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

時間: 夢熒 優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那么關于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目的計算。初步了解計數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了解珠算的計數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造源于需要,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欲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教學難點:

體會創造源于需要,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計算比賽(出示口算題)。仔細觀察,你準備選擇什么計算方法讓自己算得又對又快?

55846+7646=、6908×7=

13027-8934=、992÷4=

353+958×3=、436-、(228-179)=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顯示屏、按鍵、電腦芯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b、生嘗試計算825-138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d、生嘗試計算876-738÷9=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么?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設計意圖:學生對計算器已并不陌生,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間互相交流和學習。通過兩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計算快捷、方便、準確,并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演繹文化,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

師:這么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只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方法怎么樣?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直接向學生展示最古老的計數法,讓學生感悟體會計數的原始歷程,初步了解計數的變革是人類生活發展的需要。】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方法的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于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么?

(預設:什么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屏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

這些數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現也經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視頻)

看完后,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么樣?怎么評價祖沖之?

(預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著追求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擺數讓學生體會位值制的含義,體驗古人的智慧以及算籌計數法的繁瑣;通過讀算籌擺出的數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感受到算籌在使用中也有弊端,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從而推動了計算工具的發展。讓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利弊兩個方面,揚棄的過程就是發展的過程;通過觀看小視頻體驗用算籌計算的弊端以及數學家嚴謹執著的數學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于是人們又發明了新的計算工具---算盤。你見過它嗎?在哪里見過?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預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學生會收集關于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點。)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代化的國家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并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制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設計意圖:現代教育技術具備了大容量儲存教學信息的優勢,它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課中交流,真切感受到了算盤這一燦爛的文化。】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研發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出示健康環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么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了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了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制成數學小報。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認識并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數學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培養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根據提供的數據完成相應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能根據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發現信息、分析信息并提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單式條形統計圖

1、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去收集整理一至六年級各年級的男女生人數。誰來說說你是怎么調查的?

生1:問各年級的老師。

生2:問以前的同學。

2、師:看來同學們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非常好。哪位同學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調查結果呢? 生上臺展示。

師:這是用什么方式來描述數據的?

生1:我是用的單式的統計表和單式的條形統計圖。

生2:我是用復式統計表。

師:跟大家調查的.結果一樣嗎?

生3:一樣。

師:你真用心,懂得學以致用!

3、 師:老師也收集了數據并制成了復式統計表。

第五小學各年級學生人數統計表(課件出示復式統計表)

性別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男生

女生

師:(指課件)除了用統計表來描述這些數據,還有沒有更形象、更直觀的方法呢? 生:條形統計圖。

師:這么多同學都想到一塊去了,那怎樣繪制條形統計圖呢?請同學們仔細想想,繪制條形統計圖時要先畫(橫軸),再畫(縱軸),接著畫出直條標明數據,還要注意寫上統計圖的名稱。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分的練習卡,拿好了,聽清要求:同桌合作分工完成,看誰畫得又快又對。

生動手操作師巡視。

4、評一評

生上臺展示作品。

(四年級男、女生人數統計圖上下放)

師:好,先停下手中的筆(停頓片刻,環視教室),我們先來看看這組同學畫的統計圖。這是一張男生人數的統計圖(師指著標題),誰來評價一下畫得怎樣?好在哪?

生:每個年級的間隔相等;每個直條的寬度相同;有標明數據;還有寫上統計圖的名稱。 師:你對他的評價滿意嗎?

師:點評得很到位,真像個小老師。再來看看另一個同學畫的女生人數統計圖。怎樣? 師:嗯,很完整。

師:老師也根據收集的數據繪制了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條形統計圖,四年級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哪里看出來?還可以怎么看。

生:直條上的數據。直條的長短。

師:哦,先看看上面男生的數據,再看看下面女生的數據。

先看看上面男生的直條,再看看下面女生的直條。

師:三年級呢?五年級呢?六年級呢?

二、教學復式條形統計圖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老師發現要比較一個年級的男女生人數,都是先看看上面的男生人數,再看看下面的女生的人數。總是這樣上看看下看看,你覺得怎樣。

生:很麻煩。

師:嗯,老師也有同感。誰能設計出更加便于比較的方案呢?

生:可以將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在一起。

師:也就是把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一個統計圖。

師:剛才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發現有同學畫了一個復式條形統計圖,愿意展示你的作品嗎?(投影展示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同學們覺得他的這個方法怎樣?

生:好。

師:看來同學們都贊同你們組的畫法。請你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比較起來更方便。 生回答。

師:怎樣的統計圖可以合并在一起?

看來表達起來有點困難,老師給你們提個醒,(回到課件)觀察這兩張統計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們的橫軸都是表示年級,縱軸都是表示人數。

師:所以可以在一個統計圖中表現出來。你們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一遍?

師:那剛才比較各年級男女生人數多少時,不方便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男女生的直條隔得有點遠。

師:是啊,所以我們可以像他這樣把兩個直條并列畫在一起。

師:怎么知道哪個直條表示男生,哪個直條表示女生?

生:用顏色區分。

師:哦,用顏色區分?你能再說一遍嗎?

生:綠色代表男生,紅色代表女生。

師: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區分?

生:用不同的條紋區分。(陰影和空白)

師:只有我們知道不同的顏色表示的是什么,那其他看圖的人能明白嗎?

