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1

通史概要:

本專題主要闡述了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的歷史。初中教材中,已經介紹了民族資本發展的一些基本史實,所以在講授中需要學生把握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線索:鴉片戰爭后,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封建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近代經濟結構開始發生變化。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甲午戰爭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辛亥革命后,特別是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短暫春天。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發展較為迅速,但抗日戰爭爆發后,特別是抗日戰爭結束后,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一、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課標要求:

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有何變動;理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概況;思考買辦在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引導學生了解張謇和榮氏兄弟的事跡,并進行評價,使學生能把人物命運與時代背景結合在一起思考。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提供的材料、圖片以及教師的引導,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為了使學生感性地了解歷史,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和閱讀法等學習有關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本課,教師要使學生理解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艱難,讓學生體會到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課時:1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背景及意義。

難點: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與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關系;初創時期的民族工業多集中于輕工業的原因;甲午戰爭后民族資本主義遠遠超過官僚資本主義,成為中國工業資本的主體的意義;基于民族工業而產生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與壯大對于此后中國社會政治的影響。以上幾個難點多帶有一定的理論性,也比較抽象,需要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理解。

教學建議

(1)以黃梅戲《天仙配》音樂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會逐漸瓦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背景是什么?

(2)“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一目,首先需要學生回憶專題一的內容,理解在鴉片戰爭前,中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然后,引導學生回憶兩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內容,理解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讓學生看書,找出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的原因、具體表現和影響。最后,使學生理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3)“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一目,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關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中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后引導學生歸納出近代民族工業產生的原因、時間、產生途徑、代表性企業、早期發展情況。注意在講述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時,可以補充介紹洋務運動。指出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工業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起了一定的誘導作用。在介紹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概況時,可以補充一些數據、圖片,加強教材的直觀性。

關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看書,找出民族資本主義取得初步發展的原因、發展的狀況、代表性企業、特點以及意義。打出民族工業分布示意圖和與民族工業發展概況相關的資料,在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民族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的自然和社會(或地理、歷史)原因,培養學生綜合考慮問題的意識。同時通過幻燈片打出于張謇、周學熙以及榮氏兄弟相關的資料,加深學生的認識。

二、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課標要求:

了解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探討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民國初年的興辦實業潮、抗戰前夕民族工業的短暫發展、抗戰勝利后民族工業發展的困境等史實。理解民國初年出現興辦實業潮的主客觀因素、幣制改革的影響和導致抗戰勝利后民族工業陷入困境的因素。認識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發展的曲折歷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民國初年興辦實業潮出現的原因,學會將歷史現象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分析。從分析“幣制改革”、“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結果,學會辯證地看待國民政府的這兩項改革舉措。學會運用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看待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發展的曲折歷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間民族工業發展較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民族工業很快蕭條的原因,理解帝國主義的侵略是阻礙民族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全面了解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歷程,認識民族工業要想健康成長,必須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民國初年民族工業呈現出“短暫春天”的原因和表現;1935年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及其意義;民國后期民族工業發展困難的原因。

難點: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發展的曲折性;國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資本對民族資本的控制與壓迫。

教學建議:

(1)分析子目,從整體上介紹本節內容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戰間—短暫春天;抗戰前夕—短暫發展;國民黨后期—陷入困境。

(2)“民國初年的興辦實業潮”一目,是本課重點,“春天”的出現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建議教師從辛亥革命的影響導入。在分析原因時,還可適當增加臨時政府獎勵實業的法令和《臨時約法》中的部分條款, 展示一些抵制日貨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揭示反帝愛國運動也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此外還需教師補充一點,北洋軍閥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經濟政策,使民族工業得以繼續發展。講外部條件時,需闡明這是“春天”出現的主要原因。發展概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煉信息,歸納要點,教師可簡單介紹榮氏兄弟和簡氏兄弟及其企業的發展,(幻燈片展示),接著師生共同探究在此期間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3)“抗戰前夕民族工業的短暫發展”一目,可以結合教材指出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資本主義取得發展的原因,重點介紹“法幣政策”,注意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評價這一政策。關于其發展概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煉信息,歸納要點即可。最后,需要指出民族資本主義在發展的同時,受到了官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壓迫,道路曲折而又艱難。

