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編寫的內容包括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板書設計、教具準備等幾個方面。寫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二個班共有學生135人,其中一班65人,二班70人,通過上期期末統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____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____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系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學內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1117章。

四、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系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五、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系。

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系,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的一部分。

C、盡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六、課時計劃:

第十一章:6課時

第十二章:6課時

第十三章:6課時

第十四章:5課時

第十五章:6課時

第十六章:6課時

第十七章:5課時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2

電磁鐵(教案)

教學目的與要求:

1.知道電磁鐵的結構并能自制電磁鐵

2.了解電磁體磁性強弱跟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系

教學準備:

電磁鐵、電池、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大鐵釘、漆包線、大頭針、導線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設置情景

桌上有一堆大頭針,請同學們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地把大頭針撿起來放到盒子里而又不被扎到手(旁邊有一磁鐵)?(請一名學生上來演示:)

然后老師手掌中藏著一個電磁鐵同樣把大頭針吸起來又很輕松的放到盒子里。問:這是怎么回事?

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象。視頻資料:電磁起重機

(放到把廢鋼鐵吸起來時停頓)問:起重機把廢鋼鐵吸起來了,它是利用了什么性質?(生答:)

視頻播放完后,問:起

重機吸起廢鋼鐵后又發生了什么情況?(生答:)

這個起重機里用的是永磁體嗎?為什么?(生答:)

實際上它應用到的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學的內容——電磁鐵。(顯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探索電磁鐵的工作原理

我們把插有鐵心的螺線管稱為電磁鐵。

板書(屏顯):1.電磁鐵:帶有鐵芯的螺線管。

在同學們的桌子上就有一個電磁鐵,請同學們先觀察它的構造,然后動手做一做:怎樣才能利用它把大頭針吸起放到另外一處?(可用攝像頭記錄某一組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先給電磁鐵通電,才能把大頭針吸起來;然后又斷電,才能使得大頭針被放下。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電磁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答:)

板書(屏顯):2.工作原理:電流的磁效應。

2.自制電磁鐵

同學們能不能仿照模型自己做一個電磁鐵呢?(把學生手上的電磁鐵收回)[來源:學科網]

問:我們需要哪些器材呢?

(學生能答出——要追問選的器材用來代替電磁鐵的哪個部件或有什么用?

學生不能答出——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

鐵釘,它用來干什么?為什么要包上紙?

漆包線,用來干什么?)

板書(屏顯):3.結構:線圈、鐵芯(圖片)

問:如何證明同學們自制的電磁鐵有用呢?(生答:看能不能把大頭針吸起來)

趕快動手,看誰做的電磁鐵吸的大頭針多。各組學生利用選擇的器材自制一個電磁鐵去吸引大頭針。然后挑選吸起大頭針不同的若干組,讓他們展示本組的成果。[來源:學科網Z__K]

3.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

問:剛才有的組吸得多,有的組吸得少,這說明什么問題?(生答:)

問:為什么電磁鐵的磁性強弱不同?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提出猜想并說明理由。

猜想:1、線圈的匝數2、電流的大小……

請學生設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引導學生分析,注意控制變量

①你選擇哪些器材?

②如何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③怎樣控制變量?

④怎樣設計實驗記錄表格?)

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教師巡視,注意解決出現的問題。

步驟1: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通過線圈中的電流,觀察大鐵釘吸起大頭針的多少。請一組說出他們得到的結論,然后問其他的組是否也得到一致的結論,還有沒有不同的結論。

步驟2:保持通過線圈中的電流,改變線圈的匝數,觀察大鐵釘吸起大頭針的多少。請一組說出他們得到的結論。(提示學生可以尋求其他組的幫助,電池個數不同的兩個組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3

“內能”教學目標

a、知道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

b、知道什么是內能,物體溫度改變時內能也要隨之改變。

c、知道內能與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

教學建議

“內能”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觀點: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與動能概念相比,提出內能的概念,再進一步運用實驗揭示內能與溫度有關,最后將內能與機械能進行了區別。

分析二:本節知識可看作分子運動論的應用,可充分運用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觀點對教材進行分析。

“內能”教學建議

建議一:在做擴散速度比較實驗過程中,為使實驗更明顯,應使兩杯水的溫度差大一些,并要注意引導學生有意識的觀察,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

建議二:在將內能時要注意內能的普遍性,一切物體都有內能,要注意糾正低溫物體沒有內能的誤解。

建議三: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內能包括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它們在概念上極其相似,要注意區分,可以從概念、組成、運動形式等方面進行對比區別,并舉實際例子加以說明。

建議四:溫度與內能的關系是一個要點,要教會學生從溫度變化去了解、理解內能的變化,為后面章節講解內能變化做鋪墊.另外,在講解溫度與內能的關系時,可先做實驗比較不同溫度下的擴散速度,得出實驗結果后,啟發學生用分子運動論的觀點猜測溫度與內能大小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內能”教學設計示例課題

內能

教學目標

1.知道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

2.知道什么是內能,物體溫度改變時內能也要隨之改變。

3.知道內能與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

教學重點

內能以及內能改變與溫度改變的關系。

教學難點

內能與溫度變化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具

紅墨水、玻璃杯、熱水、冷水。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觀點

由已學過的機械能知識類比得出內能的概念。

二、內能

物體內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三、內能與溫度的關系

物體溫度越高,物體內分子運動速度越大,分子動能大,內能越多。

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因此此種運動又叫熱運動。

四、比較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

內能是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和相互作用決定的能,與物體微觀結構有關;機械能是宏觀物體機械運動有關的能量。

