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愛因斯坦說:“在學校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動力是工作中的樂趣,工作結果中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戎、諸、競”3個生字,會寫“戎、嘗”等5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能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4.能理解“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學習王戎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教學難點:
1.能理解“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2.學習王戎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你想認識我嗎?那可要仔細聽了,
吾姓李,名群芳,猶愛讀書也。
你聽明白了什么?請學生回答。我們的古人就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你也能這樣向大家介紹自己嗎?(課件出示:吾姓——,名——,猶愛——也。)請學生介紹。我們中國的文字可真有意思。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介紹《世說新語》這本書。
2.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認識生字“戎”“戎”由兩部分組成,“戈”指的是長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戰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斗、戰爭的意思。
3.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解題。取:摘道旁:道路旁邊。
二、檢查預習,熟讀課文
1.讀準字音。同桌互相檢查,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糾正字音,指名讀朗讀課文。及時點評,隨機糾錯。
2.聽老師讀課文,劃出節奏,讀好停頓。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要求注意停頓,讀出古文的節奏。
4.多種形式朗讀。
學生個人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總結古文學習方法一:反復誦讀
三、借助注釋,理解文意
(一)猜文意
借助注釋,試著四人小組說一說每個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好標注。
(二)交流匯報理解古文,體會人物精神
小組交流匯報學習情況
交流一:第一句。
課件出示: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①交流理解嘗的意思,課件出示:嘗:曾經
你是怎樣知道的?借助注釋是我們學習古文的另一種好方法。
②交流諸的意思,引導學生看插圖理解。諸:眾多組詞:諸位、諸多。這句話的意思是王戎七歲曾經和眾多小孩一起去游玩。
③拓展:看圖補充句子:嘗與諸小兒。
交流二:第二句。
課件出示: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交流三:第三句。
課件出示: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交流四:第四句。
課件出示:取之,信然
(三)讀一讀,背一背
小古文大家都理解了,相信你們肯定能讀得更好了,自由朗讀課文。這篇小古文文字簡潔,根據提示背誦課文。
(四)講故事
同桌練習,學生上臺展示。預設:如果學生講不好,就引導可以加上動作、表情、想象等把故事講得更生動。
四、方法遷移,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用了兩個學習小古文的方法反復誦讀、借助注釋。弄清楚了這篇古文的起因、經過、結果。
2.下面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學習王戎的另一個故事《王戎觀虎》,要求:輕聲誦讀兩遍小古文。借助注釋,四人小組內說說這個故事。課件出示:
王戎觀虎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①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②,戎湛然③不動,了無懼色。注釋:①承間:趁機。②辟易顛仆:驚慌逃躲,摔倒伏地。③湛然:安詳沉靜地。
那你還覺得王戎是個怎樣的人?
五、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諸唯學生觀察,老師范寫,學生每個寫兩個。
2.展示點評生字。同桌互評。
六、總結課文
1.背古文,說故事。回家后請大家把這篇小古文背給家人聽,并用自己的話和她們說說這個故事。
2.推薦閱讀《世說新語》,出示《世說新語》目錄,激發閱讀興趣。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2)
《火燒云》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積累用不同構詞方式描寫顏色的詞語;領悟描寫事物動態變化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領悟描寫事物動態變化的表達方式。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天空中的云來去匆匆,我們只覺得它美,但很難把這種美景寫下來。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紅卻以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燒云圖景。今天,我們隨著作者的描繪,想象火燒云那紛繁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憑借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讀后反饋:
a、指名分節朗讀。
b、說說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圖片(投影)并作歸納,理清文章思路。
教師歸納: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籠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態多變。火燒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讀課文,品味語言
1、反復吟讀,要求邊讀邊想象畫面。
2、晶讀,說說作者是怎樣表現火燒云的美?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連用?個“……了”的句式,寫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萬物都改變了自己的顏色,也寫出了當時人們的歡樂愉悅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種不同形式的詞語寫出了色彩的紛繁;4、5、6三個自然段,分別用跪著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三幅圖寫出火燒云瞬息萬變,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見了的變化過程……)
3、通讀全文,要求根據自己的感受,讀出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
4、熟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把它背下來。
四、討論和練習
作者在寫火燒云的顏色時說“還有些說不出來,見也沒有見過的顏色”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顏色多得無法形容)
五、布置作業。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3)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默寫古詩。
2.體會詩人在廬山時,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準備
1.橡皮泥。
2.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3.powerpoin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吟誦):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你們都知道老師吟誦的是哪首古詩吧?(題西林壁)今天,讓我們隨著詩人一起,到廬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請全班打開課本第22面,齊讀古詩《題西林壁》。
(生讀古詩,師板書課題)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會背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二、學習課文
(一)解詩題,知作者
1.師:請結合課文的注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蘇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游記詩之一。)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什么?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作者)
橫看成嶺側成峰:橫著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著看卻仿佛變成了一座山峰。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為什么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么多種變化嗎?
