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
(1)指讀詞語
(2)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
(3)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游時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一)第二自然段
1、你覺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樣?(美)美在哪里呢?我們讀讀課文好嗎?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師生討論:抓住“藍藍的、一望無邊、有時像……有時像……”
“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多么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真不錯,你吧天空的廣闊無邊給讀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試試;
“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云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云朵還在不斷的變化著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系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云還像什么?
4、句式練習(學生說到有時……完成這個句子練習)
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小結:的確,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顏色是“藍藍的”,美在“一望無邊”,多么廣闊啊!那誰能通過朗讀把秋天天空的美麗讀出來呢?(指讀課文)你讀得真美,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試一下好嗎?(齊讀)
(二)第三自然段
過渡: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2、學生交流
(1)田野里,稻子成熟了。(對呀,田野里稻子金黃金黃的,這就告訴我們稻子是成熟了。)
(2)田野里,高粱火紅火紅的。(你看到了火紅火紅的高粱,秋天到了,高粱漲紅了臉朝我們笑呢!那高粱也成熟了。)
(3)田野里,棉花白了。(棉花白白的,如果你看到一團團雪白的棉花,那你一定會替農民伯伯高興,因為棉花成熟了,獲得了大豐收。)
3、誰愿意來讀讀呢?(指讀)你能想象一下稻田里這豐收的景象嗎?
田野里稻子黃了,黃得怎樣?高粱紅了,紅得怎樣?棉花白了,白得怎樣?可以說一種,也可以說兩種,能說三種就更好了。
4、出示:田野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5、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真好,讓我們來試一試。
(三)第四自然段
過渡:小朋友,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美,秋天的田野是那么的美,在這么美麗的季節里,小朋友來到郊外游玩,玩了些什么呢?誰來讀讀課文?
1、指讀第4自然段,思考:共有幾句話?
2、指讀第一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1)讀得不錯!圈點“有的”讀讀體會,“亮開了嗓子”在干什么呢?
(2)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還玩些什么?
(3)用上“有的”來說說笑朋友還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
4、那就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很開心。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好嗎?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喊、追、逐
(1)指讀
(2)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型
(3)交流方法
2、指導書寫
五、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3、課外找一找、讀一讀描寫秋天的詩歌。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2
1、認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識十個生字,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8個字,注意間架結構,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人物語言、神態,體會人物情感。
3、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妮妮對奶奶的關心,學會關心長輩、關心他人。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朗讀課文,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詞語卡片。
學生:布置學生在家或到商店去看一看風鈴,聽一聽它的聲音。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實物,激趣導入
同學們見過風鈴嗎?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好聽嗎?聽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有這么一串風鈴,會把它掛在哪里?有一個叫妮妮的孩子也有一串風鈴,她會把它掛在哪里呢?
二、初讀課文,初略了解課文內容
1、先借助拼音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準每個漢字的音,邊讀邊畫
出生字、詞語。
2、匯報自己讀懂了什么?
3、師歸納,并指導歸納。
——買來一串——送給妮妮,要把紫風鈴掛在妮妮的床頭,可妮妮把紫風鈴掛在—
——,讓風鈴陪著奶奶,奶奶不再—-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拼讀,再同桌交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
2、利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提醒學生注意邊音、翹舌音、后鼻韻母的字的讀音。
3、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后評議,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
2、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在小組內交流記字方法,抽生匯報。
3、你能給生字組詞嗎?
4、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醒提醒同學們,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示范寫,講要點。
5、生抄寫,師巡視。
五、作業布置與指導
1、練習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復習引入
出示風鈴.孩子們都見過風鈴,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我們來聽一聽,好聽嗎?有一個叫妮妮的孩子也有一串風鈴,她會把它掛在哪里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紫色的風鈴》。
這一課的生字,你還認識嗎?
出示生字測讀。(抽生讀、開火車讀、齊讀)
讀詞,選擇你喜歡的詞造句。(抽讀、齊讀)
愣住照耀皺紋布滿舒展寂寞
讀中體會,品味感情
孩子們對字詞的掌握真好,課文讀得好不好呢?老師要請孩子們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抽生評,正音)
剛才同學們讀了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買來一串——送給妮妮,要把紫風鈴掛在妮妮的床頭,可妮妮把紫風鈴掛在——,讓風鈴陪著奶奶,奶奶不再—-
孩子們,你讀懂了什么?從課文中哪兒知道的?把有關句子讀一讀(抽學生匯報)
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再讀讀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小組內交流。通過組內交流和感情朗讀,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嗎?
①理解詞語。采用換詞法、聯系生活實際或者上下文、做動作等方法理解詞語,重在感悟。
愣住:呆住了,沒想到。(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愣住半天回不過神的樣子)
布滿:散布、分布。
皺紋:(奶奶)臉上因收縮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條紋。
寂寞:清凈、孤獨。
②理解句子。
⑴妮妮為什么不把紫風鈴掛在自己的房間里,而要掛在奶奶的床前呢?
