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書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議論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
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從正反兩個方面體會舍生取義的內涵。
情感目標:
體會舍生取義的內涵,感受舍生取義的真諦。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舍生取義的內涵。
難點:感受舍生取義的真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借“義”引申,導入新課。
今天毛老師要和我們班的同學共同上一節語文課,請同學們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給在座的所有老師,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有)老師期待著這堂課能帶給你們,也帶給我更多的收獲和思考。
師:下面,老師寫一個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義”字。)認識這個字嗎?這是繁體的義字,今天我們這樣寫。你能說出哪些帶 “義”字的成語?
師:老師這里也收集了一些成語,請同學們齊讀。(課件出示)
師:這么多成語中,你認為這三個成語中分量最重的是哪個字?
師:因為義,才不畏懼;因為義,才不容辭;因為義,才無反顧?!傲x”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說的。
二、提示課題,讀懂課文。
1、初讀課文,提示課題。
師:好多同學都流露出詫異的神情。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文言文和你們接觸過的有怎樣的不同?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古代漢語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為尊的,所以文言文的讀法是從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師: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由出聲讀。)
師:誰愿意站起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里面跟著默讀。(指名讀)。
師:聽他讀完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哪兒讀得好?
師:這段文字選子《孟子 告子上》,你對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學來讀小資料。
師:現在我們將這段文字還原成今天的寫法,誰有信心讀得更好?
生1讀。準確流利,很好。哪位同學能再試試?注意讀出感情。
生2讀。字正腔圓,頗有儒者之風。
師:我們再看課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么意思? (說)
師:沒錯,“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說。──孟子一共說了幾句話?(四句)誰來讀第一句?讀第二句?第三句?最后一句──我們一起讀吧。
師:孟子的四句話說了幾層意思?誰來讀第一層?第二層?指名讀。
師:孟子的話道出了一個什么觀點?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師: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課文的題目。(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00多年前的孟子,這個詞應該怎么讀?齊讀:舍生取義。(讀得再堅定一些── 讀得再壯烈些)同學們一齊再讀。
2、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自學提綱,把書翻到97而自由出聲讀兩遍讀孟子的這幾句話,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a這篇文言文第一層意思與第二層意思句式結構(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魚)和(熊掌)相比(熊掌)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熊掌)。(生)和(義)相比(義)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義)。這是采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
c本文還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其實本文還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開頭以魚和熊掌設下比喻,得出舍魚而取熊掌,實際上是用魚和熊掌來比喻生和義。在結尾引出舍生而取義。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d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孟子所要表明的觀點)是(舍生取義)。
師: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剛才同學們一共有幾個發現?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句式結構相近、采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3、品讀課文,解釋詞語。
師:同學們的發現是非常有價值的。請同學們將書翻到97頁,默讀課文和注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本文的注釋與以往有什么不同?平時我們給的是字詞的注釋;這篇課文給的是整篇的譯文。
師:出聲讀一讀。哪位同學愿意讀一下譯文?
師:了解大意后,請同學們挑戰給文言文做注釋,有信心嗎?你知道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嗎?
生:聯系上下文。生:查工具書。生:聯系生活實際。生:對照譯文……
師:大家有這么多好的方法,現在就把它應用到實際學習中去,試著給這篇文言文字詞做注釋。
師:誰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聽,對比一下和你們的理解是否相同?
對于所做的這些注釋,有不一樣理解嗎?誰愿意解釋“也”這個字,沒人知道,那老師告訴你們,“也”出現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說明它是一個虛詞,一個陳述性的語氣詞,不用翻譯,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譯成“的”。那么這個語氣詞應該怎么讀呢?請同學們試著讀第一句。這樣讀好嗎?(重讀)應該像“啊,呢,嗎”等語氣詞一樣,輕讀。
師:誰能再對“得兼”這個詞說說你的理解。今天我們通常習慣會說“兼得”兼指同時,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時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為什么要說成“得兼”呢?這是古漢語的特殊現象——詞語倒裝。請隨老師說一遍“詞語倒裝”。
師:有一個成語叫“德才兼備”。 你知道這個成語什么意思嗎?德行和才能同時具備。
師:這也是老師對你們的期望。
4、悟讀課文,挖掘內涵。
師:嘗試給文言文做注釋,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生與義”的選擇,孟子的觀點我們很容易看得出?他的選擇是什么?舍生取義。
師:舍棄魚而要熊掌,是因為熊掌更貴重、更稀有,而孟子為什么寧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道義呢?
