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篇1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學生復習條形統計圖
師:同學們前幾天我們栽了蒜苗,還記錄了它在15天內生長情況的數據,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種蒜苗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制成條形統計圖,舉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學生的條形統計圖
生匯報圖中數據
2.提出問題,學生探究作圖
師:如果我們還想了解它從第3天到第15天整個的生長變化的情況,該怎么畫呢?老師這有幾種統計圖,請你仔細觀察,看哪一種更合適。(師出示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生任選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條形統計圖上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把它變成這種統計圖呢?
學生在小組內先討論,再在圖上試一試。
學生作圖后展示,匯報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課題
師抓住學生將條形上的點連線,對比評價,選擇優秀的作品,用多媒體演示由條形統計圖演變為折線統計圖(描點,連線)的過程
提醒同學們:變成真正的折線統計圖還要把原有的條形統計圖擦掉
揭示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讀折線統計圖,體會特點
1.讀點
師:圖中的點表示什么呢?
生說點的意義,(課件顯示并標數量)
2.讀趨勢,
師:同學們都讀出了點所表示的數量(板書數量),由點連成的線呢?
生說表示蒜苗從矮長到高的生長趨勢。
讀局部趨勢,從第幾天到第幾天長得快,從第幾天到第幾天長得慢(板書趨勢)
3.估計
根據這一趨勢請你估計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厘米?
4.預測
預測第20天大約長到多少厘米,并說說你的想法。
三、獨立制圖。
師:我們會讀折線統計圖了,那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怎么畫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長情況統計表,你能將它制成折線統計圖么?
學生獨立繪制笑笑的蒜苗生長情況折線圖
匯報評價
說說圖中的信息
對比自己與笑笑的蒜苗生長趨勢,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運用延伸
1.出示北京地區年5月新增病人的統計圖
(1)從上圖中你能說說“非典”新增病人的變化趨勢嗎?
(2)你能與同學說說產生這種變化趨勢的原因嗎?
2.出示小玲家室內氣溫的變化統計圖
(1)小玲每隔()時測量一次氣溫
(2)這一天從8:00到16:00的氣溫從總體上說是如何變化的?
(3)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
3、出示百貨大樓一年銷售冰箱的總數量統計圖
根據趨勢,作出決策
師:如果你是銷售經理,根據今年銷售趨勢,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約進多少?為什么?
五、課外拓展
下課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下節課交流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2.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
教學重點: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約包裝紙。
教學難點:引導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得出節約包裝紙的策略。
教學用具:課件、盒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收過禮物嗎?能說說你都收到了什么禮物?
生:玩具車,變形金剛……
師:你們的禮物包裝過嗎?老師也收過一些禮物,而且是包裝過的禮物,想看看嗎?(課件演示,欣賞包裝好的各種禮物)
師:剛剛大家欣賞的禮物怎么樣?
師:生活中我們如果要送某種禮物給別人,通常會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起來更漂亮,要包裝一個禮品,要考慮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如何進行包裝(師:問的真好,等我們動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樣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裝紙(師:你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裝最省紙呢?(師:聰明的你上課認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師:哦,包裝禮物中有這多的我們還不知道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包裝的學問(板書:包裝的學問)
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師:老師收了這么多的禮物,老師懷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給我的親人送上一些黃金搭檔,(課件出示圖片)首先我要送給我的第一個親人。猜猜他是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小孩,個子長高不感冒,你說他是誰?
師:老師準備送一盒黃金搭擋送給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長.我也想用包裝紙包裝成精美的禮物。
師: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裝紙呢?你能幫幫老師嗎?
生:求出表面積,量出長,寬,高(課件出示有關數據)
生:求出的表面積就是包裝紙的大小。(師用驚奇的表情注視)
師:這個同學真厲害,知道包裝紙的大小就是表面積的大小,你們和他一樣聰明嗎?試試看,怎么樣來計算包裝紙的大小了嗎?動手算一算.
