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高中簡單的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寫高中簡單的教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高中簡單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簡單的教案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1

三維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學習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反顧捍衛國家主權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重點詞語、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3、說辯的藝術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欲望,于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戰與和皆出于利。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重點詞匯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亡鄭以陪(beì)鄰共(gōng)其乏困

闕(quē)秦秦伯說(yuè)逢(páng)孫杞(qǐ)子

2、語言點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于此

B、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D、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于晉:介詞結構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介詞結構后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三、學生熟讀課文,自主學習,翻譯全文

四、布置作業:抄寫譯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開口說話,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會說不會說大不一樣。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所以這“話”可不是隨便能說的。(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課文《觸龍說趙太后》)觸龍一句話就打動了趙太后的心:“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他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不但熄滅了趙太后的怒火,還令她欣然納諫。他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高明的說客。在春秋戰國時代,像他一樣高明的說客比比皆是。燭之武就是其中的一個。

二、檢查預習的情況,理解課文內容,重點語句翻譯(出示幻燈片)

三、學生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燈片)

第一段:秦晉圍鄭第二段:臨危受命第三段:說退秦師第四段:迫晉退兵

小結:這場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鄭國對晉國的無禮和背叛,這是晉國出兵的理由,但秦國僅僅是以盟軍的身份助戰而已,與鄭國之間沒有直接的利害沖突。這是燭之武游說成功的基礎。

四、精讀燭之武的說辭,自主學習(出示幻燈片)

1、燭之武游說的核心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關鍵詞。

(利,害)

2、你認為哪句話打動了秦伯?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3、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打算怎樣勸說秦伯?

(先表達為秦國著想的立場態度,來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后闡述亡鄭、保鄭之于秦國的利害關系,再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兩國關系,破壞兩者的聯盟,促使秦國改變主意,化敵為友,退兵助鄭。)

4、這段說辭語言非常精煉,可分為五層。概括各層大意。

①語氣謙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鄭對秦無益。

②說明亡鄭利晉,動搖秦伯的.決心。

③說明保鄭利秦,以利相誘。

④以晉對秦的背叛事實離間秦晉聯盟。

⑤一針見血地指出晉國是秦國的威脅。

小結:燭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說客,運用精煉的外交辭令化干戈為玉帛,說退秦師,最終保全了自己的國家。他這一番說辭真可謂“一語中的”、“一言興邦”,很有針對性和藝術性,需要我們好好體會學習。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可以說的人笑,一句話也可以說的人跳,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效果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五、探究學習·比較閱讀《蹇叔哭秦師》,討論:蹇叔的勸諫為什么不成功?

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左傳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秦師遂東。

(同樣是勸說秦穆公,為什么結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決策之前主動征求蹇叔的意見,可見并非剛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終卻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責任在誰?如果蹇叔在勸諫時能注意說話的方式態度,講究策略,而不是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教訓后生晚輩的架勢,也許穆公會重新考慮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軍隊出發前主動找穆公好好談談,而不是哭著說喪氣話,也許穆公不會對其破口大罵,連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顧了。如果蹇叔能夠在送兒子參軍的時候主動找孟明等將帥分析敵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兒子哭訴,也許秦軍不至于在崤之戰中一敗涂地,連三軍統帥也被俘虜。)

小結:為人處世,要學會藝術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與別人交談時,要注意說話的對象、時間地點場合,努力營造和諧的氣氛。尤其是向別人提意見或建議時,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藥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組活動:把握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各小組選擇一個人物,為課本劇寫一段角色分析。

燭之武:個性鮮明,才華出眾卻一直不得重用,牢騷滿腹,但深明大義,能夠顧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說秦伯退兵,可謂智勇雙全的愛國辯士。

佚之狐:老謀深算,有遠見卓識,但城府很深。(這個人的個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鄭伯:善于納諫,知錯能改。

秦伯:唯利是圖(可以引導學生參考閱讀課后練習三)

晉侯:頭腦清醒,理智行事,深謀遠慮,能夠隨機應變,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寬闊胸懷,終成一代霸主。

小結:這篇課文中,燭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過語言描寫和細節描寫正面表現了他的鮮明的個性和杰出的辯才,他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他的人物都從側面烘托了燭之武的智勇雙全。雖然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語的描寫,但都形象鮮明,個性突出。我們在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個性化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布置作業:

1、歸納語言點

2、以“說話的藝術”為主題設計制作一份小報,在班上交流。

第三課時

一、學生朗讀課文,探究學習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待形勢(“晉侯、秦伯圍鄭”,兩大國圍一小國——兵臨城下,形勢嚴峻);圍鄭原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兩事與晉利害相關,和秦利害關系不大——秦可以爭取);駐軍位置(“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分兵駐扎——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

2、佚之狐的話對刻劃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了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3、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

當鄭伯準備使燭之武見秦君時,卻遭到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鮮明地流露出對年輕時未被重用而產生的牢騷與不滿。而鄭伯則表現得大度寬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后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于是,燭之武只得“許之”。

4、“夜縋而出”四字能否刪掉?

不能,這四個字說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說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

5、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

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為五層。

①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說明亡鄭利晉,動搖秦亡鄭決心。

③進一步說明保鄭利秦,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考慮退兵

④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⑤從歷史說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使秦決心退兵。

小結,在短短的百余字內,燭之武站在秦的立場上,替秦分析圍鄭的利弊,層層深入,句句擊中要害,又句句打動秦伯,使秦國最終撤去了包圍,保全了鄭國,甚至獲得不僅于此的好處:秦鄭結盟,秦派軍隊戍守鄭國。充分表現出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刪掉?

不能,晉的退兵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時刻畫了晉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對風云突變的局勢,晉侯沒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二、寫作特點

1、敘事有波瀾,引人入勝

2、寫人個性鮮明,正側面描寫相結合

作者通過語言對燭之武作了正面描寫,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集中地刻畫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正側面描寫的結合運用,使燭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值得我們學習。

三、講解課后習題并布置作業

小練筆:設置一個情境,勸說某人接受你的意見或者建議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2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8課第2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后面是文化生活的第九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這部分內容主要講述了我國目前所處的文化環境,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后的內容打下鋪墊,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框題包含的一些基本觀點和理論是文化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會考、高考的必考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層面

(1)什么是落后文化

(2)什么是腐朽文化

◇理解層面

(1)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2)社會主義文化的導向作用

◇分析層面

(1)結合現實比較、鑒別一些文化現象

(2)通過事實分析落后、腐朽文化的表現及危害

2、能力目標層面

(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2)對現實“落后腐朽文化”問題的判斷、比較、鑒別、概括的能力

(3)樹立全面看問題的觀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層面

通過本課的學習,全面了解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源頭和本質上認識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從而正確地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三、材料處理與教學的重、難點分析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對第一部分陽光下的陰影作為導入新課的背景材料,點到為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作為本課的重點,建議重點分析和講解,并且補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強同學對該部分的理解。第三部分奏響主旋律則作為解決第二部分的問題的對策,則從國家層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國家領導層對社會主義文化的一些重要講話作為背景材料,以期增強主旋律的權威性,以提高同學們的認識。

2、本著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及存在于我國的原因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于我國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如何對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難點的依據: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平時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認識不夠清晰,難以樹立對待兩者的正確態度和形成正確的做法。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道德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視頻導入——學生探究——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教學內容的部分體驗,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并產生搞清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質的愿望,并能對以后的文化生活選擇產生積極的作用。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導入課堂學習。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針對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根據教師按照情景提出的問題,在5分鐘之內從書本上找到相應的答案。

合作探究法:按照小組分組的&39;形式,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回答問題。

徐氏記憶法:這是筆者按照自己的姓氏對濃縮記憶法的起的特別記號,主要讓學生掌握把教學內容進行濃縮記憶的學習方法。

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在教學內容學完之后,進行歸納和總結,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本節課的認識。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按照學校提出的50分鐘教學方案的設計思想,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3—5分鐘)

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政治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課堂作業當堂練時間安排(8—10分鐘)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3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統??

課前發放本節預習提綱,由學生填寫相關內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過程、特點和歷史意義。課上展開充分討論,探討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一、導入

提問: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統一:

六組同學演示:“德意志統一”

利用新聞播報形式列舉統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經濟狀況。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給德意志資產階級提出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德意志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普魯士完成統一的優勢。

學生演示俾斯麥上臺,發表演說,闡明“鐵血政策”。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的兩個資料分析“鐵血政策”的性質。

利用地圖簡介普魯士王朝的三次統一戰爭。討論俾斯麥的統一策略對戰爭的作用,注意普法戰爭后期性質的變化。

最后分析統一的歷史意義,探討德國的強大日后對歐洲、對世界的影響。

小結提問:俾斯麥在德意志統一中發揮了什么歷史作用?

