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好的教案應該考慮所需教具的準備,如教學用具、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等,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嗎?這里為大家分享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快來學習吧!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學會用網格法來比較難以數清的對象的數目進行估測。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我們所選的對象的大致個數。

教學難點:

選取適中的格子作為樣本。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畫面:木材廠堆放著一批圓木,數一數有多少根木材?

2、學生在數的過程中發現:數量太多,數不清楚,怎么辦?

3、引導學生畫上網格線,進行估算。

用估測的方法算出圓木的數量。

劃分成同樣大小的格子。

數一數一格有多少根。

乘上格數。

湊成整數。

二、小組討論,發現問題

(1)木材在方格線上怎么算?

(2)湊成什么樣的整數,是整十數,還是整百數?

(3)每個人選取的格子一樣嗎,估算的結果一樣嗎?

小結

(1)記數對象正好在框線上,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計算。

(2)湊成什么樣的整數,看實際需要。

(3)每個人選取的樣本不一樣,在估測前要說明選取的是哪一個。

三、練習提高。

1、書P83,分別選取不同的格子進行估測。(學生獨立作業,注意書寫格式)

左上格左中格左下格

右中格右上格右下格

教師可先示范“左上格有44根”的計算過程。

2、大約有多少顆糖?

小胖數的是紅框線的格子,進行估算。

第二行第一格有3顆,

小亞數的`是綠框線的格子,進行估算。

第一行第四格有6顆,

自己選一個格子,進行估算。

四、全課總結。

五、質疑問難,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數學廣場--通過網格來估算

(1)記數對象正好在框線上,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計算。

(2)湊成什么樣的整數,看實際需要。

(3)每個人選取的樣本不一樣,在估測前要說明選取的是哪一個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2

一、童話激趣,引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最重要的一個符號是什么?(板書:小數點)今天,我把這位客人請進了課堂,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動畫)在輕快的音樂中,草原上跳出三個數字并排列成:256。這時小數點跳出來了,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小數點。”接著小數點跳到5和6的中間(25.6),再跳到2和5的中間(2.56),小數點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點搬家。”

師:(板書課題:小數點搬家)哦,原來小數點要搬家了。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小數點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一)觀看動畫:

1.(動畫)山羊開了一家快餐店,顧客真不少。小數點說我去玩一玩。顧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電話:小數點快快回家。小數點接到電話急忙回家。它隨便找個位置就跳了上去。(¥4.00)過了一會兒,小數點覺得很奇怪“沒有顧客?為什么會這樣呢?”小數點想了想,說:“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數點搬到了4的前面(¥0.40)這時就有一些動物來快餐店了。小數點很開心,想著“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數點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極了。小數點開心極了,想著“我真是個天才!”

(二)分析探討,找出規律

師: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山羊快餐店從一個客人都沒有,到現在生意比以前更興隆。這是為什么呢?

(生說)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小數點回來后,快餐價格的具體變化。

這些變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在組內討論:

1.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2.小數點移動后這個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3.小組匯報 。

匯報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老師小結歸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這時,快餐價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最后填書本上40頁的試一試 )。

試一試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

師:誰來說說小數點向右搬家的變化?為什么后面寫著省略號?你能再填一句嗎?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 擴大),小數點左移,原來的數就會縮小(板書:(左移縮小)。

三、實踐應用

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能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嗎?(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四、綜合應用

通過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我們在學習中應如何應用它呢?

1、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2.85 2850 0.0285 0.00285

2、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那么這個擴大__倍;如果這個數要擴大到原來的100 倍,這個小數的小數點應向___移動___ 位。

3、小山羊要去進貨,途中要經過一條小河,你能幫它過河嗎?

