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原文教案
在逐日的過程中,夸父穿過大山,跨過河流,大地被他的腳步震得來回搖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課文《夸父逐日》原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渭、鄧”兩個字。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內容。
3.體會夸父胸懷大志、英勇頑強的精神。
4.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5.體會神話故事的特點。
6.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7.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結合注釋,或查閱工具書理解一些文言字詞的意思,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這個故事所揭示的意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渭、鄧”兩個字,讀通課文。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文中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查閱工具書,理解文中的詞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大禹身先士卒,無私奉獻,治服洪水為人類造福為世人敬仰;大衛聰明機智,英勇無畏,打敗巨人拯救以色列人民令我們欽佩。這些生動的故事與傳說,豐富了我們的想象力,啟迪了找們的智慧。今天,我們將走進神話世界,去認識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精神也值得我們贊揚與學習。
2.板書課題:夸父逐日,齊讀。
3.借助注釋,理解課題。
夸父:是神話傳說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逐:追趕、賽跑。
夸父逐日:夸父追趕太陽。
4.認識文體。了解特點。
⑴學生根據預習,說說這篇課文的內容與以往學習的其他課文有何不同之處。
①內容簡短,只有三行三句話。
②字句簡練,但包含著具體而豐富的意思。
③需要借助注釋來理解課文內容。
⑵教師小結:是的,這是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內容雖然簡短,但卻講述著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內容。
二、指導朗讀,培養語感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名朗讀,老師指導。
三、自學反饋,理解內容
1.提示自學方法。
①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集體評議,糾錯正音。(多請幾個學生來讀)
②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根據注釋理解意思。
③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說說文中每句話的意思。
④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在學習小組內交流,解疑。
⑤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述全文的意思,了解夸父逐日的故事。
2.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
3.出示文中生字,認讀理解。
渭:即渭河,發源于甘肅,經陜西流人黃河的一條大河。
鄧:是一個姓氏,文中“鄧林”指的是桃林。
4.學生自主學習,嘗試弄懂詞句意思。
5.生生交流自學成果。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難詞難句的意思。
⑴夸父與日逐走,入日。
①逐走:追趕,賽跑。入日:太陽落山的地方。
②句意:夸父追趕著太陽,一直趕到太陽落山的地方。
⑵渴,欲得飲,飲于河、渭。
①欲:想要。飲:喝。河、渭:黃河與渭水。
②句意: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
⑶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①大澤:大湖。
②句意: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⑷未至,道渴而死。
①未至:沒有直到。道:路途中。
②句意:還沒趕到大湖,半路上渴死了。
⑸棄其杖,化為鄧林。
①棄:遺棄。鄧林:桃林。
②句意:他遺棄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6.學生將各句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述夸父逐日的意思。
(巨人夸父追趕太陽,一直趕到太陽落山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半路上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四、課堂小結
1.學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齊讀全文。
2.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了課文的內容,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我們不得不佩服古文的精妙,竟然只用了極其簡短的三行文字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那么,在這個神話故事中表現了夸父的什么精神,寄托著古人怎樣的愿望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研究。
五、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2.思考課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質疑拓展,豐富文本內容,完整感知故事情節。
2.體會夸父胸懷大志、英勇頑強的精神和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3.了解著作《山海經》,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夸父胸懷大志、英勇頑強的精神和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認識《山海經》。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質疑導入
1.指名背誦課文,集體評議,及時糾正錯誤。
2.全班齊背課文。
3.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⑴師生合作,教師抽讀文中的字詞或句子,學生說出相應的意思。
⑵指名根據課文內容,講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⑶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這篇神話故事講述的是巨人夸父追趕太陽,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的故事。
4.教師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你還有什么疑問想弄明白的嗎?
5.學生自由發言,提出疑問。
⑴夸父為什么要追趕太陽?
⑵夸父臨死前拋出手杖化成桃林又是為了什么?