(4)抗戰時期的民族工業發展,教材中沒有介紹,需要教師結合教材“知識鏈接”中“民族工業的西遷”,指出抗戰中民族工業受到了沉重打擊。

(5)“國民黨統治后期民族工業發展的困境”一目,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抗戰勝利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反而日益萎縮呢?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對教材提供的資料進行認真分析,認識到美國的經濟掠奪、官僚資本的擠壓、通貨膨脹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業陷入絕境,紛紛倒閉。

三、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課標要求:

探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從誕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進行斗爭等史實。理解民族資產階級的雙重性。認識民族資產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動力之一。

(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帝國主義對中國民族工業壓迫的史實,學會史論結合的方法。通過分析民族資產階級的雙重性,掌握一分為二看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對民族工業的壓迫和民族資產階級為了本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利益所進行的斗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課時:1.5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帝國主義對民族工業的壓迫與摧殘;本國封建主義和軍閥官僚政府對民族工業的摧殘與破壞;民族資產階級斗爭的目的。

難點:為什么民族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關系。

教學建議:

(1)首先讓學生回憶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狀況,指出發展曲折,設問:為什么中國民資發展曲折緩慢呢?由民族資本主義受雙重壓迫的漫畫導入新課。

(2) “在夾縫中求生存”一目,教師需要講述兩方面問題:外國資本主義對民族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本國封建勢力對民族資本主義的壓迫。然后結合教材,分析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對民族資本主義壓迫的具體表現。教師可以補充一些相關的材料題加深學生的理解。

(3)“在斗爭中求發展”一目,則需要依據教材分析民族資本主義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具體表現。教師可以補充介紹民族資本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斗爭具體的一些表現。最后教師需要總結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受到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不可能有充分地發展。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3

一、內容標準

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問題探究

1.分別從戊戌變法前中國社會、經濟、思想領域來分析變法的歷史背景?

2.列表簡述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特點?

3.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從百日維新的內容與維新派的主張的比較以及百日維新的結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維新的特點?

4.從政治改革、救亡圖存、思想解放等角度,歸納戊戌變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

5.從社會背景、領導力量、政策措施和國際環境等方面,比較日本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認識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史論共享

1.康、梁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及其特點:康有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來宣傳自己的變法主張,另一方面又從傳統的儒家思想中,為變法尋找理論依據,并將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來宣傳變法思想。梁啟超明確提出了民權思想,動搖了君主專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嚴復借用西方進化論思想來闡述維新變法,為維新變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百日維新的主要特點:百日維新是戊戌變法運動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維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并給民族資產階級提供了參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維新顯示了光緒帝和維新派除舊布新的決心,損害了頑固守舊勢力的利益,但又沒有觸動封建統治的基礎,改革是不徹底的。

3.戊戌變法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意義:戊戌變法是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維新派揭露帝國主義企圖瓜分中國的陰謀,喚起了人們的近代民族意識,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它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傳播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和科學文化,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它也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過維新派的宣傳,維新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國人的心態也隨之改變,學習西學成為一種社會時尚,“變革”也成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閱讀與思考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泰西近歐論,皆方三權:有論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權立,然后事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為命……

——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

材料二:自臺灣事后(1895年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無固志,奸宄生心,陳涉輟耕于隴上……伏莽遍于山澤,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斬木,已可憂危。

——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舉庶政。 ——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材料四:使戊戌政變不被_,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國于富強矣。——胡適《留學日記》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為的什么政治主張?其理論依據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2)材料二、三反映了維新派對待農民起義和帝國主義的態度如何?

(3)根據材料一、二、三,指出維新變法運動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觀點是否正確?闡述你的理由。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 ——康有為〈救亡決論〉

材料二:康有為建議:“勿去舊衙門,而惟增新衙門;勿黜革舊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見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賞以卿銜,許其專折奏事足矣。”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請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為怎樣的思想主張?

(2)材料2中的“勿黜革舊大臣”對戊戌變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對比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為的主張有何變化?為什么會發生上述變化?

