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編寫的內容包括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板書設計、教具準備等幾個方面。這里提供優秀的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方便大家寫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參考。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余弦定理"是人教A版數學必修5主要內容之一,是解決有關斜三角形問題的兩個重要定理之一,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內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數一般知識和平面向量知識在三角形中的具體運用,是解可轉化為三角形計算問題的其它數學問題及生產、生活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重、難點

重點:余弦定理的證明過程和定理的簡單應用。

難點:利用向量的數量積證余弦定理的思路。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推導余弦定理及其推論,能運用余弦定理解已知"邊,角,邊"和"邊,邊,邊"兩類三角形。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從實際問題出發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個過程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的理性和嚴謹。

三、教學方法

數學課堂上首先要重視知識的發生過程,既能展現知識的`獲取,又能暴露解決問題的思維。在本節教學中,我將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逐步推進,以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組織學生探究、歸納、推導,引導學生逐個突破難點,師生共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各種數學活動中掌握各種數學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產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興趣。

四、教學過程

本節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經歷"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發現新的知識,把學生的潛意識狀態的好奇心變為自覺求知的創新意識。又通過實際操作,使剛產生的數學知識得到完善,提高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增強了研究探索的綜合素質。

幫助學生從平面幾何、三角函數、向量知識等方面進行分析討論,選擇簡潔的處理工具,引發學生的積極討論。你能夠有更好的具體的量化方法嗎?問題可轉化為已知三角形兩邊長和夾角求第三邊的問題,即:在其中已知AC=b,AB=c和A,求a.

學生對向量知識可能遺忘,注意復習;在利用數量積時,角度可能出現錯誤,出現不同的表示形式,讓學生從錯誤中發現問題,鞏固向量知識,明確向量工具的作用。同時,讓學生明確數學中的轉化思想:化未知為已知。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其中已知a=5,b=7,c=8,求B.

學生思考或者討論,若有同學答則順勢引出推論,若不能作答則由老師引導推出推論,然后返回解決該問題。

讓學生觀察推論的特征,討論該推論有什么用。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圓錐曲線的定義反映了圓錐曲線的本質屬性,它是無數次實踐后的高度抽象,恰當地利用定義解題,許多時候能以簡馭繁。因此,在學習了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幾何性質后,再一次強調定義,學會利用圓錐曲線定義來熟練的解題”。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強,思維活躍,但計算能力較差,推理能力較弱,使用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也略顯不足。

三、設計思想

由于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如果離開感性認識,容易使學生陷入困境,降低學習熱情。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參與教學,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發現、獲取新知,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目標

1、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圓錐曲線的定義,能靈活應用定義解決問題;熟練掌握焦點坐標、頂點坐標、焦距、離心率、準線方程、漸近線、焦半徑等概念和求法;能結合平面幾何的基本知識求解圓錐曲線的方程。

2、通過對練習,強化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不斷引申,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學習解題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

2、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3、“定義法”求軌跡方程

教學難點:

巧用圓錐曲線定義解題

六、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思路】

(一)開門見山,提出問題

一上課,我就直截了當地給出例題1:

(1)已知A(-2,0),B(2,0)動點M滿足MA+MB=2,則點M的軌跡是()。

(A)橢圓(B)雙曲線(C)線段(D)不存在

(2)已知動點M(x,y)滿足(x1)2(y2)23x4y,則點M的軌跡是()。

(A)橢圓(B)雙曲線(C)拋物線(D)兩條相交直線

【設計意圖】

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義方式,是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一個必備條件,而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們對圓錐曲線的定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是否能真正掌握它們的本質,是我本節課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

為了加深學生對圓錐曲線定義理解,我以圓錐曲線的定義的運用為主線,精心準備了兩道練習題。

【學情預設】

估計多數學生能夠很快回答出正確答案,但是部分學生對于圓錐曲線的定義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學生們回答后,我將要求學生接著說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選項的話,條件要怎么改?這對于已學完圓錐曲線這部分知識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但問題(2)就可能讓學生們費一番周折——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利用變形來解決問題,那么我就可以循著他的思路,先對原等式做變形:(x1)2(y2)25

這樣,很快就能得出正確結果。如若不然,我將啟發他們從等式兩端的式子3x4y5入手,考慮通過適當的變形,轉化為學生們熟知的兩個距離公式。

在對學生們的解答做出判斷后,我將把問題引申為:該雙曲線的中心坐標是,實軸長為,焦距為。以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義、解決問題

例2:

(1)已知動圓A過定圓B:x2y26x70的圓心,且與定圓C:xy6x910相內切,求△ABC面積的最大值。

(2)在(1)的條件下,給定點P(-2,2),求PA

【設計意圖】

運用圓錐曲線定義中的數量關系進行轉化,使問題化歸為幾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幾何問題中的一種常見題型,也是學生們比較容易混淆的一類問題。例2的設置就是為了方便學生的辨析。

【學情預設】

根據以往的經驗,多數學生看上去都能順利解答本題,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實上,解決本題的關鍵在于能準確寫出點A的軌跡,有了練習題1的鋪墊,這個問題對學生們來講就顯得頗為簡單,因此面對例2(1),多數學生應該能準確給出解答,但是對于例2(2)這樣相對比較陌生的問題,學生就無從下手。我提醒學生把3/5和離心率聯系起來,這樣就容易和第二定義聯系起來,從而找到解決本題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如果時間允許,練習題將為學生們提供一次數學猜想、試驗的機會。

練習:

設點Q是圓C:(x1)2225AB的最小值。3y225上動點,點A(1,0)是圓內一點,AQ的垂直平分線與CQ交于點M,求點M的軌跡方程。

引申:若將點A移到圓C外,點M的軌跡會是什么?

【設計意圖】練習題設置的目的是為學生課外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平臺,當然,如果課堂上時間允許的話,

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結論進行驗證。

【知識鏈接】

(一)圓錐曲線的定義

1、圓錐曲線的第一定義

2、圓錐曲線的統一定義

(二)圓錐曲線定義的應用舉例

1、雙曲線1的兩焦點為F1、F2,P為曲線上一點,若P到左焦點F1的距離為12,求P到右準線的距離。

2、PF1PF22P為等軸雙曲線x2y2a2上一點,F1、F2為兩焦點,O為雙曲線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圍。

3、在拋物線y22px上有一點A(4,m),A點到拋物線的焦點F的距離為5,求拋物線的方程和點A的坐標。

4、例題:

(1)已知點F是橢圓1的右焦點,M是這橢圓上的動點,A(2,2)是一個定點,求MA+MF的最小值。

(2)已知A(,3)為一定點,F為雙曲線1的右焦點,M在雙曲線右支上移動,當AMMF最小時,求M點的坐標。

(3)已知點P(-2,3)及焦點為F的拋物線y,在拋物線上求一點M,使PM+FM最小。

5、已知A(4,0),B(2,2)是橢圓1內的點,M是橢圓上的動點,求MA+MB的最小值與最大值。

七、教學反思

1、本課將借助于,將使全體學生參與活動成為可能,使原來令人難以理解的抽象的數學理論變得形象,生動且通俗易懂,同時,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節省了板演的時間,從而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自悟、自練、自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充分顯示出“多媒體課件”與探究合作式教學理念的有機結合的教學優勢。

2、利用兩個例題及其引申,通過一題多變,層層深入的探索,以及對猜測結果的檢測研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學會一個問題的求解到掌握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循序漸進的讓學生把握這類問題的解法;將學生容易混淆的兩類求“最值問題”并為一道題,方便學生進行比較、分析。雖然從表面上看,我這一堂課的教學容量不大,但事實上,學生們的思維運動量并不會小。

總之,如何更好地選擇符合學生具體情況,滿足教學目標的例題與練習、靈活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而要能真正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己首先必須更新觀念——在教學中適度使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有參與教學實踐的機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激發起求知的欲望,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于不知不覺中改善了他們的思維品質,提高了數學思維能力。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3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

2、引導學生體味詩中的意象美;

3、當堂背誦全詩。

二、教學重難點

1、詩情的領悟是難點與教學的重點;

2、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三、教學設想

以誦讀為主,以課件貫穿始終,集音樂、畫面、相片、朗誦等視聽手段為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優美境界。

四、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還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么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解釋:康橋=劍橋=Gambriage)

然后問學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學生會說出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播放大學圖片。讓學生指出劍橋大學,引出對徐志摩的介紹。

二、徐志摩個人資料(課件介紹)

(簡要情況-康橋情結),由此引出對《再別康橋》的示范朗誦。

三、欣賞配樂朗讀<再別康橋>,先讓學生讀,再用范讀,學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朗讀直至背誦全詩(配樂)

五、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

先引導學生把握詩中的意象(提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讓他們說出這是為什么——有詩人的情感融入;再讓學生分析這些意象分別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進而由教師總結出意象的含義——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的戀情。他甚至想永遠留在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全詩通過這些意象構筑了夢幻般的氛圍,如一首小夜曲,讓人如癡如醉。

(配合板書……)

六、課后小結

作詩本乎情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澳嗽娭?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言而統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