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神奇的小數點”或“小數點的自述”說一說

六、教學反思

1、創設快餐店的情境,為新知識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臺。

2、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猜測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如:當學生觀察發現四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移動時,相鄰兩個數是10倍關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得樂意繼續探索下去。

3、給學生提供討論、合作、交流的平臺。如:學生獲取了小數點向左移動時會引起小數縮小的變化規律后,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索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4、搭建了學生聯想的舞臺,開放性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放飛,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認識,又使學生的思維獲得了提高。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3

授課時目標

1.在讀統計表、交流信息、自主計算的教學活動中,經歷進一步認識“平均數的”過程。

2.通過具體實例,進一步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解決求平均數的簡單問題。

3.在用平均數描述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解決求平均數的簡單問題。

教具學具兩個隊員身高的表格和兩次問題的小黑板。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平均數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一、問題情境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姚明嗎?他是干什么的?誰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如果學生答不出,教師可以介紹:姚明的身高是米,并找個參照物比一比有多高,如和門比還高出半米多等。

師:打籃球的運動員,身體都比較高。在20__年,某市舉辦了一次小學生籃球友誼賽,我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二、求平均身高們來看一下進入決賽的兩支球隊隊員身高和體重的情況。貼出兩個隊的身高表格。師:讀上面的統計表,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師:估計一下那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高一些?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

師:到底那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高一些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實際計算一下吧!教師進行巡視,關注學生的計算過程是否正確。

學生可能會從不同角度發現信息,除了教材上的信息,學生可能還會說出:

●兩隊人數相等,每隊都是9人;

●除李斌外,體重都在50千克左右;

●誰最高,誰最矮……學生可能有不同的估計思路和答案。如:

●銀河小學有一個隊員身高超過170厘米,這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可能會高一些。

●銀河小學隊有兩個隊員的身高是140厘米,這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一些。

●紅星小學隊有一個隊員身高才138厘米,這個隊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一些。

教后感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三、求平均體重師:誰愿意把你計算的&39;方法和結果與同學們交流。

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要特別給與表揚,若學生沒有出現第二種情況,教師可作為參與者提出來。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計算出了每個隊隊員的平均升高。現在有兩個問題,請大家思考一下。

出示教材第98頁議一議的內容。

師:誰能就這兩個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師:剛才我們求出了兩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那么兩個隊隊員的平均體重又是多少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結果是多少?學生交流中,教師給予啟發交談。

師:誰還有其他方法?師:剛才我們計算出兩個隊隊員的平均體重,現在我們再來討論兩個問題。

出示教材說一說的兩個問題。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用身高和÷人數●身高后兩位數的和÷人數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四.擴展應用師:就這兩個問題,誰來說一說你的看法。知道“本隊”意思嗎?師: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你是怎樣考慮的?師:兩個隊的平均體重和平均身高有關系嗎?學生可能回答:

第三種情況,學生沒有說到,教師可作為參與者指出。

師:剛才,我們解決了兩個籃求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體重的問題,下面再來看新華小學四(1)班兩個小組同學的體重情況。(出示體重表)你了解到了什么?師:如果要比較那個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該怎么辦?師:好!就按你們說的辦法,自己算一算吧!注意觀察學生求平均數的方法。

生:就是自己的隊。

學生可能回答:

●紅星小學隊最重的運動員是56kg,超過本隊平均體重6kg;

最輕的是35kg,比本隊平均體重少15kg。

●銀河小學隊最重的運動員是58kg,超過本隊平均體重8千克;

最輕的是40kg,比本隊平均體重少10kg。

●紅星小隊的身高是158cm,體重是50kg;

銀河小隊的身高是157cm,體重是49kg。各相差1;

●紅星小隊的隊員平均身高要高一些,體重也重一些;

●一般情況下,平均身高越高,平均體重就越重……生1:五組有7個人,六組有8個人。

生2:五組最重的同學有50千克……生:分別求出兩個組的平均體重,進行比較。

教后感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五、課堂練習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結果是多少。

讓學生展示不同方法。

師:計算出的42千克和40千克分別表示什么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出示練一練第1題師:“平均每個組”和“平均每個人”是什么意思?

