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物理教案 >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

時間: 沐欽 物理教案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都有哪些?物理科學之所以被人們公認為一門重要的科學,不僅因為它深刻地揭示了客觀世界的規律,還因為它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卓有成效的思想和方法體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1

教學理念:

依據“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兩大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節教學采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模式的學習,老師盡量為學生創造情景,點燃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材分析:

本節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內容:(1)摩擦力。(2)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減小摩擦的方法。在講述摩擦力時,為了不使問題復雜化,教材中沒有提出靜摩擦的問題,而是統稱為摩擦。教材對滾動摩擦也沒有單獨講述,而是作為減小摩擦的方法來介紹的。教材中沒有具體講述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教學中使學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教材首先通過分析一些事例使學生認識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礎上說明摩擦力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隨后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摩擦在生活和生產中都有重要的意義,教材最后用較大篇幅講述了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雖然教學的重點在于應用摩擦知識解釋實際現象,學會根據不同條件選擇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但這些應用都基于對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應充分重視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學情分析:

學生在這之前剛學習了“重力”,知道可以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而摩擦力跟重力一樣是一種常見的力,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學生除對摩擦力的概念比較生疏外,已基本具備自主探究的條件。

教法建議:

1.教學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

摩擦是最常見,應用最普遍的物理現象之一。對摩擦現象,學生有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但不能因為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就忽視了學生實驗,作為物理老師是非常清楚物理實驗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學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現代化教學手段,計算機輔助教學不能替代實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分析、判斷、歸納)。尤其在學生有一定認識基礎時,更應注意讓學生親自動手探究,這樣就能既揭示現象的本質,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2.進行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體現了物理學中對多變量問題的研究方法,即控制變量法。本實驗中的變量有兩個,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保持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得到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這種物理學研究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是十分有益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對物體運動的作用。

2.知道決定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3.認識摩擦的利與弊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有關摩擦現象。

2.經歷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

3.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方法的教育。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摩擦的分析,激發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養成用所學知識聯系生活、生產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增大、減小摩擦的方法。

2.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

1.設計探究實驗。

2.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問題。

教學器材:

教師用:筷子、玻璃杯、米、水、小車、木塊、彈簧測力計、自行車、多媒體電腦等。

學生用:彈簧測力計、帶掛鉤的木塊(側面積不同)、砝碼(或鉤碼)、長木板、毛巾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略)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有兩點,一是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入手感知物理知識,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觀的有關摩擦力的彩色插圖,更多的從生活中理解摩擦力。這是本節的知識體系,包括認識摩擦力、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學習了彈力、重力后的又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力,是力學的基礎。 (2)這不僅是二力平衡的應用,而且為后面的功和簡單機械的學習,甚至高中學習做好鋪墊,在力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3)不但使學生學習到摩擦力的有關知識,而且是學生對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升華,同時也逐漸培養學生養成科學探究和重視知識應用的好習慣。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雖具備了初步的歸納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異,知識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過程中樂學、會學,提高能力是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

(2)知道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具體問題。

2、過程與方法:

感受體驗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定義結論、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加強團隊合作、培養創新精神。

重點:(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釋生活中摩擦現象。

難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難點突破的措施:激趣誘導,以多種方式指導教學,把時間教給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通過游戲引入、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形成新知;設疑啟發,引導探究;辯論比賽,鞏固新知,對學生進行適時正確的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利用對教材的預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終形成物理知識、技能和方法。

五、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分六個環節,分別是游戲引入、感受體驗、科學探究、知識應用、回顧反思、作業布置。

1、游戲引入:

初二學生活潑好動,對知識的渴求欲強,在新課開始我采用游戲引入,男生用一個涂油的碗,女生用一個干凈的碗,在學生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比賽抓碗游戲,而力氣小的女生卻出乎意料的贏了。創設情境教學,引人入勝,引出新課,為這節課順利的進行打下基礎。

2、感受新知:

問題是知識的產生點,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體驗,教師用擬人的口吻,類比拔河,提出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接受,使師生間的距離拉近。

生生合作,說出摩擦力的定義,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然后采用搶答的方式說出作用點和方向,不僅鞏固新知,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個難點,學生對運動方向和相對運動方向混為一談,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經驗使學生總認為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人走路,同時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而采用舉手指的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我設計了摩擦力大搜索這一環節,把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舉例比賽,在這種交流中學生的表現欲被調動,使兩個知識點順利銜接,為突破難點做好鋪墊。

3、科學探究:

根據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只有讓學生動手操作,甚至是教別人或馬上應用才是效的學習方法。在本環節學生說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從生活經驗進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學習思路,小組自行合作設計實驗方案,特別是如何探究影響摩擦力的因素,通過生生交流學會,通過我設計的火眼金睛環節等多種方式,真正學會控制變量法這一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成功的喜悅之后,信心更足了,而教師此時及時肯定他們的猜想,,鼓勵他們合理分工后動手去驗證,引導他們進行數據分析,而對于學生的其他猜想,也廣泛討論實驗,本實驗根據學生的猜想變量太多,小組合作分兩個階段有秩序的進行實驗,使課堂活而不亂,得出規范的結論,最后交流與評估。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且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即使是失敗了,反思后再實踐驗證,這也是一種收獲。本環節,我采用小組實驗比賽的方式,選出幾個優勝小組來。

目的一是學會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習信心;二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三是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為了讓學生多角度、多方法解決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我設計了通過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簡單且可操作性強,有利于學生對影響摩擦力的這兩個因素的進一步理解。

4、知識應用:

根據學生學習注意力不持久的現象,在此掀起課堂的高潮,我設計了辯論賽這一環節,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在課堂中引用競爭機制,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增強學生的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順利的進行知識點間的過渡。

再薄的一張紙也有它的兩面性,通過上面的辯論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兩面性,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通過實例說出了具體的方法,從系鞋帶到磁懸浮列車,加上老師展示的一些圖片,使學生大開眼界。這樣不僅教會學生辯證的看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熱情。通過聰明屋的這一環節,,等到知識的升華。

5、回顧反思

達標測試環節,檢驗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小結部分,先讓學生主動總結,學生交流,看誰的收獲多,查漏補缺,讓學生學會知識的梳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六、作業布置:

作業題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和創新,簡單而新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這時我的板書設計,一目了然。

七、設計思路

我們學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課堂”教學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在這節課中,教師激趣誘導,情景教學;學生探索發現,合作探究,同時加強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課堂。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同仁們的指點、幫助,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會求浮力的大小;

2.嘗試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浮力有關的物理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科學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培養探究意識,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能力,發展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3.經歷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進一步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動,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

2.通過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意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探究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浮力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實驗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用的實驗器材包括:彈簧測力計、石塊、細線、溢水杯、大燒杯、小桶、空飲料瓶、水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提問:(1)什么是浮力?(2)怎樣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3)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2、直接提出浮力的大小究竟與哪個或是哪些物理量有怎樣的定量關系?從而引出阿基米德這個科學家,進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課教學

1、阿基米德的靈感

(1)展示阿基米德鑒別王冠真假的故事和阿基米德的頭像,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從故事中得到: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就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個等量關系。并猜想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學生通過“想想做做”進一步驗證“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他所受的浮力越大”這個猜想。

(3)對猜想進行推理得出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學生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

(2)教師出示實驗過程圖片并介紹溢水杯和注意事項。 (3)學生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 (4)各小組進行數據展示。

(5)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2)數學表達式:F浮=G排液=ρ液·g·V排。

(3)適用范圍:液體和氣體(F浮= G排= ρ氣 gV排)

4、例題:有一重7N的鐵球,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受的浮力多大?(g=10N/Kg)

三、課堂練習:

1、比較下列物體受的浮力

(1)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的體積相等,哪個受到的浮力大?

(2)如圖所示,A、B兩個金屬塊的體積相等,哪個受到的浮力大?

2、傳說有一天,阿基米德跨進盛滿水的浴缸時,看見浴缸里的水向外溢,澡盆的水溢出給了阿基米德啟發,由此他鑒別出了國王的王冠是否由純金所制。若阿基米德坐進去后排開400牛的水,則他受到的浮力為

N。

3、20__年7月,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體積約為50m3的潛水器蛟龍號,順利完成5000米級海底試驗主要任務,求那時蛟龍號受到的浮力為多少牛?( g=10 N/kg

ρ海水=1×103kg/m3)

四、談談收獲:

五、課后作業:課本56頁

3、4題

六、板書設計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求浮力的方法

(1)稱量法:F浮=G物-F示

(2)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液=ρ液·g·V排 教學反思: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4

一. 教學設計思路:

阿基米德原理這節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為理論,第二課時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第一課時中分析結論的數據是選擇績優學案練習冊中的習題,據此引導學生掌握這節課中的重點阿基米德原理。因為本節課的實驗需要采集數據,如若先做實驗,學生實驗中不注重細節,采集了錯的數據,就很難推理出正確的結論,首因效應的影響不得不得到關注。所以改進措施是直接借用正確數據分析結論,然后做實驗,另外,學生在明白了結論的基礎上做實驗時,自己就會注意細節。如先測量小桶的重力呢還是先測量桶與排出液體的總重,然后倒出其中液體再測量小桶的重力呢?學生自己就會思考到桶上會留有殘余液體,排出液體的重力將會減少。實驗最終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學生可以自己判斷。失敗的話,建議他們重新做實驗,自己找問題。

本節課中的實驗如果直接用手提彈簧測力計,手容易晃動,影響實驗效果,所以改進成在鐵架臺上固定彈簧測力計,升降臺升降液體,從而達到物體穩定浸入液體中,方便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在第一課時中數據僅有一組,可以提問:一個實驗的普遍結論,僅做一次實驗能不能得出?介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物理學實驗的基礎,會自己判斷出,不行。一個普遍結論的得出,至少要做三次實驗,然后分析,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進一步提問:實驗如何做三次,也就是說三次實驗中是在改變什么物理量呢,改變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根據本校學情,學生對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這一知識難以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復習舊知中的圖片展示。

二. 學情及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八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感性認識豐富,記憶能力良好,理性認識、邏輯思維能力初步形成,但仍需直觀事物進一步引導。我們班學生理解能力弱,學習自主性較差,布置作業才做,不布置不做,依賴性強,講的學,不講的不學,

1 學習興趣不濃厚。

教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要規律,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上節課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已經使學生明白了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液體的密度的定性關系。本節是對上節課探究結果的進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浮力》本章教學內容的核心。

三.教學目標

1. 經歷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實驗過程。 2.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數學表達公式。 3. 能利用公式:F浮?G排?m排g??液V排g

四.重點難點

重點: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推導。 難點: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五.教法

講授法、實驗法

六.學法

觀察法、練習法

七.教具

彈簧測力計、鐵架臺、升降臺、物體、溢水杯、小桶、適量水

八.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回答:2個因素 ①液體的密度;②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

2 圖片展示:

若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為V,那么小桶中溢出的液體的體積為 V 即: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

也就是說: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與①液體的密度、②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引入新知:

想想:液體的密度與排開液體的體積的乘積為排開液體的質量。而我們知道排開液體的重力與排開液體的質量成正比,因而我們可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是否有關?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開始學習我們本節課:阿基米德原理

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即對浮力和排開液體所受重力進行比較,實驗中想辦法得出浮力和排開液體所受重力這兩個物理量) 設計實驗方案: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G,再讀出物體浸在液體中時測力計的示數F示,兩者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視重法:F浮?G?F示)。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可以用溢水杯和測力計測出:溢水杯中盛滿液體,再把物體浸在液體中,讓溢出的液體流入一個小桶中,小桶中的液體就是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用測力計測出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

3 實驗器材:

彈簧測力計、鐵架臺、升降臺、物體、溢水杯、小桶、適量水

實驗步驟:

1.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和物體所受的重力(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2. 把被測物體的一部分浸在溢水杯中,讀出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

3. 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G總(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4. 改變被測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進行

2、3次實驗

4 采集數據:

注: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每組4-5人,每組中有一個或兩個物理相對優秀的學生(組長),對本組實驗進行指導,實驗中相關簡單的操作由本組的后進生完成,如,此實驗中有彈簧測力計讀數的相關操作,后進生讀數,但是組長需同時監督是否正確,避免數據記錄錯誤而影響整個實驗的成功。

分析數據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表達式:F浮?G排?m排g??液V排g 課后練習(練習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表達公式):

5 板書:

九. 教學反思

一次好的舊知識鋪墊對學生是否理解新知識非常重要,它會影響到整節課中的聽課狀態,乃至整節課能否聽懂。一個恰到好處的提問,能使全班同學個個都處于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參與討論問題的積極狀態,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另外,探究活動的組織和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應該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在探究活動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適時的引導。讓學生在感覺簡單的同時又上一個新臺階,發現問題的同時又能及時的解決問題,互幫互助,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從用詞的準確性(例如:體積、排開液體的體積)充分感悟科學的嚴謹性。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描述所觀察現象主要特征,具有初步觀察能力。

(2)通過速度概念的學習,讓學生體驗類比的研究方法,并學會去描述生活中某一個量的快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活動中增強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難點:速度概念的建立以及用類比的方法去描述生活中某一個量的快慢。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學生活動】小游戲:傳遞國旗,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把國旗傳遞得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指出學習的新課題,并引導學生小結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學生觀看動畫:比較運動快慢有幾種方法?