三、意大利統一:

七組同學演示:“意大利統一”

展示14、15世紀意大利經濟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文化的繁榮。對比19世紀中期意大利的社會狀況,探討意大利在歷史進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學生歸納意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統一的進程、特點和歷史意義。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意大利統一的特點、加富爾和加里波第在統一進程中的歷史作用。

四、小結全課:比較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4

一、指導思想:

本組繼續以推進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為工作中心,以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指導,加強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切實落實學校對教研組的各項工作要求。以繼續創建優秀教研組為動力,團結組員,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地理教研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工作目標:

1、認真圍繞學校全面工作尤其以“以學定教”新課程改革為工作中心,并寓思想教育于知識傳授之中,充分發揮地理課的&39;德育功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四有”建設新人。

2、以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及時總結新課程研究成果,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及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小論文的寫作、地理野外觀察實踐活動。

4、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高一打好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高二重點是方法能力培養;高三重點是高考的備考工作。

5、加強本教研組的檔案和資料建設,對本組近幾年來的教研、教學的活動情況和課題成果等整理成冊,為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積累。

6、全組所有成員應努力將工作做到,使地理教研組成為優秀教研組。

三、工作措施:

1、面對教育改革的新發展,要加強學習,每周組織開展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討論,豐富學科知識,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大潮。

2、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形成良好的教研風氣,及時總結經驗,力爭每人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3、堅定執行公開課制度,每月安排一名組員上一節校級公開課,在周三上午業務學習的時候,就課論課的形式開展組內討論以利每位教師共同提高。

4、堅持作業教案定期檢查制度,每雙周檢查每位組員的作業和教案及聽課筆記。

5、在學校教導處和年級組的領導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地理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訓練提高學生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人員安排:

本教研組高一地理:彭化老師負責;高二地理:趙媛老師負責;高三地理:先青平老師負責。

五、教研活動安排:

1、第一周星期天:教研組計劃工作會議。

2、第二周起每星期三上午第二節課召開教研組內部會議。

3、以后每月安排兩次教研會。

4、4月份先青平老師、張清老師的公開課;5月份彭化老師、趙媛老師的公開課;

5、期末教學工作,每人撰寫一篇教學案例和論文。年青教師交五套自己做得地理試卷。

六、老帶新幫扶活動:

本學期,繼續進行老帶新幫扶活動。由先青平老師指導彭化老師、張清老師、趙媛老師。指導教師每周聽一節年青教師的課,并及時進行指導。指導教師必須聽年青教師的公開課。并指導適合本組的課題研究。

總之,在今年的研究工作中,地理組各位老師信心十足,爭取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下,本組的教科研工作能有更大突破,達到真正科研興校興組的目的。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稅收的含義、稅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的含義及意義。通過教學要使學生理解稅收三個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會算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各種具體稅種的掌握,能辨別具體濟濟活動中需納哪些稅,增加對社會經濟生活的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稅收及其基本特征、稅收的作用的理解,認識到依法納稅的必要性;通過對具體稅種特別是個人所得稅的了解認識到個人在社會分配中的地位,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教學重難點

稅收的含義及其基本特征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后習題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偷漏現象很嚴重,如何實現征管工作任務艱巨。針對這一現象你有什么對策?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6

TeachingAims

KnowledgeandSkills:

1.GettoknowaboutCanada.

2.Graspsomereadingskills.

3.StimulatetheSs’interestandloveforlearningaboutforeigncountries.

StrategyandMethod:

1.Trainthestudents’fastreadingability.

2.Trainthestudents’abilitytocooperatewithothers.

教學重難點

Mainpoints:

1.IntroducetheinformationofCanadatothestudents.

2.Trainthestudents’readingability—skimming,andlisteningability

Difficultpoint:

Learndifferentreadingskillsfordifferentreadingpurposes.

Teachingproceduresandways

教學過程

Step1.Reading&Greeting(2`)

Step2.LeadinginandWarmingUp(5`)

1.Freetalk:Doyouliketogosightseeing?

Whichcountrydoyouliketovisit?

Whatcanyouseeinthesecountries?

2.Quiz

Step3.Fastreading(10`)

1.whatis“thetruenorth”?

Itrefersto“thecrossCanadatrain.”

2.Drawtherouteofthetwogirls’travelingacrossCanada

Step4.Carefulreading(T&F)(15`)

Step5.Consolidation(7`)

Listening&Summary

Fillintheblankandretellthestory

課后習題

Homework

SurftheInternettofindmoreinformationaboutCanada

ChalkboardDesigning

Unit5Canada–the“thetruenorth”

Athip“onthetruenorth”

VancouverRockyMountainsThunderBay

CalgaryLakeSuperiorToronto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7

第三單元

1)bet

makeabet打賭

place/putabeton在……下賭注

one’sbestbet最好的辦法

作動詞,表示“打賭,賭博”,后直接加賓語。

Ibet(that)表示“我敢肯定”,相當于Iamsure。

youbet表示“肯定,沒問題”,相當于certainly。

2)scene

scene表示“(戲劇,電影中的)一幕/一場,出事地點,現場,情景;風景,布景”。

behindthescenes在幕后;秘密地。

onthescene在現場。

setthescene(forsth)作事前的現場描述,為……做準備。

comeonthescene到現場。

3)stage

表示“舞臺,戲劇,階段”,可以表示“路程,一段路,(事故發生的)現場”。

be/goonthestage當演員,登臺演出

setthestageforsth為某事做準備。

4)tale

是可數名詞,表示“傳說,故事”。

tellitsowntale不言自喻,顯而易見。

5)permit

作動詞,后接名詞或者代詞,表示“允許,答應”;也可以表示“使可能”。

后接不定式的復合結構。

后接動名詞,不能直接跟不定式。

分詞短語作狀語。

后不能跟從句。

permitofsth認可,容忍。

作名詞,表示“許可證,執照,許可”。

6)account

作名詞,表示“敘述,報道,理由,賬目,戶頭”。

by/fromallaccounts根據大家所說的。

giveanaccountof敘述,報道,說明。

作名詞,表示“認為”時,后接復合賓語。

accountfor表示“做出解釋,導致,是……的原因”,還可以表示“占,捕獲”。

常見的詞組:

outofaccount不考慮onallaccounts/oneveryaccount無論如何onnoaccount決不

take…intoaccount/takeaccountof…對……加以考慮,顧及……turn…togoodaccount利用

7)jealous

bejealousofsb嫉妒,唯恐某人被他人奪走。

bejealousofsth妒忌,精心守護。

8)issue

作動詞,表示“發行,出版,發布“。

issuesbwithsth將某物發給某人。

issuein導致。

作名詞,表示“流出,發行,(出版物的)期號,爭端”。

atissue要考慮的,意見不同的。

takeissuewithsb(on/over/about)就某事論某人。

9)bow

bowatsb朝某人鞠躬bowtosb鞠躬迎接某人

bowsbin/into鞠躬迎入某人bowsbout鞠躬送走某人

bowtosth順從某事

takea/one’sbow(演員)鞠躬謝幕(bow作名詞)。

10)pretend

作及物動詞,后接動詞不定式,that從句,名詞。

pretendtosth表示“自以為有……”,后面接名詞,常指“學問,智慧,美德”。

11)有關trouble的詞組:

getintotrouble陷入困境,惹麻煩askfor/lookfor/borrowtrouble自找麻煩,自討苦吃

beatroubletosb對某人是個麻煩beatroubletodo干某事是件麻煩事

beintrouble處于困境getsbintotrouble使某人陷入困境getoutoftrouble擺脫困境

havetroubledoingsth做某事很費力maketrouble鬧事,搗亂maketroubleforsb給某人帶來麻煩takethetroubletodosth=takethetroubleindoingsth不辭勞苦地做某事troublesbtodosth麻煩某人做某事troublesbforsth麻煩某人某事

3.語法

名詞性從句

在句子中起名詞作用的句子叫名詞從句(NounClauses)。名詞從句的功能相當于名詞詞組,它在復合句中能擔任主語、賓語、表語、同位語、介詞賓語等,因此根據它在句中不同的語法功能,名詞從句又可分別稱為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

一、引導名詞性從句的連接詞

引導名詞性從句的連接詞可分為三類:

連詞:that(無任何詞意)

whether,if(均表示“是否”表明從句內容的不確定性)

asif,asthough(均表示“好像”,“似乎”)

以上在從句中均不充當任何成分

連接代詞:what,whatever,who,whoever,whom,

whose,which.whichever,whomever

連接副詞:when,where,how,why

不可省略的連詞:

1.介詞后的連詞

2.引導主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的連詞不可省略。

Thatshewaschosenmadeusveryhappy.

Weheardthenewsthatourteamhadwon.

比較:

whether與if均為”是否”的意思。但在下列情況下,whether不能被if取代:

1.whether引導主語從句并在句首

2.引導表語從句

3.whether從句作介詞賓語

4.從句后有”ornot”

Whetherhewillcomeisnotclear.