1.練一練第3題師:我們再來看第3題,擬從表中了解哪些信息?誰知道表中“售完”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師:從表中的銷售情況看,你認為哪種書的銷量好?師:同學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都有一定的道理,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呢?生:求百科全書平均的銷售量。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提問題并解答,看誰提出的問題多。

學生可能說出:

●42千克表示五年級7名同的平均體重;

●40千克是六組8名同學的平均體重;

●六組8名同學的平均體重是40千克。

學生可能會說:

●平均每個組就是按6個組平均。

●就是用總棵樹÷6學生會有不同意見:

●百科全書銷量好,因為五天中,用4天都比童話世界賣的多;

●童話世界銷量好,從五天賣得總數看,比百科全書賣得多。

教后感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學生可能提出的關于平均數的問題有三個:

師:同學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都有一定的道理,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呢?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提問題并解答,看誰提出的問題多。3.練一練第2題,師:請同學們讀第2題,然后自己解答。

生:求百科全書平均的銷售量。

學生可能提出的關于平均數的問題有三個:

(1)《童話世界》平均每天銷售多少冊?

(2)《百科全書》平均每天銷售多少冊?

(3)銷量最多的一天銷售的冊數超過平均每天銷售量多少冊?教后感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垂直與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的性質,學習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空間與圖形的領域中,垂直與平行是學生以后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及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形體的基礎。也為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學生分析:

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垂直與平行這些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表象,但由于學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永不相交比較困難;再加上以前學習的直線、射線、線段等研究的都是單一對象的特征,而垂線和平行線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未知的相互關系,這種相互關系,學生還沒有建立表象。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理解垂直和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特殊的兩種位置關系,會初步辨析垂線和平行線。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分類、比較等環節,認識垂線和平行線,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現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到垂直與平行的應用和美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線垂線等概念。

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奧運會開幕式片段。

解說:對于一屆奧運會來說,精彩的開幕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參加開幕式演出的部隊官兵經過130多天的&39;艱苦排練后,才形成了如此宏偉、壯觀、盛大的場面。橫成排、豎成列、整齊劃一。實現了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精彩絕倫的目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風采。

其實在如此盛大的場面里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如果把每個人想象成一個點,你們看,這一排排、一列列像我們數學上的什么呢?(直線)

沿著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找到許多條直線。把這個場面轉化成一張平面圖。

2、出示平面圖,找出其中的一些直線。

這些直線都在舞臺表面上,我們就可以說這些直線都在同意平面內。

板書:在同一平面內。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板書:兩條直線。

【從開幕式演出的片段入手,把數學問題的研究置身生活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成平面圖,使學生感受到點連成線、線連成面,初步建立垂線和平行線的表象】

二、觀察分類,感受特征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準備解決哪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大屏幕展示學生提出的各種方案。

2、觀察分類

師:仔細觀察這6種情況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能把它們分分類嗎?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學生匯報:生1:1和2、3和5、4和6分三類。

生2:1和2一類,3、4、5、6一類。

生3:1一類,2、3、4、5、6一類。

在學生說到交叉的分為一類時,告知學生交叉在數學上叫做相交。

板書:相交

針對學生的不同分類引發學生的爭議,在爭議中統一意見,大致按相交、不相交分為兩類。

3、認識平行線

(1)觀察、體會平行線的特點

師:為何要把1號單列出來?1號圖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什么特點?

生1、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不變。

生2、不相交。

師:延長后會相交嗎?(不會)

動畫演示延長后不相交的過程。

小結:像這種位置關系的兩條直線在數學上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板書:平行線。

(2)揭示平行線的定義

師: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到過這種位置關系的兩條線嗎?

學生舉例

那到底怎樣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呢?

生: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師補充在同一平面內。

大屏幕出示: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師:為什么要加上互相呢?

生:是2條直線啊!

小結:要說互相平行或平行線至少需要2條直線。

師:能說一條直線是平行線嗎?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學生說出:紅線是綠線的平行線,或綠線是紅線的平行線,也可以說紅先和綠線互相平行。

【分類活動是開放的,分類結果也是多樣的,當學生把它們分為交叉、不交叉、快要交叉三類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利用直線可以延長的性質,把快要交叉的兩條直線延長后,使學生明白,看起來快要相交的實際上也屬于相交。在觀察比較、討論交流、教師點撥中逐步達成共識,也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創造了條件。】

(3)、鞏固練習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線,會用小棒擺擺嗎?