總結:一種方法是:在相同時間內看物體運動路程的長短來比較快慢,路程長則比較快,路程短則比較慢;另一種方法是:物體運動路程相同,看運動時間的長短比較快慢,所用時間短則比較快,所用時間長則運動慢。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兩物體下落的快慢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一個感性認識。)

(二)問題:如果物體運動時所用的時間和通過的長度都不相等,又該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討論:運動員用10s跑了100m,汽車在2h內行駛了72km,那運動員和汽車哪個快呢?

活動:師生總結;學生討論;師生討論得出結論。如果時間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確不容易比較,但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讓它們的路程或時間相等呢?

【總結過程】(1)讓它們的時間相等: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誰大,誰運動得就快,誰小,誰運動得就慢。

(2)讓它們的路程相等:比較單位路程內通過的時間,誰大,誰運動得就慢,誰小,誰運動得就快。

(3)統一標準:將不同時間轉化為相同時間,再通過比路程的大小來比較物體運快慢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比較速度的方法,發現統一標準的重要性,為后面引出速度概念做準備。)

三、速度概念的建立

1.物理學中也是用這種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這個物理量叫速度。

2.學生自學教材p19-p20思考速度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單位等。

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用符號表示為v=s/t。

單位:路程的單位是米(m),時間的單位是秒(s),則速度的單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單位是km/h或km.h-1。

單位換算:1m/s=3.6km/h

(設計意圖:學習以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定義物理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四、速度的應用

1.一些物體的速度,練習:速度的單位換算-典型例題。

2.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一些物體的速度,讓學生了解速度計,并知道標志牌上數據的含義。

3.例題練習: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司機看見路邊的一塊指示牌如右圖,此時車速為100km/h,這輛車違章了嗎?他以這樣的速度到達上海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理解速度的物理意義,學會用速度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五、勻速直線運動

1.【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找出過山車、電梯上的人、火箭在運動上不一樣的地方。

2.結論: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快慢是變化的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3.例題:一輛汽車從A市行駛到B市,

(1)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30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前一半時間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時間的速度是30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出示規范解題步驟,對學生的進行評價糾正。

課后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為什么要定義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就是物體運動的速度,其實單位路程的時間也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只不過后者比較起來不方便罷了;速度的計算公式是以后我們學習的關鍵,我們要注意領會速度單位間換算的技巧,會從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關于速度計算的條件,然后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6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3、知道摩擦的利與弊,掌握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關系,并使學生嘗試運用實驗、歸納等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知識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和對社會的價值。

學習重難點:重點: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難點:設計探究實驗。壓力與重力的區別,摩擦力的定義

教具準備:

彈簧測力計、帶掛鉤的木塊、砝碼、長木板、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當你的墨水瓶蓋難以擰開時,你可以用一塊較粗糙的布包上,用力就能擰開瓶蓋;當汽車陷入泥濘的道路上,車輪正在打滑時,可以找一塊草簾放在車輪下,車子很容易就通過了;自行車的轉軸部分常加點潤滑油,這樣車騎起來就輕松多了。其實,你所做的這些小事,都與一個重要因素有關,那就是摩擦力。

二、合作探究

(一)滑動摩擦力

讓學生用手按在桌子上滑動,體驗手的感覺,向下用力按著桌面,再滑動試試;讓學生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體會手的感覺。

1.概念: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滑動時,會受到 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3.活動: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如何測滑動摩擦力: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水平桌面上的物體,使其做 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體滑動時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猜一猜: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 有關。

(3)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一:探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

實驗時,控制 相同,改變 。

結論一:

實驗二:探究壓力的大小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

實驗時,控制 相同,改變 。

結論二:

綜合上面的兩個結論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有關。

二)靜摩擦力

手拿杯子時,手與杯子之間是否存在摩擦,如果有又是什么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多少?

靜摩擦力:兩物體要發生相對運動(有發生相對運動的趨勢),但是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摩擦力。

(三)小結

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1)兩物體要相互接觸,摩擦力只能發生在接觸面上;

(2)兩物體之間必須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三、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

1.例:人走路

a.哪里存在摩擦?

b.想象:如果沒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樣子?

c.鞋底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2.例:汽車在冰面上打滑

a.汽車出現了什么情況?為什么?

b.怎樣解決?(撒鹽、木屑、煤渣等)

c.輪胎上為什么有紋?

