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案的模板
好的教案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解、實驗、討論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什么才算好的識字教案的模板?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識字教案的模板,供大家參考。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中初讀讀準字音,再到交流識記字形,最后到指導寫字,很好地掃清了語言障礙,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拍手歌,引入課題。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讀一首兒歌。(課件出示“講衛生”拍手歌歌詞,大家邊拍手邊讀。)這首兒歌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拍手歌”。喜歡讀拍手歌嗎?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關于動物的拍手歌,讓我們一起走進《識字3》。板書課題。
(學生跟著書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讀準字音。
1.讀課文,找詞語。
請同學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拍手歌里還藏著一些小動物,邊讀邊畫出是動物的詞語。
(學生自己讀課文,記生字,畫詞語。)
課文里出現了哪些動物呢?(課件出示動物圖片,學生讀出相應的名稱。)
(學生讀詞語)
2.自主識記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男女生比賽讀)
(2)去掉拼音讀詞語。(小組開火車讀)
哪個詞語不理解?了解“飛翔”“雁群會寫字”“唱不休”“嬉戲”等詞語的含義。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齊讀)
(4)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小老師領讀,其他學生跟讀)
三、交流方法,識記字形,了解字義。
1.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同桌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2.全班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學生根據已有經驗交流識字方法)
提醒:雀,隹部,跟鳥一樣,帶這個部首的字與鳥有關。你能從咱們課文里的動物里,再找出帶有“隹”字的字嗎?(學生第一次學習“隹”部字)
再一次出示關于動物名稱的詞語,找帶有“隹”的字。
3.同桌合作,你指我認。(學生利用生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4.邊讀邊收回卡片。(學生整理卡片)
5.識記這些生字我們都是用到了哪些識字方法?(指生發言)
四、再讀課文,鞏固生字。
1.同學們,這么多可愛的動物,你喜歡哪種動物,就去讀一讀文中相關的句子,讀出喜愛的感情。(學生自由練讀)
2.現在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讓別人也喜歡它。(同桌互讀)
3.誰想來讀一讀這首拍手歌呢?我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來開火車讀。小火車,開起來,誰來開?其他同學當小評委,聽一聽他們有沒有讀錯的字,誰讀得最好。(小組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同學做評委。)
4.這是一首拍手歌,讓我們邊拍手邊讀兒歌。(學生邊拍手邊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這節課我們學習書寫“熊”字,看哪個同學最快找到它。(指生說出生字的位置,并組詞)
2.仔細觀察這個字的結構和田字格中的位置。
3.描紅。(學生描紅,師在田字格里書寫不規范漢字)
4.學生來找毛病。
5.師生一起來修改,教師范寫,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熊”上下結構,注意橫四點的寫法,最左的點朝左,其余三點的朝右。)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2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朋友們,你們感覺自己的家庭幸福嗎?(幸福)溫暖嗎?(溫暖)
2.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幸福、溫暖的家庭呢?
3.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而且通過你們的介紹我還能感覺到你們都愛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個人,對嗎?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們怎么做才是對家里人最好的“愛”的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2》就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雙向互動,引導識字
1.教師示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2.學生輕聲隨教師一起讀文,讀時注意自己畫出生字所發的音。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自學本課的生字詞。(學生自學,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讀、開火車讀、情境游戲里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讀到正確為止。(強調“認、事”是翹舌音,“錯、掃”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錯、筷、夸”是三拼音)
5.指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
(1)每──母──減—減
快──筷──加—加
放──教、改──換—換
(2)自編謎語、兒歌識記法如:
重心靠邊戴草帽(懂)
已見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讀感悟
1.指導學生用生字組詞,幫助理解字義。(以“我會讀”為例,可在游戲情境中完成)
2.指導朗讀,感受語言的韻律美;在熟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談一談自己在對待長輩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4.舉行朗讀擂臺賽,比比誰最棒,會背的更佳。(朗讀交流,相互促進)
四、書寫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洗、掃、認、真、父、母”這六個字有什么特點,并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
母:筆順是_______________。
2.師在田字格中作細致的指導,書寫時看清楚筆畫的位置。
3.生進行書寫練習,師巡回指導。(評字以肯定優點為主,適當指出不足)
五、實踐活動每天幫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記錄,并在父母協助下以兒歌、三字經、等形式編出來,一個星期后全班交流。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3
一、目標
1.在說說、聽聽、寫寫活動中,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點。
2.引導幼兒關心上海著名景點,激發幼兒熱愛上海的情感。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并大膽表達。
二、準備
1.字、圖片、照片、提示牌、小黑板。
2.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點的名稱并熟悉相應漢字。
三、過程
(一)自主選擇
“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你們來做小導游,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活動內容,你們等會去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然后,請你們向大家介紹你是怎么玩的?知道了上海的哪些著名景點?”
