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英語教案 > 五年級 >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

時間: 沐欽 五年級

高一化學教案都有哪些?學習化學時,各種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不低于25%。化學實驗教學應不少于432學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一化學教案范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

2、了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解質的概念。

難點:電解質的概念;探究堿和鹽的定義。

教學工具

多媒體,翻頁筆,白板筆

教學過程

[引言]按照物質的分類,我們可以把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種類的劃分,我們又可以把化合物分為酸、堿、鹽、氧化物。在化學反應中我們還有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統稱為離子反應,沒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做非離子反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離子反應。

[板書]第二節離子反應

[投影]據初中所學判斷,下列物質中能導電嗎?為什么?請大家思考。

鹽酸、NaOH溶液、NaCl固體、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溶液、Cu,NaCl溶液。

[講]石墨、銅能導電,是因為其中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存在。鹽酸、NaOH溶液、K2SO4溶液和NaCl溶液能導電,是因為其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存在。這些自由的離子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么氯化鈉固體不導電,而氯化鈉溶液可以?讓我們一起進入微觀世界,了解氯化鈉溶解的過程發生了什么變化。

Flash演示:NaCl的溶解和電離

[講]當氯化鈉固體還沒有進入水溶液的時候,水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的運動。加入氯化鈉固體之后,水分子包圍固體溶質并分布在固體表面。水分子的作用減弱了氯化鈉晶體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靜電作用力,使氯化鈉電離出鈉離子和氯離子,這個時候吸收了一定的熱量,請大家注意溫度計溫度的變化,鈉離子和氯離子繼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發生水合,生成了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我們把這種產生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稱為電離。

[板書]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電離

[講]把氯化鈉投入水中,我們觀察到的是氯化鈉溶解的現象,這個現象本質上是氯化鈉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電離出了鈉離子和氯離子并結合生成水合離子。這些自由移動的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就是他們能夠導電的本質原因。

[過渡]現在我們不僅知道溶液里面自由移動的離子是怎么產生的,也知道了溶液導電的原因。一個問題的解決是另一個問題的產生。

[追問]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樣的物質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也就是說那些物質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導電呢?

[板書]酸、堿、鹽導電的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

[講]很好,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堿、鹽等在熔融狀態下也能電離而導電,于是我們依據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稱為電解質。

[板書]

2、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點擊試題]

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NaCl溶液能導電,所以NaCl溶液是電解質

B、固態NaCl不導電,但NaCl是電解質

C、HCl水溶液能導電,所以HCl是電解質

D、SO3溶于水能導電,所以SO3是電解質

E、Cu能導電,所以是電解質

F、BaSO4的水溶液不能導電,所以BaSO4是非電解質

[投影小結]注意事項:

③酸、堿、鹽、金屬氧化物、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為非電解質。

①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是對化合物的分類,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電解質應是化合物(屬于純凈物)。而Cu則是單質(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石墨或金屬),K2SO4與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電解質應是一定條件下本身電離而導電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導電,但溶液中離子不是它本身電離出來的,而是與水反應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電解質。例如CO2能導電是因CO2與H2O反應生成了H2CO3,H2CO3能夠電離而非CO2本身電離。所以CO2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如氨氣、二氧化硫、三氧化硫)。H2CO3、H2SO3、NH3.H2O是電解質

④BaSO4AgCl難溶于水,導電性差,但由于它們的溶解度太小,測不出(或難測)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他們是電解質

⑤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熱熔化時本身能否發生電離是區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理論依據,能否導電則是實驗依據。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石墨;電解質本身不一定能導電,如NaCl晶體。

⑥電解質包括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是水溶液還是熔融狀態下均可導電,如鹽和強堿。共價化合物是只有在水溶液中能導電的物質,如HCl

[過渡]明確了什么是電解質,我們回頭想想,剛才氯化鈉的溶解,其根本的原因是氯化鈉在水中發生電離,由于水分子作用減弱了鈉離子與氯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使NaCl發生電離并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鈉離子與水合氯離子,為了方便,仍用離子符號表示水合離子。

[副板書]NaCl=Na++Cl―

[講]電解質在水中發生電離的這個過程,我們可以電離方程式來表示。

[板書]3、電離方程式

[投影并分析]H2SO4=2H++SO42-HCl=H++Cl-

HNO3=H++NO3-

[講]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_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_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從電離的角度,我們可以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那堿還有鹽又應怎么來定義呢?大家能不能一起回答?