……
6.教師小結,導人:是的,課文雖然為我們講述了夸父逐日的過程及結果,但仍有許多空白處需要我們去想象,去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夸父的精神,以及古人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交流拓展,體會精神
1.學生展開想象,針對提出的疑問,暢所欲言,交流解疑。
2.通過閱讀,說說夸父逐日的原因與棄其杖的目的。
⑴夸父逐日是為了抓住太陽,叫太陽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表現了夸父對光明的熱愛。
⑵夸父棄杖是為了將手技化為桃林,讓追尋光明的后人摘取樹卜的鮮果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表現了夸父身雖死而志長存,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
3.品析文本,體會夸父逐日的艱辛,感悟其精神品質。
⑴“入日”:一直追到太陽落山的地方,感受夸父逐日路程之遙遠,體會夸父不辭勞苦,堅持不懈的精神。
⑵“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口渴難忍,飲干黃河、渭河的水仍無法解渴,足見夸父在追日途中英勇頑強的精神。
⑶“未至,道渴而死”:夸父為逐日最后焦渴而死,從中體會夸父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⑷“棄其杖,化為鄧林”: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為了鼓勵追求光明的人奮勇前行,他臨死前奮力拋出手杖,化為一片桃林,希望樹上的鮮果能為追求光明的人解渴,并給予他們前進的力量,從中再次體會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5.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6.教師小結:夸父為了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不辭勞苦奮勇追趕太陽,最終渴死途中。這篇古代神話表現了夸父胸懷大志、英勇頑強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7.討論交流:夸父逐日的故事寄托著古人怎樣的愿望?
⑴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古人在漫長的黑夜沒有燈火照明所可能帶來的不便與危險。
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
⑶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體會。
這篇古代神話表現了夸父胸懷大志、英勇頑強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三、課堂小結,認識著作
1.教師小結:為了讓光明永存人間,夸父頑強不息奮勇追日,最終渴死途中。但他身雖死而志長存,以生命鑄成山岳,以手杖化為桃林,以甘美的鮮果幫助與鼓勵人們在追尋光明的路上奮勇前行。人的一生總要有所追求,如果擁有了夸父逐日的精神和力量,又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又有什么目標不能實現呢?
2.認識著作《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它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山海經》全書共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的山水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其中《山海經》所記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堪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有所夸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四、作業設計
1.默寫課文。
2.完成自測題。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2)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中的停頓。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4)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和翻譯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兩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解兩篇文章的主旨。
3、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教學時間:二課時
自學內容:
1、朗讀課文,正音,斷節奏。
2、翻譯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神話是我們文學天地中燦爛奪目的瑰寶。女娃造人的故事還記得嗎?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補天,精衛填海)
二、復習一下有關神話知識。講述神話的產生和特點及《山海經》。
1、神話是在科學水平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許多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這種想像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仍有廣闊的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尋,去研究,所以,這種想像力、創造意識,都是我們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經》譯,書名。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亦無定論,近代學者多認為不出一時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國時作品,《海內經》四篇則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為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晉郭璞作注,并為《圖贊》,今圖佚而贊存;其后考證注釋者有清代畢沅《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今人袁珂《山海經校注》等。(教師可根據需要選取要點講解)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節奏。
2、學生齊讀2遍。(齊聲朗讀)
3、學生對照注釋,初步理解文句,劃出疑難字詞,師生交流。
逐走:競跑,賽跑。欲得飲:想要。
飲于河:黃河。大澤:大湖。鄧林:桃林。
4、學生口頭翻譯課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譯文: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僅37個字,但故事情節波瀾曲折,這篇神話共分幾個畫面來描述夸父?
明確:逐走,入日——渴,飲于河渭——北飲大澤——道渴而死——棄杖化鄧林
四、問題探討
1、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于與太陽競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夸父這一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超現實的想像、夸張的浪漫主義魅力。
2、你對夸父追日的行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寫一段夸父臨死前的內心獨白?
