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重難點:
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過程:
一、 我的發現
1、 出示四組詞語,學生認讀。讀給同桌聽,互相檢查。
2、 仔細觀察每組帶點的字,看看自己發現了什么?
3、 交流觀察后的發現,并說說形聲字的特點。
4、 拓展練習:展示自己課外搜集的形聲字卡片。
二、 讀讀背背
1、 學生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2、 分小組練習背誦。
3、 說說這個兒歌知道了什么?
三、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2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紅軍被成為菩薩的原因。
三、教具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揭題導入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
(1)抓住關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為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著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匯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結果……”
指名讀并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挨餓。
因為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并指導朗讀
了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么做嗎?
(2)匯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云是誰?
朱總司令著急嗎?為什么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夸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么?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組內練說
班內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為——,他們現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為——。
(三)延伸內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傳統,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里。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3
【教學目標】
1、在預習的基礎上,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認識“迅、速、遇、遙”等8個生字,結合語境理解“究竟、迅速”等詞語。
2、在自讀的基礎上圈畫詞句,用連貫的話介紹海上救援機。朗讀海上救援機與小海鷗的對話,體會對話和擬人化手法表達形式的有趣。
3、學著海上救援機與小海鷗的對話形式,說說運輸機、森林滅火機、海上戰斗機與小海鷗的對話,體會簡要敘述的作用。
4、借助句式,概要說說并體會水上飛機有海上救援、運輸、森林滅火及參加戰斗等作用。激發起愛科學、學科學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 運用學習符號提取“海上救援機”的信息,能根據提示語讀好對話。
2、學著海上救護機與小海鷗的對話形式,來改編課文,把簡要敘述變成對話形式的具體描寫,從而體會簡要敘述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預習交流。
1、同桌合作讀通課文,提醒讀準字音。
2、大組檢測生字、新詞。
二、學習課文1-6節。
1、自讀課文1-6節,用橫線劃出介紹“水上飛機”外形、名稱、作用的句子。
2、同桌校對一下,劃全了嗎。
3、大組交流,讀通句子。
4、用“我是水上飛機”開頭,分別介紹一下“海上救援機”的外形、名稱、作用。然后連起來介紹,學著同桌再說一說。這樣介紹海上救護機簡潔明了,但不大吸引人。
5、課文中是通過海上救護機與小海鷗的對話來寫的。老師和大家來讀讀課文的1-6節。
6、師生引讀1-6節的過程中,讓學生關注提示語,讀好對話。
7、把海上救護機和小海鷗當做人來寫,這叫“擬人化”寫法。我們在童話故事里經常看到的。
8、現在讓小朋友來做做海上救護機和小海鷗,演演你們相遇時的情境。體會用對話和擬人化手法能把事情寫得很有趣。
三、學習課文第七節。
1、讀讀課文第七節,水上飛機還有哪些種類,作用是什么。
可以 的,叫 ;可以 的,叫 ;可以 的,叫 。
2、學著海上救援機與小海鷗的對話形式,說說海上運輸機、森林滅火機、海上戰斗機與小海鷗的對話。
3、師生合作說說海上運輸機與小海鷗的對話。
4、選擇其中的一個在小組里交流。
5、大組交流。再讀課文第七小節,想想課文為什么不像我們那樣一個一個用對話寫具體,而是讓海上救護機一下子簡潔地介紹呢?(不重復,詳略得當)
第二教時
一、復習導入。
1、借助填空,說說海上飛機的種類和作用。
或:
可以 ,叫 。
2、師生合作讀1-7小節,體會對話的有趣。
二、學習課文第八節。
1、就在海上救護機和小海鷗談得正高興的時候,警報聲響了。發生了什么事呢?
2、自己讀讀第八小節。想想,發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與陸上救援機比,他有什么有利條件?
3、再讀第七小節,你覺得水上飛機與陸上飛機比,有什么獨特的作用呢?
4、體會只有懂得科學才能發明那么多更有用本事更大的水上飛機,科學的力量真大呀。
5、課外查查資料,然后大膽地想象,寫寫你想發明什么水上飛機,具有什么獨特的本領呢。
三、課堂鞏固。
1、仿照課文中的句子,用“不是……是……”寫寫課文中的內容。
2、學著課文中海上救護機和小海鷗的對話,寫寫其他的水上飛機和小海鷗的對話(可以是文中的,可以是課外自己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
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懂得做錯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和對兒童的保護,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來學習《灰雀》這一課,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把課題讀一遍。很好!
二、品讀課文。
師:同學們,課文你們都讀熟了嗎?(讀熟了)那誰來告訴老師,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主要講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的事。
師板書:
灰雀
列寧男孩
師:是呀,課文講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愛鳥的影響下,把捉回家的小鳥又重新放回樹林的故事。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美麗的灰雀)
師:孩子們,灰雀美嗎?(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課文是怎樣描寫灰雀的呢?誰來告訴老師?