師:為了更清楚地區分,我們可以用圖例表示,通常在把圖例標在統計圖的右上角,用圖和文字加以說明。

師:像這樣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數量進行統計而制作成的統計圖就叫做“復式條形統計圖”。 (板書:復式條形統計圖)

2、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誰來說說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應注意些什么?

(課件出示:寫明名稱,注明圖例,間隔相等,寬度相同,直條并列,表明數據。) 師:現在你們會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了嗎?請大家動筆繼續完善剛才的統計圖,把它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展示作品,學生評價。(展示3幅作品)

師:請你用一句話評價一下他的作品。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老師也請電腦小博士繪制了一幅新的統計圖,請看大屏幕。

3、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大家對比一下,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相同點:都是用條形的長短來表示數量的多少;

不同點: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一種數量的變化情況,復式條形統計圖可以同時 表示幾種數據的變化情況;單式條形統計圖沒有圖例,復式條形統計圖要注明圖例。

師:是啊,當我們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量進行統計時可以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這樣更形象直觀、便于比較。

(板書:形象直觀 便于比較)這正是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勢所在。

師:下面請大家根據統計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學生口答) 問題:

1、哪個年級男生人數最多?哪個年級男生人數最少?

2、哪個年級女生人數最多?哪個年級女生人數最少?

3、哪個年級男女生總人數最多?哪個年級男女生總人數最少?

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鞏固深化,學以致用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很多關于統計的知識,就讓我們應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怎樣讓別人知道你的統計圖中哪條代表城填人口數,哪條代表鄉村人口數?

下面是某地區城鄉人口統計圖。

表示城填和鄉村的兩個制條是分開畫好,還是挨著畫好?

哪年城填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鄉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鄉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2、某超級市場甲乙兩種品牌的果汁飲料一 、二、三月銷售情況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統計圖。

(1)從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你是超級市場的經理,下個月你會怎樣進貨?為什么?

(3)如果你是甲種飲料的廠長,看到這張統計圖,你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怎樣讓別人知道你的統計圖中哪條代表城填人口數,哪條代表鄉村人口數?

3、四年級課外小組人數統計表

根據上表信息,繪制條形統計圖。

四、梳理知識,感悟作用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能說一說嗎?

師:你們的收獲可真多!

這節課,我們從收集、整理數據,再到創造出復式條形統計圖,來描述分析數據,最后到解決問題,我們經歷了統計的全過程。課后將你的收獲整理成一篇數學日記,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板書設計: 復式條形統計圖 直觀形象 便于比較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數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__同學和__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__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板書:算籌)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相比,她的優點是有數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2、找規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據規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5=

第二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懂得觀察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屏幕顯示結果565。)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圖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這個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怎樣才能用計算器計算時不出錯。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學反思

計算器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也使用過。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計算器計算的便利。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材81-8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思考、總結,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試商的方法,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列豎式計算:96÷8 145÷6

說出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夠除,要看前(兩)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老師想考考大家。

教師出示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題卡,讓學生邊讀題,邊說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學們對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學們今天上午交上來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問題一:學校買來92根跳繩,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給幾個班?

第一個問題告訴我們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決嗎?(92÷30)

為什么用除法?(這道題是讓我們求92里面有幾個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計可以分給幾個班?(92÷30≈3(個))

92÷30,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師板書課題:筆算除法)你會算嗎?

出示學習指導:

1、先獨立思考計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寫下來;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確,為什么這樣算?

2、讓學生上臺板演豎式,并說出筆算的方法。

學生在說完筆算方法后,追問3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3、出示問題二:學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牽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讓學生獨立解決,獨立筆算后匯報。

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要看前三位)

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商“6”,“6”應寫在哪一位上面。

三、鞏固內化

1. 用豎式計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錯題(看書上的83頁)

3.問題三:一個足球20元,用75元錢可以買幾個足球,還剩多少錢?

4.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獲得了哪些筆算經驗?說一說筆算除法是怎樣計算的?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不夠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數都必須比除數(小)。

5.問題四:學校組織學生秋游,共有師生280人,如果每輛車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輛車?

四、全課總結。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6)

教學內容:

練習課,課本第28頁到32頁練習三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讀、寫億以上的數。

2.通過讓學生觀察、發現規律,從而感受有些題目用簡便方法比計算器還要快一些。

3.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靈活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

計算器,數學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回憶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和改寫方法。

學生相互啟發、補充。集體交流,達成共識。

2、教材第28頁的第5題。

(1)投影出示,讀題。

(2)按題目要求,獨立完成。

(3)教師有針對性地輔導。

3、寫出下列各數。

(1)一億三千八百萬寫作:()

(2)四億零八十萬七千寫作:()

(3)六百億九千零二萬寫作:()

(4)一千零二億零二十萬寫作:()

4、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做單位的數。

(1)300000000 =()億

(2)2800000000 =()億

(3)80200000000 =()億

(4)50000000000 =()億

二、鞏固練習

1、教材第31頁第15題

(1)四人一組,分組游戲。

(2)講明游戲方法

每人用數字卡片擺出一個多位數,其他三人分別讀一讀。

(4)反復擺、讀,交流自己的讀數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數用直線連接起來。

2045000000七億

32100000000七十億零八百零五萬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億

350070000二十億四千五百萬

7008050000一百零三億

10300000000三億五千零七萬

3、用3、6、0、0、0、0、8、9、這八個數字,按要求寫出八位數。

(1)最大的數。()

