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2023是公秋老虎還是母秋老虎
秋分日后,太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立秋2023是公秋老虎還是母秋老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秋的知識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2023是公秋老虎還是母秋老虎
1、按照時間來看,2023年立秋時間2023年8月8日02:22:41,位于凌晨,因而為“母秋老虎”;
2、按照日期來看,2023年立秋時間為8月8日,日期為雙日,因而為“母秋老虎”;
秋分日期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shù)后2位,D=0.2422,L=閏年數(shù),21世紀C=23.042,20世紀=23.822。
舉例說明:2088年秋分日期=[8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
秋分節(jié)氣詩歌
1、《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jié)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2、《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3、《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4、《秋分前二日月下作》
清·胤禛
露濕天階夜景賒,湘簾高卷樹棲鴉。
寒蛩唧唧吟深砌,曲沼盈盈漲淺沙。
風度桂叢香馥郁,月穿竹篽影橫斜。
襟懷凄爽秋將半,落葉蕭蕭菊欲華。
5、《客中秋夜》
明·孫作
故園應(yīng)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6、《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diào)病葉,溝水隔殘云。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秋分寓意祭月節(jié)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象征著人們的美好期盼。
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至中秋。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shè)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秋分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chǎn)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qū)有農(nóng)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guī)定了該地區(qū)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qū)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jié)氣的禁忌也總結(jié)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分主要農(nóng)事
一是中稻要加強后期水漿管理,采用干濕相間的灌溉技術(shù),收獲前斷水不宜過早,以收獲前5-6天斷水為宜。這樣能提高根系活力,養(yǎng)根保葉,防止青枯逼熟和早衰癟谷。
二是適時分期采摘新棉,堅持“四分四快”,就是分收、分曬、分藏、分售和快收、快曬、快揀、快售,以提高品質(zhì)。
三是制訂秋播規(guī)劃,做好秋播種子余缺調(diào)劑和串換工作。三麥、蠶豆播前做好種子精選和處理,并做好發(fā)芽試驗。油菜精做苗床,9月底前搶播育苗,已播油菜加強苗床管理。
四是茼蒿、菠菜、大蒜、秋馬鈴薯、洋蔥、青菜、蒲芹、黃芽菜等播種定植。在田蔬菜加強田間管理,以延長采收供應(yīng)期。采收菱角、荷藕和茭白。
五是家畜秋季配種,繼續(xù)加工貯藏青粗飼料。家禽秋孵。開展畜禽秋季防疫。加強成魚飼養(yǎng)管理,防治魚病,增投精料,促進成魚快長,分期捕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