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

時間: 沐欽 語文教案

高考語文教案都有哪些?課程標準還提出了“全面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和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協調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考語文教案模板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表”是一種文體,了解這種文體的特征。

2、古人以“忠孝”為先,卻又往往忠孝不能兩全,注意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3、文章寫作的對象是皇帝,所以既要說得天衣無縫又要極盡委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題解

《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上的表文。文章敘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況和祖母對自己的辛勤撫養,詳盡而委曲地說明了自己屢次辭謝晉朝征召的原因,表達了對晉朝皇帝的由衰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終養祖母以盡孝道的決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文選》卷三十七題作《陳情事表》。

二、課文分析

寫文章的目的,在于影響對方(讀者)。或者是宣傳一種主張,或者是表達一種愿望,都要使對方接受。而在實現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現手段來說,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篇《陳情表》就是這樣情理兼備的好文章。

李密所陳之情,無非是孝養祖母,這屬于封建道德范疇。我們推舉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此,而是從批判繼承的意義看,覺得這篇文章尚有可取之處,堪稱西晉散文的名篇。

第一,表現真實的感情。

《古文觀止》選這篇文章評說:“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李密從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劉氏一人撫養成人的,這種孝親的關系自然不可分離。所以作者首先從這里寫起。他先寫自己,從小孤弱,虧了劉氏的撫養。而且“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這里見出劉氏的辛苦。再寫劉氏,“夙嬰疾病,常在床蓐。”時候只有密來服侍照應。劉與李密這不可分割的關系說到了,這還不夠,作者還補充特殊的具體情況,這就是他家“既無叔伯,終鮮兄弟”,處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環境里,祖母的依傍關系是分離不得的。最后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形容劉氏晚年垂危的景況,現太應上文,歸結到這自然而然的情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情感是真實的,而且深切的。所以古人評說:“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父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更有評說:“此段寫盡慈孝,使人讀之欲涕。”(《古文觀止》批注)

第二,說出有力的道理。

事情一開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知道,李密原是蜀國的郎官,蜀亡于職,會不會使晉“疑其以名節自矜”?再者,在此陳表之前,已經詔書累下,郡縣逼迫。所以李密寫這篇陳情表,就非得動腦筋把道理陳述清楚不可,把真實情況擺開不可。他在陳述暫不能出仕的理由時,先從“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入手,而后折入本意:“況臣孤苦,特為尤其!”也就更有力量。這篇文章的一怪意思。接著又說明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耳,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然后文章又一轉折,空出主意:“但以劉伯日薄西山,卸息奄奄,人命危少,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年余,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這樣就使道理更周全,表達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對方的懷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襯托而更鮮明。

三、鑒賞要點

1、邏輯嚴密

作者李密,因父早亡,母改嫁,自己歸祖母劉氏撫養。曾拜蜀的重臣譙周為老師,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初仕蜀,為郎。晉泰始初,始被征召為太子洗馬,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奉養,遂上《陳情表》固辭。后劉氏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馬,出為溫縣令,官至漢中太守。

嚴密的邏輯,真實的理由在曲折推進中得到清楚的表現,而陳述又是那樣委婉,衷曲又是那樣令人同情,文章章法又顯得搖曳多姿。《麗澤文說》曾指出:“文章貴曲折斡旋。”

2、章法多變

說理之文有直有曲。思路豁達,曲令釋精微,辨析透徹,都得根據說的對象和文章所在表達的內容的需要而定。一篇文章講究頓挫、跌宕、抑揚、迂回等等。就不單是形式上一種技巧,或只是章法的變化了,它有更恰當、更委婉的說理作用。

四、作業

完成一課三練。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補充文化常識;講解練習。

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的術語

關于任職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贈(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薦、舉(多用于布衣作官)、點(用于口語)。

關于提升職務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級到譏級)、進(用于較高職務追加)、起復(恢復原職務)、超遷。

關于降級免職的:罷、免、解(因非嚴重過失而解除職務)、貶、謫(因過失而降級)、革、褫(撤職查辦)、開缺(奉命或自請解除職務)、致仕(帶職退休)、左遷(降級使用)。

關于調動職務的:移、調、徒、量移(調的比原職稍好)、補(由候補而正式上任)

關于兼職的:領(以本官兼較低職)、攝(暫時兼任比本官高的職務)、權(臨時代職)、行(代行某職而尚無此官銜)、(代替無本官的職務)、護(原官短期離職,臨叮守護印信)

二、古代官職變動用詞

1、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如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

2、賞,是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如《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3、擢,既由選拔而提升。課文《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

4、遷,改官。用法較復雜,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升遷,如《海瑞傳》:“遷淳安知縣。”海瑞由原教諭官提升為知縣。二是改任,相當于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新職太史令與舊職郎中官職級別相同。三是降職,即“左遷”。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即指被降為江州司馬。

5、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即說張衡所居官職一直未得到改任。

6、謫,官吏降級,相當于貶。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當潯陽城。”

7、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張衡傳》:“公車特征拜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9、去,卸職。《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這里的“去”,就是卸職之意。

10、黜,廢免,革職免官。《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要注意,“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官員的處分,《書博雞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臺臣”以對“臧使者”的處分。

11、放,放逐。如《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的“放”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

“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升為寧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陟”即指提升和進用。

“陟”常和“黜”連用表示人材的進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13、奪,罷官免職。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4、罷,革除官職。《書博雞者事》“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中的罷是指被革去了官職。

15、復,恢復舊職。《書博雞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復”指重新任命,恢復舊職的意思。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2)

