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

時間: 新華 一年級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規范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寫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P33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充分讓學生感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

2、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談話引入: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問題。你能幫助小強的媽媽,王阿姨,解決她們遇到的問題嗎?(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將例題創設為實際情景)。

二、組織學生辯論,以辯明理。 1、出示例12 ①學生獨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現的`三種答案,6.25個、6個、7個)。

②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膽地與同學進行交流。同學們充分發表意見,明確瓶數取整數,6.25按四舍五入法應舍去25,但實際裝油時,6個瓶子不夠裝,因此瓶數應比計算結果多1個。

2、再來看看王阿姨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①先獨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組織學生討論,強調以理服人,使學生明確,盒數取整數,16.66…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法本應進1,但實際包裝時,絲帶不夠包裝第17個,因此個數應比計算結果少1。

3、生談感受。 師小結:看來,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適用于一般情況,在解決問題時,有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要多一點,有時要少一點。

4、生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P33“做一做”。如何處理的結果?為什么這樣處理?

2、P35 6、7 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課后反思: 1、第35頁第9題,問題中“多少千克”,絕大多數同學沒有看出來,仍然用“克”作單位。

2、我認為“進一”和“去尾”法只要體現在答里面,橫式的結果不要用“≈”寫近似數。如:第35頁第8題,(80-45.6)÷2.5 結果宜寫成=13.76(枝)。答里“去尾”為13枝。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

教學難點:

學生會正確書寫數字10。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計數器。小棒若干、圖片若干、尺子等。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老師請大家猜一猜。

a.有一個數,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它是誰?

b.能與0做鄰居的又是誰?

c.在我們所學過的數字中誰?

d.故事:9知道它可驕傲了,它對1~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啦。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學生可能猜出許多不同的辦法,教師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聯合起來,站在一起組成“10”,10比9大。

二、探究新知

關于數“10”,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嗎?它排在數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合?它與我們生活有什么聯系?如果你一旦掌握了它的數學知識,就可以做許多奇妙的事情。這節課大家一起去研究它,好嗎?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a.做與10有關的一個動作,或說一句話。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與10有關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動作或一句話表示出來嗎?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像這樣:人的手指、腳趾、一組的人數、氣球個數、花的盆數等等,都可以用10來表示。

b.做排隊游戲。

請小朋友們數數第一排有幾個人?(8人)

(老師站進去)現在有幾個人?(9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數一數現在有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還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2.10的位置與大小。

a.尺子上的數字。

同學們經常用到尺子,請小朋友觀察(實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為什么?

讓學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數都大。

師:數的順序不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還可以在直線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線)。

請同學把空格中的數字補上。(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數10以內的數,既能熟練地從1順著數到10,又能從10倒著數到1)

b.10為什么排在9的后面?說一說下面有多少種填法。

10>()

反過來

()<10

c.完成課本第65頁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寫法。

看屏幕回答問題。

10根小棒里有幾個1根?

把10個1根捆成1捆,就是多少個10?

1個10在格上書寫時(10要占兩格)左邊寫1,右邊寫0。左邊的1和過去學過的單個的1表示的數相同嗎?為什么?

在第65頁的田字格練習寫10。

4.10的分與合。

a.情境引入(課件演示)。

有一天,小聰約小伙伴去踢球,從家里帶了10瓶飲料并把它裝到袋子里,可是一個袋子裝不完,就把10瓶飲料分別裝到兩個袋子里,小聰可能會怎樣裝這10瓶飲料呢?

b.想一想,有幾種分法?也可以(用學具代替飲料)親自動手擺一擺。

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c.匯報不同的分法。(特別重視學生從一組組成想到另一組組成。為減輕負擔,要防止死記硬背)

根據匯報把分的結果通過點擊,在屏幕上出現。

d.上面每兩個數合起來都是10。如果能快速記住10的分與合,將來對你們解決許多數學問題很有好處。

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

e.游戲:組成10。

師生互動。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生生互動。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三、演練提高

1.練習九的第1題。

2.練習九的第2題。

學生模仿指揮員發出命令,讓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這樣的情景。

3.獨立完成第3題。

四、總結拓展

1.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反思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說說嗎?

2.質疑:誰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3.教師對全課進行小結。

4.聰明題。

給能組成10的相連方框涂上相同的顏色。

6408

8755

2193

1507

課后小記:

學生第一次寫兩個數字組成的數,學寫中協調性比較差,寫1合0時都是要求略斜,組合后寫成了尖尖的。問題在于前面寫0時要求不夠嚴格。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3

教學內容:

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教室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關系。

2、培養學生運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關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請學生說一說你身邊前后左右的同學是誰?

二、看一看,說一說你的教室

1、看看我們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說一說。

2、同桌說一說。

3、全班同學交流。

三、想一想,說一說你小房間里的.東西是怎么擺放的?

1、想一想,你小房間里的東西是怎么擺放?