生:因為孟子認為道義比生命更可貴,更使他向往和快樂,更值得擁有。而如果反過來讓他以背棄道義來換取生命,那將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難以忍受。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選擇了“舍生取義”。
師:那么孟子是不是一個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還暗含了一種選擇是什么?到底孟子想要生還是想要義呢?(生義兼備)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孟子并不反對生義兼備?反而希望生義兼備。說明孟子也是十分熱愛生命的。
師:生命寶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尊重、去珍惜、去熱愛。
三、聯系生活,體會主旨。
師:孟子擔心是不是多余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以下種種行為,你會想到那些成語?用上“義”字。同學們可以從你收集的成語當中選擇一個最恰當,最合適的。
課件出示:
不法商販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騙。(見利忘義)
兇殘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東郭先生 。(忘恩負義)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000多架飛機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背信棄義)
(教師板書: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 )
師:舍義取生者在,“舍生取義”者──更在!請看:你認識他們嗎?
(宋代的岳飛,大義凜然、精忠報國、反抗金朝、義無反顧。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間,元世祖以{________}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舍生取義。
明朝的于謙,身披戰甲帶領士卒抵抗敵軍,義無反顧。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獲救了,他卻不幸遇難。
他是香港的黃福榮,是一名汽車司機,在玉樹地震中他作為一名志愿者,為了救三名兒童和一位老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
這些人的“義”體現在哪?
師: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們卻用相同的行動追尋孟子先賢,做出了人生的抉擇,寫出了許多令人振奮千古名句。請同學們讀一讀。@20
師:面對生與義,他們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話大聲的告訴老師。@21讀:
師:“舍生取義”是英雄的壯舉,也是平凡人的責任,無數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在生與義之間,他們這樣做,也會這樣說。
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一切正是緣于他們不同的選擇??纯春诎迳系倪@些成語,假如這就是我們人生需要面對的選擇,你會擦去哪個?保留哪個?請說出理由。
師: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生義不可得兼,我們要怎樣選擇? 舍生取義。
師:大家都支持這樣的選擇嗎?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讓我們一起為自己的選擇——鼓掌。
師:再次來讀孟子的這段話,請用你們的聲音做出選擇。老師聽到了你們堅定的聲音,能不能把孟子的這段話背誦下來。試一試。
四、小結
師:同學們讀得好,說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將來,也許你們會成為英雄,也許會平凡一生,但毛老師希望“舍生取義”成為你們人生永恒的追求。
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請同學們課下思考。(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這與孟子的“舍生取義”的觀點是否矛盾?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優秀,謝謝你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熟練、流利的背誦課文。
2、能結合教師的講解和課文的注注釋理解文意。能通過舉例子的方式把“義”的內涵說清楚。
3、積累名言警句,了解文化常識如“萬鐘”“心之四端”
教學準備:
名家誦讀音頻 嗟來之食、辭祿萬鐘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 背誦引入 導入新課
1.背誦------《大學修身為本》。
2.板書:舍生取義
齊讀課題。
義是什么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義項。請根據下面的一項選擇。
具有這個意思的詞語還有很多:義不容辭、大義凜然、義無反顧、
義正詞嚴、義憤填膺、義薄云天、俠肝義膽。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
讓我們再齊讀課題。
二、范讀課文、認真聽讀
認真聽讀,注意字音,語氣節奏、句子停頓。
三、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好句子的節奏和停頓,要讀的流暢,朗朗上口。
3.檢查反饋:課文有幾句話,指名學生讀,糾正字音。注意斷句,不讀破句子。
4. 齊讀課文。
四、熟讀讀文 理解文意
1. 認真閱讀譯文,句句對照理解。
2. 出示譯文,說原句。
3. 思考:為什么要舍魚而取熊掌呢?為什么要舍生而取義呢?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齊讀1、2句。
4. 同學們,舍生取義舍生就意味著犧牲生命啊。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難道孟子真的不重視生命么,很看輕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講解“兼”字,出示圖片。拓展詞語:德才兼備、兼容并包、兼容并蓄、兼聽則明?!?/p>
再讀句子。
5. 小結拓展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泵献右谎?,警醒了幾千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把舍生取義奉為行為準則。
五、探析義理 明辨是非
【同學們,孟子是主張性善的。他認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種本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的道德規范由此產生。為了說明這一點】
出示視頻:嗟來之食
1. 對于一個有骨氣、有正氣的人,面對嗟來之食該怎么做?
