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
小學教育階段后為中學教育階段,即從小學升級到初級中學(簡稱:小升初)。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 聽懂會讀“Let’s talk”。并能做靈活替換練習。
2.能夠聽、說、認讀句子: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he is a TV reporter.并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
3.會唱歌曲《My family》,并能替換歌詞演唱。
教學重難點
1.熟練掌握本課時的重點單詞。
2.能夠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句型: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he is a TV reporter. 并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
3.著重講解問句與陳述句中動詞的變化形式。
教學過程
Step 1:warm-up
1.教師熱情地和學生打招呼問好,做簡單的Free Talk.
2.教師為學生播放教學媒體資源中的《chant》,和學生一起拍手說唱。
3.教師和學生一起復習A部分“Let’s learn”中的單詞:Act like a singer. Spell the word singer,driver...
Step2: Presentation:
1.教師用卡片里的單詞做替換詞,讓學生靈活應用的對話。課件出示圖片:
What do you do?
I’m a driver.
I’m a teacher.
What about you?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singer. He is a writer.
What does she do?
She is a
TV reporter....
2.教師通過教學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課本59頁 “Let’s try”部分的教學內容,
讓學生通過看圖,聽音進行選擇。錄音內容如下:
Woman: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Girl: She is a singer. Woman: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Girl: He is a teacher. He is a teacher. He teaches Chinese. Man: Circle the right pictures.
3.學生聽完“Let’s try”部分的錄音之后,教師問學生“What does your father /mother do ?”如果學生回答“She’s /He’s a singer/teacher.”教師可以繼續問“Does she /he teach English? Does she /he often sing songs?”學生會回答“Yes, she /he does. No, she/he doesn’t.”復習以前的知識。
Group work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
然后教師通過教學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Let’s Talk”的教學錄音,學生跟讀。最后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鼓勵學生做替換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動詞的變化形式: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詞動詞后面加s 或者es,在疑問句或者否定句中,前面有了助動詞does,后面的動詞要變成原形。)
4.教師給學生呈現Group work 的教學掛圖,讓學生先認真看圖,然后在表格內填上所要采訪的同學名字,然后去采訪班里的同學:“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 do? ”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讓幾名學生匯報調查結果。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調查結果對學生進行提問。
Step 3: Practice
按要求改變句子。
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背靠背”活動。
學生兩個人一組背靠背坐好,每人使用一套職業卡片和家庭成員卡片。左邊的同學先把家庭成員和職業卡片一一對應排列好,右邊的同學向同伴提問,如: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左邊同學根據自己卡片的擺放位置作答,右邊同學根據對方的回答排列自己的卡片。問答結束,兩個人的卡片位置應該相同。教師做裁判,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表現得最棒,并發送小禮物表示獎勵。
Step 4.Summary
Jobs 職業
driver 司機 teacher 教師 farmer 農民
player 運動員 worker 工人 cleaner 清潔工
doctor 醫生 manager 經理 dancer 舞蹈演員
boss 老板 employee 職員 engineer 工程師
editor 編輯 designer 設計師 reporter 記者
tailor 裁縫 waiter 男服務員 waitress女服務員
jailer 獄警 fireman 消防員 conductor 售票員
accountant 會計 salesperson 售貨員
postman 郵遞員 librarian 圖書管理員
policeman 男警察 policewoman 女警察
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Step 5.Homework
1.讓學生熟練掌握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和詞組。
2.讓學生聽Let’s Talk部分的錄音,讀給家長或同伴聽。
3.讓學生課外完成Task Time 任務,下節課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A Let’s talk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he is a TV reporter.
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認識“成數”,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對“成數”問題有好奇心,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成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解決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錢買了一條牛仔褲,因為那兒的牛仔褲正在打七折銷售,這條牛仔褲原價多少元?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聽農民們說:“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產二成”,“我家的桂皮曬干后只有五成”等嗎?他們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商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是“折扣”,而農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就是“成數”。滲透環保教育
三、探究體驗
(一)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寫成百分數就是10%。
1、讓學生嘗試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寫成百分數。
2、讓學生說說除了農業上使用成數,還有哪些行業是使用了成數的知識。
3、練習:將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題,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讓學生讀題,分析題意,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個量為單位“1”?
3、學生嘗試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巡堂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理解“節電二成五”就是比去年節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從而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萬千瓦時)
或者引導學生列出:
350—350×25%=262.5(萬千瓦時)
四、鞏固練習
1、三成=( )%;五成六=( )%;八成三=( )%;
2、第9頁做一做
3、解決問題
(1)某鄉去年的水稻產量是1500噸,今年因為受到天氣災害的影響水稻產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產量是多少噸?