大部分連接詞引導的主語從句都可以置于句末,用it充當形式主語。

二.主語從句

作句子主語的從句叫主語從句。主語從句通常由從屬連詞that,whether,if和連接代詞what,who,which,whatever,whoever以及連接副詞how,when,where,why等詞引導。that在句中無詞義,只起連接作用;連接代詞和連接副詞在句中既保留自己的疑問含義、又起連接作用,在從句中充當從句的成分。

有時為避免句子頭重腳輕,常用形式主語it代替主語從句作形式主語放于句首,而把主語從句置于句末。主語從句后的謂語動詞一般用單數形式。常用句型如下:

(1)It+be+名詞+that從句

(2)It+be+形容詞+that從句

(3)It+be+動詞的過去分詞+that從句

(4)It+不及物動詞+that從句

另注意在主語從句中用來表示驚奇、不相信、惋惜、理應如此等語氣時,謂語動詞要用虛擬語氣“(should)+do”,常用的句型有:

Itisnecessary(important,natural,strange,etc.)that…

Itisapity(ashame,nowonder,etc.)that…

Itissuggested(requested,proposed,desired,etc.)that…

三、賓語從句

名詞句用作賓語的從句叫賓語從句。引導賓語從句的關聯詞與引導主語從句表語從句的關聯詞大致一樣,在句中可以作謂語動詞或介詞及非謂語動詞的賓語。

1.由連接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由連接詞that引導賓語從句時,that在句中不擔任任何成分,在口語或非正式的文體中常被省去,但如從句是并列句時,第二個分句前的that不可省

注意:在demand、order、suggest、decide、insist,desire,request,command等表示要求、命令、建議、決定等意義的動詞后,賓語從句常用“(should)+動詞原形”。

2.用who,whom,which,whose,what,when,where,why,how,whoever,whatever,whichever等關聯詞引導的賓語從句相當于特殊疑問句,應注意句子語序要用陳述語序。

3.用whether或if引導的賓語從句,其主語和謂語的順序也不能顛倒,仍保持陳述句語序。此外,whether與if在作“是否”的意思講時在下列情況下一般只能用whether,不用if:

a.引導主語從句并在句首時;b.引導表語從句時;c.引導從句作介詞賓語時;d.從句后有“ornot”時;e.后接動詞不定式時。

4.注意賓語從句中的時態呼應,當主句動詞是現在時,從句根據自身的句子情況,而使用不同時態。

當主句動詞是過去時態(could,would除外),從句則要用相應的過去時態,如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將來時等;當從句表示的是客觀真理,科學原理,自然現象,則從句仍用現在時態。

5.think,believe,imagine,suppose等等動詞引起的否定性賓語從句中,要把上述主句中的動詞變為否定式。即將從句中的否定形式移到主句中。

四、表語從句

在句中作表語的從句叫表語從句。引導表語從句的關聯詞與引導主語從句的關聯詞大致一樣,表語從句位于連系動詞后,有時用asif引導。其基本結構為:主語+系動詞+that從句。

需要注意的,當主語是reason時,表語從句要用that引導而不是because。

【注意】whether可引導表語從句,但與之同義的if卻通常不用于引導表語從句。

五、同位語從句

同位語從句說明其前面的名詞的具體內容。同位語從句通常由that引導,可用于同位語從句的名詞有advice、demand、doubt、fact、hope、idea、information、message、news、order、problem、promise、question、request、suggestion、truth、wish、word等。

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區別:

that作為關系代詞,可以引導定語從句,充當句子成分,在從句中作賓語時可以省略;that引導同位語從句時,起連詞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不充當句子成分,一般不能省略。

試比較下面兩個例句:

Ihadnoideathatyouwerehere.(that引導同位語從句,不能省略)

Haveyougottheidea(that)thisbookgivesyouoflifeinancientGreece?(that引導定語從句,作賓語,可以省略)

六、名詞性that-從句

1)由從屬連詞that引導的從句叫做名詞性that-從句。That只起連接主句和從句的作用,在從句中不擔任任何成分,本身也沒有詞義。名詞性that-從句在句中能充當主語、賓語、表語、同位語和形容詞賓語,例如:

主語:Thatheisstillaliveissheerluck.他還活著全靠運氣。

賓語:JohnsaidthathewasleavingforLondononWednesday.約翰說他星期三要到倫敦去。

表語:Thefactisthathehasnotbeenseenrecently.事實是近來誰也沒有見過他。

同位語:Thefactthathehasnotbeenseenrecentlydisturbseveryoneinhisoffice.

近來誰也沒有見過他,這一事實令辦公室所有的人不安。

形容詞賓語:Iamgladthatyouaresatisfiedwithyourjob.

你對工作滿意我感到很高興。

2)That-從句作主語通常用it作先行詞,而將that-從句置于句末,例如:

Itisquiteclearthatthewholeprojectisdoomedtofailure.很清楚,整個計劃注定要失敗。

It’sapitythatyoushouldhavetoleave.你非走不可真是件憾事。

用it作形式主語的that-從句有以下四種不同的搭配關系:

a.It+be+形容詞+that-從句

Itisnecessarythat…有必要……

Itisimportantthat…重要的是……

Itisobviousthat…很明顯……

b.It+be+-ed分詞+that-從句

Itisbelievedthat…人們相信……

Itisknowntoallthat…從所周知……

Ithasbeendecidedthat…已決定……

c.It+be+名詞+that-從句

Itiscommonknowledgethat………是常識

Itisasurprisethat…令人驚奇的是……

Itisafactthat…事實是……

d.It+不及物動詞+that-分句

Itappearsthat…似乎……

Ithappensthat…碰巧……

Itoccurredtomethat…我突然想起……

七、名詞性wh-從句

1)由wh-詞引導的名詞從句叫做名詞性wh-從句。Wh-詞包括who,whom,.whose,whoever,what,whatever,which,whichever等連接代詞和where,when,how,why等連接副詞。Wh-從句的語法功能除了和that-從句一樣外,還可充當介詞賓語、賓語補語和間接賓語等,例如:

主語:Howthebookwillselldependsonitsauthor.書銷售如何取決于作者本人。

直接賓語:Inone’sownhomeonecandowhatonelikes.在自己家里可以隨心所欲。

間接賓語:Theclubwillgivewhoeverwinsaprize.

俱樂部將給得勝者設獎。

表語:MyquestioniswhowilltakeoverpresidentoftheFoundation.我的問題是誰將接任該基金會主席職位。

賓語補足語:Shewillnamehimwhatevershewantsto.她高興給他起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同位語:Ihavenoideawhenhewillreturn.

我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回來。

形容詞賓語:I’mnotsurewhysherefusedtheirinvitation.我尚不能肯定她為什么拒絕他們的邀請。

介詞賓語:Thatdependsonwhereweshallgo.

那取決于我們去哪兒。

2)Wh-從句作主語也常用先行詞it做形式主語,而將wh-從句置于句末,例如:

Itisnotyetdecidedwhowilldothatjob.

還沒決定誰做這項工作。

Itremainsunknownwhentheyaregoingtogetmarried.他們何時結婚依然不明。

八、if,whether引導的名詞從句

1)yes-no型疑問從句

從屬連詞if,whether引導的名詞從句是由一般疑問句或選擇疑問轉化而來的,因此也分別被稱為yes-no型疑問句從句和選擇型疑問從句,其功能和wh-從句的功能相同,例如:

主語:Whethertheplanisfeasibleremainstobeproved.這一計劃是否可行還有等證實。

賓語:Letusknowwhether/ifyoucanfinishthearticlebeforeFriday.請讓我們知道你是否能在星期五以前把文章寫完。

表語:Thepointiswhetherweshouldlendhimthemoney.問題在于我們是否應該借錢給他。

同位語:Theyareinvestigatingthequestionwhetherthemanistrustworthy.他們調查他是否值得信賴。

形容詞賓語:She’sdoubtfulwhetherweshallbeabletocome.她懷疑我們是否能夠前來。

介詞賓語:Iworryaboutwhetherhecanpassthroughthecrisisofhisillness.我擔心他是否能度過疾病的危險期。

2)選擇性疑問從句

選擇性疑問從句由關聯詞if/whether…or或whether…ornot構成,例如:

Pleasetellmewhether/iftheyareSwedishorDanish.請告訴我他們是瑞典人還是丹麥人。

Idon’tcarewhetheryouliketheplanornot.我不在乎你是否喜歡該計劃。

if和whether的區別:

1、在動詞不定式之前只能用whether。

2、在whether……ornot的固定搭配中。

3、在介詞后,只能用whether。

4、賓語從句放在句首表示強調時,只能用whether。

5、用if會引起歧義時,只用whether。

九、否定轉移

1)將think,believe,suppose,expect,fancy,imagine等動詞后面賓語從句的否定詞轉移到主句中,即主句的謂語動詞用否定式,而從句的謂語動詞用肯定式。注意:若謂語動詞為hope,賓語從句中的否定詞不能轉移。

2)將seem,appear等后的從句的否定轉移到前面。

3)有時將動名詞,介詞短語或整個從句的否定轉變為對謂語動詞的否定。

4)有時狀語或狀語從句中否定可以轉移到謂語動詞前。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

(1)能根據定義判斷形如什么樣的函數是指數函數,了解對底數的限制條件的合理性,明確指數函數的定義域.

(2)能在基本性質的指導下,用列表描點法畫出指數函數的圖象,能從數形兩方面認識指數函數的性質.

(3) 能利用指數函數的性質比較某些冪形數的大小,會利用指數函數的圖象畫出形如的圖象.

2. 通過對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性質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3.通過對指數函數的研究,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善于從現實生活中數學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 指數函數是在學生系統學習了函數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數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數之一,作為常見函數,它既是函數概念及性質的第一次應用,也是今后學習對數函數的基礎,同時在生活及生產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所以指數函數應重點研究.

(2)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在理解指數函數定義的基礎上掌握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難點是對底數函數值變化情況的區分.