《裝在套子里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

契訶夫是十九世紀俄國世界的短篇小說大師,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寫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以及十來個劇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國社會的各種病態,猛烈抨擊了沙皇專制制度。他的小說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就是樸實、簡練,同時富于幽默感;善于用不多和文字表現深刻的主題。

二、憶舊入新:

提問:初中時我們學過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什么小說?(聯系前后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討論,明確: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其主人公奧楚蔑洛夫是個見風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再學一篇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

三、由標題設問引入探討課文。(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如下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

1、“裝在套子里的人”是誰?(找課文的主要人物。)

討論,明確:一個普通的中學希臘語教員別里科夫,一個轄制了整個學校,甚至整個城市十五年的一個普通人。)

2、別里科夫有哪些套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討論,明確:生活上的套子:衣著打扮方面,生活用具、習慣方面。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規定禁止什么,他無條件擁護;

凡是違背法令、脫離常規、不合規矩的事,他就悶悶不樂。

職業上的套子:教古代語言,躲避現實生活。

論調上的套子: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

3、別里科夫大熱天裝在套子里一定很不舒服,為什么不鉆出來,卻心甘情愿越鉆越深?(產生這種悲劇的主觀原因)

討論,明確:現實生活刺激他,驚嚇他,老是鬧得他六神不安。他藏進套子,借此躲避現實生活。

4、標題可否改為《鉆在套子里的人》或者《鎖在套子里的人》?(由對教材的分析過度到理論的把握)

討論,明確:不能。因為“鉆”是自覺自愿的行為,“鎖”是強制行為,而“裝”有一定的自愿行為,也有被別人強行放進去的意思,別里科夫正是這樣。

5、是被誰放進去的?為什么要放進去?(揭露社會根源)

討論,明確:長期以來反動的沙皇專制統治,愚民政策。

6、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套子?可以分為哪幾類?(理論聯系實際)

(略)如課本,標準答案,各種規章制度。分為三類。

四、你喜歡什么樣套子?為什么?(提高認知能力、判斷能力)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點撥。然后寫一篇短文。)

五、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書本知識必須與生活廣泛地聯系起來,在學習中,展開充分的想象和聯想,才能把課本學好,學活。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3)

教學重點 了

解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結合課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學難點

對詩中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別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學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詩歌財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李清照等等這些偉大詩人的名字,幾乎已是家喻戶曉,他們的許多優秀詩句在今天已是膾炙人口。飲水思源,當我們順河而上追其源頭時,便會看到那閃爍著耀眼光輝的起點,這起點就是作為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的《詩經》。今天,就讓我們一道來探究一下這源頭里的無窮奧秘吧!

二 了解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

(一)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釋①,可設計問題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重點知識:

1.《詩經》反映的是我國哪個歷史時期的生活?

2. 既然是詩,為何后來又被改稱為《詩經》呢?

3.《詩經》是按照怎樣的體例編輯的?

教師明確:

1.(略)

2.此乃主要是漢代學者認為《詩經》為儒家創始人孔子所編輯,故將此視為儒家經典,因此,稱其為《詩經》。

3.(略)

(二)教師補充介紹:

《詩經》中普遍運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教材第30頁練習中對此有解釋)。下面重點解釋“比”和“興”。高中舊教材中曾選用了一首《碩鼠》便是運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詩。其詩作者將奴隸主喻為大老鼠。詩人發出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的憤怒控訴;《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漣漪”,可將它當作“興”的使用,即作者言黃河之水是“假”,控訴剝削者的行徑是“真”;另外,《關雎》一詩的開頭兩句詩,更是典型的“興”。作者言“鳥情”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單元第七課《孔雀東南飛》一詩中的開篇那兩句詩:“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據對上述解釋的理解,同學們在學習完《氓》這首詩后,做一做課后練習第二題。

三 引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三首詩的基本內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問題:

1.三首詩寫的各是什么內容?

2.從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對那首詩更感興趣?為什么?

四 導讀全詩,疏通文字

(一)教師范讀(或放錄音,或放多媒體課件)

1.學生給生字注音

2.體會詩的朗讀節奏

(二)學生自讀,并結合課下注解掌握詩中詞義。

(三)學生分別將三首詩口頭譯成現代漢語(可分組進行,每兩至三組負責一首詩的翻譯)。

五 布置作業

1.熟讀三首詩,掌握詩的內容。

2.預習課后練習一、二兩題。

板書設計

《詩經》三首

題解:

1.《詩經》簡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風、雅、頌;

賦、比、興。

2 .各詩內容:《氓》 家庭生活;

《無衣》 軍旅生活;

《靜女》 愛情生活。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4)

一、教學目標

1、采用默讀的方式,一氣讀完文章,了解課文大意,能夠用表格的形式歸納內容要點。

2、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品味關鍵語句,感受百草園之樂和三味書屋之樂。

3、試著站在小魯迅和大魯迅的視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字里行間去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學習生活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試著采用默讀的方式,不分心,不停頓,一氣讀完文章,了解課文大意。

2、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品味關鍵語句,感受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二)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筆下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不是枯燥無味,而是快樂的。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情感。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默讀法、朗讀法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在課文解讀中,教師要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課文比較長,學生初步學習默讀,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和足夠的默讀時間,教師也要耐心等待學生閱讀完整篇文章。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總是懷念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快樂、童年的苦澀、童年的驚心動魄。大作家魯迅被譽為“民族魂”,他有過怎樣的童年時光?讓我們閱讀課文,看看小時候的魯迅玩些什么,學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引發共鳴,激發閱讀興趣。