(生獨立完成,投影出學生答案,并對其進行講解)
師:來,你來給大家展示一個你的結果,你是怎么來算的?并說說你的想法)
師:你們都是這樣算的嗎?同學們真不錯,來,掌聲歡送她.
2. 師:剛才老師在同學的幫助下,知道包裝一個黃金搭擋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裝紙,我想我弟弟收到這么漂亮的禮物,一定會很高興,在這里老師替弟弟謝謝大家了。現在我想送給第二個親人,我要送給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女士,細膩紅嫩有光澤
師:對,同學們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師想送給我尊敬的媽媽。我要送給她兩盒 黃金搭擋。(手勢)師:你覺得可以怎么來包裝呢?有幾種包裝方式呢?你建議老師選擇了哪種方式包裝?為什么?(手勢配合指向屏幕)
師:想想看(凝視5-6鈔鐘)來,同桌之間借助手中的模型擺擺看.
小組反饋,小組登講臺進行解說。
師:同學們不僅是個愛動手,也是一個愛動腦的好學生。掌聲贈送給他們精彩的解說。
師:有3種包裝的方法,那你想建議老師選擇哪種包裝的方法.(第C種)
生1:第C種,因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紙。
師:你這個想法真好,很有節約意識,你真是個懂節約的好孩子。(板書:節約用紙)
師:但這種包裝方式真的是最省紙嗎?(表情懷疑狀)有什么方法證明是最節約的呢?
生2:計算出包裝后的表面積.再進行比較。
師:真不錯,我們試試看。(學生反饋,展示學生計算結果)
找兩位學生上臺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這兩位同學,要求學生聽聽這兩位學生的想法,(掌聲歡迎我們小老師為我們說說他的想法)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發現果然是第C種最省包裝紙,那現在你能發現包裝的秘密嗎?
生反饋。
師板書L節約用紙: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就越節省包裝紙
三、再次嘗試,總結規律:
1. 師: 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包裝中最省包裝紙的學問。現在老師要送出最后一個禮物,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長輩,腰好腿好精神好)
師:我想祝我的爺爺,奶奶身體更加的棒,(動作配合)我要送3盒黃金搭擋。
師:看大屏幕,你能回答這的問題嗎?(課件呈現)
師:用你們探索出的包裝的學問,想一想?(如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模型擺一擺)
3.小結。師:非常感謝同學們幫我包裝出了這么漂亮而精美的禮物,你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嗎?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什么節日嗎?(母親節)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母親節快到了,小明和爸爸為媽媽挑選了一套分為上、中、下集的書,每本書長 、寬、高分別為 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親手將這套書用彩紙裝飾起來,請你為他設計一個裝飾方案
五、板書設計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篇3
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方法。
2、會運用這個除法運算性質,使一些計算簡便。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560÷8÷7 1800÷3÷6 480÷6÷8 720÷9÷8
560÷56 1800÷18 480÷(6×8) 720÷(9×8)
2、簡便方法計算
609-51-49 846-121-279
3、動手做
24個圓片平均分成2組,再把每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體會連續等分:可以分了再分,也可以先求出兩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
4、引入新課:除法的運算性質。
5、出示目標(見學習目標)
二、自互學習:(出示例3)
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1、指名讀題。
2、(出示學習指導)
(1)根據題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計算。
(2)試一試,你還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如果有困難,可以與書進行交流。
(3)對比一下,兩種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4)能用語言概括一下你發現的規律嗎?