用小棒代替直線,擺兩根小棒平行。

展示學生的作品

再擺第三根小棒也和第一根小棒平行,得出:如果兩條直線都和同一條直線平行,那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讓學生動手動腦,加深理解平行線的特點】

4、認識垂直

(1)分類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號圖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平行。接下來我們繼續研究2、3、4、5、6這5中情況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這5種情況中的兩條直線又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相交)

如果要把這5種情況再一次進行分類應該怎么分?

生:3和5一類,2、4、6一類;

今天我們重點研究3和5圖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讓學生在相交的情況中找出特殊的情況相交成直角,為學生進一步理解垂直的特點做好鋪墊】

師:為什么要把3、5單獨分一類呢?

生1:因為它們都是十字性的。

生2、它們都有四個直角。

(2)揭示垂直的定義

師:像這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在數學上叫做互相垂直。

大屏幕出示: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在分類,比較的基礎上揭示垂直的概念,初步感知相交中的特例是垂直,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包含與從屬關系進行了潛行的滲透】

師:你認為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垂直最主要的是看什么?

生:相交成直角

師:能不能說紅線是垂線。

引導學生說出:紅線是綠線的垂線,或綠線是紅線的垂線,也可以說紅線和綠線互相垂直。

同學們請看數學書的封面上有垂直的現象嗎?(有)

在生活中還有垂直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

(3)鞏固練習

會用小棒擺擺垂直嗎?

學生擺垂直

全課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特殊的位置關系:垂直與平行(板書課題)

再次播放開幕式片段

【讓學生尋找影片中的垂直和平行現象,感悟數學無處不在和數學的美感】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進一步認識中括號,會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反饋

1.漫談自學收獲: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觀看了有關中括號的視頻,說說,你都有哪些收獲?

(交流要點:有中括號的算式的計算順序。)

2.預習單中的問題交流。

訂正錯題。這道題為什么錯了?應該怎樣改正?

看來同學們學得很不錯。

二、疑難突破

那,在自學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問?(引導學生提問)

師問:有了小括號,為什么還要引入中括號?也就是中括號到底用在哪兒?是否是只計算來用?

當然不是了,很多時候,咱們學習的運算是為了解決問題服務的,那這節課,咱們就來體驗一下,如何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板書課題:中括號

三、合作提升

1. 出示情境:面包8元/包,蛋黃派12元/包,巧克力的單價是面包與蛋黃派單價和的2倍。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巧克力的單價是多少?)怎樣列算式?(出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

小明帶了80元,根據這個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問題?

(可以買多少盒巧克力?)

2. 那個問題怎樣解決?請你列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將學生的做法寫在小板上,貼出來。分步正確的,綜合錯誤的,綜合正確的三種)

3. 交流

誰來說說你每步求的是什么?

辨析

80÷ (8+12)×2

80÷[(8+12)×2 ]

哪一種是正確的?為什么?

是呀,第一種算式只套了一個小括號,這里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再應該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而我們應該先算乘再算除,這里已經有了一個小括號了,再不能套小括號,那樣就亂了,為了避免混亂,所以就用一個中括號。

是呀,在已經有了小括號的式子里,當再次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這時就需要另外一種符號,中括號就出現了。

對比:對比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哪種算式書寫更簡潔?(綜合算式)是呀,這就是人們為什么發明中括號了,它既能改變運算順序,同時可以使我們的書寫更加簡潔。

4. 引申

你會用中括號嗎?來試一試吧。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計算

交流:為什么要在這里加上一個中括號?

5. 解決問題

看來,同學們已經會運用中括號列出綜合算式了,那接下來的幾道問題應該都難不住大家。

(1)航模組有男生8人,女生4人。美術組人數是航模組的2倍。合唱組有72人。合唱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2)小明包了18個包子,小剛包的個數是小明的2倍,小潔包的比小明與小剛的和還多6個,小美包了20個包子。小潔包的個數是小美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6. 拓展

老師這里還有幾道題,你能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嗎?和同桌說一說吧。

這個對于大家都是小菜了,那咱們加大點兒難度。

象老師這樣說

180÷4+2 ×3,我們可以說180與4的商加上2與3的積,和是多少?

