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篇1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動能的定義式,能用動能的定義式計算物體的動能;

(2)理解動能定理反映了力對物體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3)能夠理解動能定理的推導過程,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

(4)能夠應用動能定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歸納推導方式推導動能定理的表達式;

(2)通過動能定理的推導理解理論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學思維的重要意義;

(3)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對比牛頓運動定律,掌握運用動能定理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其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動能定理的歸納推導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通過對動能定理的應用感悟量變(過程的積累)與質變(狀態的改變)的哲學關系。

教學重點:動能的概念;動能定理的推導和理解。

教學難點:動能定理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

第七節動能和動能定理

1、對“動能”的初步認識

追尋守恒量中,已經知道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應該與物體的質量與速度有關。

你能通過實驗粗略驗證一下你的猜想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什么關系)。

方案1:讓滑塊從光滑的導軌上滑下與靜止的木塊相碰,推動木塊做功。

實驗:(1)讓同一滑塊從不同的高度滑下;(2)讓質量不同的滑塊從同一高度滑下。

現象:(1)高度大時滑塊把木塊推得遠,對木塊做的功多;(2)質量大的滑塊把木塊推得遠,對木塊做的功多。

實驗結果:

(1)高度越大,滑塊滑到底端時速度越大,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速度越大,對外做功的本領越強,說明滑塊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2)滑塊從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對外做功的本領不同,是因為滑塊的質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情況下,質量越大,滑塊對外做功的能力越強,也就是說滑塊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歸納: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方案2:被舉高的錘子下落可將鐵釘釘入木板中,高度越高,錘子越重具有的動能越大,釘鐵釘得越深。

2、對“動能的變化”原因的初步探究

前邊我們學過,當力對物體做功時會對應某種形式的能的變化,例如:重力做功對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彈簧彈力做功對應于彈性勢能的變化,那么什么原因使物體的動能發生變化哪?

(1)多媒體演示實驗:

實驗1:小球在空中下落過程,重力做正功,動能增大。

實驗2:沿粗糙平面滑動的小車由運動到靜止,由于摩擦阻力做負功,小車的動能減小。

(2)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要求學生觀察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力、各力做功,及物體動能的變化情況?

(3)得出結論:外力做功(牽引力、阻力或其它力等)是物體的動能改變的原因。

3、定量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之間的定量關系

(1)就下列幾種物理情境,用牛頓運動定律推導: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之間的定量關系。

用多媒體展示:

情境1:質量為m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情境2: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摩擦力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情境3:質量為m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按學生基礎情況分組推導,將結論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用語言表述本小組的結論:

物理情境

結論

1

2

-

3

教師在學生表述自己得出的結論(各組的分結論)后,引導學生得出動能定理的具體內容。及其理解動能的概念。

結論:合力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分析總結、講解規律

1、動能

(1)“”是一個新的物理量

(2)是物體末狀態的一個物理量,是物體初狀態的一個物理量。其差值正好等于合力對物體做的功。

(3)物理量定為動能,其符號用EK表示,即當物體質量為m,速度為V時,其動能:EK=

(4)動能是標量,單位焦耳(J)

(5)含義:動能是標量,同時也是一個狀態量

(6)動能具有瞬時性,是個狀態量:對應一個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就有一個動能的值。

計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質量是173㎏,運行速度是7.2㎞/S,它的動能是多少?

答:EK=mV2/2=4.48×109(J)通過計算進一步理解動能的物理意義。

2、動能定理

有了動能的表達式,前面推出的W=mV22/2-mV12/2就寫成W=EK2-EK1

師生討論、、的物理意義,最后得出: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在該過程中的動能變化。這個結論叫動能定理。

(1)內容:合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在該過程中的動能變化量。

(2)表達式:W=EK2-EK1

(3)討論:

①當合力做正功時,物體動能如何變化?

②當合力做負功時,物體動能如何變化?

③當物體受變力作用,如何計算物體動能的變化?

④當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如何計算物體動能的變化?

