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 >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編寫教案有助于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辦事認真的習慣;可使備課充分,上起課來有條不紊。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體會直線、線段與射線的區別與聯系,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與線段、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書本邊、鉛筆盒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板書:線的認識)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認識直線

同學們,筆直的線里也學問!

電腦出示鐵軌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中畫的是鐵軌,鐵軌很長,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頭,像這樣兩端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的線,就叫做直線。

(1)畫一畫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直線

(2)說一說(直線有什么特征?直沒有端點無限)

2、認識線段

電腦出示馬路中的斑馬線,引導學生觀察

馬路中的斑馬線大約有多長?(師:不管是幾米,他都有一定的長度,都可以度量出來,像這樣的線叫做線段,它是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你能不能畫一條線來表示它?

(1)畫一畫

(2)說一說(線段有什么特征?直兩個端點有限)

3、認識射線

電腦出示夜景圖,學生觀察

師:這是一條什么線?你什么時候見過?它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自由的說說)

你能畫一畫嗎?

(1)畫一畫

讓學生嘗試畫射線

(2)說一說(射線有什么特征?直有一個端點無限)

4、比較三種線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圖形端點個數延長情況與直線的關系

直線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長

線段兩個端點不能延長是直線的一部分

射線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長是直線的一部分

5、認一認、說一說

(電腦出示各種直線、線段、射線)

6、線的讀法

(1)直線一條直線有兩種讀法,可以讀作直線AB,也可以把字母倒過來讀作直線BA。如果用一個小寫字母l表示直線,它還可以讀作:直線l

(2)線段請你猜一猜,這條線段該怎么讀?AB

(3)射線誰來試一試,讀出這條射線(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

思考:“射線BA”和“射線AB”有什么不同?(射線AB:端點是A,向B點無限延伸射線BA:端點是B,向A點無限延伸)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第一題(小結:經過一點能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闖三關

第一關:填空

(1)______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它沒有端點

(2)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叫做______

(3)_______只有一個端點,它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第二關:數線段

第三關:從A點到B點,哪條路線最近?(課本試一試第2題)

(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2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了解了小數的意義,知道了小數點移動所引起的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是本單元的關鍵,所以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注重以下兩點:

1.在不斷的設疑中,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問題是數學學習的主動力。通過計算大小不同的物體的面積,在已有的整數乘法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0.3×0.2的積是多少,使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積的變化規律。接著通過計算小數乘法,再次設疑:同樣是小數乘法,為什么有的積是一位小數,有的積是兩位小數或三位小數?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進而設疑: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呢?學生通過探索,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2.習題的設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習題以闖關形式出現,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習題的設計是對本節課知識點的鞏固和深化,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打造,使全體學生的智力都能得到發展,充分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課程理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同學們,市政府修建了一個街心廣場,街心廣場的中間是花壇,花壇的周圍鋪滿了地磚,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課件出示街心廣場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街心廣場情境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向往。

引導探索,初步感知

(一)探索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圖形,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都是長方形)

2.它們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3.根據圖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出問題。

(1)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2)花壇的面積是多少?

(3)地磚的面積是多少?

(4)三個長方形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面積之間可能有什么關系?

5.引導學生計算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和花壇的面積。

(學生匯報)

(1)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為30×20=600(米2)。

(2)花壇的面積為3×2=6(米2)。

師:地磚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想一想怎樣計算0.3×0.2,然后四人一個小組,互相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后全班匯報。

6.匯報結果。

0.3米=3分米0.2米=2分米

3×2=6(分米2)=0.06(米2)

師:說一說你們小組為什么要把0.3米和0.2米轉化成3分米和2分米。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兩個式子。

街心廣場的占地面積:30×20=600(米2)

花壇的面積:3×2=6(米2)

7.引導:看一看這兩個長方形長與長之間,寬與寬之間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這兩個長方形的長由30米到3米,縮小到原來的;

(2)這兩個長方形的寬由20米到2米,縮小到原來的。

師:同學們對這兩個式子中的長、寬進行了比較,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它們的面積,你有什么發現?