[投影]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講]非常好,現在大家動手練一下:寫出以下物質的電離方程式

[投影試題]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KCl=K++Cl―Na2SO4=2Na++SO42―

AgNO3=Ag++NO3―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講]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碳酸是一種弱酸,弱酸的酸式鹽如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電離出鈉離子還有碳酸氫根離子;而硫酸是強酸,其酸式鹽就在水中則完全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還有硫酸根離子。

[投影小結]注意:

1、HCO3-、OH-、SO42-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2、HSO4―在水溶液中拆開寫,在熔融狀態下不拆開寫。

[堂上練習]

以下12種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①Cu②NaCl③NaHSO4④SO3⑤H2SO4⑥C2H5OH⑦CaCO3⑧BaSO4⑨Cu(OH)2⑩Fe(OH)3⑾NaOH⑿NH3·H2O請按下列分類標準回答問題。

(1)屬于電解質的是________.

(2)能電離出H+的是,屬于酸的是_____

(3)屬于堿的是_______,其中難溶性堿是_______

(4)難溶的鹽的_________

課后小結

見教學過程。

課后習題

1.下列化學方程式中,不能用離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A.Ba(NO3)2+H2SO4==BaSO4↓+2HNO3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D.BaCl2+H2SO4==BaSO4↓+2HCl

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鹽酸與碳酸鋇反應CO32-+2H+==CO2↑+H2O

B、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Ba2++2OH-+Cu2++SO42-==BaSO4↓+Cu(OH)2↓

C、_銀溶液中加入銅粉Ag++Cu==Cu2++Ag↓

D、鐵與稀鹽酸反應2Fe+6H+==2Fe3++3H2↑

3.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42-=BaSO4↓+2H2O

B、氯化鐵溶液中加鐵粉2Fe3++Fe=3Fe2+

C、過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CO32-+H2O

D、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OH-=HCO3-+H2O

4.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離子組是()

A.NH4+、Fe3+、SO42-、NO3-B.K+、Na+、HCO3-、NO3-

C.K+、NH4+、MnO4-、SO42-D.Na+、K+、NO3-、SO42-

5.在PH=1無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Al3+、Ag+、NO3-、Cl-B.Mg2+、NH4+、NO3-、Cl-

C.Ba2+、K+、S2-、Cl-D.Cu2+、Na+、NO3-、SO42-

6.堿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7.下列各組的兩種物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氫氧化鈉與鹽酸;氫氧化鈉與碳酸

B.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Ba(OH)2溶液與H2SO4溶液

C.Na2CO3溶液與_溶液;CaCO3溶液與_溶液

D.石灰石與_反應;石灰石與鹽酸

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Ba2++SO42-===BaSO4↓

C.銅片插入_銀溶液中:Cu+Ag+===Ag+Cu2+

D.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Fe+3Cu2+===2Fe3++3Cu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Cl-、SO42-、NO3-、CO32-等陰離子。

(1)當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時,則上述陰離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時,則上述陰離子在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陰離子中的一種或幾種:Cl-、OH-、S2-、CO32-、SO32-、SO42-。

(1)當溶液中有大量的H+存在時,則不可能存在:

(2)當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時,則不可能存在:

(3)當溶液中有大量和陽離子存在時,上述所有陽離子都不可能存在。

11.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幾種離子。

(1)不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稀_,白色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有關的離子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的濾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下列A-D中的(填序號)_________。

A.Cl-B.NO3-C.CO32-D.OH-

板書

第二節離子反應

Flash演示:NaCl的溶解和電離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電離

酸、堿、鹽導電的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

2、、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3、電離方程式:

KCl=K++Cl―Na2SO4=2Na++SO42―

AgNO3=Ag++NO3―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2)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

2、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復分解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學課文及練習,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_投入,體驗透過現象,發現本質的科學研究過程。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教學難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過程

1、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設問:

1.BaCl2溶液能與CuSO4溶液反應而NaCl溶液卻不能,試分析原因。

2.在實驗“2”的濾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實驗證明?請簡單設計。

BaCl2溶液與CuSO4溶液混合

反應本質:Ba2++SO2-4==BaSO4↓

CuCl2溶液與AgNO3溶液混合

反應本質:Ag++Cl-==AgCl↓

AgNO3與NaCl反應動畫。請點擊畫面

2、離子反應方程式:

--上述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寫”,寫化學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其他物質寫化學式。如單質、沉淀、氣體、難電離物質、氧化物等。

③“刪”,刪去兩邊沒反應的離子,

④“查”,檢查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守恒。

離子方程式書寫步驟請點擊觀看

應該改寫成離子形式的物質:

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a、強酸:HCl、H2SO4、HNO3等;b、強堿: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應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寫成離子形式,而為生成物時一般是沉淀,寫沉化學式。c、可溶性鹽:請學生課后復習溶解性表。

仍用化學式表示的物質:

a、難溶的物質:Cu(OH)2、BaSO4、AgCl等

b、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

c、氣體:H2S、CO2、SO2等

d、單質: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寫出離子方程式:

①在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氫

③氧化銅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鐵屑放入硫酸銅溶液

①Ca2++CO32-=CaCO3

②NH3·H2O+H+=NH4++H2O

③CuO+2H+=Cu2++H2O

④Fe+Cu2+=Cu+Fe2+

參考答案:

離子反應發生條件之一:有沉淀生成

點擊觀看

離子反應發生條件之二:有難電離物質生成

點擊畫面觀看

離子反應條件之三:有揮發性物質生成

點擊畫面觀看

小結

1、離子反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概念

2、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

3、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課后習題

1、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HCl+NaOH

②H2SO4+KOH

③HNO3+Ba(OH)2

2、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Cu(OH)2+HCl

②CH3COOH+KOH

③Ba(OH)2+H2SO4

H++OH-====H2O這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強酸+強堿可溶性鹽+水的反應的本質為H++OH-===H2O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3)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學會通過比較、歸納等對物質分類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類依據、化合物的分類依據,并認識分類是可以逐級進行的

3、學會用觀察、實驗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歸納、概括、分類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4、通過對物質的分類,體驗分類在化學研究和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5、發展學習科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體驗科學探究的喜悅,感受科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教學重難點

物質的分類方法

教學過程

新設計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當你進入書店時,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書,書店中除了指示的標志之外,書店的分類給予我們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現在你能把第一組的同學按照你的標準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以兩人為一組,談談自己的一種分類方法及分類結果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1:根據有沒有戴眼鏡的將學生分為戴眼鏡學生和不戴眼鏡學生學生2:根據性別將學生分為男同學和女同學……

教師對學生的陳述進行小結,得出結論:

1.分類必須有明確的標準

2.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學生3:根據學生是否戴眼鏡對男、_進行分類。

學生4:根據學生的身高進一步分類……

教師對學生的陳述進行小結,得出另一種結論:

3.分類是可以逐級進行的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到分類?根據你的猜想,你認為分類的關鍵點是什么,它有哪些意義?

生答,教師出示圖,并進行說明意義

活動2【講授】新課教學

教師: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不自覺地運用分類法對我們身邊的各種物質、用品進行分類。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同樣要研究不同物質性質,同樣也要進行分類,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第二章第4節物質的分類。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們已知的物質有1000多萬種,它們的性質各異,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識別它們,我們也要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展示:氯化鈉、硫酸、氧氣、醋酸、氯氣、氧化鎂、高錳酸鉀

問題:物質分類的方法很多,如何對這些物質進行分類,請同學們利用自己的方法將這些物質分類,并將分類的標準及分類的結果寫在單子上,進行展示。

學生活動:對這些物質進行分類,并將學生分類的結果展示在實物展示臺上,學生進行匯報,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說明:在這個活動期間,學生肯定會出現把物質分類進行到底的情況,教師在此可以給充分的肯定,這樣可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還有其它分類方法嗎?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科學?

學生思考:略

教師:物質的用途是由性質決定,而物質的性質是由物質的組成的所決定的,所以科學上的分類標準是物質的組成。

活動:請你寫出這幾種物質的化學式,并根據以往學過的知識,對這幾種物質進行歸類。

學生活動:寫出這些物質的化學式,并讓學生講講這些物質歸屬于哪類物質?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幾種物質的概念

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單質中有金屬和非金屬、氧化物

教師:你能對應這些概念對寫出的這些物質進行正確歸類

學生歸類:略

教師:其實對化合物的分類還可以進一步,現在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氧化物的分類和化合物的分類,討論:

(1)請你說說氧化物可以分成哪兩類?

(2)無機物和有機物在組成上的不同點是什么?

(3)有機物有哪些相似的組成和性質?