(3)指數函數是學生完全陌生的一類函數,對于這樣的函數應怎樣進行較為系統的理論研究是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所以從指數函數的研究過程中得到相應的結論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統研究一類函數的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讓學生去體會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將其遷移到其他函數的研究.

教法建議

(1)關于指數函數的定義按照課本上說法它是一種形式定義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須是的樣子不能有一點差異,諸如等都不是指數函數.

(2)對底數

的限制條件的理解與認識也是認識指數函數的重要內容.如果有可能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對底數,指數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師再給予補充或用具體例子加以說明,因為對這個條件的認識不僅關系到對指數函數的認識及性質的分類討論,還關系到后面學習對數函數中底數的認識,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來.

關于指數函數圖象的繪制,雖然是用列表描點法,但在具體教學中應避免描點前的盲目列表計算,也應避免盲目的連點成線,要把表列在關鍵之處,要把點連在恰當之處,所以應在列表描點前先把函數的性質作一些簡單的討論,取得對要畫圖象的存在范圍,大致特征,變化趨勢的大概認識后,以此為指導再列表計算,描點得圖象.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9

西歐莊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知道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了解西歐莊園的管理情況、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西歐莊園里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以及莊園的管理,分析西歐莊園的特點;通過小組討論,比較西歐莊園中的農民與中國古代社會農民的異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和接受生產力發展決定生產關系變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西歐莊園的特點

教學難點:比較西歐莊園中的農民與中國古代社會農民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農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斷)

在領主自營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頭六臂。他駕著一隊耕牛穩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齊的田壟、田溝。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氣爽,但阿布拉黑頭腦中經常出現管事和他的助手,他們可以處罰他——甚至會鞭笞他——如果認為他偷懶的話。

阿布拉黑腦海里也會浮現修道院長和其手下僧侶的形象,他們穿戴著干凈的襯衣、襯褲、兜帽、長襪、暖袍和羊皮手套。僧侶每年都領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卻沒有衣服可換,依舊穿著污跡斑斑的長上衣和綁腿,甚至它們破舊不堪。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8課:《西歐莊園》,走近西歐中世紀的莊園生活。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莊園的領主與佃戶

1.展示:《莊園圖解示意圖》

2.教師講述:“典型的莊園”包括著一個農村和周圍的田地。但是普通的莊園,并不如此整齊。較大的莊園往往包括著幾個農村,小的莊園有的只占著一個農村的一部分。莊園的土地是封建領主所有,而直接生產者的農民通過各種地和形態,從封建領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權利,進行個體生產。

3.學生自主學習:在西歐莊園里主要生活著哪些人?在莊園里土地是如何劃分的?

提示:領主、佃戶(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莊園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稱為“直領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按照規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莊園的主要工作是農業,同時也有手工業,有木匠、鐵匠,莊園自己釀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師,總之,莊園生產了人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產品。

材料二從日出勞動到日落,勞動的報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簡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籬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從上面下來的雨和雪使泥地變得又濕又冷。農民在一只箱子里塞進些稻草當他的床鋪。他的伙食粗糙而單調——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餓。餓死的事情決不是沒有聽說過。他當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懼的犧牲品,也時常受到邪惡的領主管家的欺騙。他還要交很多的租稅并服役,可以說,他是一個被蔑視、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可憐蟲。

5.問題思考:材料二中農奴的生活說明了什么?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歐莊園的性質。

提示:農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6.材料展示:莊園里的佃戶除了耕種自己的份地之外,還要為莊園主耕種土地,每周都要有幾天為莊園主干活,莊園主直接控制的農奴每周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為莊園主干活。領主還向佃戶征收其他捐稅。

7.問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領主與佃戶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提示:領主與佃戶之間是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佃戶有義務為領主勞動,領主也不能隨意沒收佃戶的土地,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契約關系。

目標導學二:莊園法庭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田地,被罰款6便士;佃戶的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被罰款6便士;只要領主的磨坊能夠磨面粉,就不得到莊園以外磨面粉,違者罰款20先令。

材料二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被罰款;某人不按規定的價格賣酒,也要被罰款。

2.教師提問:

(1)材料反映了西歐莊園具有什么權?

提示:司法權。

(2)根據兩則材料分析莊園法庭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罰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為會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戶在勞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勞役、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到莊園以外磨面粉、侵犯全體村民權益的行為等。

(4)西歐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是什么?

提示:習慣法或村法。

(5)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歐莊園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三、課堂總結

正因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奇特的政治現象和自給自足的莊園奇景,構成了中世紀西歐文明的獨特性。但歷史辯證法總是彰顯著永恒的道理,當一種新制度建立的時候,卻孕育了否定這個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板書設計

1.興起的時間、發展

2.性質: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

3.居民:佃戶(自由農民和農奴)

4.領主與佃戶的關系: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

5.莊園法庭:特點與作用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10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2.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系,避免牽一發而動全身。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分析討論法。

2.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籌考慮。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因。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一性。

4.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教學難點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在第一章中,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現在我們要學習的是“自然地理環境”.“環境”一詞的含義是相對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圍的境況。那么這兩個“環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嗎?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類。

師:對!我們了解了地理環境是由許多種要素共同組成的。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種單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認識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板書)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播放錄像片斷“西雙版納自然風光”)

[教師精講]

師:同學們欣賞了西雙版納迷人的熱帶風光,請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觀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氣、水、巖石、生物和土壤五個地理要素。

師:不錯。那么這五個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間上的匯聚嗎?如果不是,它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生:這五個地理要素不是簡單地匯集在一起,而是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在它們之間進行著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從而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整體。

師:很好。請舉例說明在西雙版納這幾個地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制約、如何保持景觀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師總結)西雙版納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很豐富,因此植物種類繁多,相應的動物種類也很多。地表徑流也因降水多而很發達,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強的磚紅壤。總之,西雙版納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間上的簡單地匯集,而是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表現出高度的統一性。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動。請思考:

1.圖中有哪幾種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

3.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生1:圖中的地理環境要素有大氣、水、巖石、生物和土壤。

師:對。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水在這幾個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生2:大氣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斷獲得水分的補給。水面的蒸發、土壤表面的蒸發和植物的蒸騰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進入大氣。

師:說得很好。我們能不能繪制一幅水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轉換示意圖,讓這一過程更加直觀清晰呢?

(生繪制,師總結)

師:我們知道,維持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自于太陽光能,那么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又是怎樣傳遞的呢?

生3: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能固定下來,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動植物死亡后,遺體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終放散到環境中去。

師:很對,讓我們也來繪制一幅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傳遞示意圖。

(生繪制,師總結)

師: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轉換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生物循環的過程。請大家閱讀P92的“生物循環”,仔細觀察圖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生閱讀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創造者。

師:那么,生物對地理環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為什么?

(生回答,師總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并且放出氧氣。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植物和動物的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環境中,這就是生物循環。它使環境中的物質和化學元素發生遷移,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動、轉化,因此把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師:請同學們繪出地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示意圖和能量能動示意圖。

師:地球自形成以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請同學們閱讀案例1,思考:生物循環是怎樣改造著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

(活動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氣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現今的氧氣主要是來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中的氮也有一部分來自生物的作用。

師:對。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著水圈的呢?

生:陸地上的水的化學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環的影響和制約。加上生物有新陳代謝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發生著生物和地理環境的物質交換,從水中吸取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同時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從而改變了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師:不錯。不僅如此,事實上綠色植物也參與了水循環,這一環節也改變著陸地的水分狀況。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巖石圈又是怎樣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積巖中有化石,說明它們的形成過程是有生物參與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殘體堆積變化而成的。

師:對。陸地上本來沒有土壤,但自從生物在地球上出現以后,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過來加速了生物的生長,進而使地理環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現,使地表面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最終形成了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每個地理要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絕不是在空間上的簡單匯集,它是一個和諧的系統,這個系統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還會產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備的新功能。

(板書)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活動探究)

師:請大家看圖5.2中的那棵樹,想一想,這棵樹的長大需要哪些條件?

生:需要陽光、水、空氣、養分。

師:不錯。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是通過光合作用來制造物質的,植物能獨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嗎?試想,我們如果想把這棵樹移植到我國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狀態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嗎?

生:當然不能。

師:為什么呢?

生:缺水。

師:那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師:對,是那些植物長久以來適應了干旱的環境。那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生:說明了在不同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間物質能量交換作用的方式和強度有所不同。

師:不錯。很顯然,植物只是具備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還必須有外部條件來提供相應的物質基礎才行。如大氣為植物提供熱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巖石圈為植物提供水分和無機鹽,這樣植物才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產出有機物。因此,綠色植物的這種生產功能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功能,而非某個單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師:請同學們看P94的“活動”,思考:藏羚羊的數目為什么在自然狀態下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

(生回答,師總結)藏羚羊在長期的生存中適應了可可西里嚴酷的自然環境。在沒有人類干擾的情況下,可可西里自然環境各要素的變化,迫使藏羚羊不斷通過增減數目來適應環境,從而使藏羚羊的數目保持了相對穩定。

師:滇金絲猴是我國非常珍稀的保護動物,但據報道,近年來數量呈下降趨勢,請同學們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絲猴的棲息地植被破壞嚴重,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們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師:很好。顯然在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下,一定范圍內各物種的數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這說明自然環境具有什么樣的功能呢?