明確:夸父是一個古代神話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爭,甚至為此獻身,更令人感動的是,死后,他的手杖,還要化成一片桃林,將頑強的生命延續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犧牲、造福人類的可貴精神這篇神話對后世影響很大。
(對夸父這個人物,學生會有分歧,可能有學生認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師對此也不要斷然否定,應該保護學生爭論問題的積極性。可以從神話故事的特點方面引導學生從積極方面理解夸父的行為,從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氣魄。)
夸父臨死前的內心獨白:學生自寫,然后交流。
3、對《夸父逐日》的結尾:棄其杖,化為鄧林。應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那么,什么是“鄧林”呢?“鄧林”實有基礎,在現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據清代學者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桃林”。“鄧林”為地名之說,與“鄧林”即“桃林”之說并不矛盾。我們可以認為,“鄧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鄧林”這一地名是因“鄧林”的“桃林”之義而得名的。此處,“杖”與“桃林”同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處;夸父的口渴如焚,與提供甘甜多汁果實和成片綠陰的'桃林',在內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遺下的`手杖化為一片桃林這一結尾,以富有詩意的高度想像力,豐富了《夸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涵,豐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為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
4、成語“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
5、背誦課文。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3】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故事。
2、在品讀語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求光明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3、積累文中的優美詞語。
4、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
三、課程資源準備與開發:幻燈片
四、教學過程:
(一)猜猜神話故事中的人物:
1、課件逐一出示:
(1)他開辟了天地,并用身軀化作世間萬物。——盤古
(2)他帶領百姓戰勝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
(3)他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后羿
(4)她懷抱玉兔,在月宮遙望親人。——嫦娥
(5)她化作小鳥,把石子投入大海。——精衛
(6)她創造人類,使百姓獲得新生。——女媧
2、小結:這些神話故事和人物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神奇)是的,神話故事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受莫過于神奇,因為這些神話故事是我們的老祖先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里面充滿神奇的想象。今天,我們再來學個神話故事。
(二)揭示課題
1、齊讀,說說主人公是誰?正音。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預設:夸父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樣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結果如何?
(三)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讀文章。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橫線把能解答三個問題的有關語句畫下來。
2、檢查字詞。
追趕 手杖 虞淵 伏身 渭河 咕嘟咕嘟 霎時間 瀚海 頹然 拋出 長眠 金光普照 枝葉茂密 鮮果累累 追求光明 奮勇前行
(形式:小老師帶讀、齊讀)
3、能不能用自己簡單的話來連起來回答這三個問題?
這個神話主要寫了夸父( )太陽,( )虞淵,夸父倒下變成( ),他的手杖變成了( ),目的是( )。(指幾名學生說)
(四)品讀課文
過渡:現在我們詳細地來解決這三個問題。
為什么追?
1、夸父為什么要去追趕太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一段,波浪線劃出句子。
2、交流:
課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⑴ 指名讀。
⑵ 引讀:
師:是呀,夸父對光明是那么的渴望,當夜幕降臨,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陽,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師: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⑶讀著這樣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
我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追求光明)(板書)
4〕同學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出夸父的心聲,呼出他對光明的渴望!
生齊讀:“我不喜歡……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怎樣追?
過渡:是呀,在字里行間,我們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動了,更被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著,讓我們再次隨著這些神奇的語言文字走進故事2~4節。
1、四人小組默讀2~4節,邊讀邊討論夸父追日的神奇在哪里,又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并寫上批注。
2、交流句子一:
課件出示:“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⑴指名讀,夸父“神”在哪里?(跑步速度快)
⑵從哪里體會到?(抓“一眨眼”“像風似的奔跑”體會夸父速度快)
提示:爸爸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如果以每小時100公里來計算,兩千里得開多少小時?(10小時)整整要開10小時,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啊!把這份感受讀出來吧。
〔3〕創設情境:夸父,你為什么跑得這么快,這么急?
預設:因為太陽就要落山了。
3、是呀,因為夸父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個目標:
課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生齊讀)
4、不知不覺中,一個“神”已深深印在我們心頭,夸父還“神”在哪里?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⑴指名讀,夸父“神”在哪里?
⑵抓關鍵詞“霎時間”體會夸父喝水的速度之快。給“霎時間”換個詞:一眨眼、一瞬間、一剎那、轉眼間……
⑶夸父喝水不僅速度快,而且——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感受夸父喝的水多。)
⑷指導朗讀,表現出夸父喝水快,量多。(指幾名學生讀)
⑸盡管如此,可夸父還是沒有止住口渴,因為他實在是——(太渴了!)
〔6〕出示:就在這時候,夸父的喉嚨干得直冒煙。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
〔7〕從哪個詞看出他真的是很渴很渴?