出示句子: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指名讀句子。
2. 然而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人?
讀句子:萬鐘則不辨禮儀而受之。
這樣的人是怎樣的人?
3. 面對萬鐘,孟子又是什么態度呢?
出示視頻:辭祿萬鐘
讀句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六、總結、背誦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孟子,聆聽了他意味深長的教誨,從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偉岸,思想的深邃。讓我們再一次誦讀《舍生取義》。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文本的閱讀,進一步加強分析、綜合、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能力。
2.能力目標:在自讀的基礎上對《藏羚羊跪拜》進行“問題——探究”,感受老獵人面對悲壯的母愛,心理和行為發生的巨大變化。
3.情感目標:在將文學與人文、環境相結合的過程中,旨在通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尊重我們身邊的每條生命,和我們共享這美好世界的意識。教育學生愛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愛護我們的動物朋友,珍惜自然環境。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蘊涵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獵人復雜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
感受偉大而深沉的母愛、慈善的情懷,學會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動物母愛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直接引入文本。
同學們,這就是青藏北部的可可西里地區,在這廣闊草原上奔跑的就是美麗的藏羚羊。你了解這種可愛的動物嗎。它們與冰雪為伴,與嚴寒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就是這種不怕嚴寒,不屈服于自然界任何災難的藏羚羊面對獵人槍口卻選擇了跪拜。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已經自己預習了課文,哪位同學來說說這則故事敘述了怎樣一件事?簡要概述課文內容。
生:一個老獵人無視藏羚羊的跪拜,獵殺了一只懷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獵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槍。
2、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自由讀課文,說一說藏羚羊為什么跪拜?故事中哪些地方深深打動了你?(指名朗讀片斷,隨機糾錯) 出示:“跪拜”語段,引導“聚焦”。
(1)這就是文中藏羚羊跪拜的具體表現,有多少同學曾被這個鏡頭深深感動了,請舉一下手,好,誰也想帶著那份感動來讀讀這番話,還有誰也想感動一下!
(2)你覺得這段話中藏羚羊哪些舉動最讓你感動?(望、跪、淚)
(3)從這些詞語中,你讀出了藏羚羊怎么樣的心情呢? 乞求的一望:老獵人放它一條生路,給它未出世的孩子一次生的機會。 (4)我們應該怎樣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呢? 小結:是的藏羚羊作出如此虔誠的舉動,就是想留住孩子的命呀!既然如此,同學們,那你覺得藏羚羊這一望,一跪,一淚,還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望,一跪,一淚嗎?這是( )的望,( )跪,( )的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說一個,或幾個。
(5)帶著這樣萬般無奈,這樣深情乞求,讓我們再來讀讀這超越動物本性的一跪!