生:自然環境的平衡功能。

師:對。很明顯,這種平衡功能也不是環境各要素所能單獨具備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相對穩定。

師:我們知道,現今地球有變暖的趨勢,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

師:對。溫室效應也只是人類工業革命以后的事情,在這之前并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擔心地球變暖,雖然大氣本身并不具有減緩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沒有增多,是什么在起著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結:對。但自從工業革命后,人類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劇增加,超過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這種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因此,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應充分考慮自然生態平衡,做到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協調。

課后習題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獨特意象和意境。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地朗誦,掌握現代詩歌的誦讀技巧,初步學習鑒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品味詩歌中音樂美、建筑美和繪畫美,體會作者對康橋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賞析詩歌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賞析意象和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任務驅動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過程:

一、創情境導入。

引入的《蝶戀花答李淑一》詩詞導入。

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二、檢查預習

1.字詞

2.學生交流了解的徐志摩有關知識。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社”主要成員之一。注重意境創造和音韻和諧。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學,旅英期間開始寫作新詩。代表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代表詩作《再別康橋》、《偶然》、《云游》等。

新格律詩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音樂美是指在韻律方面給人的美;繪畫美是指描寫的內容方面給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觀整齊,給人建筑的美感。

三、聽《再別康橋》錄音朗誦,讀出詩歌的音樂之美

1.點名朗讀要求字正腔調圓、節奏感強、有感情

2.師生齊讀

四、分組朗讀、討論、講析,感知詩歌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一)、體會音樂美

1、分組朗讀,討論:我們讀這首詩,感覺很美,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

2、這首詩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看看第一節和最后一節。這兩節有什么特點?

3、我們讀古詩,古詩講求韻律,那么這詩那么這首詩壓韻了沒有?(有)請同學討論找出韻腳?

4、老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講解:

這首詩讀來讓我們感到:舒緩、輕柔、低沉

第一節和最后一節在語意上相似,結構上也相似,讀起來節奏也相同。這種方法叫做“回環往復”,在詩經中就叫做“復沓”。我們在《雨巷》中就接觸過的。這樣使得詩歌前后呼應,結構圓合,也增添了詩歌的節奏感。(板書:回環往復)

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每一小的節2、4句壓韻,節節換韻。詩人追求的是詩歌韻律跳動的美感。(板書:韻律和諧)

詩歌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充分體現了詩歌的音樂美。

(二)體會建筑美。

1、同學們看這首詩一共有幾節?(7)

2、每一節有幾行?(顯得很勻稱)(板書:節的勻稱)

3、每一行的字數是不是都一樣的?(不一樣。每一行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個字,間或有八個字,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每一節都兩兩錯落有致,更加突顯節的勻稱。)(板書:句的整齊)

(三)體會建筑美和詩人的`感情

1、分組討論學生自讀、全班齊讀詩的基礎上體會這首詩表達的感情。

愁緒、眷戀、惜別、依戀

2、康橋,有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找出詩人表達感情的意象。

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輝、夏蟲等

3、齊讀、賞析第二節。

(1)那么在詩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艷影”。我們經常說“花紅柳綠”,在作者筆下,河畔的柳樹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因在夕陽中。夕陽照射下柳樹變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樹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樹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麗的時候,既寫出夕陽下泛著金光的柳樹的美麗美好,而新郎對新娘的愛也就是作者對康橋的愛,也表達了對康橋自然之美的喜愛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蒼松翠柏,那么還能不能說是“新娘”,為什么?

——不能。因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種柔美,而蒼松翠柏是陽剛之美。

(3)為什么不說朝陽中的新娘?

——夕陽中的新娘是帶著憂愁的,和離別的氣氛吻合,而朝陽中4的新娘太朝氣蓬勃了,情調不合。

夕陽中的新娘帶著憂愁?新娘?憂愁?

不是新娘帶著憂愁,是離別……反正我覺得夕陽中的新娘好。

朝陽中的新娘是帶有力量的,噴薄而出的,夕陽中的新娘是溫柔的,而且夕陽映紅了她的臉龐,她的臉上飛上了紅暈,是羞澀的。

(4)為什么要選擇柳樹而不是其他的樹?難道是康橋邊只有柳樹?

——不是。柳這種植物是特別的,讀一讀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國的傳統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國古代就有折柳贈別的習俗,在送別詩中柳是常見的意象。比如“客舍輕輕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樹下垂的枝條,風一吹就像在揮手告別。原來不僅是徐志摩不想離開,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離開。

(5)金柳的艷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蕩漾,詩人為什么說“在我的心頭蕩漾”?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在我的心頭蕩漾”,無非是說康橋已經在詩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難以忘懷,表達了詩人對康橋喜愛之情。

4、齊讀、品析第三節,根據以下思考題,討論作者借助“青荇”表達感情的?

(1)“青荇在水底招搖”用了什么手法?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

(2)文中“青荇”,只是再普通不過的水草,而且還是在爛泥上,為什么徐志摩“甘心”做這樣的一條水草?

(3)學生發言交流自己的理解后,老師明確:

--------擬人,表達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愛。“招搖”的意思本來是故意張大聲勢,引人注意。“招搖撞騙”中的“招搖”就是這個意思。這里的意思應該是“招手搖擺”,仿佛在招手致意,寫出了水草對詩人的歡迎態度。顯得生動、形象。同學們可以想象下,這是怎樣一幅美景啊!

——在這里,軟泥讓人們聯想到泥的細膩與光滑,也很可愛,讓人有親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讓你直覺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現的那份安閑、自在、正是詩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所以詩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條水草。

5、齊讀、品析第四節,根據以下思考題,討論作者借助“清潭”表達感情的?

(1)第四節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這一潭泉水就是拜倫潭。為什么說是彩虹似的夢?

(3)學生發言談自己的理解后,老師明確: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美好的夢容易破碎,而彩虹雖然美麗,卻也容易消逝。所以說是彩虹似的夢。康橋的生活、學習是徐志摩心底的一個夢,對康橋的眷戀就是對夢的眷戀。這樣美麗的夢當然要呵護,要靜靜地呵護,這樣的夢當然不愿醒,這樣的康橋當然不愿離開。

6、總結本詩的繪畫美。

上述三節詩,每一節都是一個可以畫得出來的畫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陰下的長滿浮藻的青潭。這些畫面具有意境鮮明、色彩絢麗的特點。很美。詩人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蕩漾”“招搖”“揉碎”“沉淀”,使每一幅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更增添了畫面的美感。

五、品味五、六節。

1、請大家看到第五節和第六節。齊讀。這兩節的感情相同嗎?

——不同。第五節興奮歡快,第六節失意低落。(兩個詞:放歌/沉默)

2、第五節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在那一瞬間,他忘了自己要離開,他很愉悅。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要離別康橋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詩人對康橋迷戀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詩人放歌了嗎?(沒有。)你怎么看出來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識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而且是悄悄的離去,他的那種無奈,依戀,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誰阻止,而是他覺得不應該放歌,唯有嘆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擾驚醒了他心愛的康橋,只能悄悄欣賞,默默作別。因此這一節要讀得稍微緩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別離的笙蕭”一語?

——“笙蕭”是中國傳統的用以抒發感情的樂器之一。這一句把“悄悄”比作“別離的笙簫”,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具有很好的審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橋”一句也有類似的審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一句,究竟是誰在沉默?這是什么表現手法?

——康橋和康橋的夏蟲都是無知無識的事物,不可能為他沉默,因此是詩人自己沉默了。這是一種側面烘托的手法。

六、品味第一節和第七節的感情。

1、回頭看第一節和最后一節。這兩節都是直接抒發詩人感情的。先看第一節。作者再來康橋有什么特點?什么輕?

——輕輕地——腳步輕。

2、"輕輕的",寫了作者只身悄悄來到和離別康橋的情景,詩人以“輕輕的告別”突出了寧靜的基調。連用三個,達到了一種什么效果?

——唱三嘆。連用三個,突出地表現了自己對康河的愛和依依惜別的情感。使我們體會到詩人會康橋的感情之濃烈。即使"作別"一刻還要把這種寧靜之美藏于內心,不忍打破這種寧靜之美的惜愛之情得以展現。

3、請男生齊讀第一節。再請女生齊讀最后一節。

4、第一節里面,詩人寫到“作別西天的云彩”,最后一節卻說“不帶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帶走的為什么徐志摩還要說不帶走呢?我們中國有很多人,因為喜歡某地,或者刻上“__X,到此一游。”或者摘一把花,采幾束草帶回去留做紀念。可是詩人愛康橋,卻“不帶走一片云彩”,表現了什么?

——表現作者對康橋愛得深愛得真愛得純愛得善。突出作者的灑脫和飄逸。從作別到不帶走,一步一步產生一種離別的美。不像其他的離別詩那樣依依不舍,那樣的沉重。感情是輕快的。

5、最后一節為什么又不說“輕輕的”而又變成“悄悄的”?

——避免重復

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靜靜的”“慢慢的”“默默的”?

