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 曉晴2 一年級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與數學打交道,如生活上購買的“柴、米、油、鹽、醋、菜、醬”以及駕車的里程、房屋的建造等等,總是離不開數學,一旦離開數學,我們的生活處處受限,將無法生存。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學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這個知識點在本節課以前學生已經有一些潛移默化的理解,在實際計算中也有應用,如:本單元第一課時的《衛星運行時間》乘數是兩位的乘法中,“114×21=” 不論是第一種“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還是第四種用豎式計算,其實質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這一理論依據,即將21個114,分成20個114和1個114的和,只是表達形式不同罷了。因此,基于這些基礎,我教學時特別注重與舊知的聯系和在意義上的溝通。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2.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發現過程中訓練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增強獨立自主、主動探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

1.情景

暑假中,我們諭小娃娃表演的《陽光羌娃》在比賽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們馬上還要到香港參加演出。(出示照片)

出示資料: 他們每天都在辛苦地訓練著,有時會練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昨天晚上,王老師就給參加訓練的18個男生和23個女生每人準備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學校中的大事作為問題背景,可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數學的廣泛應用性,也利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①整理條件、問題

從這段資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師遇到了哪些問題?

②學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

③交流算式的意義

第一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個算式呢?

④計算:(發現兩個算式結果相等)

⑤觀察、分析算式特點

咦,我發現這兩個算式非常有意思。你看看,這是兩個不同的算式,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仔細看看,又有相同的地方,對吧!

現在,就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⑥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A.涉及到得運算及順序:都包含了+、×這兩種運算,左邊是先算加法,合起來以后再乘;右邊是分別先乘,然后再加。

B.涉及到的數:都用到了18、23和8這三個數,其中8在左邊出現了一次,在右邊出現了兩次。

C.計算結果:結果相等。

(設計意圖:對算式意義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兩個算式相等的道理,而從外在特點的分析則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同時,細致的特點分析也為學生后面的舉例驗證打下基礎)

2.提出猜想

真有趣,運算順序不同,數據也有不一樣的,結果卻一樣,那是不是只有這一個算式才是這樣呢?還是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律呢?

怎樣才能知道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律?

引導學生想到用舉例的方法進行驗證。

師小結:要想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規律,那我們就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再看看它們的結果想不想等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對一個人而言,記憶一個知識、規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從哪里去尋找知識和規律,要知道他的發現如何去獲得證明。本節課就是要以乘法分配律的學習為載體,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立足于學生一生的發展而在教學。)

二、舉例驗證,證明合理性

1.全班舉例:抽生舉例,全班進行判斷,看所舉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的特征。

2.分組舉例

兩個孩子為一組,一起舉一個例子,再一起計算驗證,看結果是否相等。

3.交流:誰愿意把你舉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A.這個式子符合要求嗎?

B.這些式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這個共同的規律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左邊都是把兩個數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相乘,右邊是分開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右邊算式中這個相同的乘數,在左邊算式中放在了括號的外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舉例驗證的過程,經歷歸納概括的過程。)

三、概括歸納,建立模型

1.個性概括

這樣的式子你們還能寫嗎?能寫完嗎?

強調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是寫不完的。

你能用一個式子將所有的像這樣的式子都概括出來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規律。(學生可能用文字概括,可能用圖形符號概括,可能用字母概括)。

2.統一認識

教師指出一般用a、b、c表示式子中的三個數,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a+b)×c=a×c+b×c

給出規律的名稱:今天,我們一起動手動腦發現了這個非常有趣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四則運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進一步認識

這個式子表示兩個數合起來與第三個數相乘的結果與用這兩個數分別與第三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的結果相等。反之,兩個數都與同一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所得到的結果與先把這兩個數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相乘,所得到的結果相等。

齊讀式子。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規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同方法的概括,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尤其是分析與綜合的能力,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1.哪些算式與72×35相等

72×30+72×5

72×35 72×30+5

70×35+2×35

70×35+2

問:為什么相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質意義)

2.你會填嗎?

(10+7)×6= ×6+ ×6

8×(125+9)=8× +8×

7×48+7×52= ×( + )

問:訂正時強調第一小題為什么這樣填?第三個式子中括號外面為什么要寫7。

(設計意圖: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

3. 7×48+7×52 7×(48+52)

這兩個式子你想選擇哪個進行計算?為什么?

