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
物理課堂應該有它特有的趣味與特色,教師可讓學生的思維在每一課都得到綻放,讓他們每一課在物理素養上都有所生長。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了解無線電廣播的大致工作過程。大致了解電視的工作過程。
了解移動電話是怎樣工作的。
2、過程和方法:通過了解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的工作過程,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現代生活的影響。
重、難點::了解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的工作過程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復習提問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學習電磁波的一些應用。
(二)、進行新課:
1、無線電廣播:學生閱讀課本內容,然后課件大屏幕講解(適當提問學生解讀課本)大致過程:聲信號→電信號→電磁波→發射→接收機→聲信號
存在兩個問題:
①信號弱
②頻率低,傳遞性差
解決方法:
①放大
②加一載波,接收后再去掉
例:聲信號10000Hz+載波100000Hz=110000Hz發射
接收后110000Hz-載波100000Hz=聲信號10000Hz
2、電視的發射和接收:(方法同上)
對照課本155頁圖分析說明:(傳播過程與無線電廣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圖像信號,必須把圖像轉換為電信號,與聲音一起發射)
3、移動電話:可用自己的手機解讀課本內容
即有發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可以看做是廣播電臺與收音機的組合)
無繩電話:閱讀“科學世界”“STS”
(三)、達標練習:課后 “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學考精練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教學后記:
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2
一、教學目的:
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會選擇電壓表的量程和試觸,會正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
2.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池組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壓的關系。
3.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會按照電壓表使用規則正確使用電壓表
2.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池組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壓的關系。
3.會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
4、通過實驗研究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三、教具準備:
每組三節干電池,電壓表,兩個阻值不同的小燈泡,開關,導線若干。
進行新課:
研究干電池串聯和并聯時的電壓關系;
串聯電路、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
四、教學過程:
(一)、將兩節相同的干電池按圖6-8并聯組成電池組,用電壓表測這個并聯電池組的電壓,將測量數據填入表2內。分析并聯電池組的電壓跟每節電池的電壓之間的關系,寫出結論。
表2:并聯電池組的電壓
干電池Ⅰ的電壓(V)干電池Ⅱ的電壓(V)并串聯電池組的電壓(V)
結論:。
第二部分:研究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
一、按圖6-9將L1、L2組成串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燈泡L1與L2串聯的總電壓U。要求:
先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二)、按圖6-10,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用電壓表分別測出燈泡L1兩端的電壓U1,燈泡L2兩端的電壓U2,A、B兩點之間的總電壓U。要求:
先在作業本上畫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的三幅電路圖,并標出電壓表的"+"、"-"接線柱。學生自己設計記錄表格;做好記錄后,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結論。
實驗完畢,斷開電源,整理儀器,進行講評。
4.小結:由學生匯報實驗數據和所得到的結論。
(1)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電池的電壓之和。并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電池的電壓。(2)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在并聯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并且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了解電磁波的產生和傳播。知道光是電磁波,電磁波在真空的傳播速度。
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2、過程和方法:通過演示了解電磁波的產生,電磁波在真空的傳播。
重、難點:1、電磁波的產生。2、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課前提問:昨晚同學們做了實驗,開光管的瞬間電視機屏幕發現了什么?這說明了什么?