——受上節影響,“悄悄~~今晚的康橋”而且都是疊字,產生種音韻美,承上節而來,讀起來一氣呵成,章法嚴謹。

七、課堂內容小結,看《再別康橋》視頻,聽錄音,再次感受徐詩的“三美”。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再別康橋》,在詩人筆下,康橋是有靈魂的,或者是有靈性的,作者通過描繪一些意象,景中含情,融情于景抒發了作者對康橋美景的無比眷戀之情。

學習了本課,我們同學們要學會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代詩歌,這兩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八、作業。

1.背誦《再別康橋》

2.徐志摩是格律詩“三美”的實踐者,誰提出的“三美”主張。同學們可查閱相關資料。

九、板書

再別康橋

作別

金柳

內容:作者“悄悄地”走青荇

潭水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尋夢

沉默

告別

音樂美回環往復韻律和諧

形式:三美建筑美節的勻稱句的整齊

繪畫美意境鮮明色彩絢麗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12

【課標分析】

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化學課堂教學應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經過各種形式的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生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法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人文精神。教學的核心目標除了使學生真正建構起化學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能力,如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能力。

【教材分析】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狀態和行為是一個重要的認識領域,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讓學生進入這個認識領域。電解質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們與人類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因此認識電解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生分析】

物質在水中會發生什么變化?酸、堿、鹽的水溶液為什么能夠導電?酸、堿、鹽有陰陽離子就一定能導電嗎?這些對學過初中化學的學生來說,都是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同時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可從另外一個角度對化合物進行分類,從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認識化合物。在建立電離的概念時,利用學生已經知道的酸堿鹽溶液具有導電性和陰陽離子的知識。這一節中的概念比較抽象,我們的學生基礎不是很好,這就要求教師盡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用實驗、視頻、圖片等直觀教具以及實驗事實,幫助學生建立和理解概念。要注重學生的日常概念對化學概念的影響,教師要運用各種策略引發學生的已有認識,讓學生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讓他們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大膽的質疑和假設,在探究體驗中構建概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電離、電解質的含義;

2、能準確書寫常見的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電解質知識學習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2、通過“質疑”、“歸納”等活動,提高學生分析、聯想、類比、遷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電解質知識框架中各知識點有序的衍變分析、推導,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中的邏輯美。

2、通過“身邊的化學——電解質與細胞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其實離我們不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關注化學與生命活動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電離及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概念、常見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身體有汗的人為何接觸使用著的電器更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人體在劇烈運動后為何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出汗后體表有更多的鹽分,這些鹽分在汗中起到了導電的作用;人體劇烈運動流汗后,體內的Na+和K+、Cl-伴隨水分一起流失很多,出現電解質濃度失衡、紊亂,產生惡心、肌肉痙攣等癥狀,故需要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

【板書】第二節電解質

一、電解質及其電離

【學生探究實驗】NaOH溶液、HCl溶液、NaCl溶液、KNO3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導電性實驗

【學生匯報】

導電:NaOH溶液、HCl溶液、NaCl溶液、KNO3溶液(酸、堿、鹽的溶液)不導電: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過渡】物理學上根據導電性實驗,將物體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化學上根據一定條件下的導電性實驗,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板書】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NaCl、HNO3、NaOH等酸、堿、鹽)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學生思考】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夠導電,在受熱熔化時能否導電呢?

【演示實驗】KNO3晶體以及其熔融狀態的導電性實驗

【實驗結論】KNO3在水溶液中可以導電,在受熱熔化時也能導電

【概念拓展

【問題探究1】為什么電解質的溶液能夠導電?與金屬的導電原理相同嗎?

(教師首先提供問題探究所必需的金屬導電的知識背景,而后進行問題的情景遷移:根據金屬的導電原理,請分析鹽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導電時除了外加電場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內部還有哪些因素?)

【學生討論后歸納】金屬能導電→金屬內部有自由移動的帶負電的電子→鹽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導電→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動的帶電微粒→推論: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分別帶負電和正電的陰、陽離子。

【問題探究2】電解質中有陰、陽離子一定就能導電嗎?

【大屏幕展示NaCl溶于水后的微觀視頻,學生閱讀課本41頁】

【學生討論后歸納】

NaCl晶體:含有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動,故不能導電。

熔融狀態的NaCl:受熱熔化后,NaCl晶體中的Na+和Cl--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可以導電。

NaCl溶液:原來在晶體中被束縛的Na+和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離解為可自由移動的離子,從而能夠導電。

【過渡】熔融狀態的NaCl和NaCl溶液都能離解為可自由移動的離子,我們把這樣的離解過程叫做電離。

【板書】2.電解質的電離

(1)電離定義:電解質在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時離解出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過渡】酸、堿、鹽是電解質,自然能夠電離。

(2)酸、堿、鹽的電離:HCl=H++Cl-NaOH=Na++OH-NaCl=Na++Cl-

(3)電離方程式:用化學式和離子符號來表示物質電離的式子。

【學生練習】

書寫電離方程式:HNO3、H2SO4、KOH、Ba(OH)2、Na2CO3、Al2(SO4)3(三學生板演)

【問題探究3】大家能否從以上三組物質電離后的陰陽離子類型及共同特點入手,給酸、堿、鹽下定義呢?

【學生討論并歸納】

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教師講解】

1.強調酸、堿定義中“全部”二字的含義;

2..酸堿鹽的電離特點:酸在水溶液中電離,液態(熔融態)不電離;堿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都能電離;鹽在水溶液或熔化狀態都能電離。

【課堂小結】

【反饋練習】

1、下列電離方程式中,錯誤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FeCl3=Fe3++3Cl-

C.HI=H++I-D.Na2CO3=2Na++CO32-

2.下列物質哪些是電解質?哪些是非電解質?哪些能導電?

①金屬銅②固態NaCl③O2④H2SO4

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狀態的KNO3⑨葡萄糖⑩SO2

3.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

A.熔融的氯化鈉B.硝酸鉀溶液C.硫酸銅晶體D.無水乙醇

4.下列物質中,導電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氫氧化鈉B.石墨棒C.鹽酸溶液D.固態氯化鉀

【課后作業】

1、上網查閱“電解質與生命”等資料,寫一篇小論文。

2、電解質的水溶液能夠導電,說明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夠發生電離。那么,電解質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電離?可以通過Internet網在“百度搜索”上輸入關鍵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進行自主學習

教學后記

通過對案例“電解質”教學設計的實施以及學生的反饋情況,教學目標基本實現,教學重難點能夠突破,教學環節流暢有序,教學效果良好。本節通過學生探究實驗、教師演示實驗以及多個問題探究讓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認識電解質、非電解質、電離和電離方程式的概念,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本節課循序漸進,銜接自然,環環相扣,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逐步加深,如在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折兩個概念講解時,先從水溶液中能否導電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然后通過加熱固體硝酸鉀的導電實驗,引出熔融狀態下也是電解質導電的條件之一。在探究溶液的導電性實驗時,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看到實驗現象,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這樣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這比老師直接講授效果要好很多。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不足,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學語言不夠簡練,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啟發學生思維,學生評價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13

課標要求:

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遠古時期,農業就占據了主導經濟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和徭役,進而明白古代中國的農民承受的沉重負擔。了解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問題。了解古代中國水利事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大作用。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理解古代中國農業占據主導的經濟地位的原因,從而鍛煉歷史分析和歷史概括的能力。通過對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的了解,理解工具變革在生產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培養學生運用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歷史史料和歷史圖片,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大膽想象、數理分析和創新性思維。并使學生學會用比較法、閱讀法、觀察法和歷史聯想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古代中國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1.5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認識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依附于土地的兩個不同階級的深層次關系;理解土地集中與農業經濟發展和民眾的關系;理解生產工具的革新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

教學建議:

(1)由十二生肖的圖片導入新課。鑒于本節內容較松散,可以先讓學生快速閱讀各目標題,歸納出本節主要內容。然后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明白本節主要講述了以下幾方面內容:農業的起源、農耕方式和農耕工具的改進、賦稅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問題、古代水利事業的發展。

(2)第一目“‘神農’的傳說”,主要從“神農”傳說和新石器時代的歷史遺存兩方面闡明遠古時代已經存在農耕。在講述中可利用幻燈片打出“神農氏”的畫像和半坡遺址中“粟和菜子”的圖片。

(3)第二目“從‘刀耕火種’到‘以牛田’”,主要闡述了古代中國農業的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后,歸納出古代中國農業的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的具體經過。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打出耒耜、石斧、鐵鐮,以及耦犁等圖片,增加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出設問:為什么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古代中國的農業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國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

(4)“泰半之賦”和“沉重的力役”兩目內容主要闡述古代中國農民承擔著賦稅和徭役,在講授中只需要使學生明白古代中國農民負擔沉重,處于社會的低層即可。

(5)第五目“貧者無立錐之地”,需要依據課程標準,補充介紹古代中國土地制度,使學生了解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存在著不同的土地制度。在講述“土地兼并”問題時,讓學生閱讀教材中幾個相關的例子,切身感受古代農民受到地主的沉重盤剝,由此引導出土地兼并嚴重必然會導致王朝動亂。

(6)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繼承人”,只需要按照教材介紹,可以補充大禹、都江堰等圖片資料。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課標要求:

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并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結合課本中所提供的歷史圖片和內容,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與能力;結合地圖理解古代中國不同時期手工業中心的地理分布,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感和觀察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中所提供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大膽的想象、合理的歷史推理和主動的探究。并嘗試運用觀察法、閱讀法(包括歷史文獻、地圖等)訪問法、調查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探究和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知道我國古代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技能和完備的手工業部門,中國的手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與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2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當時的社會經濟形態上去理解手工業的發展,可以適當地借助歷史文獻法和講解法,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進行探究。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教學建議:

