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

時間: 夢熒 一年級

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關于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僅供參考。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經歷從日常中抽象出的數的過程,能正確數出數量的1的物體,認識1—10各數;初步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別以及“一一對應”的思想。

2. 能力: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別。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有序觀察能力。

3. 情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體會交流的樂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啟迪智慧,豐富想象力。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數量是1的物體,理解1可以表示單個的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集合。

教學難點

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二幅情景圖(教材第4頁主題圖),1—10的數學卡片。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一個圖釘,一把掃帚,一臺電視,一雙筷子。)

這些物品和數量用的是哪個數來表示的?

1的作用事真大。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出示主題圖,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去旅游,你們想去嗎?鄉村的早晨非常美,看一看圖上有什么?1可以表示什么?

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用1表示。1可以表示1個單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整體,能表示很小的東西,也能表示很大的東西。第一名也用數字表示?!?”可以表示這么多事物,你知道生活中“1”還可以表示什么嗎?

2、認識其它和數:

說一說,在生活中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鼓勵學

生多說。

3、看圖:

(1)圖上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你喜歡踢足球嗎?

(2)請學生讀出運動員衣服上的號碼。衣服上的數字表示什么?(數有基數與序數之分)

(3)與5號運動員相鄰和有誰?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看懂題意,獨立連線

2、數一數,畫一畫

引導學生弄清題意、自己試做,然后集中交流。

4、第3頁3題、

引導學生先弄清題意:數出左邊要求的數量,畫出相應

的符號來,看誰畫得快又準。

四、小結:

誰能說一說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

學習了1-10各數的認識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表示一個人、一座山、一個籮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鳥、一筐籮卜……還可以表示1號。

表示數量的:1、2、3、4、5、6、7、8、9、10

作業設計

完成課后練一練1、2、3題

課后反思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靶⌒∽闱驁觥本驮O計成一個游戲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實際效果很好。

稍有不足的是活動中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而是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例如我設計一個游戲:讓10個學生扮演10個運動員,按1,2,3,4,…的順序來排隊,然后問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在隊伍中的第幾個?學生回答后,全班同學來驗證。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就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這樣設計問題:請學生說一說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對了嗎?你自己數數。這樣,學生就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就會主動去探索,從中獲取知識。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2

1教學目標

1、認識連加,理解連加的意義,初步滲透部分與整體的相對性;

2、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3、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對數學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并且初步學會解決圖畫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結合的數學問題。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系,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號列車去鄉下奶奶家,來算一算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圖列式 PPT出示喂雞圖

同學們你們看小明正幫奶奶干什么呢地上有幾只雞出示動態小雞,你們又看到了什么

誰能試著把我們剛才看到的完整的說出來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你會列式計算嗎

師板書5+2=7

請你們再看黑板,說說又看到了什么又來了1只小雞,剛才我們已經算出有7只了,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呢怎么列式計算

師板書7+1=8

活動2【講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來一碗米,請同學們繼續看(ppt出示動態圖)誰能用“原來···來了···又來了···”完整地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原來有5只小雞,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

A生說出題意 B你能像他這樣說一遍嗎C同學們齊讀題意

2、理解了題目的意思,你會列式嗎

板書5+2+1

3、對比剛才我們同樣是求 一共有幾只小雞第一種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用了兩次加法計算,第二種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哪兒不相同

4、師小結我們原來學的加法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現在要連著再加一部分,像這樣把三個部分合起來的算式,我們可以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5、認識了連加,跟老師一起讀算式5加2再加1

6、這個算式當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7、5+2+1這里有3個數字,應該先算誰和誰再算誰和誰呢

8、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活動3【練習】三、知識運用

1、導學案出示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分組比賽

7+2+1 = 3+0+5 =

2、生活當中有許多連加的例子,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原來···來了···又來了···”說句話嗎

2、同桌合作擺一擺,一人擺,一人列式計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筆,擺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據擺好的圖,列出算式并且計算

3、導學案出示 燕子圖 看懂題意再列式計算

4、編寫連加算式

活動4【作業】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活動5【導入】拓展延伸

1、多個數連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減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連減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找準整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連減:小魚圖,初步感受連減

1、課件:你們觀察,發現了什么?(一共有6條小魚)你們剛才看到什么了?(游走了1條),再看,又發現什么了?(又游走了3條)你能連起來說三句話再提個問題嗎?(6-1-3=2)

2、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誰列式?

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你知道叫什么嗎?像這樣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算式,叫連減。(出示課題)

3、你會讀算式嗎?誰能象他那樣讀?

4、6表示什么呀?(河里一共有6條魚)游走的1條是從幾里面去掉?3表示什么?游走的3條是從幾里面去掉?5在哪呢?(記在我們的腦子里)。

二、小鴨圖,加深連減意義

1.連續播放畫面,細心觀察,你會講故事嗎?

2.你能列個連減算式嗎?

(匯報圖意,列出連減算式)

3.齊讀算式

三、小兔情境,清晰部分與整體關系

1.你們看,這里住著小兔,你們知道住著幾只小兔嗎?為什么?你們看,先跑出來幾只?又跑出來幾只?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誰會列式?10-4-2,這里的4表示哪部分?2呢?剩下的4呢?(指名到前面為大家指出)(分別說說每部分表示的是哪部分)

3.小結:我們今天認識了連減,,我們會讀、會算。

下面我們來動手做。

四、鞏固練習

1、小松鼠

一共10只松鼠,地上有幾只?樹上有幾只?問題是樹洞里有幾只?