(因為紫風鈴發出“丁冬——丁冬”的聲音很好聽,可以陪著奶奶,讓奶奶不寂寞。妮妮很愛她的奶奶。)
(妮妮這種做法可看出她是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⑵同學們,還有什么辦法讓奶奶不寂寞呢?
(利用空余時間陪奶奶聊聊天;給奶奶講故事;暖和的天氣里用輪椅推著奶奶去公園玩一玩,到處看一看;和奶奶一起玩折紙游戲……)
⑶看來,同學們和妮妮一樣都是懂得尊敬老人的孩子,所以最后紫風鈴輕輕地唱起歌兒:“丁冬—丁冬—丁丁冬……”同學們想一想紫風鈴在唱什么呢?
(妮妮真乖;妮妮做得對;妮妮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妮妮真是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紫風鈴的聲音好聽嗎?我們來聽一聽。你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抽學生回答)
課文中也有兩句描寫風鈴聲音的句子,我們來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小黑板出示并對比讀描寫風鈴聲音的兩句話:
風兒一吹,紫風鈴“丁丁—冬冬”,聲音真好聽。-
一陣微風拂來,紫風鈴輕輕地唱:“丁冬—丁冬—丁丁冬……”
自讀后抽讀。這兩句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體會對事物實實在在的描寫和擬人化描寫的異同。
(第一句是單指風鈴的聲音;第二句是包含著風鈴在唱歌夸妮妮的意思)
指導朗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四、五自然段,體會體會風鈴對妮妮的贊美吧!
孩子們表現真不錯。請你們在小組內自由讀一讀課文,喜歡哪段就讀哪段,讀正確、讀流利、盡量做到有感情。邊讀邊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6、抽學生匯報: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或覺得自己讀得最有感情的地方讀給大家聽一聽?
(先小組內練習讀,要求人人動口,再自愿在全班讀,讀后評議。)
二、你喜歡妮妮嗎?為什么?
交流:在家里,你是怎樣對待長輩的?今后會怎么做?
三、拓展遷移,升華感情
妮妮是個關心長輩的好孩子,咱們班的同學在這方面也做得不錯。尊敬、關心長輩從古至今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誰能把自己知道的有關尊敬長輩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積累與運用。
孩子們,這個故事實在寫得太美了!其中一定有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請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用波浪線勾畫出來,寫在課文后面的橫線上。
抽學生匯報自己積累的詞、句。你能用積累的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五、總結。
孩子們在這節課中表現好極了,希望你們說到做到,做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六、作業。
把這個故事演一演或把你這節課懂得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4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揭示課題
1、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鬧鐘顯示朗誦時間為1分鐘。)
2、這首詩好聽嗎?有誰知道,老師用了多長時間朗誦完這首小詩?
板書課題:一分鐘
3、設疑:我們都知道,一分鐘等于60秒,可今天,我們的元元同學卻讓一分鐘等于了20分鐘,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多讀幾遍。
2、指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結合書33頁,找找說說來認記生字)
3、再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將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
4、指名分段讀-評議-齊讀。
三、讀第一自然段,指導書寫元、哈、欠、遲等4個生字
1、課件出示這一段內容,指名讀。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書:鬧鐘響-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鐘-不會遲到。
3、我的發現,在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們這課要書寫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讓我們把這其中的4個生字各寫一寫吧!
指導書寫4個生字、重點指導欠、的寫法。
過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樣嗎?他有沒有遲到呢?
四、自學課文2~3自然段
1、自由讀:教師個別指導。
2、匯報:自己讀后知道些什么?
板書:遲到20分鐘
3、觀察書上32頁的圖,用書上的一句話來說一說元元此時的心清。
4、投影顯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進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現元元后悔的句子,讀一讀。
(4)朗讀下面三句話,讀出相應的語氣: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B:他嘆了口氣,說:我要是早一分鐘就就好了。
C: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五、拓展課文,實踐體悟(完成目標4)
1、你們有沒有和元元類似的經歷?
(也許也是起床耽誤了一分鐘,還可能是什么情況耽誤了?)
2、你想對元元說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編故事嗎?題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發生時間段為:鬧鐘響了到學校上課。
學生自由編、演。
4、匯報演出(在演中議一議)。
六、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齊讀課文。
2、作業: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同情他人,關心他 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認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同情他人,關心他人的品質。
教學方法:
情景識字 讀中感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記:糕、盒、選、頁、枕、擋、賣7個字 能正確規范書寫:頁、這、賣、給、選、留、趕、盒8個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識記7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地朗讀全詩
教學方法:
情境中識字,直觀教學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孩子們,你們聽過安徒生爺爺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嗎?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姑娘,引起了一個小孩的格外關注,想知道這個孩子是怎樣的關心她嗎?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師范讀
2、生自由讀,并畫出小節。對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學認生字,課件出示帶有認記生字的句子
4、指名拼讀、開火車讀
5、多種形式測讀
三、再讀課文,學寫生字
1、生齊讀課文
2、小黑板出示 yè zhè mài gěi xuǎn liú gǎn hé 頁 這 賣 給 選 留 趕 盒
3、生自由拼讀
4、小老師教讀
5、指名讀
6、分析字形,理解字義。組詞并說句子
四、指導書寫
1、識記方法:加一加:走+干=趕 換一換:哈-口+纟=給 哈-口+皿=盒 減一減:溜-氵=留
2、生描紅,師巡視
五、布置作業
1、全體:抄寫生字詞
2、中上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關心他人,同情他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詩文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所學生字、詞、句子進行測讀
二、學習課文
1、指名讀文。其他同學思考,全詩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在什么時間都做了什么事呢?
