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編寫教案時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表格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表格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領會詩句內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體會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豪情壯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知道“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能讀出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一、 課時目標: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分課時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三、分課時教學難點:
初步知道“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四、教具準備:錄音機、掛圖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 自我加減 |
一、談話導入: 我國人民歷來有在春天種草、植樹造林的習慣,為此,專門設立了節日----植樹節。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描寫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詩歌。 (板書課題: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二、初讀指導 1、聽課文錄音。 2、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寫生字。 (3)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锨鎬 彩翼 荒山野嶺 裸露 咆哮 枝繁葉茂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節讀課文,理解詞語意思。 荒山野嶺:沒有人煙的山嶺。 锨鎬:勞動工具。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枝繁葉茂:指樹木長勢好。 咆哮:形容水奔騰轟鳴。 4、討論: 全文可分幾部分?結構上有什么特點?(文章首尾呼應) 第一部分:(第1節)寫“我們”踏著春風向荒山野嶺進軍。 第二部分:(第2-7節)寫“我們”用雙手為荒山披上綠裝,使動物有了家園,讓環境變得美麗。 第三部分:(第8節)“我們”要綠化祖國山山嶺嶺的決心。 三、指導寫字 鼠:筆劃較多,注意順序、間架。 描紅、臨寫。 四、作業設計: 1、 熟讀課文 2、 抄寫書后練習3的詞語 |
|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表格教案2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通過領會詩句內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體會作者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豪情壯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分課時教學重點:
知道“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三、分課時教學難點:
能讀出綠化祖國、改造自然的壯志豪情。
四、教具準備: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 自我加減 |
一、復習 指名分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二、精讀訓練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讀。 (2)討論:你讀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學們是怎樣到荒山野嶺進行植樹活動的? (4)“春光染綠我們雙腳”這行詩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樣讀好這一節?自己試一試。(讀出愉快、自豪的語氣) 2、第二部分 (1)自由讀第2-7節,想一想:這部分寫了哪方面的內容?(熱鬧的植樹場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讀第2節,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熱火朝天) 指名朗讀,表現同學們勞動的干勁。 锨鎬/丁丁當當, 奏響了植樹歌謠; 清水/嘩嘩流淌 滋潤著/顆顆樹苗 (3)講解植樹造林與水土保持的關系。 (4)默讀第3-7節,思考: 植樹活動給荒山野嶺帶來了什么變化? 交流、板書:黃山披綠坡 動物有家園 環境變美麗 (5)討論: 你覺得哪些詩句寫得好?為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對偶、擬人等手法的運用,寫出了荒山換新顏的喜人景象,寫出了動物無憂無慮的情景,寫出了人們生活的歡樂、安寧) (6)指導朗讀第3-7節 聽課文錄音、自由練習 朗讀 “開火車”朗讀、評議 3、第三部分 (1)齊讀 (2)這節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應開頭,點明主題 深化中心 ) (哪一個詞呼應了開頭,寫出了荒山的變化,表現出植樹意義?) 三、練習背誦 1、引讀助背。 2、跟錄音輕聲背。 3、配樂齊誦。 四、作業設計: 1、默讀課文,想象荒山植樹后的美好景象,選用下面的詞寫一段話。 枝繁葉茂 青山碧嶺 茂密 樹叢 搭窩筑巢 陣陣林濤 碧波 蕩漾 要求:自擬題目。 層次清、語言美、盡量用上所提供的詞語。 2、熟練背誦課文 五、板書設計: 1 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荒山野嶺 荒山披綠裝 動物有家園 (首尾呼應) 環境變美麗 青山碧嶺 六、我的教學反思: | 如果時間允許,最好演示一下“水土流失“實驗 |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表格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位,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能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來體會課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來體會課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一、 課時目標: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分課時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三、分課時教學難點:
理解詞義
四、教具準備:錄音機、投影片、中國地圖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 自我加減 |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出示中國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三亞? 三亞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本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課文卻特意寫了三亞“落日”,在三亞看到的落日與我們這兒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讀課文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理解下列詞語: 美妙絕倫 碩大無朋 收斂 漲溢 赤朱丹彤 熱帶風情 悄然無聲 笑顏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紅色;朱,大紅色;丹,紅色;本課指程度不同的紅色。 碩大無朋 :碩,大;無朋,沒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無比的大。 美妙絕倫:美好到了極點。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3-5自然段) 課文第1、2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在三亞看落日很有詩意,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 四、精讀訓練 1、輕聲讀課文,畫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話。 討論交流(板書:真有詩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詩意”的?(有詩情畫意,能讓人產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1)學生試讀。 (2)指導讀好“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等詞句。(要求讀出喜愛,贊美之情) (3)范讀、齊讀。 五、指導書寫 仔細觀察田字格上的生字,提示: 濺、漲:左中右結構,三部分要寫得緊湊。 芒:上下結構,“亡”不要漏點。 斂:第二畫是“、”,第七畫是“”。 六、作業設計: 1、 熟讀課文 2、 抄寫書后練習3 的詞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