(1)教師首先采用談話法,了解學生關于對我國古代手工業的知識有哪些?例如,絲綢之路是什么時候開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是什么?為什么說中國有“瓷器大國”之稱?青銅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進入本課學習。

然后從總體上讓學生明白:本節主要講了兩部分內容——古代手工業經營形態(田莊手工業、官營手工業和私營手工業)和古代手工業主要內容(紡織業、冶金業和陶瓷業)。

(2)“田莊手工業”一目,總體上介紹了中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背景下的手工業生產的基本情況。首先需要使學生明白“自然經濟”的含義,然后結合教材中幾個實例,理解莊園手工業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重要內容,其處于輔助性地位,是副業。

(3)“工官”制度一目,主要介紹了官營手工業。學生除了解官營手工業產生的原因、特點外,重點理解官營手工業存在哪些弊端。

(4)“織女的勞績”一目,主要以朝代為序敘述了中國古代絲織業的發展與成就。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可適當增加古詩詞中的史料,如《詩經》、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陌上桑》、等一些關于蠶桑生產和絲織業發展的史料情景,使學生認識蠶桑絲織技術是我國的偉大發明,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5)“攻金之工”一目,主要講述我國古代冶銅和冶鐵技術的發展。教學時可以適當增加有關青銅器、冶煉廠、鐵器等有關實物和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情景的再現;同時引導學生回憶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關于冶銅技術、冶鐵與煉鋼技術的內容,認識到鐵農具的推廣與使用,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6)“奪得千峰翠色來”一目,主要介紹古代中國的陶瓷業的成就。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參觀景德鎮或當地瓷窯,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藝及瓷窯建設史,撰寫一篇考察報告。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與分析問題及寫作的能力,讓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習慣。

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課標要求:

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古代商業生產和轉運貿易的基本情況;了解中國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識;了解各朝代文人對當時商業發展的客觀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為商業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國古代商業發展過程中“市”的發展歷程及其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突破的內在原因,以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還可以通過觀察法結合教材中所提供的歷史圖片和史料對中國古代“市”的發展和演進、古代中國商業中心都市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和論證;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在必要的關鍵環節上還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以適當的指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商業經濟的發展狀況,認識商人在中國經濟進步中的作用。同時學生還應當認識到,雖然中國古代商人擁有巨大的財富,對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卻十分低下。而且歷代統治者都通過“重農抑商”政策來限制和壓制商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國新的富有活力的經濟形態的誕生。

教學課時:1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市”的發展和演變,培養學生的歷史概括能力和總歸納能力。

難點:要求學生理解中國古代“市”在時間和空間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經濟的內在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古代商人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不等的深層次原因。

教學建議:

(1)由《喬家大院》劇照,引出明清時代的晉商,引入本節內容。

(2)“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一目主要講述兩部分內容:鄉村的商業活動和古代商人的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四民月令》中內容,使學生明白在鄉村中已存在農副產品的季節性買賣。對于“古代商人的活動”這部分內容,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圖文資料,讓學生閱讀教材后,整理出古代商人的活動。

(4)第三目主要講述了古代“市”的發展。需要按照教材順序整理出從秦代到明清“市”的發展過程。在講述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圖文資料,同時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相關的圖片,如《清明上河圖》,讓學生感受到古代“市”的繁榮,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

(5)“商人重利輕離別”一目,主要講到商人往來奔波的生活方式,發達的古代商運,以及客商的風險三部分內容。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現有文字和圖片資料,讓學生感受古代商人的奔波、艱苦的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介紹他們所了解的與商人生活相關名著,激發學生的興趣。

(6)“商業都會的崛起”一目,主要介紹古代中國商業都會的發展情況。需要按照教材順序,介紹從戰國到清代商業都市的發展情況。教師可以利用課本插圖“清《盛世滋生圖》”,向學生介紹清代蘇州城的商業繁榮情況。

四、 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課標要求: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中國古代王朝經濟政策的基本知識;借助歷史文獻深入理解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原因和所帶來的經濟后果,從而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能力,及借助歷史文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考古材料、歷史文獻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推理分析,大膽地比較論證,主動探究各個歷史問題的答案。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閱讀法等探討有關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的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壓抑了中國社會新的生產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國今天的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教學課時:1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和區域經濟管理方式,培養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

難點: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農為本的社會,要求學生能站在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農抑商實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視超越經濟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區域經濟管理的方式的差異和統治集團的階級屬性的深層次關系。

教學建議:

(1)先讓學生閱讀課前提示和各子目內容,讓學生明白古代中國采取了哪些經濟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則是“重農抑商”政策。

(2)“重農抑商”一目是本課重點。使學生明白“重農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實施的具體措施,結合教材“學習思考”,共同探討其歷史影響,側重于指出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分析原因時,可以補充一些歷史資料,加深學生理解“重農抑商”政策的弊端。

(3)“區域經濟政策的傾斜”一目,可依據教材講清這一政策帶來的影響——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重點闡述秦朝和西漢的具體政策。在講述東漢六朝全國經濟重心東南移時,注意補充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過程的資料。

(4)“工商業的管理”一目,首先使學生明白這是重農抑商政策的具體表現。然后介紹從秦代開始的各朝具體措施,重點闡明秦漢時期措施。在講述明清“海禁”時,補充一些歷史資料,加深學生對“海禁”政策的理解。使學生明白這種“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受挫,加速了中國落后與西方。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對外開放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

(5)“禁奢侈”一目,重點闡明兩點:一、“禁奢侈”政策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抑商政策的輔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體步驟。二、古代中國禁奢之風無法抑制的原因是統治者“自上”的腐敗。

高中簡單的教案篇14

(一)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飲食習慣”的文章,包括傳統飲食習慣的改變日常飲食選擇,旨在讓學生明白健康的飲食習慣的養成是擁有健康體魄的前提。本篇文章生詞量較大標題較抽象,各段主題句分布不太明顯(大部分分布在段落中間)。且大部分學生對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如人體每天必須攝入的六種基本營養成分的來源、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什么是綠色食品等)了解較少。因此,本文的學習難度較大。

(二)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a)使學生了解protein,calcium等基本營養成分的來源和主要功能,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保證,以及素食主義等信息。

b)學習掌握有關營養成分與食物的詞匯,如:protein、calcium、carbohydrate、fibre、mineral、vitamin、vegetarian&vegan、greenfoodandcleanfood、eco-foodandorganicfood等,以及keepupwith,Thesamegoesfor?以及as和only引導的倒裝句的用法。

2.語言技能目標:

a)使學生學會克服生詞障礙,通過略讀,尋找文章的主題句,理清文章的總體框架與脈絡;通過查讀,捕捉文章的重要細節,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b)使學生學會運用各種猜詞技巧,猜測部分生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的含義。c)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用英語為自己所熟悉的一個人設計一份“healthydiet”,并闡明設計的依據。

3.情感態度與文化意識目標:

a)使學生學會審視自己、審視食物,提高養成健康飲食習慣的意識。b)使學生懂得:健康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要想有強健的體魄,除了合理安排好一天的生活以外,還需要有科學、衛生的飲食習慣,每天一定量的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青少年必須有健康的身體,長大以后才能成為一位具有現代科學文化,適合時代要求的合格勞動者。

c)使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體貼他人,并養成較強的合作意識。

d)讓學生了解一些不同的飲食觀念及主張,加深對世界飲食文化的了解,弘揚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精髓,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讓學生認識到飲食對健康的重要影響。

2)側重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結構的把握,突出培養學生以下3個方面的能力:

a.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b.根據主題快速捕捉文章重點細節的能力。

c.猜詞能力。

3)重點掌握有關營養成分與食物的詞匯,特別是人體每天必須攝入的六種基本營養成分的詞匯以及這些營養成分的來源和主要功能。

2.難點

1)如何使學生養成科學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水平。

2)如何使學生學會提取、篩選和重組文章中關于健康飲食的信息,并靈活運用于語言實踐中,達到語言實踐能力的擴展與提高。

教學方法與教材處理

1.任務型語言教學法

任務型語言教學認為: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一個完成各種各樣任務的過程。任務型學習來強調通過“做中學”、“學中做”,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本課組織學生四至五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共同為大家所熟悉的一個人設計一份“healthydiet”,并口頭闡述設計的理由。該設計基于課文內容,但又不局限于課文的范疇,旨在貫徹“做中學”、“學中做”策略,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并通過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任務,體會、掌握語言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合作學習教學法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活動,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動活動,。合作學習教學法有利于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良好非智力品質的發展,調整學生的語言焦慮感。焦慮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重要情感因素,外語學習中的焦慮主要是指學習者需要用外語進行表達時產生的恐懼或不安心理。因此,本課打破傳統的“稻田式課堂教學結構”采用“四至五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的課堂教學結構,來組織教學,旨在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為積極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互相交流,降低語言焦慮感,獲得愉快的學習經歷,從而對學習本身和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感。

3.整體語言教學法

整體語言教學法要求按“整體-部分-整體”的模式,進行語篇閱讀訓練,即從“整體”開始,以“整體”結束的“三段式”閱讀教學法。本課采用從整體略讀——分段細讀——聽讀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即是這種教學策略的體現。