(2)最小的數。()

(3)不讀0的數。()

(4)約等于1億的.數。()

(5)改寫成8369萬的數。()

4、教材第30頁第13題。

5、教材第31頁第14題。

注意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6、教材第32頁的第19題。

(1)看清題意,說說自己的想法。

(2)集體口算結果

(3)出示題目的下部分。

(4)看看結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錯誤原因。

(5)計算出精確值進行驗證。

(6)談談做題感受。

說明:這第二課時應是第十一課時,而上一課時“1億有多大”的活動課應是本課時。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7)

一、教學內容

1、億以內數的認識。

2、十進制計數法。

3、億以上數的認識。

4、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

1、例題的編排增加了一些銜接語,使內容更具連貫性;還注意體現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盡量為教學提供一定的引導。

2、讀數、寫數例題的編排更具層次性,強調分級讀、寫數的好處;對大數的讀法、寫法法則,以學生討論、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顯示。

3、增加了將一個數寫成擴展式的例題。用不同形式來認識數,也為中學學習科學記數法做一定鋪墊。

4、將把一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和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分別安排例題教學,以避免學生將二者混淆。

5、計算工具的發展原來是閱讀資料,現將其作為正文,以連環畫形式,配以簡要的文字,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歷程。隨后單獨介紹了算盤、計算器。

6、增加了“你知道嗎”的版塊,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至六個。主要圍繞:對一億的感知、數的分級、非位置制計數方法、記數符號的來歷、位置制計數方法、計算器特殊按鍵的介紹等進行,豐富學生對大數的認識,充分體會阿拉伯數字的特點和十進制計數法的優勢。

7、新增了“整理和復習”。

三、具體內容

(一)億以內數的認識

1、例1:認識計數單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首先通過呈現北京市的人口數,說明學習比萬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后借助計數器,利用動態撥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計數單位的基礎上,引出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并讓學生初步感知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在有了計數單位后,簡要說明了用數字表示數的方法,由此引出數位和數位順序表。并讓學生結合北京市人口數,利用數位順序表進一步體會“位值”的含義。

教學時應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促進知識遷移。由萬以內的數引出比萬大的數,由已知的計數單位引出新的計數單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其在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例如,在計數器萬位上撥數,一萬一萬地數,數到十萬,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十萬怎樣表示”的問題,經歷“滿十進一”的過程,引出計數單位“十萬”。還應注意讓學生了解“數位”的意義,體會“位值”的含義。在認識億以內的計數單位后,要說明:“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使學生初步體會計數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數位順序表后,通過說出北京市人口數中一些數字表示的含義體會“位值”的含義。

2、例2、例3:讀億以內的數。

教材的編排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教學讀整萬的數,讓學生體會讀數的本質,第二個層次是教學讀一般的含兩級的數,總結讀數的方法。

例2的編排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整萬數的讀法的思路。第1個學生是遷移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也就是由高到低按順序把每個計數單位都讀了出來,這實際上也體現讀數的本質:就是讀出計數單位的個數。第2個學生則歸并了“萬”字,簡便了讀法。從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簡潔,加深對萬級數的讀法的認識。此外,例2給出的4個數也很有代表性。

例3是教學讀含有兩級的數,第一個數沒有0,給出讀法;后邊兩個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沒有給出讀法。特別是有關“0”的讀法。例3的數據的選擇也突出了讀數的重點和難點。

3、例4:寫數。

通過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上鑄字的信息,引出寫數活動。對照數位順序表,出現4個不同的數。第一個給出了寫法,采用畫豎線的形式,凸現了先分級、再寫數的思路,其余3個則讓學生自己探究寫出。總結出寫數的方法。

4、例5:數的大小比較。

教材首先給出了20__年6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為學生學習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提供了生動的學習資源。法則,重點突出了兩個方面:位數相同的情況和位數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大小比較。

5、例6:大數的改寫。

探討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小精靈的話,則凸顯了把整萬數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意義和作用。

例題后面的“做一做”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方面讓學生在“改寫”中深化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和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

6、例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學習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時,可舉一些實例說明近似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用一個省或一個市的人口、全國小學生數、全國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實例,說明在實際生活中,一般沒必要十分精確地表示一個事物的量,常用近似數來表示。

7、數的產生。

教材通過圖文配合的方式,簡要地介紹了數的產生和數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出示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3幅圖,展現了古人一一對應的記數方法。隨后簡要說明了數字產生的原由,并列舉了三種古代數字,體現了數字也是逐步發展和完善的,并通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統一數字的必要性。

然后呈現了0~9的阿拉伯數字,并以首先通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數字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數的產生和發展的認識。最后用簡練的文字揭示自然數的概念與特點,一方面對以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另一方面也為以后把數的范圍擴展到分數、小數做準備。

(二)十進制計數法

教材首先運用兩個實例,說明比億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凸顯學習更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后在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利用計數器數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此基礎上,“擴展”數位順序表,系統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并概括出“十進制計數法”,并為億以上數的認識和讀、寫作好準備。