——(謝榛《四溟詩話》)

七、課后作業

1、每人寫一首小詩,借景物抒發某種感情;

2、選學徐的其它詩歌。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4

一、選擇題

1.(2014o新課標全國卷Ⅰ)人性是先秦以來一直討論的問題。基于對人性的新認識,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們認為人性()

A.本質是善

B.本質為惡

C.非善非惡

D.本善習遠

2.(2014o廣東文綜)《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讓仆人轉告賈府私塾老師說:“什么《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據此推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

A.理學居于統治地位,“四書”更受重視

B.孔子-地位動搖,《詩經》遭到輕視

C.科舉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棄儒從商

D.《紅樓夢》取材于現實,反映宋代生活

3.(2014o大綱文綜)明清時期,纂修族譜以尊崇人倫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名門望族、寒門小姓都以修譜為大事。這一現象反映出()

A.宗族觀念受到人口流動的沖擊

B.宗族成為社會等級的表現形式

C.理學成為維系宗族的思想基礎

D.先秦時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4.(2013o新課標全國卷Ⅰ)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

A.宗法血緣制度逐漸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D.陸王心學日益興起

5.(2013o廣東文綜)有位古代思想家認為:通過讀書等外在手段來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重要的是先確立仁義這一根本。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陸九淵

6.(2013o福建文綜)朱熹在《漳州勸農文》中說:“請諸父老,常為解說,使后生-,知所遵守,去惡從善,取是舍非,愛惜體膚,保守家業?!痹诖?,朱熹()

A.教誨后生-遵從“三綱五?!?/p>

B.告誡鄉親去惡從善以“慎思明辨”

C.灌輸以農興業思想以存“天理”

D.勸導百姓遵循一種“理性”的生活秩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宋明理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存天理,滅人欲”即理學家認為人的本質為善,但是私欲容易蒙蔽人的本性,所以要經過后天的學習提高個人修養,才能克服私欲,回歸人的本性,由此可知B、C兩項錯誤。A項只提到人性本善,不全面,D項為正確答案。

答案:D

2.解析:本題考查宋明理學的相關問題。B項孔子-地位動搖,不符合當時的歷史事實,故排除;題干中并沒有涉及經商,C項與題意沒有關系;《紅樓夢》反映的是清朝時期的生活,所以D項也不正確。理學大師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故A項符合題意。

答案:A

3.解析:本題考查宗法觀念與理學的關系。重血緣、重宗法、以家庭為本位、以孝悌為基礎的宗法觀念與程朱理學倡導的“三綱五?!笔且幻}相承的,因此,C項正確。宗法觀念受到人口流動的沖擊,無法解釋修家譜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A項錯誤。B項從材料中無法得出。D項不符合史實,宗法制在春秋戰國時期遭到破壞,但其影響延續后世。

答案:C

4.解析:孔子創立的儒學是對周公所創周禮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所以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創立的理學推崇氣節、修養,將繼承和發展周禮之道、強調“重義輕利”“養浩然之氣”的孟子學說奉為儒家經典之一,突顯出孟子學說在成為統治哲學的程朱理學中的重要地位,《孟子》一書也成為科舉考試的依據之一,所以儒學在宋代以后多被稱作“孔孟之道”,故C項符合題意。宗法血緣制度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瓦解,A項錯誤;仁政理念作為儒學的主要主張一直具有廣泛影響,不是促成儒學稱謂變化的因素,B項錯誤;陸王心學不占統治地位,影響沒有程朱理學廣泛,D項錯誤。

答案:C

5.解析:本題考查陸王心學。從材料信息看,該思想家強調內心的修養,認為窮理不一定要向外探求,反省內心也可得到天理,由所學可知這是陸九淵的主張,因此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6.解析:題干材料中并沒有涉及“三綱五?!钡膬热荩懦鼳;題干材料是“請諸父老”教導“后生-”,而不是告誡鄉親去惡從善,且僅講去惡從善過于片面,排除B;“以農興業”思想與題干材料所述無關,排除C;題干講述的是“理性”的生活秩序,故選D。

答案:D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5

20__年__月,我在江蘇連云港新海高中上了一節《橢圓的幾何性質》公開課。這節課從準備,到與組內老師探討、交流,并修改、上課,直至最后聆聽各位老師和專家的指導,都讓我受益非淺。

本節課是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1―1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它是在學完橢圓的標準方程的基礎上,通過研究橢圓的標準方程來探究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利用曲線方程研究曲線的性質,是解析幾何的主要任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讓學生了解了橢圓的幾何性質,又讓學生初步體會了利用曲線方程來研究其性質的過程,同時也為下一步學習雙曲線和拋

物線的性質做好了鋪墊。本節課是圍繞著探究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進行的。因此,依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及教學目標,將之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又因為學生第一次系統地按照橢圓方程來研究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學生感到困難,且如何定義離心率,學生感到棘手,所以我將之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然而,課后的反思過程中我發現了幾個問題:第一,在講解“頂點”定義時,單純定義為橢圓與坐標軸的交點,沒把握住頂點的重要特征,即“頂點是橢圓與其對稱軸的交點”,如果把握住這一點,在講解時就應先講“對稱性”,再講“頂點”;二是本節課對幾何性質的導入,是由學生回顧上節所講特征三角形的三邊與的大小關系開始的,而多數人對特征三角形的記憶是很模糊的,上節課在這個知識點上學生吸收的并不好,如果把它放在本節課“頂點”之后再講解,會顯得更自然一些;三是“對稱性”的講解過于單薄,學生既然很快就觀察出了這個性質,何不趁熱打鐵,再從代數的角度證明一下呢?過于避重就輕的做法不利于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上的幾點不足都提醒我今后要在研究教材上下更多的功夫。

還有在講解完“對稱性”、準備講“離心率”之前,我穿插了一道“畫橢圓的簡圖”的題目。并提圓相似嗎?橢圓呢?引起了同學們注意。這道題起到了較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既鞏固了剛學的性質,又引發了一個問題:橢圓的“扁”的程度與哪些要素有關。大多數學生通過所畫的兩個橢圓長軸相同、短軸不同,從而“扁”的程度不同,很自然地回答這與有關,圓的形狀是完全相同的,而橢圓的形狀是否完全相同?如何刻畫橢圓的“圓扁”度呢?

學生自主探究(預設:可以創造錯誤認識,a越大越扁?b越大越圓?聯想橢圓定義當2a定時,焦點逐漸靠近頂點,橢圓會怎么樣?焦點逐漸靠近中心,又會怎么樣?)

切入事先準備好的幾何畫板展示,固定長軸,移動交點,看變化。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橢圓隨著離心率逐漸接近0越圓而越接近1而越扁的動畫

過程。e越大,橢圓越扁,越小越圓。講清楚e是一個比值圓扁度用什么刻畫?為什么不b用。a此外,在以下幾個方面我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一是課堂的節奏還要稍微慢一點,比如對焦點在軸時橢圓的幾個性質的給出,都是師提問生齊答,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反應慢一點的同學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被忽略掉了,而如果把這個環節換成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的方式來進行,放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效果可能會更好,也更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二是教學語言還需要不斷錘煉,因為數學老師的語言是否準確、精煉,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力圖用清晰優美的語言藝術去感染學生。

比較過去自己曾經歷過的刻板、嚴肅的灌輸式教學,現在更提倡多給學生一點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老師要做有效課堂的引導者,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去,是否能夠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是否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自我發現,多角度的給學生以鼓勵和肯定。

我會以此為契機,在平日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和創新,不斷成長和進步!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

2.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堿性;

3.學會運用觀察、對比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規范的表達重點學會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初步對溶液進行分類難點學會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初步對溶液進行分類教學準備一自主預學,學生完成自主預學的內容,學生自主交流,預學成果,教師適當點評。

二、合作探學

1.完成教材的活動與探究,填空: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有,我們把這些物質表現的性質稱為。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物質有,我們把這些物質表現的性質稱為。

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的物質有,這些物質表現的性質為。

2.將酚酞滴入上述物質中,記錄現象。

思考:酚酞呈現的顏色和溶液的酸堿性有什么關系?

3.酸堿指示劑的種類及其顯色情況

4.可以檢驗溶液酸堿性的物質及有關現象:

5.討論下列問題:

(1)能不能用無色酚酞試液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碳酸生成?

(2)某溶液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后不變色,該溶液一定顯酸性嗎?

(3)如何用石蕊試紙檢測CO2和HCl氣體溶于水后的酸堿性?

(4)閱讀教材“酸堿指示劑的發現”,你有什么體會?

(5)閱讀教材“自制酸堿指示劑”,回答下列問題:

①將花瓣研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使用酒精起什么作用?過濾的目的是什么?

②第(2)步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③植物汁液符合什么條件才能作為酸堿指示劑?

(6)閱讀教材“花的顏色”,回答下列問題:

①不同的花為什么顏色不同?

②同一朵花在開放的不同時期為什么呈現不同的顏色?