2、說一說,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介紹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說一說,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

五、介紹火車站路線。

1、出示火車站的掛圖。

2、學生用箭頭畫一畫去火車站的路線。

3、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到火車站的路線,用上前后、左右、上下。

六、鞏固練習

1、書上63頁第3題,看圖回答問題

2、完成隨堂練習。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4

復習內容:20以內的數

復習日期: 年 月 日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20以內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使學生加深對數的理解。

復習重點:

20以內數的組成。

復習過程設計:

一、復習讀數、寫數、數數、數序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學生讀20以內的數。

2、教師報數,學生寫數,如十九(學生寫19)等。

3、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從7數到15。

4、兩個兩個地數,從2數到20。

5、填數,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學生在書上填,并指名學生口答,后集體口答,檢查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的情況。

二、復習20以內數的組成

1、問: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計數器,教師在計數器上表示11讓學生讀出這個數,并問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指2名學生回答。

3、問:誰會在計數器上表示“13這個數?

指一名學生演示,然后問學生13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子。

4、學生做教材第118頁的第2題。

5、師生對口令 (11一20各數的組成)

如1個十和5個一組成幾?十二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等。

三、復習序數的含義 ’

1、出示教材第116頁的.第3題,先讓學生口答,再在書上填寫。

(1)從左邊起,紅珠子是第幾個?

(2)把第14個珠子涂上顏色。

2、數學游戲,猜猜我是幾。

(1)我是10前面的一個數,我是幾?

(2)我比9少1,我是幾?

(3)我是12和14中間的一個數,我是幾?

(4)我是19后面的一個數,我是幾?

(5)我比18少1,我是幾?

(6)我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我是幾?

(7)我是由2個十組成的,我是幾?

四、復習加減法的含義

1、讓學生根據這幅圖列出兩個加法算式。

○○○○ ○○○

(1)指名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 3+4=7 4+3=7

(2)這兩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2、學生看這幅圖,列出兩個減法算式,并計算得數。

指名學生說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

五、課堂練習

總復習的第1、2題。

1、先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并針對情況講解。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六、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三的第1、2題。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過改編)

提問: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幼兒自己親自操作、游戲等的一系列串聯的活動,讓幼兒掌握了如何按顏色分類,幾個活動的目的雖都是讓幼兒按顏色分類,但幼兒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將本來單一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目標完成的很好。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6

課題:加法的驗算

教學目標

1.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2.培養加法驗算的靈活性,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驗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在原豎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 9+4 7+8 6+9 3+7 40+10+10

30+70+10 50+60+10 800+500+100 200+300+100

2.堅式計算例 3: 809+3764

3.豎式計算,把例3中兩個加數調換位置相加.

4.計算下面各題,然后再調換兩個加數位置相加,從中發現什么?

使學生明確:調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5.同桌同學編題練習,說一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使學生明確:用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計算,可以知道原來計算得對不對.

教師說明:為了使我們知道計算是否正確,就需要檢驗.我們可以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如果兩次計算結果一樣,說明我們計算的正確,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做驗算.板書:加法的驗算.

今后我們進行加法計算時,要用這種方法進行驗算,養成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

(2)教師板書豎式,并注意鞏固計算法則.

(3)提問:要檢驗加法算得對不對,怎樣驗算呢?(啟發學生說出驗算方法.)

(4)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結論調換加數位置并列出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5)引導學生比較兩次運算的結果.指出:如果兩次運算的結果相同,說明計算正確;如果兩次結果不同,則需要重新計算一遍.

在驗算時,要注意調換加數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結果.

2.認識用原式進行驗算的方法.

(1)向學生指出:在題目沒有要求驗算時,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把每位上的數從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數與計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師口述利用原豎式從下往上的驗算方法.

3.教師小結加法的'驗算方法及要求.

驗算加法,可以用調換加數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檢驗,也可以利用原來豎式從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檢驗.

做練習的時候,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

4.反饋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三)全課小結

教師明確:今后做練習時,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題目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要自覺地驗算,可以在原豎式上驗算.

隨堂練習

1.新華書店運來一批故事書,賣了326本,還剩547本,運來了多少本?

2.學校體育組購進27個足球,購進的小皮球比足球多135個,購進小皮球多少個?

3.填空.

4.在下面的方格中填上合適的數.

5.在下面同樣的圖形中,填上同樣的數字.

布置作業

1.用原來的豎式檢驗下面各題,把做錯的改正過來.

2.新華書店運來一批《十萬個為什么》,賣了247本,還剩103本.運來了多少本?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7

《動物樂園——大小比較》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課時“動物樂園——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大小的比較方法。借助情境,讓學生初步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

3、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握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

會用“>”、“<”、“=” 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數的大小,而且初步建立符號感。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以“動物樂園”為情境的主題圖引入,喚起學生的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在主題圖中選比較的對象進行比較,既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既運用了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又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在教學中要注意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學校狀況:

我校地處本市兩大區之一——云巖區,在本區小學中我校屬于實驗性大型學校,在辦學水平及硬件設施方面名列云巖區前茅。

學生分析:

《大小比較》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觸到了,在腦海中已有一個初步的表象,只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概念,更沒有符號感。因此這節課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把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很快掌握比較方法以及建立符號感。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它們想比比看哪種動物來的只數多呢?你們想不想去參加它們的活動呀?