(二)自主游戲
1.內容
聽錄音――介紹上海景點,看圖片,邊聽邊把相應的景點勾或寫出來,并說說聽到了上海的哪些景點。
游戲棋――“小汽車”為棋子,上海各著名景點為棋盤,幼兒邊玩邊說說上海的景點。說對了,跳一格,說錯,停一次。
名詞連接――如“楊浦”與“大橋”連接。
照片――說說在什么地方拍的,簡單介紹,寫地名。
圖書――“孫悟空游上海”,看看、說說有哪些景點,念念“游上?!钡膬焊琛?/p>
寫字――圖片、字,幼兒可說說、寫寫上海的地名。
配對――字、圖片找朋友。
制作導游圖――根據圖片、漢字提示制作導游圖。
2.重點指導(制作導游圖)
第一層次:將所選的上海景點剪貼在紙上,注明先后順序,并能說出各景點。
第二層次:將所選的上海景點用文字寫在紙上,注明先后順序,能讀出漢字并能簡單介紹景點的特點。
3.一般指導
聽錄音:圈一圈,要求幼兒能將聽到的景點圈出來。照片:請幼兒說說自己在什么地方拍的,并寫下地名。
(三)分享交流
請幼兒來做小導游,介紹今天你們玩了哪些景點?你最喜歡的景點是什么?為什么?重點請“制作導游圖”的小組將導游圖展出,說說有哪些景點,能正確說出景點名稱。
四、提示與建議
活動前組織幼兒收集相關材料。該活動適合5~6歲幼兒。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案――吹泡泡
名稱:語言教案――吹泡泡(大班)
一、目標
1.在鞏固“月亮、烏云、母雞、果樹”四個詞語的基礎上,感知認識“星星、雨點、雞蛋、蘋果”。
2.在游戲活動中,愉快地感知兒歌《吹泡泡》的有趣內容,感受自然界中事物一一對應的關系。
二、準備
圖畫、漢字、頭飾、胸飾
三、過程
(一)引起興趣
1.看看老師在干什么呀?(吹泡泡)
出示漢字:吹泡泡
2.老師吹的泡泡是怎么樣的?(圓圓的、五顏六色的)
3.老師會吹泡泡,我這里還有好些朋友也會吹泡泡。認識的把它說出來。出示漢字:月亮、烏云、母雞、果樹。
4.它們會吹出怎樣的泡泡呢?我們來聽一聽、看一看。
(二)理解感知
1.誰知道月亮、烏云、母雞、果樹吹的泡泡是什么?幼兒講出一個,教師出示相應的圖或漢字。
2.泡泡們說你們真的認識我了嗎?現在要把圖上的漢字藏起來,看一看圖片是怎樣排的,請找出漢字,按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幼兒上來演示)對應檢查。
3.咦,吹泡泡的朋友說,它們吹的泡泡都不見了,上哪去了?看見了,原來在我們小朋友這里,我們幫著送泡泡回家好嗎?
(1)集體講講對應的泡泡是誰?
(2)幼兒分組找出并送到相應的地方。
泡泡都到家了,真高興。
(三)游戲鞏固:變泡泡
我們也來做泡泡,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了紅、黃兩色泡泡,你們想先做哪種,就把這一面放在前面,看看你是什么,是誰的泡泡,記在腦子里。
還要請四個幼兒做吹泡泡的朋友,老師幫他帶上頭飾,讓他們猜一猜自己是誰。
泡泡朋友,你是誰吹的泡泡,聽音樂圍到他身邊,猜對了的朋友,泡泡就說:“對對對,是吹的泡泡?!?/p>
游戲反復若干次。
四、提示與建議
這一活動較適合中班幼兒。在進行教育活動之前,首先幼兒要認識以下漢字:月亮、烏云、母雞、果樹,并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附兒歌:
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
雨點是烏云吹的泡泡,
雞蛋是母雞吹的泡泡,
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案――躲避危險
一、目標
1.區分動物的習性,認識詞:小心、危險。
2.有初步識字興趣。
二、準備
各種不同習性的動物圖和字、提示性的詞句
三、過程
(一)區分習性,認漢字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這是在哪里?一些動物為什么要用欄桿隔開?邊上寫著什么?
2.讀詞:小心、危險。
3.為什么要有“小心”、“危險”的標志?
4.講一講哪些動物是兇猛的,會傷害小朋友和小動物的。
5.如果你們發現有危險的動物,可是別人還沒有發現,你們會怎么辦?(出示相應的漢字卡片“小心”、“危險”)
6.平時你們看見寫有“危險”或者“小心”的地方應該怎么樣?
7.哪些動物是溫順的?小朋友見到溫順的動物會怎樣呢?
(二)游戲:“去森林”
1.交代規則:
(1)出示提示牌,讀一讀(老虎來了“危險”――快快跑,看見獅子“小心”――不講話,看見老狼“小心”――蹲下來,小雞來了“安全”――做游戲,看見小鴨“安全”――輕輕走)
(2)教師出示提示牌,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帶小朋友去戶外花園環境中進行游戲。(要求小朋友邊看指示牌邊做動作)
(三)延伸活動――“寫漢字”有許多兇猛的動物,也有溫順的動物,可指示牌不夠怎么辦?
(幼兒書寫提示牌)
四、提示與建議
1.在戶外游戲更有趣且空間大。
2.活動中,要注意調動幼兒的情感,使幼兒更投入地活動。
3.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據孩子的識字量經常更換,增強孩子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案――有趣的偏旁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案
一、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字是有偏旁的,并初步認識四種偏旁。
2.通過游戲擴大幼兒的識字量。
二、準備
教師演示教具一份,幼兒每組一份字卡、計算板,各種書
三、過程
(一)探索操作
1.幼兒自由進行探索操作,將各種相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
2.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并進行適當的引導。
(二)交流討論
1.幼兒展示他們的成果。教師啟發提問:“為什么要把這幾個字放在一起?”
2.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四種偏旁。
(三)游戲鞏固
幼兒自由地在各種書中找這四種偏旁的字,并將它寫下來,互相交流。
四、提示與建議
1.此活動要在幼兒有較大識字量的基礎上進行,且幼兒已認識活動中的漢字。
2.該活動適合中、大班。
附字卡:
偏旁四種:“草字頭”、“反犬旁”、“三點水”、“木字旁”各一。
每偏旁各四個字或詞:
“草字頭”:菠菜、花、芹菜、草
“反犬旁”:狐貍、狗、貓、豬
“三點水”:海洋、河流、湖泊、溪流
“木字旁”:樹枝、桃樹、森林、楊樹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案――小熊的家
一、目標
1.在情景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漢字“床、櫥、柜、桌、椅”。
2.啟發幼兒初步發現漢字的規律,知道有“木”偏旁的字很多都與木有關。
3.培養幼兒識字的興趣,提高認讀能力。
二、準備
各種實物小家具、“床、櫥、柜、桌、椅”的字卡
三、過程
(一)幼兒感知“床、櫥、柜、桌、椅”
1.帶領幼兒參觀小熊的家,看看它家有哪些家具?