三、點撥導學

酸性

中性

堿性

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紅色石蕊試紙

藍色石蕊試紙

四、檢測練學十分鐘,當堂反饋

五、課后訓練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7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識記:梭倫改革為希臘民主制度奠定基礎;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確定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執政時期是希臘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公民大會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

⑵理解:地理環境在古希臘城邦形成中的影響。

⑶運用:探究地理環境對古希臘城邦形成中的影響。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發展的歷史條件、基本特征、實質和作用。探究古代希臘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⑴分析地理環境、問題探究。

⑵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歷史資料,初步掌握信息處理方法。

⑶引導學生聯系時代背景,從雅典民主政治的興衰發展過程中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步驟、分層次掌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象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體會古代希臘的輝煌文化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遺產。

⑵了解雅典民主政治“黃金時代”的重要內容,感受古代希臘的輝煌,分析古代希臘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及其歷史局限,感受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

⑶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產生發展的歷史條件和實質,理解希臘奴隸制度是把“雙刃劍”的含義,從宏觀上把握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

二、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前面單元我們學習了“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了解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說,皇帝在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加強皇權的問題上。那么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在古代的西方又是怎么一會事呢?

[生]想!

[師]在古代的西方,人們非常熱衷于民主政治和法律的建設,這在古代的希臘與羅馬表現的尤為突出。當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律體系都是從古希臘羅馬那里逐步發展而來的。可以說,不了解古希臘羅馬的民主政治和法律體系,就稱不上真正了解西方。接下來我們首先學習第六單元第一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講授新課]

(一)希臘文明的搖籃

在接觸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希臘的地理位置。(板書,并展示地圖給學生)

[師]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的一個半島,它是什么半島呢?

[生]巴爾干半島。

[師]對,在巴爾干半島的南部。那希臘有哪些具體的地貌特征?

[生]三面環海。

[師]是的,她被大海所環繞,所以我們稱希臘文明為“海洋文明”。而我們中國的華夏文明則被稱為“大河文明”,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生]因為華夏文明發源于黃河、長江兩大河流。

[師]是的。由于希臘地形復雜,海洋、山地、平原都有,所以在古代希臘形成了許多的小國家,它們被稱之為“城邦”。(板書)

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紀,它一般包括市區和周邊的農村地區,范圍非常小;而且,城邦一般是通過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共同團體、共同地域和政治經濟的獨立實體。請大家思考一下,城邦有什么樣的特征呢?(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很顯然,小國寡民、獨立自主就是它的基本特征。

在眾多的希臘城邦之中,雅典與斯巴達是兩個典型的城邦。西方的民主政治來源于希臘,而希臘的民主政治則以雅典最為完備。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雅典民主政治到底有哪些內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關鍵要掌握三大改革: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梭倫的改革

梭倫出身貴族的,他家境平平,早年曾經營貿易,與商旅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為飽學之士,被時人譽為“七賢”之一。他經常寫詩抨擊貴族,同時又非常同情平民。那么請問同學們,這樣一個人推行的改革,其措施會對誰不利呢?

[生]會對貴族不利。

[師]不錯。梭倫改革時,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這項措施使許多工商業奴隸主因為擁有了大量財富而提升了社會地位,他們與原來的貴族都占據了第一、二等級。請大家思考,這一措施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生]打擊了貴族的統治。

[師]對。還設立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除此之外,梭倫還設立新的政權機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前者規定除第四等級外,其他公民都可當選;后者不僅參與例行審判,還接受上訴案件,而每個公民都有上訴之權。同時還廢除了債奴制度。

影響: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可以說,梭倫改革不僅在解救人民疾苦、消除貴族特權方面邁了很大一步,也為工商業奴隸主掌握政權準備了條件,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在梭倫改革后的百余年間,雅典始終遵循著他開辟的這條道路,繼續進行一些改革,終于使雅典成為一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領導地位的希臘城邦。

除梭倫改革之外,公元前6世紀末,一個名叫克里斯提尼的雅典貴族也進行了一場改革。(板書)此次改革,一項重要內容是針對雅典的選舉制度進行的,即把整個雅典城邦分為10個地域部落,以取代過去的4個血緣部落。為什么要施行這一措施呢?以血緣關系結合起來形成部落對選舉的結果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學生討論后老師總結)如果選舉受到家族部落的控制,那么選舉結果肯定會受影響的,這種選舉方式也不是民主的??梢哉f,克里斯提尼的這一舉措,打破了血緣關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的勢力。

請同學們回答,克里斯提尼還實施了那些措施呢?

[生]設立五百人會議、成立十將軍委員會、實行陶片放逐法。

[師]是的。前面梭倫設立了四百人會議,而五百人會議的成員是所有公民不分等級皆可擔任。所以要比四百人會議民主多了。而教材上提到的陶片放逐法有什么作用呢?

[師]成為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但容易被人利用。不錯。正是克里斯提尼的這些改革措施,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確立起來。

經過梭倫和克里斯提尼兩大改革之后,最后由一個人來集其大成,他就是伯利克里。

(三)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板書)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擔任首席將軍期間,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為什么稱為“黃金時代”呢?

[生]改革措施比較全面,而且很徹底。

[師]是的,總結起來,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共有六項:第一,擴大公民參政范圍:除十將軍外,執政官和幾乎所有其他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第二,改革公民大會:公民大會其實很早就存在,伯利克里規定它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管理內政、外交、軍事防務、官員選舉任免等事項,凡二十歲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參加,每個人在大會中都有發言權和表決權;第三,改革五百人會議,規定在公民大會休會期間,負責處理國家大事;第四,提高陪審法庭地位:這個機構在梭倫改革就有了,不過伯利克里規定它不僅負責審理各類重要案件,還監督工職人員的行為操守,參加立法;第五,擴大十將軍委員會權力:不僅統率軍隊,還參與政治;第六,發放工資和津貼:因為雅典公民參與政治,擔任相關工職,政府是不給予工資的,而伯利克里為了調動公民參政的積極性,采取了這一收買人心的措施,像“觀劇津貼”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四)雅典民主制度的評價

它不僅確保了希臘文明的燦爛輝煌,而且當今歐美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政體差不多都來源于它。其次,雅典民主政治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凝聚本邦公民,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對外則是為了掠奪他人的財富和奴隸。再次,雅典民主政治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第一,它是少數人的民主,本邦婦女、廣大奴隸和外邦人都無權享受民主政治;第二,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奴隸勞動為城邦的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但奴隸制度同樣也是其衰亡的根源。希臘是如何滅亡的呢?最后我們來了解一下希臘的滅亡。(板書)

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和底比斯人為主的希臘聯軍在與北方由亞歷山大統率的馬其頓軍隊決戰時,聯軍大敗。從此,希臘就進入了被馬其頓統治的歷史時期。

[本課小結]

以上就是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基本內容。那么在大家的印象中,古代希臘民主政治與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是否一樣呢?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8

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臺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2.表達式F=ma

3.理解

(1)同向性:加速度的方向與力的方向始終一致

(2)瞬時性;加速度與力是瞬間的對應量,即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3)同體性:加速度和合外力(還有質量)是同屬一個物體的

(4)獨立性:當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各力將獨立地產生與其對應的加速度,而物體表現出來的實際加速度是物體所受各力產生加速度疊加的結果。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相關知識;

2、了解控制變量法,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牛頓第二定律的知識及其應用;難點:實驗演示的操作。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講了牛頓第一定律,它的內容是什么呢?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也就是說,沒有外力作用時,物體保持原來的狀態,靜止的保持靜止、運動的保持勻速運動。那如果有外力作用呢?

(引導回答)有外力作用----狀態改變----速度改變----有加速度產生。

在上節課中我們還講了: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越大的,狀態越難改變。這就涉及到三個物理量:力、加速度和質量,三者之間到底有何關系呢?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它。

二、進行新課

1、實驗介紹

實驗是我們掌握物理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今天就利用實驗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F、m、a三者都是變量,在研究此類問題時,我們先使其中一個量保持不變,來研究另外兩個量的關系,這就是控制變量法。

(1)原理:F可以用彈簧秤測量,m可以用天平測量,那加速度呢?

a=(S2-S1)/T2

測量加速度的方法:a=(Vt-V0)/t2

S=V0t+at2/2------------S=at2/2------------a=2S/t2

(2)設計

在光滑的導軌上放一量小車,一端系有細繩,繞過定滑輪后吊著砝碼,砝碼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

受到恒力作用的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有S=V0t+at2/2----S=at2/2------a=2S/t2,為了便于比較,我們取兩個小車做雙軌實驗。當時間t相同時,有a1/a2=S1/S2。

(3)實驗操作(1)

平衡摩擦力;將兩輛質量相同的小車放在導軌上;系上細繩,跨過定滑輪掛上質量不同的砝碼;利用控制桿控制兩輛小車同時運動;記錄數據。

(4)實驗操作(2)

將兩輛質量不同的小車放在導軌上;系上細繩,跨過定滑輪掛上質量相同的砝碼。

利用控制桿控制兩輛小車同時運動;記錄數據。

2、實驗結論

m一定時,F與a成正比;F一定時,m與a成反比。

3、牛頓第二定律

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與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公式:F=Kma;注:取國際單位時,K等于1。