(三)億以上數的認識

1、例1:億以上數的讀法。

教材通過呈現地球不堪人口重負的畫面,讓學生在感受大數,學習億以上數的讀法的同時。提供了3個億以上的數。讓學生借助數位順序表把億以內數的讀法遷移到讀億以上的數之中。在讀法的總結上,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讀數和重點關注“0”的讀法問題。

2、例2:億以上數的寫法。

教材結合數位順序表,呈現了1個整億數和兩個非整億數,讓學生通過思考與嘗試、討論與交流,自主遷移、探究寫法,并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按級寫。

“做一做”第2題采取題組形式,把個級數、整萬數、整億數對照編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分級寫數的特點,更好地掌握寫數方法。

3、例3:把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第一個呈現改寫結果,其余2個讓學生獨立完成,熟悉改寫的方法。

4、例4:非整億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再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所以這里用色塊和文字標注的形式說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個數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然后直接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下面的閱讀材料介紹了我國古代用算籌計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位值制,感受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并由此了解數字“0”的產生,豐富對“0”的認識。

(四)計算工具的認識

實驗教材是放在“閱讀材料”里的,修訂教材把它作為了正式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和現狀,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用簡潔的文字與畫面揭示了計算工具的發展歷程:由兩千多年前的算籌到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了人類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與發明,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對算盤和計算器的詳細介紹。

接下來教材說明了算盤發明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了解算盤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呈現中國算盤和日本算盤的實物圖,讓學生感受算盤的影響和傳播的廣泛。最后,呈現了3幅直觀圖要求學生寫出算盤上表示的數,因為二年級已經學過用算盤記數,所以這里簡單回顧介紹一下即可。(見“算盤的數學文化”)

對于“計算器”的認識,通過呈現結賬這一情境,讓學生了解到計算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并說明計算器的優點是操作簡便,算得又對又快。然后呈現了計算器的實物圖,并標注了顯示屏及兩個功能鍵的名稱,其余鍵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則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接下來的例1教學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基本的四則運算。教材呈現了加法計算的例子,減、乘、除法式題,則由學生自己嘗試操作。例2教學用計算器探索規律。通過計算探索規律,培養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

“大數的認識”——數感的培養

四、教學建議

本單元是小學生整數認識的最后階段,也是系統整理整數概念、讀寫法則等的過程。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數感。

使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數運用的事例,突出學習大數的必要性;二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數。

2、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讓學生經歷“再創造”的過程。

大數的認識中,萬以上的數、計數單位、數位、數級、十進制計數法、大數的讀寫法則、近似數等,都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必須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3、緊緊抓住數的分級,引導學生探索數的讀、寫方法。

注意培養學生“先看級再看位,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地讀、寫”的習慣。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以及整萬數的加、減法。

2.通過大量的計算培養同學們仔細認真的習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教師出示口算卡片)。

27+38 64-38 670+80 530-400

2.把下面各數簡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40000 70000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口算:250+470。

讓學生自己先想該怎樣算,然后說出不同的算法,教師把有代表性的幾種想法板書出來,如:因為25+47=72,所以250+470=720,共同討論,看一看這些想法都對嗎?再看一看課本中小明和小華是怎樣想的,他們都算得對嗎?誰跟他們想的一樣?然后教師告訴大家只要算得對,用哪種方法都可以。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口算:540-370。

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這道題該怎樣口算,想好后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指名說,要啟發學生說出不同的'想法。如果有的學生這樣想:因為54-37=17,所以540-370=170,也是可以的。學生說完后,再看一看課本中小強是怎樣想的,看看他算得對嗎?誰的想法跟他一樣?然后教師告訴大家,做這樣的口算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口算方法,怎樣算得快就怎樣算。

3.做教科書最上面的做一做中的習題。

第(1)題,讓同桌同學互相說說口算過程和得數,然后指名叫幾個學生在全班說一說。

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集體訂正。

4.教學例3。

(1)讓學生翻開書,找到例3,看一看題目要求,然后在書上直接填寫得數。填完后,指幾名同學說一說口算過程,如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做教科書下面的做一做。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四的第1~5題。

1.做第1題時,讓學生把口算得數,按題目的順序一欄一欄地寫在作業本上。然后集體訂正,對算錯了的同學,要讓他們說說是怎樣口算的,幫助他們檢查錯誤原因,及時加以糾正。

2.第2、3題是加減法口算練習,這兩題練習形式相同,都是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把得數填在表格的空格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做,也可以把表畫在黑板上,教師任意指兩個數,讓學生很快說了得數。

3.第4題和第1題一樣,可以直接把得數寫在作業本上,集體進行訂正。還可以抽問幾題,讓學生說說口算過程。

4.第5題,是前面學習過的有多余條件的兩步應用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是怎樣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數的產生過程,初步認識自然數。

2、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的過程,掌握包括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在內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3、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體驗數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自然數和十進制計數法的意義。

2、掌握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想一想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做什么事情能夠用到數。你們知道古時的人們是怎樣記數的嗎?你們了解數的產生和發展嗎?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數的產生

(1)講述數的產生:古時候的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有了記數的需要,但開始不會用一、二、三、四……這些數字數物體的個數,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來記數。如第一幅圖中,人們出去放牧時擺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小石子。放牧歸來,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若兩者同樣多,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第二幅圖說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來記錄所捕獲的魚或其他獵物的數量,也可以用來核對打獵前后武器的數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圖中結繩記數的道理也是這樣。

