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1.分數的乘法
2.分數混合運算
3.用分數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學習分數除法和百分數的重要基礎。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教學相同,分數乘法的計算同樣貫徹《標準》提出的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會和理解數學的理念,通過實際問題引出計算問題,并在練習中安排一定數量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以豐富練習形式,加強計算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根據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本單元將解決一些特殊數量關系問題的內容單獨安排。
三維目標:
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學會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體驗歸納概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進行分數乘整數的計算過程中,能夠感知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領會數學美。
教法和學法: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授課時數:10課時
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整理和復習”第1—5題,練習三的第1—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對利息、成數等概念有進—步的了解。能夠比較熟練地解答有關利息、成數的應用題,將百分數應用于實際生活。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
一、等概念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加以回答,教師補充完整。
提問:“同學們準備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讓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及時表揚那些準備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學生,適時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2.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義是什么?”
“利息是怎樣計算的?”
讓幾名學生回答.然后將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燈顯示,請學生齊讀一遍。板書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做“整理和復習”第4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分別對兩個問題加以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3、4題。
把全體學生分或兩組.一組做第3題,另一組做第4題,答案直接寫在課堂練習
本上: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中間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二、復習有關利息、成數的應用題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些數據?”(引導學生在題中找出本金、利率、時間 各是多少。)
“計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誤。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的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教師無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計算利息。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兒童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許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樣把零用錢節省下來存入銀行,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利息捐獻給“希望工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平時勤儉節約,不亂花錢,為貧困地區的兒童獻一份愛心。
3.做練習三的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說明:購買建設債券是支援國家建設的另一種方式,和儲蓄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儲蓄。
抽取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等全體學生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到期時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復習”第5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一成五是多少?”
“這道題里單位‘1’是誰?”
“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
分別請兩名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
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分別用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進行解答,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三的第5題。
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三、作業
練習三的第6題。
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內在聯系的認識.明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掌握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分析、解答方法.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分析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明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難點
準確判斷單位“1”,正確地解答分數應用題.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一)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了三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板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請同學們想一想都是哪三種?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二)判斷單位“1”.
1.鵝的只數是鴨的 .
2.甲的 是乙.
3.乙是甲的 .
4.男生人數的 相當于女生.
5.小齒輪的齒數占大齒輪的 .
(三)列式計算.
1.4是12的幾分之幾?
2.12的 是多少?
3.一個數的 是4,求這個數.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3第(1)題
池塘里有12只鴨和4只鵝,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1.讀題并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提問:應把誰看作單位“1”?是根據題中哪句話判斷的?
3.畫圖.
4.列式解答
答:鵝的只數是鴨的 .
(二)教學例3第(2)、(3)題.
池塘里有12只鴨,鵝的只數是鴨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鵝?
池塘里有4只鵝,正好是鴨的只數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鴨?
1.畫圖理解題意
2.列式解答
3.集體訂正
(三)小結
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解題關鍵是什么?
1.結構上
相同點:都有3個數量,即鴨的只數,鵝的只數,鵝是鴨的幾分之幾;
不同點:已知和未知不一樣.
2.解題思路上
相同點:都要首先弄清誰作標準,把誰看作單位“1”;
不同點:根據已知、未知的變化,確定不同的解答方法.
解題關鍵是: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明確誰作單位“1”.
教師: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在結構、解題思路及方法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我們在解
答這類應用題時,一定要認真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準確判斷誰作單位“1”.這樣才能提高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了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并進行了比較.解答時,要正確地判斷單位“1”,從而確定解答方法.
四、鞏固練習
(一)商店運來紅毛衣25包,藍毛衣15包,藍毛衣的包數是紅毛衣的幾分之幾?
(二)商店運來紅毛衣25包,運來藍毛衣的包數是紅毛衣的 .商店運來藍毛衣多少包?
(三)商店運來藍毛衣15包,正好是運來紅毛衣包數的 .商店運來紅毛衣多少包?
五、課后作業
(一)校園里栽了楊樹144棵,栽的松樹的棵數是楊樹的 ,校園里栽了松樹多少棵?
(二)學校買了藍墨水30瓶,紅墨水24瓶.藍墨水是紅墨水的幾倍?
(三)農場有小牛40頭,是大牛頭數的 .農場有大牛多少頭?
六、板書設計
1.池塘里有12只鴨和4只鵝,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4÷12=
答:鵝的只數是鴨的 .
2.池塘里有12只鴨,鵝的只數是鴨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鵝?
12× =4(只)
答:池塘里有4只鵝.
3.池塘里有4只鵝,正好是鴨的只數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鴨?
4÷ =12(只)
答:池塘里有12只鴨.
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題關鍵: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掌握怎樣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比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4。
男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2.創設情境,提出課題。
(1)媽媽有10塊糖,平均分給哥哥和弟弟。每人可以得到幾塊糖?(每人可分到5塊糖。)
提問:媽媽是怎樣分的?(平均分)
(2)如果媽媽分給弟弟6塊,分給哥哥4塊,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3∶2。)
提問: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好,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分配的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講解例2。
例2 一個農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里種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
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頁例1和第5頁例2,完成第5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及練習二的習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成數的意義,知道它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會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百分數的一些應用,像 計算發芽率,出勤率,成活率,還有計算儲蓄的利息等。今天我們來學習“成數”,板書課題;成數
成數常常用來說明農業的收成,比如說今年的小麥比去上增產二成,蘋果比去上減產一成,這“二成”和“一成”是用來說明收 成情況的。
說明并板書;“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寫成百分數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寫成百分數就是20%。
小麥比去年增產二成,也就是小麥比去年增產十分之二,即百分之二十。下面讓學生回答:
“蘋果比去年減產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蘋果比去年減產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
“油菜去年比前年增產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年比前年增產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三十。)
二、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提問:
“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多收了二成五,表示多收了25%。)
“怎樣計算?根據什么?”學生口述。
教師板書算式:41.6十41.6×25%或者41.6×(1十25%)
2.教學例2。
教師:你們在商店有沒有看到過某某商品打幾折出售?比如“運動服打八折出售”,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原價的80%出售。提問:
“襯衫打六折出售是什么意思?”(襯衫按原價的60%出售。)?“書包打七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書包按原價的75%出售。)
出示例2,讓學生讀題,然后每個學生自己列式計算。
讓學生說算式并說明根據。
教師板書算式:430—430×90%或者430×(1—90%)
三、課堂練習
1.做第5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先讓學生自己做,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
“是怎樣做的?根據是什么?”“還有別的做法嗎?”
教師:根據題意可以看出,一個水壺的85%是25.5元,所以這道題可以用方程
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做。
用方程解,設:這個水壺的原價是2元。
85%×x=25.5
x=30
直接用除法做,25.5÷85%=30(元)。
2.做練習二的第1、2、5題。
指定學生每人口答一小題,其它學生核對。
3.做練習二的第4題。
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一起訂正。訂正時可以提問:“減產三成是什么意思?”
“去年收的蘿卜是前年的百分之幾?”(1—30%=70%。)
“怎樣列式解答?”學生口述。
教師板書算式:15×(1—30%)或者15—15×30%。
4.做完上面的練習題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做練習二的第7題。
讓學生獨立做,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因為張大伯的120千克青菜是分兩部分賣出的,其中 是按每千克2.40元賣出的,剩下的 是打八折賣出的。所以可以先求120千克的 賣了多少錢,再求剩下的 賣了多少錢,最后再把兩次賣的錢加起來,就是這些青菜一共賣了多少錢。
算式是:2.40×120× 十2.40×120×(1一 )×80%
四、作業
練習二的第3題和第6_題。
2022年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