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上冊學習的知識都是在為下冊的分數打基礎,這半年期的知識基礎打牢固,上六年級就會輕松很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篇1】
【因數倍數單元】
【熟背】100以內的質數有25個: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比如:一個數的最大因數是18,這個數是(18)
2、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比如: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18,這個數是(18)
3、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4、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奇數是1
5、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同時是2和5的倍數的最小3位數是100,最小兩位數是10
6、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既是2又是3的倍數的最小3位數是102,既是2和3的倍數,還是5的倍數的最小3位數是120。7、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8、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奇數是1。
【長方體正方體單元】
9、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10、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共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11、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一個長方體有4條長、4條寬、4條高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高=(棱長總和-長×4-寬×4)÷4或=棱長總和+4-長-寬【同理:想想長=?寬=?】
12、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可以看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
13、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咀⒁鈫挝坏慕y一性】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或=長×寬×2+長×高×2+寬×高×2長方體沒蓋的表面積=長×寬+長×高×2+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任意一個面積×6)正方體沒蓋的表面積=棱長×棱長×5長方體前面(或后面)的面積=長×高長方體上面(或下面)的面積=長×寬長方體左面(或右面)的面積=寬×高長方體的占地面積=長×寬【占地面積也是底面的面積】四周貼商標紙的面積=(長×高+寬×高)×2【只有前后、左右4個面】
14、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15、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寫成cm3,dm3,m3(棱長是1cm 的正方體體積是1cm3,棱長是1dm的正方體體積是1dm3,棱長是1m的正方體體積是1m3)
16、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3
17、長方體、正方體統一體積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V=sh橫放的長方體 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橫截面的面積×長
18、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也可也寫成L和ml。比如:一瓶墨水的約50ml,一桶色拉油5升常出錯的題:游泳池的容積是1200升【×】,游泳池的容積應是1200立方米
19、冰箱、微波爐、烤箱,它們的容積一般用升作單位:比如:一臺冰箱的體積大約1.5立方米,容積約是260升。
20、長方體或正方體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
21、1m3=1000dm3 1dm3=1000cm3 1L=1dm3 1ml=1cm3
【分數單元】
22、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3、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24、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如3/4的分數單位是1/4。
25、a÷b=a/b (b≠0)
26、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27、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28、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29、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30、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1、整除:被除數、除數和商都是自然數,并且沒有余數。
整數與自然數的關系:整數包括自然數。
2、因數、倍數:大數能被小數整除時,大數是小數的倍數,小數是大數的因數。
例:12是6的倍數,6是12的因數。
(1)數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數,b就是a的因數。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單獨存在。
(2)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因數的求法:成對地按順序找。
(3)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數。
(4)2、3、5的倍數特征
1)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2)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3)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4)能同時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數)的最大的兩位數是90,最小的三位數是120。
同時滿足2、3、5的倍數,實際是求2×3×5=30的倍數。
5)如果一個數同時是2和5的倍數,那它的個位上的數字一定是0。
3、完全數: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數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數叫做完全數。
如:6的因數有:1、2、3(6除外),剛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數,小的完全數有6、28等
4:自然數按能不能被2整除來分:奇數、偶數。
奇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也就是個位上是1、3、5、7、9的數。
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0也是偶數),也就是個位上是0、2、4、6、8的數。
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
關系:奇數+、- 偶數=奇數
奇數+、- 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5、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質數、合數、1、0四類.