生:面積從600平方米到6平方米,縮小到原來的。

師:用上面的方法比較一下0.3×0.2=0.06和3×2=6,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

3、讓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產生對圖形與變換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將圖形分兩次沿不同的方向進行平移。

教學難點:

認識沿斜線方向平移的困難

教學方法:

觀察、課件演示、講授等方法

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教學程序:

一、導入

1、出示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雪橇、滴水、纜車等),回憶是什么數學知識。

2、說說下圖分別是怎樣平移的。

(1)、重點解決平移的方向

(2)、重點讓學生回顧平移的距離是怎樣確定的。

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以課件演示。

(3)、說說火箭圖是怎樣平移的?

小結:在平移時要考慮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板書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圖

(1)、先指導學生認清原來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樣移動,沿什么方向?

學生匯報,使學生認識到可以向下移動,再向右移動,也可以向右移動,再向下移動。

(3)、學生在方格紙上嘗試平移。

教師巡視指導,并了解情況。

(4)、學生匯報

在實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并請他們結合作品進行介紹(注意體現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學生完成的情況。

教師小結,并以電腦演示:可以先確定一個點,接著將這個點向右平移6格,連成圖形,再用同樣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動后的圖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兩種平移的方法外,還有別的平移方法嗎?

教師在圖上介紹沿斜線方向平移,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困難。

三、操作深化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先觀察,認清原來與后來的位置,然后嘗試解決。

反饋交流,你是怎樣數的?

教師根據學生介紹的`方法,進行演示。

再讓學生說說還可以怎樣平移?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先獨立畫圖,然后請學生在電腦上介紹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做必要的補充和指導。

核對答案,并進行訂正。

3、解決實際問題

(1)、思考,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什么地方用到過平移的知識?

引導學生回憶平行線的畫法。

讓學生根據的平移的知識畫出指定距離的平行線。

思考,在畫的過程中,誰在平移?

(2)、先指導學生認識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請學生思考可以怎樣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條路線,老師會走的多一些呢?請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猜測。

四、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對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掌握的怎樣?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2、3、5倍數的特征,熟練應用2、3、5倍數的特征進行判斷。

2.會運用2、3、5倍數的特征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感受知識應用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以及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會正確判斷2、3、5的倍數。

2.會運用2、3、5倍數的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整理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花嗎?你都喜歡些什么花?學生回答。

師:小明的媽媽也非常喜歡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馬蹄蓮10元/枝,她買了一些馬蹄蓮和郁金香,付給售貨員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媽媽馬上就知道找回的錢不對。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斷的嗎?(多媒體出示教材練習三第12頁第7題圖片)

引導學生分析:由于媽媽買的是馬蹄蓮和郁金香,馬蹄蓮10元/枝,所以它的總價是10的倍數,也就是整十數,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總價是5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兩者合起來的總價一定是幾十元或幾十五元,因此,服務員找的錢數不對。

小結:5的倍數的和還是5的倍數。

那么:2的倍數的和(還是2的倍數),3的倍數的和(還是3的倍數)。

師:同學們靈活地利用了5的倍數的特征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非常了不起,這節課我們就來針對這些內容進行相關的練習。

板書課題:2、5、3的倍數特征的練習

【歸納提高】

1.2、5的倍數,都只要判斷哪個數位上的數就可以了?3的倍數怎樣判斷呢?引領學生回顧,梳理2、3、5的倍數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數一定有一個什么因數(1除外),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數?什么叫偶數?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數有(),偶數有(),是3的倍數有(),是5的倍數有(),同時是2、5、3的倍數有()。

(2)的三位偶數是(),最小的二位奇數是()。

(3)同時是2、3、5的倍數的三位數是(),最小三位數是()。

【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做教材第12~13頁練習三第8~12題。

【課堂小結】

提問: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對2、3、5倍數的特征進行了練習,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實際上運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只要我們用心思考,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相信大家還會有更多的收獲!

【課后作業】

1.閱讀了解教材第13頁練習三后面“生活中的數學”和“你知道嗎?”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5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經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許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重點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

難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量角器、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旁記補充

一、導入:

師:最近講了什么知識?(角的知識)

誰愿意說說什么叫做角?

師打開一個口袋,里面是各種角:

師:我們每組都準備了許多角,面對這些角,你們打算怎么研究?(分類)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把每組的角進行分類。

師: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你們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嗎?

學生邊小結什么是直角、銳角、鈍角。

板書:銳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鈍角:大于90°

2.你們是按角的度數進行分類的嗎?

師:你們量了嗎?量一量。這些角各有什么特點?在這三類角中,哪一類角比較特殊?(直角)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是直角?