(蘇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
6.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著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出示小黑板)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7.師:這一句里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三)多誦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致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贊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為什么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了嗎?(因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總結。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4)
《貓》
教學目標
1.掌握13個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貓的資料。(比如貓屬于哪一類動物?有什么特點?)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掛圖。
2.認識貓。
(家貓、波斯貓)
3.學生介紹貓。
4.師予以師納。
(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5.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
二、學習生字詞
(一)自學生字詞后出示生字卡讀、記。
(二)形近字練習。
慮()稿( )要( )
虛()搞( )耍( )
三、學習課文
(一)理清條理
1.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2.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的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寫大花貓小時候很淘氣。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自學第4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生匯報讀懂的內容。
學生A: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淘氣,好玩?找出來,讀一讀。
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B: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C: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2.歸納引導。
(1)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貓,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
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3)你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產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
(喜歡、喜愛)
(4)大家一起讀一讀第4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五、小結
一只可愛的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明天再學。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完成思考·練習第1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鞏固詞語。
憂慮呼喚 抓癢 遭殃 責打 生氣勃勃
2.昨天,我們學了小時候的貓,現在大家來完成一項練習。
小時候的貓很(淘)(氣),它是那樣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我非常(喜歡)它。
3.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大了的貓。
二、講讀第1—3自然段
1.講讀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哪一句話寫?
(我們家的大花貓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2)大花貓的古怪性格體現在哪?找一試,用畫出來。
學生匯報。(師相機輔導)
(3)師肯定引導:對,大家一起讀一讀句子,注意要讀出貓的古怪來。
(又老實又貪玩)
繼續匯報。
(4)師引導:說得對,現在大家再讀一讀這些句子。
(5)解詞:誰來說說“盡職”與“屏息凝視”的意思。
“盡職”指盡到責任。
理解“屏息凝視”的站起來說一說再做一做。
一生講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貓的盡職。
“屏息凝視”:指控制呼吸并專注地看。
(6)現在根據老師提供的練習來說一說貓的古怪性格。
大花貓的性格真古怪,它又又 又。
(7)師相機板書
(8)這樣的貓,大家喜歡么?喜歡的站起來讀一讀。
2.自讀第2自然段。
(1)剛才大家學了第一自然段,誰知道老師是抓住哪一句話來講的?(第一句話)
(2)現在我們自學時也要抓住重要的詞、句來學習,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鐘自學,討論)
(3)評講:讀懂第二自然段的舉手。
學生匯報。
歸納引導:文中的“幾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幾個小腳印”?(不能,“幾朵小梅花”寫出了老舍先生對大花貓的喜愛之情。)
師歸納引導:大家說得對,這高興與不高興變成反義詞怎么說?
高興──生氣
師:這高興與生氣時的表現也是貓的性格,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這只大花貓的性格有什么特點?(古怪)
(4)對,大家把這只古怪的大花貓讀一讀。
(5)這只古怪的大花貓給你什么印象?說一說。
這是一只(古怪、可愛)的大花貓。
3.獨立學第3自然段。
(1)總結前兩段的學習方法,遷移獨立學第3自然段。
(2)師檢查輔導;
①找也一對反義詞。
(害怕)──(勇猛)
②把體現害怕與勇猛的句子讀一讀。
③這害怕與勇猛也是大花貓(古怪)性格的表現。
三、小結
這只大花貓真(古怪),真(淘氣),真(可愛),真討論(喜歡)。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2、3題。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5)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時的生字、詞語。
2.邊讀課文,邊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3.感受小豌豆在長葉、爬藤、開花的過程中給生病的小姑娘帶來的無限愉快和生機。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章內容,準確把握五粒豆的語言,內心活動。
2.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在品讀課文中,學習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難點
理解和體會最后一粒豆的發芽、開花,給窗子邊躺著的生病的小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安徒生童話讀本、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查閱安徒生童話及相關信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
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讀文章,認識字詞
1.了解安徒生寫這篇童話時的一個小故事。
2.自由讀文,讀通句子。
3.檢查初讀情況。
二、再讀文章,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思考: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中都發生了什么事?
