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
敘述的事實比較具體,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師寫這樣的記敘文不會感到困難。撰寫案例分析當然需要進行論述。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西師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西師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1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詞語朋友,還記得它們嗎?一起讀讀吧!(齊讀)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希臘國王麥得斯最喜歡金子,當聽到神靈賜給他點金術時,他心花怒放地說――――(生齊答)
過渡:麥得斯真的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第4自然段,用“______”畫出麥得斯做了什么?用“﹏﹏”線畫出描寫麥得斯心情的句子。
2、師:畫好了就放下筆,舉起手。誰來把你畫的句子大聲讀給大家聽一聽?
3、指導朗讀。(體會:神奇、富有、高興)
4、來,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
三、總結學法:
我們自由地讀了課文,然后邊讀邊用用“
”畫出了麥得斯做了什么事,用“﹏﹏”畫出了描寫心情的句子,最后賞析品讀,走進了麥得斯的內心,體會了他的情感。有信心也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學習5-8自然段嗎?
四、學習5-8自然段。
(一)學生自學。
(二)交流學習情況。
過渡:誰來把你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
第5自然段:
生:我學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師:麥得斯興奮地來到花園,睢,你們看到了什么?他摘了一朵玫瑰變成了金的,又摘了一朵又變成了金的,所以——這使他有點掃興,因為他喜歡色彩繽紛的鮮花。
(2)、三次引讀:
A、他的確有點掃興,因為他喜歡有香味的鮮花,而現在的花沒有了香味,摸起來冰涼涼的。(女生讀)
B、他喜歡色彩繽紛的鮮花,而現在花不再艷麗,只剩下金色了。(男生讀)
C、他喜歡有生命力的帶著露珠的鮮花,而此時的花沒有了生氣。(全班讀)
過渡:誰還想把你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6自然段:
生:我學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師:牛奶、面包都變成的金的,麥得斯有了這么多的金子,但卻肌腸轆轆,所以他悶悶不樂。誰來讀讀。
(2)、指導朗讀。
(3)師:來,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這一段。
第7、8自然段。
過渡:你看,麥得斯喜歡的鮮花變成了金的,吃的面包和喝的牛奶都變成了金的,他悶悶不樂。當他餓著肚子,又一次來到花園,親吻了美麗可愛的小女兒,小女兒立刻變成了一座金雕像。這是一座怎樣的金雕像?想一想,和同座說一說。
(1)、個性讀
(2)、是啊,面對著沒有生命、冰涼涼的、不會喊爸爸的女兒,麥得斯痛苦地說:----“我這么喜歡金子是很愚蠢的,把金子都拿走,還我的女兒吧!”
(3)、三次引讀:
A、他擁有了這么多金子,卻失去了最心愛的女兒,他痛苦地說:——(1、2組讀)
B、他終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后悔極了,他痛苦地說:——(3、4組讀)
C、他為自己的貪得無厭懺悔不已,乞求神靈收回點金術,他痛苦地說——(全班讀)
五、小結
同學們,我們通過抓住了關鍵詞句,進行賞析品讀的方法,一步一步走進了麥得斯的內心,體會了他的心情變化。下面分組讀讀吧。
六、學習9、10、11自然段。
過渡:麥得斯這樣痛苦不堪,那他的愿望實現了嗎?自由讀一讀9-11自然段。
1、這時,金雕像又變成了美麗可愛的小女兒,麥得斯忘不了這個教訓,這是個教訓是什么?
2、三次引讀:
麥得斯忘不了這個教訓,我們也會忘不了這個教訓。所以:
A、當麥得斯失去了點金術,抱著美麗可愛的小女兒時,他高興地說:——
B、當麥得斯失去了點金術,卻得到了金錢也買不到的親情,他高興地說:——
C、當我們學了這個故事,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們也能高興地說:——
七、復述課文。
八、總結。
板書設計:
19、點金術
“________”做了什么?
“﹏﹏”描寫心情的句子
心花怒放
高興
掃興
悶悶不樂
痛苦
西師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明媚的春景。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明媚的春景。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掛圖,表現歡快情緒的音樂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教學難點】
生字“捷”“瞬”“漾”的記憶和書寫。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流程】
一、聽歌曲,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小燕子》。說說歌中唱的是誰呀?
2.是呀,小燕子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喜歡它,歌唱它。今天我們再去學習一篇關于小燕子的文章。
3.齊讀課題。讀完課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如:小燕子為什么快樂?它有多快樂?)