你能列出連減算式嗎?

2、讀讀算算

8-5-3=5-2-1=9-5-4=10-2-7=

3、逆向思維訓練

(1)月亮說:“我可以表示一個數嗎?”

7-2-3=月亮,月亮代表幾呢?你是怎么想的?

(2)小貓可以代表一個數嗎?小貓-4-2=1,小貓代表幾呢?

(3)大樹可以代表一個數,9-大樹-3=2

(4)7-()-()=1

你是怎么想的?

4、你能舉例說生活中的連減的例子嗎?

5、滲透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你猜想各部分可能會是幾?如果整體是10,求各部分應該怎么做呢。

6、我們帶10元錢,可以買什么?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連減,是從一個數里連續去掉兩個數的運算叫做連減。連減就是從第一個數里減去第二個數,用這個得數再減第三個數,就是最后的得數。

六、作業:補充計算

七、板書設計:連減

9-2-2=5

教學反思:通過生活實際的問題,學生理解連減的含義較好。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4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98101頁 學看整時。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

2、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會認讀整時,感受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學 具:自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要求你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制作一個鐘表的模型,經過老師的檢查,發現你們每個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的家里有沒有真的鐘表?它有什么用???

2、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看時間用)

3、師: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時候需要看看時間???

4、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上學時、看動畫片時等等)

5、師:除了在家里,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鐘表?

6、生自由回答。(電信局的樓頂上、火車站的大廳里等等)

7、師:看來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看鐘表》。(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發散、聯想到哪些場所、什么場合用到時間,充分交流對時間的了解和認識,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時間,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學看整時

1、認時鐘表面。

①、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許多鐘表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課件演示各種鐘表圖片) 它們雖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課件演示:鐘表面)

②、師:鐘面上都有什么?(生自由發言,可能會說:有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師隨著學生發言引導小結)

③、師:每個鐘面上都有12個數字,我們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好嗎?(生數)你們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生自由發言)

師:鐘面上的12個數字,每個數字都表示一個時刻。1代表1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1點,1時是數學語言,在數學課上我們要用數學語言來表達。2呢、3、4、(師指鐘面說幾個數字)

④、師:鐘面上有兩個表針,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課件輔助演示)跟著老師再認一遍,短的是?長的是?

注:③④的引導順序要隨學生的發言調整。

2、學看整時。

①、師:那你能告訴老師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學生很可能會說出3時,師課件輔助演示)

師:為什么是3時?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發言)

師:你的想法是對的!(或你真有想法!)時針指著3,分針指著12就表示3時。(要訓練孩子說完整話: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②、師課件依次出示三個鐘面:7時、10時、8時

師:你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1: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就是7時。

生2:時針指著10,分針指著12就是10時。

生3:時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③、師課件同時出示三個鐘面:我們把3時、7時、8時、10時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板書:3時 7時 8時 整時)

⑤、師: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整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整時的判定對于學生而言不是很難,通過對四個鐘面整時的判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這里設置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⑥、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總是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試一試:(學生利用手中學具撥出整時)

①、活動要求:一組撥1時,二組撥2時,三組撥3時

②、生活動

③、反饋。(讓其他組的學生作判斷)

4、數字符號表示法:

①、(課件演示電子表、手機、電視屏幕上的時刻):你見過這樣的時間顯示嗎?(師指課件:這是幾時?)這也是一種時刻的表示方法。

②、(課件出示7時、10時、8時)7時還可以寫成7:00,也讀作七時

③、同樣的方法寫出10時、8時。

三、鞏固練習

1、快樂的一天:

①、師引:有一個小朋友也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么度過的,好嗎?

②、學生邊回答邊課件反饋。

2、過1小時是幾時?

3、為什么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

四、數學文化

古代計時工具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5

設計說明

“幾個”和“第幾”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因為生活情境中經常用到它們。幾個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于剛入學的學生,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節課的設計重在指導學生區分“幾個”和“第幾”。

1.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動物園為情境,在門口排隊買票為主線,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幾個”和“第幾”的含義,并了解“第幾”的相對性。

2.重視小組合作的探究式學習。

本節課每個環節的設計都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的,通過小組成員不斷發現,知道了“幾個”表示物體數量的多少,而“第幾”是其中的一個,明確了基數和序數的含義,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更應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本節課中教師設計了一些有層次、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比較的過程中自然地訓練了思維,并掌握所學知識。如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F在有幾人在排隊?誰排第1?那位叔叔現在排第幾?軍人阿姨呢?讓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這些問題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不斷的辨析比較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學具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看哪位同學反應最快!聽好了,請同學們舉起自己的右手,聽口令,好,開始,左邊的眼睛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左眼)右邊的耳朵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右耳)輕拍你的前胸3下,輕拍你的左肩5下……

師:同學們真聰明,為了獎賞你們,老師要帶同學們去動物園參觀,你們想去嗎?(想)

課件出示動物園的售票處。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動物園的售票處,人們井然有序地在排隊買票)

設計意圖:由教師與同學們做口令游戲導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使學生明確前、后、左、右、這幾個準確方位,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學習第幾。

(1)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圖中的情境。

(學生描述)

(2)說一說,有幾個人在排隊買票?