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亞歷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貴族發表演說,他說:“到處在謠傳,我要給農民自由,這是不公正的,……但是,遺憾的是,農民和他們的地主之間存在著敵對情緒,并因此發生了許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從上面解決要比從下面解決好得多。”

——摘自孫成木《俄國通史簡編》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領群臣宣讀誓詞:“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上下一心,大展經論;官武一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必人心不倦;破歷來之陋習,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大力振興皇基。”這就是日本歷的“五條誓文”。

——摘自人教版歷史選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上諭,上諭說:“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惟是風氣尚未大開,論說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憂國,以為舊章必應墨守,新法必當擯除,從喙嘵嘵,空言無補。……嗣后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圣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采西學之切于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教空疏迂謬之弊”。以皇帝名義“詔定國是”,其目的是“以變法為號令之宗旨,以西學為民之講求,著為國是,以定眾向。然后變法之事乃決。人心乃一,趨向乃定。”

——摘自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請回答: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三則材料所反映的三國解決社會危機的角度(或者側重點)有何不同?

(2)三則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參與了改革,分別指出他們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與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張、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處是什么?

(4)三國改革出現了不同的結果;俄日崛起,中國改革失敗。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史學爭鳴

(一)關于戊戌變法的性質爭論的焦點主要在于戊戌變法是不是屬于改良主義運動。

堅持戊戌變法是改良主義的學者認為,19世紀末葉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要求清政府進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數開明士紳和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們迷信依靠光緒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_封建統治,甚至有防止農民革命的反動企圖,“這種反映資本主義要求的思想潮流,進一步發展為資產階級的政治,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進步意義的。然而就其‘變更’的性質來看,卻是改良主義”。(湯志鈞:《戊戌變法與改良主義》

有學者認為,先判定戊戌變法是改良主義性質的運動,然后批判凡是改良主義必然軟弱、妥協和失敗,已不能向人們提供多少新的思考,而在理論上與邏輯上則是一種誤導。有的學者追根溯源說,改良主義是一個西方詞語,19世紀末葉出現在歐洲,是指工人運動中一種敵視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利益的政治派別,它以不觸犯資產階級剝削制度基礎的枝枝節節的改良來代替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所以說,“改良主義是資產階級用來反對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手段”。(陳旭麓:《中國近代的革命與改良》,載《歷史研究》1980年第6期)有的學者進一步指出,用改良主義來限制戊戌變法的性質是不妥當的,因為戊戌變法與歐洲改良主義的歷史背景不同,雖然當時中國新興的資產階級還很幼稚,但它畢竟是代表新的生產力,反映新的生產關系追求,是封建保守勢力的對立物,是先進者,所以不可照搬歐洲工人運動中的改良主義概念去硬套戊戌年間的維新派和維新運動,可以說“戊戌變法是中國資產階級在十九世紀末發動的一次愛國救亡維新運動。說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的政治改良尚可,說是一次改良主義運動則是不妥的”。

(二)關于戊戌變法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戊戌變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進步意義,但是,改良主義在本質上具有反動性,對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來說,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是沒有出路的。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恰恰表現在它以自己的失敗,證明了改良主義道路在中國是走不通的。許多老一輩歷史學家,如郭沫若、范文瀾、劉大年、湯志鈞、王栻等持這種觀點。

第二種觀點認為,戊戌維新運動客觀上起到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進步作用,但對于封建主義制度的批判并不徹底。比如胡繩就認為,維新派要求變法,要求上層建筑發生某些有利于資產階級的改變,而且對傳統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說教提出了異議,所有這些議論都是“虎虎有生氣”的。但是維新派對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膚淺的,軟弱無力的,而且,從主觀上來說,維新派是企圖用“改良主義的變法,來為這個‘暮色凄慘’的舊制度注入新的‘生機’”。(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下冊,第634頁)

第三種觀點認為,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是統治階級修補封建廟堂的枝枝節節的小變,而是中國資產階級拆毀封建主義廟堂的社會變革運動,是“民族覺醒的里程碑”。楊立強指出:維新派在變法期間推行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政策都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對維新派的評價,不僅要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更為重要的是觀察這些政策的社會效果。不論維新志士怎樣在某種場合表白,不論他們的主觀意圖如何,事實上戊戌變法集中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要求傳播西方思想文化,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專制制度的強烈愿望,這不是企圖補天的封建文人矯揉造作的空言粉飾,而是一場“社會變革運動”。(楊立強:《民族覺醒的一塊里程碑──關于戊戌變法評價的若干問題》)