二、引導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動物樂園圖

師:小朋友們快看了,動物樂園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請小朋友們自己在心里數一數,一會兒我們來匯報匯報。

2.匯報交流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各有幾只?(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圖上的各種動物?

(2)師:請其他同學也在下面擺一擺:你看到了幾只什么動物?請用學具表示出來。

(3)學生擺完,引導學生觀察評價:擺出來的和看到的一樣嗎?

4.設疑激趣

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你們想知道嗎?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那我們把它們比一比好嗎? (板書課題)

(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

(2)匯報:我準備把……和……進行比較。

5.探究方法

(1)認識同樣多和“=”(熊和鹿比)

A、師問:咱們先把熊和鹿做比較,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機引導)

B、動手操作: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可以直接根據數量多少來比較,還可用擺的.方法來比較,那么要怎么擺呢?請大家先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

C、展示、交流: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其他同學擺的方法和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擺出了不同的圖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種擺法,是怎么進行比較的? (如果學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教師可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發表意見。)

E、認識 “=”

①揭示同樣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數一樣,我們就說:它們的只數(“同樣多”、“一樣多”、……)

②認識“=”:熊有4只用數表示寫幾?鹿也有4只,用幾表示?4和4同樣多或者說相等,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的相等關系?誰知道?

誰會寫“=”?

板書: 4 =4 讀作:4等于4

③指導書寫“=”

(2)認識“>”、“<”(兔和猴比、猴和鳥比……)

A.師:接下來你們想把哪兩種動物進行比較?這兩種動物誰多?怎么比較?比的結果是什么?可以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B.獨立思考

C.小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結果?[引導學生表述:誰比誰多(少)]

(2)、認識“>”、“<”

A.師: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你們知道嗎?

誰會寫“>”?

這個式子5 > 3怎么讀?(5大于3);

B.師: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還可以用“>”表示嗎?

那么應該用什么符號表示呢?(把大于符號調過方向)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

這個式子3 < 5怎么讀? (3小于5)。

C.指導書寫:“>”、“<”

D.練習使用“>”、“<”

(練習中引導學生想辦法分辨記憶“>”、“<”)

E.引導發現:開口朝大數,尖角對小數。

(有的孩子說:口子大的朝大數;有的孩子說:有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還有的孩子說:想到把“箭頭符號”的一橫去掉就是大于號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相同數間用等于;開口大,朝大數;尖角小,對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師:在這么多的動物里面,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小鳥最少,小兔最多)

(2)師: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也可以用數字說一說它們比的結果。

(3)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比較的知識?

(4)獨立完成第13頁練習題

小猴比小熊少 3 ○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 ○ 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 6 >□ 6 =□ □ =8 □< 9

四、總結:這一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8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計算方法.

2.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學生每人準備12朵小紅花(學具卡片)、14個圓形.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看卡片口算:

9+2 9+5 9+3 9+4

9+9 9+8 9+6 9+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的數.

9+( )=11 9+( )=17

9+( )=14 9+( )=15

9+( )=16 9+( )=13

9+( )=18 9+( )=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演示課件“十幾減9”】

(1)出示例1左圖.

①指名說出圖意.

②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9+2=11.

(2)出示例1右圖.(先出示11個蘋果的集合圖,然后用虛線圈起9個)

①指名說出圖意.

②要求還剩幾個,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11-9.

(3)引導學生觀察左右兩幅圖和算式.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1減9該怎么想?

學生討論后匯報,可能有幾種情況:

①9加2得11,11減9得2.

②11可以分成9和2,11減9得2.

③10減9得1,1加1得2.

④11減1得10,10再減8得2.

(4)引導學生比較哪一種想法計算比較快?

計算11減9,想9加幾得11,9加2得11,所以11減9得2.教師板書.

(5)指名復述想的過程,再請每個學生自己說一說.

(6)讀算式.

2.教學例2.【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9”】

(1)教學例2左圖.

①引導學生擺出左圖,先擺12朵紅花,去掉9朵,還剩幾朵紅花?怎樣列式?板書:12-9.

②12減9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議論,再指名回答.

(計算12減9,想9加幾得12,9加3得12,所以12減9得3.)

③讀算式.

(2)教學例2右圖.

①出示例2右圖,讓學生動手去擺,擺后指名說圖意,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14-9.

②14減9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議論,再指名回答并填數.

3.教學例3.【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9”】

(1)分別出示例3兩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意,討論如何列式,然后獨立列式填數.

(2)匯報交流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4.反饋練習:

5.教學例4.【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9”】

讓學生獨立填寫例4的3道題,然后訂正,指名說出想的過程.