2.出示字卡,讓幼兒看一會兒,猜猜是什么字?(這些字都與家具有關)
3.幼兒認讀,教師把字和家具一一對應。
4.請小朋友幫小熊移動家具,教師打亂字卡,請小朋友將字和家具一一對應。(幼兒操作)
(二)初步發現“床、櫥、柜、桌、椅”的規律
1.幼兒觀察: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字有一個共同的小秘密,誰能找出來?(都有一個木字)
2.幼兒回答后,請幾個幼兒上來,找出“木”字在哪里?(里面、旁邊、下面)
3.為什么這些字都帶有一個“木”字。(這些家具都是木頭制作的,與木有關,所以它們的名字上都有一個“木”字)。
(三)理解“木”字
1.木是從哪里來的?(出示字卡及木頭的圖片)
2.出示“樹”字,樹里有沒有藏“木”字?(因為木頭是從樹上砍下來的。)
(四)遷移運用
1.幼兒說說有“木”字的漢字。
2.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樹名,幼兒說一個,教師在黑板上寫一個,然后看看“木”字在哪里?(桃樹、李樹、蘋果樹、檸檬樹、梨樹、柿子樹、梧桐樹、松樹、柏樹……)
四、提示與建議
1.利用日常生活引導幼兒尋找有“木”字的漢字的規律。
2.可以與孩子說說木頭是如何變成家具的。
3.幼兒已積累一定的識字量。
4.該活動適合5~6歲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識字教案:有趣的字
一、目標
1.了解漢字的趣味性。
2.激發幼兒認字的積極性。
二、準備
木偶、各類桌面操作材料
三、過程
(一)情景感知
(出示小狗的'木偶)你們看誰來了?
狗:我學了一首兒歌,請你們聽聽我念的對嗎?
(二)引導發現
1.(出示兒歌)教師扮演小狗念兒歌并故意念錯幼兒平時易念錯的字。
(1)“小狗念的對嗎?哪個字念錯了?”
(2)請幼兒把正確的兒歌念出來。
(3)為什么小狗會把“蝦”讀成“蟲”?
2.請小朋友仔細看“蝦”字,發現了什么?
3.為什么覺得這個字很有趣?
4.漢字中還有這種分開來是兩個字,合起來又變成另一個字的字嗎?(教師把幼兒說的字當場書寫出來。)
(三)探索操作
1.設置活動角,讓幼兒去找一找,圈一圈,寫一寫,配一配左右結構的漢字。
2.幼兒進行語言區角的探索,老師觀察引導。
(四)分享交流
1.你們找出了哪些有趣的字?請幼兒寫在黑板上。
2.看看他們找出的字,讀一讀。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借助課文插圖和多媒體情境,了解詞語意思,欣賞如畫的壯鄉山水,感受如詩的壯族風情。
3.誦讀課文,培養語感,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認識8個生字,并能按筆畫在田字格中寫端正、寫勻稱。
課前準備
根據課文內容及相關的錄像、網絡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錄像導人,初步感知
2.多媒體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錄像片,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如畫的風景。
3.指名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板書課題:識字2),會是什么內容呢?
二、初讀課文,識字識詞
I.學生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要求看音節,讀準字音,讀順詞語。
2.指名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再讀課文,對照畫面,想想課文描寫了什么?
4.讀后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三、圖文對照,理解詞義
1.指導學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一組秀峰倒影圖,學生看圖后說說畫面中的景物。
(2)媒體畫面對應處相機出現詞語:碧水、秀峰、倒影。
(3)學生有感情朗讀。
2.指導學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一段對歌,聽這是什么聲音?接著顯示壯鄉青年男女榕樹下對歌的畫面。對歌,是壯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也有這樣的風俗嗎?
(2)學生說這兩個青年在什么地方對歌。教師邊敘述邊出示相應詞語:對歌、榕樹、壯鄉。
(3)畫面特寫,認識榕樹。
有感情朗讀第二行。
3.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態各異,形象萬千,想不想細細欣賞一下它的奇特?多媒體顯示一幅山水畫卷,接著顯示一組畫面,學生說說它們的樣子。
(2)教師相機出示對應的詞語:象鼻、駱駝、筆架。指名齊讀詞語。
(3)再來欣賞漓江的水,多媒體顯示江上景象,指導學生看圖認識畫面景物。
(4)教師相機出示詞語:竹筏、鸕鶿。讀好這兩個詞。
(5)看到這樣的山,這樣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機出示詞語:畫廊。讀好這個詞。
(6)連貫朗讀第三、四行。
四、反復誦讀,鞏固識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聯想畫面景象。
2.指名朗讀課文,讀出情趣。
3.多媒體顯示詞語(不帶拼音),學生認讀后顯示畫面景象,看看讀得對不對。
4.逐步出示每行詞串,學生誦讀后成句,練習說話。
5.配樂朗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寫好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讀課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媒體相機出示,學生說說結構比例。
3.媒體出示”碧”和“架”,學生觀察后說注意點,兩字下部的橫畫用紅色顯示。
4.重點指導“鼻”和“廊”;
“鼻”:先看清結構特點,再看教師示范,然后在書上描紅?!氨恰币沧髌?,讀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點。看教師范寫,再在書上描紅。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師巡視,提醒糾正寫字姿勢。教室里播放舒緩輕柔的樂曲。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5
教材分析:
《菜園里》是看圖歸類識字,有字、有詞、有兒歌、還有卡通圖畫,是一篇體現菜園豐收場景、貼近兒童生活的好教材。課文通過插圖和文字,創設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景,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結合,拉近了識字與孩子生活的距離,容易讓孩子喜歡識字,愿意運用漢字,使學生養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好習慣。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與生活相聯系的課文,要求學生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一些特點。我在教學中,把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通過“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激發學生了解蔬菜和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目標:
認識“菜、園、豆、角、蘿、卜、心”7個生字,其中要會寫“卜”和“心”兩個生字。
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一些特點。
教學重點:
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了解蔬菜的一些特點。
教學難點:
認識一個筆畫“臥勾”,識記生字、寫好“心”是難點。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瞧!這兩個字眨著眼睛,要跟你們說話呢!
①“菜”朋友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哪兒見到過我呢?
