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改善教學的方法,利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情感: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重難點:
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三、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交流匯報3、4句:
(1)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在天氣睛朗的日子里,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閑: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風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艷的景色。
總是:都是
詩意: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可春風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只有在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風帶來了這無邊的景色。
指導朗讀3、4句,說說體會,引導學生理解包含在詩歌中的哲理。
四、再讀,感悟詩境
聯系詩意,說說自已的理解,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
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2
教材分析
課文中講述的故事經常發生在學生們中間。“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鉛筆把同學陸葉的下巴劃破了,老師讓“我”向他道歉,可“我”說不出口;最后,在老師、同學的鼓勵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礙,大聲地向同學說了聲“對不起”。課文告訴大家講文明、懂禮貌是一個小學生應有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及認識多音字“挨”;會寫11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做錯了事就應該主動道歉,承認錯誤。
3、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懂得知錯就改、主動道歉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準備:
有關文明禮貌方面的錄像、實物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你都收集到了哪些文明用語?這些用語分別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一段有關文明禮貌的錄像,讓學生看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2、同學們朝夕相處,你們之間一定發生過錄像中的事吧!陳剛和陸葉之間就發生過一件不愉快的事,他們是怎么處理的呢?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句子。
2、小組內交流識字、讀書好方法,互幫互學。
3、集體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4、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與同桌交流。
三、研讀課文,明白事理。
1、學生自由讀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組內交流。
2、再讀課文,把讀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3、組內匯總不明白的地方,集體討論解決。
4、班內交流各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
教師可有意幫助學生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陳剛開始是什么樣的?后來怎樣?
(2)討論:由開始“我”說不出口,到后來的“我”大聲說“對不起”,是什么力量讓他這樣做的?(投影出示兩個句子:①“陳剛,說吧,大家都沒有怪你。”老師說。②“陳剛,說吧,大家都沒有怪你。”老師親切地撫摸著我的頭說。引導學生體會這兩個句子的不同。)
(3)認真讀讀第四自然段,畫出描寫心理感受和心理活動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當時“我”的心情。
(4)聯系上下文想想“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及心理活動?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出“我”的緊張、害怕的心情來。
6、全班集體討論:“我”為什么應該對陸葉說“對不起”?
7、教師小結: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每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品德。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2、文中類似的事情,幾乎每天在同學們之間發生,假如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樣做?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以前,在你身上一定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吧!如果有,請你用“對不起了,朋友……”,勇敢地向你的朋友說聲“對不起”吧!
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討論,理解彼得最后說的話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由夢想引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夢想。比如楊利偉叔叔從小夢想著能飛向太空,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楊利偉叔叔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你能談談你的夢想嗎?
許多人都有過尋找到金子發財致富的夢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貴重的金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金子有關的生動有趣而又蘊涵道理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詞句多讀幾遍。
三、檢查自讀情況。
四、自學課文。
要求:
(1)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和句子。
(2)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五、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及時評價。
2、通過認真的聆聽,相信同學們一定看出來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2)他有什么樣的夢想?
(3)他一開始有沒有實現夢想?(一無所獲)
(4)后來他有沒有實現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問題。
4、再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里寫了彼得一無所獲?(1-2)哪里寫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業:
1、寫字。
2、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平時積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歡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同學們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從名言中,我們不僅獲得了很多知識,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懂得更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一起讀。板:22金子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彼得的夢想是什么?板:夢想
3、過渡:那么,他的夢想到底有沒有實現呢?
二、整體感知,學生質疑
1、輕聲讀讀4-7自然段,想: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
2、交流,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初讀彼得的話)
(1)輕聲讀這句話。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讀著讀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4)小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老師想了想,其實你們的問題都可歸納為這樣一個問題: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讓我們從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首先請同學們認真讀4小節板:真金
三、突出重點,讀議課文。
1、自讀自悟,學習4。
(1)輕聲讀讀4,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導讀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師描述:
同學們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這些生機勃勃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呢?
(6)過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來看看5。
2、感情朗讀,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來讀讀?
(2)賽讀: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戰,再來讀一讀?
(3)從彼得的想法中,你聽出了什么?
(4)小彼得們,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再來想一想。
(5)過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來。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誰來讀讀這句話?
(2)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體會:全部精力)
(3)齊讀前半句話:彼得留了下來,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4)過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換來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齊讀。
(6)瞧,鮮花盛開了。(出示鮮花圖)
(7)親愛的小彼得們,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鮮花,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學到這兒,你認為“真金”是什么?
過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板:夢想
4、再讀彼得的話
所以他不無驕傲地說:“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學完了,老師很受啟發,你有啟發嗎?
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教學設計之一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四、暢談夢想,愿夢想成真。
1、其實,不僅彼得有夢想,老師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歲,在100歲的生日時你們都來祝我生日快樂。
2、那你們的夢想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五、作業:
同學們的夢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夢想告訴更多的人嗎?那就請你用手中的筆把你的夢想寫下來,好嗎?
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4
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 指名讀生字,新詞。
2、 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三年級有趣語文公開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2、認識本課15個生字,包括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學會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蒲公英的資料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 激發興趣
1、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重點指導學生區別“近和進”、“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檢查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
(4)本課生字較多,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5)完成“語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注釋:通過學生自學,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介紹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反復聯系,加深印象擴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面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1、讀過課文之后,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見過的蒲公英的樣子講給同學聽聽。
出示蒲公英的圖片(蒲公英開放,學生描述。)
二、品味課文,體會感情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從讀課文中你體會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課文中的話來說)
3、“我”和弟弟為什么那么開心啊?
先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再自己說說。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這個游戲啊?
我們來看后面的課文
5、指導學生讀課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發現?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指導(學生完成語文天地中“圖示蒲公英的變化”)
7、“我們”為什么不再隨意揪它?
引導:喜愛金色的草地→
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隨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沒有發現蒲公英的變化,后果會怎樣?
三、思考交流
1、指導學生再讀課文
2、說說自己是如何觀察喜愛的花草的?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觀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3、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填到語文天地中
四、課后延伸
請學生用剛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
第三課時
一、課始三分鐘:
1、小組內說顏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體交流。
二、課堂補白,積累運用。
風的顏色
風有顏色/有著變幻多端的顏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裝扮成美麗的畫冊。/春天的風是綠色的,/染綠嫩草/染綠樹葉/染綠山崗和原野。/夏天的風是藍色的,/淺藍的林帶,/深藍的湖澤,/藍風送走太陽的炎熱。/秋天的風是金色的,/金風迎來收獲的季節,收獲遍地的金子。/收獲滿意喜悅。/冬天的風是白色的,/白風揚起鵝毛大雪,/美麗的白天鵝啊。/多么可愛多么純潔。/風有顏色,有著變化多端的顏色,/要是沒有風,/就沒有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三、小組討論
1、風真有那么多顏色嗎?
2、要是沒有風的話……
四、文海沖浪
仔細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寫一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