第四種觀點認為,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主要表現在思想領域里的啟蒙作用。一些作者指出,戊戌維新運動在中國近代的積極意義,主要不在于反封建,也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它是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一部分”。戴逸指出:“人們久處在封建閉塞的發霉氣氛中,忽然從那里吹過來一股新鮮的氣息,麻木不仁的頭腦開始清醒過來了,僵硬的四肢逐漸動彈起來了。專制獨斷的皇權思想,昏人神智的八股文章,以及桎梏性情的綱常倫理,這一切曾經是封建階級麻醉和統治人民的武器,現在這些武器上也長了斑斑銹痕。人民不僅從戊戌政治中認清了_的兇惡面目,而且也從戊戌思想運動中吸取了精神解放的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更加推向前進。”(戴逸:《戊戌時期的思想解放》

第五種觀點,馬洪林認為在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歷史過程中戊戌維新具有特定歷史意義的階段性,它突破了物質與精神分割的“中體西用”的思維定式,開啟了全面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閘門,既把封閉的手工業生產方式推上大機器生產的軌道,實行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近代化;又要改變封建專制的政治制度為“君民共主”的立憲制度、政治體制的民主化和法律制度化。從歷史發展的階段上看,戊戌維新標志著中國人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近代化的綱領和措施,強勁地改變著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和理論結構。(馬洪林:《戊戌維新與中國近代化》,載《上海師大學報》1989年第1期)張江明等認為戊戌維新運動是在比較完整意義上的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首次嘗試,是君主立憲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端,它加速了中國走出東方“中世紀”的歷史進程。(張江明等:《戊戌維新是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首次嘗試》

參考答案:

1.(1)君主立憲。依據:三權分立學說。源于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

(2)利用變法來抵制農民起義;幻想得到帝國主義支持。

(3)不敢觸動封建統治的基礎;不敢發動農民階級;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張。

(4)不正確。原因: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決定其實行的改良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戊戌變法失敗是必然的。

2.(1)強烈要求實行全面的維新變法。(2)導致守舊大臣對變法陽奉陰違,甚至托詞抗命,阻撓、破壞變法,使變法法令成了一紙空文。(3)材料1全面改革變法,材料2中卻畏首畏尾,思想明顯趨于保守,不敢主張廢除舊衙門和罷免舊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頑固勢力強大,二是維新派的軟弱所致。

3.(1)俄國側重解決內部危機,廢除農奴制度。日本則側重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文明來改造日本社會。中國通過變法,實現富國強兵,擺脫民族危機的命運。

(2)俄國:亞歷山大二世是這次改革的,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農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導者,擁有實權,積極推進明治維新的開展;中國:光緒帝同情變法,作出改革舉動,但由于實權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導致變法失敗。

(3)核心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局限性:帶有濃厚的封建殘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它是否順應歷史發展趨勢;改革派與保守派力量對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針是否得當;統治者的態度等。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4

基礎知識目標:

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措施。理解其內容、作用、影響。

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歷史人物評價能力,初步掌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進行維護國家統一觀念的教育。通過漢武帝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相互關系的教學,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

尊儒術興太學、開發邊疆。

教學難點:

“大一統”的含義、“推恩令的內容和作用

一、導入新課:

放電視劇《大漢天子》的主題曲,創設歷史情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引發思考,問:

1、講的是漢朝哪個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關于漢武帝的哪些故事?

歷的漢武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今天穿越時空,置身西漢,走近大漢天子——漢武帝。

二、教授新課:

歌中唱到“守業更比創業難”,西漢自高祖劉邦建立以來,歷經惠、文、景帝幾代人努力,到武帝時,他不但守住這份業,而且還發揚光大,今天把中國人稱為“漢人”,把我們的語言叫“漢語”,就是因為漢朝的強盛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漢武帝是如何守住這份業的.?

(展示)漢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鐘的時間,學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分為3組,分別找政治、思想、經濟面臨的問題?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組學生相互提問、解答。

政治:王國問題→頒布“推恩令”→內容→作用:政治上一統于皇帝,加強中央集權。

(問)與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軟”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過渡)但是,削弱王國實力的做法,在當時招來了諸子百家的責難,他們由于立場不同,議論紛紛,甚至朝廷,謾皇帝,面對這種局面,漢武帝怎么處理?

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廢除諸子百家的學說,惟獨推崇儒家學說。)興辦太學,推行儒家教育。看圖觀察太學的基本情況。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經濟:措施:(統一鑄幣、鹽鐵官營)→原因→作用:經濟上一統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討論“五銖錢”為什么是天圓地方的形狀?