(一)、引入課題:電話的傳播需要電話線,收音機、電視信號的傳播沒有導線,它們靠什么傳播?……電磁波
(二)進行新課:
1、電磁波的產生:利用課件展示及解釋課前問題
結果:產生了電磁波(為什么電流要時斷時續)
結論:變化的電流產生電磁波
2、電磁波的傳播:
在很多介質中可以傳播,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3×108m/s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
①波長:用λ表示,單位是m
②頻率:1秒鐘變化的次數,用f表示,單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
它們的關系:c=λf
3、電磁波的分類:
課本81頁圖示,分類的依據是頻率或波長
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閱讀“科學世界”
錄像……電磁波的海洋
3、達標練習: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學考精練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教學后記:
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電磁繼電器和揚聲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初步認識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
2、過程和方法
通過閱讀說明書,知道如何使用電磁繼電器。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重、難點:
知道電磁繼電器、揚聲器的結構原理。
能分析有關的實際器材。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電磁繼電器、燈泡、開關、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復習磁場、螺線管知識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的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進行新課:
1、電磁繼電器:
(1)、作用: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
(2)、結構:先觀察59頁的構造圖,再實物觀察。
(3)、原理:對照結構圖說明。
(4)、使用方法:通過實驗分析、說明。
(并總結作用、結構、原理)
學生閱讀“想想做做”,討論回答文章中的問題。
2、揚聲器:
(1)、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原理:
注意電信號與聲信號的轉換,對照結構圖進行說明。
3、達標練習:課本6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分析這幾種器材,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教學后記:
2021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案5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利用內能的兩種重要方式:加熱和做功。
2.知道熱機中能的轉化。
(二)教具
鐵架臺,試管,試管夾,試管塞,水等。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什么是內能?如何才能改變物體的內能?(答略)
敘述能量守恒定律(略)。
2.引入新課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轉移、轉化是能量運動的普遍形式。人類在利用能量方面所從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廣泛地尋找其來源,有效地控制其去處,以達到駕馭它,利用它,讓它為人類造福的目的。
那么人們是如何利用內能的呢?這一節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3.進行新課
板書:(第二節 內能的利用)
(1)利用內能來加熱
教師:任何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利用也是隨處可見的。我們天天吃飯,那么生米是如何變成熟飯的?
學生:是通過加熱,利用燃料燃燒放出的內能使米變熟。
教師:類似的例子還有哪些?
學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內能。
學生:熱水袋暖胃利用了內能。
(教師還可補充一些加熱的例子,如工廠的熱處理、吹制玻璃工藝品等)
教師:上面的例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直接利用內能轉移來加熱物體的,這是利用內能的一種方式。
板書:
一、直接加熱物體
教師:用內能直接加熱物體,可以有多種方法。目前人們最普遍運用的還是用火直接加熱。火,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它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也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煙囪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首先是能源浪費大。早在100多年前,門捷列夫就曾說過:“燒煤等于燒盧布”。因為煤、石油、天然氣等本身都是寶貴的化工原料,其產品遍及醫藥、化工、紡織、交通運輸等各個領域,將它們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資源綜合利用的機會。再加上直接燃燒效率較低,勢必造成很大的浪費。
其次是對環境的污染。燃燒后的廢渣、廢氣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這就造成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為了趨弊興利,人們做出了種種努力。例如在冬季取暖問題上,把各家生火取暖改為分片供熱(暖氣)。用效率高的鍋爐替代簡易爐灶。有些地區還采用了大型工業鍋爐的余熱實行集中供熱的方式。在家庭用火上,推廣了以(煤)氣代煤,從而提高了內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2)利用內能來做功
當然,節能降耗還有很多途徑,如改燒煤為用電就是其中之一。
教師:提到用電,同學們知道電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嗎?
學生:是發電機發出來的。
教師:不錯,是發電機發出來的。那么發電機利用的又是什么能量?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個實驗。
演示:書中所示的實驗。
教師:誰來說一下該實驗中能量的轉化過程?
學生:燃燒酒精放出的內能,傳遞給水蒸氣,水蒸氣內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動塞子做功,水蒸氣的一部分內能轉化為塞子的動能。(機械能)
(以上回答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
教師:這是利用內能的另一種方式。
板書:
二、對物體做功
教師:發電廠發電就利用了上述實驗原理。發電廠,首先要用煤加熱鍋爐中的水,水蒸氣獲得內能后,帶動發電機工作,水蒸氣的一部分內能先轉化為發電機的機械能。接著發電機又在運轉過程中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后一轉化將在電學中學習)
利用上面實驗的原理,人們還制造出了汽油機、柴油機、噴氣發動機等。這些機器的共同之處都是利用內能來工作的。我們稱之為熱機。
板書:
熱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熱機的發明,是在17世紀末期。近300年來,經過人們的不斷研制和改進,它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重要的動力機器。熱機做為工業化生產飛速發展的催化劑,必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熱機的種類很多,我們將在后面幾節介紹它們中的幾種。
4.小結(略)
5.布置作業
(1)知道內能利用的兩種方式。知道什么是熱機。
(2)閱讀:熱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