質數(或素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
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至少有三個因數:1、它本身、別的因數)。
1: 只有1個因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連續的兩個質數是2、3。
每個合數都可以由幾個質數相乘得到,質數相乘一定得合數。
20以內的質數:有8個(2、3、5、7、11、13、17、19)
100以內的質數有25個: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0以內找質數、合數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數,是的就是合數,不是的就是質數。
關系:奇數×奇數=奇數
質數×質數=合數
6、最大、最小
A的最小因數是:1;
A的最大因數是:A;
A的最小倍數是:A;
最小的自然數是:0;
最小的奇數是:1;
最小的偶數是:0;
最小的質數是:2;
最小的合數是:4;
7、分解質因數:把一個合數分解成多個質數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 (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
比如:30分解質因數是:(30=2×3×5)
8、互質數: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兩個質數的互質數:5和7
兩個合數的互質數:8和9
一質一合的互質數:7和8
兩數互質的特殊情況:
⑴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⑵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
⑶兩個質數一定互質;
⑷2和所有奇數互質;
⑸質數與比它小的合數互質;
9、公因數、最大公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這些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或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
幾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就說這幾個數互質。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系時,那么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么1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10、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這些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那個就叫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用短除法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除到兩兩互質為止,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如果兩數是倍數關系時,那么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數互質時,那么它們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11、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方法
用12和16來舉例
1、求法一:(列舉求同法)
最大公因數的求法:
12的因數有:1、12、2、6、3、4
16的因數有:1、16、2、8、4
最大公因數是4
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12的倍數有:12、24、36、48、…
16的倍數有:16、32、48、…
最小公倍數是48
2、求法二:(分解質因數法)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數是:
2×2=4(相同乘)
最小公倍數是:
2×2×3×2×2= 48(相同乘×不同乘)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篇2】
1、分數的意義
①將一個物體或是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1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
②除法與分數的關系: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
a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表示為:a÷b=b (b≠0)
③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用這個數去除以另一個數,結果用分數表示。其中“這個數”是比較量,“另一個數”是標準量。
2、分數的大小比較
①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②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③分子、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比較大小,要先通分,再比較。
3、真分數和假分數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比1小。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有的大于1,有的等于1。
③分子是分母的倍數的假分數可以化成整數,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的16整數。例如:=16÷8=2. 8
④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的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整數商作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作帶分數分數部門的分子,原分母作帶分數分數部分的分母。例如:117=17÷8=2。 88
⑤如果用a表示非零自然數,那么用a作分母的所有分數中,真分數的個數
a-1a有(a-1)個,假分數有無數個,最大真分數是 ,最小假分數是 ;用a作分子aa的所有分數中,假分數有a個,真分數有無數個。
4、分數的基本性質
①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②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這叫做商不變的性質。
5、約分
(1)兩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兩個數的公因數。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2)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
互質數的四種形式:
①一個質數,一個合數,可能是互質數。如:8和11是互質數。 ②兩個質數,一定是互質數。如:5和7,11和13等。 ③兩個合數,可能是互質數。如:4和9,16和27等。 ④連續兩個非零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如:12和13,5和6等。
(3)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三種情況: ①如果兩個數是一般關系,用短除法進行分解,短除法算式中除數的乘積就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②如果兩個數是倍數關系,較小數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③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關系,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
(4)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小的分數的過程,叫做約分。
約分的方法一:一般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1除外)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約分的方法二: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為止。
(5)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篇3】
同學們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注重平時的練習與積累,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小朋友們一定要仔細閱讀哦!