答案:

①當合力做正功時,物體動能增加。

②當合力做負功時,物體動能減小。

③當物體受變力作用,可把過程分解成許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運動是直線分段求解。

④當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可把過程分解成許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運動是直線分段求解。

3、應用練習

例題:一架噴氣式飛機質量為5.0×103㎏,起飛過程中從靜止開始滑跑,當位移達到L=5.3×102m時,速度達到起飛速度V=60/s,在此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飛機重量的0.02倍。求:飛機受到的牽引力。

思考:

(1)該題中敘述飛機的一個什么過程?答:飛機的起飛過程。

(2)飛機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做功的位移多大?V初=0V末=60m/sL=5.0×103㎏

(3)起飛過程中有幾個力?大小方向如何?

答:四個力。重力、支持力、牽引力、阻力。其中牽引力和阻力做功。牽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負功。

(4)如何求解合力做功?答:兩種方法:①W分=F合L②W分=F牽L-fL

解:飛機起飛初動能EK1=0末動能EK=mV2/2合力功有W=F合L

根據動能定理:F合L=mV2/2-0,根據飛機起飛時受力F=F牽-f阻

F牽=mV2/2L+f阻=1.8×104(V),飛機受到的牽引力是1.8×104(V)。

4、拓展訓練:

(1)該題中飛機起飛過程中牽引力的功轉化成什么了?(討論完成?)

答:牽引力做的功轉化成了飛機起飛的動能和飛機與地面摩擦的內能(即摩擦力做的功)。

(2)本題是否可用牛頓運動定律來解,與上面解法有何不同?(用牛頓運動定律重解例題)

(3)物體的運動為多段運動組成,是否可用動能定理來解?如何來解?(舉個例題)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1.內容與地位

在共同必修模塊物理1的內容標準中涉及本節的內容有:“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理解牛頓運動定律”.本條目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質量、力三者的關系,強調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是學習其他動力學規律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它闡明了物體的加速度跟力和質量間的定量關系,是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重要規律,在理論與實際問題中都有廣泛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探究加速度、質量、力三者關系的過程,可以通過實驗測量加速度、力、質量,分別作出表示加速度與力、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的圖像,根據圖像導出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式.學習過程中引導體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圖像法的應用,培養觀察能力、質疑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知識的形成中真正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同時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2.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的過程.

(2)感悟控制變量法、圖像法等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

(3)體驗探究物理規律的樂趣.

(4)培養觀察能力、質疑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的過程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實驗數據畫出圖像,根據圖像導出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式是本節的難點.

二、案例設計

(一)復習導入

教師:什么是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就是指物體速度發生了改變,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

教師: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也就是指物體產生了加速度.加速度大,物體運動狀態變化快;加速度小,物體運動狀態變化慢.弄清物體的加速度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呢?請同學們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嘗試從身邊實例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討論中體會到a跟力F、物體質量m有關.

(二)探究加速度a跟力F、物體質量m的關系

1.定性討論a、F、m的關系

學生:分小組討論.

教師: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請各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引導學生總結出定性的結論:a與F、m有關系,當m一定時F越大,a就越大;當F一定時,m越大,a就越小.

請思考:

在這里為什么要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討論?2.定量研究a、F、m的關系

(1)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在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提問:如何定量地研究a與F、m的關系呢?指出剛才大家在定性討論a、F、m三者關系時,就已經采用了在研究a與F關系時保持m一定,在研究a與m的關系時保持F一定的方法,這種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它是研究多變量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下面我們可應用這種方法,通過實驗對a、F、m的關系進行定量研究.

教師進一步引導,使學生明確要在實驗中研究a、F、m的關系必須有辦法測出a、F、m.

教師在指出講臺上放有氣墊導軌、氣源、兩個光電開關和與之配套的數字計時器、滑塊、細線、砝碼、小桶、彈簧秤、托盤天平、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鉤碼、打點計時器、紙帶、刻度尺,并說明每個光電開關與數字計時器一起能測出一定寬度的遮光板通過它的時間進而測出物體的瞬時速度后,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小組討論基礎上,全班交流.在大家互相啟發、補充的過程中形成較為完善的方案.

學生:設計出如下實驗方案.

方案一以小車、打點計時器、紙帶、長木板、細線、小桶、鉤碼、砝碼、刻度尺、天平為器材,研究小車的運動.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m1,測出小桶的質量m2,把小桶與小桶中砝碼的總重力m′g當作小車受到的拉力F,從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測出△s,由△s=at2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a.