〔8〕齊讀第三自然段,體會夸父那種口渴難忍的感受。
5、是呀,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但他有沒有準備放棄追日?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目標支撐著他。
課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生齊讀)
讀到這里,你又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6、夸父還“神”哪里:
出示:“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塞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⑴指名讀,夸父遺憾什么?(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⑵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望都化作這最后的奮力“一拋”上。此時,這一拋,都拋出了什么?(這一拋,拋出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這一拋,還拋出了鮮美的桃子。)
⑶引導:同學們,傳說夸父是古代部落的一個首領,這個部落特別奇怪。一年中只有兩個月,天上是有太陽,其余的十個月,人們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所以夸父是那么想把太陽留住。你說,這一拋,夸父還想拋出什么?(根據生回答板書:希望、光明……)
⑷指名讀。
⑸想象他當時倒下時的情景,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山崩地裂、地動山搖……)是呀,大地和山河在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連太陽也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送給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讓我們帶著滿心的敬意讀讀夸父的最后一瞬間。(齊讀)
⑹讀著讀著,你又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7〕小結:追求光明、堅持不懈、無私奉獻……這就是夸父精神。
結果
1、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學生續讀)
2、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那個追尋光明的人,當你吃著鮮美的桃子,看著茂密的桃樹林時,你有什么想對夸父說的呢?(佩服夸父的決心及毅力、還有做事不半途而廢的精神;永遠秉持著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艱難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1、《夸父追日》這則神話故事出自我國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經》,想看看這本書中是如何寫這個故事的嗎?
出示: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2、以晉代詩人陶淵明稱贊夸父的古詩(齊讀):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竟走。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3、總結,引導課外閱讀
“功竟在身后”,是呀,同學們,精彩神奇的神話故事,帶給我們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多的則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一個發人深省的深刻道理,或許還是一個個催人淚下的真情故事。即將下課,老師送給大家一份小小的禮物,這份禮物或許并不值錢,但是如果你能好好運用的話,將會是無價之寶。
課件出示:中國神話、希臘神話、歐洲神話、阿拉伯神話等書的封面。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故事內容,感受夸父的執著、奉獻精神。
3、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神話故事。
【教學重點】抓住一系列詞句去讀,從讀中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感受夸父的高大形象和無私奉獻、永不放棄的精神。
【教學流程預設】
一、神話故事引入(猜猜神話故事中的人物)
(一)師說句子,生根據句子猜人物。
1、他開辟了天地,并用身軀化作世間萬物。(盤古)
2、他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后羿)
3、她懷抱玉兔,在月宮遙望親人。(嫦娥)
4、她化作小鳥,把石子投入大海。(精衛)
5、她創造人類,使百姓獲得新生。(女媧)
(二)小結:這些神話故事和人物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神奇)
(三)是的神話故事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受莫過于神奇,因為這些神話故事是我們的老祖先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里面充滿神奇的想象。
二、出示課題。
1、指名讀——齊讀課題,把課題讀正確。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一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生字學會,也可舉手請老師幫忙,把課文讀通順。
2、生字、詞語學習。
出示:手杖、虞淵、伏下、渭河、咕嘟、瀚海、頹然、遺憾、向前一拋、
鮮果累累、幾縷光輝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二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夸父為什么要追日?從文中找出句子用橫線劃一劃。
(1)、出示: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2)、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想想你讀明白了什么?
(3)、反饋交流。
(4)朗讀練習。
四、感受神奇,細讀2、3、4自然段
(一)夸父是怎樣追日的呢?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第2、3、4自然段,把你覺得最神奇的地方用橫波浪線劃一劃,在多讀幾遍。
(二)交流反饋:
預設一:
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1、這段話中你覺得神奇的是什么?為什么?
(像風似的奔跑、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提起長腿、邁開大步)
2、通過這些關鍵的詞句,明白夸父追趕太陽的速度之快。朗讀訓練,讀出這種感覺。
3、通過“提起長腿,邁開大步”,理解夸父身材的高大。
4、用朗讀來表現速度之快和身材高大。
預設二:
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1、通過“霎時間”感受到夸父喝水的速度之快。給“霎時間”換個詞,意思不變:一眨眼、一瞬間、一剎那、轉眼間、……
2、“兩條大訶都給他喝干了”,感受夸父喝的水多。
3、通過朗讀,表現出夸父喝水快,量大。
4、盡管如此,可是夸父還是沒有止住口渴,因為他實在是——太渴了!