2.讀后小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體會到了什么?
(2)提出疑難問題。
三、默讀課文,積極思考
1.提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準備小組交流。
2.老師提示提出問題的方法。
發問的詞有:誰什么怎么樣
發問的地方可以是:對課題、對主要人物、對主要事件、對結果、或者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組交流各自提出的問題,并對能解決的問題討論解決,對自己足夠滿意的答案提出來大家討論。
4.展示各小組問題,梳理出問題清單。對照課后的問題清單,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5.討論解決:
小豆子像“一個囚犯”,卻長得很好,為什么?
一株豌豆苗為為什么稱為“一個小花園”?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總結本課學習方法
1.提出問題,讀中思考,梳理相關內容,找到答案。
2.課后再讀童話,體會人物的情感。
板書設計: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一個囚犯”
“一個小花園”
為什么——了不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學習閱讀中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難點
學習閱讀中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五粒豆的不同經歷,提出了要解決的問題并作了初步的探討。這節課來品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體驗,品讀感悟
1.創設情境,練習對話。
(1)這個童話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說了一些什么呢?默讀課文,將對話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來。
(2)自主練習朗讀各位童話人物的“臺詞”,體會他們的內心活動。
(3)小組分角色朗讀。
2.合作表演,集體交流
(1)師演生病孩子的媽媽,師生合作朗讀對話。
(2)推選小演員,帶上頭飾,合作“配音”朗讀表演。
三、探討解決問題
1.理解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找出童話中相關內容,品讀體會。
點拔:豌豆苗的成長讓小女孩感受到勃勃生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心情也開朗起來。這樣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說小豆子像“一個囚犯”是什么樣子的?
像“一個小花園”又是什么樣子?前后描寫是否矛盾?為什么?
點拔:說小豆子像“一個囚犯”是因為青苔縫隙小,不能動彈,被裹得嚴實;說像“一個小花園”是因為小女孩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現在豌豆苗要開花了,小女孩就擁有一個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園。
3.體會小豆子的發芽、開花,給窗子里躺著的生病小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
四、放飛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莢里的一粒豆,你會說些什么?你會怎么做?
2.小豆子們這么可愛,你一定有很多話對他們說,先說一說。
3.把你說的寫下來。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童話的喜愛,引導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體會,在讀中品味。并根據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尋找重點段落,領悟童話的內涵。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自主學習效果很好。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6)
《卡羅納》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情感。(3分鐘)
1、師:一個只讀小學3年級的孩子,在他母親生日那天,獻給了母親一封長達八頁紙的信,來深深表達自己對母親的熱愛,信的四周還畫上了漂亮的花邊。可是半年后,無限疼愛的母親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連兩腿也站不穩,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他萬分傷心。
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A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B是啊,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可是他卻失去了母親。)
這個可憐的孩子叫-----------點擊課件,出示課題:卡羅納
2、師生問好。(按序發下復印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5分鐘
走進卡羅納,走進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間,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明白嗎?(生閱讀,師巡視)4分鐘
看到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這樣投入,說明同學們被這篇課文感動了,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課文的生字詞吧。(出示生詞課件)
這些生字詞大家都會讀了嗎?誰來讀一讀。生(控制在2-3人)讀,師點評。(A、你讀得真好,普通話很標準。B、準確,響亮,請坐!C、你讀得聲音很響亮,這個詞語試著再讀一遍,好嗎?D、你的聲音真美!希望能經常聽到你的聲音。)1分鐘
都能寫準確了嗎?
三、研讀第一自然段(6分鐘)
1、可憐的卡羅納就要來學校上學了,昨天上午,我們剛走進教室,老師就對大家說:“……………。”引讀第一自然段老師的話。
2、自己再讀老師的這段話,讀著讀著,哪些地方讓你特別感動?畫上一些記號。深入到每一個字詞,甚至每一個標點中去。板書:莊重嚴肅熱情
3、老師懷著對卡羅納的無限同情與熱愛,懷著對我們的熱切希望說:“生齊讀老師的話…”
四、圍繞第一自然段研讀課文16分鐘
1、今天上午,可憐的卡羅納來到了學校。我們又是怎樣對待失去母親的同學卡羅納的?
