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怎么寫?九年級物理,練習目標明確,注重誘思,章前制訂計劃表,節前說明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1)
動能勢能
【教學內容】
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學》九年級上冊第3第4節第1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知道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
(2)知道重力勢能及重力勢能的決定因素。
(3)了解彈性勢能及彈性勢能的決定因素。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假設、實驗探究等科學方法的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觀察生活是運用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基礎。
【教學重、難點】
①教學重點:動能、重力勢能的概念及決定動能、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②教學難點:實驗探究、控制變量、動能、重力勢能大小的決定因素。
【教學準備】
實驗探究相關器材、任務單、PPT演示稿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入新
讓學生觀看一段飛機在空中飛行的錄象,提問飛機在做什么運動?
學生:做機械運動。
教師:那飛機具有什么能呢?
學生:機械能。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機械能包括?
學生:動能和勢能。
教師:哪些物體具有動能?哪些物體具有勢能?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幾天我們就具體學習。(引出題)
二、新教學
(一)動能
出示幾幅物體在動的圖片。
問: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都在運動。
教師:那它們都具有什么能?
學生:動能。
讓學生歸納動能的含義。
【板書】1、動能的含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教師:同學們能再舉幾例具有動能的物體嗎?
學生:公路上運動的汽車。流動的水。轉動的電風扇。老師上走動時------
教師:那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板書】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1)提出問題: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猜測物體的動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
(2)建立假設:動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速度有關。
動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3)設計實驗
器材:大小不同的`勾碼(替代球)各一個、斜面一個、小車一輛。
(教師提示:回顧牛頓第一定律得出的探究實驗,斜面的作用)
要求學生利用上面的器材設計實驗方案,然后討論方案,學生進行實驗,最后歸納。
結論:質量一定時,速度大的物體做功本領大,動能也就越大
結論:速度一定時,質量大的物體做功本領大,動能也就越大
[板書]歸納:運動的物體所具有的動能和質量、速度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速度越大,動能也越大。
練習:
1、若甲物體的速度比乙物體的速度大,則(D)
A、甲物體的動能一定比乙物體的動能大
B、乙物體的動能一定比甲物體的動能大
C、甲、乙兩物體的動能一定相等
D、甲、乙兩物體的動能無法比較
2、在行進的火車中有兩個物體,甲的質量為5千克,乙的質量為2千克,則_甲__的動能比較大。
3、想一想議一議
車型設有中心雙實線、中心分隔帶、機動車道下非機動車道分隔設施的道路其它道路
小型客車7060
大型客車、載貨汽車6050
……?琰?
從能量的角度分析解釋,(1)為什么要對機動車的行駛速度進行限制?(2)為什么在同樣的道路上,不同車型的限制車速不一樣?
解析:(1)汽車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越不容易剎車,所以要對車輛加以限速;
(2)又因為汽車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所以大型客車的限制速度比小型客車小
4、動能的利與弊
視頻演示:臺風、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對人類的危害。再由學生舉例說明動能其它的弊處和對人類的益處(如風力、水力發電,各種動力機械等)
過渡:近年,德清的經濟發展迅猛。德清各處都有不少的建筑工地。當我們從工地附近走過時,會看到工地上會有一些安全警示牌,同時你也會特別地小心。請問這些安全警示牌表示什么含義?你又會擔心什么?
——擔心落物。那么落物的動能又是從哪兒的呢?
——勢能轉化而。
三、勢能
(一)重力勢能
引入:廣東正在開亞運會,運動員把杠輪舉起時,運動員給杠輪做了功(學生回答),那么杠輪增加的能量叫重力勢能(學生回答)。從而引出重力勢能的概念。
[板書]重力勢能的含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1)提出問題: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建立假設: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高度有關。
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3)設計實驗
提供實驗器材:大小不同的物體各1個、小桌、1盤沙子,1把尺。
思考: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器材驗證猜測?