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說明:

1.兩者在組成上的不同點:無機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有機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除外,因其性質與無機物相似,在分類上仍把它們歸為無機物)

2.有機化合物的相似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質:大多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燒時會有黑色的碳產生;大多數難溶于水。

學生活動:請你把剛才的物質歸類進行修正,并根據你的學習成果把下列這些物質進行分類。

水、酒精、石蠟、面粉、食鹽、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氣、汽油等。

活動3【活動】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要求將物質之間的分類寫成一個圖表進行總結。

活動4【練習】當堂作業

完成課本57頁練習1(寫出物質化學式及注明物質的類別)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4)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并嘗試按不同的方法對物質進行分類。

2、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分類法的意義及常見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方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引入]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物質形態多樣而豐富。如此之多的東西,如果不進行分類,那對于科學研究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比如到圖書館借書,如果書目沒有進行分類,要找一本書簡直是大海撈針。所以說分類研究方法是科學研究必備的手段,物質進行分類后,同一類物質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質,故更方便對比。

[投影]圖書館中陳列的圖書、超市中的商品擺放。

[導入]初中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物質的分類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在初中的基礎上來進行研究。

[板書]第二章化學物質及變化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一)

[引入]我們知道分類如果從不同角度入手就會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類按照年齡分可以分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兒童;按性別分分為男性和女性;按職業分為教師、醫生、工程師等等。同樣的道理,化學物質從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方法。

[板書]一、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思考與交流]請嘗試對HCl、SO2、CaO、KOH、Na2SO4、H2SO3進行分類。

(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堿:KOH鹽:Na2SO4)

(固體:CaO、KOH、Na2SO4氣體:HCl、SO2液體:H2SO3)

[講]在分類的標準確定之后,同類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幫助我們做到舉一反三;對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們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運用分類的方法不僅能使有關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化,還可以通過分門別類的研究,發現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

[問]對于Na2CO3,如果從其陽離子來看,它屬于什么鹽?從陰離子來看,又屬于什么鹽?

(從陽離子來看,屬于鈉鹽,從陰離子來看,屬于碳酸鹽。)

[講]由于一種分類方法所依據的標準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較少,因此,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往往采取多種分類方法,比如交叉分類法,就像我們剛才舉的Na2CO3的例子。

[板書]1.交叉分類法

[講]交叉分類法可以彌補單一分類方法的不足,那么對同類事物可以通過樹狀分類法進行再分類。

[板書]2、樹狀分類法

[問]如果我們再繼續分類的話,還可以怎么分?

(單質可以分為金屬和非金屬,氧化物可以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和_氧化物,酸可以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堿可以分為強堿和弱堿,鹽可以分為正鹽、酸式鹽和堿式鹽。)

(氧化物還可以分成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酸還可以分成含氧酸和無氧酸。)

(堿可以分成可溶性堿和不溶性堿。)

(鹽可以分成含氧酸鹽和無氧酸鹽……)

[投影]

[問]很好,那我們發現樹狀分類法有什么優點嗎?

(樹狀分類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質間的從屬關系。)

[小結]學習了分類的方法以后,大家應學會對以前和將要學的化學知識進行及時的歸納和整理,學會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分類,并通過對各類物質的代表物質的研究來了解這類物質的性質,從而提高我們化學學習的效率。

[點擊試題]下列物質中:①Na2SO4②Ba(OH)2③NaHCO3④NaBr⑤Fe3O4⑥H2O⑦HNO3⑧AgNO3⑨H2SO4中,

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屬于堿的是;屬于酸的是;屬于鹽的是.

[過]化學物質世界中,與生活接觸最密切的是混合物,象空氣、溶液、合金等等。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接觸更多的混合物。今天要與我們見面的是什么樣的混合物呢?請大家閱讀課本P25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的概念。

[板書]二、分散系(dispersionsystem)及其分類

1、分散系

(1)分散系:將一種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稱為分散系。

(2)分散質和分散劑: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叫做分散質,另一種物質叫做分散劑。

[講]對溶液來說,溶質是分散質,溶劑是分散劑;對懸濁液和乳濁液來說,其中的固體小顆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質,所用的溶劑是分散劑。

[思考與交流]按照分散劑和分散質所處的狀態(氣態、液態、固態),他們之間可以有幾種組合方式?并舉例。

[投影]分散系按照分散質或分散劑聚集狀態不同分類,有9種類型。對比如下:

[問]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能對分散系進行分類嗎?