180÷(4+2)×3,這道算式可以怎么說呢?

(180÷4+2)×3

180÷[(4+2)×3]

還是這四道算式,如果編成應用題,又可能是什么樣的應用題呢?這個留作大家課后思考。

四、梳理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括號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于表明運算的順序.小括號“( )”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之前法國數學家韋達使用過中括號“[ ]”。改變運算順序的除了以前學習的小括號,今天學習的中括號,還可能有什么?大括號?同學們很善于聯想。象這個就是大括號,你覺得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是的,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善于思考,敢于聯想,會發現更多知識間的奧秘。

課堂檢測

72÷[960÷(245-165)]

(960÷40-10)÷2

小軍從家到少年宮走了14分鐘。用同樣的速度,他從家到學校要走多少分鐘?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么會不一樣?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復習整數求近似數。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討論后指名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現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里輸入學生匯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在課件上)

2、根據匯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后的近似數。并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獨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說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1)保留()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①一位②兩位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位。

①分②百分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12.006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3.720.589.054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后,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在課件上放映呈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獲?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后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后作業:

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0.984≈1.00.984≈1

小于5,舍去大于5,向前一位進1大于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的時,0不能去掉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方法。

2、會運用這個除法運算性質,使一些計算簡便。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560÷8÷7 1800÷3÷6 480÷6÷8 720÷9÷8

560÷56 1800÷18 480÷(6×8) 720÷(9×8)

2、簡便方法計算

609-51-49 846-121-279

3、動手做

24個圓片平均分成2組,再把每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體會連續等分:可以分了再分,也可以先求出兩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

4、引入新課:除法的運算性質。

5、出示目標(見學習目標)

二、自互學習:(出示例3)

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1、指名讀題。

2、(出示學習指導)

(1)根據題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計算。

(2)試一試,你還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如果有困難,可以與書進行交流。

(3)對比一下,兩種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4)能用語言概括一下你發現的規律嗎?

(5)試著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律。

自學時間5分鐘。

3、學生自學(學生對照學習指導,自學,并完成學習指導的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4、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三、精講要點

1、小組匯報。

2、解決各小組中在自學中遇到的不會的問題。

3、小結:除法的運算性質。

4、練習:教材P43做一做,指名板演。

四、當堂檢測

1、判斷

(1)1456-(324+456)=1456-456-324

(2)100÷(25×4)=100÷25×4

(3)400÷(40×25)=400÷40÷25

2、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3200÷25÷4 2000÷25÷8 350÷14

3、有1440個玩具,每24個裝一盒,每6盒裝一箱,一共要裝多少箱?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8

教材內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通過教學,一方面可以適當拓寬學生對數的認識,激發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在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①收集生活素材來滲透負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②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③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0、負數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④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學者分析:

本班有學生62人,大部分屬于中上水平,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他們好奇心強,具有創新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學策略: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學本節課應注意為孩子們提供眾多豐富的生活中的正負數現象,既讓學生引起探究的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

(2)借助直觀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點與“0”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在于學生不容易理解負數、正數與0的關系。如何突破難點,直觀教學手段是關鍵。這其中溫度計的觀察和海拔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步從直觀到半直觀再過渡到比較抽象地認識到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

(3)開展有層次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建構,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印存折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 )

“_” 表示( )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據。

哈爾濱(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們是以(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 )—16°{填>,<或=}

3、帶有“+”的數有-------------叫----數

帶有“-”的數有------------- 叫----數

+16讀作--------------------—16讀作

4、思考:0是正數還是負數?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并說說表示什么?