平衡摩擦力分析(導出)牛頓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外力的方向相同。

三、本節小結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作業第1、2、3題。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9

一、戰爭的背景

(一)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二)具體原因:

1、三對基本矛盾(焦點:爭奪殖民地和霸權)

(1)法德矛盾(2)俄奧矛盾(3)英德矛盾

2、兩大軍事集團形成

(1)三國同盟(2)三國協約

(三)直接原因:薩拉熱窩刺殺事件(1914、6、28)

二、戰爭的過程

(一)交戰國:

(二)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三)戰場:

1、西線(英法比——德)具有決定性作用

2、東線(俄——德、奧匈)

(四)進程

1、第一階段(19)

馬恩河戰役——德軍速戰計劃破產,轉入陣地戰

2、第二階段(1915——16)

(1)陸戰: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俄軍冬線夏季攻勢

(2)海戰:日德蘭海戰

(大戰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

3、第三階段(1917——18、11)

(1)協約國陣營擴大

(2)爆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退出戰爭

(3)同盟國失敗

三、戰爭影響

1、對人類造成巨大物質、精神損失

2、削弱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力量

3、十月革命勝利

4、催發戰后西方無產階級革命和東方民族解放運動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2、掌握文言詞語絕、強、假、望、聞的意義和用法。

3、學習比喻論證的方法,體會荀子文章的風格。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絕等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如何結合時代的需要,使學生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四讀法。(自己總結的。)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導入新課,簡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

⑵制天命而用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⑶性惡論。人性本惡,所以需要學習和教化。

⑷禮是治國之本。

2、作品風格:是學者之文,樸素、深厚、縝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讀全文,概括大意(一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讀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參見教材注釋。)

2、學生結合注釋,通讀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確:學不可以已。

(意思對即可。)

3、學生分小組筆譯課文最后一段,注意語言準確;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檢查,組織全班同學交流筆譯的情況,重點指導如下句子的翻譯:

⑴無以:沒有用來的方法;

⑵筋骨之強:強健的筋骨。(倒裝句式。)

⑶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三、完成課后練習,重點學習文言詞語

1、學生做練習二,掌握絕、強、假、望、聞的用法。

2、教師檢查完成情況;

3、學生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增加義項和例句。注意:絕的義項比較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師指名學生背誦絕、強、假、望、聞等詞語的義項和課文中的例句。

二、細讀課文,理清思路(二讀。)

1、學生自讀全文,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

2、教師檢查,全班交流。

(各組先推薦一人上黑板,還可以由其他同學不斷完善,直到滿意。)

參考思路:

學不可以已──智明行無過──常人成君子──積累、持恒、專一

(中心)(意義)(作用)(方法)

三、研讀課文(重點是最后一段),分析討論(三讀。)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比喻論證的語段和句子,對比喻進行分類、歸納。(學生可以自己確定分類標準)

2、討論比喻論證的作用、效果。

3、教師總結,明確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課時

一、審讀課文,評價創新(四讀。)

1、教師引導:本文有哪些知識性錯誤,有哪些地方可以進一步完善,請指出來。

2、學生審讀課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師生交流審讀結果。

參考:

⑴知識性錯誤,如蟹六跪而二螯,(應是八跪;一說正確)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鱔之穴)。

⑵在論證方面,只是從自我的角度來論證。本文只談了學不可以已的兩點作用,即提高自己,彌補不足。還可以從社會發展趨勢和需要的角度來談。

二、聯系實際,拓展運用

1、以《新勸學》為題,列提綱,分組發言。要求進一步充實荀子的論證。

2、教師補充終身學習的有關內容,學生討論終身學習的重大意義。

補充:終身教育看來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它超越了啟蒙教育和繼續教育之間的傳統區別。它響應迅速變革之世界的挑戰。要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第8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

【板書設計】

勸學

《荀子》

智明行無過

常人成君子

學不可以已終身學習

積累、持恒、專一

(社會、時代的需要)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1

教學目標:明確等差數列的定義,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會解決知道an,a1,d,n中的三個,求另外一個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推理、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39;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1.等差數列的概念的理解與掌握.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及應用.教學難點:等差數列“等差”特點的理解、把握和應用.教學過程:

Ⅰ.復習回顧上兩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數列的定義及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這兩個公式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數列的特點,下面我們看這樣一些例子

Ⅱ.講授新課10,8,6,4,2,…;21,21,22,22,23,23,24,24,252,2,2,2,2,…首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數列有什么共同的&39;特點?是否可以寫出這些數列的通項公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努力尋求各數列通項公式,并找出其共同特點)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也就是說,這些數列均具有相鄰兩項之差“相等”的特點.具有這種特點的數列,我們把它叫做等差數列.

1.定義等差數列: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等差數列定義是由一數列相鄰兩項之間關系而得.若一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a1,公差是d,則據其定義可得:(n-1)個等式若將這n-1個等式左右兩邊分別相加,則可得:an-a1=(n-1)d即:an=a1+(n-1)d當n=1時,等式兩邊均為a1,即上述等式均成立,則對于一切n∈N-時上述公式都成立,所以它可作為數列{an}的通項公式.看來,若已知一數列為等差數列,則只要知其首項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項.由通項公式可類推得:am=a1+(m-1)d,即:a1=am-(m-1)d,則:an=a1+(n-1)d=am-(m-1)d+(n-1)d=am+(n-m)d.如:a5=a4+d=a3+2d=a2+3d=a1+4d

請同學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a與b中間插入一個數A,使a、A、b成等差數列,那么A應滿足什么條件?由等差數列定義及a、A、b成等差數列可得:A-a=b-A,即:a=.反之,若A=,則2A=a+b,A-a=b-A,即a、A、b成等差數列.總之,A=a,A,b成等差數列.如果a、A、b成等差數列,那么a叫做a與b的等差中項.例題講解[

例1]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5=10,a15=25,求a25.

思路一:根據等差數列的已知兩項,可求出a1和d,然后可得出該數列的通項公式,便可求出a25.

思路二:若注意到已知項為a5與a15,所求項為a25,則可直接利用關系式an=am+(n-m)d.這樣可簡化運算.思路三:若注意到在等差數列{an}中,a5,a15,a25也成等差數列,則利用等差中項關系式,便可直接求出a25的值.

[例2](1)求等差數列8,5,2…的第20項.分析:由給出的三項先找到首項a1,求出公差d,寫出通項公式,然后求出所要項

答案:這個數列的第20項為-49.(2)-401是不是等差數列-5,-9,-13…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分析:要想判斷-401是否為這數列的一項,關鍵要求出通項公式,看是否存在正整數n,可使得an=-401.∴-401是這個數列的第100項.

Ⅲ.課堂練習

1.(1)求等差數列3,7,11,……的&39;第4項與第10項.

(2)求等差數列10,8,6,……的第20項.(3)100是不是等差數列2,9,16,……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如果不是,說明理由.2.在等差數列{an}中,

(1)已知a4=10,a7=19,求a1與d;

(2)已知a3=9,a9=3,求a12.

Ⅳ.課時小結通過本節學習,首先要理解與掌握等差數列的定義及數學表達式:an-an-1=d(n≥2).其次,要會推導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d(n≥1),并掌握其基本應用.最后,還要注意一重要關系式:an=am+(n-m)d的理解與應用以及等差中項。

Ⅴ.課后作業課本P39習題1,2,3,4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2

轉錄

定義:在cell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

場所: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可以進行,原核生物轉錄翻譯可同時進行)

模板:DNA的一條鏈

信息的傳遞方向:DNA---———mRNA

原料:含A、U、C、G的4種核糖核苷酸

產物:信使RNA

翻譯

定義: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AA),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AA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場所:細胞質(核糖體)

條件:ATP、酶、原料(AA)、模板(mRNA)

信息傳遞方向:mRNA到蛋白質。

密碼子: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AA。每3個這樣的堿基又稱為1個密碼子。

mRNA線形 tRNA三葉草型 rRNA線型

翻譯位點:一個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形成2個tRNA的結合位點。(一種tRNA攜帶相應的AA進入相應的位點)

習題:

如果DNA分子一條鏈的堿基排列順序是……ACGGATCTT……,那么,與它互補的另一條DNA鏈的堿基順序是 TGCCTAGAA ;如果以這條DNA鏈為模板,轉錄出的

mRNA堿基順訊應該是UGCCUAGAA在這段mRAN中包含了3個密碼子.。需要3個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轉運到核糖體上。這些氨基栓酸的種類依次是半胱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轉錄過程是

1 DNA雙鏈解開

2 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一條Mrna

3 合成的mRNA從DNA鏈上釋放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3

第一單元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和電離平衡的特征;

2、掌握影響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

3、掌握電離平衡常數和電離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數討論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課前預習】

對于醋酸的電離:CH3COOHCH3COO-+H+

1)開始時,V電離和V結合怎樣變化?