(6)很好,通過這望,這跪,這淚,它仿佛在說什么呢?—— (它說的是孩子,它說的還是孩子,它牽掛的依然是孩子)
(7)更可敬的是當中槍倒地后,它仍然是跪臥的姿勢,它仿佛在說——? (指名答,是呀!它說是的孩子,它說的還是孩子,它說的依然是未出世孩子) 小結:同學們,說來說去,說去說來,這只藏羚羊這么說,這么做,它的目的僅僅只有一個,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分別指名回答)讓我們一起說是什么?(齊聲回答)那么這只藏羚羊這一跪,跪出的應該是什么呀?(對,跪出的是深沉而偉大的母愛)
三、話題討論
這樣的心,這樣的情,我們是那樣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我們先在小組里回味一下課文。把你圈劃的語句帶著你的理解讀給你的伙伴聽聽,再談變你的感受。 結合自己的圈劃,以“最感動我的??”為話題,讀一讀,議一議。
1.小組討論,朗讀各自圈劃的語句,并談感受。 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參與其中,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2.班級交流,感受藏羚羊圣潔的母愛和老獵人慈善的情懷。 我們用自己的心演繹了文中的情,請你把剛才小組討論中的精彩拿來回放,讓我們共享你的感受。 學生注意傾聽,互相評價,交流各自的情感體驗,教師適時點撥。
四、質疑探究
提出自己尚存在的疑問,交流在學習過程中新的感受。 通過朗讀、理解、品味,我們感受著藏羚羊圣潔的母愛,我們感悟著老獵人慈善的情懷。若你深得還有一些值得大家討論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可提出來,或者你讀了這個故事后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這則故事的感悟可交流一下。
教師總結:
可可西里曾經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1990年時,這里曾生活著100多萬只藏羚羊,1995年藏羚羊的數量卻下降到7.5萬只。那些藏羚羊以這樣的方式留在了他們最愛的草原上,同樣留在這里的還有許多的環保勇士,(出示圖片)老師也希望藏羚羊這一跪,能跪出偷獵者的良知,停止殺戮,這一跪能跪出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者,還藏羚羊一個美好的家園。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人與自然關系引發人們深深的思考。故事情節性強,藏羚羊的奉獻精神及自我犧牲精神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讀、討論,并通過多次的說話訓練,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良好的熏陶,并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中感受到母親的良苦用心,甚至很多孩子因為感動與震撼而落淚。進一步增強了學生保護動物、保護地球的意識。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一、生成過程
在學習中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如何在語文課上增強語言意識,讓語文課回到語文本身,通過教學,引領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表達?也是帶著這樣的問題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進行了仔細地思考、斟酌。我覺得一節課的定位應該以學生的“學”為中心,讓學生閱讀方法和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這才是真正的“教語文”。
《藏羚羊跪拜》是長春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板塊“動物之美”中的第二篇課文?!恫亓缪蚬虬荨罚黄饝厝诵牡奈恼?,一位藏羚羊母親為了給腹中的孩子而向老獵人跪拜求生,但最終并沒有逃脫獵人的槍口。而當老獵人明白這一切時也為之感動,這位藏羚羊母親的跪拜,喚回了老獵人對動物生命的敬重,從此不再打獵。這是一個凄美、悲壯的故事。
在初稿與終稿的設計中經過認真思考做了一些調整:
1、在小結中注意了學習方法的總結,引導學生關注語文學習方法的運用。
2、讀寫結合的位置有所改變,原來放在“細讀跪拜,呼喚母愛”環節之后,可是思考時認為這樣會沖淡了情感線索,所以修改至文章全部內容的品析之后進行小練筆。
3、增加了“拓展閱讀”,感受動物小說的特點,并進行推薦閱讀。
二、創新體現
1、 注重策略導向。從整體入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關注語言表達形式,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為導向的教學。
2、 提升個性化閱讀的品質。抓重“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焙汀疤煜滤写饶傅墓虬?,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眱蓷l線索進行研讀,重視體驗和感悟,發揮朗讀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
3、 增強語言意識。品讀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4、 注重讀寫結合,課內外結合進行拓展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創新價值
學生通過本節課學習再一次感受了如何在閱讀中透過人物動作體會人物內心活動,能夠抓住描寫藏羚羊、老獵人的重點詞句仔細品讀,從語言文字中體會理解神態、動作描寫對表現藏羚羊深深的母愛和老獵人復雜心理的作用。并且學會了在閱讀中批注。
四、教學設計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尤其抓住文中描寫藏羚羊和老獵人神態、動作描寫的詞句,通過圈點、勾畫和批注來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感受藏羚羊深深的母愛和老獵人復雜心理。
3、理解“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焙汀疤煜滤写饶傅墓虬荩▌游镌趦?,都是神圣的?!钡暮x。
4、建立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健康情感。
【教學重點】學習透過人物動作體會人物內心活動的讀書方法。
【教學難點】感受母愛的偉大及建立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健康情感。
教學活動步驟:
第二課時
一、解讀跪拜,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藏羚羊跪拜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藏羚羊跪拜》,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書寫課題,一定要注意“拜”字的寫法。
2、解讀跪拜
同學們,跪拜指的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在電視上你見過跪拜的場面嗎?