要求學生利用上面的器材設計實驗方案,然后討論方案,學生進行實驗,最后總結歸納。
生活情境再現(多媒體動畫演示)。
【板書】總結歸納:物體的質量(m)越大,位置(h)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練習:(圖片在多媒體)
(1)比較圖中A、B兩個實驗可得:
質量相同時,物體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2)比較圖中A、C兩個實驗可得:
被舉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實驗過渡:用學生熟悉的玩具演示,引出勢能。
演示:取出一音樂盒,上好發條,使其發出動聽的聲音,同時也可看到風車不停地轉動。
提問:在上述過程中,是什么能轉化為了動能和聲能???彈性勢能
(二)彈性勢能
【板書】1、定義:由于發生形變而具有的勢能。
由學生舉例說明具有彈性勢能的各種物體。如彈弓、蹦床、機械手表等。(圖片展示);
演示:以彈弓為例,說明彈性勢能的決定因素
【板書】2、結論:彈性勢能的大小跟物體的形變的大小有關。物體的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
勢能的利與弊:
當我們從工地附近走過時,會看到工地上會有一些安全警示牌,同時你也特
別地小心。請問這些安全警示牌表示什么含義?你又會擔心什么???擔心落物。那么落物的動能又是從哪兒的呢?重力勢能轉化而。
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利用勢能。
四、堂小結:
1、運動的物體所具有的動能和質量、速度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速度越大,動能也越大。
2、物體的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彈性勢能的大小跟物體的形變的大小有關。物體的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
五、堂練習:(演示稿)
六、作業布置:
1、作業本B第四節動能和勢能(一)
2、預習本P92—93頁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2)
1.光(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質中傳播比在空氣中傳播都要慢
2.15℃的空氣中聲速:340m/s,振動發聲,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一般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水的沸點:100℃,冰的熔點O℃,
水的比熱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說明時可取10N/Kg
5.一個標準大氣壓=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幾個電壓值:1節干電池1.5V,一只鉛蓄電池2V。照明電路電壓220V,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時(kwh)=3.6×106J。
8.常見小功率用電器:電燈、電視、冰箱、電風扇;常見大功率用電器:空調、電磁爐、電飯堡、微波爐、電烙鐵。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3)
一、電荷
1、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就是摩擦起電現象。
2、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3、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4、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電荷的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C。
5、電荷在金屬桿中可以定向移動,金屬是導電的。有的物體善于導電,叫做導體.金屬、人體、食鹽水溶液等都是導體.有的物體不善于導電,叫做絕緣體.橡膠、玻璃、塑料等都是絕緣體。
二、電流和電路
1、電路的組成:
1)電源: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
2)用電器:利用電來工作的器件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接電路
2、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三、串聯和并聯
1、串聯電路: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后,只有一條通路,逐個通過各用電器后,直接流回電源負極;切斷任何一處電路,整個電路均斷開;開關可以串聯在電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響對電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聯電路:把用電器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用電器之間的連接點叫并聯電路的分支點.從電源兩級到分支點的那部分電路叫干路,兩個分支點間的個條電路叫支路。切斷一條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的通斷,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斷。
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就是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
2、使用電流表的注意事項:1)電流表串聯在待測電路中。2)電流從正接線柱進,負接線柱流出。3)估測、試觸,選擇合適量程
五、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1)進戶線:火線、零線。2)電能表:測用戶在一定時間內消耗的電能。3)總開關(閘刀開關):控制戶內與戶外的通與斷。4)保險絲:當電路中又過大電流,保險絲熔化,自動切斷電路(其保護作用)。
2、進戶的兩條輸電線中,有一條在戶外就已經和大地相連,叫做零線,另一條叫做端線,俗稱火線。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4)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和農村(大部分),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象,為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和電功率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3、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教學流程圖
設計內容 設計意圖 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 師生活動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一、播放多媒體素材(視頻)或畫面)如用挖掘機挖土和一個工人單獨挖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么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啟發思考)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想想議議學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引導回顧速度的知識。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學生提供一組數據,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
物體 所做的功 所用時間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聯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運問題加深對功率知識的認識。
4、想想議議:
投影演示插圖孫女與爺爺上樓,讓學生分析比較誰的功率大。
5、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6、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并以適當的事例加以鞏固。
例:過去我們學習電功率,說說某電風扇的功率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據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7、鞏固提高:
提問:用1牛的力在2秒內將物理課本從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這個力做功的功率嗎?
教師啟發: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機械或人工將同一大堆磚從地上搬到五樓,你會選用什么方法?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點拔:在圖中不知爺孫倆的體重和他們爬樓的時間,能否確定他們的功率的大小。
教師引導: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電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的講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作用。
用類比法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的答案可能兩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啟發,加選先進的起重機,學生就會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物體做功確有快慢之分。
學生的討論也會出現分歧,教師就在學生的分歧中導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漸進,恰到好處。
設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較兩物體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較)。
通過實例講授,讓學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三、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1、 想想議議:
物理學或者生活中,還有那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快慢的?