2)當V電離=V結合時,可逆過程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狀態?畫出V~t圖。

【課堂教學】

【交流與討論】根據預習的V~t圖像及已有的化學平衡的知識,請歸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定義和特點。

【交流與討論】觀察課本P61的表格,根據已有的化學平衡常數及轉化率的知識,歸納和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1)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及意義。

(2)影響電離平衡常數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電離平衡常數與稀溶液的濃度_________,與溫度________,一般來說隨溫度升高,電離平衡常數__________。

(3)電離度α的表達式及意義。

(4)電離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學以致用】

以0.1mol/L的醋酸溶液為例,當改變下列條件時,下列各項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平衡移動方向Kan(H+)c(H+)α

通入少量氯化氫

加入少量氫氧化鈉

升溫

加少量醋酸鈉固體

加入少量冰醋酸

加水

【總結歸納】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課堂鞏固】已知NH3+H2ONH3H2ONH4++OH-

加入物質鹽酸NaOH溶液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氣

平衡移動方向

【問題解決】

現有兩瓶醋酸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1mol/L和0.1mol/L,那么這兩瓶溶液的氫離子濃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還是等于10?

【課后反思】我的問題和收獲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4

西歐莊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知道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了解西歐莊園的管理情況、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西歐莊園里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以及莊園的管理,分析西歐莊園的特點;通過小組討論,比較西歐莊園中的農民與中國古代社會農民的異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和接受生產力發展決定生產關系變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西歐莊園的特點

教學難點:比較西歐莊園中的農民與中國古代社會農民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農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斷)

在領主自營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頭六臂。他駕著一隊耕牛穩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齊的田壟、田溝。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氣爽,但阿布拉黑頭腦中經常出現管事和他的助手,他們可以處罰他——甚至會鞭笞他——如果認為他偷懶的話。

阿布拉黑腦海里也會浮現修道院長和其手下僧侶的形象,他們穿戴著干凈的襯衣、襯褲、兜帽、長襪、暖袍和羊皮手套。僧侶每年都領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卻沒有衣服可換,依舊穿著污跡斑斑的長上衣和綁腿,甚至它們破舊不堪。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8課:《西歐莊園》,走近西歐中世紀的莊園生活。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莊園的領主與佃戶

1.展示:《莊園圖解示意圖》

2.教師講述:“典型的莊園”包括著一個農村和周圍的田地。但是普通的莊園,并不如此整齊。較大的莊園往往包括著幾個農村,小的莊園有的只占著一個農村的一部分。莊園的土地是封建領主所有,而直接生產者的農民通過各種地和形態,從封建領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權利,進行個體生產。

3.學生自主學習:在西歐莊園里主要生活著哪些人?在莊園里土地是如何劃分的?

提示:領主、佃戶(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莊園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稱為“直領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按照規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莊園的主要工作是農業,同時也有手工業,有木匠、鐵匠,莊園自己釀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師,總之,莊園生產了人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產品。

材料二從日出勞動到日落,勞動的報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簡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籬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從上面下來的雨和雪使泥地變得又濕又冷。農民在一只箱子里塞進些稻草當他的床鋪。他的伙食粗糙而單調——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餓。餓死的事情決不是沒有聽說過。他當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懼的犧牲品,也時常受到邪惡的領主管家的欺騙。他還要交很多的租稅并服役,可以說,他是一個被蔑視、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可憐蟲。

5.問題思考:材料二中農奴的生活說明了什么?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歐莊園的性質。

提示:農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6.材料展示:莊園里的佃戶除了耕種自己的份地之外,還要為莊園主耕種土地,每周都要有幾天為莊園主干活,莊園主直接控制的農奴每周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為莊園主干活。領主還向佃戶征收其他捐稅。

7.問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領主與佃戶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提示:領主與佃戶之間是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佃戶有義務為領主勞動,領主也不能隨意沒收佃戶的土地,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契約關系。

目標導學二:莊園法庭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田地,被罰款6便士;佃戶的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被罰款6便士;只要領主的磨坊能夠磨面粉,就不得到莊園以外磨面粉,違者罰款20先令。

材料二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被罰款;某人不按規定的價格賣酒,也要被罰款。

2.教師提問:

(1)材料反映了西歐莊園具有什么權?

提示:司法權。

(2)根據兩則材料分析莊園法庭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罰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為會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戶在勞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勞役、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到莊園以外磨面粉、侵犯全體村民權益的行為等。

(4)西歐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是什么?

提示:習慣法或村法。

(5)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歐莊園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三、課堂總結

正因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奇特的政治現象和自給自足的莊園奇景,構成了中世紀西歐文明的獨特性。但歷史辯證法總是彰顯著永恒的道理,當一種新制度建立的時候,卻孕育了否定這個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板書設計

1.興起的時間、發展

2.性質: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

3.居民:佃戶(自由農民和農奴)

4.領主與佃戶的關系:統治與被統治、剝削與被剝削

5.莊園法庭:特點與作用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5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如何解決厭學問題

班級:四年級3班

班主任:姬紹華

開會日期:12月13日星期一人數:51人

班會目的:通過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針對本班一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經常不完成作業進行分析,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告訴學生應該珍惜今天的學習環境,嚴格要求自己,激發學習熱情。慢慢摒棄厭學這個壞習慣,使同學們明白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前提,命運在自己手里,未來的路要靠自己創造。若想自己的夢不再是虛幻,就要先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路,就在我們腳下,一直通到我們的夢想之顛!現在還小,應該從小養成習慣。

班會形式:讓好學生們自己發言,說說自己對于學習的認識,然后再叫不經常完成作業的人談談

班會主題設計:讓學生們從自己的身邊搜集例子,用于班會中。

班會準備:

1、召開班干部會議:針對班上所存在的問題,確定以《如何解決厭學問題》為主題。

2、收集資料:圍繞《如何解決厭學問題》收集相關資料(例如:厭學導致的嚴重后果的案例;厭學心理的心理測驗題等資料)。

3、確定主持人:王思睿

班會過程:

一、班主任致辭:我們班是一個團結友愛,上進的班級,經過了四年多的努力大家都有所進步。但是有一部分的同學還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厭學的現象,不完成作業。為了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學習,深刻了解厭學的危害性及其自信的重要性,我們班特地搞了這次的主題班會。下面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二、主持人發言:“每個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個階段,小學階段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養成良好習慣的開始,然而,有些同學從現在起就不完成作業,有厭學的現象,這些可怕的困惑圍繞著大家,使我們離學業的成功越來越遠,最后就影響到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接下來,我們來看兩個很典型的小學生因厭學問題而導致犯罪的案例。”

典型案例1

林某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下課不想學,導致對學習沒有信心。而且學習目的不明確,容易受網絡、游戲的影響,把本來應該集中在學習上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愛好上。再加上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不忍心對孩子嚴格教育,對孩子的管教和約束力度不夠,導致林某出現厭學心理。于3月11日晚,林某在網吧里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戲時,由于他技術欠佳,每次都被人捅倒。坐在林某旁邊的一名年齡相仿的少年陳某也在玩同一游戲,陳某忍不住對林某冷嘲熱諷。在網絡上殺紅眼的林某當即火冒三丈,因他平常專打血腥暴力的游戲,操起網絡刀劍或槍炮,沖上去就殺他個天昏地暗,鮮血淋漓,不殺死對方就決不下網線。沉浸在暴力游戲中不可自拔。結果抓起網吧老板的菜刀,砍斷陳某的脖頸、砍斷網吧老板手臂,致使一死一傷殘,鑄成悲劇。最后直到警方趕到現場,林某才驚醒:“我是不是殺了人。會不會坐牢?”

典型案例2

周某是個自控能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作業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現抄襲現象;常??荚囎鞅?,違規違紀,對老師的批評和教育無動于衷,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其家長希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學習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夠考出好成績,能夠超越別人。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紅皂白,也不管是客觀上還是主觀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罵,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壓,自尊心受損,厭學的情緒隨之產生,對其家長的嚴加管教不服,不僅厭學,而且產生對抗心理,最后一氣之下,選擇了向這世上最親的家人投毒?!澳橙胀砩?,他用牙簽瓶裝了甲胺磷,趁母親切土豆時,將甲胺磷倒進燒肉的鐵鍋中。最后導致一死一重傷。

”從上述兩例血淋淋的鐵證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面對社會上普遍的厭學現象,再針對我們班的厭學現象,進行分析

三、班主任發言。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

①來學校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②如何認識讀不好書的問題

四、班干部就我們班所存在的一些厭學情況進行分析。

①學科厭學

我們班的某某同學因為不喜歡某中學科,而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下降,一直培養不出學習興趣。

②過敏性厭學

過敏性,即一種在學習情境刺激下產生的下意識的較強烈痛苦的情緒反應行為。有過敏性厭學的學生對上學接觸老師、提問、父母嘮叨等,常常是過敏的。

過敏性厭學的學生在其所厭煩的學科學習過程中,一般都能體驗到極大的過敏性痛苦情緒。多發生于上進心強,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身上,其中又以女生居多。她們一般是那種積極努力學習、急于取得成效的學生,當其產生厭學行為后,一方面感到很深的恐懼、擔憂,另一方面總是逃避對自己厭學的學科的學習。而恐懼擔憂與逃避行為又加深了這種厭學行為的痛苦體驗。