評價:你擁有一位具有孝心的父母;孝順之禮;普渡眾生之跪拜;祈福之跪拜……
3、跪拜是神圣的,是莊嚴的。今天,這位行跪拜之禮的是一只性格剛強、從不向自然界任何災難屈服的、被人們稱為“草原精靈”的藏羚羊。讓我們恭恭敬敬地再來讀課題。
3、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4、齊讀課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作者將滿腹的情感融入了課題中的這幾個字,再讀課題——
閱讀了感人的故事,與文本中的主人公有了一次心靈的對話,帶著你的那份感動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意識這一跪拜濃縮著藏羚羊深深的母愛,由恭敬地讀題目、深情地讀題目,激發情感,同時,讓學生意識到題目即是文章的眼睛,這一寫法提醒學生注意。
二、細讀跪拜,歌詠母愛
過渡:故事中哪個情節展現的畫面最令你感動?
師:是呀,藏羚羊的跪拜蘊含了偉大而真摯的情感,快速瀏覽課文,哪一部分描寫了藏羚羊跪拜的情節。
(一)聚焦語句
“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里流了出來。”
1、 請你大聲地朗讀兩遍描寫藏羚羊跪拜的語句,找出最令你感動、最打動你內心的地方,想一想為什么?
2、 誰來說一說最令你感動的是哪處?
(二)感悟情感
1、“乞求的眼神”
(1)理解“乞求”,體會表達效果。
你能給“乞求”找到近義詞嗎?(請求、哀求)
在這里能不能換成“請求、哀求”?
是呀,乞求是苦苦的哀求,語意更重。我們在理解詞語的意思時可以尋找近義詞,但要注意他們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2)體會情感
聯系下文,藏羚羊用這種乞求的眼神望著老獵人,它想傳達的是——
它用這種苦苦哀求的眼神,想要表達的是——
(3)指導朗讀
就請你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
2、“前行兩步”“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1)一個獵人扣動他的扳機需要多長時間?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剎那,一瞬間、一轉眼……)
師: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藏羚羊這撲通一跪說明什么?(說明藏羚羊跪得是毫不猶豫,非常堅決)
(2)體會情感
這毫不猶豫的、堅決的“撲通”一跪,跪出了什么?
是呀,正有如作者所說的這樣——(課件出示)“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
3、“兩行長淚”
(1)流下的那兩行長淚,這位母親又要哭訴的是什么?