如果只給你第一個式子,你會想辦法讓你的計算變得簡便嗎?

小結:利用乘法分配律有時候可以使計算變得更簡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計算中的意義。)

4.先想一想,下列各題怎樣計算更簡便,把你的簡便方法寫出來。

①34×72+34×28(訂正時問:為什么不直接算)

(80+4)×25

訂正時問:把(80+4)×25寫成80×25+4×25依據是什么?

如果不用好不好算?

(80+20)×25

問:這道題與(80+4)×25的樣子一樣,都是兩個數的和與第三個數相乘,為什么你們又不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了呢?

教師小結:在計算中要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

②21×25 75×99+75

小結:在計算中遇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可以利用拆數等方法,在不改變原數大小的前提下將式子變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然后再進行簡算。

(設計意圖: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在計算中要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生搬硬套題型。)

五、全課小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收獲了什么?

當你們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中發現某些規律,而你又不敢肯定它正確時,你可以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18+23)×8 (18+23)×8=18×8+23×8 7×48+7×52=7×(48+52)

=41×8 … … … …

=328(元) 學生舉例 … … … … 34×72+34×28 (20+4)×25

18×8+23×8 … … … … (80+20)×25

=144+184 個性概括:… …

=328(元) (a+b)×c=a×c+b×c 21×25 75×99+75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并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簡便。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算法進行計算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學生觀察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并運用其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數的特點靈活選擇算法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思路:

在教學中,我想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然后通

過全班交流解題方法時學生對多種解題方法的觀察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簡便算法,并且探討選擇簡便算法的靈活性,使學生感受到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和根據數字特點選擇計算方法的靈活性。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

1、對口令游戲

2、敘述:同學們喜歡整十、整百數之類的嗎?其實我們計算時常常會用湊整的方法使得計算更簡便,接下來讓我們繼續一起來解決一個與計算有關的問題吧!

二、探究新知

1.初學交流

(1)出示情境圖。提問:你能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自己嘗試解答。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體驗多種計算方法

a.指名學生匯報,并說說是怎么想的.(板書三種不同算式) 234-66-34=234-(66+34) 234-66-34=234-34-66

b.你是喜歡用哪種方法進行計算的?為什么?

c.那現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這個時候選擇這三種的哪一種方法計算更簡便?為什么?

2.合作引領

(1)舉例:你能像上面這樣舉出連減的例子嗎?

100-20-80=100-(20+80)

160-32-60=160-60-32

…………

(2)總結規律

討論總結:

①交流討論:通過剛才這道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方法,請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組在計算連減時你們認為怎樣計算簡便。

②總結:可以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可以把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去減;還可以先減去后面的減數,再減去前面的。我們要根據數字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簡便計算。

③(出示連減的簡便計算方法。)用字母該如何表示呢?

板書:用字母表示 a-b-c=a-(b+c)=a-c-b ★-▲-■=★-(▲+■)

三、反饋提升

(一)相機測評

1.在○里和橫線上填寫相應的運算符號和數.

2.選擇題。看看哪種方法好。

3.數學小醫生。

(二)拓展提升

1.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四、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獲得了哪些新知識?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并培養估算能力。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過程方法:通過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包裝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識的遷移掌握算理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學難點: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豎式計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四課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法意義,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律,以及初步討論了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關系。這為本節課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豎式計算打下了基礎。本節課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學生板演同時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

2.5×10= 32.6÷10= 3.25×0= 4.8+1=

(提問:0.2×3= 2.5×10= 怎么算的? 5×0.01= 算式意義。)

3、檢查板演并導入:今天我們學習小數乘小數。

4、出示課題:《小數乘法》。

二、新授過程:

1、課件出示主題圖:包裝。

(1)、從主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編一道完整的數學問題嗎?

2、課件出示題1:包裝一個禮品盒用紙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誰會列式?( 2.6×0.8=)

(2)、這個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誰知道列小數乘法豎式要注意什么?(兩個乘數末位數字對齊。)

(4)、根據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嗎?

2 . 6 擴大到10倍 2 6

× 0 . 8 擴大到10倍 × 8

2 . 0 8 縮小到1/100 2 0 8

(注:讓學生根據自主探索。)

(5)、小結:做小數乘法時,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來計算呢?