生:
電腦出示:
三只灰雀顏色(),
動作(),歌聲(),
真()。
電腦出示:請同學們再輕讀課文,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輕讀課文,邊讀邊劃。
生1:每次都要經常
師:這三個詞語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無比喜愛。
生2:一天,列寧……也沒有找到。
師: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說明列寧怎么樣?(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擔心。)列寧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歡快的灰雀,這,當他抬頭仰望這三只灰雀時,他發現灰雀怎么了?
生:灰雀不見了。
師:此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生1:
生2:
所以列寧才這樣說:電腦出示:
師:誰來讀一讀?
生試讀,師指導。
師:字里行間充滿了列寧對灰雀的擔心之情,列寧還自言自語的說:電腦出示:生讀
師:什么叫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說話)列寧自言自語的目的是什么?(列寧想用自己的情緒感染男孩,體現了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對于灰雀的丟失,列寧充滿了可惜、充滿了擔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說的呢?
生:沒……我沒看見。
師:這里有一個省略號,從這個省略號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男孩說話吞吞吐吐。
師:那他為什么會吞吞吐吐呢?從他吞吞吐吐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覺到灰雀的失蹤與他有關。
師: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獨自欣賞,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后來經過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小男孩后來是怎么說的?
電腦出示: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p>
師:男孩連說了兩次“會飛回來的?!闭f明了什么?“一定”又說明了什么?
生1:說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
生2:說明男孩這時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來。
師:“一定會飛回來的。”男孩肯定的說?!翱隙ā闭f明了什么?
生:說明男孩已經決心改正錯誤。
師:那么,灰雀真的會飛回來嗎?
生:會。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第二天……低著頭。
師:從哪個詞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師:“果然”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師:和我們想的一樣就叫果然。聽了列寧的話,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一起來說一說吧。
電腦出示:
男孩回到家,來到鳥籠邊,只見那只()的灰雀不再()歌唱,顯出很不安的樣子,男孩想起剛才列寧的談話,()地說:“我真不該把它捉回來,明天,我()把它送回樹林里去?!?/p>
師:是呀,男孩聽了列寧的話,他的心里也充滿了慚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該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紅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決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樣?
生:送回去。
師:正象大家說的那樣,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樹林,此時,列寧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讀:
師:灰雀真的會回答他嗎?
生:不會。
師:那列寧為什么還要問那只灰雀,而不直接問小男孩呢?
生:因為他認為男孩是誠實的。
師:“沒……我沒看見?!焙茱@然男孩最初是撒謊了,那為什么大家和列寧還是認為男孩是誠實的呢?
生:因為男孩知錯就改,所以我們都認為他是誠實的。
師:哎呀,你還用到了“因為……所以”的句式,真好。
師:小男孩雖然開始犯了錯誤,但他后來在列寧的影響下改正了錯誤,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誠實的。
師:圍繞著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寧之間發生了這樣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列寧是愛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愛灰雀。
師:他們同時愛灰雀,那老師問你們,他們的愛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呢?
生:列寧給他吃的,給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愛灰雀?
生:列寧才是真正的愛灰雀。
師:板書“愛”,列寧愛它,是給它吃的,當發現灰雀不見時,他的內心是著急的,是擔心的,而男孩愛灰雀,卻把它捉回家,這里邊我們看到了列寧和男孩對灰雀的愛,還看到了誰對誰的愛呢?
生:列寧對男孩的愛。
師:是呀,列寧這樣做既保護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讓男孩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了錯誤,這種默默的教育,也是對男孩的愛呀,一個簡單的事理,卻寫出了動物和人之間、人和人之間的愛。下面,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再來體會人和人之間,人和動物之間的這種濃濃的愛。
三、課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么呢?
2、同學們,你們在生活當中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書設計:
5麻雀
(惹人喜愛)
不見捉走
擔心愛放回
列寧男孩(知錯就改、誠實)
(循循善誘)
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5
教學目標:1、學會和玩具交朋友,學習利用玩具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發展想象力。
2、選擇一個或幾個玩具編寫一個故事,做到語句通順,有創新。
教學準備:學生帶一件自己喜愛的玩具。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路 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小烏龜”的玩具,并用“小烏龜”的語氣說:“同學們,我今天來到三(4)班做客,你們歡迎我嗎?喜歡我嗎?我就是那只敢和兔子比賽跑步的烏龜,今天我再給同學們講一講我當年和兔子賽跑的故事,你們愛聽嗎?”
(師有聲有色地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喚起學生編寫故事的記憶,為下文的編寫故事做好鋪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編寫故事的興趣。)
二、展示玩具 揭示課題
師(用熱情的語調)說:“同學們,你們帶來什么玩具?把它們請出來,在全體同學面前亮一亮相吧!”“來,告訴大家,這是什么?”
