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課程教案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都有哪些?物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類比,如數學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往往能起到解決問題、開拓思路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考物理課程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太陽能的優點.
知道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課文講解,使同學們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常規能源與新能源的區別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法
教學器材:有關掛圖、錄像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人類利用的常規能源是什么?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學生:常規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風力、水力資源等等,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等.
教師:回答得很好,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核能的開發和利用,用鈾做燃料的反應堆雖然能大大減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鈾的儲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時要產生放射性污染;輕核的聚變雖然比裂變干凈,還能釋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還沒有真正解決和平利用的問題,所以還要開辟新能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太陽不但一直間接地向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的能量,而且還是可能為人類長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能.
二、進行新課
板書:<太陽能>
(1)太陽能的優點
①太陽能十分巨大.
教師:同學們想想,太陽能有什么優點呢?
板書:<(一)太陽能的優點>
學生:太陽能非常巨大,從前面表中可見,太陽能向周圍空間輻射的總功率達3.8×1026瓦.
板書:<1.太陽能十分巨大>
教師:說得很好,太陽能十分巨大.同學們知道太陽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總功率是多少嗎?(通過查看課本答:l.7×1017瓦)
教師:同學們計算一下,太陽每小時輻射到地球的總能量有多少?(學生上黑板計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師:地球每小時從太陽獲得的太陽能量有6.1×1020焦,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內能源生產的總量還多,可見太陽能有多么巨大.
②太陽能供應時間長久.
那么太陽能會不會用完呢?根據科學家推算,太陽像現在這樣不停地向外輻射能量,還可以維持60億年以上,對于人類來說,太陽能可以說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板書:<2.太陽能的供應時間十分長久>新 課 標 第 一 網
③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
教師:我們到哪里去取太陽能?怎樣獲取呢?(只要太陽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陽能,不用專門去尋找;只要用東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開采)
教師:很好,所以太陽能的第3個優點是:
板書:<3.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無需挖掘開采和運輸>
④使用太陽能安全、不污染環境.
太陽能是最干凈的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給我們帶來污染.所以,太陽能的第4個優點是:
板書:<4.太陽能安全、不污染環境>
(2)人類直接利用太陽能有兩條途徑
教師先請同學議論:如何利用太陽能?然后總結.
板書:<(二)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1.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以供利用>(講解:例如用太陽爐、太陽能熱水器等裝置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來做飯、燒水等等,也可用集熱器把水加熱,產生水蒸氣,再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這就叫太陽能熱電站.)
<2.通過光電轉換裝置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講解:例如用硅光電池——也叫太陽能電池,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已很廣泛,像人造衛星上的電源、太陽能汽車上的電源,小型電視機、計算器上的電源,城市道路路燈的電源等等都可用太陽能電池,我國還用太陽能電池做航標燈的電源,鐵路信號燈的電源等等)
(3)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教師:既然太陽能有那么多優點,為什么不大量推廣、大范圍應用呢?目前還有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三)廣泛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1.太陽能雖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講解:經計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積上的太陽能只有幾百瓦,所以要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必須設置龐大的收集和轉換能量的系統,目前造價還太高,影響推廣.<2.由于地球的自轉和氣候、季節等原因,太陽能的功率變化大,不穩定,給正常連續地使用造成困難>
<3.目前太陽能轉換器的效率不高>(講解:光熱轉換的效率為50~60%,而光電轉換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還要下大力氣研制高轉換效率的材料)
(4)結束語
要大規模地直接利用太陽能還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現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斷努力,必將會不斷有新的進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有人預言,到21世紀,太陽能將會成為人類的重要能源之一.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太陽能
一、太陽能的優點:
1.太陽能十分巨大;
2.太陽能的供應時間十分長久;
3.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無需挖掘開采和運輸;
4.太陽能安全、不污染環境。
二、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三、廣泛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1.太陽能雖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
2.由于地球的自轉和氣候、季節等原因,太陽能的功率變化大,不穩定,給正常連續地使用造成困難;
3.目前太陽能轉換器的效率不高。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參照物的概念、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教學難點:認識物體運動和靜止相對性.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法
教學用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前大"?"的內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為什么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1. 什么是機械運動?
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
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提問并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2.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掛圖,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其次根據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因為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說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提問:看課本圖12.1-3,卡車和聯合收割機在農田里并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為它們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三、小 結:
四、布置作業: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第一節運動的描述
一、什么是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參照物:在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假定不動的物體。
2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教學后記: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聲可以傳遞信息,聲可以傳遞能量。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學情預設】:學生舉例:聽天氣預報,知道天氣情況;聽老師講課,獲得知識;碎石;樓道聲控開關;聲吶。
這一章我們學習了有趣的聲現象,知道了聲的概念非常廣,包括我們能聽見的聲音和聽不見的超聲和次聲,同學們你們知道生在我們生活、生產和現代技術中有哪些應用呢?
可見聲的利用非常廣泛,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聲的利用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現象引入,體現生活與物理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學導并舉、約26分鐘
為了便于研究,我們把聲的利用進行以下分類:
(一)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情預設】:舉出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們利用聲音獲得信息:如聽老師講課,人與人的交流,聽廣播,根據打雷聲判斷要下雨了等等,可見聲音是我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設計意圖】:讓學生養成勤于觀察的習慣。
【學情預設】:觀看圖片,了解超聲波加濕器原理。
(多媒體展示)超聲波加濕器:北方干燥的的冬季,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灌中的水會被破碎為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強室內的濕度。
【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學情預設】:思考,回答,進行對比,區分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
提問:超聲波加濕器是用來傳遞信息嗎?