3、課件出示題2:包裝一個禮品盒用彩帶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

(1)、誰來列式?(0.85×2.4=)

(2)、你能估算出買彩帶需要多少錢嗎?說說理由。

(3)、看老師列豎式:

0 . 8 5

× 2 . 4

(注:給學生一個錯誤信息,讓學生主動發現錯誤,并與板演的小數加法豎式題進行比較,為此加深怎樣列小數乘法豎式的印象。)

(4)、計算0.85×2.4的豎式時,計算誰乘誰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積是多少?為什么?

(6)、小數末位有零怎么辦?

(7)、通過這道題的計算,你知道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

4、觀察:

(1)、看黑板的兩道題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小數乘法。)

(2)、計算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按照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3)、再看看,這兩道題的積的小數點是怎樣確定的?(課件出示: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5、質疑問難:

(1)、這節課我們所學習的內容是書中第44頁,請打開書看一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題:1.12×1.4= (找學生板書。)

(3)、小結:怎樣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

1 .3 6 0 . 7 8

× 0.8 × 0 . 0 4

(強調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用“0”補位。)

2、直接得數。

0.6×0.7= 0.9×0.1= 0.8×5=

3、判斷題:

①一個兩位小數乘一個兩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 )

②因為8×2=16,所以0.8×0.2=1.6。( )

③一個數除以0.8等于0.7,這個數是0.56。( )

④在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按照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只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就行了。( )

4、用豎式計算:

4.8×0.25= 0.32×1.2= 9.8×0.5=

5、解決實際問題: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體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體重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小 數 乘 法

0.85+2.4=

2.6×0.8=2.08(元) 0.85×2.4 = 2.04(元)

2 . 6 擴大到10倍 2 6 0 .8 5

× 0 . 8 擴大到10倍 × 8 × 2.4

2 . 0 8 縮小到1/100 2 0 8 0. 2 4 0

答:需要2.08元。 答:需要2.04元。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法意義,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律,以及初步討論了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關系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1)、課前鋪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現的26×8,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與2.6×0.8的關系。使教師毫不費力讓學生明白了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理解了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再者,板演中出現的0.85+2.4,與0.85×2.4進行對比,列豎式的不同之處,加深了小數乘法怎樣列豎式的印象。在學習中,自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很容易地解決問題,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很容易掌握。

(2)、由淺入深,逐步遞進,掌握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每一步課堂教學要完成什么教學任務。出示題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出示題2,解決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及積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過兩道題的對比,完成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逐層深入,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很快地掌握。

(3)、練習鞏固,圍繞知識點,增強挑戰。

本節課是學生剛進入豎式小數乘法計算的知識。在新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富有變化的練習題,使學生在充滿激情地挑戰性中,進一步地鞏固知識點。

本節課,在我的精心設計下,課堂教學的“腳步”一步跟一步,師生間合作緊密。學生作為課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動”起來了,思維真正地“活”起來了。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知識;在觀察中明方法;再發現中學會探究。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在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時,急于讓學生說好而浪費了時間。其實,第一課時學生剛接觸小數點的確定,應該多給些提示,多給些時間。我想,這樣的教學,從舊知導新知,從舊知比新知,從舊知探新知,使學生很容易學會,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學生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加,還有思維的訓練及個性的張揚。我也受益匪淺。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實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2、在探索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過程中,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滲透歸納猜想、數形結合等數學思維方法。

3、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合作學習及相互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探索規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規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我們__小學__班的同學一起上這節數學課,請大家看大屏幕,老師為了給大家上好這節課,(課件)我用了a天時間備課,b個小時做課件,看到張老師的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字母

師: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數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字母表示數(板書:字母表示數)。

看來我們班的同學既善于觀察,又愛動腦筋,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交朋友,誰愿意告訴老師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生說,對其中一個。)

活動(一)“猜年齡” 在加法中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1)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我把你的名字和年齡寫在黑板上好嗎?(師板書)

去年他幾歲呢?前年幾歲呢?最小的時候幾歲啊?明年__同學幾歲?再過一年呢?