3.請選擇適當的學具,每人畫一個直角。

指名匯報,你選擇了什么學具?怎么畫的?

4.用最快的速度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幫同學檢查的?(板書:目測、量、比三角板)

5.小結:以90°的直角為標準,來判斷銳角、鈍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個直角貼在黑板上)

6.認識平角和周角。

①師:除了這些角,你們還知道什么角?你對平角、周角有什么認識?打開書P41,自學例2.

②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動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書: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師:你還發現平角、周角與什么角有關系?板書補充:1平角=2個直角

1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師:那我們來看鈍角。只說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補充?

板書:鈍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鞏固認識:

1、先判斷是什么角,再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想一想,你們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題

3、P43、4看圖填一填

4、P43、1先估計再量出圖中各角的度數。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角的分類)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P43、3、5學生匯報:角的知識

學生回答角的概念

動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小組討論交流后全班匯報

學生補充說明鈍角的概念

學生獨立判斷比較,全班訂正

復習角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通過將角進行分類,加深對角的理解。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發現、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運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究、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請兩位同學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機場見到了我,你們會怎么樣?

生:(齊)高興激動。

生1::打個招呼,宋老師好。

生2:宋老師好!

師:我把這個過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來,提問是有兩個宋老師嗎?

生:不是,是分別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聲地)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習新課埋下伏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非常高興。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

1、引入主題圖(:植樹情景及信息):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1)閱讀理解: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生2:每個小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書:(4+2)×254×25+2×25

2.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么符號連接?生讀等式

板書:(4+2)×25=4×25+2×25

生讀算式(4+2)×25=4×25+2×25

3、春季運動會李老師欲訂購9套運動服,上衣每件58元,褲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錢?

口頭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讀等式)

4、觀察這兩組算式,請你寫出一些類似的式子.

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寫出幾組算式,有很多學生已經用字母或圖形表示的。(3個學生寫錯,2名學生自己改過來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

(3+2)×4=4×3+2×4

(10+2)×5=10×5+2×5

(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錯的,括號里應該是兩數之和。

生4:(+)×=×+×

(a+b)×c=a×c+b×c

a×(b+c)=a×b+a×c

師;嘗試用文字總結發現的規律

生:兩個數相加,乘第三個數,可以先把第三個數分別與前兩個數相乘,再相加。、、、、

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體歸納。

抓住:兩個數和、分別相乘

小結:這個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是我們的數學前輩們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也就是---(電腦出示下面的文字)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6、討論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師:乘法分配律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不同,大家討論一下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課前老師與兩位同學見面一樣,老師和兩位同學分別握手再求和。

生2:括號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學回來,站在門外,爸爸和媽媽在房子里,我進門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媽媽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

學生的方法很多。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模仿寫算式和尋找記憶方法的環節,讓學生體會理解分配律的本質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三、鞏固新知,嘗試練習

1、數學王國正在舉行有獎競猜的活動,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獎品嗎?

(12+200)×3=□×3+□×3

15×(40+2)=□×40+□×2

2、數學游戲:找朋友

(1)找出得數相等的兩個算式,(將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一共出示了四組算式,讓學生在辨別正誤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提問:22×7+18和(22+18)×7是朋友嗎?如果要讓它們成為朋友,該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兩組

甲組乙組

①100×31+2×31①(100+2)×31

②9×(37+63)②9×37+9×63

③(22+18)×7③22×7+18×7

分組計算比賽:女生計算甲組的三道題,男生計算乙組的三道題.看誰算的快。

(設計意圖:制造沖突,引出認知矛盾)

男同學這組為什么算的慢?你們認為這樣比賽公平嗎?你們有沒有辦法很快算出得數?(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簡便計算的方法:把乙組題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種形式,使計算簡便。)

小結:能口算,并且能湊整十、整百數,算起來比較簡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這一環節進行充分運用,滲透簡便運算的意識)

四、運用規律,內化新知

(8+4)×25=34×72+34×28=

先觀察,說一說算式特點,再嘗試計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前后呼應,既顯示了內容的完整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堂總結與評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意識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4+2)×25=4×25+2×25

(a+b)×c=a×c+b×c

甲組乙組

①100×31+2×31①(100+2)×31

②9×(37+63)②9×37+9×63

③(88+12)×7③88×7+12×7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7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口算.