(二)默讀感知

1、默讀提示。

默讀是一種很重要的讀書方式,與朗讀相比,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默讀時,請大家注意:“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了解課文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詞,可以猜讀或者暫時跳過去。默讀有字數的要求,每分鐘要到達五百字。我們可能暫時還到不了這個速度,但可以試著使用這種讀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2、默讀課文。

本文共兩千五百多個字,大約需要五六分鐘。

設計意圖教師明確默讀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3、整體感知文章的基本結構。

(1)本文的題目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過文章,再看看題目,你從題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文章標題用“從……到……”的句式,點明全文寫了兩個地方: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一個是自由玩耍的地方,一個是讀書學習的地方。)

(2)請你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句。(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

(3)文章是怎么把這兩個部分連接起來的?(文章采用承上啟下的過渡,即課文第九段。)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的基本結構,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和段落,為快速把握文章的內容做好準備。

(三)內容探究:百草園──我的樂園

1、寫一寫。

請你再次默讀課文,梳理文章的內容要點,并寫在下面的表格里。

預設: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第1課時)

提示:學生梳理內容要點容易遺漏,教師提醒學生逐段梳理。難點可能在情感的概括,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完善此表。

2、比一比。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哪里的生活有樂趣?

設計意圖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形成對照,乍看當然是百草園有樂趣。順利引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3、找一找。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樂園”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

預設:

景物之樂:看看、摸摸、聽聽、爬爬、吃吃、捉蟲子、拔何首烏等。

人事之樂:“我”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但從沒有見過美女蛇。

“我”跟閏土的父親學捕鳥,“我”卻不大能用。

4、讀一讀。

(1)場景再現──美女蛇的神秘奇異。

朗讀這段文字,哪些內容是長媽媽在講?哪些是小魯迅在聽?長媽媽為什么給小魯迅講這個故事呢?想象這個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讓學生感悟、領會、體驗當年小魯迅聽長媽媽講故事的時候,無盡的想象帶來的快樂。

(2)內心展現──雪地捕鳥的驚心動魄。

雪地捕鳥是百草園生活中的一件大樂事。你能體會一下小魯迅雪地捕鳥時的心情變化嗎?讀書時,請你用聲音的輕重緩急表達出來。

教師帶學生重點學習雪地捕鳥過程中動詞的準確適用,抓住關鍵詞句做分析。

設計意圖提示學生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感受捕鳥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期待、緊張、興奮、遺憾,體驗動手實踐的快樂。

5、議一議。

請你試用一兩個詞語概括百草園的生活,并結合課文說說你的依據。

示例:

概括性詞語:有趣。

依據: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充滿了樂趣。碧綠的菜畦,看著就讓人喜歡了;紫紅的桑椹,味道一定美極了;還有低唱的小蟲子,聲音多么美妙。更有趣的是荒草中有美女蛇,下過雪還可以捕鳥,這是一個有趣的百草園。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感知課文內容,弄懂大意,了解文章的結構,培養學生梳理和概括的能力。

(四)情感探究:三味書屋──深切的懷戀

1、三味書屋──失去樂園的懷戀和恐懼。

(1)朗讀課文第九段: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可“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

(2)說說作者內心的情感。

預設:

文章說“不知道為什么”,然后三個“也許是因為”的連用,從一個小孩子的心里猜測,寫出了我后悔在百草園里淘氣、搞破壞,更害怕去那個陌生的地方。把百草園里的一草一木當做朋友,全是深切的懷戀。

2、三味書屋──“后園”里的偷來的快樂。

(1)三味書屋──枯燥無味。

有同學說感受到三味書屋的生活很枯燥。

示例:

概括性詞語:枯燥。

依據:在第九段中,作者用三個“也許”表明自己被送到三味書屋是因為干了壞事而受到懲罰,學生問老師“怪哉”老師也不會告訴學生,就只是讓學生讀書,在這里的生活真是枯燥得很。

(2)三味書屋──你怎么看?

示例:

概括性詞語:快樂。

依據: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可以偷偷跑到后園去折臘梅花,尋蟬蛻,捉了蒼蠅喂螞蟻。如果被老師發現了,大家就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然后是聽著老師入神的讀書聲而繼續游戲。這里雖然沒有百草園自由,但也有快樂。

3、三味書屋──真正的快樂在哪里?

(1)默讀“我就只讀書……終于到七言”。挖掘書屋生活真正的快樂。

(2)學業的進步才是真正的快樂。

預設:

“我就只讀書”的生活也快樂:學習生活很充實,老師對“我”的態度從“嚴厲”到“好”起來,讀的書多起來,對課的字也加起來,“終于到七言”。學業的進步是一個學生真正源于內心深處的快樂。

設計意圖這段文字,是老師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內容。讀懂此處,恐怕才算明白了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真情感:快樂、自豪而又懷戀,對老師也很有感激之情。

4、三味書屋──深切的懷戀。

(1)假如你是小魯迅,你覺得百草園的生活有趣味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有趣味呢?

(2)假如你是大魯迅呢?