(2)請你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
(3)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在乞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齊讀——“那只肥壯的藏羚羊……流了出來。”
4、總結寫法
(1)這只藏羚羊并不會說話,那它內心這些豐富的情感我們又是怎么去體會到呢?(板書 :動作、神態、情感)
(2)小結:就是通過這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藏羚羊那份偉大的母愛和它內心這豐富的情感,你看作者廖廖數語便可傳情。
5、這一跪拜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因為——“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p>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悟、分析描寫藏羚羊跪拜的情節,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藏羚羊動作、神態的描寫感悟藏羚羊偉大的母愛,從而總結寫法。
三、品析轉變,呼喚仁愛
過渡:同學們都用文字詮釋了母愛的偉大,藏羚羊的這一跪也喚起了老獵人對動物生命的敬畏,內心情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請你默讀接下來的內容,按順序畫出描寫老獵人情感變化的語句,用心體會老獵人的內心感受,可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一)聚焦語句
“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他雙眼一閉”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覺得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的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其中最后一句變紅)
1、 引導學生抓住“久久難以入眠”“顫抖”體會老獵人的痛苦、自責、不解。
2、同學們,標點符號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這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表靜默或思考)
3、引讀,體會心情。
老獵人久久難以入眠,他的眼前總是看到這樣的一幕——(課件出示描寫藏羚羊跪拜的句子:注意是從那只肥壯的……)
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見到的一次情景,折磨著他,使他夜不能寐,他眼前老是浮現這樣的情景——
4、課文高潮
課件出示第6自然段
(1) 讓我們再來大聲地來朗讀這一自然段,你能體會到老獵人此時此刻的心情嗎?結合相關的詞語說一說。(忐忑不安、痛苦、自責、震驚、醒悟)
(2) 由疑惑帶來的不安到震驚帶來的痛苦再到醒悟帶來的自責,這是老獵人復雜的情感變化,你能通過朗讀來表達嗎?
(3) 這一段中的省略號在朗讀時怎樣處理?(震驚的時間之長,有一個思考的時間,停頓一段時間,)
(4) 齊讀(配樂)原來藏羚羊的下跪是為它尚未出世的孩子乞求生的機會,面對敵人的獵槍,它沒有逃跑,而是向敵人乞求孩子的生命,這是一種何等偉大的力量啊!“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命呀!”
(5) 讀到這你是否產生過怨恨老獵人的想法?(出示:殺生與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
(6) 引導學生繼續關注埋葬藏羚羊部分的描寫,追問:老獵人埋掉的僅僅是杈子槍嗎?
(7) 小結:埋掉了殺生,也就意味著找回了什么……(對動物的仁慈與關愛)板書:關愛動物
(二)發現寫法
1、我們是如何體會到老獵人復雜的情感變化呢?
除了動作、神態所表現出來的,老獵人倍受煎熬的是自己的——心,(心理活動)
2、老獵人內心情感變化正是他內心對動物的“仁”念的回歸。
(三)讀寫結合
1、身體上的跪拜容易理解,然而無數偉大的母親為了兒女能夠健康成長所放棄的個人追求,甚至肯犧牲自己的一切,這種精神上的跪拜更是崇高的!齊讀——“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把你對這句話的感悟記錄下來。
2、指名讀。
(四)保護動物
1、播放保護動物的宣傳片
動物也是有生命的,生命就應該是平等的,我們來看一段短篇,看能否帶給你啟發。(播放視頻)
2、 談感受。(板書:保護動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描寫老獵人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語句,通過引讀、上下內容聯系起來讀,體會老獵人內心仁念的回歸過程,并從中發現、總結寫法。加深學生的感受,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健康情感。
四、拓展閱讀,體會特點
1、生命之間有一種東西是相通的,那便是愛。人有情,動物也有情。有人曾經說過(出示課件):“美好的情感并非人類專有,在特定的環境下,許多動物也會表現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懷,這種情懷震撼心靈,蕩滌靈魂——沈石溪 ”
2、推薦讀物:如果你想更深刻地了解這句話,我們可以閱讀他的這些作品(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拓展閱讀中激發學生閱讀沈石溪的作品。
五、總結收獲
在寫法上有什么收獲?將這種方法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中,刻畫人形象也將更加生動,同時這也是動物小說的一大特點。課后同學們可以通過閱讀推薦書目來體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本課內容回顧,暢談收獲,在受到情感熏陶時引導學生同時關注寫法上的收獲。
六、作業布置
第一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必做)
第二項:課后思考與交流的第二題(必做)
第三項:閱讀沈石溪的作品,從他的作品當中我們感受它帶給我們的人性的優點和生命的亮點。
【板書設計】
藏羚羊跪拜
跪拜 神圣
敬重生命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體會細節描寫、動作描寫對表現心理的作用,
2、在聽讀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圈畫分析和討論交流中理解藏羚羊跪拜的情感和老獵人的心理,在朗讀中感悟文章的偉大。
3、感受藏羚羊的母愛、老獵人的慈善情懷,學會敬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學重點: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蘊涵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獵人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感受偉大而深沉的母愛、慈善的關懷。學會敬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藏羚羊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許多的歷史成為故事,許多的故事變成傳說,在我國美麗的西藏就流傳著一個凄美而悲壯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藏羚羊跪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用心去聆聽。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簡析課題。
(1)師:課題可以劃分為那兩個詞?(藏羚羊、跪拜)
(2)師: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詞“藏羚羊”,通過課前搜集的資料,你對藏羚羊的知識有哪些了解?(學生匯報)
(3)師:“跪拜”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況下才會跪拜呢?(“跪拜”是下跪并磕頭,在請求別人的時候才會跪拜,或者是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才會跪拜。)
(4)師:簡析課題后,再次重讀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5)梳理問題:①藏羚羊跪拜誰?