0.3+0.4=0.2+0.6=1.4+1.5=0.33+1.25=0.9-0.5=

4.8+2.2=3.5-2.1=5.5+4=19.5-0.5=7.2+1.6=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對答案。

2.豎式板算:(每組叫一名同學上黑板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4.89-2.643.61+1.377.75-6.352.82+3.17

點撥: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或減起。)

3、揭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的小數減法.

二、目標實施

1、創設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促進你們健康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進行體檢,其中有一項是量體重。你知道你的體重是多少嗎?今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在量體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匯報:(笑笑體重38千克、淘氣體重45.2千克、丁丁體重33.4千克。)教師板書

3、根據情境圖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2、淘氣比笑笑重多少千克?3、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4、丁丁比淘氣輕多少千克?5、笑笑比淘氣輕多少千克?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氣和丁丁一貫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們試著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4、課件出示: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為什么這樣列式?

(1)自主嘗試計算:

(2)交流匯報:

啟發學生思考:根據45.2-33.4這個算式,想:計算小數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師生共同小結

計算小數減法時,小數點要對齊即相同數位要對齊;十分位不夠減要從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

(4)計算:23.5-16.8

(5)討論歸納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低位減起;③十分位不夠減向個位借1,然后再減.

5.課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2)獨立嘗試計算

(3)小組內交流

(4)匯報:

(5)點撥:把38寫成38.0你知道是根據什么嗎?(這是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即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6、課件出示: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基本性質。練習說一說。

7、嘗試做:

1.25+6.05=78.3-6.9=

(1)觀察第一題的計算結果你發現了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有0。)

我們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計算結果如果在小數的末尾有0可以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把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2)強調:哪一位不夠減要從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減.

8、小結:今天通過量體重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加減法的進位加、退位減)

討論交流:計算這樣的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總結:(1)小數加、減法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或減起;

(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確定好小數點的位置.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準確地計算。

2、能選擇簡便的方法準確計算。

教學準備:

購物小票、購物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課本超市購物圖,笑笑在收銀臺結算賬單。師:笑笑正在核對找回來的錢數對不對,讓我們一起幫助她。

2、師出示購物小票,學生說說上面都有些什么內容?(生答貨號、銷售價、數量、應付款、實付款、實收、找零。)

3、師:怎樣幫助笑笑核對找回來的錢數對不對?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板書課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對小票。

師:同桌互相說說通過觀察購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買了什么嗎?我們可以怎么幫她?

2、匯報學習情況,先把一個蛋糕和一瓶橙汁的價錢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減去買東西花的錢,看剩下的錢和購物小票上找零一項的錢數是不是一樣。列式:20-(12.30+4.85)。

師指名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組討論,核對小票,還可以怎樣算?引導學生探究還可以用買東西的錢加上找回的錢看是不是等于20元錢。列式為:12.30+4.85+2.85。

4、師生小結算法。

計算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按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沒有括號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順序來計算。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

三、練習運用,體驗成功

1、模擬購物。

師:我們小組合作,模擬購物。一人當售貨員,其他三人扮演顧客,到貨架上選自己需要的、喜歡的文具,選完后填到購物單中,請售貨員算一算買這些商品要花多少錢?顧客再核對一下,售貨員四人輪流當。小組合作模擬購物,并填購物單。

2、反饋練習。

(1)師:在計算這幾種商品的總價時,你有比較簡便的算法嗎?

(2)小組交流。

(3)師生小結:在計算小數連加法時,使用加法交換律或者結合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小數連減法時,兩個減數如相加可湊整,先把兩個減數相加,再從被減數中減去,也可使計算簡便。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師:我們學習了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今天讓我們當一回家,為家人準備晚餐,選購食品。錢數在30元以內,你打算選購什么食品?

生寫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計算出共花多少錢?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錢?

五、小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購物小票

1.25+2.41=3.66 3.66-1.25=2.41

1.25 3.66

+2.41 -1.25

3.66 2.41

計算時只要小數點對齊,其他就和整數加減法一樣了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9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聯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旁記補充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

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

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課堂小結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七、課后作業:P40、5、7學生思考后匯報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量角器

學生觀察自己的量角器,小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判斷后全班訂正

學生回答:是角

學生匯報。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

學生在課桌上擺一擺

學生討論

學生看書后,在量角器上指出1°角的頂點及兩條邊。

學生說角的度數及原因

學生讀出角的度數

學生討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并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合作完成,完成后讓學生反饋)

學生嘗試測量,測量后由學生做示范

(邊量邊說明是怎樣量的)。

學生再用量角器量書上的兩個角各是多少度。

學生量后讓其談體會

使學生感悟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0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二單元《畫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習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認識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還能幫助我們畫角。

本班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學習風氣比較正,大多數學生能自覺學習,只有兩名學生因年齡小有些吃力,學生合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難點: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愿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寬松的環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并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都相等?

