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
背誦古詩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內容簡析
本次百花園安排了4項內容,其中包括“語海暢游”(練習讀輕聲、辨析同音字、仿寫有總起句的一段話)、“積少成多”(讀背古詩)、“閱讀平臺”(讀短文)和“語文大課堂”。教材的編寫寓知識于發現之中,有利于學生感悟并掌握學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設計理念
創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規律、方法的興趣,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正確讀出輕聲、《辨字歌》及其他閱讀材料,初步掌握讀輕聲、辨析同音字的方法,感受我們語言的豐富及美妙。
2.指導學生讀背古詩,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及能力。
3.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九龍壁》,在學生欣賞精美的藝術品的同時,感受文章具體、生動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及購物,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熱情。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等。
重點難點
走進市場,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練習讀輕聲
1.讀中體會,帶點字的讀音在普通話中有無變化。
小結:有些字不讀原來的聲調,而變得很輕、很短。
2.找規律:在什么情況下讀輕聲?
小結:①名詞、動詞重疊,第二個字讀輕聲。如:妹妹、看看……
②做后綴的字讀輕聲。如:影子、走了、看著、吃過……
③有些雙音詞的第二個字也讀輕聲。如:眼睛、玻璃……
3.試一試,怎樣讀好輕聲。
①在陽平和陰平字的后面的輕聲,調子比較低,像很短的去聲。如:玩玩、屋里。
②在上聲字后面的輕聲,調子較高,像輕輕的陽平。如:椅子、耳朵。
③在去聲字后面的輕聲調子最低。如:坐坐、駱駝。
4.同桌交流各自找到的讀輕聲的詞語,讀一讀。
二、漢字真有趣
1.讀《辨字歌》,注意帶點的字(一組同音字)。
2.比較帶點字的異同。
①讀音相同或相近。
②字形中有基本字“方”。
③意思不同。(引導學生說說這五個字的意思。)
3.交流。
①你能區別這幾個字嗎?這種記字的好方法你掌握了嗎?
②你還有什么記字的好方法?
③找一組同音字,編個小韻文。
三、讀一讀,再仿寫一段話
1.把這段話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這段話所描繪的情景,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想一想:
第一句話與第二句話有什么聯系?(第一句話概括地寫草叢里開滿各種各樣的野花。第二句具體地寫野花的形狀、顏色。)
3.仿寫一段話。
提示:以“農貿市場的蔬菜真新鮮”為總起句,具體地寫。可以寫蔬菜的顏色鮮艷有光澤;或形狀挺直、水靈靈的;或寫蔬菜散發著清香、帶著露珠……也可以具體地寫各種各樣的蔬菜。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1.教師范讀古詩并簡介作者。
2.學生自讀《元宵》,不理解的字詞,如“娛”等,可查字典。3.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人們月下觀燈的情景,感受觀燈的情趣。
4.指導背誦:
①找一找這首詩主要寫了哪幾種事物(燈、月、人、春),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表現了什么意境。
②填空。
有()無()不娛(),
有()無()不算()。
()到()間()似玉,
()燒()下()如銀。
5.背誦本詩。
二、閱讀《九龍壁》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同桌交流,理解短文。
①九龍壁在哪里?大小、形狀、材料各是怎樣的?巨龍有什么特點?
②為什么說九龍壁是聞名中外的藝術珍品?
3.感悟寫作方法。
①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前兩句與后文有什么聯系?
②作者是怎樣介紹九條巨龍的?哪幾條介紹得具體?
③作者為什么有詳有略地介紹?
三、布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1.鼓勵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購物、與人交流。
2.引導學生看書中的要求。
①觀察的內容:市場節日的布置、陳列的商品、服務的方式、購物的情景。
②想一想:你打算為誰買?買什么?
③怎樣找柜臺?怎樣挑選?怎樣付款?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
二、小組交流
1.把自己在商店里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講出來。
①什么時間、與誰一起、到哪里去購物?