5、從哪里看出他真的很渴很渴?(直冒煙)
6、出示:就在這時候,夸父的喉嚨干得直冒眼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
7、讀好這句話,體會夸父那種口渴難耐的感受。
8、整體感知這一段,連起來朗讀第3 自然段。
預設三:
那大澤,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寬。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
1、從“上千里寬”來體會距離的遠。
2、通過“一座大山、頹然”來感受夸父身材的高大,想象大山倒下時候的情景,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3、朗讀這一段,讀出“大、氣勢恢弘、悲壯”的感覺。
4、同學們,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神奇的感受,還有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因此,學習神話故事,我們還要學會思考。
五、感悟夸父的精神
(一)山一樣的夸父倒下了,就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他做了什么?請同學們讀讀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二)出示:“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三)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夸父為什么要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
(四)請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1、出示: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尋找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2、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思考:夸父奮力拋下的僅僅是一根手杖嗎?他拋下的是——(希望、精神、勇往直前的力量、追求光明……)
六、小練筆
(一)寫下此時想對夸父說的話。
(二)相互交流。
七、小結,引導課外閱讀
同學們,精彩神奇的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多的則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一個發人深省的深刻道理,或許還是一個個催任淚下的真情故事。在這兒,老師推薦幾本書:《中國神話》、《希臘神話》、《歐洲神話》、《阿拉伯神話》,請同學們去看一看,你將會受益無窮。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5】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 出示圖,小朋友看到這副圖,你會馬上想到哪個神話故事?
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
今天讓我們再走進一個神話故事,夸父追日
2、再讀讀這些神話故事的題目,你發現了一個什么規律?(誰干什么?)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來取題目 ,這就是取題目的一種方法。
3、(板書課題)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寫一寫課題。讀課題。
4、看了這個神話故事的題目,你有什么問題?(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沒有?)
5、過度: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讀。
3、檢查字詞。
(1)虞淵 黃河 渭河 大澤 瀚海
你發現了什么?
它們的字義都與水有關,而且都表示水很多。
(2)“一眨眼、霎時間”。他們都是表示時間——很短。看到它們你還想到哪些詞?
(3) 頹然、遺憾
這兩個詞語,你有什么發現。(這些詞語都表示了夸父倒下那一刻的心情)
4、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們從課題中已經簡單地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內容,現在能不能說得具體些。
課件出示::夸父為了 ,他去追日,
卻因為 而倒下了,在臨死前,他還 。
5、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板書:喜歡光明
三、深入研讀課文,體會神奇,感受夸父精神。
(一)、過度:同學們,這是個神話故事,里面有許多想象豐富神奇的句子,請你再細細地讀課文,把你認為神奇的句子劃下來,有滋有味地讀一讀,還可以讀給你的同桌聽。
(二)學生自讀學習
(三)交流
1、句一: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體會:神奇在目標與常人不一樣,敢追趕太陽,并把它固定在天上。
2、句二: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1)讀了這句,夸父給你什么感覺啊?
(2)生活中,你見過跑這么快的人嗎?
(3)古人的想象真神奇啊!小朋友,你能來想象一下嗎?
夸父一提腿,就。
夸父一邁步,就。
夸父一 ,就。
(4)看圖讀,把圖中夸父疾步如飛的感覺讀出來。
3、句三:就在這時候,夸父的喉嚨干得直冒煙。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教師引導:神奇在哪里?這么長這么寬的河霎時間都給喝干了。你還能讀嗎?
你什么時候這么渴?把那種感覺讀出來。
4、句四: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灑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1)教師引導:小朋友,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響聲——驚天動地、地動山搖、山崩地裂、震耳欲聾……真是神奇,誰再來讀?
(2)在他倒地的一瞬間,他的心情怎樣?
(3)他遺憾地長嘆一聲,夸父啊,你在嘆什么啊?
(4)夸父僅僅是遺憾嗎?誰再讀讀句子。你又讀出了什么?
(5)是啊,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望都化作這最后的奮力“一拋”上,他拋出了什么啊?