[講]如果分散介質是液態的,叫液態分散體系,在化學反應中此類分散體系最為常見和重要,水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都屬液態分散體系。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分散質粒子的大小(近似其直徑大小)來分類。一般地說,溶液分散質粒子小于1nm,濁液中離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為膠體。在分散體系中,分散相的顆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體系的性質也隨之改變,溶液、膠體和濁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板書](3)、分類:

常見的分散系有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等。

一般地說,溶液分散質粒子小于1nm,濁液中離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為膠體。

[小結]那么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區別呢?膠體又有些什么性質呢?欲之這些問題,請等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

[點擊高考]

1.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高錳酸鉀受熱分解以后生成的固體物質

B.將純水結成的冰放入純水中,得到冰與水的混合物

C.將食鹽溶于水制成無色、透明、純凈的食鹽溶液

D.液態空氣

解析:選B。純凈物與混合物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由一種物質組成,后者則由不同種物質組成。高錳酸鉀受熱后生成的固態物質是由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組成的混合物;純水是由水分子構成,冰同樣由水分子構成,其化學式均為H2O,是由存在狀態不同的同一種物質構成的純凈物;食鹽溶液中溶質是食鹽、溶劑是水,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混合物;液態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屬混合物。

2.(2011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一階段檢測)下列各物質的分類、名稱(或俗名)、化學式都正確的是()

A.堿性氧化物氧化鐵Fe3O4

B.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2

C.酸硫酸H2SO3

D.堿純堿Na2CO3

解析:選B。氧化鐵的化學式為Fe2O3,A錯誤;硫酸的化學式為H2SO4,H2SO3為亞硫酸,C錯誤;Na2CO3不屬于堿,它是一種鹽,D錯誤。

3.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具有的共同性質是()

A.分散質粒子直徑都在1~100nm之間

B.能透過半透膜

C.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都產生紅褐色沉淀

D.顏色都呈紅褐色

解析:選C。溶液中分散質微粒直徑小于1nm,A錯誤;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直徑比較大,在1~100nm之間,不能透過半透膜,B錯誤,FeCl3溶液呈棕_,D錯誤。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直徑介于1~100nm之間的粒子稱為膠體

B.電泳現象可證明膠體帶電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別溶液與膠體

D.膠體粒子很小,可以透過半透膜

解析:選C。分散質粒子大小介于1~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電泳現象說明膠體粒子帶電荷;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可以用半透膜提純膠體。

5.(2010年北師附中高一檢測)丁達爾效應是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如圖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氫氧化鐵膠體丁達爾效應實驗的示意圖,該圖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從分散系的分類進行討論說明)。

(2)欲在樹林中觀察到丁達爾效應,你認為一天中最有可能觀察到該現象的時間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樹林觀察丁達爾效應有諸多不便,聰明的你想出了許多在家里看到丁達爾效應的方法,其中最簡單、最環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進入燒杯前,光穿過的空氣是溶液,不是膠體,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所以該圖中的明顯錯誤是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

(2)清晨,樹林中存在水霧,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形成光束,穿過這些水霧會產生丁達爾效應,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觀察到該現象的時間是清晨。

(3)打開暖瓶(加熱水)讓水汽升騰起來,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1)空氣中也出現了光柱進入燒杯前,光穿過的空氣是溶液,不是膠體,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2)清晨清晨樹林中存在水霧,霧是膠體,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形成光束,穿過這些水霧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3)打開暖瓶(加熱水)讓水汽升騰起來,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課堂總結及評價:

學生在初中已經初步學過對物質的分類,重點強調分類的標準和交叉分類法。知道溶液和濁液性質的區別,但不知道二者在微觀本質上的不同。

板書設計: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

一、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1、對物質分類的目的和意義

2、分類方法

(1)樹狀分類法

(2)交叉分類法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2.通過閱讀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的資料,認同科學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爭論中前進的。

3.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教學難點

(1)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人不吃飯行嗎?食物進入人體內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些問題在現在來說都已經十分清楚了。這些變化過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沒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學家就對此進行了探索。

實驗介紹:1783年意大利科學家斯帕蘭札尼將肉塊放在小巧的金屬籠中,然后讓鷹吞下,過了一段時間,將籠子取出,肉塊不見了。

問:(1)為何要將肉塊放在籠子中?

答:排除了胃對肉塊的物理性消化。

問:(2)對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質?

答:一定是某些物質進入到金屬籠中,使肉分解。現在已經知道這個能讓肉分解的物質就是--酶。

問:(3)進行肉類消化的過程的條件是怎樣的?

答:進行分解肉的反應是在一種極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

問:(4)在實驗室中能否也能讓肉分解?能的話需要怎樣的條件?

答:實驗室也能進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體中來說,需要高溫、高壓、強酸、強堿等劇烈的條件才能進行。

二、問題探討

1.這個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鳥類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沒有化學性消化?