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進入動物園,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后面的兩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幾人?后面呢?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再次在具體情境中明確第幾,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3)說一說軍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學生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場所應當自覺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設計意圖:模擬現實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感知第幾的含義,深化了學生對序數含義的理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滲透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2.區分“幾個”和“第幾”。

(1)請同學們再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誰?有誰愿意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學生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同學們已經明確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樣都是“5”,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嗎?你是怎樣理解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2)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明確:圖中有5人,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數量,叔叔排在第5,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樣是“5”,意義不同。

(3)討論圖中的兩個“5”分別表示什么。(學生明確:“5人”表示購票的人數,“第5”表示買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感知自然數的兩個含義。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對比“5”和“第5”兩個數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自然數基數和序數含義的理解。

3.感知“第幾”的相對性。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出示課堂活動卡)

(1)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體的情境中區分“幾個”與“第幾”。

(2)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動態演示第一人買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排隊的位置變了,順序也發生了變化。讓學生感受序數的相對性,突破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請幾位同學上臺前。

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從左數第2位是誰?A同學從右數排第幾?從左數排第幾?她的右邊有幾人?左邊有幾人?

5.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排隊游戲,使學生明確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后從1開始數起,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進一步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我帶一年級三班和四班的數學課。一年級學生入學不久,大部分孩子聰明可愛,活潑好動。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強的可塑性。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還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但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在本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建設良好的班集體作為主要目標。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并能認、讀、寫0--1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圖形的特征和名稱,并能進行設別。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并會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達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獲得信息,加深知識的理解。

3、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進度安排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使學生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整時。

2.學會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

教學難點:

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讀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一個實物鐘。

學具準備:

每人一個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迷語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今天唐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課件出示謎語:滴嗒滴嗒,滴嗒滴嗒,鐺鐺鐺,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生:鐘。(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個鐘面)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這是唐老師辦公室的鐘(出示實物鐘),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什么樣的鐘?

(生說)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鐘和表,咱們一起來欣賞!

補充課件(課件展示各式鐘表。)

師:這么多的鐘表,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生1:它可以叫我起床,讓我不遲到。

……

師:對,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提醒我們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師:請同學們拿己準備的鐘,(展示大鐘面)仔細觀察你們的鐘面,鐘面上都有什么?

(讓學生充分地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師:那你能說說有哪些數字?

生:從1到12。

師:那你能一個個的數給老師聽一下嗎?

師:上面有數字,那還有什么呢?

生:還有針,一個長,一個小。

師:能用更好的詞來說說嗎?

生:老師那個中間有個圓圓的東西。

師:是呀,一個長針,一個短針,但是我們總不能叫它長針、短針吧!誰知道它的名字?

生:時針。

師:你知道時針,那你知道哪個是時針嗎?

生: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

師:說的真好,你怎么知道的啊,雖然我們還沒有認識,但這個同學已經給我們指出來了。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師: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

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一學生指出老師鐘模型上分針與時針。)

(由學生自己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并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提問)

三、認識整時

師:認識鐘了,要知道準確的時間,咱們必須學會看鐘表。

1.課件出現:情境圖

師:小朋友們,看看圖上畫了什么?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

生:7點

師:在數學上我們叫它7時。(學生跟讀7時)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怎么知道是7時的?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

生:7時,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師:我們說這個鐘面表示的時刻是7時,因為他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

2.出示8時的鐘面

師:現在又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3.出示鐘面時間分別是3:00、6:00的鐘面

老師這還有兩個鐘,你們來說一說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剛才我們認識的這些時間,我們都把他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當鐘面表示整時的時侯,我們看看這四個鐘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如果無法回答,再按照下面藍色的字方式引導)

生:...

師:他們的.分針都指向幾了?

生:12

師:好的,分針都指向12。再看看時針呢?指向幾?

生:7

師:再看第二個鐘面呢?第三個鐘面、第四個鐘面呢?

師:分針指著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師板書該結論)

師:小朋友們把這句話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看看誰的聲音最好聽,準備好了嗎?(生讀)

3.認一認

師:你們讀得真好,聲音真好聽。現在你們會認整時了嗎?

生:會

師: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撥鐘面5時,12時,生認讀)

師:這是12時,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個時刻的鐘面是什么樣子的?你發現了什么?

生: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

師:說得好,你的小眼睛觀察得真仔細。那你們想不想也來撥一撥時間啊

生:想

4.撥一撥

⑴師:那好,現在拿著你們自己帶來的鐘、表。張老師說一個時刻,你們馬上把他撥出來,聽好了。(1時,11時)

學生撥,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撥的。

⑵師:你自己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讓學生到展臺上展示)

師:我們現在把自己的鐘表放在一邊,讓他休息一會。

四、教學記錄整時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并且讀出了整時,現在我們來學一學怎樣用筆把整時記錄下來。

1.出示情境圖:我們知道,7時菲菲起床了。7時,先寫一個“7”,再寫一個“時”字就可以了。讀7時。(在課堂本上自己寫7時)

師:在這個房間里面還有一個鐘,看誰的小眼睛最厲害,找得最快,

生:......

師:菲菲床頭的這個鐘叫電子鐘,仔細觀察桌面上的電子鐘是幾時幾分?7時也可以象電子表一樣,用數字表示:先寫7,再寫兩個圓

點,再寫兩個零。(生在課堂本上跟著老師學寫)

2.學生把剩下的三個時間(8時、3時、6時自己用兩種寫法寫在本子上,請學生上黑板完成,講評。)

五、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認識了整時,并會寫整時。我們來看看小明在干什么?