(2)鼎湖山20_年累計旅游人次是18萬人次,20_年累計旅游人次比20_年增加一成五,20_年累計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類)
(3)我校20_年的在校生人數有820人,比20_年在校生人數減少了二成,我校20_年的在校生人數是多少?
(4)某鞋廠20_年的年產量為30萬雙,20_年年產量比20_年增加了一成六,20_年年產量又比20_年增加一成,這個鞋廠20_年的年產量是多少萬雙?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經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收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
重點難點:
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去進行各種稅種的調查,初步了解它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餃子館吃了一餐餃子,味道可真不錯!一共用了168元,收銀員找錢時還主動給了我一張發票,你能評價一下這種做法嗎?
對,這個餐廳知法、守法,開發票對誰有好處?
開發票減少了餐廳的利潤,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具有了納稅意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板書:納稅
二、了解納稅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納稅的知識?
2、那今天這節課你還想學習哪些納稅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怎樣納稅?……)
3、要想更多更準確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來學習呢?
(看書、查資料、上網、去稅務局或向稅務局的親戚朋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4、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納稅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納稅意識,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5、說得很好,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了解了什么是納稅,為什么納稅,可作為小學生,光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應爭當小納稅人,學會怎樣納稅!
教師介紹上網查詢內容,納稅有哪幾個步驟?
在這幾個步驟中,哪個與數學密切相關?要運用到哪部分數學知識?
(百分數、百分數的計算)
究竟怎樣運用這部分知識呢?誰知道如何納稅?怎樣計算稅款?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板書公式: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簡單的說就是指什么?(應交的稅款)
各種收入呢?是一定的嗎?稅率是一定的嗎?你了解哪些稅率(不同的稅率)
那我選這個3%的來還!為什么不行?(根據稅種選擇稅率來還。)
那你會哪種稅種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營業稅……)
都會算了嗎?看這道題會算嗎?(例1)
板書:230×5%=11、5(萬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來同學們沒吹牛,確實會算營業稅了,關于其它稅種的計算還有什么問題或難以理解的地方嗎?
可能說,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師:誰能幫助他?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
師:會算個人所得稅的請舉手!看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靠自學還真有點難度,不急,我們一起解決它!哪些人要交個人所得稅?
師:對,只要有工資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出示:個人所得稅圖表)
能看懂嗎?什么意思?
幫我算算好嗎?(猜猜我的工資收入?)
好吧,就透露這個秘密給你們,我上個月的工資收入是2100元,獎金是380元,該怎樣算我的個人所得稅?
板書:2100+380—2000=480(元)
480×5%=24(元)
謝謝大家,我一定會依法納稅的!
三、練一練
練一練1—4題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借助網絡、運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了納稅中的數學問題,知道了運用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的方法來計算要交的稅!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沒有疑問?
如果沒有,那老師這有幾個話題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主題
1、你能為自覺納稅設計一句廣告語嗎?
2、如果我是稅務稽查員,如何防止偷稅、漏稅行為?
3、我們能為納稅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納稅
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230×5%=11.5(萬元)
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唱歌《春天的信使》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隨音樂踏著節奏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課前練習
(一)發聲練習
(二)了解歌中出現的變化音與上波音。
三、新課掌握
(一)導入(談話)
(二)范唱(老師將全歌有表情地唱一遍)。
(三)學譜(學生視唱,老師及時糾錯)
(四)學詞
1、給某字正音:蘆笙、嗩吶、鐃鑼(同時簡介這些樂器)
2、熟悉歌詞(按歌曲節奏輕生朗讀一遍)。
3、看譜唱詞。
4、歌曲情緒處理與表現。
四、課堂小結,下課。
小學六年級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并準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2、學生能初步處理音樂作品,并且能夠恰當的利用歌曲表達人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夠對他人的演唱進行客觀的評價。
4、學生能基本熟悉一個升號調的首調唱名位置。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創新手段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2、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又來到了我們共同唱歌跳舞的歡樂時光!首先讓我們跳起來,動起來,一起放松心情好嗎?師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訪客人:
(1)今天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請同學們問一下他們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紹教師的民族:漢族
3、欣賞FLASH影片《家鄉》。
三、實踐體驗、學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也蘊育了各具風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傾聽一首歌曲。
2、初聽歌曲。
3、提問
4、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5、再次感受,當你閉上眼睛傾聽,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腦海中會浮現什么畫面?
6、讓我們來一同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賞歌曲。(課件)
7、看到美麗的景色,老師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們歡迎嗎?教師范唱。
8、自學請為歌曲分段,每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感情來演唱?
9、分組合作學習
一組用“嗒”伴唱;一組主唱;一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創新改編,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1、提問:我們的家鄉是哪里?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那么就讓我們做一次“小小作詞家”,把這首歌改編成《美麗的大家園》
2、學生朗讀自編的歌詞。
3、隨音樂熱情的演唱《美麗的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