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自學題綱,讓學生自學課本。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2)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 課件出示例1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學生根據線段圖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
2/11 + 2/11 + 2/11 =
2/11 × 3 =
(3).分數乘以整數的法則。
A.導出計算方法。
你會計算嗎?看哪些同學不用老師講解就能依據轉化思想把分數乘以整數這個新知識轉為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可以互相說互相看。)
B.歸納法則。
通過以上計算,想一想分數乘以整數怎樣計算呢?
師: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總結的語言準確又簡練。
小組討論,總結出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C.應用法則計算。
討論,這兩種方法哪種簡單?為什么?
強調:能約分,要先約分;結果是假分數一定要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4、 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看圖寫算式
2.先說算式意義,再填空。
3.看算式,約分計算。(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學生課堂自評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每個學生給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乘以整數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 和的簡便運算。
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11 ×3
= 2×3/11
= 6/11
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包括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利用公式直接計算圓柱的體積,利用公式求:圓柱形物體的容積。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作鋪墊,采用遷移法,引導學生將圓柱體化成已學過的立體圖形,再通過觀察、比較找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可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目的:
1、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借助因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并理解這個過程。
2.會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圓柱形物體的體積和容積,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借助實物演示,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 具:圓柱的體積公式演示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圓柱形水杯。
(1)老師在杯子里面裝滿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狀的?(2)你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出這些水的體積嗎?
(3)討論后匯報:把水倒入長方體容器中,量出數據后再計算。(4)說一說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2、創設問題情景。(課件顯示)
如果要求壓路機圓柱形前輪的體積,或是求圓柱形柱子的體積,還能用剛才那樣的方法嗎?剛才的方法不是一種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圓柱體積的時候,有沒有像求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那樣的計算公式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圓柱的體積)(設計意圖:問題是思維的動力。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積極思考,去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制造認知沖突,形成“任務驅動”的探究氛圍。)
二、新課教學:
設疑揭題:我們能把一個圓采用化曲為直、化圓為方的方法推導出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現在能否采用類似的方法將圓柱切割拼合成一個學過的立體圖形來求它的體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1.探究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課件演示拼、組的過程,同時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讓學生明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C、依次解決上面三個問題。①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不變。(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 ②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課件,閃爍相應的部位,并板書相應的內容。)③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書公式)
討論并得出結果。你能根據這個實驗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為什么?讓學生再討論:圓柱體通過切拼,圓柱體轉化成近似的 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圓柱體的底面積 ,這個長方體的高與圓柱體的高 。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 。(板書:V=Sh)(設計意圖:在新課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復習舊知識,在觀察中理解,在比較中歸納,通過這些措施可以使學生切實經歷圓柱體積公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領悟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用這個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填表:請同學看屏幕回答下面問題:
底面積(㎡) 高(m) 圓柱體積(m3)
6 3
0.5 8
5 2
(設計意圖:設計練習能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從而訓練學生的技能。這是第一層基本練習,通過這道題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重點,夯實基礎知)
例:一個圓柱形油桶,底面內直徑是6分米,高是7分米。它的容積約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數保留整立方分米)
解: d=6dm,h=7dm.r=3dm
S底 =πr2=3.14×32 =3.14×9 =28.26(dm2)
V =S底h =28.26×7 =197.82198dm3 答:油桶的容積約是198立方分
(設計意圖:使學生注意解題格式,注意體積的單位為三次方)
三、鞏固反饋
1. 求下面圓柱體的體積。(單位:厘米)
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作業 本上做。板演的同學講解自己的解題方法題,教師歸納學生所用的解題方法,強調在解題的過程中格式。(設計意圖:這是第二層變式練習。是讓學生在掌握公式的基礎上理解公式,學會靈活運用公式的訓練題。通過對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圓柱體積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練習:(回到想一想中) 圓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徑是10cm,高是15cm.已知水杯中水的體積是整個水杯體積的 2/3 計算水杯中水的體積?
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 通過畫圖的方法,探索長方形長和寬的變化關系,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 經歷探索活動,了解反比例曲線圖的特征。
教學重點:
探究長方形面積不變時,長與寬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表示反比例曲線圖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正比例的圖像呢?
2、你還記得表示積一定,兩個乘數之間的關系圖嗎?把積是12的方格圈起來,可以連成什么線?
3、說一說。
(1) 兩個乘數的變化情況。
(2) 兩個乘數成什么關系?
(3) 你有什么猜想?
二、探索新知。
用X、Y表示面積為24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長,他們的變化關系如下表。
x/cm 1 2 3 4 6 8 12 24
y/cm 24 12 8 6 4 3 2 1
1、說一說長與寬的變化情況。(小組交流)
2、這里哪個量一定?
3、面積一定時,長方形的長與寬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板書:長×寬=長方形面積(一定)
4、根據上面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8個長方形。(每格代表 1 cm2)
過程要求
(1) 出示方格紙,并標明X、Y軸上的數字。
(2) 教師邊講解,邊畫長方形。
(3) 學生接著畫。(直接在課本上完成)
5、連接圖中的點A,B,C,D……
(1) 猜一猜:圖中的點A,B,C,D……在一條直線上嗎?