觀察黑板上的數字你發現了什么?(一個比一個大;沒有相同的……)這是一些變化的數。

師:還有誰能繼續往下說?這么多同學想發言,那張老師就在黑板一直寫下去,怎么樣?(黑板寫不下、麻煩)

既然說不完,又麻煩,誰能想出一個最簡潔的辦法來表示__同學的年齡呢?、

生:用字母表示。

師:用什么字母呢?

師:你想的辦法可真好!用一個小小的字母就把這么多數都概括進去了,他的威力可真大,

師:除了用字母a來表示__同學的年齡,還可以用其他的嗎?(b.c.d……)所有的字母都可以。   

師:n可以是哪些數呢?(生:2、6、9、21、56……)那么這兒的n可以是哪些數呢?(生: n不可能是200,因為人一般活不到200 歲。學生產生爭議)

師生總結: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但用字母表示生活中的數量時,字母所取的數要符合生活實際。

小練習

師:誰還能用字母表示我們身邊的數量呢?(生舉例)

師:你覺得用字母怎么樣?(方便、簡潔……)

師:這種方法這么好?想知道是誰發明的嗎?(課件)

法國的數學家——韋達

他是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是他確定了符號代數的原理與方法。在歐洲他被稱為“代數學之父”。

(2) 體會含有字母的式子

剛才有幾個同學介紹了自己,我也和大家做一下介紹,我叫張丹,來自遼陽市,叫我張老師就可以了,年齡嗎?你們猜猜(25、26、28)

到底誰猜得最接近呢?告訴大家,張老師比__大17歲,你知道我今年多大年齡嗎?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當__同學10歲時,張老師多大,用式子表示。當__同學12歲時呢?

__的年齡   張老師的年齡

1   1+17

……   ……

10   10+17

11   11+17

12   12+17

13   13+17

…   …

師:你還能繼續往下寫嗎?好,拿出練習本開始寫吧。(全班學生寫)

師:有的同學已經不再寫了,為什么?是不是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小組交流)

師:說說你們組同學的發現。(同學匯報,師板書)

(學生匯報時,1、指導學生邊寫,邊說當__同學幾歲時,老師多大。

2、當學生說出當__同學n歲時,張老師n+17歲時,師追問,為什么?

3、學生說出,因為學生的年齡在變化,老師的年齡也是變化的,但老師與學生的年齡差是永遠不變的,當__同學n歲時,張老師的年齡就是n+17歲。還誰說一說n+17表示什么?為什么?(強化)n+17既可以表示張老師的年齡,也可以看出老師比同學大17歲。   

4、指出在這里,你們把變化的量用字母來表示,不變的量不變。

5、這里的n是同一個數嗎?同一道題一個字母表示同一個數。

小練習

我們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數,張老師n歲時,__同學的年齡就是(n-_),那么上一道題中的n和這一道題中的n表示的是同一個數嗎?(總結出不是同一道題,同一個字母表示的不是同一個數。)你也能用我們身邊的數量,說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嗎?(鼓勵學生用加減乘除)

活動(二)填表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陸續出現三根小棒,組成三角形)同學們看見了什么?(三根小棒組成了三角形)一個小小的三角形里也隱藏著有關字母的秘密,想知道嗎?下面請同學完成表格。(課件出示表格)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1、匯報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的發現?(生匯報:我們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個數在不斷的變化,小棒的根數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是擺一個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數始終不變。我們小組用_表示三角形的個數,用_×3表示要用小棒的根數。)

2、簡寫方法

師小結:n×3還有更簡便的寫法,誰見過?

在乘法算式中,當字母與數字相乘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乘號簡化為一個小圓點,也可以省略不寫。當省略乘號時,數字應寫在字母的前邊。例如:n×3寫作3.n或3n。

小練習:8×x簡寫成 67×y簡寫成

是不是所有的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能簡寫呢?(生總結出:加號、減號和除號不能省略。)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到快樂廣場去輕松一下(課件)

1、同學們能看懂線路圖中的x米和y米,分別表示什么嗎?你想去哪?從人口出發,要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2、生活館

(1)一件上衣a元,一條褲子比一件上衣便宜12元,一條褲子 元。

(2)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一個作業本要1元,笑笑買了a本,要用( )元。

(3)一輛公共汽車上原來有15人,到新街車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 人。   

(4)有m個蘋果,每盤6個,可以裝在( )個盤子里。

3、音樂吧

隨音樂說兒歌。

生: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

4、圖形館

用字母a表示我的長,用字母b表示我的寬,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長,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積,你能試著寫出我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C=2(a+b) s=ab