方案二以氣墊導軌、氣源、兩個光電開關、數字計時器、滑塊、刻度尺、細線、小桶、砝碼、鉤碼、天平為器材研究滑塊的運動.用天平測出滑塊的質量m1,測出小桶的質量m2,把小桶與小桶中砝碼的總重力m′g當作滑塊受到的拉力F,用導軌旁邊的刻度尺測出兩光電開關的距離s0,用刻度尺測出固定在滑塊上的遮光片的寬度△s,根據數字計時器給出的遮光片分別通過前后兩個光電開關所經歷的時間△t1、△t2,由于△s?s0,因此可以根據v1=△s/△t1和v2=△s/△t2計算出滑塊在兩光電開關間運動時的初、末速度,再由計算出滑塊的加速度a.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兩種方案的可行性,讓學生踴躍發表自己見解.

教師:上述兩種方案都是可行的.但前一種方案中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實驗誤差較大,因此就得想辦法消除摩擦力的影響,那么如何消除摩擦力呢?建議有興趣的同學自己利用課余的時間去實驗室用前一種方案或其他方案進行實驗探索.本節課我們采用上述后一種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教師:不論采用上述哪種方案,我們把小桶與小桶中砝碼的總重力mg當作小車(包括上面的鉤碼)或滑塊(包括上面的鉤碼)受到的拉力,這是有條件的,這條件就是m?m′(m為小車與鉤碼或滑塊與鉤碼的總質量).

(2)進行實驗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在氣墊導軌上研究a、F、m三者關系,為了讓學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用電子幻燈片打出研究內容、實驗步驟和數據記錄表格如下:

【研究內容】研究m一定時,a與F的關系

【研究步驟】①用天平分別測出單個滑塊的質量m1=__________g,小桶質量m2=__________g,則滑塊總質量m等于m1加上放在它上面的鉤碼的質量△m1.

②在桶中放置質量為△m2的砝碼,則m′=m2+△m2,當m?m′時,認為F=m′g(g取9.8m/s2).

③用刻度尺測出遮光片的寬度△s=__________m,用軌道邊上的標尺測出兩光電開關之間的距離s0=__________m.

④實驗時,保持s0不變,把各次滑塊運動中遮光片經過前后光電開關的時間△t1、△t3代入公式計算出各次滑塊運動的加速度,

并把實驗數據填入表5-1.

表5-1研究m一定時,滑塊加速度a與其受力F的關系

單個滑塊質量

m1=_____g[

滑塊總質量

m=_____g

小桶質量[]

m2=_____g

遮光片寬度

△s=_____m

兩光電開關間距

s0=_____m實驗次數小桶上的砝碼質量△m2/g小桶與壇碼總質量m′/g△t1/s△t2/s滑塊加速度a/(m﹒s-2)滑塊受的拉力F/N1??????2??????3??????4??????【實驗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內容二】研究a與m的關系(F一定)

【研究步驟】①用天平分別測出單個滑塊的質量m1=__________g,小桶質量m2=__________g,則各次實驗中滑塊總質量m等于m1加上放在它上面的鉤碼的質量△m1.

②在小桶中放置質量為△m2的砝碼,則m′=m2+△m2,當m?m′時,認為F=m′g(g取9.8m/s2),并保持m不變.

③用刻度尺測出遮光片的寬度△s=__________m,用軌道邊上的標尺測出兩光電開關之間的距離s0=__________m.

④實驗時,保持s0不變,把各次滑塊運動中遮光片經過光電開關的時間△t1、

△t2代入公式,計算出各次滑塊運動的加速度,

把實驗數據填入表5-2.

表5-2研究滑塊加速度a與滑塊總質量m的關系(拉力F一定)

單個滑塊質量

m2=_____g

小桶質量

m2=_____g

小桶與砝碼的總質量

m′=_____g

遮光片寬度

△s=_____m

兩光電開關間距

s0=_____m實驗次數滑塊砝碼質量△m1/g△t1/s△t2/s滑塊加速度a/(m﹒s-2)滑塊與砝碼總質量m/g1?????2?????3?????4?????【實驗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在簡要說明數字計時器的使用方法,強調實驗過程應使氣墊導軌保持水平,兩光電開關間距要盡可能大些,盡可能使m′遠大于m(如果m′≥20m,則可認為m′?m)等注意事項后,請兩位學生上臺操作并報告測量數據,其他學生邊觀察邊在課前印發的實驗數據記錄表(表5-1、表5-2)上填上實驗測量數據.