2.是胃內的化學物質將肉塊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內的化學物質,看看這些物質在體外是否也能將肉塊分解。

總結:對于一個生物體來說要進行的生理活動非常之多,構成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內的物質需要不斷地合成與分解,不斷地處于自我更新的狀態,而這種自我更新的過程完全依賴于細胞內發生的生物化學反應,每一個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細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學變化的總稱就叫細胞代謝。

細胞生存的條件是很溫和的,那么細胞內數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學反應如何在常溫、常壓、水溶液環境、pH接近中性的條件下,迅速高效地進行呢?在化學反應中有沒有提高化學反應的方法呢?

三、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實驗前介紹:動植物在代謝中產生的過氧化氫,對機體是有毒的。機體通過過氧化氫酶,催化過氧化氫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氣而解毒。鐵離子也可催化這一反應。

2H2O2H2O+O2

問:如何獲得過氧化氫酶?

答:新鮮肝臟中含有較多的過氧化氫酶,所以新鮮肝臟研磨液含有較多的過氧化氫酶。

按以下實驗步驟來進行實驗:

對上述實驗進行分析,對照實驗的特點。

問:上述實驗分成了1、2、3、4號四支試管,哪些是四支試管共同的條件?兩兩比較不同的條件有幾個?

答:共同點:都在試管中加入2mLH2O2溶液,都在相同的壓力下進行。

不同點:1和2:只有溫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FeCl3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臟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劑不同。

問:1號試管沒有加任何試劑,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起的是對照的作用。

結論:進行該實驗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觀察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如果結果不同,那么影響該結果的就是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實驗3試管和4試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劑不同,那么該實驗的結果3放的氧氣少,4放出氧氣多就是因為加入到4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3號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

問:2和4試管現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體中也利用2的方法來解毒?

答:不能。加熱到這樣的溫度會造成生物的細胞死亡。

問:能否用同一滴管給3和4試管加FeCl3溶液和肝臟研磨液?

答:不能。共用滴管會讓肝臟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殘留在滴管內,難以判斷出過氧化氫的分解是哪種滴加液的作用,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

問:為何酶的催化效率會比無機催化劑更高呢?

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從常態轉化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應就越不容易進行,反之就容易進行。

四、總結

在生物體中,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每時每刻進行著。以人為例:據估計人體細胞內每分鐘大約要發生幾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么多的化學反應能在人體中順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無機催化劑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酶在細胞內的物質變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這個作用是其他物質無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學反應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卻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一種催化劑。它是細胞內產生的,所以它也是細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劑。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在醫院常用雙氧水作為身體出現小傷口的消毒用藥,能觀察到什么現象嗎?試解釋該現象。

能看到傷口有氣泡產生。原因是人體細胞中產生的酶將雙氧水分解成了水和氧氣。

課后小結

酶在細胞內的物質變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這個作用是其他物質無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學反應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卻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一種催化劑。它是細胞內產生的,所以它也是細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劑。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參考答案:

基礎題

1.巴斯德: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是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發揮作用。

畢希納: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后繼續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薩姆納:酶是蛋白質。

2.提示:(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需要高效率地進行,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得多。

(2)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需要在常溫、常壓、酸堿度適中等溫和條件下進行,無機催化劑常常需要輔助以高溫、高壓、強酸、強堿等劇烈條件才能有較高的催化效率。

3.D。

拓展題

1.提示:可用第2章中學過的鑒定蛋白質的方法。在薩姆納之前,之所以很難鑒定酶的本質,主要是因為細胞中酶的提取和純化非常困難。

2.提示:(1)如四膜蟲的rRNA前體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發現具催化活性的DNA的報道。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安排在第一冊課本知識學完后講授。本節教學內容是對課本中出現的空氣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空洞等環境問題的總結,是一節歸納復習課。

環境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近年來中考的熱點考點之一。在教材中,環境問題倍受關注,出現頻率較高,但知識點較分散。本節課不但對整冊書有關環境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并且對相關知識加以擴展,講授過程中注重中考熱點問題的滲透,使學生學習目標更明確,更輕松,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環境問題有個整體認識,使知識更加全面、系統。