教師巡視,如個別學生計算有困難,可讓他們用學具擺一擺.

6.學生小結.

三、鞏固發展.

1.17-9=( ) 12-9=( ) 15-9=( )

想:9加( )得17 想:9加( )得12 想:9加( )得15

2.9+( )=12 9+( )=11 9+( )=14

12-9=( ) 11-9=( ) 14-9=( )

3.5+9=( ) 7+9=( ) 4+9=( )

14-9=( ) 16-9=( ) 13-9=( )

4.游戲.

先擺出11~18等數字卡片,表示幾位小朋友分別擁有的圖書本數,一同學手拿一張“-9”的卡片,任意在某個數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書,同桌列式口答,如:當“-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時,同桌應馬上答“15減9得6”.

四、全課小結.

請同學們向教師匯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

11-9= 14-9= 17-9=

12-9= 15-9= 18-9=

13-9= 16-9= 19-9=

六、板書設計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9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學會看鐘表上的整時、幾時半.

2、初步認識時針與分針的作用。

3、向學生滲透合理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整時數”和“幾時半”。

教學難點: 認識幾時半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你看,小明學會分類以后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干干凈凈。媽媽獎勵他一個鐘表,小明可喜歡它了!今天,咱們就和小明一起學習認識鐘表吧!

二、 新授。

1、 認識鐘面。

(1)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

(2)觀察這些小格的大小是否相同?數一數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格?

(3)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

(4)師演示實物: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針根又粗又短的針叫時針;鐘面上有1~12這12個數,還有大小相等的12個小格。

2、 認識整時。

(1)我們已經認識了鐘面,那鐘有什么用呢?

(2)你認識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3)學生總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4)認識了這么多時間,你能說說怎樣認識整時嗎?

(5)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認識電子鐘:

(1)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

(2)電子鐘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4)找朋友: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4、認識半時。

(1)、出示課件:你能說說是什么時刻嗎?

(2)、同桌交流、匯報。

(3)、你們發現了什么?(分針都指向6。)

(4)、半時與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整時分針轉一圈,都指向12;半時分針轉半圈,指向6。)

(5)、小結: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

5、認識電子鐘:

(1)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

(2)小結:電子表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3)根據時間在鐘面上畫出分針和時針。

三、練習鞏固:

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表,練習會認、會讀、會撥整時和半時。

四、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認識鐘表,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希望你們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五、 實踐作業: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解答三個具體問題,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形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知識結構,掌握口算、估算、筆算和驗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3、提高計算的正確性及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

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計算正確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基本練習

1、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

(1)給學生留出回憶的時間。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知識網絡。

(3)其他同學補充完整。

2、復習除法含義。

(1)板書:46÷20÷3

(2)說一說,46÷2的含義,0÷3應該怎樣理解?

提問: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結果是多少?任何不是0的數除0呢?

二、鞏固練習

1、出示教材第33頁的內容。

(1)自主解答這3道題。

(2)逐題訂正。

(3)請學生說出分析過程和解答方法。

(4)質疑。再解答這三道題時,你使用了什么樣的計算方法?為什么選用這樣的方法?為什么用“≈“?你用什么方法驗證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說一說,225÷5的計算過程。

(5)指名學生回答或組內交流。

2、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1題。

(1)思考:如何判斷商的位數?除法估算的方法是什么?除法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2)按要求先計算,再填空。

(3)學生每人一空,集體訂正。

(4)說一說,筆算除法時,你都遇到了我們學過的哪幾種情況,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點。

(5)指名學生回答。

3、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2題。

(1)講清題意。

(2)說一說,每道題中都有哪些運算符號,它們的運算順序各是什么。

(3)集體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4)訂正時,請學生說出672÷(2×3)和(601—246)÷5的運算順序。

(5)強調書寫格式的規范。

(6)脫式計算如何檢查?(做一步查一步)

三、思維訓練

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5題。

(1)出示題,理解題意。

(2)尋找相關信息。

(3)合理解答。

(4)交流解題思路。

(5)質疑反饋。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 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 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 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2

活動目標  1、復習7以內的點物匹配,鞏固對7以內數量的認識。

2、嘗試根據數量及顏色兩種特征進行分類擺放。

3、樂意參與到情境活動中,愿意與同伴交流。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7以內的點物匹配

教學難點:通過顏色、點數與水果的對應進行二維的匹配與分類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小紙盤,上面貼有不同顏色的點卡(7以內)

活動過程

(一) 參觀果園:按圖示點數找相應的水果

1、教師帶領幼兒去動物果園游玩:秋天來了,果園的水果豐收了,誰想跟我去果園玩,好,出發吧!

(播放PPT,幼兒跟隨音樂進行身體律動)

2、幼兒根據點數找出相應的水果,并大聲說出“----快開門”。(請幼兒說說為什么是這種水果)

①師:果園到了,咦,門怎么是關著的?