1.P92小明的一天(根據時間,如果時間還有很多,可做;如果時間不夠,先完成第2題練習,這個作為家庭作業)

師:請小朋友們在書上用兩種方法幫小明記錄時間。(學生獨立完成)

展示學生練習

師:我們發現明明是個特別聰明的孩子,他每天都會把時間安排的好好的,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睡覺,他都安排得特別的好,你們想不想像明明一樣,做一個會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呢?

生:想

師: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下一天的時間安排,然后把時間記錄下來,好不好?

生;好

(2)師:現在我們再來做一些練習,請小朋友們看看第一鐘鐘面顯示的是幾時?生:3時

師:請你們想一想,1個小時過后會是幾時呢?

生:4時

師:第二個鐘鐘面是幾時?

生:9是

師:那如果再過1個小時,你知道是幾時嗎?

生:10時

師:那第三個鐘呢?

生:5時

師:再過一小時是幾時

生:6時

師:請小朋友們看第二道題有三個鐘誰來說說每個鐘面分別是幾時?(4時、3時、12時)

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一個小時前,這三個鐘又應該是幾時。(3時、2時、11時)

師:小朋友們真棒,很快就掌握了知識。時間啊,就是這樣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流走了,就像唐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認識鐘表的這節課,再也回不來了。所有我們要珍惜時間還要愛惜時間,明白了嗎?

六、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8

設計說明

本課時學習的是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學生用“湊十法”進行口算的開始,為了學好本課時的內容,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我在教案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重視新課前的鋪墊孕伏。

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復習數的組成和10加幾,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使新舊知識間的過渡更加順暢。

2.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實踐出真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從而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正確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打好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若干根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復習題。

1.填一填。

2.在( )里填入適當的數。

( )+10=13 10+5=( )

10+( )=12 11=1+( )

14=10+( ) 17=10+( )

3.9和幾能湊成10呢?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復習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師:勝利小學在開運動會,學校為了讓同學們增加能量,補充體力,讓后勤部給全校的同學每人發一盒飲料。

(1)提問:箱子里面有幾盒飲料?箱子外面有幾盒飲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飲料,該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9+4)

(3)你會計算這道題嗎?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會很快算出答案。(板書:9加幾)

動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擺出來。

2.組織學生班內交流,說說自己的算法。

預設 生1: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數,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擺9根小棒,然后接著往后數,數一個數擺1根小棒,數到13時正好擺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4根小棒,然后從4根小棒里拿出1根,與前面的9根小棒湊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從9數到13。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簡便呢?為什么?

3.小結:同學們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確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簡便,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究的“湊十法”。

4.課件演示“湊十法”,學生仔細觀看。

5.動手擺小棒,親身體會“湊十”的過程,然后填寫下面的思維圖。

6.總結“湊十法”。

(1)計算加法時,把其中的一個較小的加數分成兩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與另一個加數相加湊成“十”,再與另一部分相加,這種方法就是“湊十法”。

(2)順口溜總結: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學生齊說后同桌拍手說順口溜)

7.反饋練習:完成教材89頁“做一做”1題。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出算式的得數,加深了學生對“湊十法”的直觀認識,有助于學生理解計算方法。

實踐應用

完成教材90頁2、5題。

全課總結

在計算9加幾時,用“湊十法”可使計算變得簡便、快捷,希望同學們多加練習,把“湊十法”熟練地運用到計算當中。

布置作業

教材90頁1、3、4題。

板書設計

9加幾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9

教學內容:

86~87頁練習十5~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9加幾的計算方法

2、熟練計算9加幾

3、聯系生活應用

教學重難點

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卡片、紅旗

一、基本練習

9+5=9+8=9+2=9+7=9+4=

看卡片,讀算式,說得數

二、鞏固練習

1、第5題奪紅旗

指名兩個學生奪紅旗,其余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頒發紅旗。

引導比較兩邊的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第7題小動物回家

游戲

森林里修了許多新房子,每種動物都有,請你幫小動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標有141311121718的樓房,指名扮演小動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題

讓學生弄清楚每種商品的'價格

你可以提哪些數學問題

你喜歡那兩種玩具,買這兩種玩具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填空集體講評。

4、第9題

指導弄清題意

數一數大樹前有幾只小兔?樹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學生獨立列式,師巡視輔導。

指名匯報講評

5、思考題

出示珠子圖

指導看懂圖意

依次數出每顆黑色珠子前面的紅色珠子有多少顆?

看一看,紅色珠子的顆數有什么規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顆?

小組討論

指名匯報。

板書設計

9加幾的練習課

8+9=179+8=17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0

教學目標

1、繼續鞏固“湊十法”,能逐步脫離實物正確口算8、7、6加幾。

2、在觀察、交流、比較中的活動中,理解并會運用“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的計算規律,體會算法多樣化。

3、在學習中不斷獲得自信心,能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些計算方法,如點數、接著數、利用數的組成計算,和“湊十法”等,其中“湊十法”是進位加法中常用的計算方法,它具有規律性強、易于理解、過程簡捷等特點。即體現了十進制記數法的優越性,同時也是后繼的學習的`基礎。

通過前測發現,一些學生能正確計算8、7、6加幾,但在訪談中發現學生是在學前經過了家長的反復訓練,只是能知道計算結果,不明白計算方法,屬于機械的計算。

重點難點

逐步脫離實物正確口算8、7、6加幾,體會算法多樣化。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復習導入

1.師:比一比看誰算得快。(復習數的組成)

2.今天我們一起乘車去公園,看看誰能準確的算出車票上的結果?