教師在認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確定小組活動內容——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環境狀況調查,供學生選擇。這樣做可使全體學生都動起來,讓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環境問題貫穿整個中學化學的學習,知識內容可發展、適用年級可擴大。高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保護知識的內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這章中介紹了“汽車尾氣”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學了有機物的初步知識后介紹了“合成洗滌劑”對水體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學生馬上就要進入高中學習,高中學生可在此基礎上繼續探索、擴展研究。他們可以在學習了更多的化學知識后,對環境問題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說,初中對環境問題有個整體認識,可以為高中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也就是說本節課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化學已有了半年的時間,對于環境問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學習化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解決環境問題。但掌握的知識零散,對知識缺乏整體認識,缺乏理論和實際聯系的能力。因為學生的學習任務重,無時間參加一些有關環保方面的活動,可以鼓勵學生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比如維護校園環境衛生等。針對學生合作意識較缺乏的現狀,在講課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并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以網頁作品的方式呈現給大家,這一過程將培養學生組織活動、協作學習、與人交流、溝通等社會實踐能力。

本節的教學要求不高,難度也不大,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設計活動形式。活動的宗旨是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在教學中要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高環境意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環境污染的初步知識。

2.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明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科研意識,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

2.培養學生組織活動、協作學習、與人交流、溝通等社會實踐能力。

3.學會資料的收集、整理,培養學生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將知識加工整合用于實踐的能力。

4.將成果以網頁的形式制作出來,使學生有較強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標:

通過正確認識環境和環境問題,體會化學在美化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會帶來負面效應,認識到事物具有兩面性,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行為與環境和諧的必要性,激勵他們保護家園,積極投身環保,樹立主人翁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會觀注的熱點環境問題的來源、危害與防治,本地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

難點:課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網頁的制作。

課時安排:1課時

五、學法的確定

各小組根據選定的活動內容,主要從污染來源、危害、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關文字、圖片、視頻、圖表等資料。在活動中會搜集到大量的資料和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知識、資料進行認真地、細致地梳理,通過組內協作學習的方式,達到使認知系統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舊的、傳統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發生與否取決于教師的教授,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呈現、組織和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的任務就是像“海綿”一樣地盡可能多地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當前的教育理念,則傾向于將學習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有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轉化和修正教師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種具有個人特點的,有意義的方式來建構新知識,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和能力會有所不同,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根據這一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采用:“師生共同探究式”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中,師與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具體指在教師的指導和安排下,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一小組針對某一主題開展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并將本小組的學習成果以網頁作品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也就是說本節課中教師的“教”,主要是在課外,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留給了學生才華展現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七、教學過程設計

1.設置問題,引入課題

通過五幅畫面的對比,提出問題:四幅畫面給我們的感覺有何不同?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學生思考回答,引出環境污染這個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什么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的類型有哪些?這些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是什么?造成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對我們生活影響?有什么解決方法?我們身邊有哪些環境污染?我們自身應該如何去做?

學生回顧已學過的知識,結合課前通過查閱資料獲取的知識各抒己見,討論得出每小組自己的觀點。

3.教師歸納、總結、講解

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要注意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啟發。討論性發言結束后,對同學這次活動中的關鍵問題進行評價和總結。然后按大氣污染→酸雨→臭氧層→溫室效應→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綠色化學的順序對學生查閱的知識、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講解。

在教學過程中,肯定學生的成果,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提高環境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身邊的環境保護活動,從自身做起,從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做起。

高一化學教案范文(篇7)

實驗目的

1、通過讓學生親自做鈉及化合物性質的實驗,使學生加強對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的認識。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焰色反應檢驗鈉和鉀及其化合物。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實驗重點

1、通過實驗鞏固對鈉及化合物性質的認識。

2、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與思考。

實驗難點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初步培養其設計實驗和評價實驗的能力。

實驗用品

試管、試管夾、燒杯、膠頭滴管、鐵架臺、酒精燈、藥匙、濾紙、粗玻璃管(10mm×10mm),帶導管的橡皮塞、鉑絲、藍色鈷玻璃、鋁箔、火柴、小刀、水槽、鑷子、蒸發皿、細長玻璃管、脫脂棉、氣球。

鈉、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體及溶液、BaCl2溶液、稀鹽酸、酚酞試液、澄清的石灰水。

實驗形式

單人單組

實驗過程

[引入]本章我們主要學習了鈉及化合物性質。本節課我們通過具體的實驗來對這些知識加以鞏固。

[板書]實驗三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師]本節課我們主要進行以下實驗內容。

[板書]

一、鈉的性質。

1、鈉與水反應。

2、鈉在空氣中燃燒。

二、過氧化鈉的性質。

1、Na2O2與水的反應。

2、Na2O2與CO2的反應。

三、Na2CO3與NaHCO3的性質。

1、NaHCO3的不穩定性。

2、Na2CO3、NaHCO3與酸的反應。

3、Na2CO3與NaHCO3的鑒別。

四、用焰色反應檢驗Na+、K+、Cu2+。

[提問]

1、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試管中為什么不能有氣體?