師巡視,發現:

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現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一采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5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58頁

(2)展示借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1)畫出下列度數的角:

40度140度

(2)在點和射線上分別畫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

(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畫150度角

3、畫15度角

在發現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后,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后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幾分之幾,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比較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歸納推理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

2、理解分數幾分之幾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幾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長方形紙表示你喜歡的一個幾分之一的分數嗎?

學生折紙、涂色,表示出長方形紙的幾分之一。

展示,并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師:如果在你們剛才的紙上涂2份或3份又該用哪個分數表示呢?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分之幾”。(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幾分之幾。

(1)學生4人小組,每人將手中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你喜歡涂幾份就涂幾份,然后寫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再向小組同學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

(2)誰能上來展示一下,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多媒體演示圖片。

問:你能發現他們是怎樣表示出來的嗎?它與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幾份就是四份之幾,它與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數不同。

2、拓展思維,認識分數名稱。

(1)讓學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對著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學生畫線段)你能說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嗎?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幾份,說出相應的分數。

(3)你能仿照這些分數,自己說出一個分數來嗎?

(4)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子、分母、分數線)

3、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組分數,讓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比較?

反饋。

用相同的方法比較第二組。

引導學生總結出比較同分母分數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鞏固練習。

P95頁做一做1、2。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驗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公頃、平方分米的含義。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2、體會1公頃、1平方分米的實際大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二、出示教學目標

是師生共同讀出目標,確立本節課的重點

三、教師精講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興的邀請小朋友們到他的新家參觀。點擊課件:出示情境圖

2、看,他們現在來到了哪兒?

3、觀察畫面,你發現什么?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4、帶著這么多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公頃的世界。

(二)認識公頃、感受大小

⑴、體育課上100米大家都跑過嗎?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長嗎?

⑵、如果用4條100米的跑道圍成一個正方形,你能計算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嗎?⑶、小結:在數學中,我們把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規定為1公頃,通過計算我們又知道,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們就可以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體會這樣1公頃的大小嗎?

課前,我們分組請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了一個正方形,這樣圍城的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⑵大家都圍過像照片上這樣的正方形,你能體會這100平方米的大小嗎?

⑶要有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⑷100個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頃,現在你能想象出1公頃的大小嗎?

3、生活中感受1公頃

如果大家還不能體會1公頃的大小,那么讓我們走進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頃,再來體會1公頃的大小。

①問:你看出這是哪了嗎?4、認識平方千米

⑴我們認識了1公頃有多大,還有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嗎?

⑵小結: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寫成1km2。

1平方千米=100公頃

三、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課件 導語:不知不覺,大家把所帶的問題都解決了,不但認識了1公頃有多大,還認識了平方千米,讓我們一起來用這些知識,幫小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小明的媽媽給小明出了這樣的幾道題,你能幫他填一填嗎?

2公頃=()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頃、3平方千米=()公頃、90000公頃=()平方千米

四、出示達標題

五、課后拓展、鞏固應用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我們認識了幾個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

六、作業布置

課后,請你調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地方占地面積以及位橋鎮的占地面積,好嗎?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放大,培養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自己出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并筆算。算完后互相檢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主要說清楚分別要用第2個乘數的個位、十位上的數去乘)。

二、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圖:

讓學生看圖后,讀讀題目的意思,說說怎么列式?

隨學生回答板書:144×15

指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三、探索算法:

1、學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換算法,說說自己怎么算的?有問題么?

2、找幾個學生的做法板演,分別說說各題錯在哪里?正確的該怎么算?