播放點子寶寶的PPT聲音:請你看看我是幾個點子寶寶,找到跟我一樣多的水果,大門就會打開了。

播放課件:點5:6個菠蘿、5個蘋果、7個草莓

師:有幾個點子?5個點子就和5個水果寶寶做朋友。

5個點子寶寶的水果朋友是誰呢?數一數就知道了。

(師帶領幼兒依次集體點數水果數量,并出示相應數量的數字)

找到點子寶寶的朋友嗎?一起把它的名字喊出來:蘋果蘋果快開門。

師:大門開了,看到什么了?那我們一起來摘蘋果吧!

(師帶領幼兒做摘蘋果的律動)

②師:蘋果摘完了,我們繼續往前走吧。哎呀,門又關了,原來又要我們回答問題了。

播放點子寶寶的PPT聲音:請你看看我是幾個點子寶寶,找到跟我一樣多的水果,大門就會打開了。

課件:點6:5個梨子、6個桃子、7個西瓜

師:有幾個點子?6個點子就和6個水果寶寶做朋友。

--小朋友,有幾個梨子呢?一起來數一數?

--小朋友,有幾個桃子呢,數數吧。

所有的小朋友,大家一起來數一數,你們看到了幾個西瓜呢?

師:點子寶寶的朋友是誰啊,一起喊出來:桃子桃子快開門。

(師帶領幼兒做摘桃子的律動)

③師:前面還有一片果園呢,想不想去看一看?

播放點子寶寶的PPT聲音:請你看看我是幾個點子寶寶,找到跟我一樣多的水果,大門就會打開了。

課件:點7:6個蘋果、7個香蕉、5個橘子

師:我們來看看,點子寶寶有幾個呢?

7個點子和哪個水果做朋友呢?為什么?

(師請個別幼兒帶領全體幼兒依次點數水果數量,并出示相應數量的數字)

(二)分水果(按顏色及數量兩種特征進行匹配)

教師:我們摘了那么多的水果,都吃不完,請小猴子也來吃好不好?我們問問,它想吃什么水果呢?

播放小猴子的PPT聲音:這是我最愛吃的.水果,并且它的數量和點子是一樣多。

(幼兒發現按數量、喜好或數量、顏色兩種特征找出相應的水果,并請幼兒說說理由)

(1) 課件:點6、小猴子:6個蘋果、5個香蕉、5個桃子

(2) 課件:紅色的點7:7個香蕉、6個桃子、7個蘋果

師:

播放小狐貍的PPT聲音:我想吃和點子的顏色、數量一樣的水果。

師:你聽到小狐貍說什么了呢?

(三)送水果禮物(按顏色及數量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師:老師覺得我們小朋友特別的聰明,給小猴子、小狐貍都送了水果,但是我們還有好多好多水果呢 ,讓我們再把水果分給小豬,小狗,小兔,小貓,小熊嘗一嘗,你們同不同意?好了,第一組給小豬分水果,第二組。。。不過,這些小動物都有要求的 ,都要吃喝籃子上的顏色和數量一樣多的水果,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寶貝兒一定能分對的。

①請幼兒觀察盤子,發現盤子上的帶顏色的點,知道要根據顏色及數量分裝水果。

②幼兒操作:將水果放入相應顏色及數量的果盤中。一起看看水果是否與相應的盤子上的顏色及數量匹配。

(四)幼兒跟隨音樂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第一環節中應該注意:

1、 教師要有充分的角色感,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肢體動作,把幼兒引入活動,在活動中要及時給予幼兒鼓勵,激起他們打開門的興趣。

2、引導幼兒進行細致地觀察,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在集體點數時,可變換多種形式,如老師帶領點數、個別幼兒帶領大家一起點數等。

分水果的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在這個環節中,部分孩子會只根據一個條件來選擇,例如只根據顏色或只根據數量,教師可引發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并引發幼兒討論“都是7個,為什么要選蘋果,不選香蕉?或“都是紅色的,為什么要選蘋果,不選草莓?從而讓幼兒發現要選符合顏色和數量二個條件的水果。

幼兒操作送水果的環節中:

1、教師要給幼兒觀察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發現盤子上的秘密——帶顏色的點,從而為操作活動作鋪墊。

2、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注意退后自己的位置,更多的是當好觀察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幼兒,支持幼兒個體的自主性學習與幼兒與同伴的互動性學習。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3

一、課程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學段一年級下冊第二章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雖然仍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在濃厚興趣的狀態下,學生產生較強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望,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學進行思維。動手操作讓學生手腦協作,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

三、教學目標 分析: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況中提取、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較熟練的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的能力。知道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整理,找出規律,進一步鞏固此類減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減法,意圖是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二十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是在學生學習了二十以內進位加法及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二十以內退位減法的復習課,是對學習兩位數減去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鞏固復習,能為后繼教材的學習做好遷移準備。

五、教學過程 分析:

(一) 揭示課題

(二)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四) 課堂獨立練習

六、教學困難分析及媒體設計:

1、 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已掌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總結規律。運用Flash動畫及圖片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直觀演示掌握規律。

2、 這是一節復習課,學生對復習的內容已基本掌握,相對于新授課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達到熟練鞏固知識的目的。為此引用動畫《十幾減幾》,將練習內容融入適當的`情境之中,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鞏固算法。

七、課堂實施:

(一) 揭示課題

說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二)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

1.找規律,填表。

出示圖片。

要求:仔細觀察,從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規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來。

(自由發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說說為什么這樣填,你是怎么想的?