設計意圖在理清文章結構,把握文章內容以后,深入到作者的內心深處,感受作者傳達的美好情感,獲得人生的有益啟示。

(五)課堂小結

每個長大了的人,都對童年的生活有著特殊的感情,溫暖而又快樂。愿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童年放在記憶中好好珍藏。

(六)布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生字詞語:按照田字格規范抄寫,注意筆順。

2、默讀《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山海經》,注意閱讀的速度,概括文章的內容,并把課文內容講給父母、親人聽。

設計意圖

1、重視漢字的書寫規范。

2、熟習默讀,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

3、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1.把握作品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法。

2、正確認識和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課前準備:收集課文相關材料

教學方法:朗誦法、討論法、情景設計法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創作背景。

2、掌握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暢的朗讀課文,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一、導入: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

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時。當你郁悶低沉時,你會去想象一些開心的東西,你會去幻想著一切都變得美好順利歡暢的一剎,你會去遐想成功帶來的無盡的歡暢......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1、關于作者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生于東晉末期,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過幾任小官,由于不滿官場丑惡,41歲時棄官回鄉,歸隱田園,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傳世美談。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

2、關于作品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并記》中的?記?。此文包括?記?和?詩?兩個部分。?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是對所記的桃源世界的歌頌和贊美,并對桃花源社會作了一些補充。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會。

3、關于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戰亂頻繁,生靈涂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狀,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預習

豁然開朗(huò)屋舍儼然(yǎn)阡陌交通(qiān)黃發垂髫(tiáo)便要還家(yāo)土地平曠(kuàng)

劉子驥(jì)詣太守(yì)間隔(jiàn)

四,讀課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譯,重點字詞的歸納。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

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舍棄)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

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黃發: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指代),垂髫(tiáo))

2、字詞翻譯:

緣:沿著。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復:繼續。欲:想要。

盡:到頭。仿佛:隱隱約約。

才:僅僅。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

阡陌:田間的小路。黃發: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指代)

3、古今詞義。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芳草鮮美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今義:指男方的配偶)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魏晉今義;不管(連詞)關聯詞語)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龔自珍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及其局限性。

2.體會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掌握活用實詞及積累相應的實詞、虛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正音

欹(qī)蟠(pán)詔(zhào)

鬻(yù)詬(gòu)遏(è)暇(xiá)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辟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為什么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著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社會的病態的評梅標準,實則是統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準。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_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為委曲,邪侫,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準,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準云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的具體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作者發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這里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嘆領起,抒發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斗,為改造社會奮斗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②為什么用“托物言志”?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托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托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高考語文教案模板(精選篇7)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滕王閣序》的寫作背景及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

2. .欣賞《滕王閣序》的景美。

3掌握“故”、“盡”、“屬”、“即”等實詞,體會“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4. 訓練學生能將名句改寫成優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討論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總結歸納法

2、讀注釋,疏通文意,體會駢文特點。

3、 利用句式特點理解實詞的義項及虛詞的作用。

情感與價值觀:

1 、是學生體味山川美景,欣賞千古名句,感受音韻美感,領受美的熏陶。

2、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觀豁達的情懷

3、“居卑位而有為”的蓬勃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用富麗的詞藻稱道洪州,記述盛宴,描寫滕王閣的壯麗以及寥

廓壯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于沉淪的復雜感情。

2、辯析“故、盡、屬、即”等多義詞的詞義。

教學難點

1、學習文章事、景、情融于一體的寫作技巧。

2、指導學生背誦2——5段。四、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語設計:

在我們祖國這塊神奇的大地上,積淀了五千的文化遺產,宮殿園林,亭臺樓閣比比皆是。在眾多的人文景觀中,“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因其精美的建筑流傳千古,更因名人的游歷題詩而具有了特殊的含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

二、解讀《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譯文:高高的滕王閣正對著江心小洲,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閣內畫棟珠簾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悠閑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經過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恒地東流。)

三、解題

1.介紹“序”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2.介紹“駢文”

駢文,是魏晉后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3、王勃及文章寫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龍門(現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才華早露,六歲即善寫文章,十四歲便科舉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聲,邀請他作王府侍讀,兩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雞》的游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殺官奴而犯罪,父親也受連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親,途徑南昌,正趕上當地都督閻某在滕王客上歡宴群僚和賓客。王勃在宴會上賦詩并寫了這篇的《滕王客序》。兩個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四、誦讀課文

1.放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指定7名學生朗讀課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節奏。

明確:①四字句的讀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五、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集體朗讀課文一遍。

2.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字句。

3.思考:從內容上看,文章可分為幾部分?

明確: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扣“餞”,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布置作業

1.反復誦讀,并試背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三、四兩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本文全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此序當為贈序而非書序。聚散之因緣,登高之見聞,賢主嘉賓之寒暄,舊識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贈序之應有之義。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結構,則頗見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統觀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遞進,緊扣題意。文因餞別而作,但對于宴會之盛僅略敘數筆帶過,而傾全力寫登閣所見之景,因景而生之情,這就脫去了一般餞別文章頌揚、應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徑。結構圖:

二、課文分析

第一部分:概寫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突出人杰地靈。扣“洪府”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歷史久遠。(時)

星分地接,襟帶控引――由天及地,宏偉遼闊。(空) 地 靈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由物及人,資源寶貴。(物) 人 杰

主賓尊貴,俊采星馳——由文及武,盛會空前。(人)

文章開始不寫樓臺,不寫宴會,而先寫地勢與人物,這樣寫有何好處?

