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
《槐鄉的孩子》: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初讀細讀,感知理解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5、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6、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干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根據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組間開展比賽。第二句總寫槐樹的部分每組一起讀;第3句寫男孩的,男同學讀;第4句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每組一起讀。
各組練習后比賽。賽后師生共同評價。
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結: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2
《海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內容,了解詩歌意境。
2、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改變
3、感受爸爸、媽媽和“我”對大海的愛,以及大海對“我”的意志品格的影響。重點朗讀詩歌,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
難點“我讓奔騰的浪花鉆進我黝黑的身體”這句話的理解。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交代目標
1、詞語讀準確。
2、簡單回憶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二、理解課文,落實目標。
1、詩歌中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怎樣做的。
2、學生匯報。
3、讀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現在都是數碼相機,簡單的講一下膠卷相機的原理,學生就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
小結:剛才,是老師為大家講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是理解詞語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4、爸爸為什么要把海浪裝進錄音機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隨時聽到——)
5、媽媽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軟片里呢?(看也看不夠)
6、想象一下,她都會留下什么樣的鏡頭?(波濤洶涌、波光粼粼等)
7、讀好這兩個句子。
8、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么里呢?
用誰,把海浪()在他的()里,說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請到她的畫板上。
爺爺把海浪錄到他的錄象機里。
過渡:爸爸把海浪裝進他的錄音機,那嘩啦嘩啦的聲音,聽也聽不夠,聽也聽不完;媽媽把海浪曝光在軟片里,那美麗的景色,看也看不夠,看也看不完。他們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對海浪的熱愛。那么,我呢,我又是怎樣做的呢?
9、學生匯報。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務,你能說說“奔騰是什么意思?
小結: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騰的浪花是什么樣?(不斷涌起的,向前不斷推進)
12、哎呀,浪花怎么會鉆進我的身體里呢?
過渡:是啊,小詩人在不斷的與海濤的搏斗中,身體練得強壯了,黝黑(聯系生活實際,黑得發亮)了。于是他有了————,他還有了————
13、什么樣的目光稱為“堅毅”?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目光。(當需要決策的`時候,堅強的目光等)
14、你們用聯系生活中的內容,理解了堅毅的意思。這樣堅毅的目光是怎么來的?
小結:我們又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把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徹。
15、什么叫“無窮無盡”?還可以用“無窮無盡”形容什么?
16、“無”——“無”—的詞語都是表示沒有的意思,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在海浪的洗滌之下,小詩人得到了鍛煉,他有了強健的體魄,塑造堅韌了品格。
17、整體感情讀3——5詩節。
18、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活動練習,鞏固目標。
1、配樂品讀。
2、完成課后題。
3、總結寫作順序,背誦。
四、全課總結。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3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4段(1:2-4;5-6;7)。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與動作。因此,知道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個二類字。理解生詞意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一、導入揭題
1、我們鼓掌時發出的聲音叫什么?(板:掌聲)
2、我們常常會在什么情況下聽到掌聲?
3、預習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寫誰為誰鼓掌?為什么事鼓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
2、生自讀課后生字詞。
3、師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班里愿意投向調來情況持久講述交談
珍惜慢吞吞困境殘疾猶豫驟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時間長。
困境:捆那的處境。
猶豫:拿不定注意。
驟然:突然。
4、讀課文。
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6、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①寫小英因患有殘疾而憂郁、自卑。
②老師由于不了解情況而讓小英上臺演講,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獲得成功。
③同學們的掌聲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不再憂郁了。
④點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聲。
7、每組各讀一段。
三、書寫生字
1、師指導寫“班”“境”“愿”。
2、生習字,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精讀課文。
一、復習
1、認讀詞語。
2、說出文章各段的內容。
二、前后對比,感受小英變化
1、小英曾經是怎樣一個人?請小朋友自己讀讀第一段。
2、小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膽小、自卑、沒有勇氣面對現實……)
3、這樣的印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出示: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讀這句話。
3)她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說明了什么?
5)你從“總是”中又體會到了什么?
6)齊讀這句話。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變了個人似的,她變得怎樣了?
7)指名說。
8)讀讀這一小節,出示:“說也奇怪……”
9)小英變得怎么樣了?(自信、勇敢……)
10)你認為省略號還省去了什么?誰來補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變得判若兩人?(指名說)
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就讓我們高興地來讀讀第5段吧!