3.討論(出示動畫: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二十以內退位減法表)。

a.豎著看,第一列的得數有什么規律?算式有什么規律?

b.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

(酌情啟發:橫看,有什么規律?豎看,有什么規律?)

4.小組活動,動手操作,重排退位減法表。(見課本第23頁。)

(提供每組一套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

小組合作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地排成一個表。

(三) 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課本第24頁的第1題。)

a.差是6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想不出的可以看減法表。

[這個問題并沒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圍。所以一開始學生會說出原來學過的10以內差是6的算式,個別學生還可能由14-8=6、15-9=6類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學習的減法算式。對此,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分類,然后再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這節課復習的退位減法上來。]

學生可能說出:6-0=6、7-1=6、8-2=6……20-14=6……引導他們分類:其中哪些是上學期已經學過的?哪些是新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哪些是以后要學的?

b.差是7的一組退位減法算式你能都說出來嗎?

c.你還能說出一組差是幾的退位減法?

(四) 課堂獨立練習

1.看圖列兩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方格圖小球圖)

2.口算,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動畫:十幾減幾)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4

教學要求:  

1、 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的方位。

2、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 在分組學習中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之間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教具準備:粉筆盒、書本、尺子。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觀察:小朋友們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一說你 到了什么

(黑板、講臺、課桌、小朋友等)

2、 設疑: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3、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板書:認位置)

二、 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1、 出示主題圖——教室。

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組推薦一名同學說一說)

告訴學生圖中四個小朋友的姓名。

2、 討論交流。

(1) 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軍的什么位置?

(2) 組匯報。板書:國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軍的前面。

(3) 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小明在小軍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

3、 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

地球儀在講臺的上面,講臺在地球儀的下面。

小紅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紅的后面。

4、 聯系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小組學生相互說一說、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兩物體之間有一定的位置關系,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下面。如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前面,那么另一個物體就在這個物體的后面。

5游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認得準。

三、 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題。

先讓學生指一指、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后說一說,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題。

(1) 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 小給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 小組采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想想做做”第3、4、5題。

情景1:有幾只小動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高興地趕來了。(投影演示動物圖)

小朋友,你能說說這些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

情景2:小動物們為了答謝小朋友說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隊。

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據冰霜里的物品擺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說一 句話嗎?

情景4:最后,小動物們還邀請小朋友去看電視呢!(投影演示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小組交流后匯報。

四、 總結評價。

1、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哪些本領?

先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2、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種物品間的位置關系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教學后記:1 學生對于前后、上下的區分較易掌握,基本上沒什么問題。

2 學生對于左右就比較難掌握。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5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經歷認識成反比例關系的量的過程。

2、知道反比例的意義,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關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實例,并進行交流。

3、對現實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斷和交流成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教學方案: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的兩個量成正比例,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1.每袋大米的質量一定,大米的總質量和袋數。

2.每天播種的公頃數一定,播種的總公頃數與播種的天數。

請幾名學生發言,重點說出判斷理由。

二、探究新知

1、讀書問題

師:看來大家已經對成正比例的量不陌生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一種新的比例關系,請看下面亮亮、紅紅、聰聰和丫丫四人的讀書情況。

出示圖中文字和表格,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觀察。

師:從文字和表格中你都了解到了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談到:

● 他們四人讀同一本書,丫丫看的最快,9天就看完了;亮亮看的最慢用了15天。

● 紅紅每天看15頁,用12天看完了這本書,通過1512=180可以知道這本書的頁數是180。

學生在學習了正比例的基礎上可能會說出表中的規律,如果學生直接回答出表中的規律,要讓學生說說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如果沒說出表中規律,教師可提出教材中的問題:

師:從上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可能會說:

● 每天看的頁數越多,需要的天數就越少。

● 每天看的頁數越少,需要的天數就越多。

師:前邊我們已經學習了相關聯的量,那在表中有相關聯的量嗎?

生:表中有每天看的頁數和需要的天數這兩種相關聯的量。

師: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可能會說:

● 每天看的頁數越多,所用的天數就越少;

● 每天看的頁數越少,所用的天數就越多;并且兩個量的乘積是180。

師:這里的180是什么?誰能說出這里的關系式?

