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節氣變化是什么
寒露的節氣變化是什么?寒露節氣,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寒露的節氣變化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寒露的節氣變化是什么
季秋時節正式開始
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歷每年10月7日~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北部和
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寒露含義是什么
史書中的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而“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即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干、鼻燥、皮膚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癥狀。
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易傷人體陰精。
寒露三候具體解釋
一候鴻雁來賓
從白露到寒露期間,大雁會飛往南方過冬。
為了在長途飛行中保持體力,雁群還需要經常變換隊形,由“頭雁”帶隊的雁群有時會飛成一排成“一”字隊形,有時會飛成“人”字隊形。
在“人”字隊形中,由于前面的大雁扇動翅膀會帶動氣流,后面的大雁遇到的空氣的阻力就會減少,能節省下不少體力呢。
雁群們一邊飛一邊還會發出這樣的叫聲,大雁們的叫聲是用來表達互相照顧、呼喚,指示起飛或者是停下來休息的的信號。
早些到達南方的大雁會先找好地兒,安下家來,就像是那里的主人一樣,按照古人的說法,先到為主,后至為賓,那么,那些晚到的大雁就會被當成賓客一樣對待啦。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雀是指小鳥;大水指的是大海;蛤是指蛤蜊類的貝殼,那么這句“雀入大水為蛤”呢,說的是小鳥都飛進了大海變成了條紋色澤都很相似的貝殼。
在深秋寒露時節,古時候的人并不知道大部分的鳥兒都飛去哪了,而此時正好是蛤類大量繁殖的時候,古人呢就以為鳥雀都是變成了蛤蜊啦。
三候菊有黃花
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吃什么
藕
“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寒露后空氣干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淀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紅,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
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氣喘等癥。柚子以富含維生素C聞名,其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養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還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對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產的水果當中,柑橘的維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實、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藥理作用。
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澀,入肺、腎、大腸經。石榴的營養特別豐富,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有機酸、蛋白質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具有助消化、軟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種功效。
柿子
柿子具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的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癥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干唇爛、熱痢等癥。
螃蟹
寒露的一大習俗是吃螃蟹。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上等名貴水產。螃蟹的營養也十分豐富,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中醫認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熱散結、通脈滋陰、補益肝腎、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熱通絡、強壯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營養價值高。
山藥
寒露養生也離不開山藥。山藥屬于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和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制”過的山藥,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寒露節氣的特點
1、氣溫降得快更干燥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天氣也變得更加干燥。據了解,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
2、平均氣溫分布差異大
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間,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分地區、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區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
3、冷空氣頻繁南下
從氣候學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進入“寒露”后,北方冷空氣的入侵頻率和強度都會加大,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大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到10℃是常見的事。
4、天氣降水稀少、雷暴幾乎消失
寒露意味著一年中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隨著寒露的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將轉涼,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隨之雨水漸少。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
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