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8個小組,第1組~第4組學生分別完成(表5-1)中從實驗次數1~4各項目的計算與填寫,第5組~第8組學生分別完成(表5-2)中從實驗次數1~4各項目的計算與填寫.

教師:讓學生反饋計算結果,并填入電子幻燈片(表5-1)、(表5-2)的對應欄目中.

教師:引導學生對表5-1的數據①通過直接觀察;②通過在坐標紙上畫出a-F圖像進行分析,得出a∝F(m一定時)的結論.

在描點畫圖時,讓學生體會為什么要讓描出的點盡可能多地分布在某一直線的兩側,嘗試說出實驗誤差的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對表11-2的數據①通過直接觀察②通過在坐標紙上畫出a-m圖像進行分析,只能得出當F一定時,m越大a就越小的結論.

教師:能不能就此馬上斷言a與m成反比?讓學生展開討論.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的基礎上,問學生能不能猜想a與m成反比?

如何證明這種猜想是否正確?請思考討論.

學生:可以畫出a與圖像,看它是否為過原點的直線.

學生:還可以通過計算a與m的比值來判斷.

教師:讓學生分組計算出對應各次實驗的,并在全班反饋填人表11-2后,在坐標紙上作出a-圖像.

學生:確實實驗得到的直線是接近過原點的,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a與m是成反比(F一定時)的.

說明這里開展一系列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從a-m圖像轉化到a-圖像的意義,認識圖像法描述物理規律的作用.

教師:本實驗只是讓我們對于自然規律的探究有所體驗,實際上一個規律的發現不可能是幾次簡單的測量實驗就能得出,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事實來論證.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篇3

一、主要工作內容

1、九年級即將面臨中考,要認真做好復習計劃,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

2、強化備課實效性,注重常規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認真開展實驗教學工作,作好實驗儀器的管理和實驗室的使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4、抓好“學困生”幫扶工作,從而提高物理成績和優秀率.

5、通過教師結對幫扶工作,通過向老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

二、具體措施

1、“學困生”幫扶工作計劃

對于初三學生,馬上面臨中考,學生整體成績并不理想,生與生之間差距較大,兩級分化突出,因此本學期重點放在初三備考中,加強復習,努力提高合格率.關于特優生和學困生的培養我的做法是:用分層的形式.①從第一階段復習開始,對學困生就要采取分層的要求進行教學,為學困生提供學法指導和提供相應的資料,重點是增加興趣、鼓足信心、降低要求、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在考試前一周,對困難學生可以用基礎題進行強化訓練(自編一到二套以基礎題為主的練習題)②側重輔導,關心極優生.在班上尋找幾名優等生從思想、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個別輔導和鼓勵,培養物理學科的特優生.多練點知識的廣度、深度、熱點考題.

2、德育工作

加強自身德育工作,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不體罰學生,不留怪發,不穿奇裝異服,不給學生留重復性作業,注重學生“減負”工作,提高課堂實效性,尊重學生,爭取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九年級復習計劃

(1)科學制定計劃穩步扎實復習.

第一階段:梳理教材,構建知識結構,過基礎知識點關.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復習所有學過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規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識結構進行歸類、整理,使知識條理化,建構知識網絡化,讓學生看到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加強基礎時,突出抓住9個知識點(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條件、密度、壓強、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凸透鏡成像規律、比熱和熱量的計算、歐姆定律、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電功電功率).在此,出部分知識點填空題,配適當基礎練習題,緊扣概念砸牢“雙基.

第二階段:專題訓練.

這一階段,要通過一定量的習題,鞏固上階段的知識.我們將分成了選擇題、探究題實驗、問答題、綜合題等三個板塊.這階段主要強化基礎知識的應用,對學生理解中的誤區和偏差,要及時糾正.在評講題時應注意講清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過專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而提高考試的成績.

第三階段:模擬測試階段.

精選十套有代表性的模擬試題,進行中考模擬訓練.通過訓練,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內容,并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注重解題規范要求:中考與平時考試不同,它是全省性的統一考試,標準是一樣的,評卷又必須按統一標準進行.如作圖題、計算題的一些具體要求,要通過復習,使學生形成習慣,減少不必要的失分.)以便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進行考試過程的&39;適應性訓練.