(5)試著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律。
自學時間5分鐘。
3、學生自學(學生對照學習指導,自學,并完成學習指導的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4、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三、精講要點
1、小組匯報。
2、解決各小組中在自學中遇到的不會的問題。
3、小結:除法的運算性質。
4、練習:教材P43做一做,指名板演。
四、當堂檢測
1、判斷
(1)1456-(324+456)=1456-456-324
(2)100÷(25×4)=100÷25×4
(3)400÷(40×25)=400÷40÷25
2、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3200÷25÷4 2000÷25÷8 350÷14
3、有1440個玩具,每24個裝一盒,每6盒裝一箱,一共要裝多少箱?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篇4
教學目標:
進一步認識中括號,會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反饋
1.漫談自學收獲: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觀看了有關中括號的視頻,說說,你都有哪些收獲?
(交流要點:有中括號的算式的計算順序。)
2.預習單中的問題交流。
訂正錯題。這道題為什么錯了?應該怎樣改正?
看來同學們學得很不錯。
二、疑難突破
那,在自學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問?(引導學生提問)
師問:有了小括號,為什么還要引入中括號?也就是中括號到底用在哪兒?是否是只計算來用?
當然不是了,很多時候,咱們學習的運算是為了解決問題服務的,那這節課,咱們就來體驗一下,如何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解決問題。板書課題:中括號
三、合作提升
1. 出示情境:面包8元/包,蛋黃派12元/包,巧克力的單價是面包與蛋黃派單價和的2倍。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巧克力的單價是多少?)怎樣列算式?(出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
小明帶了80元,根據這個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問題?
(可以買多少盒巧克力?)
2. 那個問題怎樣解決?請你列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將學生的做法寫在小板上,貼出來。分步正確的,綜合錯誤的,綜合正確的三種)
3. 交流
誰來說說你每步求的是什么?
辨析
80÷ (8+12)×2
80÷[(8+12)×2 ]
哪一種是正確的?為什么?
是呀,第一種算式只套了一個小括號,這里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再應該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而我們應該先算乘再算除,這里已經有了一個小括號了,再不能套小括號,那樣就亂了,為了避免混亂,所以就用一個中括號。
是呀,在已經有了小括號的式子里,當再次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這時就需要另外一種符號,中括號就出現了。
對比:對比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哪種算式書寫更簡潔?(綜合算式)是呀,這就是人們為什么發明中括號了,它既能改變運算順序,同時可以使我們的書寫更加簡潔。
4. 引申
你會用中括號嗎?來試一試吧。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計算
交流:為什么要在這里加上一個中括號?
5. 解決問題
看來,同學們已經會運用中括號列出綜合算式了,那接下來的幾道問題應該都難不住大家。
(1)航模組有男生8人,女生4人。美術組人數是航模組的2倍。合唱組有72人。合唱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2)小明包了18個包子,小剛包的個數是小明的2倍,小潔包的比小明與小剛的和還多6個,小美包了20個包子。小潔包的個數是小美的幾倍?(列綜合算式解答)
6. 拓展
老師這里還有幾道題,你能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嗎?和同桌說一說吧。
這個對于大家都是小菜了,那咱們加大點兒難度。
象老師這樣說
180÷4+2 ×3,我們可以說180與4的商加上2與3的積,和是多少?
180÷(4+2)×3,這道算式可以怎么說呢?
(180÷4+2)×3
180÷[(4+2)×3]
還是這四道算式,如果編成應用題,又可能是什么樣的應用題呢?這個留作大家課后思考。
四、梳理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括號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于表明運算的順序.小括號“( )”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之前法國數學家韋達使用過中括號“[ ]”。改變運算順序的除了以前學習的小括號,今天學習的中括號,還可能有什么?大括號?同學們很善于聯想。象這個就是大括號,你覺得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是的,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善于思考,敢于聯想,會發現更多知識間的奧秘。
課堂檢測
72÷[960÷(245-165)]
(960÷40-10)÷2
小軍從家到少年宮走了14分鐘。用同樣的速度,他從家到學校要走多少分鐘?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小數點搬家”這一童話故事,使學生探索出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靈活運用探索出的規律。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具:數字卡片。
一、導入課題:
導語: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一個最重要的符號是什么?(板書:.)今天,我把這位客人請進了課堂,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小數點可真是個調皮的小家伙,它告訴同學們,今天,小數點要搬家了,這是怎么回事了,同學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播放童話故事)
二、童話激趣,發現變化。
1、動畫:
2、(flash動畫)小數點來到森林里玩,看見山羊開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臉地坐在窗前。小數點看見快餐店門前的價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數字,就跳了上去(¥288.)過了一會兒,小數點覺得很奇怪“沒有顧客?為什么會這樣呢?”小數點想了想,說:“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數點搬到了8和8的中間(¥28.8)。這時就有一些動物來快餐店了。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價格便宜了。)
3、(flash動畫)小數點笑著地說:“看來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極了。小數點開心極了,想著“我真是個天才!”