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細細地讀課文,用心靈去感受,劃出這些句子,圈出你認為重要的字詞。找了以后,在4人小組里交流討論。5
生討論,師巡視,點撥引導。
2、剛才大家學習、研究得很投入、很專心,可見大家是多么具有鉆研精神。接下去我們來匯報,按照這樣的規則:我們是()對待卡羅納,我的根據是(讀一讀課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體地說說我是怎么根據這個材料想到的。
點撥,隨學生的反饋,出示相關課文段落。
A、(1)為什么大家都沒有沒有說話,都屏息凝神地望著卡羅納?
2(為卡羅納失去母親而感到同情。)
(2)朗讀體會。
B、哪幾個動作最能反映我對卡羅納的同情與關心?
3朗讀體會,止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從我的一個放,一個貼,一句卡羅納別哭了,讓卡羅納深切感受到同學對他的同情與關切。
C、朗讀體會。
D、(1)為什么卡羅納的目光中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為什么卡羅納的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他此時想起了什么?5
(2)為什么這么肯定?
(3)朗讀:看到我的母親在等我,看到我撲進母親的懷抱,卡羅納的目光里………
……………。我恍然大悟…………。和他一塊兒回家去。
這也是母親把我推開,目不轉睛地望著卡羅納的用意。
五、小結4分鐘
當可憐的卡羅納來到了學校。我們又是怎樣對待失去母親的同學卡羅納的?
莊重嚴肅熱情
這莊重嚴肅,熱情包含了我們對卡羅納的…………………?
這莊重嚴肅,熱情是老師對我們的希望,也是我母親對我的希望,也是我們的希望,也一定是我們502班每一位同學的希望。這莊重嚴肅,熱情包含了我們對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深深的愛!(板書:愛)
出示課件,齊讀:
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我們相信,卡羅納在這么多愛的籠罩下,心頭的悲傷會漸漸消退的。
愛,讓人間充滿溫馨。
六、內化拓展10分鐘
1、寫信
A請您給卡羅納寫一封信,給他以春天般的溫暖,讓他心頭的悲傷早日消退。
B請您代表卡羅納,向關愛他的人(選取其中的一個)寫一封信,感謝他對卡羅納的無限關愛和幫助。
學生選擇寫信,交流。
2、出示《愛的教育》,課外閱讀《愛的教育》。
板書:
莊重
嚴肅愛!
熱情
202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7)
《給予是快樂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質疑定標:
1、首先我們做個游戲,做“笑”的游戲。(大笑、微笑、笑瞇瞇等)
2、與高興相近的詞語有哪些?(板書:快樂)你什么時候會很快樂?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課文,作者得出了這樣的感受,板書完整課題:給予是快樂的。
二、出示目標
三、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1
1、誰給予了誰什么??
2、在怎樣的情況下給予的?
(1、保羅的哥哥把新轎車給予保羅2、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弟弟、保羅把自己的歡樂給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自學指導2
(1)保羅一共想錯了幾次,用三角符合標出第一次想錯的段落;用叉號標出第二次想錯的段落。
(2)學生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一次想錯的段落,從哪里看出保羅想錯了?他為什么會想錯?(因為保羅自己就是認為得到是快樂的)
(3)自由地大聲的讀保羅第二次想錯的段落,思考交流保羅第二次錯在哪里?從小男孩的話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純潔無瑕、美好無私的心靈和樂觀自信的品格)
(4)想象他們三個人是如何度過這個夜晚的,這個夜晚他們為什么難忘?
四、自學檢測
1、保羅從小男孩的()中覺得小男孩也想(),沒想到他竟然(),從中看出小男孩一心想著(),而不是()。
2、保羅面對素不相識的小男孩竟然發出了()的邀請,是因為()。
3、從小男孩的話里,我們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心靈和()的性格。
4、保羅的眼睛濕潤了,把小弟弟抱上車是因為()。
五、指導朗讀
1、讀出第一部分中小男孩羨慕、驚訝地神情。
2、小男孩第二次的話應讀出激動、興奮的語氣。
六、小結過渡
1、正是由于小男孩的話打動了保羅,所以保羅——(引讀第十二小結)
2、在這美好的夜晚,車里的三個人會各自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七、課堂訓練
填空題:
保羅因為()而感到難忘,小男孩因為()感到難忘,小男孩的弟弟因為()而感到難忘。
(保羅是由于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小男孩是為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圣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3、布置課外閱讀作業:讀讀蔣風的《給,永遠比拿愉快》,屠格涅夫的《乞丐》,林潤翰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