小結:人們無論采取哪種記數方式,都是要把實物和用來記數的實物一個一個對應起來,后來,隨著語言的發展,人們發明了記數的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也不同。

(2)介紹各個國家的數字。

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還有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它先由印度傳入阿拉伯,而后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這樣人們誤認為這些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數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又逐漸統一成現行的阿拉伯數字,即:1、2、3、4、5……

(3)認識自然數。

自然數是人類的生產勞動中逐漸產生的,人類認識自然數的過程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數物體個數的過程中,我們數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數。“0”是最小的自然數,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呈現古人記數和不同地區的記數符號,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數字,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有趣。

2、學習十進制計數法。

(1)填一填。

①與百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與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與千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

②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③10個萬是(),10個十萬是(),10個百萬是(),10個千萬是()。

(2)提問:通過上面的填空,你發現什么?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小結: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3、認識數位順序表。

(1)認識數位順序表:呈現數位順序并提問,從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

(2)數級: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位是一級。

(3)提問:從數位順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數級?個級有哪些數位?萬級有哪些數位?億級呢?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4)你發現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有什么規律嗎?請你按數級從右邊起,說說每個數級各有哪些計數單位。

【設計意圖】

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擴建”數位順序表,再通過系統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讓學生理解“十進制計數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億位左邊是()位,千萬位左邊是()位,26705000000

中“6”在()位。

(2)()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2、判斷。

(1)沒有最小的自然數。()

(2)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3)0是自然數。()

(4)自然數的個數可以數出來。()

3、下面的數各是幾位數,按數級分各有哪幾個數級?你是怎樣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數按數級分一分,再說說各有哪些數位,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4561732150

四、作業練習

練習二第1、2、6題(學生獨立完成)。

五、歸納總結

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獲?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練習,鞏固學生估算的方法。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類推、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地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口算。

難點:正確地掌握兩位數除法的估算,并能正確估算。

教具準備:

數字卡片蘋果樹和數字蘋果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上節課同學們幫助老師分氣球,老師知道你們是樂于助人的好學生。今天老師還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給30面,你又會發現哪些數學問題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30=

師:像這樣的式子跟我們上節課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一樣嗎?應該怎樣口算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整百數除整十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本課中,我創設過節分氣彩旗這樣的一個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景,讓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教學整百數除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1、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試著算一算。有信心解決問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練習。教師巡視,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指導。

2、互動交流:

(1)小組交流

老師提出幾點要求:小組長負責組織,每個同學都發言,按次序發言;記錄員作好記錄。

學生互動交流,在小組內展示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案。比一比誰的想法更棒。形成小組意見。

3、全班交流: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算法,教師在關鍵環節點撥提升。

(1)可以是用實物來說明的。用分小棒的表示方法,分一分,把120根小棒代替彩旗的方式,以30根為一份,可以分成四份,所以120÷30=4。

(2)120里面有4個30。

(3)120÷30把后面的0都去掉就變成了12÷3=4(表內除法)

(4)4乘30等于120,所以120÷30=4,我們組直接口算就出來了。我們組是用的乘法和除法的關系。

師:你們想法真棒啊,老師以你們自豪,為自己鼓掌吧!

(二)教學整百數除整十數,運用估算意識。

還能接受挑戰嗎?用小黑板展示題目

122÷30≈120÷28≈

①我們這兩道題跟前面的有什么相同點呢

②我們該怎么做,試試吧!看看誰的想法最好!

③先自己做一做,然后交流想法

(三)引導學生得出的方法,得出整百數除整數的口算方法。

師:請同學們觀察比較三個題,你發現有什么異同?得出結論

(小結:整百數除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是通常把被除數和除數看作整百除整十來計算,或者根據表內除法和看乘數想除法的關系。)

(設計意圖: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探討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空間,為學生贏得不段體驗成功的機會。逐漸的引入到整百數除整十數口算的`重要性。體現了運算推理的多樣化)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師出示數字卡片。

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算得最多。然后訂正答案,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并說出口算過程。

30÷10=60÷30=80÷40=240÷60=

210÷70300÷50=270÷90=630÷70=

2、開火車

(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1題剩余的題目)。

180÷30=240÷40=420÷60=

184÷30=240÷37=420÷58=。

3、摘智慧,誰摘得最多。

(1)出示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3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智慧果的獎勵

(2)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列式,集體交流。

你表現得怎么樣?收獲了多少智慧果?

(設計意圖: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主動參入其中,在練習中,我設計了“數字卡片”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算得最準”、“開火車”、“摘智慧果’,學生樂于接受,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學會學習,同時給予每個學生較多的練習機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整百數除整十數的口算

120÷30=4(個)

答:可以分給4個班

122÷30≈4

120÷28≈4

教后反思:

上完這節課后,我感到了一種“出奇”的順利。上一節課成功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總會有缺陷。可是“出奇”,當然也就奇了怪了。為什么這樣說呢?原因是學生全都會了,幾乎是不教就會。呵呵!沒有想到的順利,就已經說明其中潛伏著失敗。

課后我對這節課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教學目標的確定。原則上教學目標是根據教材內容而確定的,但是由于這節課的內容較為簡單,學生掌握起來比較輕松,所以我感到教學目標不僅僅要根據教材內容來確定,而且還要考慮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基礎。