師:山羊的快餐店,原來是一個客人都沒有,可是現在生意興隆。這又是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生說)
那么從原來的288到28。8再到現在的2.88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生說)
假如小數點再往左搬一次家成為0.288,與原來的288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生說)
這些變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在組內探討。
4、小組匯報:
匯報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一下。
5、是不是對所有的數都適用呢,我們能想法驗證嗎?小組交流
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根據剛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數點右移的變化規律嗎?你來驗證想法嚴整自己的猜測。
小結:現在我們又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擴大)
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通過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這個規律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神奇的小數點”或“小數點的自述”說一說。(通過學生構思數學作文,整理變化規律)
三、初步應用。
你想試試嗎?(游戲)
拿出你的數字卡片,擺一個的三位小數(9。879)擴大10倍,100倍 1000倍。1000倍(引導學生在缺的數位上補0)
擺一個最小的兩位小數(0。12)縮小10倍。20倍(學具袋里的0不夠用,引導學生幾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原數就縮小了1000倍( )
(2)3.69擴大2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
(3)把23。0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5位后,再向右移動三位,這個數就變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數點,這個數就擴大100倍( )
2、下面的數與0。285比,擴大或縮小了多少倍。
3、小花貓要去水果店買水果,可不會做題,過不了河,你能幫助它嗎?
4、小花貓說謝謝,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標價有點奇怪?你都知道這是多少錢嗎?你能找出最貴的兩種水果嗎?
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電子版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2、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觀察,學會總結。
3、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設計
一、創設問題情境:
1、出示一張測量表:這是小強學習測量以后,課外測量的幾組數據。你能根據這些數據算出它們的面積嗎?
街心廣場 長30米寬20米
花 壇長3米寬2米
地板磚 長0.3米寬0.2米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后,匯報。
(2)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出3個算式:
街心廣場: 30×20=600(平方米)
花壇: 3×2=6(平方米)
地板磚: 0.3×0.2=?
二、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位數之間的關系。
1、討論:街心廣場和花壇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長與寬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總結:長與寬都擴大到原來10倍,面積擴大——100倍;長與寬都縮小到原來10倍,它的面積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縮小到原來的100倍也可以說是縮小到原數的1/100,小數點向左移動2位。
2、小組討論:我們應用剛才發現的現象,來比較花壇和地板磚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地板磚與屏幕相比,長和寬都縮小到原來的10倍,它的面積也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所以它的積也會縮小到原來的100倍。結果是0.06平方米。
3、這種方法得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驗證嗎?(可以引導學生從直觀涂一涂的方法來驗證剛材的結論是否正確。)
4、引導學生總結:在小數乘法中,我們可以先把它們看成是整數來算,然后再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在積的末尾數出幾位小數點上小數點。
三、嘗試練習,再探規律。
1、試一試:根據第一算式求下面2個算式的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的。
2、填一填:將上一題的計算結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觀察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第一個小數的位數與第二個小數位數加起來等于積的小數位數。
根據上面的規律,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第2題。
四、全課小結。
板書設計
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街心廣場: 30×20=600(平方米)
花 壇: 3×2=6(平方米)
地 板 磚: 0.3×0.2=0.0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