4.這些問題的答案藏在哪里?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讀完后把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展示你讀得最好的,其他孩子覺得他讀得準確就跟他讀,讀得不夠好就教他讀一讀。
3.強調重點要讀好的生字:“敏”“瞬”“鹽”是前鼻音;“漾”是后鼻音;“瞬”“啁”是翹舌音,“醋”是平舌音;“掠”是邊音;“啁啾”“嘰咕”“唧”都是表示聲音的詞語。
4.齊讀生字詞語。
5.師:剛剛自己去讀了課文,你哪一段讀得最正確、流利?展示讀給大家看看。(生讀課文,相機糾正字音)
6.再次去讀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7.師小結:這篇課文描繪了美麗的春景,著重描繪了春天的使者——小燕子,它快樂地用自己的辛勞打扮春天、保護春天,表達了作者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
三、書寫生字
1.自由認讀本課的8個生字,讀準字音并記一記。
2.開火車檢查生字讀音。
3.師:在這些生字當中,你覺得哪個生字不太好記?提出讓我們大家來記一記。(重點記一記“捷”“瞬”“漾”。)
4.師:你能給生字組詞嗎?開火車組詞,合適的詞語練習造句。
5.師:接下來我們就要寫字了,在寫之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強調“捷”右邊的筆順;“瞬”右邊分開來書寫記憶;“漾”的右邊分為上下兩部分,沒有連在一起。)
6.在課堂書寫本上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小燕子的快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體會醉人的春景,學習作者的習作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小燕子的快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體會醉人的春景,學習作者的習作方法。
【教學難點】
默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小燕子的快樂。
【教學準備】
配合課文內容的春景插圖。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師: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孩子都是頂聰明的孩子,因此,今天老師特意準備了一個謎語讓孩子們來猜猜: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還來早。猜猜這是什么動物?為什么?(生回答后板書:小燕子)
二、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一)外形特征
1.師:是呀,春天來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帶著春光向我們飛來,飛進了我們校園,飛進了我們課堂,飛到了我們課本中。打開書,自己去讀課文,看看文中描寫的那只小燕子是什么樣子的?
2.師:你能給大家說說你看到的小燕子的樣子嗎?把文中描寫小燕子樣子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追問:從這些描寫小燕子樣子的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燕子活潑、可愛……)誰能讀出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抽讀、賽讀、齊讀)
(二)感悟快樂
師:小燕子不僅活潑可愛,還很快樂呢!(板書:快樂的)作者把小燕子的快樂變成了一段段流暢優美的文字。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去找找小燕子的快樂,找到了你就做一些勾畫。
1.春雨中的快樂。
(播放下雨的聲音)師:聽!沙沙沙,下起了一陣陣春雨,你從這些雨中找到了小燕子的快樂了嗎?(找到了)(板書:春雨中)究竟是怎樣的春雨、怎樣的春光讓咱們的小燕子如此快樂呢?(抽生說)是啊!一陣春雨把整個世界變得鮮活起來,一個春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眼前(點擊春景圖)看到這樣明媚的春光,你想說些什么?(抽生說)孩子們都被這么美的春光陶醉了,我們的小燕子也在這美好的春光里快樂地歡叫著,穿來穿去。(板書:歡叫)誰想來讀讀,感受感受這明媚的春光?(抽生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真是美啊!在這么美的春光里,一只只小燕子歡叫著,穿來穿去。
2.陽光下的快樂。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了小燕子的快樂?(在陽光下)(板書:陽光下)你從哪里體會出小燕子在陽光下很快樂?(它飛的動作)小燕子在陽光下是怎么飛的?讀出文中的句子。(……)從他的朗讀中(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飛翔的快樂,飛得很快)哪些詞語能說明它飛得很快?(引導生理解“竄”“掠”“躍”“射”這些動詞)小燕子飛得很快,用文中第一段中的一個詞語來說,那就是——輕悠敏捷。(板書:輕悠敏捷)誰能讀出小燕子飛翔的輕悠敏捷?(抽讀,評一評,再讀,齊讀:師讀第1、2句話,生接著齊讀小燕子飛翔的句子)
3.筑窩的快樂。
師:除了這兩處的快樂,你還找到了哪里的快樂?(筑窩)(板書:房梁上筑窩)小燕子是怎么筑窩的?請你讀出文中的句子。(……)筑窩時的小燕子哪兒最讓你喜歡?(小黑豆般的眼睛調皮地朝我們滴溜溜地轉)你能學學嗎?真可愛!你也挺讓我喜歡的!可愛的孩子們,一起來讀讀筑窩的小燕子吧!