選擇9+4借助擺小棒說明計算方法?

活動2【講授】從具體到抽象,真正理解計算方法

1.創設情境,引發探究

(1)大家看,汽車來到了公園門口,這里有許多人在等著買票,你們知道共有幾個小朋友嗎?應該買多少張門票呢?(出示主題圖)

(2)生匯報并交流。你是怎樣知道的?

①數的②接數法③8+5

2.動手操作,理解計算方法

8+5該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學具擺擺,并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填寫框架圖,再現計算方法。

4、回憶,形成表象

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8+5的計算方法。

活動3【講授】脫離實物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1、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抽象出算式。

師:到了中午,同學們都餓了,大家一起來到快餐廳,(課件出示:一些食物及售價,由教師介紹。)

師:如果每個人可以買兩個食物,你最想買什么,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錢嗎?怎么列式?請你把算式寫在紙條上。

教師將學生寫的算式貼在黑板上(貼的時候分成兩組,一組是大數加小數的算式,一組是小數加大數的算式。)

2、自主探究,感受多種計算方法。

師:你會計算哪道題?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教師分以下幾個層次教學。

(1)重點說“湊十法”,體會湊十法既可以拆大數也可以拆小數。(板書框架圖)

(2)感受“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的計算規律。

學生先計算一個大數加小數的題如9+8,說明計算方法,這是學生的計算應該完全脫離開實物。然后再從黑板上找到8+9的算式,問你能很快地算出結果嗎?用的什么方法?把兩個算式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發現規律。最后找出有同樣規律的一組算式。

(3)任選一道題,把你喜歡的計算方法說給同桌聽。

活動4【練習】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1、填一填。

(1)比8大2的數是(),比7多4的數是()。

(2)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數是()。

(3)17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2、直接說出計算結果。觀察左右兩邊的算式能發現什么?

7+4=6+5=

7+6=8+7=

5+6=8+3=

7+8=6+7=

3、在○里填上“”>“<”或“=”。

6+9 ○ 16 18 ○ 8+8

7+8 ○ 8+7 7+5 ○ 7+6 8+5 ○ 6+5

4、老師也有一些購買食品的方案,請直接說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食物1食物2總價錢

8元9元8+9=

8元8元8+8=

8元7元8+7=

8元6元8+6=

8元5元8+5=

8元4元8+4=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知識延伸

1、小結:同學們,今天表現棒極了,那你們學會了什么?(板書課題)

2、拓展:請大家回家完成一項任務,如果你的爸爸、媽媽給你20元錢,算一算自己買完食物后還剩多少錢?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1

教學內容:

15減幾

教學目標:

1、掌握15減幾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15減幾的計算題。

2、經歷探究15減幾計算方法的過程,感受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普遍適用性。

3、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口算。

12-4=11-6=13-5=12-7=11-3=14-8=

學生口算出結果后,抽學生說一說13-5和12-8的`具體計算過程。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11減幾,13減幾的基礎上,這節課繼續學習15減幾。板書課題:15減幾。

二、進行新課

校園一角有一塊空地,學校決定給空地披上綠蔭,因此全校同學響應號召,都去植樹,瞧,這邊有4個小朋友正在植樹。(出示課件例2)

4個小朋友有植15棵樹的任務,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完成任務沒有???學生觀察圖后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還要植多少棵?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列出算式:15-9=

教師:同學們,開始我們學習了14減幾,那么你們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來計算15-9?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將交流的結果告訴大學,教師選取3種,板書:

因為6+9=15,所以15-9=6。

10-9=1,5+1=6

15-5=10,10-4=6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這多么的方法來計算15-9,非常好。請你們用上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1道題,選擇你自己喜歡的一題,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先獨立計算,再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里交流,最后每組出1名代表將本組的算法講給全班同學聽。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兩道題的聯系:兩道題都能想一個加法算式來計算,由7+8=15,可以計算兩道減法算式:15-7=8,15-8=7。

教師讓同桌的一個同學說一道加法算式,另一個同學說兩道能用這個加法算式計算的減法算式。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里,一是借鑒前面的計算方法來計算15減幾的題目。二是在計算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兩道題的聯系,從中強化想一道加法算式兩道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按課堂活動的方式寫出15減幾的算式,完成課堂活動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發現?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整時與半時的區別,半時的兩種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1.出示明明起床、吃飯、讀書、運動的圖片。

2.提出問題。

A.同學們,勤勞的明明要寫一篇日記,他還沒有學過鐘表的表示法,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的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明明早晨6點就起來了。

B.他在什么時刻吃早飯呢?這個時刻以前我們沒有學過,你知道嗎?

生:7時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時刻開始讀書的呢?

生:他在8時半讀書。

D.下午明明他們有一節體育課,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時刻嗎?