(2)關注熱點問題,把握考試動態

①科學探究方法題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規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教材中運用了常考的`控制變、建立理想模型法、實驗推理法、轉換法、類比法.常考:控制變量法、替代或等效法

②)情景信息題即在考題中提供較多的情景信息(數據、圖象、漫畫)根據題目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從中篩選出有用的相關信息,用物理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③社會熱點問題,物理來自于生活、物理服務于社會.對一些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重大發現和高科技的應用都會有較多的體現,教材中大大加強了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內容.例如,與資源、環境有關的是在利用自然資源和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時候,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地球的溫室效應”、“氣候與熱污染”、“石油危機和能源科學”、“核電站和核廢料處理”,這是當前社會討論的熱點,另一類是與社會發展有關的,例如,內能的利用和火箭、通訊技術的發展、“能源革命”等,它講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社會需求的結果,科學技術促進了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我準備收集整理一下近兩三年來國際國內的一些重大事件,從中了解有關的物理知識和背景.例如:伊拉克戰爭;三峽工程;神舟七號飛船;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海嘯的災難等都可能作為考題的來源和背景.

(3)復習進度

第一部分聲現象3.1―3.2

第二部分光學3.3—3.6

第三部分熱學3.8—3.11

第四部分電學3.12—3.27

第五部分力學4.1—4.20

專題訓練實驗與探究4.21—4.30

綜合計算5.3—5.10

模擬訓練十套試卷5.11—6.5

查漏補缺與存在主要問題6.7—中考

4、個人提高計劃

①.在崗位練功中,堅持每周寫好一篇鋼筆字,畫好簡筆畫.并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寫2—3篇質量較高的教學手記和案例,并做分析.

②.多讀書,讀好書,本學期認真閱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并認真做好筆記.

③.物理實驗室要及時做好賬目管理,認真管理實驗室衛生和儀器,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保證實驗教學的開出率.

④.加強遠程教育的學習,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

⑤.通過與安林孫老師的師徒結對子活動,努力提高自己專業水平,提高教學基本技能.多與師傅電話溝通,探討初三復習情況,平時也要在本校跨學科聽課,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

⑥.積極配合班主任工作,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各項管理工作,抓好班級的一日常規管理工作.

⑦.由于我是年輕教師,要努力爭取外出學習的機會,學習他人經驗,并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⑧.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方法,形成有建設性的意見或書面材料,及時寫隨筆,心得,每學期上交論文一篇.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篇4

經過一年的復習教學,送走了又一屆高三學生,回想這一年來的工作,我覺得反思使我的教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成文如下:

一、反思學生的基礎,學習習慣

學生的力學學習得太差,好幾次在講例子時,學生就說聽不懂,也就在班主任面前說某老師教來我聽不懂,要求與上位老師一樣,換掉,我當然不明白其中的理由,之后才明白,我在解題時中間有一個計算步驟我省略了,我以為學生沒有問題,就一個數學運算就應沒問題,可哪里明白這個班的學生天生就習慣理解,自己從不主動去思考動手解決問題,我開始反思,怎樣才能使學生聽得懂?做得來?原先學生的基礎差,底子薄,務必從簡單的、基本的抓起,于是,我決定,少而精的講例子,每講一個例子,得每一步在黑板上板書,然后針對學生的水平做一個類似的題目,漸漸地學生學會做一些題目了,也就不覺得聽不懂了

二、反思教學困惑,構成教學論文

在復習動能定理時,常常遇到連接體問題,要學生對多個質點運用動能定理,公式多,學生感到拿手,經常出錯,于是我想;能不能使問題簡化呢?在高中階段,常常是連接兩物體的力的功的代數和為零,我想到把多個動能定理的公式相加,消去了連接物體的力的功,得到質點組動能定理,把它介紹給學生,說明它的適用范圍,學生很容易掌握,于是我把它構成論文;在講振動和波動時,學生對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容易混淆,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經常出錯,而近幾年又經常考振動和波動相結合的題,怎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區別呢?我反思后寫了《正確處理振動和波動的內在關系》一文,像這種類似的反思很多,我發表十多篇反思構成的文章,透過反思文章,使學生的知識難點得到了突破。