3.例:滑雪比賽a.滑雪時板與雪間的摩擦有害還是有益?b.怎樣減小摩擦力?

摩擦有時有利,有時有害。因此有時我們要增大摩擦,有時又要想辦法減小摩擦。從理論上看該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減小摩擦力。

4.研究自行車上的摩擦。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對自行車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比一比,賽一賽,看那一組知道的最多。(從教室外搬進一輛自行車)。

四、鞏固拓展

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嗎?

介紹水翼船、氣墊船、磁懸浮列車。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1.摩擦力的概念;

2.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六、教(學)后記

物理知識點教案中考篇7

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的傳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見的聲現象。

重、難點:(重)1、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

3、聲現象的分析、解釋。

關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結論。

教學過程:

導學達標:

學生觀看第一部分錄像——各種各樣的聲音。引入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

1、聲音的產生

演示實驗:(1)、敲打音叉——音叉振動,發聲。

(2)、握住振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

(3)、放一段聲音的錄像。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4)、擴展:錄制聲音

2、聲音的傳播:

(1)、得出:固體、氣體可以傳播聲音。

(2)、實驗14頁圖1-4示: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學生活動:月球上的宇航員如何交談?

學生活動:如何證明液體可以傳聲?

(3)、聲波:利用錄像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聲波?同水波進行對比。

3、聲速:不同介質中的聲速是不同的。

學生活動:(1)、看15頁的表格內容

(2)、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速度誰快?

15℃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學生活動:對著遠處的高山喊可以聽到回聲,為什么在教室里講話聽不回聲?

4、回聲:聲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結:

小結本節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

三、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本節內容,因內容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課外練習。

四、課后活動:

動手動腦:1、2、3題。

教學后記:

在課堂上對聲音的知識不能擴展太多,這只是聲音的第一節課,可降低難點。

要測一測學生的接受情況。

352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润滑油厂家-机油/润滑油代理-高性能机油-领驰慧润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防爆电机-高压防爆电机-ybx4电动机厂家-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监控-安防监控-监控系统安装-弱电工程公司_成都万全电子 |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亚洲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 亚洲自动化与机器人网 | 防爆型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校园气象站_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沉降天平_沉降粒度仪_液体比重仪-上海方瑞仪器有限公司 | 万师讲师网-优质讲师培训师供应商,讲师认证,找讲师来万师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螺旋上料机厂家价格-斗式提升机定制-螺杆绞龙输送机-杰凯上料机 |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官网】-工业漆专业生产厂家 | TYPE-C厂家|TYPE-C接口|TYPE-C防水母座|TYPE-C贴片-深圳步步精 | 税筹星_灵活用工平台_企业财务顾问_财税法薪综合服务平台 | 风淋室生产厂家报价_传递窗|送风口|臭氧机|FFU-山东盛之源净化设备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济宁工业提升门|济宁电动防火门|济宁快速堆积门-济宁市统一电动门有限公司 | 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专业的熔体泵,熔体齿轮泵与换网器生产厂家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书法培训-高考书法艺考培训班-山东艺霖书法培训凭实力挺进央美 |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上分客服微信19116098882 |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儿童感觉-早期言语评估与训练系统-北京鑫泰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首页入口 | MOOG伺服阀维修,ATOS比例流量阀维修,伺服阀维修-上海纽顿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一体化净水器_一体化净水设备_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江苏旭浩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折弯机-刨槽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刨槽机-数控折弯机厂家-深圳豐科机械有限公司 | 美的商用净水器_美的直饮机_一级代理经销商_Midea租赁价格-厂家反渗透滤芯-直饮水批发品牌售后 | 金属软管_不锈钢金属软管_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深圳市索富通实业有限公司-可燃气体报警器 | 可燃气体探测器 | 气体检测仪 | 河南15年专业网站建设制作设计,做网站就找郑州启凡网络公司 |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云南标线|昆明划线|道路标线|交通标线-就选云南云路施工公司-云南云路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实体店商新零售|微赢|波后|波后合作|微赢集团| 临海涌泉蜜桔官网|涌泉蜜桔微商批发代理|涌泉蜜桔供应链|涌泉蜜桔一件代发 | ?水马注水围挡_塑料注水围挡_防撞桶-常州瑞轩水马注水围挡有限公司 | 包头市鑫枫装饰有限公司|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臻知网大型互动问答社区-你的问题将在这里得到解答!-无锡据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