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
教師在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chǔ)上,要考慮用什么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fā)展,要根據(jù)教學目的、內(nèi)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一片樹葉
教學過程 :
一、實物展示激趣揭題:
1.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這片葉子。
2.觀察手中的樹葉,小組討論:葉子有長得完全相同的嗎?
3.教師:你們喜歡葉子嗎?覺得葉子美嗎?愿意做一片葉子嗎?
4.板書激趣:
做一片美的葉子
二、初讀課文。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形態(tài)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
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
2、自由讀,說說哪些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5、讀句子,指導長句有破折號的句子的讀法。
(1)無數(shù)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2)每一片葉子形態(tài)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3)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知全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相機強調(diào)“美,奉獻,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葉子”等詞句。
3、學生質(zhì)疑,教師歸納。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作業(yè) 設(shè)計: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 欣賞作者詩一般的語言,感悟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nèi)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內(nèi)涵。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收集并了解有關(guān)葉子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自然知識。
2、有關(guān)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異奉置輸
2、讀句、讀文。
二、細讀課文。
(一)欣賞葉子和大樹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2、談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語句也寫出了葉子的“美”?
(1)找出有關(guān)詞語。
(2)讀句子。
(3)再次欣賞錄像片或一些優(yōu)美的圖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葉子和大樹的美。
4、指導朗讀。
(二) 感悟葉子和大樹的關(guān)系,體會葉子的內(nèi)在之美。
1、讀題,師質(zhì)疑。
大樹和葉子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2、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語句加以體會。
3、“葉子的工作”:葉子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樹都很美,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這句話。
(三)由物及人,體會葉子精神。
1.再讀題:做一片美的葉子
2.給題目加主語(誰)“”做一片美的葉子
3.怎樣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讀文讀句(9—11自然段)
4.人和葉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讀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們的工作不同,但都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獻,為他人服務(wù)。普通,平凡)
古往今來,哪些人使生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蔥綠?
(愛迪生、李時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業(yè)的人們)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華,總結(jié)全文。
1、齊讀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樹葉都為大樹默默地奉獻,為大樹而生,而每個人,也都在為人類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無論偉大,還是平凡,都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讓我們都來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讓生命之樹常綠!
3、齊讀9—11自然段。
作業(yè) 設(shè)計:
1、 練讀課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試著寫一寫。
板書設(shè)計 :
外在美:形態(tài)各異
內(nèi)在美:無私奉獻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積累一些好詞、好句。
3、學習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gòu)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本課詞句,展開想象意境,訓練感情朗讀。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導入: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就來了。(齊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北大荒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美)那就美美地再讀課題。
二、復習字詞。
出示詞語:
第一組:
北大荒 轉(zhuǎn)眼間 嘩啦啦
錦緞 明鏡 波紋 臉龐
大豆 頓時 映照 抖動
演唱 銀灰 挺拔 贊美
自由讀,指名讀(正音),小老師帶讀。
第二組:
山嶺 搖鈴
fān yùe yǎn dào
翻 山 越( ) 掩 耳 盜( )
讀后選字填空。齊讀。
第三組:一碧如洗 清澈見底 熱鬧非凡
齊讀。用這三個詞語說說北大荒的秋天具體美在哪兒?
指名交流,結(jié)合回答板書:天空、小河、原野 ……
(設(shè)計意圖:總分結(jié)構(gòu)是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抓住關(guān)鍵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一個梳理過程。抓住課文的關(guān)鍵句,更能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
三、理解課文,感悟意境。
自讀二、三、四自然段,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兒呢?選一處最喜歡的景色多讀幾遍,找找美的語句并畫下來。
交流匯報:
預設(shè)一:
(一)北大荒的天空
1、一來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兒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
(1)“一碧如洗”這里的“碧”指碧藍,天空一片碧藍好像洗過一樣干凈。
(2)欣賞圖片,指導朗讀。
2、現(xiàn)在去欣賞只有在傍晚時分天空才會出現(xiàn)的那幾縷流云吧。讀讀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顏色的詞。
(2)、流云有哪些顏色?“銀灰、橘黃、血紅”這三個詞的特點是什么?
指導讀出流云的多彩。
(3)想象一下流云還會有哪些顏色?學習這種構(gòu)詞方式,前一個字代表什么東西,后一個字表示顏色,出示圖片欣賞后,也來說說你想象中的流云的色彩。
3、這么多的顏色,書上用一個詞語來說就是——五彩斑斕。還可以用什么詞來說?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4、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那似錦的流云。指名讀,指導讀好這個句子,注意頓號的停頓和“轉(zhuǎn)眼間”這個詞語的指導。
5、指導背誦。
6、小結(jié):聽了你們的背誦,我仿佛看到了北大荒那如錦如洗的天空。難怪作者要感嘆道: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齊讀)美在-----------(板書:流云似錦)
預設(shè)二:
(二)北大荒的小河
1、靜之美
(1)哪句話寫出了小河的美,你能找到嗎?