小英前后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能從你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嗎?(分組讀1、5兩段。)
4、讀到這兒在我們心中一定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是……?(小英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你認為是因為什么?(掌聲)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三、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學生自由讀2、3、4自然段。
2、同學們給了小英幾次掌聲?用不同的符號劃出表示掌聲的詞語
3、第一次掌聲“熱烈、持久”。大家來鼓掌(指名讀)小英感受到了嗎?
誰來讀一讀,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力量?
4、同學們的為什么要給小英這樣的掌聲呢?在掌聲響起來之前發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1)誰來讀第一段話?
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那一剎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齊讀。
(2)自由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猶豫什么?(上去還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嗎?(不想)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嗎?(不能)為什么?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無奈)。齊讀。
(3)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于——(引讀)。
是啊,同學們已經走進了小英的心里,關注著她。其實同學們早已在關注她,這關注的目光里包含著什么?
(4)小英終于走上了講臺,教室里頓時響起了什么?包含著什么?
(回顧前面的課文。)
(5)掌聲漸漸平息,小英開始演講了,她講得怎么樣?聽了演講,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6、同學們把要對小英說的話用什么表達出來?(第二次掌聲)這時的掌聲又是什么?這時的掌聲又猶如什么?(學生自由說,并讓說得精彩的同學把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再次聽到這經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內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聽到同學們的第二次掌聲,小英怎樣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齊讀。
小英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無數的話語在小英心頭涌動,她想說——(生答)小英什么也沒說,只是向大家——(引讀)
8、是啊,從那次演講以后,小英像變了個人似的,她……(再次引讀)
9、后來,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給她的老師寫來了一封信,想看看嗎?
出示:
(1)、指名讀。讀課文就應該這樣,把自己放進課文中讀。
四、總結升華,讀背作者感想。
這掌聲僅僅是指這次掌聲嗎?這掌聲包含著什么?(關愛、友情……)
是呀,當別人需要你的掌聲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齊讀這一段,把這一段話工工整整地抄下來,把這愛記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把這段話送給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難,你可以拿出來看看——記住:還有很多朋友在關心你,愛護你!
課后小記:
1、本課的教學設計參照顏宏京老師的設計,我覺得能抓住主線,突出重點,主要抓住兩次掌聲出現的時間、小英的神態及心理,以及同學們的表現,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講課時要把課堂的掌聲與文本的掌聲相結合。
2、存在的一些遺憾,學生感悟到小英的前后變化,從自卑、憂郁、膽小到開朗、自信、勇敢,但在感悟后需要通過朗讀來加以鞏固,在課堂上讀的時間總覺得不到位,似乎意猶未盡啊。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系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么?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發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處是什么?鐵罐又是憑什么來奚落陶罐的?
②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后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么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_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聯系學生的課文和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采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板書設計:
陶罐易碎——→永久
忍讓↑↓奚落
鐵罐堅硬——→氧化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5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查理發生的變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
課前準備
錄音機和本課的朗讀磁帶、《好漢歌》磁帶。
談話揭題
①#三年級# 導語。善良、仁愛的金吉婭同情、體貼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獻出了愛心。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個感人的故事。
②讀題:“好漢查理”。“好漢”你是怎么理解的?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初讀感知
①學生聽課文錄音,激發朗讀的興趣。
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③檢查讀書情況。
a.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評議。
b.和同桌一道再讀一讀這個感人的故事。
④討論交流。
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再讀質疑
①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內容。
②初步釋疑。
對于一些淺顯的問題或不大重要的問題,引導學生相機解決。最后提煉出以下兩個問題作為重點探討的問題。
a.查理有哪些變化?
b.查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讀悟交流,感受查理的變化
①查理有哪些變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師相機出示以下句子讓學生談感受:
a.“不,好漢查理從來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b.“謝謝!”查理顯得彬彬有禮。
c.“當然可以。”
d.“查理雖然調皮,但說話是算數的。整整一個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e.“杰西,我會做個好漢。”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到查理確實變了,變得有禮貌了,變得誠實、實信了,變得有上進心了,自信了。
探究查理變化的原因,評價文中人物
①引導談話:查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②你覺得查理的變化和哪些人有關呢?
跟自己、杰西、羅伯特先生以及鎮上的人有關。
③你對故事中的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學生自由說說對這些人物的看法,重點談對小女孩杰西的看法,體會杰西的信任和友誼是查理變化的主要原因。
練習有感情朗讀
可以自由組合,分角色感情朗讀。
拓展練習
①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②鎮上的人后來會怎么評價查理呢?請你發揮想象,寫出人們對查理的評價。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