②“園”朋友看到小朋友這么熱情,也出了個問題給我們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并學習相關詞語,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了解諺語的意思,讀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過收集諺語,增長知識,認識更多的字,養成善于收集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條諺語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1.能深刻理解5條諺語所蘊含的道理。
2.通過收集諺語,增長知識,認識更多的字,養成善于收集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上課伊始,教師播放童謠《拔蘿卜》,和學生一起表演說唱,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為接下來的一系列語文學習做準備。
2.師:小朋友以前聽說過拔蘿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師和大家又聽了這首有趣的童謠,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謠中的老爺爺為什么一開始沒有拔出蘿卜,后來又成功了呢?
生:……
(引導學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團結合作”的道理。)
3.師:今天我們的學習也要依靠小朋友們的集體力量,團結一心才能順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教師再放資源,讓學生跟著模仿朗讀,自行糾正語音語調。
3.師:小朋友喜歡電視上老師讀的嗎?你也來模仿一下吧,然后讀給同桌聽聽吧!
4.之后教師點名讓小朋友讀,同學集體幫忙正音。教師播放資源,和學生一起認讀本課的生字詞,并進行有重點的教授。
5.小朋友,這么多的精彩的諺語,你最喜歡那一則呢?為什么呢?
三、朗讀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師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對這些諺語的理解,之后逐一進行講解。
(1)教師為學生出示512抗震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諺語“人心齊,泰山移”的含義。
(2)教師為學生出示柴多火燒得旺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諺語“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的含義。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教師請同學到前面來做實驗:請一位女同學來折一根筷子,請班級最高最壯的男生來折一把筷子,看看結果。讓學生從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同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4)教師給學生出示植樹造林防止沙塵的畫面,幫學生理解諺語“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的含義。
(5)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幫助學生理解“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含義。
3.教師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教師小結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5句諺語,老師希望大家都將這些諺語銘記于心,作為我們生活中的.,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五、課外拓展
老師從別處又收集了幾則諺語,大家課下也一起來收集吧,然后我們開個諺語發布會,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給我們講一講其中的道理。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劃槳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7
歸類識字(二)第1課
教學目的
1.學會10個詞語,1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韻文。
2.認識10種樂器,了解演奏樂器能夠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向學生進行初步的美育教育。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通過看圖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朗讀理解韻文的意思。
教學難點
“簫”字的筆順,“敲”字的字形。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談話:今天我們學習歸類識字第1課。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這課是由幾部分內容組成的。(這課是由兩部分內容組成的,第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歸類識字,第二部分內容是短文。)
2.讓學生預習。
3.檢查預習情況。(先指名讀第一部分內容,再指名讀短文。)
4.學習本課生字,發散學生思維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
5.重點學習以下生字。
“管”字下面是官,不是宮。
“箏”字的第十筆要出頭。
“琴”字下面是個“今”字。
“鈴”字右邊是個令字。
6.總結
“笙、管、笛、簫、箏”都是竹字頭的字,因為這幾種中國樂器多是用竹子制成的。
“鋼琴”、“鈴鼓”、“小鑼”這三個詞中的“鋼、鈴、鑼”三個字都是金字旁,因為都與金屬有關。
弦和彈是弓字旁。弦是指弓上射箭用的有彈性的細繩。彈跟弓、弦有關,所以彈也是弓字旁。
這課看圖歸類識字的特點是:第一行是管樂器;第二行是弦樂器;第三行是鍵盤樂器和打擊樂器。
三、鞏固練習
1.讀詞語卡片。
2.讀書。
第二節
一、談話:我們繼續學習第1課。
二、學習短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3)理解短文的意思。前兩行學生好理解,后兩行是歌唱的內容。意思是說,在黨的領導下,祖國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三、指導寫字
1.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觀察這13個生字有什么規律。(一類是左右結構,一類是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字要分清哪些字是左窄右寬的,哪些字是左寬右窄的。上下結構的字要分清哪些是上小底大的字,哪些字是上大底小的。
3.觀察“管、簫、箏”等字各部分在田格的位置,然后指導學生抄寫。
四、鞏固練習
1.做第96頁的第2題。寫出本課生字中帶有下面部首的字。
?:笙管笛簫箏
钅:鋼鈴鑼弓:弓彈
2.做第96頁的第3題。讀讀比比,再組詞語。
古(古代)宮(故宮)苗(禾苗)敲(敲鑼)
吉(吉他)管(管理)笛(笛子)鼓(鑼鼓)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8
教學分析:《識字5》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內容,主要描寫了國防詞語串起來的詞串。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認識常見的軍事裝備,了解一些軍事知識。朗讀詞串,積累詞匯。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構想:讓學生知道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又可以從中了解到古代的軍事知識,更可以從比較中清楚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軍事裝備越來越尖端。
教學準備: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詞語,學習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中國五千年的漫長歷史就是一部硝煙彌漫的戰爭史,那么,你們知道古代的將士們作戰都用哪些武器嗎?(出示:劍、矛、弓箭、戰車等圖片)
2、歷史的車輪向前行駛,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短兵相接的肉搏逐漸被尖端的高新科技所代替。飛機、大炮和坦克,前線沖鋒;炸彈、地雷,暗中傷人。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常用的軍事裝備,了解一些基本的國防知識,好嗎?(板書課題)
二、觀看錄像,感知新詞
1、觀看錄像
你在錄像中見到了哪些常用的軍事裝備?為了保衛祖國,解放軍叔叔們都在做些什么?
2、指名說,相機出示詞語。
⑴有哪些常用的軍事裝備?
手槍 步槍 機槍 飛機 潛艇 導彈
①出示圖片:請學生把詞語貼在對應的圖旁邊。
②觀察說話:
誰能看著圖片,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些常用的軍事裝備?
⑵為了保衛祖國,平日里,解放軍叔叔都在做些什么?