其次是教學重點的把握。既然學生知其然——會做,就必須知其所以然——怎么做?計算教學,尤其是口算的教學,比較難把握的是技能和思維的尺度。在口算教學中而知其然是計算技巧的掌握,知其所以然這是思維層次的鍛煉。所以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知其所以然,既訓練學生口算說理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說,我這節課沒有把握住這個教學重點。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備課中學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維的訓練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點。課堂上求平求穩看似成功,實則隱藏著諸多敗筆。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1)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就在身邊,身邊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鞏固兩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學媒體:

圖片。

教學過程:

1、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1)先讓學生獨立判斷商是幾位數。

(2)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

(3)思考:除數是兩位數,商的位數與被除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強調學生在做除法時,一定要先確定商的位數的良好習慣。

2、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1)先確定商時幾位數。

(2)再動手計算,并任意抽取幾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7題。

(1)根據題目的信息,說一說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2)請大家把計算結果填寫完整。

(3)用乘法驗算一下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4)請大家幫助王平選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說一說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8題。

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價錢是多少?我們要知道什么?(總價和數量)

引導學生找出總價和數量,并列出正確的算式,再要學生說一說列式的根據。

5、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說一說你是用什么來試商的。

6、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0題。

(1)讓學生獨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個學生提數學問題,其他學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1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講評時要他們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填寫。

8、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題。

讓學生藝4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解決這道題目的方法,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以及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運用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熟練地計算。

難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口算下面各題。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練習。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選一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頁第2題。

(1)討論:筆算乘、除法應注意些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再指名說一說。

①計算乘法時注意對位和進位。

②計算除法時注意試商,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分析這幾道題的錯誤原因。

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3)把這幾道題在自己練習本上改正過來。

3.不計算,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積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說一說計算的`依據:積的變化規律和商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

5.解決實際問題。

投影出示教材“練習二十一”第6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已知總價和單價,怎樣求數量?針對題中所求的問題分別說一說,再計算。

(3)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教材“練習二十一”第4、5、7、8題。

1.第4題。

(1)組織學生練習。

(2)在小組中交流檢查。

2.第5題。

(1)學生獨立練習。

(2)說一說驗算的方法。

3.第7題。

(1)不計算,直接寫出得數。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呢。

4.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匯報解答過程。

300÷4=75(元)

75×12=900(元)

三、課堂小結

在計算過程中,要根據題目要求,認真仔細地計算,算完后還可以運用估算進行驗算。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3)

教學目的:

1.知道這兩種運算的意義(即:什么叫加法,什么叫減法)

2.知道加法和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及互逆關系

3.可以熟練對一個算式各部分進行轉換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關系求解算式中的未知數(必須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通過實例探究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教學內容:

一、預習、新課呈現

1.舉例:班上有30個女生,12個男生,則班上共有多少個同學?(算式為30+12=42),提問讓學生思考什么叫加法?加法的定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的.的數叫做和。

2.舉例:班上總共有42個學生,其中男生有12個,那么有女生多少個?(算式為42-12=30),提問讓同學們思考什么叫減法?減法的定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已知的加數叫做減數,要求的加數叫做差。

思考:如果已知的是班級總人數和女生人數,那么算式應該怎么列,各部分的名稱又是什么?

3.根據上面給的兩個例子,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嘗試總結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二、課堂練習

1. 根據3468+475=39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943-3468= 3943-475=

2、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寫出另外兩個等式。

例:28+19=47 47-19=28 47-28=19

(1)247+435=682

(2)643-175=468

(3)569-346=223

3、猜猜我是幾?

(1)我減去56得120

(2)483加上我得數是792

4、下面各題應該用什么辦法計算,為什么?

(1)滑雪場上午賣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滑雪場全天一共賣出多少張門票?

(2)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共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三、課堂總結

串講知識點和容易出現的問題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4)

設計說明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是本單元教學的難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在計算不同的除法算式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試商。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創設故事情境,引入新課。

學生對于計算課都有這樣的感受:計算課難,學會不容易,學好更不容易。因此在教學時,要著重從實際生活事例引入新課,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設了“韓信點兵”的故事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較快地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在相對輕松的問題情境下獲取新知。

2.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通過觀察平時的計算課教學發現:有些學生機械模仿,有些學生會做不會說。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說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并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小紅花

教學過程

故事引入,揭示目標

1.教師為學生講述“韓信點兵”的`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方向。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采用輕松、活潑的形式引出知識。因此本節課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利用故事人物的榜樣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問題:計算240÷26。

2.組織計算競賽。

請大家獨立計算,做得又對又快的前五名學生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

3.學生計算結果,評選優勝的學生,獎勵小紅花。

4.選擇計算中不同的試商情況進行匯報。

預設:生1:我把除數26看作30,想:30×8等于240,試商后發現余數32比除數大,32里面還有1個26,所以商8小了,改商9。

生2:我是這樣想的,10個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

生3:我把除數26看作25,想4個25是100,8個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還有1個25,8+1=9,所以商9。

(如果學生想不到把26看作25來試商,教師要提示能否把26看作25來試商,并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5.思考:哪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是怎樣想出商的?