2、指名說
3、生質疑:作者這樣做是為什么?
4、生齊讀第5、6兩節
5、生介紹《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師補充
6、大家覺得小作者是個什么樣的孩子?(關心別人、有同情心的孩子)
7、這樣可愛的孩子,應該用什么口氣讀他的心愿,請大家讀一讀。
8、出示練習題(讓學生開拓思維去填空) 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
媽媽把_________。 把_________。
三、背誦詩文
1、指導背誦
2、自由背誦
3、同桌試著背誦
四、小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準備怎樣做?課下說給小伙伴們聽一聽。
五、布置作業
1、全體: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中上等:背誦詩文
板書設計:
蛋糕
“我”送 棉衣
賣火柴的小姐姐
關心 同 情 歌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6
《小蝴蝶和毛毛蟲》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內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興趣。
教學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課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蟲圖片,讓學生比較認識。
2、小蝴蝶和毛毛蟲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2)出示并學習生字詞。
二類生字詞:趴在驚訝認識糊涂委屈騙人愛撫產卵孵出脫去一段
一類生字詞:漂亮引起驚訝認真回答認識相信產卵
三、再讀課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2、引導發現其發育過程并匯報交流:(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四、小結
師結: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毛毛蟲還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來昆蟲世界里也有許多奇聞怪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齊讀。
二、細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出示對話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蟲抬起頭來驚喜的喊:“媽媽,媽媽!”毛毛蟲說話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毛毛蟲會“驚喜”?并讀出毛毛蟲的驚喜。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媽媽的一番話,揭開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團,也使我們了解了它們的發育過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指名讀、齊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育的過程。同時
出示蝴蝶發育變化的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5、在熟讀和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加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7
《一字詩》
教學目標
1、學習4個生字,正確朗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并背誦。
2、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及對祖國悠久詩詞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4個生字,正確朗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并背誦。
2、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及對祖國悠久詩詞文化的熱愛。
教學媒體
錄音、生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
聽錄音,讀古詩,認讀生字。
教學流程
一、出示圖畫,說話引入
1、出示圖畫,誰能用一句話或幾句話來描繪看到的圖片?
2、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一字詩》。(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學生借助拼音初讀古詩,
要求:(1)注意“一”字在不同位置的發音。
(2)圈出生字,反復朗讀。
2、齊讀古詩。
3、分組學習生字,交流討論快速識字方法。
三、理解古詩,指導朗讀
1、小組學習:借助插圖理解詩意,交流所見所思。
2、全班交流補充: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色?(重點體會:一俯一仰的意思)
3、教師指導朗讀:
(1)首先讓學生運用以往所學的古詩朗讀知識,自己練習朗讀
(2)指名學生朗讀,集體評價,教師給予相應指導。
(3)齊讀,感受本詩的重疊之美,想像古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4、師生共同完成詩配畫:先讓學生說,然后在黑板上畫出。
四、課外拓展
在同學們背過的古詩、成語里面,有哪些帶有數字呢?(指名學生背誦)
教師總結:我們祖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像這樣優秀的詩詞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學們以后能繼續學習,把這燦爛的詩詞文化繼承并發揮光大。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0個生字,理解“寂寞”的意思,正確、工整地書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能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 體會妮妮對奶奶的孝心對奶奶的愛,從而學會關心他人。
二、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準備:1、觀察風鈴:看看樣子,聽聽他的聲音。
2、布置課前預習。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 出示背景圖,激趣引入;
(二) 教師示范書寫課題,相機教學“鈴”字,鞏固復習“紫”字的寫法。
(三) 檢查預習情況,進入生字詞學習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學生字詞:注意讀準音;
2、選擇學過的合適的方式記字形;
3、用生字組詞、造句。
(四)初讀課文,學生質疑。
(五)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左窄右寬的“搖、躺”“房”字的筆順
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二)從第六自然段入手教學,討論交流:
1、第六自然段寫的什么?
2、為什么要將描寫風鈴的聲音單獨列一個自然段?
3、風鈴是哪來的?它開始在哪?現在在哪?
4、風鈴是怎么到奶奶房間去的?從中你看出妮妮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練習。
是妮妮對奶奶的
孝心、關心和愛
板書設計: 7 紫色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