(想拋出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想拋出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6)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5、句五: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盛、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1)夸父倒地變成大山,手杖一拋變成桃林,這是多么神奇多么奇特的想象啊!同學們,你能展開想象來說說,夸父在山的東邊,或者西邊、北邊還會拋出些什么呢?快拿出練習紙也來寫寫神奇的句子吧。
(2)小練筆設計: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 )邊,有( ),給追尋光明的人。
(3)剛才同學們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寫出了這么神奇的句子,你們看,神話的語言是多么有魅力,多么吸引人啊!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神奇的語言。(讀第5節)
(4)讀到這里,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板書:充滿光明
四、合作看圖講課文
1、合作看圖講故事。
2、剛才我們合作著把這個故事講了一遍,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五、小結課文布置課后作業
小朋友們,這一個神奇的、感人的故事就選自我國古代的文學巨著——《山海經》,《山海經》里的神話故事數不勝數,課后到書店去買一本,繼續暢游神話故事,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力,感受更多神話人物的勇氣和智慧。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夸父的執著,奉獻精神。
3、會復述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神話傳說導入,增強神秘感。
師描述: 有一個巨人族,名叫夸父,住在遙遠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載天”的大山上。他們個個都是身材高大、力大無比,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中握著兩條黃蛇。看樣子很可怕,其實他們性情溫順善良,都為創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奮努力。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夏季雖暖但卻很短,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山頭的積雪還沒有溶化,又匆匆從西邊落下去了。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成都載天的上空,不斷地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于是他們從本族中推選出一名英雄,去追趕太陽,他的名字就叫“夸父”。板書:夸父
夸父被推選出來,心中十分高興,他決心不辜負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陽賽跑,把它追回來,讓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樣溫暖。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神話故事——夸父追日。補全課題:追日
出示課文插圖(此圖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看圖感受,讀課題。
二、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1、自主試讀
遇到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自己借助工具書解決。
2、自主練讀
目標:將課文讀正確、流利
形式1:自由練讀
形式2:小組內輪流練習
展示自主練讀情況:可以指名個別逐段朗讀,也可以指名小組輪流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這些同學是否將課文讀得一字不差了?
3、自主品讀
(1)閉上眼睛想一想:課文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喜歡讀課文哪幾個段?簡單交流,不說原因。
(2)印象深刻的地方(或:你喜歡讀的段),請你多讀幾遍,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3)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隨機抽查每組一至二名同學朗讀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的原因,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預設交流點:
學生:我喜歡讀第一段話——……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陽躲到 哪 里 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這段話讓我 感受到了夸父喜歡光明,不喜歡黑暗。他想讓太陽永遠光照在天空中。
學生:從:“我不喜歡----喜歡---我要---把它---叫它---讓大地永遠---”這些詞語里,我感受到了夸父的口氣很堅決,好象一定要把太陽追上,把他抓住,固定在天空中。
老師:同學們講得真好,那誰愿意幫夸父把心里的這種想法表達一下?(感情朗讀這段話。)
學生:夸父的執著還可以從下面的段落中看出來。(該生讀)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學生:“像風似的奔跑,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看出夸父跑得很快,恨不得馬上將那個太陽抓住。
學生:還可以從課文插圖上感受到,夸父的動作,夸父的神情,有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
老師:(倘若學生沒注意到插圖,由老師引導學生看圖,圖文結合,有助于感悟。)
老師:這種力量就是夸父對光明的執著追求。那么誰想讀一讀這段話呢?
學生朗讀。
老師: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說說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會說什么?
學生:自強不息。
學生:熱愛光明。
學生:意志堅強------
學生:課文有一處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我覺得好遺憾!
學生: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老師:結果是遺憾,但夸父追趕太陽的過程足以讓我們敬佩!
學生:再讀課文。
學生:我仿佛看到了課文最后一段所描述的景象(讀出)
老師建議可以將這幅圖繪制下來。
4、學生交流: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了什么?我想把它寫下來。
三、再讀思考,復述課文。
自由默讀課文,思考:如果讓你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你打算怎么說?
小組內練習講這個故事,可以自己講,也可以合作講。
各組推選代表或合作上臺講故事。
評議,選出“故事大王”。
四、課外拓展。
繼續收集、閱讀神話傳說故事,并結合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開展一次神話傳說故事會。
教學反思:
對于神話、傳說一類的文章,孩子們學習起來很有興趣和熱情,在導課時提問孩子你都知道哪些神話故事?天啊,這可真是炸了鍋了,結果很多孩子都把手舉的高高的爭著來回答問題。后來又提出了問題:你覺得課文中哪些部分最能打動你?孩子們回答起來頭頭是道,突然間想到參加了這次考試之后,休息一個暑假,明年孩子們就四年級了,呵呵,回想他們剛上三年級時候的模樣,覺得現在無論從回答問題、課堂表現、自律程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群小毛頭接下來還要接受各方面的各種考驗啊。教育最成功的就是不教育。現在這班孩子中,有一部分已經可以做到自我教育了,但是還有一部分,特別是男孩子還要依靠老師的督促才能夠認真的學習,相信這將是下學期我教學的重點了,怎樣讓這些孩子也能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也也能認真的學習,一方面要樹立他們心中的道德感,同時要進行鍛煉強化,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的發展、學習。
《夸父逐日》原文教案【篇7】
本課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學習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體會夸父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培養堅強不息精神,培養堅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
3.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夸父身上的精神和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培養堅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
1、自制我媒體課件
2、布置學生閱讀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 題
1、同學們喜歡讀神話故事嗎?你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呢?