②藏羚羊為什么要跪拜?
③藏羚羊是怎樣跪拜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了解故事內容。
2、快速瀏覽課文,解決第一個問題。教師適時板書:藏羚羊 跪拜 老獵人。
三、品析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到最讓你感動之處,多讀幾遍。
2、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1)藏羚羊跪拜的情景。
課件出示藏羚羊跪拜的相關語句,找出最能值得你關注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看出什么?(看出藏羚羊非常想獲得老獵人的釋放,求生的意志非常強烈)
(2)過渡:如此可憐的樣子,老獵人有沒有放過她呢?(沒有)是啊,雖是心頭一軟,卻也還是冷冷地扣動了扳機,那肥肥壯壯的藏羚羊栽倒在地,此時此刻,你想對老獵人說些什么?
(3)指名說一說。
(4)過渡:難道老獵人真的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嗎?(不是)文中的哪句話能說明老獵人的性格特點呢?(殺生與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并存。)從他殺死藏羚羊可以看出他殺生的一方面,用什么來證明他的慈善呢?
3、認識老獵人。
(1)學生匯報。(救濟別人、心頭一軟、悔不當初、埋葬藏羚羊母子)
(2)過渡:終于,老獵人在對藏羚羊剖腹后明白了......他明白了些什么?
(3)指名匯報,小結。
(4)課件再次出示藏羚羊跪拜情景相關語句“愛的回音”。
師:是啊,老獵人悔不當初啊,眼前再次出現了那位偉大的母親,他對自己說……
(5)課件出示:我真糊涂啊,她明明是在對我說……
我真蠢啊,她明明就是在告訴我……
我真不該啊,她明明就是希望我……
(6)師:老獵人的悔悟表現在什么地方?(放棄打獵)他之所以放下了那枝獵槍,是因為在藏羚羊的身上,他明白了……
(課件出示:天下間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
(7)學生齊讀。
四、感悟母愛,升華主題。
1、師:是啊,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親愛的同學們,你的慈母曾為你而跪拜嗎?
其實老師猜到了,你們都不會想到,你們的母親也曾為你而跪拜,當你還在她的肚子里的時候,為了讓你能平安順利的來到這美麗的世界,她走路要格外小心,怕被一顆石子絆倒;當她累了的時候,多想出去打打麻將、散散心,可是她不能,她要陪你學習、寫作業……現在,誰覺得你的慈母曾為你而跪拜,請輕輕舉起你的手…
2、指名說一段慈母為你而跪拜的往事。
五、課堂小結。
1、學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師:為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請用你響亮的聲音發出我們心底的呼喚……
(課件出示:關愛動物 敬重生命)
3、師:讓我們帶著對藏羚羊深深的崇敬結束這節課。
板書設計
藏羚羊跪拜
藏羚羊 跪 拜 老獵人
心存善念
深沉的母愛 為愛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