巡邏 巡航 站崗
⑶除此之外,本課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國防方面的小知識。
出示詞語:哨所 領空 海疆
三、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小組內開火車讀詞。
3、全班認讀詞語。(提示注意點)
各自輕聲讀讀。
4、同學們用很短的時間就讀準了字音,真是了不起!現在要把這些詞兒連起來讀一讀,難度就更大了,誰敢來讀?指名讀,讀后評。
5、剛剛幾遍,小朋友是借助了拼音,讀準了字音,老師要把拼音這跟拐杖去掉,你還能認得它們嗎?自己先試一試。指名讀
6、齊讀。
7、在這十二個詞語中,哪些詞語的意思你還不太清楚,在書上做個記號,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
⑴請同學們上來指一指我國的領土部分。
⑵理解“領空”
四、寫字指導
1、認讀生字:出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崗、導”
2、學習“導”
⑴學習偏旁“寸”,書空筆順。
⑵口頭擴詞
3、學習“崗”(教法同上)
4、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5、學生描紅書中生字。
五、小結
看,八一軍旗下,鮮花叢中,海、陸、空三軍昂首挺胸,英姿颯爽,不由得讓人們肅然起敬,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銅墻鐵壁”和高科技的現代化軍事裝備,才能使我國的國防固若金湯。
板書設計:
識字5
站崗 巡邏 巡航
課后反思: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9
【教材解讀】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4》,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此文屬于第四單元,主題是關于夏天的趣事。教材通過瑯瑯上口的兒歌形式,介紹了蜻蜓、螞蟻、蝌蚪、蚯蚓、蝴蝶、蜘蛛等夏天常見的小動物的特點,而其中大多數是昆蟲。編排此文目的是借助兒歌識字,同時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自然界。通過對本課的閱讀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自然界中的生命產生興趣,并養成善于觀察、樂于識字的習慣。
教材中的兒歌一共六行,四十二個字,短小易讀。同時,教材安排的認讀字一共有十四個,其中有十一個是帶有蟲字旁的字,可見,蟲字旁是這節課學習的一個重點。
另外,教材還安排了6個會寫字,力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田字格,把漢字寫正確,寫規范,寫美觀。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主要以興趣為主,所以在課堂之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中引導他們的學習。
此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年級第二學期,他們已經對自然界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初步具備了一些表達的能力。加之小學生對動物是極感興趣的,對周圍事物存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識字4》的內容比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
此外,學生已經具備了借助音節認識漢字的能力,且有了一定的識字量,自主識字、自讀課文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已經不成問題。因此,課堂上可以嘗試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書,自學生字。
但是,如果課堂上僅僅是利用識字卡片干巴巴地認字,利用課本一遍又一遍地讀課文,學生很快就會厭煩。這樣不僅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還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節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采用圖片、錄像等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認讀生字詞語,積累和感悟語言,這樣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讀蜻、蜓、蜘、蛛、展等14個字,認識蟲字旁,并認識文中小動物的名稱。同時能夠正確書寫螞、蟻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通過觀看錄像、自我體驗、結合生活實際等方式,大致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并讀通句子。
(3)通過課堂學習,能夠進一步認識自然界,了解我們生存的環境,從而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初步養成善于觀察小動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書寫課后的6個漢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認讀詞語
師:同學們,夏天到了,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學生自由表達,略。)
師:看,你們多會觀察。你們知道嗎,很多小動物也都跑出來,感受夏天帶給大家的快樂了。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去動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咱們要去和小動物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嗎?
師:有些小動物也許你早就認識了。快看──
(出示課件:先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再分別出示它們的名字,引導學生認識這6種小動物。詞語帶音節,及時幫助學生糾正讀音。)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小學生形象思維、喜愛圖畫的特點,開課伊始,通過小動物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利用圖片學習生字、詞語,是從圖片自然過渡到識字學詞,直觀形象,能夠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圖文的聯系,為學生理解和記憶這些帶有蟲字旁的漢字進行預熱。
這個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小動物名稱,為下一步學生的自主讀書減少部分文字障礙,對于學生自主閱讀可以產生促進作用。]
二、鞏固認讀,認識蟲字旁
(出示課件:教師將6種小動物的名字集中出現。)
師:小動物們都去休息了,但是你還認識它們的名字嗎?快來自己拼一拼,讀一讀吧!
(自由拼讀→指名讀。)
師:認真看看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你有什么發現?。?/p>
(學生答:都帶有蟲字旁。)
(所有的字中的蟲字旁均變成紅色。)
師:帶有蟲字旁的字,一般和動物有關,或和蟲子有關。我們今天認識的這些動物朋友,有的是體形很小的動物,如蚯蚓、蝌蚪;有的是動物界中的昆蟲,如蜻蜓、螞蟻、蜘蛛、蝴蝶。以后我們還會學到很多帶有蟲字旁的漢字,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它喲!
[設計意圖:本課的內容看起來與集中識字比較相似──學習帶有蟲字旁的字;但又有很大區別──這一課是在語言環境中認識漢字,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為理解和鞏固識字提供了條件。
而學習漢字的關鍵是要掌握偏旁部首,這樣有利于學生獨立識字和記憶字形。利用歸類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蟲字旁,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將偏旁與其含義建立聯系,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自讀兒歌,檢查讀音
(一)初讀課文
師:書中有一首兒歌,告訴我們這些小動物可有意思了,它們做的事情都不一樣。你想去它們那里看一看嗎?
師:請你打開書57頁《識字4》,先來自己讀一讀,注意看準音節,爭取把字音都讀準確。
(學生自由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二)教師范讀兒歌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那你們愿意聽老師來讀一讀這首兒歌嗎?
師:請大家認真看書,用心聽老師讀,看你剛才是不是都讀對了。
(三)學生再次讀書,鞏固讀音
師:這一次,相信你有信心把兒歌讀好了,對不對啊?