生:180是這本書的總頁數,這本書的頁數是不變的。每天看的頁數需要的天數=180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即板書:

每天看的頁數需要的天數=書的總頁數(一定)

師:看書需要的天數是隨著每天看書的頁數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天看的頁數擴大,需要的天數就縮小;反之,每天看的頁數縮小,需要的天數就擴大。而且,每天看的頁數和需要的天數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每天看的頁數和需要的天數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師:像這樣,每天看的頁數與所需天數的積一定(書的頁數一定),我們就把這兩個相關聯的量稱為成反比例的量。

2、換零錢問題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成比例的量,接下來我們就共同來看一個關于換零錢的問題。請大家觀察下面這張表格。

讓學生獨立觀察。

師: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生:要把10元的人民幣換成零錢,換成面值1角的需要100張,換成面值2角的需要50張。

師:那么大家能用口算完成表格嗎?

生:都換成面值5角的需要20張;換成面值1元的需要10張;面值5元的需要2張。

師:仔細觀察表中數據,你都發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成反比例的量》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成反比例的量》教學設計● 換的錢的面值越大,需要的張數就越少;換的面值越小,需要的張數就越多;

● 表中面值與張數的積是一定的;

師:你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嗎?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錢的面值張數=10(元)

師:誰能說出數量關系式的意思?

學生可能會說:

●表中有兩個相關聯的量,錢的面值與張數;

●這里錢的張數隨著錢的面值的變化而變化,錢的面值變大,錢的張數就變小;錢的面值變小,張數就變大,

師:通過剛剛我們對反比例關系的了解,這里的零錢的面值與換的張數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嗎?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指名匯報。

師:我們剛剛遇到的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相對應的積也一定,就說這兩種量成反比例,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我們把這種關系稱為反比例關系。

三、試一試

師:下面我們就試著來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先自己想一想。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說的過程中,重點讓學生說說判斷的理由。

師:現在我們大家回過頭來想一想,根據我們所說的反比例的意義,要知道兩個量成不成反比例,要怎樣想?其中關鍵是看什么?

讓學生自己或者和同桌總結歸納一下,指名匯報交流。

總結:判斷兩個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只要先看這兩種量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看兩重量變化時乘積是不是一定,如果乘積一定,它們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間的關系就叫反比例關系。

師:我們認識了什么叫做反比例關系,現在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和同學交流一下。

讓學生舉例并說明理由。

四、練一練

1、師:相信現在大家對反比例并不陌生了,現在請同學們讀練一練的第1題,自己讀題并判斷。

指名回答,說明理由。這里關注學習稍差的學生。

2、師:請大家認真觀察第2題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

重點交流問題(2)。

3、師:請大家認真觀察第3題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

重點交流問題(2)。

4、師:大家知道大齒輪和小齒輪是怎樣轉的嗎?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明白大齒輪與小齒輪轉數的關系,因為30:10=3,所以大齒輪轉一圈,小齒輪轉3圈。

五、課外拓展

師:其實成反比例的量不僅僅用表格可以表示出來,我們也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圖來表示。

出示知識窗的表格與方格圖,讓學生了解成反比例的量可以用方格紙上的圖表示。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6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本節課以活動為主線,創設了“鄉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撥鐘面”“制作作息時間表”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把對時間的認識與有趣的現實情境結合起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并受到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

2.在“認識鐘面”這一環節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借助鐘面先在小組內進行活動:撥一撥、比一比、說一說,然后由小組長向全班同學匯報。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安排了“找生活中的電子表”“設計星期天的.活動安排表”“幫小熊修鐘表”“小小設計師”等情境,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鐘面模型

學生準備 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創設情境。

(1)展示課件:在一個美麗鄉村的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配有鬧鐘“嘀嗒”聲)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誰家的鐘聲這么響?

(2)課件出示主題圖。

①小紅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誰能告訴大家小紅是什么時候起床的?(7點、7時)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墻上的掛鐘、床頭柜上的電子表)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以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導入新知,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又創設了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情趣高漲,拉近了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學生拿出實物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通過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認識鐘面。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a.有兩根指針,一根長的,一根短的。

b.有從1到12這12個數。

c.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教師強調: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7

活動目標:

1、對數學活動感興趣,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

2、學會區分上下。

3、能區別物體及自身在空間中的上下位置關系。

活動準備:

水杯、球、玩具架一個、玩具娃娃2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藏貓貓”,引出主題。

(1)教師事先布置場景:一張桌子,桌上放一個玩具娃娃,桌下一個玩具娃娃,并用布蓋住。

(2)請幼兒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兒猜測。)

(3)教師小結:一個娃娃藏在桌上,一個娃娃藏在桌下。

2、通過游戲“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師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請個別幼兒說自己的觀察結果,師幼共同檢驗結果。

3、通過游戲“我會放玩具”,進一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師展示玩具架,和幼兒一同確定上、下位置。

(2)請小朋友按要求將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貓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師對幼兒的玩具擺放結果,進行檢驗。

4、自由取玩具,學會區分上下。

請幼兒從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一教師處,并說明是從什么地方(上或下)拿來的。

5、感知活動室內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勵幼兒發現活動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時,帶領幼兒排隊玩滑梯,引導幼兒說出誰在滑梯上面?誰在滑梯下面?