這樣子就從政治、思想、經濟等各方面將權力一統于大漢天子手中,這就是大一統。董仲舒宣稱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人間的主宰。“天子”一詞由此而來。

(過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為后,感到他確實是有勇有謀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統為武功提供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國力強盛后打敗了匈奴,開始了開疆拓土的征戰,請認真觀察比較一下:秦、漢的疆域對比;漢朝管轄范圍大大擴張,奠定了祖國地大物博的基礎。

回顧總結:復習本課線索、內容。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5

【教學目標】

(一)課程標準:“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二)據學情,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等基礎知識。

(2)結合課文、利用圖片、歷史資料等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總結康、梁的主要活動;通過討論 “戊戌變法的意義”培養學生利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境播放音樂導入新課;通過歷史劇表演對康有為上書了解康有為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完成情感目標;

(2)通過名片介紹、記者采訪、共同討論,師生的互動探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已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的準備:知識預習、歷史短劇、資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創設情境]

教師播放電視劇《英雄刀少年》主題曲:肝膽相照。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熏陶,營造課堂氛圍。

教師:翻開日歷;今年是2008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譚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示眾,秋風凜冽,吹冷一腔熱血,舉國震驚,大清帝國的逍遙夢,在這一天被徹底擊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讓我們把日歷往回翻。假如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出公車上書)

(二)學習新課

1、公車上書

[角色扮演,體驗歷史]:公車上書課本劇

劇情介紹:(學生課前準備)1895年這一年,一個年僅30歲的青年譚嗣同正在廣為搜羅和閱讀當時介紹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號外,號外,京師爆發公車上書,康梁上書失敗!”“給我拿一份”。譚嗣同看了報紙,心情沉重。輕聲讀出:亞洲第一海軍大國清政府嘔心瀝血多年的帝國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爭威海衛戰役中全軍覆沒,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甲午戰敗,擊碎了洋務派的自強夢,卻喚醒了更多的有識之士。康有為在北京組織“公車上書”,譚嗣同則嘆道,“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梁啟超則心憂“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觀看短劇,思考歷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①公車上書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車上書結果如何,有什么影響?

(引導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的原因是因為當甲午戰后《馬關條約》的簽定,影響是揭開維新變法的序幕,并補充介紹歷史知識公車,回憶公元前356年的商鞅變法,使學生理解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而唯有變法才能救國圖強)

[名片檔案,個人風采]:學生模擬變法人物

學生分別出示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的個人名片,登上講臺向大家模擬歷史人物進行介紹。

(主要介紹代表人物:1、康有為:少年立大志,曾經在香港逗留的經歷,使他深受觸動,從此萌發在中國實現變革實現資本主義的理想。2、梁啟超:少年聰慧,13歲考中秀才,17歲中舉。在萬木草堂結識了康有為之后,即拜康有為為師,跟隨師父為維新變法奔走。3、譚嗣同,號復生,出生官宦人家,卻厭惡科舉功名,讀了萬卷之書,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變中國現狀。)

[關注國運,發表見解]:創設情境寫“上書”

討論: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愛國讀書人,請你也寫一份“上書”,陳述怎樣救亡圖存!

(三)百日維新

[舌戰群儒]

教師: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膽行動,公車上書后康有為又三次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危機,惟一途徑就是變法。但頑固派大臣竭力阻撓,康有為與頑固派進行了論戰。

播放《走向共和》視頻片段,觀看“康有為駁榮祿,榮祿生氣中途退場”內容。

通過舌戰群儒和上書內容,可以看出康有為維護清朝統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所以光緒帝被深深地感動了,于是接見康有為,表示不做“亡國之君”,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

師生分析總結:光緒帝為什么支持變法?

學生1:鞏固封建統治,希望有所作為,不當亡國之君。

學生2:利用變法從慈禧手中奪回統治權。

學生3:也有愛國、保國、抵制外強的思想。

[京師現場采訪報道]

學生模擬《中外紀聞》的記者,在_城樓現場報道:舊歷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皇帝登上_城樓頒發詔書,標志變法開始。那么,變法涉及哪些內容呢?我們來到變法記者招待會,采訪光緒皇帝,學生扮演光緒皇帝向大家介紹了變法的有關內容:

出示幻燈片──光緒帝照片和百日維新內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經濟方面: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文化教育方面: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教師補充介紹京師大學堂的創建)

軍事方面:訓練新式軍隊等等。

(教師出示幻燈片──變法的進步性和變法的局限性,師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體制,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沒有觸動封建頑固派的實權地位,沒有涉及議院、定憲法等政治主張,沒有采取維新派掌管軍隊的措施。以至于面對后來的政變陰謀束手待斃。)

(四)我以我血薦軒轅

[永遠的譚嗣同]

教師:變法的結果如何呢?