2、例題:體重為900N的爺爺與體重為300N的小孫子舉行登樓活動,樓高三層共10米。若:
(1)爺、孫兩人同時從一樓起步,半分鐘后同時到達三樓;
(2)爺爺年紀大、身體較重,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2倍;
(3)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3倍。
以上三種情況下,誰做功多?誰做功少?誰用的時間多?誰用的時間少?誰做功快?誰做功慢?
3、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例題,動手做一做。
教師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說出經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頻率(振動),拓展知識。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邊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解答,教師在課室巡視,給有學習困難的學適當的幫助。學生解答完后,教師再用解題示范,強調解題的方法和習慣。
對各種變化率,增長率的認識,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功和功率公式的應用,使學生加深認識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小結
四、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的講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現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點評
功率的教學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5)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
1、講完第二冊物理書的第15、16兩章。
2、 復習初中物理第一冊和第二冊。
3、 做好分部和綜合訓練。
二、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1、 力學和電學兩大部分。 力學的重點是壓強、浮力、杠桿、機械效率。而且出題的綜合性較強,與前面學過的力的平衡等知識聯系密切。
其中浮力是歷年中考的熱點,也是中考的難點,也是學生認為是最難入手的知識。
電學的重點是歐姆定律、電功率。它們的綜合題又是電學考試的難點。學生對于畫等效電路圖的問題總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誤。
2、 聲學、熱學、光學中,熱量的計算和光學做圖是考試常出的考點。尤其是光學作圖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知識。
三、具體的復習方法
1、夯實基礎,鞏固雙基。
以課本為主線,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讓他們正確理解,并以書上的習題和例題通過小測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反饋,與學生做到知識日日清。
2、連點成線,版塊拓展。
根據中考題“源于課本以高于課本”的考試特點,在復習將各個知識點進行縱向和橫向的知識聯系,形成知識的主線貞,再將知識主線交織成面,形成系統,配合精選的習題對知識增強提煉性。
分成力學、電學、熱學、聲學和光學五大版塊,并且對知識進行綜合梳理,通過口訣、推論、簡便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新的整合過程,理清知識脈絡,知道側重點。
3、綜合訓練,能力提高。
通過前兩步的階梯學習后,通過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做圖等綜合應用能力,希望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有一部分學生通過這一輪的復習,在知識的認知能力方面上會有一個可喜的質的飛躍。
4、模擬中考,素質適應。
在復習的最后階段,通過模擬考試讓學生開闊視野,多見種類題型,讓學生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簡潔省時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心理,形成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四、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因人而異的方法,加強教師的自身教學素質和修養。
加強對學困生的知識補救,減小對升學的影響。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6)
磁體和磁極
1.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吸鐵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極:磁體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極。
①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②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磁場和磁感線
5.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6.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7.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8.磁感線:①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線。②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北極出來,回到南極。③磁感線越密的地方磁場越強。④磁感線不相交。
9.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電與磁
1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1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13.通電螺線管的性質: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14.電磁鐵:內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就構成電磁鐵。
15.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改變電流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③磁極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16.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17.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18.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③這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19.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20.電磁感應現象中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九年級物理教案內容(篇7)
電流
1、電流過大的危害:燒保險絲、甚至引起火災。
2、電流過大的原因:1)、短路;2)、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3、保險絲:保險絲是用鉛銻合金制作的,電阻比較大,熔點比較低(材料特點)。當電流過大時,它的'溫度升高而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4、空氣開關:當電流過大時,開關中的電磁鐵起作用,開關斷開,切斷電路。注意:1)、不能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2)、當電路中的保險裝置切斷時,不要急于更換保險絲或使空氣開關復位,要先找出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之后再恢復供電。
生活用電常識
1、家庭電路的組成: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保險絲或空氣開關)插座、用電器、開關等。
2、兩根進戶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
3、電能表:計量用戶消耗電能的多少;單位是千瓦時(kwh),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消耗電能的多少。
4、總開關:為檢修更換電路的安全。(空氣開關還能起到保險作用)
5、保險裝置:保險絲(盒)電流過大時熔斷,切斷電路。空氣開關電流過大時跳閘,切斷電路。三線插頭(座):一線接火線(L),一線接零線(N),另一線(E)接用電器的外殼(大地);為安全用電。注: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都是并聯(包括插座),被控制的用電器和開關是串聯的。
6、零線。試電筆:作用辨別火線使用手指按住筆卡,用筆尖接觸被測得導線,發光的是火線。觸電:1、單線觸電:站在地上的人接觸到火線。2、雙線觸電:人同時接觸到火線和零線。觸電的急救:首先切斷電源;再救觸電的人。
7、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