三、反思思想方法,培養建模潛力

在總復習中,除認真復習知識之外,我還要推薦同學們務必重視對各種物理思想方法的進一步了解和掌握。表面看,這似乎與知識的復習不搭界,其實這才是一項更高層次、更高效率的復習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結呢?我認為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靜力學、動力學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復雜運動常用的運動合成法;追溯解題出發點的分析法;簡單明了的圖線法;以易代難的等效代換法等等,均為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當然,也還有其它一些屬于更巧、更簡捷的思維方法。然而兩者相比,我主張更要關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一般說,在復習課上老師都會提及,一些寫得好的參考書中也會有介紹。同學們在聽課和閱讀中除關心知識點之外,務請注意這些思維方法的實際應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為己有,再在練習中有意識運用,進一步熟悉它們。此外,在講課中,要講清怎樣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著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尋找臨界狀態及與其相應的條件;如何挖掘隱含物理量等等。這些,都是遠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價值的東西。實踐告訴我們,在高三學年,同學們畢竟比高一、高二時有了更強的理解潛力,有了更強的綜合分析潛力的優勢。一旦領悟掌

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發揮出比老師更強、更敏捷的思維潛力。

四、反思教法,聽同事授課相互交流

在復習教學中,經常感到復習課上法單一,沒有新意,為了防止長時間的教學方法的單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高三的.幾位教師采取了經常聽課的方式,只要有時間,就去聽同行老師的課,不分場合,不舉形式聽隨堂課,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吸取他人的長處,為我所用,聽他人是怎樣上這些資料的,自己是怎樣上的,自己的課有什么不足,別人的課有哪些優點,下一次在上那里時我要怎樣上才好,透過這樣的相互聽課,相互學習,提高自我,提高復習課的質量。

五、反思作業訓練規范練習

練習在總復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透過練習到達鞏固知識、提高潛力的目的,力求規范地解題是就應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說務求做到兩條:①要規范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好處。這種不規范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復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狀況,然后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于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后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潛力必須會上升到新的層次。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于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后失敗的實例,均因為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里邊隱含著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說,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

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潛力,都是要透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啟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后必定導致復習工作的低效率。

教學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會有所進步,也只有學會反思的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不斷反思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喜愛,才會立于教學不敗之地。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造衛星的有關知識,正確理解人造衛星做圓周運動時,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2.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萬有引力定律來推導第一宇宙速度,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在衛星發射方面的情況,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感知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促使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義和求法.

2.人造衛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1.近地衛星、同步衛星的區別.

2.衛星的變軌問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宇宙航行

1.基本知識

(1)牛頓的“衛星設想”

如圖所示,當物體的初速度足夠大時,它將會圍繞地球旋轉而不再落回地面,成為一顆繞地球轉動的人造衛星.

(2)原理

一般情況下可認為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由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提供,

(3)宇宙速度

(4)夢想成真

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航天員楊利偉踏入太空.

2.思考判斷

(1)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人造衛星的速度可以是10km/s.(×)

(2)在地面上發射人造衛星的最小速度是7.9km/s.(√)

(3)要發射一顆月球人造衛星,在地面的發射速度應大于16.7km/s.(×)

探究交流

我國于2011年10月發射的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試問這個探測器應大約以多大的速度從地球上發射

【提示】火星探測器繞火星運動,脫離了地球的束縛,但沒有掙脫太陽的束縛,因此它的發射速度應在第二宇宙速度與第三宇宙速度之間,即11.2km/s

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與計算

【問題導思】

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義?

2.如何計算第一宇宙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與環繞速度、發射速度有什么聯系?

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義

又叫環繞速度,是人造衛星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v=7.9km/s.

2.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

設地球的質量為M,衛星的質量為m,衛星到地心的距離為r,衛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v:

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廣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兩種表達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體決定,可以說任何一顆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應以

式中G為萬有引力常量,M為中心星球的質量,g為中心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為中心星球的半徑.

誤區警示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發射速度.衛星離地面越高,衛星的發射速度越大,貼近地球表面的衛星(近地衛星)的發射速度最小,其運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豎直上拋一物體,經時間t物體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R,求這個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方法總結:天體環繞速度的計算方法

對于任何天體,計算其環繞速度時,都是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衛星的軌道半徑等于天體的半徑,由牛頓第二定律列式計算.