(四)、學法指導

1)認知策略:指導學生運用已學會的抓重點、做記號、摘筆記等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與歸納。

2)調控策略:繼續培養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習慣,鼓勵學生增加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學習英語的體會和經驗,學會科學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進一步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3)交際策略:創設有意義的情景和任務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四人一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讓他們圍繞課堂任務分工合作,相互探討、相互交流,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五)、說教學程序

1.Pre-task: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任務(8分鐘左右)

引入話題,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任務。教師通過一個問題“Doyouthinkitimportanttohavegoodeatinghabits?”呈現文章的標題“Wearewhatweeat”。緊接著引導學生解讀文章標題、預測文章內容,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處于主動認知狀態。雖然本文標題較抽象,學生可能一下子無法正確理解其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可再采取通過分析句子成分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eat”進行大腦風暴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策略來降低理解難度。考慮到文章生詞量較多,且大部分學生對文章的背景知識,了解較少。因此,在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的同時,有必要在討論“Whatkindofwordswillbeusedinthepassage?”這個問題時,引出人體每天必須攝入的六種基本營養成分的單詞:protein、

calcium、carbohydrate、fibre、mineral、vitamin。這樣既可向學生展示本環節的重點單詞,又可為閱讀掃清文化背景障礙和語言障礙,又可為突破本文的重難點作好準備。

2.Task-cycle:課文主體內容的教學與操練,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過渡(27分鐘左右)

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在閱讀的不同階段,靈活使用各種閱讀策略,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突破本文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1.通過限時閱讀訓練,引導學生略讀文章內容,歸納段落大意,理清全文線索,側重培養快速閱讀理解能力和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設計思路】:本環節針對課文的主旨,提出兩個預測性問題,要求學生在5分鐘之內,略讀文章內容,快速找出各段的keysentence,理清文章的基本脈絡。在兩個預測性問題的幫助下,大部分學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主題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針對各段主題句分布不太明顯,學生尋找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一情況,教師可通過先展示文章基本脈絡,提醒學生根據文章脈絡以及對文章主旨的把握,結合自己在閱讀之前對文章的預測,快速找出各段的keysentence,歸納各段大意。此外,教師還應通過限定閱讀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的閱讀習慣等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2.精讀部分語段,側重培養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細節的能力和猜測生詞的能力。

【設計思路】:本文的主要生詞和重點細節主要集中在第二至第四段(特別是第二段材料)。因此,可引導學生通過查讀第二段材料,找出人體每天必須攝入的六種基本營養成分及其來源和功能。此外,考慮到這六個詞匯的知識含量較高,且難于記憶,故筆者在設計上作了一個小小的創新。即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填寫本文的重點細節,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各種營養成分來源的規律,為學會給未提及的食物作營養成分推測,培養信息歸類能力,作好鋪墊。然后再通過直觀手段,以圖片結合文字的形式,再次展現文章的重點單詞與細節,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印象,并為突破本文的重點與難點:“Designahealthydietandlistyourreasons.”打下扎實的基礎。相對于第二段材料,第三段和第四段材料的生詞量較少,且大部分生詞通過使用各種猜詞策略,就可理解他們在文中的意思。因此,可充分利用這兩段內容,來培養學生的猜詞悟義能力。具體可引導學生先通過推讀生詞所在語段,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各自所使用的猜詞技巧與猜詞經驗,來提高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最終獲得獨立自由閱讀的能力。根據對教材內容的科學分析,確定本環節主要引導學生使用各種猜詞策略(通過上下文、課文線索、詞的形式、以及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等),猜測、理解“vegetarian”、“vegan”、“eco-food”、“organicfood”、“greenfoodandcleanfood”、“diet”、“supplement”等詞在文中的意思。同時為加深學生對“greenfood”的理解,還特地引出綠色食品的標志。此外,還可在這一環節中適當處理一些語言難點(如keepupwith,Thesamegoesfor?及only和as引導的倒裝句的用法),以上語言難點在SBp131-p133中,有詳細的分析。因此,課堂上不必占用太多時間,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學會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體會這些詞組、句型的用法。其它的一些語言難點可隨機處理,也可通過練習的方式體現出來,讓學生去課文中尋找答案,體會他們的用法。

3.Post-task: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的過程,語言實踐能力的擴展與提高(9分鐘左右)

采用交際教學法和合作學習法,組織語言實踐活動,完成本文的主題任務。達到從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到知識的擴展與創新能力的形成。

【設計思路】:本環節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健康飲食的認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為大家所熟悉的某一個人(如:自己或班上的其他同學或者本校的某位老師)設計一份“healthydiet”,并列出設計的依據。由于Pre-task和Task-recycle兩個步驟中的許多活動,已從各個方面,為學生順利完成本活動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故學生完成這個任務的難度,估計不大。但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本環節還特地以生動有趣的gif動畫和圖片為學生提供了foodgroups。針對主題任務,本環節還設計了小組間的設計成果競賽與小組間的互相評價兩個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成果的平臺。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讀的輸人,提取、篩選和重組文章中的重要語言信息,并通過用英語進行交流,達到從課文知識的鞏固到自身知識的擴展與創新能力的形成。針對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能會因詞匯障礙的影響,而用普通話甚至閩南語進行交流,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應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為基礎”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扮演自身作為“設計者,研究者,組織者,促進者,協調者”的角色,并“動態”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督促學生堅持用英語作為課堂交流的語言。

4.SumupandHomework:課文內容的鞏固、延伸與拓展(第四和第五兩個環節預計只需1分鐘左右)

【設計思路】:課外作業主要以提綱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在“Sumup”環節中,通過“Dietcuresmorethanthedoctor.和Thebalanceddietisthebest!”這兩句健康英語諺語,結合播放《健康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文主題的理解。

Homework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Givealectureonhealthyfood.

2)Makeasurveyaboutvegetarianism.

【設計思路】:每個學習小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選擇其中一項任務,旨在尊重學生個性,給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的空間,讓其通過各種資源渠道,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獲取更多關于healthyeating的信息,進一步延伸與拓展課文的內容,這也有助于結合課文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060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泰宏机械制造厂-河北铸件厂-铸造厂-铸件加工-河北大件加工 | 茶叶百科网-茶叶知识与茶文化探讨分享平台 | 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分液漏斗萃取振荡器-常州市凯航仪器有限公司 | 庭院灯_太阳能景观灯_草坪灯厂家_仿古壁灯-重庆恒投科技 | 深圳快餐店设计-餐饮设计公司-餐饮空间品牌全案设计-深圳市勤蜂装饰工程 | 高压包-点火器-高压发生器-点火变压器-江苏天网 | 北京百度网站优化|北京网站建设公司-百谷网络科技 | 蓝鹏测控平台 - 智慧车间系统 - 车间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皮带输送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导电银胶_LED封装导电银胶_半导体封装导电胶厂家-上海腾烁 | 阻垢剂-反渗透缓蚀阻垢剂厂家-山东鲁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气体检测仪-氢气检测仪-可燃气体传感器-恶臭电子鼻-深国安电子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南京办公用品网-办公文具用品批发-打印机耗材采购 | 家乐事净水器官网-净水器厂家「官方」 | 水质监测站_水质在线分析仪_水质自动监测系统_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_水质传感器-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RS系列电阻器,RK_RJ启动调整电阻器,RQ_RZ电阻器-上海永上电器有限公司 | 衬塑设备,衬四氟设备,衬氟设备-淄博鲲鹏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防伪溯源|防窜货|微信二维码营销|兆信_行业内领先的防伪防窜货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天津次氯酸钠酸钙溶液-天津氢氧化钠厂家-天津市辅仁化工有限公司 | 咖啡加盟-咖啡店加盟-咖啡西餐厅加盟-塞纳左岸咖啡西餐厅官网 | 【365公司转让网】公司求购|转让|资质买卖_股权转让交易平台 | 免费分销系统 — 分销商城系统_分销小程序开发 -【微商来】 | LHH药品稳定性试验箱-BPS系列恒温恒湿箱-意大利超低温冰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防火板_饰面耐火板价格、厂家_品牌认准格林雅 | 一航网络-软件测评官网 |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福尔卡(北京)新型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地磅-地秤-江阴/无锡地磅-江阴天亿计量设备有限公司_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模型公司_模型制作_沙盘模型报价-中国模型网 | 团建-拓展-拓展培训-拓展训练-户外拓展训练基地[无锡劲途] | 卡诺亚轻高定官网_卧室系统_整家定制_定制家居_高端定制_全屋定制加盟_定制家具加盟_定制衣柜加盟 | uv固化机-丝印uv机-工业烤箱-五金蚀刻机-分拣输送机 - 保定市丰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银杏树」银杏树行情价格_银杏树种植_山东程锦园林 | 除甲醛公司-甲醛检测-广西雅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沈飞防静电地板__机房地板-深圳市沈飞防静电设备有限公司 | 冷藏车厂家|冷藏车价格|小型冷藏车|散装饲料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十二分公司 | 空调风机,低噪声离心式通风机,不锈钢防爆风机,前倾皮带传动风机,后倾空调风机-山东捷风风机有限公司 | 家德利门业,家居安全门,别墅大门 - 安徽家德利门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