(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夸父逐日、后異射日、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精衛填海、百鳥朝鳳、盤古開天)
2、中國的神話傳說是最悠久的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夸父追日》
3、板書:夸父追日、
4、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呢?
(夸父為什么要追日?他是怎么追的?后來追到了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難詞、難句要多讀幾遍。
2、課件檢查詞語咕嘟咕嘟 頹然 遺憾 霎時間、長眠追尋光明奮勇前行 :追趕太陽 虞淵 喉嚨直冒煙 渭河 瀚海 一眨眼
三、細讀課文
(一)追日的具體原因
1、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非常有價值,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從故事中知道了夸父為什么要追日呢?
出示句子: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a、 指定學生讀,師范讀,你是怎么理解的?
b、 補充資料:
c、夸父僅僅是為了自己喜歡光明而追日嗎?是為了整片神州大地的光明。
d、教師引讀課文:
看著西沉的太陽漸漸遠去,但他還是不忘心中的目標,夸父心想。指定學生讀
為了追求內心渴望的光明,即使要以生命為代價,夸父的決心毫不動搖。男同學讀
2、讀著這樣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勇敢追求光明 堅定的信念)
師:把勇敢的,有著堅定信念的夸父用朗讀表示出來,齊讀。
(二)追日的過程
1、夸父是怎么追日的呢?
a、課件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①指定學生說體會(跑步速度的神奇)
②抓“一眨眼”和“兩千里”體會夸父速度快。
③夸父風一樣的速度不是微風,而是什么風?
用你的朗讀表示出來。
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相當于一眨眼就從杭州跑到了北京。
師:把這份感受讀出來吧
2、這就是神話故事的傳奇色彩。課文還有哪些地方也讓我們感受到神話的這種神奇魅力?自由讀讀課文找出來。
交流:
a、課件出示: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①指定學生談理解(口渴程度的神奇)
②你平時口渴最多能喝多少?喝水的聲音呢?夸父喝水的聲音是“咕嘟咕嘟”的聲音
拓展黃河、渭河資料(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長度5464千米,將近橫跨整個中國,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這樣的兩條大河夸父霎時間把他喝干了)
③誰來讀讀;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渭河水被夸父喝得點滴不剩,可結果還是沒止住渴呀,誰再來讀讀。
評價:巨人喝水,那真是飲干江河水。。
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感受神話故事的這種傳奇色彩。
b、還有呢?
課件出示: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
①、談體會(體重的神奇)夸父倒下的聲音令人震耳(欲聾)、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②、讓我們一起來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③看到夸父的倒下,你的心情如何?(傷心、悲痛……)
④感到悲痛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巨人族的族人、大地、山河,甚至被他追逐的太陽。)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用悲傷的語氣去讀不要跟同學說,創造這種意境即可)
c、 課件出示: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①他在遺憾什么?他在深深地嘆息什么?
生自由回答(無可奈何,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②你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③盡管夸父已經筋疲力盡,盡管他已經不能再站起來,但是他并沒有屈服,他用盡最后一口氣,奮力將自己的手杖向前拋去。這一拋拋出的是?
課件(出示一片桃林,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四、拓展延伸
1、倒下的夸父變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
2、如果你就是那個追尋光明的人。當你吃著鮮美的桃子,看著茂密的桃林,你有什么想對夸父說的?
請你把它寫下來。交流
3、學到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自強不息、頑強拼搏)
①夸父不僅僅是留給我們巨人形象,他更是一個精神上的巨人。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決心和堅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一直被全人類、全民族延續著。
4、同學們,神話故事里充滿神奇的想象,只要我們繼續暢游在神話故事里就會感受到更多神話人物的勇氣和智慧。抽空到書店找一本,踏上神奇之旅繼續去感受,和同學交流。
5、推薦讀物:《夸父追日》這則神話故事出自我國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