(指名展示玩具,并說出玩具的名字。)
師(鼓勵的語氣):同學們,這么多可愛的玩具,它們的身上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選擇幾個玩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讓這些可愛的人物、動物都活起來。來吧,插上你們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飛翔吧!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玩具的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最好聽,最能打動讀者的心。
板書課題《玩具的故事》
(精巧可愛的玩具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創造的欲望。)
三、放飛想象 自由練說
1、自主編故事。
學生獨自根據所選擇的玩具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想清楚故事里的人或物,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想象合理,富有創造性,不要背看過的童話故事,不要人云亦云。教師巡視,發現有困難的給予指導,發現有創新的想象給予表揚和鼓勵。
2、小組內交流。
以四人為一小組,每人輪流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編的童話故事。其他同學對所編的故事若有疑問,可以提出問題,組內的同學互相補充,共同改進,編好組內的每一個故事。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去發現,去感受學生思維的火花,對學生交流時出現的思維受阻不能深入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地點撥。
3、組際交流。
每一組選一名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在班內匯報自己編的故事。其他同學可以質疑、評議,然后師生共同修改、補充,達到較好的水平。
(這一環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中,讓他們在探究中進行豐富多樣的實踐,獲得知識的啟迪和情感的體驗,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積極起好“扶”、“助”、“領”的作用,使學生的活動積極有效地進行。)
四、生獨自習作 師巡視指導
學生根據剛才說的內容,獨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文講評
1、改正共同的缺點
2、欣賞佳作,選擇幾篇寫得好作文,請小作者大聲朗讀。
設計理念:
1、趣是最好的老師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將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重要的一維。興趣和自信心是學生作文的內驅力和前提?,F在的學生每人都有幾件、十件甚至的玩具。在學生的心目中,這些玩具是他們最忠實的伙伴。孤獨時,便會對它們自言自語,賦予它們以生命,為他們編織一個個美麗的童話。面對電視里機警的黑貓警長、神奇的機器貓、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憨態可鞠的豬八戒……學生們更是情有獨鐘,百看不厭。那么為何不讓學生手中的玩具當一回主角,讓它們都有了生命,演繹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據此,我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舞臺,設計了這一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2、自由的教學氛圍
作文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學生放松地、自由自在地在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中盡情徜徉,筆走龍蛇,這是語文新課程新理念所期待的作文教學景象。本設計選取的習作對象是學生最喜愛的玩具,所要做的是為他們最喜愛的玩具編童話故事。學生是在玩中說,在玩中學,沒有任何額外的壓力。再加上老師充滿熱情和鼓勵的話語,師生間平等民主的對話,一切自然而然,學生入情入境,整個教學過程充滿著輕松愉悅的氛圍。
3、想象之鳥展翅高飛
想象是在頭腦中改選舊表象,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力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個性化和獨特性的催化劑。愛因斯坦言:“想象比知識更重要。”
本設計為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同學們大顯身手,他們以一個個自己熟識的玩具為主角,想象它們之間發生的一個個生動的、耐人尋味、有趣的童話故事。學生思維隨著可愛的動物飛到了美麗的童話王國。真可謂“思飄云霧外,詩入畫圖中”。
附學生習作兩篇
空手而歸
在一個森林里,住著傻熊兄弟。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熊哥哥對弟弟說:“你把咱家的籃子拿來,我去買點東西?!薄拔覀兗业幕@子不是破了個洞嗎?”“笨啊!你拿塊肉餅放在洞上不就行了!”“好吧!”
熊哥哥提著籃子高高興興地上路了。它走過三座山,又走過五條河,來到了一片草地上,這時它肚的子好餓呀!它低頭往籃子里一瞧,自言自語地說:“咦!是誰把肉餅放在籃子呀,正好,讓我吃了它?!闭f完,就坐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肉餅又急急忙忙地上路了。
它終于來到了長頸鹿開的超市,一看,這不是弟弟最愛吃的蘋果嗎?我要多買一些,讓弟弟吃個夠。熊哥哥把買好的蘋果裝進籃子,高高興興地往家走。一路上,熊哥哥走一步,蘋果就掉一個,還沒走到半路,蘋果就全掉光了。可糊涂的熊哥哥,全然不知,仍舊提著空籃往家走。
月亮升起來了,熊哥哥到家了,一進門就大聲喊:“弟弟,你看我帶回了什么?”它低頭往籃子里一看,蘋果去哪了??
豬八戒吃香蕉
一天,唐僧派豬八戒去化齋。豬八戒路過一片香蕉林,樹上結滿了黃黃的香蕉,陣陣香味直往鼻子里鉆,豬八戒饞得直流口水。他想:反正現在時間還早晨著呢,不如先偷些香蕉來吃吧!于是,他就用豬鈀打下了幾串香蕉,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孫悟空等了好半天,還不見豬八戒回來,就去找他。走著走著,他看見豬八戒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香蕉,一邊順手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孫悟空靈機一動,用法術把香蕉皮吹到豬八戒面前。豬八戒踩在香蕉皮上滑了一跤,捂著屁股說:“哎呀,好痛啊!是何方妖怪,快出來吃俺老豬一鈀?!睂O悟空在一旁偷笑。豬八戒聽到了,大志喊:“猴哥,你快出來吧!我已經知道是你了?!?/p>
孫悟空走出來說:“你這呆子,快去把香蕉皮撿起來,扔到垃圾箱里。”豬八戒只好乖乖地把香蕉皮撿起來,扔進了路旁的垃圾箱。
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上冊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