總結:可見聲除傳遞信息外,還可以傳遞能量。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聲可以傳遞信息還可以傳遞能量。
(二)聲在醫療上的應用(多媒體)
(1)【學情預設】:舉出醫療上聲利用的例子。聽診器:中醫中的:“望、聞,問、切”,其中聞就是聲,這是利用聲音診斷病的最早的例子。
【設計意圖】:學生了解聲音在醫學上的應用。
(2)【學情預設】:觀看圖片了解原理。B超: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
(3)除去結石 :向體內發射超聲波,解釋被擊成細小粉末,從而排除體外。
(4)藥液霧化器: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到達疾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將藥液破碎為小霧滴,讓病人吸入,增強療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舉例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老師補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知道聲在醫療中的重要作用。
上面應用,哪些是傳遞信息的?哪些是傳遞能量的?
【設計意圖】:進一步區分傳遞信息和能量。
(三)在軍事上的應用
【學情預設】:學生看書,了解回聲定位。
蝙蝠夜間活動,但從不碰壁,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1)學生做動手動腦學物理第2題.學生計算。
聲吶:根據回聲定位,發明了聲吶,探測海洋的深度,匯出地形圖。
【設計意圖】:掌握回聲測距,進一步理解聲吶原理。
(2)雷達——根據回聲定位原理,判斷目標位置。
(四)在工業上的應用
(1)超聲波探傷:在不損壞樣品的前提下,檢測樣品的質量。(2)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把被洗的物體放在清洗液里,超聲波穿過液體并引起激烈的振動,把上面的污垢敲擊下來而不損壞被洗物體。
(3)【學情預設】:自學書本p9—p10,學生舉例,有困難可以小組討論。
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眼、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設計意圖】:學士自學能力的培養,聲在工業上的應用,學生較陌生,通過老師的補充,利用多媒體視頻輔助教學,有助于學生了解工業上聲的應用。
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1)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聲在醫療方面的應用。
(3)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4)聲在工業上的應用。
板書
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超聲波加濕器
在醫療上的應用:B超、霧化、超聲波碎石
在軍事上的應用:聲吶
在工業上的應用:鉆孔、切削、清洗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現代教育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方式,從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中獲得社會生活中聲音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聲音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現代教育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難點:掌握聲在社會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啟動課堂
知識回顧:
復習噪聲的產生、等級以及控制過程。
進入新授課:
1.聲音的利用在人類生活中是非常廣泛的。讓學生展示課前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搜集有關聲音利用的資料。
2.請同學們列舉所搜集到的有關聲音利用的資料。要求在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仔細聽,不要對同學的發言作評價。
3.對學生的回答給與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并將學生搜集到的有關聲音利用的例子分為兩類:“聲與信息”和“聲與能量”。
(一)聲在醫療上的應用
1.中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生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育狀況。
3.藥液霧化器
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
(二)超聲波在工業上的應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2.在工業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生器發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生器發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
3.在工業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
(三)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設計制造的
中國大陸超視距雷達助力反航母作戰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 2.聲納
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聲吶探測海深和魚群
(四)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超聲波加濕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探究作業
1、回顧本章所學,自己整理知識體系。
2、預習下節內容。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5】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過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重、難點:1、試驗的過程。2、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器材:透鏡、光屏、蠟燭、刻度尺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凸透鏡、凹透鏡對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點?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點?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
照相機:可以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凸透鏡投影儀: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凸透鏡所成的像?
1、演示試驗:
物距: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鏡的距離,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項:A、蠟燭、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調節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結果:距離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與距離有什么關系?
2、學生試驗:試驗過程如課本示
A、要找出放大、縮小的區域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區域C:要找出不成像的區域。
試驗結果填入課本表格,并進行總結
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對照電腦模擬)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虛、實
u>2f
u=2f
f
u
4、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作圖法)
實像:真實光線匯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現在光屏上。
虛像:討論其特點
討論: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課本練習。
寫出凸透鏡成像時各種的規律。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6】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 熱。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 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律是什么?
3、晶體溫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是什么?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 ) ……提出問題
( )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 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 ) ……進行試驗
數據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據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
(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
(2)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說明: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液化、汽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中考物理課程教案【篇7】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關心環境,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學道理。
重、難點:1、判斷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解釋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教學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燈、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由_______轉變為_______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質由_____轉變為_____的過程叫液化。液化過程______熱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氣變成液體儲存在鋼瓶里的。
3、關于蒸發和沸騰,下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必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
B、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
C、蒸發是液體表面汽化的現象,沸騰則是在液體內部進行的汽化現象;
D、蒸發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是劇烈的汽化現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扇來的風:( )
A、 降低了周圍的溫度;
B、 降低了人的體溫;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發;
D、 趕走了人體周圍的熱空氣。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雪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猜想:〔 …… 〕
進行新課:
1、升華(吸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凝華(放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2、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結論:(1)、注意“直接”。(2)、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3、解釋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
○1衛生球變小 ○2“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煙霧 ○3“冰花”的形成
○4雪、霜、冰雹的形成 ○5霧松的形成 ○6 燈泡用久了會變黑
固體
4、小結本章內容:
液體 氣體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要分析一些常見的凝華、升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