學生討論、交流,發表各自的見解。

6.介紹“中數試商法”。

師:把26這樣的數看作與它接近的25來試商,這樣的試商方法叫做“中數試商法”。

7.介紹“同頭無除商__”的試商方法。

(1)先用自己喜歡的試商方法計算239÷26,再結合課件逐步介紹“同頭無除商__”的試商方法。

(被除數與除數首位上的數相同,俗稱同頭,但被除數第二位上的數小于除數第二位上的數,不夠商1,俗稱無除,那就可以用8或9試商。如239÷26,被除數與除數的首位都是2,稱為同頭;23小于26,不夠商1,稱為無除,可以用8或9試商)

(2)判斷下面哪些算式能使用這種方法試商并計算。

532÷61=  532÷51=  532÷55=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5)

設計說明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四舍”法試商,另一種是用“五入”法試商。對于學生來說,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是一個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因此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方面:

1、先復習舊知,通過判斷括號里最大能填幾、求近似數的練習,為學習新課作鋪墊。

2、在探究新知的環節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從中尋找信息,提出問題,并引出84÷21,教學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因為被除數和除數相對較小,所以很多學生很自然會想到直接試商,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因為有準備題的鋪墊,會把21看作20來試商。接著通過練習題鞏固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的方法。197÷28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30來試商。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用“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針對此種情況,在此處設計討論交流環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探究,既讓學生掌握了試商方法,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出示課件)下面的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60×(  )<262  80×(  )<453

70×(  )<492  50×(  )<304

2、說一說下面各數分別接近哪個整十數。

21接近(  )   53接近(  )

88接近(  )   39接近(  )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與新課有直接聯系的舊知識,為本節課學習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作鋪墊。

⊙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用“四舍”法試商。

(1)(課件出示教材76頁例3情境圖)文化用品商店購進了一些商品,看一看,從情境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信息,自由提問題,自主解決)

(2)出示問題,明確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①出示問題(1):一個筆袋21元,84元可以買多少個?

②理解題意,列出算式:84÷21。

(3)探究試商方法。

①觀察,發現不同。

請仔細觀察,此題與上一節課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數不是整十數)

②嘗試計算。

你們有信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看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

③交流匯報。

誰愿意將自己的計算過程展示給大家看?

(教師根據巡視情況指名進行展示)

師小結:這道題中被除數和除數都比較小,同學們一眼就看出了它們的商。如果被除數和除數都比較大,不能一眼看出商幾,又該怎么辦呢?

(學生明確可以試除,也就是試商)

(4)小組合作探究,經歷試商的過程。

師:現在我們來探究如何進行試商。請大家思考:把21看作幾試商?怎樣試?

(學生思考后匯報:除數21接近20,把它看作20,4個20是80,接近84又小于84,所以商4。把4與21相乘,正好等于84,說明商4合適)

師說明:用20試除得到的商4稱為“初商”。要判斷“初商”是否合適必須進行檢驗。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和變化的觀點。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直線、射線和角的含義;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難點:

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準備:

教學、三角板、小組討論表單。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們已經了解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都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發現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知識是從什么地方開始的。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圖片(有明顯的太陽光,建筑物的線條很明顯),學生認真觀察。

師:這圖是從生活中拍攝的,很美吧。我們今天探究的數學知識就藏在這些圖里面,畫面上藏著許多的線,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劃一下你找的線。(生比劃)

師:你比劃的是哪些線?(請2-3名學生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復習線段

出示有線段圖,從圖中抽象出線段。

教師:剛才有孩子找到了這些線,這種線的名字叫什么?線段。

教師:孩子們認真看看,線段是什么樣子的呢?

學生;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有的.線段長,有的短等等。

2.學習射線

教師:還有的孩子找到了這些線(出示太陽光圖,除去顏色抽象到射線)這種線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

板書射線,認識射線的特征

3.學習直線

教師:剛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線段和射線,還有一些曲線。可是還有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找不到的線,卻在我們數學王國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位神秘的朋友呢?

出示直線,動畫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畫一條直線。

4.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教師:現在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他們之間有著什么聯系呢?

接下來就需要大家一起認真觀察,討論找一找他們三線的區別和聯系,活動之前請大家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請每個小組分工合作把報告單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組團結探索找出三種線的區別和聯系。

報告單:

關于角,你已知道了什么?(找角、試畫角等)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再來深入探究角的秘密吧!

3、看書36頁自學。

(1)自學,可以說一說、畫一畫、比一比。

(2)小組探討,確定交流內容。

4、集體交流。(視學生交流情況,老師及時引導)

(1)學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出示沒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你也來畫幾個角。

畫角(先自由畫,再一生實物投影演示)說說你是這么畫的?(定點,引出兩條射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P36做一做

2 練習四1、2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2024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本(精選篇17)

設計內容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成立環保小組的情境來探究除法知識,在計算過程中重視培養估算能力,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試商,突破試商難點;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重視培養數感,以提高學生試商的水平;重視發揮數學課的育人功能,結合生活實例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出示主題圖組“身邊的環境”:圖1展示廣場一角地上的塑料袋被風吹得到處飛揚;圖2展示學校對面的馬路垃圾堆積成山;圖3描述校園中的一位同學將香蕉皮隨手丟在地上,地上已經有好多食品包裝袋。

師:同學們,這些地方你們熟悉嗎?看到這樣的情境,你們有什么感受?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這么臟,但這需要我們來共同維護。所以,學校少先隊決定成立一個雛鷹環保實踐隊,我們共有612名少先隊員參加了這項實踐活動,為了方便行動,每18人組成一個環保小組,可以組成多少個這樣的小組呢?