出示句子: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2)理解“如同”。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小河靜靜地流淌著,這是一種靜靜的美,指名讀、指導朗讀。
2、動之樂
(1)活潑的小魚游來了,它打破了這樣的寧靜,帶來了另一種美。
出示句子:一群小魚頂著水游過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小魚多調(diào)皮,它頂著水游過來,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點擊變紅:頂 漾)漾在這里指什么?換成“蕩”字比較。看著歡快的小魚,蕩漾的河水,你的心情又如何?
(2)小魚的出現(xiàn),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機。讓我們一起來讀。(指導讀出歡快的語氣。)
3、動靜相宜
(1)如果說,小河躺在大地的懷抱中,那是一種靜靜的美!那自由活潑的小魚則是一種靈動的美,這一靜一動我們該怎么讀好呢!先自己試一試。
(2)小魚、小河,一動一靜,構(gòu)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他們在一起是那么和諧。我們一起來讀:(女生讀靜靜的小河,男生讀快樂的小河。)
4、小結(jié):就在這一靜一動中啊,我看到了小河不同的美,作者也看到了,所以作者要感嘆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齊讀)美在---------(板書:清澈見底)
(設(shè)計意圖:寫景文的意境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其情與景之美是通過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表達的。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閱讀、感悟、推敲、比較進入文章的意境,從而來理解內(nèi)容、陶冶情操,獲得審美享受,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語言、品味語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預設(shè)三:
北大荒的原野
1、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要求:這段話圍繞那句話來寫的,畫上“~~~~~~”,分別寫了哪些事物,圈出來。
2.這段話中哪個詞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點?(板書:熱鬧非凡)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熱鬧非凡的呢?
原野熱鬧非凡,到底熱鬧在哪呢?你們聽到聲音了嗎?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讀這幾句話,能從課文中“聽”到聲音嗎?
3.交流:你讀到聲音了嗎?
(1)預設(shè)1:(我聽到大豆在歡笑。)能找到書上的句子讀一讀嗎?。
出示圖片及句子:大豆已經(jīng)長出了豆莢,還發(fā)出聲音,這說明——豆莢已經(jīng)成熟了。難怪這里的人們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贊美秋天,(大豆搖鈴千里金。)
這里的“鈴”指的就是豆莢,大豆搖鈴搖來什么?(豐收、喜悅、快樂、財富)
帶著這樣的感覺誰來讀讀這一句?
(2)預設(shè)2: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我聽到高粱在唱歌。)
出示圖片及句子:挺拔的高粱,它們樂呵呵地在演唱,會唱些什么呢?它們多快樂呀!誰能像它們一樣樂呵呵地讀讀這句。
4.在作者的筆下大豆會歡笑,高粱會演唱,這是把它們當作人來寫。這種修辭手法就叫——擬人,這樣寫多有意思呀?我們一起來讀。
5.而這時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又是怎樣的景色呢?
出示圖片及句子: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引導:其實把人們的心燃燒起來的并不僅僅是榛樹葉子,那還有什么呢?出示豐收圖,說感受。
看到那么美的榛樹,看到原來的荒原變成了良田,人們的心情怎樣?(高興、激動、興奮)這種高興快樂到了極點就說心也燃燒起來了。(點擊變紅:燃燒)讓我們滿懷激情的讀讀這一句。
5.這一段話先概括寫了原野的熱鬧非凡,再從大豆、高粱、榛樹具體展開寫出了怎樣熱鬧。有總有分,條理很清楚。師生合作按總分結(jié)構(gòu)讀。
6.真不愧是東北的大糧倉啊!難怪作者要感嘆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齊讀)
7、北大荒的原野一眼望不到邊,作者無法把廣闊無垠的原野上的熱鬧景象一一寫出。看!原野上還有哪些熱鬧景象呢?出示課件,欣賞田野里、草地上、果園里、花園里的各種景象,而后學著寫幾種景物,做到有擬人、比喻、聲音、色彩或動作。
(設(shè)計意圖: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覺得大地上的美的東西總是與人生的幸福與歡樂相連的。”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豐收的景象,隱藏在這豐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勞作,文中的自然美、景物美是人類社會生活美、勞動美的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景中有情、景中有理。在教學中透過自然美感受情感美是重點。)
8、小練筆點評。
四、總結(jié)。
處處皆風景,美景看不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扎根荒原、辛勤勞作,用他們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美,用他們的雙眼發(fā)現(xiàn)了美。使得昔日的茫茫荒原變成了今日的塞北江南,也讓北大荒的秋天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中。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寫字課堂》。
2、背誦一到四自然段。
3、課外自由閱讀《可愛的草塘》。
板書設(shè)計:
天空 流云似錦
北大荒的秋天 美 小河 動靜相宜
原野 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