二、講授新課

1、檢查

(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們表示的意思是(相 反 ){填相同還是相反}

(2)打開天氣預報圖

哈爾濱( —9°~~~—19° )表示—----今天氣溫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間,氣侯寒冷,下雪,結冰。------

福州( 11°~~~~~6° )表示—----今天氣溫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間,氣侯較溫暖 ,看不見下雪,結冰的現象。------

它們是以( 0 )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與—16°表示兩個(相反 )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補充:認識數軸表示

—16 0 +16

(3)生匯報

帶有“+”的數有------------- 叫正數 注:也可省略“+”號

帶有“-”的數有------------- 叫負數 注:不可省略“—”號

+16讀作-正十六-------—16讀作—負十六--------

(4)0是正數還是負數?把你的思考與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小組匯報。

總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5)、舉生活中正負數的例子

例如:盈利與虧選,上車人數與下車人數,地上成數與地下層數,水位升高與下降,相反方向的距離等。

學完這節學生還有疑難問題嗎?,提出,由同學,小組解決,最后困難由老師及時解答。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9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并培養估算能力。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過程方法:通過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包裝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識的遷移掌握算理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學難點: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豎式計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四課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法意義,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律,以及初步討論了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關系。這為本節課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豎式計算打下了基礎。本節課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學生板演同時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

2.5×10= 32.6÷10= 3.25×0= 4.8+1=

(提問:0.2×3= 2.5×10= 怎么算的? 5×0.01= 算式意義。)

3、檢查板演并導入:今天我們學習小數乘小數。

4、出示課題:《小數乘法》。

二、新授過程:

1、課件出示主題圖:包裝。

(1)、從主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編一道完整的數學問題嗎?

2、課件出示題1:包裝一個禮品盒用紙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誰會列式?( 2.6×0.8=)

(2)、這個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誰知道列小數乘法豎式要注意什么?(兩個乘數末位數字對齊。)

(4)、根據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嗎?

2 . 6 擴大到10倍 2 6

× 0 . 8 擴大到10倍 × 8

2 . 0 8 縮小到1/100 2 0 8

(注:讓學生根據自主探索。)

(5)、小結:做小數乘法時,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來計算呢?

3、課件出示題2:包裝一個禮品盒用彩帶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

(1)、誰來列式?(0.85×2.4=)

(2)、你能估算出買彩帶需要多少錢嗎?說說理由。

(3)、看老師列豎式:

0 . 8 5

× 2 . 4

(注:給學生一個錯誤信息,讓學生主動發現錯誤,并與板演的小數加法豎式題進行比較,為此加深怎樣列小數乘法豎式的印象。)

(4)、計算0.85×2.4的豎式時,計算誰乘誰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積是多少?為什么?

(6)、小數末位有零怎么辦?

(7)、通過這道題的計算,你知道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

4、觀察:

(1)、看黑板的兩道題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小數乘法。)

(2)、計算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按照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3)、再看看,這兩道題的積的小數點是怎樣確定的?(課件出示: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5、質疑問難:

(1)、這節課我們所學習的內容是書中第44頁,請打開書看一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題:1.12×1.4= (找學生板書。)

(3)、小結:怎樣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

1 .3 6 0 . 7 8

× 0.8 × 0 . 0 4

(強調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用“0”補位。)

2、直接得數。

0.6×0.7= 0.9×0.1= 0.8×5=

3、判斷題:

①一個兩位小數乘一個兩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 )

②因為8×2=16,所以0.8×0.2=1.6。( )

③一個數除以0.8等于0.7,這個數是0.56。( )

④在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按照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只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就行了。( )

4、用豎式計算:

4.8×0.25= 0.32×1.2= 9.8×0.5=

5、解決實際問題: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體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體重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小 數 乘 法

0.85+2.4=

2.6×0.8=2.08(元) 0.85×2.4 = 2.04(元)

2 . 6 擴大到10倍 2 6 0 .8 5

× 0 . 8 擴大到10倍 × 8 × 2.4

2 . 0 8 縮小到1/100 2 0 8 0. 2 4 0

答:需要2.08元。 答:需要2.04元。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法意義,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律,以及初步討論了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關系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1)、課前鋪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現的26×8,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與2.6×0.8的關系。使教師毫不費力讓學生明白了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理解了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再者,板演中出現的0.85+2.4,與0.85×2.4進行對比,列豎式的不同之處,加深了小數乘法怎樣列豎式的印象。在學習中,自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很容易地解決問題,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很容易掌握。