③潛意識條件性厭學

我們班某某學生,身高體健、性格開朗、精神飽滿并情緒樂觀。就這樣一個身心健康得讓人羨慕的學生,上課總是不能專心聽講,老師講課他做小動作,回家不認真完成作業。

④非過敏性厭學

某某在一開始就是那種典型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成績在班級后面波動。起初她想要奮起直追,可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后來成線連連下跌。分數一次比一次低。

非過敏性厭學不只是對某個學科表現出輕度的不適反應,多以心煩為主要體驗,但體驗不到極端的痛苦。這類學生中有一部分是長期學習落后并比較認同現狀的學生;另一類是在經過長期努力之后進步不明顯或有所退步,信心不足而情緒低落者。

五、主持人發言:“看到大家總結的幾種厭學現狀,我深感痛心,我們以后是繼續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去還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經過老師和班委的商討,我們總結出了幾條緩解厭學情緒的措施?,F在與大家分享:

①緩解學業焦慮

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未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我們還小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如果現在不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對我們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②正確看待信心問題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

2.體驗內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3.制定階段性目標。

4.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5.增強自信心。

6.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于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③怎樣克服精力分散

第一步,當出現某種厭學情緒時,應敏感地意識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為情緒的俘虜。

第二步,盡快著手擬定一份復習計劃學習。

第三步,努力學習,養成良好習慣

六、主持人小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我們受益匪淺。再大千世界里,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那么我們是渾渾噩噩的度過呢還是該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它呢?現如今我們這一代普遍與家長存在著代溝,所以建議大家多坐一坐,與班主任聊一聊。通過這次班會課,我們班又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面貌去面對以后的課程,我們拭目以待,期待著轉變。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把我們班建成一個優秀的班級體。

七、班主任評價班會:我們的這次班會非常成功,希望同學們一起努力!

厭學現象導致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如果不好好學習,沒有文化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我們班是個優秀的班集體,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讓厭學現象遠離我們班。

MSN(中國大學網)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電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電,知道摩擦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使物體中的正負電荷分開.

3.知道靜電感應現象,知道靜電感應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使物體中的電荷分開.

4.知道電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電荷.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初中知識的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界中的兩種電荷

2、通過對原子核式結構的學習使學生明確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使物體中的電荷分開.但對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不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

重點:電荷守恒定律

難點:利用電荷守恒定律分析解決相關問題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相關問題。

預習導學→引導點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典型例題分析→鞏固知識→達標提升

【自主預習】

1.自然界中存在兩種電荷,即電荷和電荷.

2.原子核的正電荷數量與核外電子的負電荷的數量一樣多,所以整個原子對表現為電中性.

3.不同物質的微觀結構不同,核外電子的多少和運動情況也不同。在金屬中離原子核最遠的電子往往會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金屬中自由活動,這種電子叫做自由電子。失去這種電子的原子便成為帶正電的離子,離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動而不移動,只有自由電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屬導電時只有在移動.

4.物體的帶電方式:(1)摩擦起電:兩個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失去電子的帶電,獲得電子的帶電.(2)感應起電:導體接近(不接觸)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一端帶上與帶電體相的電荷,而另一端帶上與帶電體相的電荷.

5.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也不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電荷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6.電子和質子帶有等量的異種電荷,電荷量e=C.實驗指出,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電荷量e的.所以,電荷量e稱為.電荷量e的數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測得的。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摩擦起電是創造電荷的過程

B.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兩個導體接觸后電荷會消失,這種現象叫電荷的湮沒

C.接觸起電是電荷轉移的過程

D.玻璃棒無論和什么物體摩擦都會帶正電

8.關于元電荷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電荷就是電子B.元電荷是表示跟電子所帶電量數值相等的電量

C.元電荷就是質子D.物體所帶的電量只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

【互動交流】

思考問題

1、初中學過自然界有幾種電荷,兩種電荷是怎樣定義的?它們間的相互作用如何?電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2、電荷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呢?

一.電荷

1.電荷的種類:自然界中有種電荷

①.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所帶的電荷,叫電荷;

②.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所帶的電荷,叫電荷。

2.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同種電荷相互,異種電荷相互。

二.使物體帶電的三種方法

問題一:

思考a:一般情況下物體不帶電,不帶電的物體內是否存在電荷?物質的微觀結構是怎樣的?

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電,為什么摩擦能夠使物體帶電呢?實質是什么呢?

(1)原子的核式結構及摩擦起電的微觀解釋(原子:包括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和核外電子。)

(2)摩擦起電的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

實質:電子的轉移.結果:兩個相互摩擦的物體帶上了等量異種電荷.

1.摩擦起電

產生?結果?

實質:摩擦起電實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到另一個物體上。得到電子,帶;失去電子,帶

例1.毛皮與橡膠棒摩擦后,毛皮帶正電,這是因為()

A.毛皮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電荷轉移到了橡膠棒上了

C.橡膠棒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膠棒上的一些正電荷轉移到毛皮上了

問題二:

思考a:接觸帶電的實質是什么呢?

思考b: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導體,接觸后再分開,二者所帶電量怎樣分配呢?

電中和現象及電荷均分原理:

a.兩個帶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都不顯電性,這種現象叫做電中和現象。

b.兩個相同的帶電金屬導體接觸后,電荷要重新分配,這種現象叫做電荷均分原理。

2.接觸帶電

產生?結果?

實質:自由電子在的轉移。

例2.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球,一個帶+6×10-8C的電量,另一個帶-2×10-8C的電量。把兩球接觸后再分開,兩球分別帶電多少?

問題三:

(1)思考a:金屬為什么能夠成為導體?

(2)【演示】

思考a:把帶正電荷的球C移近導體A,箔片有什么變化,現象說明了什么呢?然后又移走C呢?

思考b:如果先把A和B分開,然后移開C,箔片什么變化,這種現象又說明什么呢?

思考c: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再讓A和B接觸,又會看到什么現象呢?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呢?

(3)什么是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感應起電的實質什么呢?

3.感應起電

⑴靜電感應:當一個帶電體導體時,可以使導體帶電的現象,叫做靜電感應。

⑵感應起電: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

實質:自由電子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規律:近端感應種電荷,遠端感應種電荷。

靜電感應的原因?

分析物質的微觀分子結構,分析起電的本質原因:把帶電的球C移近金屬導體A和B時,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使導體上的自由電子被吸引過來,因此導體A和B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感應起電也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使物體中的正負電荷分開,是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得出電荷守恒定律.

例3.如圖所示,將用絕緣支柱支持的不帶電金屬導體A和B接觸,再將帶負電的導體C移近導體A,然后把導體A、B分開,再移去C,則()

A.導體A帶負電,B帶正電

B.導體A帶正電,B帶負電

C.導體A失去部分負電荷,導體C得到負電荷

D.導體A帶正電是由于導體B的部分電子轉移到A上,故A、B帶等量異種電荷

小結:使物體帶電的方式及本質

三.電荷守恒定律

1、電荷守恒定律的兩種表述:

表述一:

表述二: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總是保持不變。

例4.關于電荷守恒定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所帶的電量總是守恒的;

B.在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情況下,一個系統所帶的電量總是守恒的;

C.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系統內的等量的正負電荷即使同時消失,但是這并不違背電荷守恒定律;

D.電荷守恒定律并不意味著帶電系統一定和外界沒有電荷交換;

四.元電荷

閱讀課本并回答

(1)電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單位是什么?

(2)什么是元電荷?一個電子就是一個元電荷嗎?

(3)元電荷的數值是多少?它的數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學家測定的?

(4)什么是比荷?電子的比荷是多少?

1.電荷量():電荷的多少,簡稱電量。單位:,符號:

2.元電荷是一個電子或質子所帶的電荷量,它是電荷量的最單位。

元電荷的值:e=,最早由美國物理學家測定。

注意: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數倍。就是說,電荷量是不能連續變化的物理量。

3.比荷(荷質比):帶電體的與其的比值。

比荷:電子的電荷量e和電子的質量me的比值,為C/㎏

例5.關于物體的帶電荷量,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所帶的電荷量可以為任意實數

B.物體所帶的電荷量應該是某些特定值

C.物體帶電+1.60×10-9C,這是因為該物體失去了1.0×1010個電子

D.物體帶電荷量的最小值為1.6×10-19C

例6.5個元電荷的電量是________,16C電量等于________元電荷.

五.驗電器和靜電計

1、人們選用什么儀器來判斷物體是否帶電?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閱讀課本了解驗電器和靜電計的結構和功能靜電計(指針式驗電器)

2、思考:是否只有當帶電體與導體棒的上端直接接觸時,金屬箔片才開始張開?解釋看到的現象.