師:請你再把兒歌讀一遍,這一次爭取讀通順,讀流利,好不好?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學生的興趣點調動起來,帶領他們自然進入學習狀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雖然兒歌中有很多的認讀字學生可能不認識,但是有了前面環節識字讀詞的基礎,相信學生們已經在內心中產生了讀書的愿望,而這種愿望一旦被激發,讀兒歌的難度就會相對降低。同時,讓學生嘗試獨立讀書,對鞏固識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都是十分有好處的。
但是,從實際出發,這首兒歌中的生字的確很多,加上帶有蟲字旁的字比較集中,一旦學生大面積接觸后,就很容易產生混淆,繼而為讀書帶來困難。也許在自讀兒歌的過程中,學生內心的興奮點會逐漸降低,教師抓住這個時機,及時范讀兒歌,幫助學生及時正音,帶領學生走過生字讀音的這個坎,幫助學生加強讀書的信心。]
四、認讀詞語,讀通句子
師:同學們讀書真棒!現在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是不是都讀得特別好了!
(出示課件。)
展翅飛
師:這個詞語誰會讀?
(出示詞語,指名拼讀。)
師:誰能做個展翅飛的動作?大家都來展翅飛一飛,邊做動作邊讀詞語。
師:兒歌中說誰展翅飛?
(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導學生體會蝴蝶飛時的美,感受美,讀出美。)
捉迷藏
師:這個詞語誰會讀?
(出示詞語,指名拼讀。)
師:我們班哪個小朋友玩過捉迷藏的游戲?
師:兒歌中說誰也愛玩捉迷藏的游戲?
(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導學生感受捉迷藏的有趣。)
造宮殿
師:這個詞語誰會讀?
(出示詞語,指名拼讀。)
師:誰見過宮殿?
(出示宮殿圖片幫助理解。)
師:兒歌中說誰也住在宮殿里?
(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導體會蚯蚓的了不起。)
師:哪個小朋友知道蚯蚓能幫助我們做些什么事情?
(引導學生知道蚯蚓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運食糧
師:這個詞語要看準后再來讀??!
(出示詞語,指名拼讀;知道食糧就是糧食。)
師:兒歌中說誰運食糧?
(螞蟻是個大力士,能夠搬動比自己身體還重的東西?。?/p>
師:我想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看看小螞蟻是怎樣忙忙碌碌搬運糧食的。
(播放課件。)
師:誰愿意來讀這個句子?
(出示句子指名讀。引導學生體會小螞蟻的辛苦能干。)
游得歡
師:兒歌里還寫了一種動物,大腦袋,小身子,身穿黑衣裳。
(生答小蝌蚪。)
師:你見過蝌蚪在水里游泳時什么樣子嗎?
(放一段錄像:小蝌蚪在水中歡快地游動。)
師:看完錄像,誰能用一個詞語說說蝌蚪在水里的樣子?
(自由表達,略。)
師:這個詞語誰會讀?
(出示游得歡,指名拼讀。)
師:誰能夠讀好這個句子?
(出示句子指名讀,引導學生體會小蝌蚪的快樂。)
結網忙
師:看完了水里的,最后我們再來看看空中的?
(出示蜘蛛織網的圖片。)
師:誰能直接讀這句話?
(出示句子,指名讀。)
師:找個詞語相信大家都能讀正確了。
(出示詞語指名讀。)
師:蜘蛛多能干啊,能在空中結網,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再次出示句子指名讀,引導學生體會蜘蛛的勤勞與能干。)
[設計意圖:以上詞語的結構基本相似,也是本課生字相對集中的又一個地方,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和錄像資料,同時借助文本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為讀好兒歌奠定了基礎。
在讀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一些知識,豐富學生的認知,擴大學生的視野,保持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認識大自然提供幫助。]
五、再讀兒歌,做到正確、流利
師:你們剛才學得那么認真,那么用心,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把兒歌讀好!請你們拿好書,再把兒歌讀一遍,一會兒老師要請讀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讀給大家聽。
(自由讀,對讀,齊讀,指名讀。)
[設計意圖:認讀詞語后,學生再次自由讀兒歌,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并采用指名讀、男女生或師生對讀、齊讀、個人讀、同桌互讀等不同形式、不同范圍的朗讀,幫助學生將課文讀通順。同時,認讀字以及生字詞語多次復現,有利于學生的鞏固和記憶。]
六、鞏固識字
(一)用游戲方式鞏固識字
師:兒歌里介紹了哪些小動物,你還記得嗎?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小游戲。
(教師將動物圖片貼于黑板上,先請學生將音節卡片貼在相應的位置上;再請另外的學生將詞語卡片貼在音節下面。)
(二)檢測學生認字情況
(師出示認讀字卡。)
師:這些字你能很快記住它們的樣子嗎?和同桌一起記一記。
師: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能告訴大家嗎?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及時總結記字方法。)
(師出示無音節詞語。)
師:這些詞語你都會讀了嗎?(指名讀)
[設計意圖:識字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緊緊圍繞識字展開教學。在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總結識字方法,為學生未來的獨立識字提供更多的借鑒。同時,識字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通過游戲和活動來進行鞏固,使學生在樂趣中自然而然地記住這些漢字。]
七、指導寫字
(一)引出螞蟻兩個字
師:同學們認識了那么多的動物朋友,如果讓你寫出來,你會嗎?