文章借用鋪陳的手法,歷敘界域之大,地勢之雄,物產豐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樂的氛圍、宴會的高雅,也緊扣照應題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第二部分(2——3):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扣“秋日”

(一)本部分是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晚秋暮色圖”的意境描述出來。

1.色彩變化之美——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

如 “流丹”, “聳翠”, “青雀”“黃龍”無不色彩繽紛,搖曳生輝。

“潦水盡寒潭清,煙光凝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靜止畫面色彩,著力表現水光山色之變化,上句樸素淡雅,下句設色凝重, “寫盡九月之景”。

這句是因果性的推論。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兩個有代表性的特征來寫秋天,寫水寫山,動靜結合,如詩如畫。

2.遠近變化之美——作者用電影手法,由近及遠,構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全景圖。體現了作者立體化的審美觀,把作者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勝境,讀者和景物融為一體,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鶴汀鳧渚”四句寫閣四周景物, 近景

“山原曠其盈視”二句寫山巒、平原和河流、湖澤,是 中景

“虹銷雨霽”以下則是水田浩淼的 遠景

3.上下渾成之美。

“層巒聳翠”四句,借視角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與為一,不可分離,體現了作者整齊劃一的審美觀。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評析:這一句更是寫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該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潦水”對“寒潭”,“煙光”對“暮山”, “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落霞自天而下,孤鶩自下而上,故曰齊飛;秋水碧而連天,長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絕唱。

4.虛實相襯之美。

“漁舟唱晚”四句,寫的是生活之樂和自然之樂。憑借聽覺聯想,用虛實手法傳達遠方的景觀,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里。實寫虛寫,相互諧調,相互映襯,極盡鋪敘寫景之能事。

二、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著意鋪敘美景之后,以騰挪跌宕的筆勢,由逸游的豪興,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報國無門卻壯志不墜的執著態度。“望長安于日下”四句抒寫了遠離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著從關山難越,念及英雄失路,連用屈原、賈誼、馮唐、李廣四人的典故借懷才不遇的人物表達自己有志難伸的悲憤。至“所賴”一提,振起全篇。“老當益壯”幾句,勉勵同仁不要因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為全篇警策。接著又以“大鵬”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時,又反用“貧泉”“涸轍”、阮籍之典,說明處困頓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壯志彌堅。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揚升沉的情感發展軌跡,披露了交織于內心的希望與失望,追求與痛苦,奮進與失意的復雜情感。

話 題: 失 意 者 的 悲 歌

1、之辭是本文的一個幌子

剛才我們已經說到王勃并非完全不通人情世故,在那樣的場合,王勃是不可能提起筆來就大發其牢騷的,既有失身份,也不得眾賓愛悅。“人情練達即文章”,王勃的前半篇文章主要目的是為了應景,說白一點,就是讓大家高興。閻某人重修滕王閣,至少是為了說明當時的洪州物阜民豐、太平樂業的政治,而集會群英,自然是一種標榜。王勃清楚地了解這種心理,就在文章中大下溢美之辭。

板書:“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

-----人煙繁盛,祥和富庶的景象映入我們的眼簾。

“人杰地靈”、“勝友如云”、“高朋滿座”、“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騰蛟起鳳”

-----面對人才輩出,賢士如云的洪州,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百姓樂業,天清氣凈的風俗畫卷。

2、失意人生的悲嘆是文章的本質

正像《岳陽樓記》一樣,文章本來就是思想和情感的載體。范仲淹說“前人之述備矣”,那是為了直接進行體物寫志,王勃要對滕王閣進行一番描寫,那是因為具體環境的要求,文章的原題就是《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閣餞別序》,所以,王勃在自己的錦繡文章的關鍵之處馬上用“遙襟甫暢,逸興遄飛”(板書)一語轉入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描繪中來。且看王勃的內心世界。

A宇宙沒有窮盡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據說,王勃曾撰《周易發揮》五卷,對推步歷算尤其精通,曾作《大唐千歲歷》。中國古代的術數之學,強調天地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定數,人的命運也是自己無法控制的,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王勃的這兩個句子表明他深受術數之學的影響,從而造成他內心的悲涼的根本。

B人生難免失意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嗟乎,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孤獨無依中的悲涼心境徹底透露出來。舉目無親,沒有人理解,這種感受豈止一天兩天?

C壯志難酬的痛苦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有懷投筆”卻“無路請纓”,

-----兩句話說盡了壯志難酬的痛苦。所以,他一方面只能為馮唐、李廣、賈誼、梁鴻等人的不得志而嘆息,另一方面,又只能以孟嘗、阮籍自慰,或者把自己比作涸轍之魚以強作樂觀開朗,或者以“酌貪泉”而仍然能夠保持純正本色來自勉。這是多么無奈和痛苦的強顏歡笑啊!

不僅如此,他還要把自己的痛苦隱得更深,帶著滿臉歡笑說自己“喜托龍門”,說閻某人是自己的知音,“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王勃作序,可謂曲盡衷腸。

三、寫作特點分析

1.句式錯落,節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為主,雜以_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這些句式,根據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奏分明,內容啟承轉合。一般來說,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兩處:“嗟乎”“嗚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折。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為平實的敘述;四六句或_句連用,為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僅有一個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頓。這樣,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轉。

2.駢儷藻飾,辭采華美

駢是“兩馬并駕”的意思,儷是“男女成對”之意,駢儷就是使用對偶句,是駢文的共同特點,但這篇序文尤為突出。全篇采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即一句之中,平節和仄節交替;上下聯之間,平節與仄節相對。前面分析了四字句對偶的情況,下面舉幾個別的句式。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為:“仄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為:平仄仄(于)平平,仄平平(于)仄仄。(以上“覺”“識”“屈”“曲”“乏”“落”“一”“色”“極”“日”為人聲字,算仄聲;“共”古代為平聲字,“暇”古代為去聲字。)如此講求音律,又不影響意義表達,寫出來的句子當然抑揚頓挫,富于樂感,富于詩意。