一、圖形的變換
1、軸對稱圖形: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成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①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②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③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
3、物體旋轉時應抓住三點:①旋轉中心;②旋轉方向;③旋轉角度。旋轉只改變物體的位置,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大小。
二、因數與倍數
1、因數和倍數:如果整數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數,b就是a的因數。
2、一個數的因數的求法: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對地按順序找。
3、一個數的倍數的求法: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方法時依次乘以自然數。
4、2、5、3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5、偶數與奇數:是2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6、質數和和合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最小的質數是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最小的合數是4。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12條棱,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個頂點。正方形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條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個頂點。
2、長、寬、高: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4、表面積: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5、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S=(ab+ah+bh)×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用字母表示:S=
6、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
7、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8、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用字母表示:V=abh長=體積÷(寬×高) 寬=體積÷(長×高)
高=體積÷(長×寬)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字母表示:V= a×a×a
9、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0
10、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統一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11、體積單位的互化:把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用高級單位數乘以進率;
把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數除以進率。
12、容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13、容積單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1ml=1立方厘米
14、容積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長、寬、高。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3、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b= (b≠0)。
4、真分數和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組成的分數叫做帶分數。
5、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數部分,余數作分子,分母不變。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整數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變。
6、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7、最大公因數:幾個數共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最大公因數。
8、互質數: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兩個數互質的特殊判斷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數互質。②2和任何奇數都是互質數。③相鄰的兩個自然數是互質數。④相鄰的兩個奇數互質。⑤不相同的兩個質數互質。⑥當一個數是合數,另一個數是質數時(除了合數是質數的倍數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這兩個數也都是互質數。
9、最簡分數: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10、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11、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共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最小公倍數。
12、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13、特殊情況下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①成倍數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就是較小的數,最小公倍數就是較大的數。②互質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就是1,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
14、分數的大小比較:同分母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同分子的分數,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
15、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小數化分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必須約成最簡分數;分數化小數,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按要求保留幾位小數。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1、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含有括號,應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應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六、打電話
1、逐個法:所需時間最多;
2、分組法:相對節約時間;
3、同時進行法:最節約時間。
1.因為2×6=12,我們就說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不能單獨說誰是倍數或因數
2.求一個數的因數,用乘法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3.求一個數的倍數,用一個數去乘1、乘2、乘3、乘4……
4.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5.一個數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6.個位上是 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也是偶數。
7.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8.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是5的倍數。
9.個位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10.一個數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11.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2.整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類:1,質數,合數。整數按是否是2的倍數來分類:奇數,偶數
13.將合數分解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用短除法,把36分解質因數是?
14.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合數是4,最小奇數是1,最小偶數是0,同時是2,5,3倍數的最小數是30,最小三位數是120
15.奇數加奇數等于偶數。奇數加偶數等于奇數。偶數加偶數等于偶數。
16.a是c的倍數,b是c的倍數,那么a+b的和是c的倍數,c是a+b和的因數,a-b的差是c的倍數,c是a-b差的因數。
17.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18.軸對稱圖形特征: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
19.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大小相等(完全相同)。
20.長方體有12條棱,分為三組,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21.長方體有8個頂點。
22.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3.正方體有6個面, 6個面都是正方形 ,6個面完全相等,正方體有12條棱, 12條棱長度都相等,正方體有8個頂點
24.長方體棱長之和:(長+寬+高)×4長×4+寬×4+高×4
25.正方體棱長之和:棱長×12
26.長方體(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7.長方體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或長方體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
28.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
29.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別寫成cm3 dm3 m3
30.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cm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dm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m3
31.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就是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3 =a×a×aa3表示3個a相乘
32.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用升和毫升
33.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34.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例如: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35.米表示
(1)把5米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米,算式:5÷8=(米)
(2)把1米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這樣的5份,就是米,算式:1÷8=(米),5個米就是米
36.當整數除法得不到整數的商時,可以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在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于除法的除數,除號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數線。(除數不能為0)區別:分數是一種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37.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38.帶分數包括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為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作為分子,分母不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時,用整數部分和分母相乘再加分子所得結果作分子,分母不變。
39.A是B的幾分之幾?用A÷B
40.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41.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通常把每個數分解質因數,把它們所有的公有質因數相乘,來求最大公因數。
42.如果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這兩個數是互質數。兩個連續自然數;兩個質數;1和其他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
43.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44.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通常把每個數分解質因數,把它們所有的公有質因數和獨有質因數相乘,來求最小公倍數。
45.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公分母),叫做通分。
46.求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時,可以先求其中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用求出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再與第三個數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47.如果兩個數是倍數關系,那么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較小數,最小公倍數是較大數。
48.如果兩個數公因數只有1,那么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49.兩個數公因數只有1的幾種特殊情況:1和其他自然數,相鄰兩個自然數,兩個質數。
50.分數化成小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數。小數化成分數:把小數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然后再化成最簡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