[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數是兩位的',要分兩次乘。

(2)分別用第一個乘數三個數位上的數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個乘數分別去乘]另外再指出:個位乘得的積末尾和個位對齊,十位乘得的積和十位對齊。

總結:

(1)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

(2)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題

1、做想想做做第2題(做在書上)

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中很容易出錯,除了上面說的錯,還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題: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別要注意三位數中間有0時,不能漏乘;還要注意不能忘記每次計算時的進位。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先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平移的學習經驗,更充分地感受觀察、操作、實驗、探索等活動本身的獨特價值,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

3、讓學生在認識平移的過程中,產生對圖形與變換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將圖形分兩次沿不同的方向進行平移。

教學難點:

認識沿斜線方向平移的困難

教學方法:

觀察、課件演示、講授等方法

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教學程序:

一、導入

1、出示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雪橇、滴水、纜車等),回憶是什么數學知識。

2、說說下圖分別是怎樣平移的。

(1)、重點解決平移的方向

(2)、重點讓學生回顧平移的距離是怎樣確定的。

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以課件演示。

(3)、說說火箭圖是怎樣平移的?

小結:在平移時要考慮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板書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圖

(1)、先指導學生認清原來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樣移動,沿什么方向?

學生匯報,使學生認識到可以向下移動,再向右移動,也可以向右移動,再向下移動。

(3)、學生在方格紙上嘗試平移。

教師巡視指導,并了解情況。

(4)、學生匯報

在實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并請他們結合作品進行介紹(注意體現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學生完成的情況。

教師小結,并以電腦演示:可以先確定一個點,接著將這個點向右平移6格,連成圖形,再用同樣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動后的圖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兩種平移的方法外,還有別的平移方法嗎?

教師在圖上介紹沿斜線方向平移,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困難。

三、操作深化

1、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先觀察,認清原來與后來的位置,然后嘗試解決。

反饋交流,你是怎樣數的?

教師根據學生介紹的`方法,進行演示。

再讓學生說說還可以怎樣平移?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先獨立畫圖,然后請學生在電腦上介紹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做必要的補充和指導。

核對答案,并進行訂正。

3、解決實際問題

(1)、思考,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什么地方用到過平移的知識?

引導學生回憶平行線的畫法。

讓學生根據的平移的知識畫出指定距離的平行線。

思考,在畫的過程中,誰在平移?

(2)、先指導學生認識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請學生思考可以怎樣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條路線,老師會走的多一些呢?請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猜測。

四、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對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掌握的怎樣?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了解中括號產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能準確規范計算有關算式題,感受數學符號的奇妙。

教學重點:

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是一段艱難的過程,同時更是一段充滿創造與激情的過程,我們針對本節課,設計了四個教學流程.

一、討論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過學生的計算,發現了相同的數字,相同的符號,因為有了小括號,所以運算順序不一樣了,計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這一情節巧妙地.不流痕跡的引入新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熱情,激發了學習興趣,為順利傳授新課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在學生動手動腦親自體驗的過程中,理解了中括號的在運算過程中的作用.

二、嘗試中規范

根據運算順序添上小括號或中括號

(1)先減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2)先除再減最后乘

32×800–400÷25

(3)先減再除最后乘

32×800–400÷25

規范小括號和中括號在混合運算時的解答過程.

三、質疑中發展

航模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術組的人數是航模組的兩倍;合唱組有84人;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

先讓學生觀察這道題,再思考從題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航模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術組的人數是航模組的兩倍;合唱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組的人數和美術組的.人數)

美術組的人數題中直接告訴了嗎?美術組的人數應該怎么做?

(沒告訴,美術組的人數是航模組的兩倍,列示8+6=1414×2=28)

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綜合算式84÷(8+6)×2對嗎?(小組交流)

反饋:不對,因為(8+6)×2是美術組的人數,所以這里要用中括號。

學生獨立完成算式,后討論在一個算式中,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四、鞏固練習

下面的運算對的打“√”,錯的打“×”并加以訂正。

36+65÷5-20

=100÷5-20

=0()

320÷[(24-16)×4]

=320÷8×4

=40×4

=160()

48-(36+350÷50)

=48-(36+7)

=48-43

=5()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0、8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三角形的過程。

2.認識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會畫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特征。

3.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幾何圖形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學具、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引出課題感知三角形

1.談話導入。

2.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信息。

3.教師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

談話引出課題:“你想學習有關三角形的什么知識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動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義。

(1)學生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動手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個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學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觀察思考: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認識三角形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義。

(5)教師出示有關圖形,引起學生質疑,通過學生思考討論,正確概括出三角形定義。

(6)判斷練習。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創設。

“美麗的南寧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橋,從側面看大橋的框架就是一個三角形,工程師想測量大橋從橋頂到橋面的距離,你認為怎樣去測量?”