【隨堂檢測】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起電和靜電感應都是使物體正負電荷分開,而總電荷量并未變化

B.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摩擦過程中橡膠棒上正電荷轉移到毛皮上

C.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是摩擦過程中玻璃棒得到電子

D.物體不帶電,表明物體中沒有電荷

2.帶電微粒所帶電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19CB.-6.4×10-19CC.-1.6×10-18CD.4.0×10-17C

.3.關于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實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摩擦起電說明機械能可以轉化為電能,也說明通過做功可以創造出電荷

B.摩擦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C.感應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個部分

D.感應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帶電的物體轉移到原來不帶電的物體

4.如圖所示,原來不帶電的絕緣金屬導體MN,在其兩端下面都懸掛著金屬驗電箔.若使帶負電的絕緣金屬球A靠近導體的M端,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A.只有M端驗電箔張開,且M端帶正電

B.只有N端驗電箔張開,且N端帶負電

C.兩端的驗電箔都張開,且左端帶負電,右端帶正電

D.兩端的驗電箔都張開,且左端帶正電,右端帶負電

5.如圖所示,A.B是被絕緣支架分別架起的金屬球,并相隔一定距離,其中A帶正電,B不帶電,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導體B帶負電

B.導體B左端出現負電荷,右端出現正電荷,并且電荷量大小相等

C.若A不動,將B沿圖中虛線分開,則左邊的電荷量小于右邊的電荷量

D.若A、B接觸一下,A、B金屬體所帶總電荷量保持不變

6科學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時,為了方便,常常用元電荷作為電量的單位,關于元電荷,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把質子或電子叫元電荷.B.電子帶有最小的負電荷,其電量的絕對值叫元電荷.

C.1.60×10-19C的電量叫元電荷D.質子帶有最小的正電荷,其電量的絕對值叫元電荷.

教后記:

1、學生對三種起電方式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還例舉了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對點電荷、元電荷、質子電量、電子電量之間關系下節課還要復習。

1.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時,橡膠棒帶電荷,毛皮帶電荷.當橡膠棒帶有3.2×10-9庫侖的電量時,電荷量為1.6×10-19庫侖的電子有個從移到上.

2.絕緣細線上端固定,下端懸掛一輕質小球a,a的表面鍍有鋁膜.在a的近旁有一絕緣金屬球b,開始時a、b都不帶電,如圖所示.現使b帶電,則()

A.ab之間不發生相互作用B.b將吸引a,吸在一起不分開

C.b立即把a排斥開D.b先吸引a,接觸后又把a排斥開

3.關于電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玻璃棒無論與什么物體摩擦都帶正電,膠木棒無論與什么物體摩擦都帶負電.

B.摩擦可以起電,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總是同時帶等量異種電荷.

C.帶電現象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物體得到多余電子就一定顯負電性,失去電子就一定顯正電性.

D.當一種電荷出現時,必然有等量異號的電荷出現,當一種電荷消失時,必然有等量異號電荷同時消失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火山的概念、組成及其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擬實驗,能描述火山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體會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火山的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學難點】

火山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法、講授法、演示實驗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PPT展示一組日本富士山的圖片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展示一組圖片,大家看看圖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聽到很多同學都認出來了,說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確,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驕傲。那同學們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屬于我們上節課所學的三種山岳類型中的哪一類?對,屬于火山。這節課,我就一起來具體學習一下——火山。(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師做演示實驗,模擬火山形成過程:

在桌上放一個錐形瓶,瓶中裝適量白醋和洗滌劑,用滴管向錐形瓶中滴入小蘇打溶液。滴入后,瓶內產生泡沫,隨著泡沫的不斷增加,溢出瓶外,堆積在錐形瓶周圍。

教師做實驗時,學生觀察實驗過程,觀察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解決以下問題:

(1)學生觀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實驗現象。

(2)學生運用初中所學化學知識——酸堿中和反應,解釋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3)學生類比演示實驗的現象及產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過程。

最后,教師總結歸納火山的形成過程:處于底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

處于底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這樣形成的山體就是火山。如果巖漿是沿著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寬廣的玄武巖高原。

2、結合課本和實驗后的泡沫狀態,學生思考并回答:

(1)火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分別對應泡沫堆的哪個部位?

3、結合課本,學生回答:火山的規模范圍有多大?

(三)鞏固拓展

(1)PPT展示我國長白山天池的視頻和圖片。

(2)介紹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關小知識。

(四)小結作業

課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關資料,做成PPT或視頻,下節課進行匯報和分享。

五、板書設計

火山的形成:

處于底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

六、教學反思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8

教學目的

1,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2,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

A,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B,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教學重點

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誦讀吟詠法,欣賞法。

媒體設計:播放校園歌曲《再別康橋》。

播放黃磊朗誦帶《再別康橋》。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

二,播放歌曲《再別康橋》,附上劍橋的圖片。

(解說: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对賱e康橋》這首詩本身就極具音樂美。播一首由《再別康橋》改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藝術層面去感受志摩的詩。配上劍橋的優美的圖片,讓學生由聽覺到視覺都對《再別康橋》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禈?,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禈虻囊磺?,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奏及飽含的深情。

五,整體鑒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一),提示: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啟發: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二),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A,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

明確: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云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1,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C,回環復沓。首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筑美,是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解說: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師總結。)

六、小結本文。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兩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七,知識點訓練。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開頭一節點明“再別”,連用三個“輕輕的”形成輕柔而優美的旋律,把讀者帶入一種欣喜乃至禮贊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節,詩人用“金柳”“艷影”“青荇”“榆蔭下的一潭”“彩虹似的夢”等一系列色彩鮮明的意象描繪康河的美景,抒發眷戀之情。

C.第五、六兩節,詩人的情緒由舒緩轉向激昂,想“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接著跌落回離別的現實,兩個“沉默”表達了詩人無盡的惆悵。

D.最末一節,以兩個“悄悄”緊承上一節的“悄悄”和“沉默”,而且與首節遙相呼應,但詩人的情緒已由淡淡的憂郁變得更加惆悵與傷感了。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詩像一支優美的樂曲,纏綿深婉的詩句隨著輕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來,回環往復,一唱三嘆,余音裊裊。

B.這首詩像一幅生動的畫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變幻與意象組合形成流動的氣韻,艷麗而又幽雅,飄逸中見靜穆。

C.這首詩具有完美的形式結構,每節詩四句,每個詩句基本上由三頓構成,勻稱,和諧,于清新活潑中求整飭。

D.這首詩極好地體現了新格律詩派獨特的美學追求,但惟美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表達。

3,識記訓練:背誦本詩。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19

一、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1、引入物質的量的必要性

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其應用。

4、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兩個基本公式的應用。

課時安排:約15~20分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認識到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之間的關系;掌握摩爾質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3、掌握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過程與方法:

1.培養邏輯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養計算能力,并通過計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在講解今天的內容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請問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啊?

學生答: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

嗯,是這樣的!物質就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

那么這些粒子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呢?

學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運動…

對!它們都很?。?/p>

我們知道,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分子、原子或離子之間按一定的數目關系進行的。但是這些微粒都太小,顯然我們是不能一個一個將它們取出來進行反應吧!

那大家告訴我,在實驗室里我們是怎樣取用物質來進行化學反應的?。?/p>

學生答:天平稱固體的質量,量筒量液體的體積。

嗯,雖然我們說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微利之間按一定比例進行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是稱取一定質量(g)或者量取一定體積(mL)的化學物質來進行我們需要的化學反應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微觀粒子的數目和物質宏觀的質量或者體積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的。

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它們之間的這種聯系!

板書課題:物質的量

嗯,老師現在遇到了一個小麻煩,現在老師的粉筆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買一些。可是粉筆好小啊,一支支的數好麻煩?。⊥瑢W們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學生答:買一盒、買一箱、、、、、

看來同學們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們用盒子把粉筆裝起來,那就方便多了。

我們之前說我們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來進行化學反應是因為它們都太小了!那我們可不可以也用一個“盒子”將它們按一定數目的集合體的形式“裝”起來呢?

其實早就有人想到這個“盒子”了!國際科學界是用“物質的量”來“裝”這些微粒的。

物質的量它是一個物理量,就像同為物理量的質量一樣,它也是有符號和單位的。

回憶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緊跟思路,漸漸進入課題

緊跟課堂節奏,思考老師的問題,興趣提升

意識到微觀粒子時需要集團概念的

通過對物質組成,分子等微觀粒子共性的回顧,讓學生懂的在研究微觀粒子時“集團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實例,使學生認識到分組達到了使問題簡化的目的。

過渡到物質的量的概念

板書:一、基本概念

1、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2)符號:n;(3)單位:摩爾(mol)(4)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5)注意:

“物質的量”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不能把它理解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

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這一單位只適用于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等),不適用于宏觀物質。

[問]能否說1mol小麥約含有6.02×1023個麥粒?

物質的量描述的對象是粒子的集體,但沒有限定是何種粒子集體,因此,我們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要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例:1molNa+或n(Na+)=1mol

[練習]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A)1摩爾氧

(B)1.5摩爾O2

(D)摩爾是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這個“盒子”里到底裝了多少個微觀粒子呢?

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6.02×1023個。

并且也給這個數值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阿伏伽德羅常數

板書:2、阿伏伽德羅常數

定義: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符號:NA;單位:mol-1。約為6.02×1023mol-1

跟進老師的節奏,結合預習開始學習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相關知識;

正式過渡,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課題;

;

通過上面的學習,相信大家對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老師又有問題了,請問1molFe含有多少個鐵原子?那2molFe呢?