學生:失敗了。變法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

1898年是舊歷戊戌年,因此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又因這次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歷時103天,所以又稱“百日維新”。

教師出示幻燈片介紹袁世凱告密,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視頻:戊戌政變后,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日本)。有人極力勸說譚嗣同逃走,他謝絕勸告者說:“不有行者,誰圖將來?不有死者,誰鼓士氣”?“我國二百年來,未有為民變法而流血者,如有,請自嗣同始”。不久,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這就是歷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讀:譚嗣同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師: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學生:賊指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無力回天”是因變法遭到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鎮壓失敗而無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為譚嗣同甘為變法流血犧牲,不愿逃走。

(五)我評譚嗣同

[師生互動,討論探究]

教師:譚嗣同的死值得嗎?

學生1:不值得,是因為逃走后還可保存實力繼續斗爭,不應該做這樣的犧牲。

學生2:值得,是因為譚嗣同用他的獻身精神激勵后人繼續斗爭。

教師:一百多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表現了愛國志士們為了國家進步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氣概。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在時間里輪回,我們會永遠銘記。

教師:戊戌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學生討論后,師生總結: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救亡的政治和思想解放運動。雖然挫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對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教師:戊戌變法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它為什么會失敗?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

總結如下:戊戌變法的性質: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失敗的原因:領導變法運動的民族資產階級天生軟弱,維新派力量弱小,又沒能發動群眾,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頑固派勢力過于強大。結論: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小結]

教師: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奮斗。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6

【課標要求】

⑴講述發明珍妮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

⑵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

⑶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工業革命首先開始的國家和時間;記住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進蒸汽機,富爾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和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理解工業革命的概念和英國首先發生了業革命的原因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和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影響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機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門間相互促進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比較、判斷、聯系、推理分析歷史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工業革命中的一系列發明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態度;

通過工業革命中一系列國家的科學家在發明創造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史實,讓學生樹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開放性觀點;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重點難點】

一、重點:英國最早進行丁業革命的原因;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及工業革命的影響。

二、難點:工業革命中各環節的相互促進和工業革命的影響。

【授課類型】新課。

【教學準備】

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述為主,輔以討論法、列表法、圖示法、問題探究法。

【教具媒體】計算機和多媒體課件、圖表。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設問引導)同學們,你們乘坐過火車和輪船嗎?你們知道它們發明于什么時候?誰為它們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學生回答后教師過渡)這兩種重要交通工具誕生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那么,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其間有哪些重要發明創造?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本節課我們一起探討。(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學習新課:

(教師過渡)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重要階段。那么,工業革命是怎樣興起的呢?我們先探究第一個問題。(板書第一標題)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下列問題自主學習)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業革命何時最先發生在哪個國家?

3.工業革命最先發生于哪個部門?

(學生學習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形成如下要點)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珍妮紡紗機)

(指導學生看書,了解一系列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情況,并理解紡紗與織布是如何相互促進的)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師強調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機;改良蒸汽機是動力之源;改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技術革命)

3.火車和輪船的發明

(指導學生看書,舉出火車、輪船的發明者和第一輛火車(汽船)的名稱,認識火車、輪船的發明重大意義)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

(引導學生知道工業革命完成的時間,理解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師指導學生主要從三方面總結認識工業革命的重大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拓展思考:

(通過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技術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板書設計】

一、工業革命的興起

1.興起原因: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不斷擴大的國內外市場需要。

2.時間國家:18世紀60年代,英國。

3.最先部門:新興的棉紡織業。

二、工業革命中的重要發明創造

1.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

珍妮紡紗機

2.改良蒸汽機的成功研制(瓦特)

3.輪船和火車的發明

美國人,富爾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萊蒙號”;

英國,史蒂芬孫,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者”號。

三、工業革命的完成(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直接導致了工廠企業形式的出現;

2.促進了城市的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3.工業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高中歷史教案電子版篇7