1.如果知道天體的質量和半徑,可直接列式計算.

2.如果不知道天體的質量和半徑的具體大小,但知道該天體與地球的質量、半徑關系,可分別列出天體與地球環繞速度的表達式,用比例法進行計算.

三、衛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

【問題導思】

1.衛星繞地球的運動通常認為是什么運動?

2.如何求v、ω、T、a與r的關系?

3.衛星的線速度與衛星的發射速度相同嗎?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通常認為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

衛星的線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與軌道半徑r的關系與推導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衛星離地面高度越高,其線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誤區警示

1.在處理衛星的v、ω、T與半徑r的關系問題時,常用公式“gR2=GM”來替換出地球的質量M會使問題解決起來更方便.

2.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得越高,需要的發射速度越大,但衛星最后穩定在繞地球運動的圓形軌道上時的速度越小.

高三物理教案反思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人教社物理選修3-1第一章第4、5節的內容,本節處在電場強度之后,位于靜電現象前,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從電場對電荷做功的角度出發,推知在勻強電場中電場力做功與移動電荷的路徑無關。利用定義法給出電勢的定義,并通過電勢描述等勢面,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對知識的遷移、靈活運用給予了思維上的指導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電荷及庫侖定律、電場強度的知識,對本節的學習已具備基礎知識,但不夠深入,仍需要通過本節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三)、教學內容

本節課為第一課時,主要內容為概念的引入和對其物理含義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高中新課程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展性、和諧性)、本節教材的特點(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會一體)和所教學生的學習基礎(知識結構、思維結構和認知結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解電勢的概念,知道電勢是描述電場的能的性質的物理量,理解電勢差與零點電勢面位置的選取無關,熟練應用其概念及定義式UAB?WAB進行相關計q

算。明確電勢差、電勢、靜電力的功、電勢能的關系。2、理解電勢是描述電場的物理量,知道電勢與電勢差的關系UAB??A??B,電勢與零勢面的選取有關,知道電場中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目標: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類比、概括,講述新知識,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自學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通過與前面知識的結合,理解電勢能與靜電力做的功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了解電勢差和電勢的概念。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與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增強科學探究的價值觀。

三、重難點分析

為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本課教學重點為:理解和掌握電勢差、電勢、等勢面的概念及意義。在本節學習之前,學生已學習過其他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勢能發生變化,彈簧的彈力做功引起彈性勢能的變化,因此本節教學的難點為把電勢、電勢面與前后知識區別、聯系,并能用此解決相關問題。

四、教學與學法分析

(一)、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指導學

生學習。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對于簡諧運動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收集一些簡諧運動實例,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舉出生活中一些簡諧運動,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設計的指導思想是:現代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應把學習看成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生應與一定的知識背景即情景相聯系,在實際情況下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本節課采用“誘思引探教學法”。使用投影儀,形象、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簡諧運動的規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生。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興趣,是學生在問題解決的探索過程中,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被動答題走向主動探究。

1、知識回顧。首先展示圖片,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此導體內部電荷同樣有

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電場也有能的性質。

電勢、電勢差的概念比較抽象,在講解時可以通過引入重力場的有關概念進行類比,以增強知識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學生理解。因此接下來,復習有關功的知識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功的量度:W?FScos?;重力做功只與位置有關,與經過的路徑無關;重力做功與勢能的關系:WG??Ep;重力勢能是相對的,有零勢能面。

進一步引導學生擴展思維,回顧所學知識,對新知識產生興趣。例如,我們還研究過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勢能發生變化,彈簧的彈力做功引起彈性勢能的變化,那么電場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2、引入新課。

指出上圖:在某一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將同一電荷放入電場的不同位置A、B兩點,所受到的電場力是不同的,這是因為A、B兩點的電場強度不同,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以勻強電場為例,勻強電場中,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的大小F?