(2)出示白沙大橋實物圖和平面圖。

(3)學生在平面圖上試畫出測量方法。

(4)學生展示并匯報自己的測量方法。

(5)學生閱讀課本自學三角形底和高的有關內容。

(6)師生共同學習三角形高的畫法。

(7)學生練習畫高。

3.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

(1)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準備。

(2)動手操作學具,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學生聯系實際,找出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5)欣賞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總結本課內容

1.學生說說本節課收獲。

2.教師總結。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簡便運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湊整,利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使運算簡便。

2、技能目標:會正確運用加法運算律,對某些算式進行簡便計算。

3、情感目標:接納并樂于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綜合運用運算定律,使學生感到自由。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數學家高斯小時候,老師出了這樣的一道題目:l+2+3+…+99+100=()。同學們都埋頭算了起來,高斯卻沒有,他仔細地觀察了算式,認真地想了想,馬上報出得數。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嗎?為了徹底搞清這個問題,讓我們從考察比較簡單的問題人手。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3:254+687+313

(1)師生競賽,看誰算得快。

(2)通過比賽,請速度快的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可能有兩種情況:

a、不用簡便的方法計算,只是學生計算能力強、速度快。

問: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問:你是怎樣想到的?這樣算為什么會比較快?

(1)揭示課題:

(2)學生小結:把能湊成整千、整百的數結合起來先算,可使運算簡便。(板書:關鍵“湊整”方法:“用運算定律”)

(3)基本運用:用簡便方法計算。

718+57+8257+62+138

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為什么這樣計算?

A、生共同歸納方法:碰到一個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沒有能“湊整”的數,如有,再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①觀察——有沒有能湊整的`數。

②如無,按順序計算或豎式計算。如有,用加法運算律計算。

2、湊整訓練:

決定是否運用運算律,關鍵看題中有沒有可湊整的數。因此要正確迅速地作出決定,必須加快我們分辨湊整數的速度。

把左邊和右邊的數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線連起來。

36283

1597253。

47164

317403

3、教學例4:27+56+173+44

(1)學生進行嘗試練習。

(2)反饋——投影出示整個計算過程。

(3)請同學們當小老師,說說為什么可這樣做?根據什么?

(4)小結:先湊整,再簡算。

湊整中同時使用交換律、結合律,我們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數任意調換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兩個數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訓練

1、怎樣簡便怎樣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

(1)分組完成(每組一張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對)。

(2)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做?依據是什么?(指名說、同桌互說)

2、看算式直接寫出得數:“練一練”3。

口答得數,說說依據和方法。

①發展訓練:老師出給高斯的題目怎樣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課堂小結:

1、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計算中有什么作用?關鍵是什么?

2、綜合運用計算律進行計算,你有何感覺?

注意:當能熟練運用時,簡算過程可寫可不寫。

五、課堂作業:《作業本》

小學四年級數學萬能教案篇18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時。首先,教材創設了“栽蒜苗”的實踐活動,學生在15天的觀察與記錄中經歷著數據收集的全過程,體驗著數據收集的方法,感受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學習活動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數據描述的方法與過程,感受學習統計的必要性,感悟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最后,教材通過“試一試”與“練一練”的學習情景,促進學生學會讀條形統計圖,提高讀圖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學情分析】

在第一學段,學生經歷過統計的全過程,感受過“用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的統計方法,對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有了初步的感受與體驗。在第二學段,當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實踐情境(如:“栽蒜苗”)時,他們自然會運用已學的知識去觀察、記錄蒜苗的生長情況,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當學生發現“格子不夠畫”的時候,自然會產生認知沖突,并嘗試著去解決問題。課堂上,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生能比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記錄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表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4.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活動過程,體會條形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準備】

課件,方格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這節課來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板書: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學習數據收集的方法。

師:同學們,怎樣觀察與記錄呢?我們來看看天才小學的小朋友們是怎樣做的。

2、討論數據描述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看第一小組蒜苗第十五天生長情況統計表。(學生匯報,集體交流)師:通過統計表同學們都知道了誰的蒜苗長得高,誰的蒜苗長得矮。為了形象地反映這些蒜苗生長的情況,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畫條形統計圖)