(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612÷18)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呈現的情境圖來創設教學情境。自然滲透環保教育,同時將計算融入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使計算教學生動有趣。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重點解決商的最高位的書寫位置問題。

(1)討論交流。

①出示討論題目:計算612÷18時,應該先算18除什么數?商的最高位應該在什么位置上?

②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③匯報討論結果。

預設

生1:應該先用18除61,商的最高位應該在十位上。

生2:我把18看成20,612里面大約有30個20,所以商的最高位應該在十位上。

(2)嘗試計算。

學生根據討論結果進行試算。

(3)匯報計算過程。

(18除61個十商3個十,余7個十,再加上個位上的2,變成72,18除72,商4)

(4)觀察思考,對比發現。

仔細觀察,你發現這節課學習的除法和前面學習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商是兩位數)

設計意圖:運用數學知識可以遷移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已有的除法口算或估算經驗出發,通過交流探討確定商的位置。

2.探究“商的個位是0的除法”。

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學校把十月定為學校環保月。下面請同學們來看看雛鷹環保實踐隊在這個月取得的成績:共收集了940節廢電池。那么他們平均每天收集多少節廢電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分析題意,并列出算式:940÷31)

(1)提出要求。

師:大家試著用我們學過的知識算一算商是多少。你在計算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學生試算,提出問題:31除94商3后余1個十,與個位上的0組合后不夠31除,商應該怎樣寫?

(3)小組討論,明確商的個位的寫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匯報:商的個位應寫0占位。

808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垃圾压缩设备_垃圾处理设备_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山东明莱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无压烧结银_有压烧结银_导电银胶_导电油墨_导电胶-善仁(浙江)新材料 | 全温恒温摇床-水浴气浴恒温摇床-光照恒温培养摇床-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电子拉力机-拉伸试验机-剥离强度试验机-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半自动预灌装机,卡式瓶灌装机,注射器灌装机,给药器灌装机,大输液灌装机,西林瓶灌装机-长沙一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吉祥新世纪铝塑板_生产铝塑板厂家_铝塑板生产厂家_临沂市兴达铝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神超官网_焊接圆锯片_高速钢锯片_硬质合金锯片_浙江神超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 塑胶跑道施工-硅pu篮球场施工-塑胶网球场建造-丙烯酸球场材料厂家-奥茵 |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儿童感觉-早期言语评估与训练系统-北京鑫泰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店家乐|服装销售管理软件|服装店收银系统|内衣店鞋店进销存软件|连锁店管理软件|收银软件手机版|会员管理系统-手机版,云版,App | 制样机-密封锤式破碎机-粉碎机-智能马弗炉-南昌科鑫制样 | 防水试验机_防水测试设备_防水试验装置_淋雨试验箱-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能耗监测系统-节能监测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三水智能化 | 气力输送_输送机械_自动化配料系统_负压吸送_制造主力军江苏高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陕西安玻璃自动感应门-自动重叠门-磁悬浮平开门厂家【捷申达门业】 | 超声波清洗机_细胞破碎仪_实验室超声仪器_恒温水浴-广东洁盟深那仪器 | 地埋式垃圾站厂家【佳星环保】小区压缩垃圾中转站转运站 | 拉伸膜,PE缠绕膜,打包带,封箱胶带,包装膜厂家-东莞宏展包装 | 杭州代理记账多少钱-注册公司代办-公司注销流程及费用-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中控室大屏幕-上海亿基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AGV无人叉车_激光叉车AGV_仓储AGV小车_AGV无人搬运车-南昌IKV机器人有限公司[官网] | 机房监控|动环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案产品定制厂家 - 迈世OMARA | 深圳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设计-深圳标榜装饰公司 | 冷轧机|两肋冷轧机|扁钢冷轧机|倒立式拉丝机|钢筋拔丝机|收线机-巩义市华瑞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交联度测试仪-湿漏电流测试仪-双85恒温恒湿试验箱-常州市科迈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桨叶干燥机-[常州佳一干燥设备] | 石家庄小程序开发_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_网站制作-石家庄乘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直播 -摄影摄像-视频拍摄-直播分发 | 室内室外厚型|超薄型|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_隧道专用防火涂料厂家|电话|价格|批发|施工 | cnc精密加工_数控机械加工_非标平键定制生产厂家_扬州沃佳机械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厂家_刚性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不锈钢防水套管-郑州中泰管道 | 周口市风机厂,周鼓风机,河南省周口市风机厂 | 土壤养分检测仪_肥料养分检测仪_土壤水分检测仪-山东莱恩德仪器 大型多片锯,圆木多片锯,方木多片锯,板材多片锯-祥富机械有限公司 | 不锈钢管件(不锈钢弯头,不锈钢三通,不锈钢大小头),不锈钢法兰「厂家」-浙江志通管阀 | 云南外加剂,云南速凝剂,云南外加剂代加工-普洱澜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淬火设备|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不锈钢管光亮退火机|真空管烤消设备 - 郑州蓝硕工业炉设备有限公司 | 硬度计_影像测量仪_维氏硬度计_佛山市精测计量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厂家 | 合肥风管加工厂-安徽螺旋/不锈钢风管-通风管道加工厂家-安徽风之范 | 山东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厂家-山东瑞华环保设备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