師:今天我們先來寫寫螞蟻這兩個字。
(出示課件。)
(二)觀察字形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說說它們的結構特點和部件之間的避讓關系。
(指名回答:左右結構,左窄右寬,但左右都有交叉與避讓──利用閃爍、變紅等手段進行強調)。
師:注意蟻字的右邊義的筆順是撇捺點。
(三)練習書空
師:請你把螞蟻兩個字在桌面上寫一寫,注意筆順要正確。
師:伸出小手,我們一起來寫這兩個字。
(四)教師范寫
師:請你們認真看老師寫這兩個字,注意左右兩部分的交叉與避讓。
(教師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寫法。)
(五)自我練習
師:請你打開書第58頁,把這兩個字描一遍,再寫一遍。
(古箏音樂做背景,渲染氣氛,幫助學生靜下心來認真習字。)
師:注意執筆姿勢和坐姿,要做到──頭正、肩平、身直。(教師巡視指導。)
(六)寫字評改
(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即時評價。)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在低年級也是一個重點,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由觀察字形入手,了解漢字的結構特點以及部件之間的結構關系,為把漢字寫規范、寫美觀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學生的自我練習以及及時評改等環節,幫助學生感受寫字的過程,感受運筆,感受漢字間架結構特點,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水平和寫字的能力,最終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寫一筆漂亮的漢字。]
八、作業
師:自然界中,還有很多小動物的生活也很有趣?;丶乙院?,你可以買有關的書讀一讀,或是買幾張光盤看一看。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上網去瀏覽。當然,最好是能夠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觀察。然后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講給別的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略)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0
學科:語文 授課年級:一年 設計人:劉云霞
章節名稱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3
計劃學時
2
學習內容分析
《識字3》是一組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施的詞語串連起來組成的韻文,并在“公園”的統轄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設施”、“兒童娛樂設施”分類組合而成的“模塊”。編者通過韻文在情境中識字,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能力,而且為今后的閱讀、寫作做好必要的儲備。另外,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施,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
教學目標:
學習者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看圖讀韻文識字,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又為往后的教學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
字只識不寫。認識6種筆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按順序仔細觀察圖畫,能把圖畫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初步訓練學生健康的生活常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地讀、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字培養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重點:學會9個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難點:解決措施:反復讀、練、想象、交流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復習導入
談話:同學們,能告訴老師你今天是幾點起床的嗎?起床后你都干了什么?老師帶你去認識一位同學看他都干什么了?
思考發言
4
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指導看圖
[實物投影出示]課文每一幅插圖,指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什么時間?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隨之出示相關詞語,指導通過拼讀,初步認識各組詞語。
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
觀察圖畫,思考問題,交流發言。
通過拼讀,初步讀準字音。
(公園綠樹紅花
小橋流水寶塔
轉椅火車山洞
滑梯 蕩船 木馬)
10
能正確理解圖意,正確表達。
練讀詞串
老師范讀詞串,指導學生體會其中音斷意不斷的韻味
聽老師讀詞串,體會讀法
自己練習讀詞串
15
從表面上,這些詞語是孤立的,但他們之間是有聯系的,讀書時要讀出來
綜合學習活動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詞串。
2、認讀各個去掉拼音的生字。
1、匯報
2、練讀
6
鼓勵學生自主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設計意圖
一
復習檢查
復習鞏固
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8
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基本功
二
認讀8個生字
出示生字卡,指導學生認讀生字。
采用各種方式練習認讀生字使學生鞏固字音認讀本課的生字(太、小、鳥、衣、下、早、牙、上)
排火車讀生字
搶讀生字
認讀本課的生字(
排火車讀生字
搶讀生字學習筆畫名稱(豎鉤、橫折鉤、豎折折鉤、豎提、豎折)
學習練寫筆畫
20
漢字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要想寫好字,必須要學好筆畫,知道他們的名稱,會正確書寫
綜合學習活動
1、自己練習認讀9個生字。
2、在練習本上練寫5種基本筆畫。
板書
3
公園綠樹紅花
小橋流水寶塔
轉椅火車山洞
滑梯蕩船木馬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1
教材解析
本課共由12個描寫秋天的四字詞語組成,這些詞語描繪了秋色美麗和豐收景象。詞語分三組,排列有序,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地朗讀詞語。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媒體使用課件課時安排1/2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切入舉偶
1、談話: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今天就讓我們更多的了解秋天吧!
2、演示:播放課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呈現三組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談感受。
二、對話平臺
自讀。
1、憑借插圖和拼音引導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找學習伙伴互助讀詞語,互相正音。
3、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自主認讀。
指讀
1、教師范讀。邊演示課件邊范讀,學生邊聽邊欣賞。
2、分組練讀,引導學生正確讀詞。(讓學生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3、多種形式匯報讀。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憶生字的。
朗讀。
1、學生自由練讀。要讀得正確、讀出美感。
2、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配上《秋日的私語》的鋼琴曲,引導學生體會意境,談感受。
3、小組練讀,點評。
5、匯報讀??凑l讀得最美、最有感情。評為“金色童音獎”。
教師富有感情地渲染,將學生帶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發學生了解秋天的熱情,樂于參與。
憑借輔助手段,營造輕松氛圍,加強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識字熱情,突出主體作用。
教師范讀讓學生學會欣賞。多形式的練讀,在復現過程中加深記憶。識字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學生互助識字,加強學生對字詞的記憶。
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有助于加深理解,形成個性化的感悟,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2
推薦教學目標:
1.認識“海、鷗”等9個生字。會寫“軍、苗、沙、海”4個字。
2、學習課文的1、2兩節,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今天孫老師給你們帶來兩個可愛的小朋友,出示頭像苗苗和軍軍。教學生字“苗”,把苗送進田字格。師:苗苗奶奶家在農村,那兒有一大片綠綠的秧苗。板書:農村
2、把軍送進田字格。師:猜一猜軍軍爸爸為什么叫他軍軍?
3、師:軍軍有個心愿,長大后當軍人,一名海軍,因此軍軍常到海邊玩。板書:海邊
4、暑假他們回家玩,照了許多照片,還寫了文章呢!請學生讀課文識字6。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
2、指名分小節讀。師隨機正音。
三、學習課文。
1、這節課我們就跟著軍軍去海邊,跟苗苗去農村欣賞一番。
課件出示海鷗、沙灘、軍艦、帆船的畫面。師問:他看見了什么?指名生交流。練習說話:軍軍在海邊看見——、——、——和——。師:許多生字寶寶藏在里面,出示生字艦、帆、鷗、灘。編號,猜字。海鷗的鷗是幾號?你是怎么猜的?繼續猜。帆船也是船,為什么帆不是舟字旁?開火車讀生字。
2、軍軍看見這些以后怎樣寫下來的?讀第一小節。交流:前面是數字,后面是量詞,合起來叫數量詞。讀一只、一片……軍軍就是這樣一邊看一邊說的,誰來說說。
3、師:能不能把沙灘讀大點,加上動作。軍艦和帆船都是船,為什么是一艘、一條?
