提起了學生對本章的興趣,每章的閱讀指導突出了本章的重難點。本書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實驗,充分體現(xiàn)了探究性學習的新教學理念。
三、學生情況分析;
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學科,一些基礎較好、思維靈活、接受性強、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成績較好。另一些學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認真做筆記,課前沒預習,課后沒有按時復習,結果不能按時按量的獨立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這方面女同學較多;還有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方法上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針對以上各種情況教師要認真制定措施并督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成績。
四、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學生不能學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無法形成系統(tǒng)的物理知識結構,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學期開學起,就要很下功夫培養(yǎng)學生良好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的老師”,有了興趣就可以變苦學為樂學。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實驗和多講物理科學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平時教學語言要多變和適當增加幽默感,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3、加大備課力度。備課備得好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好不好,關系到學生能否學好那堂課教師所授知識。
4、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新問題。
5、想法解決計算題丟分大的問題。
6、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五、教學進度表
略
物理九年級中考教案(篇7)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現(xiàn)象。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guī)律。
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xiàn)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xiàn)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xiàn)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內容。利用試驗、現(xiàn)象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教學器材: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xiàn)象,說明光是沿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fā)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xiàn)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后變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線傳播……均勻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guī)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xiàn)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唇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看物體,都是折射現(xiàn)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能做圖。
折射現(xiàn)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