(2) 師生一起連線,驗證自己的猜想。
三、課堂小結
說一說表示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和反比例關系的關系式和圖像的區別。
四、鞏固練習
面包的總個數不變,每袋裝的個數與袋數如下表。
每袋個數 2 3 4 6 8 12 24
袋 數 12 8 6 4 3 2 1
(1)每袋個數與袋數有什么關系?說明理由。
(2)把上面的數據制成圖表。
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能在方格紙上準確建立一個點和一個數對得對應。理解圖形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2、過程和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動,體會圖形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研究圖形的放縮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圖形的相似。感受學習比例尺的必要性。 欣賞圖形的美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照片:集體照
師:謝老師想把咱們班的集體照放進想框里,怎樣把它放進去呢?(復制粘貼)
師:看著這張照片,有什么感覺?
師: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縮小和放大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投影出示課題:圖形的放縮)!
二、笑臉圖大變身
1、初步感受圖形的放縮
師:(出示1張賀卡圖片)這是一張賀卡,(邊說,邊操作,得到的三張賀卡)與原來的賀卡相比,怎么樣?
生:一樣(不一樣)。
師:看完之后,你想說點兒什么?你認為哪一張跟原圖最像?為什么?(記住和原圖比:都是長方形的,是長變了還是寬變了?)
學生小組討論,發言。
2、深入探究圖形的放縮
師:為什么同樣的賀卡,在進行了變化之后,有的與原圖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這其中的奧秘。(教師出示將方格圖照賀卡圖片。)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并結合相關數據思考并分析:誰畫得像?為什么?
請代表把你們剛才交流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代表發言,集體指正。
師:看來只有長和寬都按照相同的比來畫,才能畫得和原圖相像。
(說明: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的板書寫出比。)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中的三幅圖研究所畫圖的長和寬與原圖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讓學生體會只有按照相同的比來畫,畫的圖才像。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領悟圖形放縮的規律和奧秘。
三、畫一畫
師:有了圖形放縮的經驗,接下來我們要畫一畫。拿出自己的作業紙,自由設計圖案,并將圖形進行一次放大或縮小,畫完后,在四人小組里面把你自己畫的情況、畫的方法向組內同學介紹一下,同時告訴大家你所畫的這個圖長和寬與原圖的長和寬的比分別是多少。開始吧。(作業紙上分別有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動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集體展示、反饋。
【設計意圖】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畫圖過程,培養了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學生在思考中去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四、生活中的應用
師:今天我們大家一起研究了圖形的放縮,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應用到圖形放縮的知識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體放大或縮小的現象是經常遇到的,學習并運用這些數學知識可以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五、神奇的小貓
師:看來同學們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數學,現在,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到游戲中去體會圖形的放縮。(出示探究活動)
師:這是一只名叫樂樂的小貓。根據我們學過的數對的知識,你能將表示小貓樂樂輪廓的點的數對正確的填寫出來么?(可嘗試標出相應的坐標圖,便于找出具體的位置)
教師指名補充表示小貓樂樂輪廓的點的數對。
師:小貓家族中還有三只小貓:天天、晶晶和歡歡,(表格中呈現名稱)請你根據具體的要求講表示它們輪廓的點填寫在表格中,并觀察數對的規律,猜一猜:哪只小貓最像樂樂?之后通過在方格紙上描點、連線來驗證自己的猜測。
學生活動、探索。
匯報展示(說一說你的猜測、依據以及驗證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結合具體的活動和實例,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神奇的小貓”的探究活動,通過在方格紙上畫小貓圖,以及討論哪只小貓長得更像樂樂,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比例尺的廣泛應用。
六、小結
今天我們在活動和游戲中體驗了圖形的放縮,下課后就請同學們到生活中繼續去體驗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
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買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圖,現在讓我們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圖。
2.觀察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獨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匯報。
得出: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1:100的含義是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圖中笑笑臥室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笑笑臥室實際的長是( )米,寬是( )米,面積是( )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臥室實際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2)匯報交流。
強調:必須先求出實際的長和寬,然后再算出實際的面積。
5.笑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6.在父母臥室南墻正中有一扇寬為2米的窗戶,在平面圖標出來。
(1)理解題意。
(2)獨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據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先求出平面距離,然后再在圖中標出。
(3)進行計算。
7.笑笑在本子上畫自己臥室的平面圖,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臥室的長。
(1)圖上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厘米?
(2)她畫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動二、試一試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媽媽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1)理解題意,獨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進行計算。
活動三、練一練
1.完成32頁第2題。
(1)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3)提出問題。
2.一張地圖上,用3厘米表示實際距離600米,求這張地圖的比例尺。
(1)獨立計算。
(2)匯報,全班交流。
(3)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四、實踐活動
1.找一張中國地圖,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臺北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2)量出烏魯木齊和上海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它們之間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2.找一張中國地圖,用▲表出你家鄉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圖上你的家鄉與北京的距離大約是( )厘米,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2)放暑假時,你打算從( )到( )去旅游,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千米。
3.量一量你的臥室的長和寬,以及一些家具的長和寬,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畫出你臥室的平面圖。
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在家里完成。
課后小結:說說你今天的收獲和問題。
2022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