3、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好,我們來在方格紙上涂蒜苗生長的條形。(教師給每個小組發兩張15×9的方格紙。)

生:老師,這張方格紙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數不夠涂怎么辦?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有沒有辦法解決格子數不夠涂的問題呢?(再補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

師:請同學們看第二小組蒜苗第十五天生長情況統計圖。(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

師:剛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好辦法,它能解決格子不夠用的問題。那么每張圖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幾個單位,還與所畫條形的數據有關。如果數據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那么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4、討論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師:觀察這些條形統計圖,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過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91頁“試一試”及P92頁“練一練”

1、試一試

這兩道題目的練習主要是鞏固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使學生能結合現實的背景,說出條形統計圖中數據的實際意義。

先讓學生說一說,在說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

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樣畫條形統計圖的,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認識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今天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優點?(讓學生自由回答)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的數據在附頁2中制成條形統計圖。

板書設計:

栽蒜苗(一)

條形統計圖

2cm

3cm

一格表示100個多個單位

2人

形象直觀一目了然

697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华顿液氮罐,美国MVE液氮罐,自增压液氮罐,定制液氮生物容器,进口杜瓦瓶-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稳尚教育加盟-打造高考志愿填报平台_新高考志愿填报加盟_学业生涯规划加盟 | 武汉森源蓝天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协同解决方案 | 德国GMN轴承,GMN角接触球轴承,GMN单向轴承,GMN油封,GMN非接触式密封 |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官网|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集菌仪厂家_全封闭_封闭式_智能智能集菌仪厂家-上海郓曹 | 武汉森源蓝天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协同解决方案 | 深圳市源和塑胶电子有限公司-首页 | 智慧钢琴-电钢琴-便携钢琴-数码钢琴-深圳市特伦斯乐器有限公司 | 污水提升器,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装置-德国泽德(zehnder)水泵系统有限公司 | 水质监测站_水质在线分析仪_水质自动监测系统_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_水质传感器-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压力变送器-上海武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深圳市华科星电气有限公司 | 冷却塔减速机器_冷却塔皮带箱维修厂家_凉水塔风机电机更换-广东康明冷却塔厂家 | 硬齿面减速机_厂家-山东安吉富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仓储笼_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仓储货架厂家_南京货架价格低-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青岛空压机,青岛空压机维修/保养,青岛空压机销售/出租公司,青岛空压机厂家电话 | 酒精检测棒,数显温湿度计,酒安酒精测试仪,酒精检测仪,呼气式酒精检测仪-郑州欧诺仪器有限公司 | 滚筒线,链板线,总装线,流水线-上海体能机电有限公司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电磁流量计厂家_涡街流量计厂家_热式气体流量计-青天伟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上海宿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双面/平面/单面贴标机 | 微水泥_硅藻泥_艺术涂料_艺术漆_艺术漆加盟-青岛泥之韵环保壁材 武汉EPS线条_EPS装饰线条_EPS构件_湖北博欧EPS线条厂家 | 凝胶成像系统(wb成像系统)百科-上海嘉鹏 | 胶原检测试剂盒,弹性蛋白检测试剂盒,类克ELISA试剂盒,阿达木单抗ELISA试剂盒-北京群晓科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印刷人才网 印刷、包装、造纸,中国80%的印刷企业人才招聘选印刷人才网! | 矿用履带式平板车|探水钻机|气动架柱式钻机|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履带式钻机-启睿探水钻机厂家 | 广州工业氧气-工业氩气-工业氮气-二氧化碳-广州市番禺区得力气体经营部 | 纯水设备_苏州皙全超纯水设备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 郑州水质检测中心_井水检测_河南废气检测_河南中环嘉创检测 | 警方提醒:赣州约炮论坛真的安全吗?2025年新手必看的网络交友防坑指南 | 柔性输送线|柔性链板|齿形链-上海赫勒输送设备有限公司首页[输送机] | 厌氧工作站-通用型厌氧工作站-上海胜秋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无线对讲-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重庆畅博通信| 石牌坊价格石牌坊雕刻制作_石雕牌坊牌楼石栏杆厂家_山东嘉祥石雕有限公司 | 防爆大气采样器-防爆粉尘采样器-金属粉尘及其化合物采样器-首页|盐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马尔表面粗糙度仪-MAHR-T500Hommel-Mitutoyo粗糙度仪-笃挚仪器 | 自动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