生:3時半他在踢球。

揭示課題:明明是個很守時的孩子,他每天6時起床,7時半吃飯,8時半讀書,3時半踢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半時。(板書)

[運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景,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為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課件出示3時半鐘面。

A.你能說出這是什么時刻嗎?請用你的學具鐘表,依照圖上鐘面撥一撥。

B.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自主匯報:時針指向3和4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3時半。

3.依次出現4時半、10時半、7時半

請小朋友們觀察,并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A.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發現4時半、10時半、7時半它們的分針都指向6。

B.半時和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時它的分針都指向12,半時它的分針都指向6。

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

4.引導學生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

整時有幾種表示法?想一想半時的電子表表示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生歸納:電子表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通過動手撥一撥,觀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

三.實踐應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戲活動

A.教師說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鐘表學具撥一撥。

B.同桌合作,一個說時刻,另一個撥出來,相互交換。

3.讓學生任意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一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后,鼓勵同學們上臺講一講自己最喜歡在那一時刻干什么?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中的樂趣。有學好鐘表的欲望。]

四、全課小結

今天大家都學會了新本領。我們可以一起來幫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記了。

同學們,我們認識了鐘表,知道了時間是很寶貴的`,希望小朋友們像明明一樣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五.拓展創新

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六。

[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六的活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認識半時是認識鐘表的第二節課,學生已經在前一天認識了鐘面也知道了整時的表示法。這節課是上一節課的延伸。我的設計上主要是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去主動的獲取知識。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課初通過讓學生幫明明寫日記的要求,讓學生產生幫助別人的意識,有了一定的目標性,因而很快地進入了狀態。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積極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節課很多知識的總結都是由學生通過自主的討論,操作自己得出來的。學生通過觀察,以及動手撥一撥、認一認,自己找出半時的時候分針、時針所指位置的特點。在反復操作中強化學生對半時的印象,但又不覺得枯燥。因為即使在練習的設計上,我也力求多變和有趣,通過游戲的形式去鞏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在課末布置的作業中讓孩子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周末,使所學知識能夠真正派上用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3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1.注重認數與生活相聯系。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應用于生活。本節課教學中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從農家小院中抽象出1~5各數,通過培養學生建立概念,使學生感受到數就在自己的身邊,運用數可以簡單明了地表示許多現象。

2.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實踐和合作交流。

通過“找一找”“擺一擺”“撥一撥”“寫一寫”等活動,使學生把數物體的個數與認數聯系起來,初步建立數感,同時培養了學生認真寫數的習慣,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1~5的數字卡片 點子圖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1~5的數字卡片 學具盒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更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雙休日,小明來到了鄉下的奶奶家,看,奶奶家的'小院多熱鬧??!(課件出示教材14~15頁的主題圖)

觀察圖畫,你能把圖畫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嗎?

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新穎的圖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欲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數一數。

1.觀察教材14~15頁的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數一數每種事物分別有幾個。

2.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將卡片1~5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與同伴說一說,既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看到的東西,也能使學生從交流中獲得新的信息,培養學生清楚表達的能力。

(二)認真觀察,自主學習。

1.認識1。

(1)你看到圖中哪些事物是用1表示的?(學生自由回答)

凡是像這樣,1個人、1只小狗等都可以用數1表示。

(2)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數1表示?

(3)請你從學具盒中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1)圖中哪些事物是用數2表示的?(學生自由回答)

像這樣,2盆米、2只鵝都可以用數2表示。

(2)圖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數2表示?

(3)請你從學具盒中拿出2根小棒。

3.認識3。

(1)你從圖中看到了3個什么?

(2)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數3表示?

(3)請你拿出3根小棒,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試著擺一擺。

4.認識4、5。

(1)你會用上面的方法來認識4和5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2)舉個例子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3)動手擺一擺,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數一數”“擺一擺”等活動,把事物的個數與認數聯系起來,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同時明確事物的個數相同,可以用同一個數來表示,使學生初步感知抽象出數的過程。然后,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通過學生進行有關數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錄像。

(1)商場外景鏡頭。

(2)商場物品遠景鏡頭(依次播放食品類、家電類、鞋類、文具類、服裝類)。

(3)商場物品近景鏡頭。

①柜臺物品;②售貨員正在擺放文具;③顯示擺放結果。

2、商品柜臺及相應物品。

3、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1)播放錄像①:商場外景鏡頭。

(2)播放錄像②:商場物品遠景鏡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通過看錄像,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播放錄像③:商場物品近景鏡頭(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阿姨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學生結合所看錄像說說什么是分類。

(2)猜一猜。

繼續觀看錄像從而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柜臺,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的題目。

(1)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學生中分類的不同方法。

3、完成練習六第1~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不是同類。

4、補充練習。

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后匯報說明。

三、全課小結(略)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5

教學內容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三、鞏固發展

1.把下面圖形分類,再用學具擺一擺,比較同樣多、多些、少些。

(1)○和△比( )

(2)○和☆比( )

(3)☆和△比( )

2.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1)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和△同樣多。

(2)第一行擺6個△,第二行擺○,○比△少2個。

(3)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比△多3個。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是同樣多、多些、少些。)

五、布置作業

1.指著書上5頁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圖說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2.用學具邊擺邊讀,理解同樣多、多些、少些。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6

課題 一起做游戲 課型 數學游戲課

教學目標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的經驗和利用數學解決問題。

2、 能夠從游戲中獲得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3、 在游戲中體驗到用數學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夠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幾個立體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積木、撲克牌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導入,開展活動。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積木。你們瞧,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

1、玩“搭積木”游戲。老師講解游戲規則。

①每組有十個各種形狀的物體,拼搭時,10個物體都要用上。

②搭出的.作品要有創意。

③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組獲勝。

2、學生兩個人一組,玩搭積木游戲。

二、評比活動,總結經驗。

1、各組展示各自的作品,評選“小小設計師”。

2、全體成員進行評比,并說說評比中的發現。

3、議一議。

在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三、小組合作,操作體驗。

談話:剛才的游戲,有趣么?接下來,我們要四個人一組玩一個游戲,你參加嗎?