藻飾是指運用色彩濃艷、華麗典雅的詞語,來裝飾文句。這篇序文,如“物華天寶”“俊采星馳”“紫電清霜”“鐘鳴鼎食”“青雀黃龍”“睢園綠竹”“鄴水朱華”等,都是講求辭采的典型例子。這樣,使文章辭采華美,賞心悅目。

3.運用典故,簡練含蓄

用典除了有加強論證的作用外,還能以古比今、借古寫懷,可以使文章內容充實,聯想豐富。語言簡練,風格典雅。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有的是正用,如“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文言字詞歸類

(一)、重點字詞

1地接衡廬 接:接壤

2襟三江而帶五湖 襟、帶:名詞用作動詞,連接、環繞的意思。

3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霧、星:名詞作狀語,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4賓主盡東南之美 盡:全都是,形容詞作動詞。美:形容詞作名詞,俊杰。

5千里逢迎 千里: 數量詞作名詞,遠道而來的客人。

6高朋滿座 高:尊貴、

7青雀黃龍之軸 青雀黃龍:名詞作動詞,雕有青雀黃龍頭形

8徹區明 徹:普照

9驚寒 驚:被……驚擾

10維九月,序屬三秋 序:時間。屬:是。維:介詞,在

11水盡而寒潭清 而:因而。盡: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12光凝而暮山紫 煙光:山嵐。紫:呈現紫色。

13岡巒之體勢 即:依附。體勢:態勢,形勢。

14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15二難并 并:會聚一起。

16窮睇眄于中天 窮:望盡。中:處。

17圾娛游于暇日 極:盡情。娛游:歡樂。

18屈賈宜于長沙 屈:被……貶謫。

19所賴君子見機 賴:依賴。

20窮且益堅:且:反而。

21不墜青云之志 墜:拋棄。

22一個書生 介:個

23等終軍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歲,古代以二十歲為弱年,行冠禮,為成年人。

24有懷投筆 懷:心思。

25奉晨昏于萬里 奉:侍奉。

26接孟氏之芳鄰 接:結交。

27勝地不常,盛宴難再 勝:美好。再:第二次。

28蘭亭已矣 已:過去。

29幸承恩于偉餞 于:在。

30是所望于群公 是:這。于:對。

31敢竭鄙懷 竭:使動用法,使……完全表露出來。

32:臺隍枕夷夏之交(動詞,倚,據)

33:儼驂騑于上路(形,高)

34: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35:遙襟甫暢(副詞,剛,頓時)

36:氣凌彭澤之樽(動詞,超過)

37:天高地迥(形容詞,遠)

38:識盈虛之有數(名詞,定數)

39:命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40、引:恭疏短引(書寫,撰寫;序)

41:一言均賦(動詞,鋪陳)

(二)、一詞多義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詞,舊)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連詞,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副詞,特意)

④既克,公問其故(名詞,原因)

2、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動詞,沒,干涸)

③則智者盡其謀(動詞,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歸盡(動詞,完,盡頭)

3、屬:

①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動詞,是,屬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名詞,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屬(動詞,在,掌管)

4、即:

①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動詞,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飛雪(副詞,就)

③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連詞,則,就)

5、引:

①控蠻荊而引甌越(動詞,連接)

②恭疏短引(名詞,序)

③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動詞,帶領)

④引次江北(動詞,后退,退卻)

6、窮:

①窮島嶼之縈回(動詞,窮盡)

②窮且益堅(名詞,困厄,處境困難)

③日暮途窮(動詞,阻塞不通)

④不忍窮竟其事(動詞,窮究,追究到底)

7、數:

①識盈虛之有數(名詞,定數)shù

②一曲紅綃不知數(名詞,數量)shù

③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名詞,技術)shù

④呂師孟叔侄為逆(動詞,數落,列舉罪狀)shǔ

⑤公子親數存之(副詞,屢次)

8、趨:

①他日趨庭(動詞,快走)

②入而徐趨(動詞,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趨末(動詞,趨向,奔向)

④使者馳傳督趨(動詞,通“促”,催促)

⑤趨令銷印(副詞,通“促”,趕快)

9、且: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連詞,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詞,將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副詞,姑且,暫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哉(連詞,尚且)

⑤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副詞,將要)

10、矣:

①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語氣詞,相當于“了”)

②前人之述備矣(語氣詞,相當于“了”)

③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語氣詞,表示疑問)

(三)詞類活用

1、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2、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3、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4、屈:屈賈誼于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5、竄:竄梁鴻于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7、目: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8、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9、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華天(有)寶(省略句)

2、十旬休假,勝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漁舟唱(于)晚,響窮彭蠡之濱(省略句)

4、所賴君子安(于)貧(省略句)

5、童子何知(賓語前置) 6、纖歌凝而白云遏(被動句)

7、懷帝閽而不見(被動句) 8、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介詞結構后置)

9、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介賓結構后置)

(五)成語

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萍水相逢 興盡悲來 高朋滿座

命運多舛 達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靈 老當益壯

布置作業:背誦詩歌

附、唐高宗三嘆王子安

唐李治繼位,是為高宗。高宗在位期間,為王勃之才三嘆傳為佳話。

王勃,字子安,十四歲不到就去應舉。應試之日,到考場用眼四觀,見全是年長公子,束發秀才,白首童生,惟獨自己還是一個孩童。當主考官點名點到王勃時,見其長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臉稚氣,心中頗有幾分不快。王勃非常聰敏,見狀,連忙上前叩拜施禮,說“宗師爺在上,學生龍門王勃前來參拜聆教。”這幾句話,聽者頗覺字字順耳。主考官此時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藍衫拖地,怪貌誰能認!”王郎仗膽反譏:“紫冠沖天,奇才人不識。”主考官笑,再戲謔道:“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王郎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主考官竊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龍門神童,準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筆端生花,撰《宸游東岳頌》、《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圣聽。高宗見此兩篇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嘆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烔、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并推為首位。