《百日維新》

【教學目標】

(一)課程標準:“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二)據學情,本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等基礎知識。

(2)結合課文、利用圖片、歷史資料等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總結康、梁的主要活動;通過討論“戊戌變法的意義”培養學生利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境播放音樂導入新課;通過歷史劇表演對康有為上書了解康有為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完成情感目標;

(2)通過名片介紹、記者采訪、共同討論,師生的互動探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已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的準備:知識預習、歷史短劇、資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創設情境]

教師播放電視劇《英雄刀少年》主題曲:肝膽相照。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熏陶,營造課堂氛圍。

教師:翻開日歷;今年是2008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譚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示眾,秋風凜冽,吹冷一腔熱血,舉國震驚,大清帝國的逍遙夢,在這一天被徹底擊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讓我們把日歷往回翻。假如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出公車上書)

(二)學習新課

1、公車上書

[角色扮演,體驗歷史]:公車上書課本劇

劇情介紹:(學生課前準備)1895年這一年,一個年僅30歲的青年譚嗣同正在廣為搜羅和閱讀當時介紹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號外,號外,京師爆發公車上書,康梁上書失敗!”“給我拿一份”。譚嗣同看了報紙,心情沉重。輕聲讀出:亞洲第一海軍大國清政府嘔心瀝血多年的帝國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爭威海衛戰役中全軍覆沒,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甲午戰敗,擊碎了洋務派的自強夢,卻喚醒了更多的有識之士。康有為在北京組織“公車上書”,譚嗣同則嘆道,“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梁啟超則心憂“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觀看短劇,思考歷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①公車上書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車上書結果如何,有什么影響?

(引導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的原因是因為當甲午戰后《馬關條約》的簽定,影響是揭開維新變法的序幕,并補充介紹歷史知識公車,回憶公元前356年的商鞅變法,使學生理解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而唯有變法才能救國圖強)

[名片檔案,個人風采]:學生模擬變法人物

學生分別出示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的個人名片,登上講臺向大家模擬歷史人物進行介紹。

(主要介紹代表人物:1、康有為:少年立大志,曾經在香港逗留的經歷,使他深受觸動,從此萌發在中國實現變革實現資本主義的理想。2、梁啟超:少年聰慧,13歲考中秀才,17歲中舉。在萬木草堂結識了康有為之后,即拜康有為為師,跟隨師父為維新變法奔走。3、譚嗣同,號復生,出生官宦人家,卻厭惡科舉功名,讀了萬卷之書,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變中國現狀。)

[關注國運,發表見解]:創設情境寫“上書”

討論: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愛國讀書人,請你也寫一份“上書”,陳述怎樣救亡圖存!

(三)百日維新

[舌戰群儒]

教師: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膽行動,公車上書后康有為又三次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危機,惟一途徑就是變法。但頑固派大臣竭力阻撓,康有為與頑固派進行了論戰。

播放《走向共和》視頻片段,觀看“康有為駁榮祿,榮祿生氣中途退場”內容。

通過舌戰群儒和上書內容,可以看出康有為維護清朝統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所以光緒帝被深深地感動了,于是接見康有為,表示不做“亡國之君”,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

師生分析總結:光緒帝為什么支持變法?

學生1:鞏固封建統治,希望有所作為,不當亡國之君。

學生2:利用變法從慈禧手中奪回統治權。

學生3:也有愛國、保國、抵制外強的思想。

[京師現場采訪報道]

學生模擬《中外紀聞》的記者,在-城樓現場報道:舊歷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皇帝登上-城樓頒發詔書,標志變法開始。那么,變法涉及哪些內容呢?我們來到變法記者招待會,采訪光緒皇帝,學生扮演光緒皇帝向大家介紹了變法的有關內容:

出示幻燈片──光緒帝照片和百日維新內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經濟方面: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文化教育方面: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教師補充介紹京師大學堂的創建)

軍事方面:訓練新式軍隊等等。

(教師出示幻燈片──變法的進步性和變法的局限性,師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體制,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沒有觸動封建頑固派的實權地位,沒有涉及議院、定憲法等政治主張,沒有采取維新派掌管軍隊的措施。以至于面對后來的政變陰謀束手待斃。)

(四)我以我血薦軒轅

[永遠的譚嗣同]

教師:變法的結果如何呢?