請問你們是怎樣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的呢?

很好!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阿伏伽德羅常數NA與粒子數(N)之間的關系了:

N=n×NA即:n=N/NA

板書: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強化練習:

1、1molH2所含氫氣分子的個數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個氧分子;

好,來給大家簡單說說NA≈6.02×1023mol-1的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

將1分硬幣排列成1mol,可來回地球與太陽之間400億次。

科學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在我們有了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以后,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和規律。

思考并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個鐵原子;2molFe含1.204×1024個鐵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

跟進思路,思考問題,強化記憶

通過實際練習得出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易于接受、記憶深刻;

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通過實例使學生印象深刻,對阿伏伽德羅常數有一定的認識

請同學們看教材12頁,

1molH2O的質量是18g,約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

0.5molH2O的質量是9g,約含有3.01×1023個水分子;

1molAl的質量是27g,約含有6.02×1023個鋁原子;

2molAl的質量是54g,約含有1.204×1024個鋁原子;

數學是很奇妙的,數據中常常會體現出一些規律!那么在這些數據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呢?

提示:當它們的物質的量都為1mol時它們的粒子數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呢?當它們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1mol的粒子的質量與他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又有什么關系呢?

總結:

1、1mol任何粒子集合體都含有6.02×1023個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其數值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在這里科學界又達成了共識!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于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是相對分子質量。

板書:3、摩爾質量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M;單位:g/mol(g.mol-1)

練習:

Mg的摩爾質量是24g/mol;

CO2的摩爾質量是44g/mol;

H2SO4的摩爾質量是98g/mol;

那么:我們接著探討上面數據中的規律,表中顯示1mol的Al質量為27g,2molAl的質量是54g,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Al的摩爾質量是27g/mol。我們從這里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質量(m)和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系:

m=n×M也即:n=m/M

板書:n=m/Mn=m/M

我們說:學以致用!

那么我們能用今天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怎樣的問題呢?現在老師這里剛好有一瓶“380mL的農夫山泉”我們怎樣才能通過計算知道里面有多少個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體積,我們可以通過密度求得它的質量為300g,那么物質的質量和它所含的微粒個數之間是通過什么紐帶來聯系的呢?(通過公式,提示學生運用物質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算出一瓶水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現在老師手里的是一瓶純凈的氣體呢?我們有怎樣求算其中的微粒數目呢?下次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課后積極地預習和思考。

緊跟課堂節奏,認真分析,教材12頁的材料,得出結論;緊跟老師的提問得到摩爾質量的概念;

認真聽講,分析題目,得出答案;

認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規律;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回憶課堂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教材實例,讓學生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

通過題目使學生對摩爾質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過學生親自參與得出結論,加深記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聯系生活,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回顧課堂,達到加深學生記憶的效果

六、板書設計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義

符號

1、N=n×NA

單位(符號)

1、物質的量

含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n

2、n=m/M

摩爾(mol)

2、阿伏加德羅常數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NA

mol-1

3、摩爾質量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M

g/mol(g.mol-1)

七、教學反思

高中教案模板ppt內容篇2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盡快進行自我調整,明確奮斗目標,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通過本次德育課,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講文明守公德的好學生。

3、通過班會活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為新世紀中國社會發展而奮斗的夢想,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這次班會為新的起點,向更高的目標奮進。

教學過程:

常規教育

1、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作息時間的安排:早上清潔時間、早讀時間、午自習時間、放學時間、作業時間,并嚴格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強調必須遵守)。

3、集體活動: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4、早讀:書本教材、按學習進度讀書、背誦。

5、課前準備:按課程表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品、相關書籍齊全。

6、上課聽講:坐姿端正、積極思考、發言大膽、不影響他人學習。

7、下課活動:注意安全、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課間不得在過道、走廊上追逐打鬧、高聲喧嘩,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

8、集合整隊:快、靜、齊。

9、午讀:課外閱讀資料,成立圖書角,完成有關閱讀習題。

安全教育

1、不要將危險物品帶到學校,美術課需要的小刀,不要隨便拿出來玩。使用時要小心,以免受傷。

2、下課活動時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走右邊,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欄桿上。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3、走出校園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

飲食安全(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不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衛生習慣:

1、教室里將桌椅擺放整齊,抽屜內無雜物。地面無紙屑,教室墻壁、桌面無亂貼亂畫痕跡。值日生將黑板擦凈,講臺上的物品擺放整齊。

2、每個學生要養成“三要”、“四勤”、“八不”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要”:早晚要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要漱口。

“四勤”: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換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倒垃圾,不吸煙。

爭做文明中學生

1、每位學生熟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

2、反思問題:行為規范有哪四大部分?《中學生守則》有幾條?分別是什么?在學校,同學們應該怎樣相處?請說出五種文明禮貌用語。在升降旗儀式上,應該怎么做?

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作為中學生,更不能忘記傳統,應該力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良好的行為規范伴我們每一天。

放飛夢想

1、暢談夢想

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讓同學們暢談夢想,放飛夢想。

2、實現夢想

我們要怎樣把它們變成現實呢?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們還要克服自己的缺點,堅持不放棄,才能實現夢想。成功的花朵,有耐于辛勤的汗水去澆灌;夢想的果實,靠知識的土壤去培育。我們要樹立美的夢想,并敢于在前進的征途中,用荊棘和鮮花去編制夢想的花環。

3、放飛夢想

我們一定要不辱歷史賦予的使命,不負人民的期望,發奮圖強,勤勞勇敢,去學習,去積蓄力量。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在夢想的天空中搏擊。用科學文化知識豐滿羽翼,武裝自己,勇于創新,立志成才,早日成為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復合型的新時代建設者、開拓者。

801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电机维修|水泵维修-天津晟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罐体电伴热工程-消防管道电伴热带厂家-山东沃安电气 | 河南15年专业网站建设制作设计,做网站就找郑州启凡网络公司 | 威客电竞(vk·game)·电子竞技赛事官网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蓝牙音频分析仪-多功能-四通道-八通道音频分析仪-东莞市奥普新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 POM塑料_PBT材料「进口」聚甲醛POM杜邦原料、加纤PBT塑料报价格找利隆塑料 | 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_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厂家价格-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一体化净水器_一体化净水设备_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江苏旭浩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不干胶印刷_标签设计印刷_不干胶标签印刷厂 - 武汉不干胶标签印刷厂家 | 贵州成人高考网_贵州成考网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股票知识_股票投资大师_格雷厄姆网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印刷人才网 印刷、包装、造纸,中国80%的印刷企业人才招聘选印刷人才网! | 解放卡车|出口|济南重汽|报价大全|山东三维商贸有限公司 | 葡萄酒灌装机-食用油灌装机-液体肥灌装设备厂家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华禹护栏|锌钢护栏_阳台护栏_护栏厂家-华禹专注阳台护栏、楼梯栏杆、百叶窗、空调架、基坑护栏、道路护栏等锌钢护栏产品的生产销售。 | 合肥弱电工程_安徽安防工程_智能化工程公司-合肥雷润 | CXB船用变压器-JCZ系列制动器-HH101船用铜质开关-上海永上船舶电器厂 | 叉车电池-叉车电瓶-叉车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电动叉车蓄电池生产厂家 | 壹作文_中小学生优秀满分作文大全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范秘书_懂你的范文小秘书| pbt头梳丝_牙刷丝_尼龙毛刷丝_PP塑料纤维合成毛丝定制厂_广州明旺 | 中红外QCL激光器-其他连续-半导体连续激光器-筱晓光子 | 塑料托盘厂家直销-吹塑托盘生产厂家-力库塑业【官网】 | 浙江筋膜枪-按摩仪厂家-制造商-肩颈按摩仪哪家好-温州市合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冷却塔减速机器_冷却塔皮带箱维修厂家_凉水塔风机电机更换-广东康明冷却塔厂家 | 山西3A认证|太原AAA信用认证|投标AAA信用证书-山西AAA企业信用评级网 | 蒸压釜-陶粒板隔墙板蒸压釜-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塑料薄膜_PP薄膜_聚乙烯薄膜-常州市鑫美新材料包装厂 | 钢绞线万能材料试验机-全自动恒应力两用机-混凝土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北京科达京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协议书_协议合同格式模板范本大全| 有机肥设备生产制造厂家,BB掺混肥搅拌机、复合肥设备生产线,有机肥料全部加工设备多少钱,对辊挤压造粒机,有机肥造粒设备 -- 郑州程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安徽控制器-合肥船用空调控制器-合肥家电控制器-合肥迅驰电子厂 安徽净化板_合肥岩棉板厂家_玻镁板厂家_安徽科艺美洁净科技有限公司 | 博客-悦享汽车品质生活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苏州教学设备-化工教学设备-环境工程教学模型|同科教仪 | 湿地保护| 油缸定制-液压油缸厂家-无锡大鸿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 | 除尘器布袋骨架,除尘器滤袋,除尘器骨架,电磁脉冲阀膜片,卸灰阀,螺旋输送机-泊头市天润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