不久,沛王賢聞其名,如為沛王府修撰,十分愛重。沛王賢,周王顯,均是貪嬉少年,相與以斗雞為樂,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較高下。二王素來喜歡與王勃談笑,每次斗雞時,必請王勃一道暢飲歡宴。王勃仗著文才,戲為《檄英王斗雞文》,

不料此文傳到高宗手中,圣顏不悅,讀畢則怒而嘆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雞,王勃身為博士,不行諫諍,反作檄文,有意虛構,夸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被逐。

這樣,過了些年頭,到了上元二年(675年)冬,長安城里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一天,唐高宗也讀到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不禁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又讀下云,見一首四韻八句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唐皇一掃成見,連聲嘆道:“好詩,好詩!做了一篇長文字,還有如此好詩做出來,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當年朕因斗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于是高宗問道:“現下,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

王勃一序傳千秋

王勃登閣作序的傳說故事,梗慨如下:

王勃被逐王府,父親王福 受到牽累,貶遷南海炎熱之鄉的交趾為官。上元二年(675),王勃從山西動身,萬里迢迢去看父親。坐船逆長江而上,來到江西與安徽地界。在彭澤縣東北,東流縣西南,有一座馬當山,形勢險峻。王勃的船到馬當,突遇風浪。船不能開。王勃問:“船已到什么地方?”艄公說:“已到馬當山下。”于是,避風馬當山廟下,船上人都登岸縱覽風光去了。

王勃也到廟里觀瞻了一番,又賞玩江景多時,正想回船去,突然見一位老者坐巨石塊上,須眉皓白,貌若神仙,王勃整衣向前,與老人作揖,老人遙指,問:“來的是王勃嗎?”

王勃大驚,說:“正是,不知長者何以得知?”老者說:“明日重九,滕王閣有高會,若往赴宴會,作為文章,足垂不朽。”

王勃笑,答;“老丈有所不知,此地距洪都六七百里,一個晚上那里到得了呢?”老者也笑道:“你只管上船,我當助清風一帆,使你明日早達洪都。”

王勃肅然起敬,問:“拜問老丈,你是神還是仙?“

老者笑而遠遁。隱隱聽見“吾即中源水君“。只覺祥云縹緲,瑞氣盤旋,腳底下船箭一般朝鄱陽湖方向而去。果然是: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第二天一早,正是九月九日,洪都府閻都督果然開宴,遍請江右名儒。席上有澧州牧學士宇文鈞,還有進士劉祥道、張禹錫等。閻公再三起身,對諸儒道:“帝子舊閣,洪都絕景,在座諸公,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閣記》,刻石為碑,以記后來。“原來,閻公女婿吳子章早隔宿草就序文,故在座諸公假裝不敢輕受,只一心要推讓給吳子章,好讓閻公翁婿名利雙收。愉好輪到王勃面前,王勃便不推遲,慨然受之,滿座俱驚。閻公哂笑,暫退更衣。喊:“敬酒。”王勃欣然持觚,對客長飲,酒酣,索筆求紙,文不加點,滿座又驚。小吏跑步報所寫詩文,當報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閻公道:“此乃老生常談,誰人不會!”吏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道“此故事也。”吏三報“襟長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閻公不語。吏又報到“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閻公喜,說:“此子視我為知音。”吏再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公聽罷,以手拍幾,說:“此子落筆若有神助,真天才也!”滿座盡皆失色,閻公更衣復出,攜王勃之手,盛酒滿觚,王勃酣醉。閻公大喜,說:“帝子之閣,有子之文,風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會,亦得聞于后世。從此洪都風月,江山無價,皆子之力也 吾當厚賞千金。”席散,公府官吏余興未消,問王勃下人:“請問你家王博士,常酒醉寫文章嗎?”

下人笑答:“博士凡寫文章前,不堪精思,先磨墨數升,一飲而盡,然后蒙被大睡,稱為腹稿。然后,一躍而起,寫成文章,不改一字。王博士今日只飲酒,假若飲墨,其文章更好。”眾人聽完,面面相覷,將王勃譽為神人。

傳說,王勃大筆揮毫作了《滕王閣序》不待辭別,攜了下人,便匆匆離席下樓,直奔江邊而去。眾人正告退之際,閻都督又喝一聲:“慢,請諸位回來。怎么結尾一詩,末一句空一字未寫?”眾人近前,果見詩空一字。

閻公說:“只怕是我等輕慢了王詩人,故空一字作難大家來猜,大家就猜猜罷。”眾文人面面相覷。便有人說:“檻外長江 自流”,所空的字就是“獨”字,也有的說是“船”字。問到吳子章,他冥思苦想了良久,也只是說“水”字。

閻公露不喜之色,說;“獨字太淺,不合王郎詩境;船字太俗,不足論;水字太露,毫無詩意。”眾人直琢磨到天亮,竟沒有猜出付佳句來。閻公問:“此時王勃船到何處?”衙衛答:“最快到了豐城。”閻都督命令:“你快馬先追王郎,千金求其一字。”衙衛得了都督之命,快馬加鞭,追上王勃,衙衛說明來意,王勃但笑,久之,說“王勃乃一介書生,豈敢戲弄都督大人!我將這一字寫在你手心上,你定要握緊拳頭,見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則此字會不翼而飛。:便索了一支筆,并不蘸墨,就在衙衛手心里畫了一陣,令其握拳,拜別。

