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數學教師可以采取一些鼓勵的方式增加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會正確讀、寫百分數,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通過搜集學習材料并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較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4.知識要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熟練地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學法指導:
引探教學法教具
學具課件:
通案個案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數。請同學們把收集到的百分數展示給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_綸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數真不少,看來百分數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百分數。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讓學生交流已經知道百分數的哪些知識。
生:會讀百分數、會寫百分數……
2、教師示范“%”和百分數的寫法。(寫百分號時,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
3、讓學生寫出幾個喜歡的百分數,并讀出來。
4、小組交流認識百分數的意義。
(1)教師提問:什么叫百分數呢?生答。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師解釋: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倍比關系,它的后項是一種固定的數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討論: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數呢?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各組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5、討論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及區別:聯系是:都可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即都可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區別是:分數既可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又可以表示一個數,表示數時可以帶單位名稱。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
6、練習:下面的這些分數哪個能寫成百分數。
(1)六一班的同學中男同學的人數占48/100。
(2)一個蘋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噸,運走它的32/100
三、鞏固應用熟練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規定時間內寫出10個滿意的百分數,結束后讓學生說出實際寫的個數是規定的百分之幾。
四、課堂小結體驗收獲
五、課堂檢測
(一)必做題
1、25%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單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完全相同。( )
(二)選做題
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課,積極舉手的同學占全班人數的( )
2、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這個單元的及格率一定會達到( )
3、大海撈針的可能性是(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3、學會用工具畫圓;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讓學生喜歡上美麗的圓,激發探索圓的特征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輕松一下做一做課間操怎樣?起立
第一節:甩甩你的手臂(從前往后再換個方向)
第二節:轉轉你的腦袋
第三節:原地轉身
二、導入新課
1、師:上課前的運動操你們發現了什么?(在做圓周運動)
2、師:剛才發現有的同學手臂轉得不太像圓,什么辦法轉得更像圓呢?(手直、肩不動)
3、師:我們在運動中可以產生圓,在生活中也有許多的圓,大家看:欣賞圓的圖片。
4、揭題:圓的認識
5、師:我們看在這餐桌中看到了有幾個圓?
這中間有著許多的數學知識,相信嗎?
三、動手操作
(一)師:下面我們就做一做這個餐桌
[媒體]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紙上畫一個圓,然后剪下組合成一張圓桌模型。
(二)師:下面我們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們第一步是畫圓,你是怎么畫的?
1、說說你是怎么用圓規畫圓?
2、師:老師也在黑板畫一個圓(邊畫邊說)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距離(半徑)
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圓心)上
把裝有鉛筆的一只腳旋轉一周,就畫出一個圓
3、老師的圓畫得怎樣?畫圓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針尖不動、兩腳距離固定)
4、你們畫的兩個圓的大小為什么不一樣?(兩腳的距離不同)
[第二步]我們是把畫好的圓剪下來,問:剪時與我們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時候有什么不同?
師:圓呢?(彎的)彎的在數學上我們叫做曲線,所以圓是由曲線圍成的與以前所學習的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有很大的區別。
[第三步]
剪下的圓怎么組合起來呢?這2個針孔從哪里來?
師:針孔的這一點,我們叫做這個圓的圓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師:還有什么辦法找到圓心呢?(折)你們先拆下來試一試。(生動手操作)
師:說說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 ①生:對折再對折,交點就是圓心師:還可以怎么折
②對折、展開、再對折、再展開
師:我們再看這里有幾條折痕?而且它們都經過(圓心)像這樣的折痕叫這個圓的直徑字母d表示(畫在黑板上)。
師:圓里還有什么?(半徑)你折的圓里有嗎?指一指(畫在黑板上)這就是半徑。
師:什么是直徑、半徑,自學課本p80 讀一讀
師:說一說什么是直徑?解釋圓上、圓外、圓內。
我們一起指指,說說什么是半徑?
[媒體]連結圓心和圓上一點,是半徑嗎?半徑也有幾條?為什么?[板書]
你們也畫一條直徑和半徑。
仔細觀察,你還發現了什么?