②概括地說說市場什么樣,商品怎樣擺放,人們怎樣購物,服務態度及方式如何。
③你怎樣找到柜臺?怎樣挑選?怎樣與售貨員交流?
④你有什么感受?
2.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或者疑慮,討論解決。
3.小組評議并推薦同學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四、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情景寫一段話或一篇短文
五、同桌交流并欣賞習作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明確目標:
1、認讀2個生字。能夠借助注釋、字典理解古文重點字詞的意思,能說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學習應該誠實、有興趣、善質疑。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解析思路預設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精讀內容
三、回歸整體體會道理配樂朗讀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學讀。
3、師生同讀。
4、展示朗讀。
二、精讀內容體會道理
(一)感受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板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學生質疑,依疑導學。
2、理解意思,體會道理。
3、角色朗讀,積累知識。
(二)感受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運用學法自學
2、匯報、質疑。
3、討論: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整合前兩句,體會聯系。
5、角色朗讀。
(三)感受唐彪的論學習之教誨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依法自主學習。
2、互相說說意思。
3、小結內容。
4、指導朗讀。
三、回歸整體配樂朗讀
1、師:通過學習你有何收獲?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
2、配樂朗讀。
指名誦讀。(古箏曲)
全體誦讀。(配樂)
3、師小結
半部《論語》平天下,讀《論語》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善思,勤學,把我國古典文學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應誠實
(知道)(聰明)
知好樂有興趣
疑悟善提問
布置作業:
必做:
1、背誦課文。
2、把你搜集到的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摘錄在積累本上。
選做:
寫一寫學習的收獲或體會。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感受文中我和女兒對小松鼠的憐愛和他們善良的性格。
2.初步認識課文倒敘的敘述方式。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準確。
3.認識10各生字,會寫12各生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流露的對小動物的憐愛之情,有感情第讀文。
教學準備: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讀書指導
1.解題。讓學生看題,從問題中可以判斷,這篇課文內容與松樹有關。《那只松鼠》會寫些什么呢?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來讀書。
2.自讀課文。讓學生御用多種方式來充分讀書。通過獨立讀書,基本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對全文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我”捉了那只松鼠但又給放了。
3.理解課文。這篇課文敘述的順序是倒敘。在學習時,課時先學第四---七自然段。最后歸納出這部分記敘的順序:發現松鼠---捉松鼠---放松鼠。并按這樣的順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簡單講解倒敘方式。
二、情感深化
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讓學生思考:我為什么要發誓回家后只字不提那只松鼠?聽了女兒的話我為什么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從而去體會女兒本性的純真、善良。
三、本課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積累內化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用此的準確,生動。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2.識字寫字
布置學生字學文前對本課的生字進行預習,初步認識這些生字。然后進行檢查。檢查的形式可以讀卡片,也可以設計游戲來進行。
3.指導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4.遷移練習
結合課文結尾處的省略號,讓學生去擴展想象。
2022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義: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智勝巴依的故事,學習他助人為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阿凡提的頭像,問:“這是誰?你們有沒有聽過有關與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講一個有關于阿凡提的故事——飯錢。
板書:飯錢
二、整體感知
1、聽教師范讀,思考(1)故事中寫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寫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書:阿凡提卡子
窮人巴依
2、交流,自由讀課文。
3、提出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內容劃出來,標上小結。
(一)學習1——4節
1、填空:窮人( )阿凡提幫助,阿凡提( )地答應了。
2、交流:“懇求”、“爽快”是什么意思?還有哪個詞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應)
3、指導讀出“懇求”和“爽快”的口氣。
4、那么窮人遇到了什么事?他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
5、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1——4節
6、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二)學習5——9節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樣幫助窮人付飯錢的?同桌分讀。
2、(1)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為哪幾步?
(2)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興地交談著。
問:巴依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談著什么?為什么顯得那么高興?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樣用智慧戰勝他們的呢?通過朗讀,讀出語氣。
5、阿凡提拉著窮人大搖大擺地走后,巴依會怎么想?
三、做個聰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幫助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