用字母a表示我的邊長,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長,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積,你能試著寫出我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C=4a s=aa=a2

5、智慧屋

用小正方形擺圖形,并尋找所擺圖形的個數與所需小正方形數的規律。

同學們你們在快樂廣場里玩的高興嗎?(高興)

四、總結

結束語:那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的怎么樣?如果用a表示非常滿意;用b比較滿意;用c表示有點遺憾。請你對自己今天這堂課的表現的滿意程度做個選擇,說說滿意在哪里,遺憾在哪里,有什么希望。

32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KBX-220倾斜开关|KBW-220P/L跑偏开关|拉绳开关|DHJY-I隔爆打滑开关|溜槽堵塞开关|欠速开关|声光报警器-山东卓信有限公司 | 消泡剂-水处理消泡剂-涂料消泡剂-切削液消泡剂价格-东莞德丰消泡剂厂家 | 提升海外网站流量,增加国外网站访客UV,定制海外IP-访客王 | 镀锌方管,无缝方管,伸缩套管,方矩管_山东重鑫致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欧盟ce检测认证_reach检测报告_第三方检测中心-深圳市威腾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U拓留学雅思一站式服务中心_留学申请_雅思托福培训 |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视觉检测系统-机器视觉系统-ccd检测系统-视觉控制器-视控一体机 -海克易邦 | 闪电优家-卫生间防水补漏_酒店漏水渗水维修_防水堵漏公司 | 粒米特测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测功机_减速机测试台_电机测试台 | 工作心得_读书心得_学习心得_找心得体会范文就上学道文库 | 上海道勤塑化有限公司|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广东风淋室_广东风淋室厂家_广东风淋室价格_广州开源_传递窗_FFU-广州开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珞石机械 - 模温机、油温机、油加热器生产厂家 | 锂离子电池厂家-山东中信迪生电源 | 品牌设计_VI设计_电影海报设计_包装设计_LOGO设计-Bacross新越品牌顾问 | 钢制暖气片散热器_天津钢制暖气片_卡麦罗散热器厂家 | 河北凯普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高档轮椅系列,推车系列,座厕椅系列,协步椅系列,拐扙系列,卫浴系列 | 冷库安装厂家_杭州冷库_保鲜库建设-浙江克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工业车间焊接-整体|集中除尘设备-激光|等离子切割机配套除尘-粉尘烟尘净化治理厂家-山东美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密集架|电动密集架|移动密集架|黑龙江档案密集架-大量现货厂家销售 | 并离网逆变器_高频UPS电源定制_户用储能光伏逆变器厂家-深圳市索克新能源 | 胶泥瓷砖胶,轻质粉刷石膏,嵌缝石膏厂家,腻子粉批发,永康家德兴,永康市家德兴建材厂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玄米影院|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ph计,实验室ph计,台式ph计,实验室酸度计,台式酸度计 | 流量卡中心-流量卡套餐查询系统_移动电信联通流量卡套餐大全 |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 高尔夫球杆_高尔夫果岭_高尔夫用品-深圳市新高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传递窗_超净|洁净工作台_高效过滤器-传递窗厂家广州梓净公司 | 制丸机,小型中药制丸机,全自动制丸机价格-甘肃恒跃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卫浴散热器,卫浴暖气片,卫生间背篓暖气片,华圣格浴室暖气片 | 美国查特CHART MVE液氮罐_查特杜瓦瓶_制造全球品质液氮罐 | 电缆故障测试仪_电缆故障定位仪_探测仪_检测仪器_陕西意联电气厂家 | 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真空镀膜机|真空镀膜设备|Polycold维修厂家 | 浙江栓钉_焊钉_剪力钉厂家批发_杭州八建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 昆明网络公司|云南网络公司|昆明网站建设公司|昆明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制作|新媒体运营公司|APP开发|小程序研发|尽在昆明奥远科技有限公司 | 税筹星_灵活用工平台_企业财务顾问_财税法薪综合服务平台 | 沈阳真空机_沈阳真空包装机_沈阳大米真空包装机-沈阳海鹞真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