Eq為恒力,則電

場力做功大小為:W?EqScos?。在這里,W

類似如重力做功W

因此,將W?EScos?是一個與電荷本身無關的量,?hcos?,也是與物體本身無關的物理量,只與重力場本身性質有關。這一比值叫A、B兩點間的電勢差,用UAB來表示。

繼續聯系重力勢能提出問題: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移動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勢能的變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電勢差也就是電勢的差值,那么如何定義電場中各點的電勢?給一分鐘同學思考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定義,UAB?WAB,若將B點的電勢定義為零電q

勢點,則A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零電勢點時所做的功。因此,老師強調,電勢通常用?表示,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參考點(零電勢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3、強化和延伸知識點。

引導學生思考,指出電勢差與零點電勢的選取無關,但電勢是相對零點電勢而言的,與零點電勢的選取有關。然后課堂給出幾分鐘時間,由學生獨立完成一道例題:設電場中AB

2兩點的電勢差U?2.0?10V,帶電粒子的電量q?1.2?10?8C,把q從A點移動到B點,

電場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還是負功?設UA?UB。

4、知識小結。(1)、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類似重力場中兩點的高度差,電勢差UAB?WAB,q

U與W、q無關。(2)、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參考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并且注意電勢的大小與參考點的選取無關。(3)、UB?B??,A?A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

5、布置作業。布置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課后獨立完成。

500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压力传感器_数字压力传感器|佛山一众传感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圣才学习网-考研考证学习平台,提供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课程等考试资料 | 成都热收缩包装机_袖口式膜包机_高速塑封机价格_全自动封切机器_大型套膜机厂家 | IPO咨询公司-IPO上市服务-细分市场研究-龙马咨询 | 河南橡胶接头厂家,河南波纹补偿器厂家,河南可曲挠橡胶软连接,河南套筒补偿器厂家-河南正大阀门 | 蒜肠网-动漫,二次元,COSPLAY,漫展以及收藏型模型,手办,玩具的新媒体.(原变形金刚变迷TF圈)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活性炭-蜂窝-椰壳-柱状-粉状活性炭-河南唐达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消电检公司,消电检价格,北京消电检报告-北京设施检测公司-亿杰(北京)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 井式炉-台车式回火炉-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电动卫生级调节阀,电动防爆球阀,电动软密封蝶阀,气动高压球阀,气动对夹蝶阀,气动V型调节球阀-上海川沪阀门有限公司 | 岩棉切条机厂家_玻璃棉裁条机_水泥基保温板设备-廊坊鹏恒机械 | 丁基胶边来料加工,医用活塞边角料加工,异戊二烯橡胶边来料加工-河北盛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深圳3D打印服务-3D打印加工-手板模型加工厂-悟空打印坊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WF2户外三防照明配电箱-BXD8050防爆防腐配电箱-浙江沃川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 浙江华锤电器有限公司_地磅称重设备_防作弊地磅_浙江地磅售后维修_无人值守扫码过磅系统_浙江源头地磅厂家_浙江工厂直营地磅 | 北京包装设计_标志设计公司_包装设计公司-北京思逸品牌设计 | 世纪豪门官网 世纪豪门集成吊顶加盟电话 世纪豪门售后电话 | 科普仪器菏泽市教育教学仪器总厂| 运动木地板价格,篮球馆体育运动木地板生产厂家_欧氏地板 | 匀胶机旋涂仪-声扫显微镜-工业水浸超声-安赛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法兰螺母 - 不锈钢螺母制造厂家 - 万千紧固件--螺母街 | 布袋式除尘器|木工除尘器|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刮板输送机|除尘器配件-泊头市德佳环保设备 | 首页-瓜尔胶系列-化工单体系列-油田压裂助剂-瓜尔胶厂家-山东广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水上浮桥-游艇码头-浮动码头-游船码头-码瑞纳游艇码头工程 | 电液推杆生产厂家|电动推杆|液压推杆-扬州唯升机械有限公司 | 危废处理系统,水泥厂DCS集散控制系统,石灰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淄博正展工控设备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塑料熔指仪-塑料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广东宏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搪瓷反应釜厂家,淄博搪瓷反应釜-淄博卓耀 | 西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西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西装 | 洛阳网站建设_洛阳网站优化_网站建设平台_洛阳香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浇注料-高铝砖耐火砖-郑州凯瑞得窑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手术示教系统-数字化手术室系统-林之硕医疗云智能视频平台 | 心得体会网_心得体会格式范文模板| 天空彩票天下彩,天空彩天空彩票免费资料,天空彩票与你同行开奖,天下彩正版资料大全 |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