只說衙衛回府,就閻都督面前伸開手巴掌,竟空無一字。閻公自語:“怎么會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呢?千金難買一字啊!”猛然一驚,莫非是一“空”字。

“妙哉!好一個‘空’字!”眾文人齊聲附和稱贊。

閻都督拍案稱絕:“‘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個‘空’字用得妙,萬千感慨,盡在這個‘空’字上。”

王勃十四歲作《滕王閣序》

王勃作《滕王閣序》一般定為26歲赴交趾省父途經南昌時而作(如清人姚大榮的《王子安年譜》及一般的教科書)。其實,那是因為他們不相信如此流傳千古的美文會出自一年僅14歲的少年之手。實際上,早在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中便有一段生動的記載:“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從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去,專會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談。’又報曰:‘星公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其實,我們怎能把王勃這樣一個“六歲屬文”、“九歲讀顏氏漢書”、“十歲包綜六經”的天才少年,與一般少年等量齊觀呢?《滕王閣序》中一再申說:“童子何何知,躬逢勝餞”、“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等語,都表明作者是個未成年人,與王勃后期的心態、境遇不合。況且,他晚年(王勃死時僅27歲!!)早已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四杰”,四海揚名,都督閻公豈能“不之信”?楊炯《王子安集序》云:“年十四,時譽斯歸。”這“時譽”不正是指王勃寫了《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的事實嗎?

345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蒜肠网-动漫,二次元,COSPLAY,漫展以及收藏型模型,手办,玩具的新媒体.(原变形金刚变迷TF圈) | 冷热冲击试验箱_温度冲击试验箱价格_冷热冲击箱排名_林频厂家 | 玖容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气液增压缸_压力机_增压机_铆接机_增压器 | 聚合氯化铝厂家-聚合氯化铝铁价格-河南洁康环保科技 | 爱科技iMobile-专业的科技资讯信息分享网站 | 舞台木地板厂家_体育运动木地板_室内篮球馆木地板_实木运动地板厂家_欧氏篮球地板推荐 | 清管器,管道清管器,聚氨酯发泡球,清管球 - 承德嘉拓设备 | 热熔胶网膜|pes热熔网膜价格|eva热熔胶膜|热熔胶膜|tpu热熔胶膜厂家-苏州惠洋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塑料造粒机「厂家直销」-莱州鑫瑞迪机械有限公司 | 奇酷教育-Python培训|UI培训|WEB大前端培训|Unity3D培训|HTML5培训|人工智能培训|JAVA开发的教育品牌 | 油漆辅料厂家_阴阳脚线_艺术漆厂家_内外墙涂料施工_乳胶漆专用防霉腻子粉_轻质粉刷石膏-魔法涂涂 | 综合管廊模具_生态,阶梯护坡模具_检查井模具制造-致宏模具厂家 | 超声骨密度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器-人体成分分析仪厂家/品牌/价格_南京科力悦 | 螺旋丝杆升降机-SWL蜗轮-滚珠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明泰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_dxa骨密度仪_双能x线骨密度仪_品牌厂家【品源医疗】 | 二手光谱仪维修-德国OBLF光谱仪|进口斯派克光谱仪-热电ARL光谱仪-意大利GNR光谱仪-永晖检测 | 温州食堂承包 - 温州市尚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全自动翻转振荡器-浸出式水平振荡器厂家-土壤干燥箱价格-常州普天仪器 | 大巴租车平台承接包车,通勤班车,巴士租赁业务 - 鸿鸣巴士 | 氧氮氢联合测定仪-联测仪-氧氮氢元素分析仪-江苏品彦光电 | 煤棒机_增碳剂颗粒机_活性炭颗粒机_木炭粉成型机-巩义市老城振华机械厂 | 北京租车牌|京牌指标租赁|小客车指标出租| Akribis直线电机_直线模组_力矩电机_直线电机平台|雅科贝思Akribis-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猎头公司_深圳猎头公司_广州猎头公司-广东万诚猎头提供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 | 仪器仪表网 - 永久免费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 螺杆真空泵_耐腐蚀螺杆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_烟台真空泵-烟台斯凯威真空 | 北京开业庆典策划-年会活动策划公司-舞龙舞狮团大鼓表演-北京盛乾龙狮鼓乐礼仪庆典策划公司 | 杭州营业执照代办-公司变更价格-许可证办理流程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大流量卧式砂磨机_强力分散机_双行星双动力混合机_同心双轴搅拌机-莱州市龙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AGV无人叉车_激光叉车AGV_仓储AGV小车_AGV无人搬运车-南昌IKV机器人有限公司[官网] | 沈阳真空机_沈阳真空包装机_沈阳大米真空包装机-沈阳海鹞真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制作-上海网站设计-上海做网站公司-咏熠软件 | 冷热冲击试验箱_温度冲击试验箱价格_冷热冲击箱排名_林频厂家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吉林污水处理公司,长春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长春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耙式干燥机_真空耙式干燥机厂家-无锡鹏茂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 杭州|上海贴标机-百科 | 北京康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分子蒸馏-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 | 破碎机锤头_合金耐磨锤头_郑州宇耐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精密冲床,高速冲床等冲压设备生产商-常州晋志德压力机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