2、在NaHCO3加熱分解的實驗時,為什么要先將導管移出燒杯,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3、做好焰色反應的關鍵是什么?

[注意]: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金屬鈉。

2、實驗中所取鈉塊不得超過黃豆粒大小。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思考]:

1、如果將鈉與鹽酸溶液反應,鈉是置換水中的H,還是置換HCl中的H?

2、一開始我們發現Na用煤油保存,經過以上一系列的對鈉的性質的研究,你能說出為什么嗎?

3、用鹽的固體或溶液做焰色反應的實驗時,何者現象更明顯?

[布置作業]填寫好本次的實驗報告,并能熟練地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35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IWIS链条代理-ALPS耦合透镜-硅烷预处理剂-上海顶楚电子有限公司 lcd条形屏-液晶长条屏-户外广告屏-条形智能显示屏-深圳市条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台湾HIWIN上银直线模组|导轨滑块|TBI滚珠丝杆丝杠-深圳汉工 | 柴油发电机组_柴油发电机_发电机组价格-江苏凯晨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雷达液位计_超声波风速风向仪_雨量传感器_辐射传感器-山东风途物联网 | 微波消解仪器_智能微波消解仪报价_高压微波消解仪厂家_那艾 | 电缆接头_防水接头_电缆防水接头_防水电缆接头_上海闵彬 | 福兰德PVC地板|PVC塑胶地板|PVC运动地板|PVC商用地板-中国弹性地板系统专业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 福建成考网-福建成人高考网 | 数年网路-免费在线工具您的在线工具箱-shuyear.com | 【化妆品备案】进口化妆品备案流程-深圳美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 煤矿支护网片_矿用勾花菱形网_缝管式_管缝式锚杆-邯郸市永年区志涛工矿配件有限公司 | 无缝方管|无缝矩形管|无缝方矩管|无锡方管厂家 | 东亚液氮罐-液氮生物容器-乐山市东亚机电工贸有限公司 | 北京中创汇安科贸有限公司|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 流量检测仪-气密性检测装置-密封性试验仪-东莞市奥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车间除尘设备,VOCs废气处理,工业涂装流水线,伸缩式喷漆房,自动喷砂房,沸石转轮浓缩吸附,机器人喷粉线-山东创杰智慧 | 无尘烘箱_洁净烤箱_真空无氧烤箱_半导体烤箱_电子防潮柜-深圳市怡和兴机电 | 硫酸钡厂家_高光沉淀硫酸钡价格-河南钡丰化工有限公司 | 绿叶|绿叶投资|健康产业_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对辊破碎机_四辊破碎机_双齿辊破碎机_华盛铭重工 | 馋嘴餐饮网_餐饮加盟店火爆好项目_餐饮连锁品牌加盟指南创业平台 | 派克防爆伺服电机品牌|国产防爆伺服电机|高低温伺服电机|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胜为光纤光缆_光纤跳线_单模尾纤_光纤收发器_ODF光纤配线架厂家直销_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淘气堡_室内儿童乐园_户外无动力儿童游乐设备-高乐迪(北京)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电竞馆加盟,沈阳网吧加盟费用选择嘉棋电竞_售后服务一体化 | 高速龙门架厂家_监控杆_多功能灯杆_信号灯杆_锂电池太阳能路灯-鑫世源照明 | 合肥白癜风医院_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_合肥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合肥华研白癜风医院 | 档案密集架_电动密集架_移动密集架_辽宁档案密集架-盛隆柜业厂家现货批发销售价格公道 | 天津暖气片厂家_钢制散热器_天津铜铝复合暖气片_维尼罗散热器 | 衬氟旋塞阀-卡套旋塞阀-中升阀门首页 | 临朐空调移机_空调维修「空调回收」临朐二手空调 | 红外光谱仪维修_二手红外光谱仪_红外压片机_红外附件-天津博精仪器 | 玻璃钢格栅盖板|玻璃钢盖板|玻璃钢格栅板|树篦子-长沙川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 活性氧化铝|无烟煤滤料|活性氧化铝厂家|锰砂滤料厂家-河南新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冷藏车-东风吸污车-纯电动环卫车-污水净化车-应急特勤保障车-程力专汽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二十一分公司 | 山东成考网-山东成人高考网 | 山东限矩型液力偶合器_液力耦合器易熔塞厂家-淄博市汇川源机械厂 | 工作服定制,工作服定做,工作服厂家-卡珀职业服装(苏州)有限公司 | 广东教师资格网-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