①一條直徑=兩條直徑。
師:還可以怎么說?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徑、半徑都相等。
師:你們認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結果呢?你的結論呢?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也很會動腦筋,現在老師有個問題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徑長度都相等?(在同一個圓里)還可以呢?(相等的圓)你認為還有哪些結論也需要這個前提?
[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
三、應用
師:所以我們今后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還得想得仔細、周詳,對嗎?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填空
1、[媒體]填一填
2、[媒體]再請你辯一辯:下面各句話對嗎?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2)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3)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四、畫圓
師:回答得不錯,現在老師要提一個新的要求,能接受嗎?
請你畫一個半徑為2厘米的圓
師:想想半徑為2厘米該怎么畫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畫。(生畫)
師: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兩腳間的距離為2厘米,再定住,再畫)
簡單地說你是怎么確定半徑為2厘米的?
如果畫半徑為3厘米的圓呢?
畫一個直徑為8厘米的圓呢?
你發現了什么聯系?(半徑=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
圓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位置呢?
畫一個直徑為1米的圓
(等一會兒)
師:為什么不畫?(圓規太小)想有什么辦法呢?(釘子、繩子)繩子多長?(50厘米)為什么?我們下課試一試好嗎?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圓的認識,從圓桌到圓的各種知識還有什么知識值得我們問一問有嗎?
師:這些都是我們以后要學習的,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誰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覺?相對來說,圓桌呢?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3
教學目的: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重點:
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難點:
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什么運動項目?我們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這些情況?
2、收集和整理數據,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制成條形統計圖。
二、新授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數學信息?(學生甘居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分析后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核對)
三、應用練習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組內交流。(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總結
學生總結、比較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及折線統計圖相比有何特點。
教學追記:
扇形統計圖的教學,我主要聯系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讓學生通過例題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數的圓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并提出問題,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特點的認識。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兩個數據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標出下列班上同學的位置(圖略)
{借助教師操作臺上的學生座位圖,迅速將實際的具體情境數學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強調0列、0行,并指導學生正確找出。)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展數學思考,培養空間觀念。}
(二)、課堂提高
練習一第6題
(1) 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 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小組內相互說說。
(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讓學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數與形之間的橋梁,加強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三、當堂測評
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檢驗交流,最后,教師再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練習一第5題
(1)學生自己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多邊形。各頂點用兩個數據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畫圖。
{繼續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課堂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
五、設計意圖:
本節知識,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列”后說“行”的習慣。然后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課后小記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解比例的意義,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正確的解比例,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列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2、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點: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三,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么叫做解比例
2、我國國旗的長與寬的比是3:2,如果我們學校的國旗長是240厘米,求我們學校國旗的寬是多少厘米?
(1)你會解答嗎?獨立解答后,同桌間相互說說想法。
(2)反饋交流
①240÷3×2=160(厘米)
②解:設我們學校國旗的寬是厘米。
240:=3:2
3=240×2
=240×2÷3
=160
答:我們學校國旗的寬是160厘米。
(3)你是怎么想的?
(二)、關鍵點撥
1、用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1)你明白第二種解法的意思嗎?
(2)國旗長和寬的最簡整數比和實際長度比可以組成比例,所以可以把國旗的寬設為厘米,建立比例240:=3:2,再通過解比例求出的值。
(3)小結:這種方法叫做用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2、解比例的方法
(1)你是怎樣解比例240:=3:2的?
(2)根據比例的意義,先求出3:2的比值,把比例轉化為方程,再求的值。
(3)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把比例轉化為方程,再求出的值。
(4)怎樣才可以確定的值是正確的?(檢驗)
(5)你更喜歡哪種解法?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解下面的比例
:10=:0.4:=1.2:2=
2、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后得到右邊的三角形,求未知數X。(單位: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3、小麗調制了兩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別寫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體積的比,看它們能否成比例。
(2)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計算,300毫升水中應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板書。再讓學生觀察是否能成比例。
分析:第一個問題應該說比較簡單,比分別是25:200和30:250。
(四)、分享收獲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聽課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