1、四人一組開展游戲

2、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①一邊摸牌,一邊算牌上數的和。

②結果比10大的被淘汰。

③ 結果最大的人獲勝。

④ 結果一樣大的,誰摸牌少誰獲勝。

3、第一輪游戲開始。

① 4人一組,展示各組的游戲情況。

② 游戲后,小組派代表說說游戲中的發現。

4、出示第91頁的“玩一玩”主題圖。

①提問:淘氣已經摸了3、5,還摸嗎?

②淘氣如果繼續摸牌,摸到幾才能獲勝?摸到1可以嗎?為什么?

5、第二輪游戲開始。

①展示某一小組的游戲情況。

②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四、總結活動,深化認識。

通過今天的數學活動,你有那些想說的?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后反思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7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P83)

【教學目標】

一、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并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二、發展性目標:

1、認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數的過程。

2、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講衛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

1、計算:使學生熟練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其中包括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2、用數學: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難點】

1、基數與序數:雖然在1—5的加減法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數與序數的意義,知道第幾和幾個的含義。但是由于數字的增大,所以這里依然是難點。

2、用數學:其中包括一圖兩式、一圖四式、帶有大括號的圖畫應用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應用題,對于學生來說,看懂圖意,選擇正確的方法計算是個難點。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法【編排結構】

教材的知識順序和結構與原通用教材相似。但認數部分不再一個一個的認,合并為三段。節約了時間、提高效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數的關系。10比較特殊仍單獨編排。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編排特點】

1、相對集中安排6~10的認識。

教材改變了傳統教學逐一認識10以內的書的作法,采取相對集中的辦法,講6和7、8和9分別放在一起認識,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自然數之間的聯系和比較大小。由于數“10”是由兩個數字組合而成的,學生認識10特別是它的寫法,相對要比前面所學的數困難一些,因此教材單獨安排了10的認識,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2、認數與計算緊密結合。

教材將6~10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穿插安排,學習一組數后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或數的組成學習相應的加法和減法。如6、7的認識和有關6、7的加減法,教材讓學生在認識數的過程中體會6、7的組成,然后通過學具拼擺有關6和7的加法、劍法計算。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利用數的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又可以使學生在計算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3、讓學生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

6~10各數的認識,教材都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產生過程的現實背景,引導學生結合生動的畫面按照數數(通過具體實物與自然數建立一一對應關系而理解自然數所表示的基數意義)→認識數字→數的順序→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序數→寫字板→數的組成的順序認識數,這個過程不僅從不同側面展示了6~10各個數概念的豐富內涵,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的情形和機會,讓學生有條件在現實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數概念,形成相應的數感。

4、教材內容生動豐富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單元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呈現上都比較注意現實性,使教材內容成為主動從事觀察、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選擇學生所喜歡的素材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如充分利用小動物圖幫助學生認識數的計算,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學習。如第72頁用小雞覓食的生動畫面引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盡量避免直接向學生呈現

現成的答案,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認數和計算過程中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外,還兩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的內容,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

5、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教學的價值和用數學的樂趣。

本單元教材除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外,還安排了大量“用數學”的內容(如第47頁、第51頁、第58頁、第62頁等),另外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習題。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數學都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建議】

本單元作為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本單元的知識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觀察來進行的。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對事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以此豐富學生關于6~10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表象,讓他們在豐富的事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數概念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2、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

教學時要充分發揮主題圖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進學生的知、能力、情感、態度的全面和諧發展。充分挖掘畫面內容關于講衛生、愛勞動、熱愛班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導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時要注意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逐一認識、理解數概念的內涵,讓他們感受到數的含義。二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概念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4、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一是利用數的組成計算加減法,二是通過學具拼擺計算加減法,三是通過實物、圖形的觀察去完成任務。充分體現《標準》關于“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5、加強學生“用數學”活動過程的指導。

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探索,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用數學”過程的指導,在問題情境中去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以此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6、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時除用好這些材料外,好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內容中有關學數學、用數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會用教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

【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5、整理和復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免費下載篇18

教學內容:動物樂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比較多少的方法。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

2、會用“〉”、“〈” 、“=”表示比較的結果 。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聽過駱駝和羊的故事嗎?駱駝和羊通過比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處,矮也有矮的好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也是“比較”,內容也和駱駝和羊的故事一樣有趣。

二、引導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動物樂園”圖

師: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小動物們都到動物樂園幫忙,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請小朋友們自己在心里數一數,等匯報的時候再告訴老師和其他同學。m

2、匯報交流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各有幾只?(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圖上的'各種動物?

(2)師:請其他同學也在下面擺一擺:你看到了幾只什么動物?請用學具表示出來。

(3)學生擺完,引導學生觀察評價:擺出來的和看到的一樣嗎?

4、設疑激趣

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把它們比一比好嗎?