(2)、由淺入深,逐步遞進,掌握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每一步課堂教學要完成什么教學任務。出示題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出示題2,解決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及積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過兩道題的對比,完成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逐層深入,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很快地掌握。

(3)、練習鞏固,圍繞知識點,增強挑戰。

本節課是學生剛進入豎式小數乘法計算的知識。在新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富有變化的練習題,使學生在充滿激情地挑戰性中,進一步地鞏固知識點。

本節課,在我的精心設計下,課堂教學的“腳步”一步跟一步,師生間合作緊密。學生作為課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動”起來了,思維真正地“活”起來了。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知識;在觀察中明方法;再發現中學會探究。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在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時,急于讓學生說好而浪費了時間。其實,第一課時學生剛接觸小數點的確定,應該多給些提示,多給些時間。我想,這樣的教學,從舊知導新知,從舊知比新知,從舊知探新知,使學生很容易學會,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學生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加,還有思維的訓練及個性的張揚。我也受益匪淺。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上冊第98頁練習十八6、7、8、9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垂直與平行的特征及畫垂線和平行線的方法。

2.通過動手畫垂線和平行線,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做事態度。

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過直線外的`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溝通聯系

教師: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思考后回答: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兩種情況:相交和平行,其中垂直是相交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要么相交要么平行。哪位同學來說一說:怎樣的相交才是垂直?

學生:相交成直角就是垂直。(板書:相交成直角)

教師:你能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嗎?

學生動手操作,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范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然后學生比對是否和老師畫法相同。

教師:當兩條直線垂直時,它們的交點叫什么?

學生:垂足。

教師在黑板上相應位置標明垂足,同時要求學生也在所畫的圖形中標明垂足。

教師:那什么又是平行呢?誰來說一說?

學生: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組成平行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教師板書:永不相交)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任意畫出兩條平行線。

學生動手操作后,展示優秀作品。

以上環節完成后,形成如下板書:

二、基本練習,鞏固知識

1.數學書98頁6題。

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到臺上視頻展示臺上或上指一指,說一說。

2.數學書98頁7題。

同桌交流后,上臺在視頻展示臺或上指一指,說一說。

3.數學書98頁8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到視頻展示臺或上匯報展示,說說自己的操作步驟。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數學書98頁9題。

學生小組交流后,上臺指一指,說一說,最后展示互相垂直的線。

2.數學書98頁思考題。

學生分組完成后,說一說自己發現了什么?最后展示:平行線間的垂線段處處相等。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整理與復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11

一、鞏固準備

1、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35÷742÷680÷439÷363÷956÷8

45÷596÷854÷672÷664÷451÷3

3×204×1227×245-39

2、誰最棒

47-(23+14)63÷(14÷2)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1)說說我們在計算中,見過那些括號?

(2)我們已經知道,在列式時為了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要用到括號。但有時只用小括號還不夠,還要用到中括號。(板書[])

說明:像這樣的括號,叫做中括號。(說明中括號的寫法)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帶有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式題。

2、教學例題。

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這道算式,(板書例題):請大家說一說,這道題有怎樣的特點?說明小括號外面還有中括號。讓學生說一說要先算哪一步。

⑴認真觀察,全班交流討論

⑵匯報觀察的結果,全班交流討論

⑶教師提問:有了中括號的參與,你明白了運算順序嗎?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規范的進行算式計算的板書

3、算一算、比一比

請學生先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三、課堂練習

1、教材上的練一練

2、補充練習

為支援受災學校的學習,新華小學部分學生開展了捐書活動,四年級捐書120本,

五年級比四年級多捐20本,六年級捐的書是五年級的3倍,根據新華小學捐書的本數,25所這樣的學校可以捐書多少本?

問: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認識了誰?