4、師生串讀: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同桌串讀。
5、軍軍看見了小小的()、大大的()、寬寬的(),窄窄的()。
6、苗苗從農村給我們帶來很多很美的圖片,放圖。苗苗看到了什么?苗苗在在農村看見——、——、——和——。她是怎么寫的?讀
7、苗苗這樣介紹,秧苗是一畦一畦的,稻田是(),池塘是(),果園是()。
一畦秧苗是怎樣的?課件出示,并告訴孩子田間的一長行秧苗。
一畦又一畦的秧苗叫一畦畦秧苗。一塊又一塊的稻田叫()。一方又一方的魚塘叫()。一座又一座的果園叫()。
8、軍軍和苗苗的老家給你留下了什么感覺?
四、指導寫字:沙、海
1、師范寫。重點指導“海”字的筆順。
2、生描一描,寫一寫。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好。
2、激發學生積累諺語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1、會認本課要求認識的字。
2、激發學生積累諺語的愿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聽老師范讀課文,你聽到了什么?
2、老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一些諺語,這些諺語向我介紹簡單的天氣和氣候的知識。
3、學生自讀課文。請大家對照拼音,讀課文。
4、組內交流讀書情況。
5、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呢?是怎樣介紹的?
6、學生回答后,師板書:月亮、太陽、北斗、蜻蜓、大雁、秋雨。
二、觀看圖,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懂了什么?
(月初時月亮彎彎,月中時月亮變圓;太陽東升西落;北斗星可以讓我們分辨西北。蜻蜓低飛時有雨,大雁向北天氣變暖,秋雨過后天氣變冷,天冷了人要穿棉襖。)
2、再讀課文,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3、指導朗讀。
4、學生反復朗讀,讀得準確。
5、練習背誦。
三、擴展練習
你還知道哪些諺語?
【板書設計】
識字8
月亮太陽北斗蜻蜓
大雁秋雨
諺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找出識字規律。
2、指導書寫,激發書寫愿望。
【教學重難點】會寫本課的字。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內容
1、請你背出幾個諺語,并說說它們的意思。
2、同桌互相檢查背誦。
3、背誦課外積累的諺語。
二、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1、出示帶有音節的本課生字,指名讀。
2、去拼音讀。
3、小組合作學習,怎么記住它的。
三、指導學生書寫漢字
1、觀察5個字,按結構歸類。
上下結構:南
左右結構:江、湖、秋
2、分別指導這幾個字。
3、師范寫,生跟寫。
【板書設計】
識字8。(貼字)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和1個只識不寫的漢字。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課后作業:
1.抄寫本課文的生字詞,并背誦生字卡片上的擴詞。
2.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字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有趣的游戲,好嗎?(出示字盤)瞧,這就是做游戲要用的道具,它叫字盤。
二、認讀偏旁。
過渡:要做好游戲,我們首先要和字盤上的這些偏旁做朋友。
1.復習已學過的偏旁“氵”、“亻”、“土”。
⑴師:在這幾個偏旁中,有的以前已和我們見過面,小朋友們還認識它們嗎?
⑵分小組認讀“氵”、“亻”、“土”,并說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比較帶有同偏旁的字在意義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⑶師分類出示學生說出的帶有以上偏旁的字。
⑷引導學生比較。
⑸師小結。
2.認讀新偏旁“馬”
過渡:這個偏旁小朋友們以前從未見過。我們一起來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吧。
⑴多媒體顯示。
⑵學生認讀。
三、指導識字識詞。
1.從已認識的“地”、“他”帶出其他字。
看,字盤上紅卡片中的這個字讀什么呢?(師指“也”,指名認讀)我們在哪兒見過?(學生回答后,轉動字盤,轉出“地”、“他”兩個字。
“也”字和其他偏旁也是好朋友。看,(轉動字盤)它們手拉手就變成了另外幾個字。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2.分小組討論學習“馳”、“池”兩個字,師巡視指導。
過渡:請小朋友們打開書到《識字4》,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然后告訴小組內的其他小朋友。
指名認讀,并組詞。
3.引導比較,識記字形。
過渡:這些字中都有一個“也”字,老師好像都被它們“蒙住了”。你們能區別清楚嗎?
師生共同交流,找出異同點,揭示形旁表義的特點。
用“奔馳”說一句話。
出示:奔馳在。
在奔馳。
4.運用規律,鞏固識字。
⑴學生再讀字詞,各自想方法記住。
⑵抽讀生字及詞語,并說說記憶方法。
⑶用字盤讓學生自轉自讀。
5.學習“奔、塘”兩個字。
過渡:理解了字的意思,我們就能給它們找字做朋友組詞了。
⑴指名組詞。師相機出示書上的詞語。
⑵自學“奔、塘”,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⑶學習新偏旁“大”和“土”
⑷交流識記方法。
⑸齊讀詞語。
四、指導書寫“馳、池、奔、塘”。
1.重點指導“奔、馳、塘”。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邊觀察邊跟著書空。
(“奔”的大字頭不能寫得過上或過下,撇、捺要寫得分開些,舒展些,留下空間寫下面的“卉”,“卉”要寫得端正,上面的“十”寫得要小些,扁些,豎要收住,千萬不可寫長。下面的“廾”橫要寫得稍長,撇、豎要分開點,能承受住整個字,不可靠得太緊。“馳”的馬字旁最后一筆是提,“塘”的“土”字旁要寫得偏上些,短些,不要妨礙“唐”的第三筆撇的展開。)
2.生各自描紅書上田字格中的“馳、池、奔、塘”四個字。
3.指名說說要把這幾個字寫好,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五、課堂練習。
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馳、池、奔、塘”四個字。
識字教案的模板篇1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比較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師:同學們說得對。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樹,有樹冠、樹干和樹根。
(2)復習木字旁。
教師范讀帶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師:同學們說的對。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葉、莖與根。
(4)復習禾字旁。
教師范讀帶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葉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機出示詞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作物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3.教師范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應該左窄右寬。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