學生:失敗了。變法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

1898年是舊歷戊戌年,因此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又因這次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歷時103天,所以又稱“百日維新”。

教師出示幻燈片介紹袁世凱告密,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視頻:戊戌政變后,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日本)。有人極力勸說譚嗣同逃走,他謝絕勸告者說:“不有行者,誰圖將來?不有死者,誰鼓士氣”?“我國二百年來,未有為民變法而流血者,如有,請自嗣同始”。不久,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這就是歷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讀:譚嗣同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教師: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學生:賊指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無力回天”是因變法遭到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鎮壓失敗而無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為譚嗣同甘為變法流血犧牲,不愿逃走。

(五)我評譚嗣同

[師生互動,討論探究]

教師:譚嗣同的死值得嗎?

學生1:不值得,是因為逃走后還可保存實力繼續斗爭,不應該做這樣的犧牲。

學生2:值得,是因為譚嗣同用他的獻身精神激勵后人繼續斗爭。

教師:一百多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表現了愛國志士們為了國家進步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氣概。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在時間里輪回,我們會永遠銘記。

教師:戊戌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學生討論后,師生總結: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救亡的-和思想解放運動。雖然挫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對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教師:戊戌變法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它為什么會失敗?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

總結如下:戊戌變法的性質: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失敗的原因:領導變法運動的民族資產階級天生軟弱,維新派力量弱小,又沒能發動群眾,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頑固派勢力過于強大。結論: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小結]

教師: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奮斗。

544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密集柜_电动_手动_移动_盛隆柜业江苏档案密集柜厂家 | 猎头招聘_深圳猎头公司_知名猎头公司| 重庆中专|职高|技校招生-重庆中专招生网 | 苏州工作服定做-工作服定制-工作服厂家网站-尺品服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植筋胶-粘钢胶-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环氧砂浆-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上海巧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熔体泵|换网器|熔体齿轮泵|熔体计量泵厂家-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 | 粘度计NDJ-5S,粘度计NDJ-8S,越平水分测定仪-上海右一仪器有限公司 | 上海心叶港澳台联考一对一培训_上海心叶港澳台联考,港澳台联考一对一升学指导 | 集装箱标准养护室-集装箱移动式养护室-广州璟业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_北京网站制作公司_北京网站设计公司-北京爱品特网站建站公司 | 减速机_上海宜嘉减速机| 步进驱动器「一体化」步进电机品牌厂家-一体式步进驱动 | 电机保护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上海硕吉电器有限公司 | 牛皮纸|牛卡纸|进口牛皮纸|食品级牛皮纸|牛皮纸厂家-伽立实业 | 全自动不干胶贴标机_套标机-上海今昂贴标机生产厂家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最新电影-好看的电视剧大全-朝夕电影网| 山东成考网-山东成人高考网 | 热缩管切管机-超声波切带机-织带切带机-无纺布切布机-深圳市宸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定制/定做衬衫厂家/公司-衬衫订做/订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 | 安徽千住锡膏_安徽阿尔法锡膏锡条_安徽唯特偶锡膏_卡夫特胶水-芜湖荣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媒介云-全网整合营销_成都新闻媒体发稿_软文发布平台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_广州废旧设备回收_报废设备物资回收-益美工厂设备回收公司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 沥青车辙成型机-车托式混凝土取芯机-混凝土塑料试模|鑫高仪器 | 液压中心架,数控中心架,自定心中心架-烟台恒阳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粉末包装机,拆包机厂家,价格-上海强牛包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钢结构厂房造价_钢结构厂房预算_轻钢结构厂房_山东三维钢结构公司 | 合肥角钢_合肥槽钢_安徽镀锌管厂家-昆瑟商贸有限公司 | 回转支承-转盘轴承-回转驱动生产厂家-洛阳隆达轴承有限公司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GEDORE扭力螺丝刀-GORDON防静电刷-CHEMTRONICS吸锡线-上海卓君电子有限公司 | 商标转让-购买商标专业|放心的商标交易网-蜀易标商标网 |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减速机三参数组合探头|TSM803|壁挂式氧化锆分析仪探头-安徽鹏宸电气有限公司 | 电子万能试验机_液压拉力试验机_冲击疲劳试验机_材料试验机厂家-济南众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焊管生产线_焊管机组_轧辊模具_焊管设备_焊管设备厂家_石家庄翔昱机械 | 临朐空调移机_空调维修「空调回收」临朐二手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