一年級上冊數學怎么教案篇18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學習和貫徹“新課程標準”,深入教改實驗,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以校本教研促教師隊伍建設,認真學習領會新標準,積極開展新教材及國標本實驗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3、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三、工作重點:

1、強化教學常規管理,認真貫徹并落實教學"六認真"。深入教改實驗,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規范教育常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組織學習"新標準",發揮備課組的群體教研作用,以備課組或年級段開展教研活動,上好教研課。開展以"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為課程的教學研究。準確把握小學數學課程的性質、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標任務。

3、強化課堂教學,年級組統一教學進度,組織好各項質量檢測和競賽活動爭取再上新臺階。

四、工作措施:

(一)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師生發展。

1、認真學習新標準,嚴格執行新標準的指導思想。

2、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轉換教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擴大學生信息交流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信息交流面要達100%,培養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針對一年級新生的特征,加強入學常規教育,規范行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必須加強對小學數學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對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認真分析數學內容、目標、重難點,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

(二)強化常規管理,優化集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為落實"教學六認真"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提出了教學常規工作"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三)、教師間相互學藝研討。本學期,老師要上一節優質公開教學,加強教學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學競賽及論文交流活動。每人上交一篇論文。

701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砂磨机_立式纳米砂磨机_实验室砂磨机-广州儒佳化工设备厂家 | 航空障碍灯_高中低光强航空障碍灯_民航许可认证航空警示灯厂家-东莞市天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旗帜网络笔记-免费领取《旗帜网络笔记》电子书 | 不锈钢拉手厂家|浴室门拉手厂家|江门市蓬江区金志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纳米二氧化硅,白炭黑,阴离子乳化剂-臻丽拾科技 | 手板_手板模型制作_cnc手板加工厂-东莞天泓 | 全温恒温摇床-水浴气浴恒温摇床-光照恒温培养摇床-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全自动烧卖机厂家_饺子机_烧麦机价格_小笼汤包机_宁波江北阜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宽带办理,电信宽带,移动宽带,联通宽带,电信宽带办理,移动宽带办理,联通宽带办理 | 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淬火设备|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不锈钢管光亮退火机|真空管烤消设备 - 郑州蓝硕工业炉设备有限公司 | 玻纤土工格栅_钢塑格栅_PP焊接_单双向塑料土工格栅_复合防裂布厂家_山东大庚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佛山市德信昌电子有限公司 | 深圳律师咨询_深圳律师事务所_华荣【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网 | 中国品牌排名投票_十大品牌榜单_中国著名品牌【中国品牌榜】 | 热工多功能信号校验仪-热电阻热电偶校验仿真仪-金湖虹润仪表 | 仿真植物|仿真树|仿真花|假树|植物墙 - 广州天昆仿真植物有限公司 | 阿里巴巴诚信通温州、台州、宁波、嘉兴授权渠道商-浙江联欣科技提供阿里会员办理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层流手术室净化装修-检验科ICU改造施工-华锐净化工程-特殊科室建设厂家 | 深圳市索富通实业有限公司-可燃气体报警器 | 可燃气体探测器 | 气体检测仪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企业微信scrm管理系统_客户关系管理平台_私域流量运营工具_CRM、ERP、OA软件-腾辉网络 | 黄石妇科医院_黄石东方女子医院_黄石东方妇产医院怎么样 | 原子吸收设备-国产分光光度计-光谱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 网站建设-高端品牌网站设计制作一站式定制_杭州APP/微信小程序开发运营-鼎易科技 | 焊锡丝|焊锡条|无铅锡条|无铅锡丝|无铅焊锡线|低温锡膏-深圳市川崎锡业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货架厂_仓库货架公司_重型仓储货架_线棒货架批发-深圳市诺普泰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防雷开关|故障电弧断路器|智能量测断路器 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 杭州高温泵_热水泵_高温油泵|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超声波清洗机_大型超声波清洗机_工业超声波清洗设备-洁盟清洗设备 | 水冷散热器_水冷电子散热器_大功率散热器_水冷板散热器厂家-河源市恒光辉散热器有限公司 | 自动售货机_无人售货机_专业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_免费投放售货机-广州富宏主官网 | 专业的压球机生产线及解决方案厂家-河南腾达机械厂 | 油缸定制-液压油缸厂家-无锡大鸿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 | 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等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首页|专注深圳注册公司,代理记账报税,注册商标代理,工商变更,企业400电话等企业一站式服务-慧用心 |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衬氟止回阀_衬氟闸阀_衬氟三通球阀_衬四氟阀门_衬氟阀门厂-浙江利尔多阀门有限公司 | 电镀标牌_电铸标牌_金属标贴_不锈钢标牌厂家_深圳市宝利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jrs高清nba(无插件)直播-jrs直播低调看直播-jrs直播nba-jrs直播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