4.春天里的小燕子。
(1)師:小燕子輕聲細語地嘰咕嘰咕地說,它在說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讀讀奶奶的話。
(2)文中還寫了奶奶說了些什么話呢?默讀課文,勾畫出奶奶的話并讀讀,看看你能從奶奶的話里知道些什么?
①抽生讀出奶奶的話。
②從這些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可抽其他生補充說,理解鬧春、剪春、益蟲)
③文中是通過“我”和奶奶的對話來敘述的,請孩子們分角色來讀一讀。
5.小結。
師:這一只只快樂的小燕子的到來,標志著春天已經來到了,萬物都換上了新裝;也是這一只只小燕子快樂的嘰咕聲,讓我們的春天更加的熱鬧;還是因為它們把害蟲都吃掉了,農民伯伯的莊稼才長得更綠,春天才更美!
三、情感升華,背誦課文
1.師:課文學到這里,你想說些什么?
2.師:如果要把題目中的“快樂”另換一個詞,你會換什么?為什么?
3.師:你最喜歡哪里的小燕子,練習把那個段背誦下來吧。
西師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五個,會寫11個。
2.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音、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維水平。
3、用心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4、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達到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學重點:
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不同的風格,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
用心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昨天,我們還沉浸在以銳不可擋之勢滾滾而來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又猶如一首舒緩輕柔的小夜曲向我們涓涓流來——-板書課題
2、學生齊讀課題。
(由于沒有相關的音像資料,因此教師可以以生動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導入,初次提示學生要與《春潮》對比閱讀。另外本課語言優美,因此教師在設計導語、總結語時也應力求優美,與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詞,先自己讀,再指名讀。(出示的生詞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沒接觸過的,如:催促、應和)
3、交流: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個詞語。(四年級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詞語的習慣,尤其應該強化對詞典等工具書的使用。)
4、默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檢查學生讀書的收獲,引導學生讀文章一定要從整體感悟。教師相機板書:水清如明鏡
水聲如音樂)
學生的收獲可能是零亂的,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歸納整理,也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如:學生可能籠統的說——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再問問他:“這幾句寫的是水的()美。”
三、精讀悟情
教師小結:看來,兩讀課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悅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我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學生再次默讀。教師提示學生用不同的讀書記號做批注。)
“水聲如音樂”——
1、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1、3、4段)
2、(重點指導朗讀第四段)請大家先想一想這一段該怎樣讀,在自由練讀。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讀,男女生進行朗讀比賽。(發現讀的好的,讓他說說自己為什么讀的好——如;把自己當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來后心情愉悅;再如:學生結合“呵,河流醒來了!”一句,體會到作者看到河流嘩嘩流淌時的驚喜、之情……)
4、教師引讀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讀第四段。
5、這樣動聽的流水聲,你想用一個什么句子來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
水清如明鏡——
1、學生交流畫出的語句。(2、5、6段)
2、(重點指導學習第四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煙……怎么能說明“水清如明鏡”呢?(倒影)
3、讓我們也做一次大飽眼福的桃花水,盡覽水中美景——自由練讀。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請大家閉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學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閉目想象。
5、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合讀書所得說,也可以繼續展開想象說,教師及時評價——這是省略號里藏的話。)
四、總結全文;
1、三月桃花水,聲如音樂,清如明鏡,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連——
全班齊讀7-9自然段。
2、讀到這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可能質疑“比金子還貴”“盛滿心靈的酒杯”)
3、讓我們也把這“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滿我們“心靈的酒杯”吧。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點評:
1、以讀為本貫穿課堂始終,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讀的指導手段豐富多彩,重視了默讀的訓練,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這有利于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有利于培養語感,加強情感的熏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教師把握住了這一點,沒有因泛泛的拓展、想象、聯系實際談感受而占去了學生讀書的時間。
2、閱讀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具有啟發性(激發思考)和開放性(各種角度尋求答案;富有引起對話的魅力)的問題,給學生以廣闊的讀書、思考空間,鼓勵自由學生發言,自由交流,自由質疑,以各人獨特的生活經驗、感受和體會相互啟迪。如:“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是個牽動著全段的問題,幾乎從整段課文中都能找到有關句子來回答。這樣的問題不但給學生創設了思維和交流的空間,也會使學生養成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的好習慣。教師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自己的生活體驗、情感的共鳴等多方面談自己感動的原因,讓多個孩子交流感受,讀議結合中,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對話的舞臺。教師還重視指導默讀的方法,有利于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自主的、創造的閱讀能力和邊讀邊想的習慣。
3、體現了學習過程與方法。本節課無論是創設情境、識字、閱讀還是說話,處處體現了方法與過程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