(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

(2)匯報:我準備把……和……進行比較。

5、探究方法

(1)認識同樣多和“=”(熊和鹿比)

師:咱們先把熊和鹿做比較,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

動手操作: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可以直接根據數量多少來比較,還可用擺的方法來比較,那么要怎么擺呢?請大家先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

展示、交流: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其他同學擺的方法和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擺出了不同的圖形)

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種擺法,是怎么進行比較的? (如果學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教師可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發表意見。)

認識 “=”

揭示同樣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數一樣,我們就說:它們的只數?(“同樣多”、“一樣多”、……)熊有4只用數表示寫幾?鹿也有4只,用幾表示?4和4同樣多或者說相等,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的相等關系?誰知道? 誰會寫“=”?板書:4 = 4 讀作:4等于4

(2)認識“>”、“<”(兔和猴比、猴和鳥比……)

師:接下來你們想把哪兩種動物進行比較?這兩種動物誰多?怎么比較?比的結果是什么?可以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①獨立思考 ②小組交流 ③ 全班交流

怎么比?{引導學生表述:--比—多(少)}

師: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你們知道嗎?誰會寫“>”?這個式子5>3怎么讀?(5大于3);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嗎?應用什么符號表示? 這個式子怎么讀? 3<5(3小于5)。

指導書寫:“>”、“<”

練習使用“>”、“<”(練習中引導學生想辦法分辨記憶“>”、“<”)

引導發現:開口對大數,尖角對小數。

(有的孩子說:口子大的朝大數;有的孩子說: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還有的孩子說:想到把“箭號”的一橫去掉就是大于號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洪_口朝大數,尖角對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師:在這么多的動物里面,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小鳥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也可以用數字說一說它們比的結果。

(2)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比較的知識?

(3)獨立完成第13頁練習題

小猴比小熊少 3〇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〇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4)填一填:

7〇 3 4〇 9 3〇 3 5〇 8 10〇1

2 〉□ 6 〉□ 6 = □ □= 8 □和□< 9(這幾道題,發數字卡片給小朋友,認為合適的都可以到臺上來。)

板書設計:

動物樂園

小于 < 大于 > 等于 =

開口對大數 尖尖對小數

605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官网)│深圳眼科医院│医保定点│香港希玛林顺潮眼科中心连锁品牌 | 选宝石船-陆地水上开采「精选」色选机械设备-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玻璃钢板-玻璃钢防腐瓦-玻璃钢材料-广东壹诺 | 全自动包装秤_全自动上袋机_全自动套袋机_高位码垛机_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生产线-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 水厂自动化-水厂控制系统-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闸门自动化控制-济南华通中控科技有限公司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定制工厂订制厂家-凯夫拉凯芙拉碳纤维手机壳套-碳纤维雪茄盒外壳套-深圳市润大世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爱婴幼师学校_专业幼师培训_托育师培训_幼儿教育培训学校 | CE认证_FCC认证_CCC认证_MFI认证_UN38.3认证-微测检测 CNAS实验室 | 彼得逊采泥器-定深式采泥器-电动土壤采样器-土壤样品风干机-常州索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恒温恒湿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恒温恒湿箱-东莞市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引领中高档酒店加盟_含舍·美素酒店品牌官网 | 阿米巴企业经营-阿米巴咨询管理-阿米巴企业培训-广东键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微波消解仪器_智能微波消解仪报价_高压微波消解仪厂家_那艾 | 亚克力制品定制,上海嘉定有机玻璃加工制作生产厂家—官网 | 杭州厂房降温,车间降温设备,车间通风降温,厂房降温方案,杭州嘉友实业爽风品牌 | 棉服定制/厂家/公司_棉袄订做/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棉服 | 留学生辅导网-在线课程论文辅导-留学生挂科申诉机构 | 磁力抛光机_磁力研磨机_磁力去毛刺机-冠古设备厂家|维修|租赁【官网】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广西教师资格网-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精雕机-火花机-精雕机 cnc-高速精雕机-电火花机-广东鼎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RS系列电阻器,RK_RJ启动调整电阻器,RQ_RZ电阻器-上海永上电器有限公司 | 丹佛斯压力传感器,WISE温度传感器,WISE压力开关,丹佛斯温度开关-上海力笙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走心机厂家,数控走心机-台州博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 有声小说,听书,听小说资源库-听世界网 | 轴流风机-鼓风机-离心风机-散热风扇-罩极电机,生产厂家-首肯电子 | 专业甜品培训学校_广东糖水培训_奶茶培训_特色小吃培训_广州烘趣甜品培训机构 | 选矿设备,选矿生产线,选矿工艺,选矿技术-昆明昆重矿山机械 | 耐火浇注料价格-高强高铝-刚玉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厂家【直销】 | 手机存放柜,超市储物柜,电子储物柜,自动寄存柜,行李寄存柜,自动存包柜,条码存包柜-上海天琪实业有限公司 | 国际线缆连接网 - 连接器_线缆线束加工行业门户网站 | 高铝轻质保温砖_刚玉莫来石砖厂家_轻质耐火砖价格 | 北京律师咨询_知名专业北京律师事务所_免费法律咨询 | 吉林污水处理公司,长春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长春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深圳激光打标机_激光打标机_激光焊接机_激光切割机_同体激光打标机-深圳市创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快餐店设计-餐饮设计公司-餐饮空间品牌全案设计-深圳市勤蜂装饰工程 | 拖链电缆_柔性电缆_伺服电缆_坦克链电缆-深圳市顺电工业电缆有限公司 | 发光字|标识设计|标牌制作|精神堡垒 - 江苏苏通广告有限公司 | 上海风淋室_上海风淋室厂家_上海风淋室价格_上海伯淋 | 打造全球沸石生态圈 - 国投盛世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