2、說說帶有中括號的算式,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板書設計:中括號

47-(23+14)360÷[(12+6)×5]

=47-37=360÷[18×5]

=10=360÷90

3÷(14÷2)=4

63÷7

=9

四年級上冊免費數學教案篇12

一、情景引入

1、說說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最重要的一個符號是什么?(板書:小數點)

2、板書課題:小數點搬家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二、自主探究

1、自學課本內容。

2、分析探討,找出規律

3、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

4、請同學們在組內討論:

(1)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2)小數點移動后這個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3)小組匯報 。

5、誰來說說小數點向右搬家的變化?為什么后面寫著省略號?你能再填一句嗎?

6、現在我們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 擴大),小數點左移,原來的數就會縮小(板書:(左移縮小)。

三、鞏固應用

1、說說小數點搬家會怎樣?

2、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能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嗎?(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四、全課總結

1、 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我們在學習中應如何應用它呢?

2、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1015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AR开发公司_AR增强现实_AR工业_AR巡检|上海集英科技 | 自动化展_机器人展_机床展_工业互联网展_广东佛山工博会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3D全息投影_地面互动投影_360度立体投影_水幕灯光秀 | 广东银虎 蜂窝块状沸石分子筛-吸附脱硫分子筛-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砂石生产线_石料生产线设备_制砂生产线设备价格_生产厂家-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合肥制氮机_合肥空压机厂家_安徽真空泵-凯圣精机 | 氮化镓芯片-碳化硅二极管 - 华燊泰半导体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早报网| 聚合氯化铝价格_聚合氯化铝厂家_pac絮凝剂-唐达净水官网 | 动物解剖台-成蚊接触筒-标本工具箱-负压实验台-北京哲成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展览制作|展台制作工厂|展览设计制作|展览展示制作|搭建制作公司 | 济南货架定做_仓储货架生产厂_重型货架厂_仓库货架批发_济南启力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杭州翻译公司_驾照翻译_专业人工翻译-杭州以琳翻译有限公司官网 组织研磨机-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实验室多样品组织研磨机-东方天净 | 质构仪_鱼糜弹性仪-上海腾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信蓝建设有限公司官网|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新型玉米工机械生产厂家-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全自动烧卖机厂家_饺子机_烧麦机价格_小笼汤包机_宁波江北阜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小型数控车床-数控车床厂家-双头数控车床 | 山东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纳米防腐隔热彩铝板和纳米防腐隔热板以及钛锡板、PVDF氟膜板供应商 |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CNC机加工-数控加工-精密零件加工-ISO认证厂家-鑫创盟 | 电销卡_北京电销卡_包月电话卡-豪付网络 | 网站建设-临朐爱采购-抖音运营-山东兆通网络科技 | 低温柔性试验仪-土工布淤堵-沥青车辙试验仪-莱博特(天津)试验机有限公司 | 农业四情_农业气象站_田间小型气象站_智慧农业气象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渣土车电机,太阳能跟踪器电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厂家-淄博传强电机 | 法钢特种钢材(上海)有限公司 - 耐磨钢板、高强度钢板销售加工 阀门智能定位器_电液动执行器_气动执行机构-赫尔法流体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快速卷帘门_硬质快速卷帘门-西朗门业 | 锂电池砂磨机|石墨烯砂磨机|碳纳米管砂磨机-常州市奥能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钢衬玻璃厂家,钢衬玻璃管道 -山东东兴扬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杭州ROHS检测仪-XRF测试仪价格-百科 | 水厂自动化|污水处理中控系统|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务|智慧农业-山东德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化妆品加工厂-化妆品加工-化妆品代加工-面膜加工-广东欧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墨香品牌设计公司|品牌全案VI设计公司 | 蒜肠网-动漫,二次元,COSPLAY,漫展以及收藏型模型,手办,玩具的新媒体.(原变形金刚变迷TF圈) | 经济师考试_2025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_报名入口_考试时间_华课网校经济师培训网站 | 电竞馆加盟,沈阳网吧加盟费用选择嘉棋电竞_售后服务一体化 | STRO|DTRO-STRO反渗透膜(科普)_碟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