例題:甲、乙兩塊冰的質量相同,溫度均為—10℃.甲冰塊靜止于地面,乙冰塊靜止在距地面10m高處,則這兩個冰塊相比較()

a.機械能一樣大

b.乙的機械能大

c.內能一樣大

d.乙的內能大

答案:選項b、c

五、小結

內能與溫度有關

六、作業

p17—1、2

教師引導

實驗比較在不同下擴散現象的快慢(對比紅墨水在冷水與在熱水中的擴散)。

引導

講評

回憶分子運動論的三個基本觀點

觀察實驗現象

想一想造成這一實驗結果的原因,并自己得出結論:物體內能與溫度有關,溫度升高,內能增多。

比較比較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

做題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4

一、基本情況:

從以往的物理考試成績來看,優秀人數少,中等生生面廣。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要看到學生的積極的一面,對于消極的一面要揚長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個班級的物理教學成績。所以本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等問題。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教學工作核心,以扎實開展課程改革為教學工作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好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領會本科目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教師必須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對于每一項要求要落到實處,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難度。

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3、講求教學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4、嚴格要求學生,練好學生扎實功底。

四、教學內容:

1、復習八年級物理和九年級物理。

2、做好專項復習和綜合訓練。

五、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1、力學和電學兩大部分。力學的重點是壓強、浮力、杠桿、機械效率。而且出題的綜合性較強,與前面學過的力的平衡等知識聯系密切。其中浮力是歷年中考的熱點,也是中考的難點,也是學生認為是最難入手的知識。電學的重點是歐姆定律、電功率,它們的綜合題又是電學考試的難點。

2、聲學、熱學、光學中,熱量的計算和光學做圖是考試常出的考點。尤其是光學作圖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知識。

六、復習方法

1、夯實基礎,鞏固雙基。

2、連點成線,版塊拓展。

3、綜合訓練,能力提高。

4、模擬中考,素質適應。

七、復習安排

(一)第一輪復習(2月下旬至4月中旬)

1、第一輪復習的形式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

(1)記憶關。

(2)基本方法關。

(3)基本的解題技巧關。

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利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復習每個單元后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

2、第一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由于學生基礎差,抓基礎既現實又可以產生實效。

(2)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3)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復習效率。

(4)注重思想教育,不斷激發他們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第二輪復習(5月)

1、第二輪復習的形式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么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第二輪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第二輪復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可進行專題復習,如“電學綜合版塊”、“熱學綜合復習”等。

2、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復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有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舍得投入精力。

(4)專題復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適當加大學生的練習量,但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

(5)注重向本年級教師請教,做到資源共享。

(三)、第三輪復習(6月上旬)

1、第三輪復習的形式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考前練兵,猶如一個建筑工程的驗收階段。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

2、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

(2)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3)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考兩份。

(4)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盡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教育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5)詳細統計邊緣生的失分情況。這是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邊緣生的學習情況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課堂上應該講的是邊緣生出錯較集中的題,統計是關鍵的環節。

(6)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缺補漏積累素材。

(7))立足一個“透”字。一個題一旦決定要講,有三個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好,一是要講透;二是要展開;三是要跟上足夠量的跟蹤練習題。切忌面面俱到式講評,切忌蜻蜓點水式講評,切忌就題論題式講評。

(8)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

(9)調節學生的生物鐘。

(10)注意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整,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也是學生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

八、教學進度

時間內容

第一周聲現象

第二周光現象、

第三周透鏡及其應用

第四周力和機械、

第五周功和機械能

第六周分子運動、

第七周復習力學專項復習

第八周復習電學專項復習

第九周作圖、

第十周實驗專項復習

第十一周材料信息題、

第十二周估算題專項復習

第十三周綜合應用計算題專項復習

第十四周歸納總結、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第十五周模擬考試

第十六周中考考試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5

課題:

電功率。

課時:

1課時。

教學要求:

教具:

“36V40W”電燈一只,標志清晰的“220V10Ow”“220V15w”白熾燈兩只,洗衣機,電動機銘牌若干或畫上銘牌的小黑板一塊,演示電流表和電壓表各一只,滑動變阻器,低壓電源各一只,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引人新課

復___: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利用物體在單位時間里通過的路程棗速度)

2、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利用物體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棗功率)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呢?請看下面的例題,展示抄有例題的小黑板:

例1:電流通過電扇電動機,通電半小時,電流做功72000焦耳;電流通過起重機的電動機,通電2秒鐘,做功40000焦耳,電流通過哪一個電動機做功多?(電流通過電扇電動機做功多)

然而,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快呢?

告訴學生,要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僅從它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做的功多,這就和比較運動快慢和物體做功的快慢一樣。

讓我們來計算一下上題中電流每秒各做多少功。

電流通過電扇的電動機每秒做功。

結論:電流通過起重機的電動機做功快。

講述: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人們不僅需要了解電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電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學上,是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本節就來學習有關電功率的知識。

二、講解新課

板書:二、電功率

什么是電功率呢?與力學中的功率相類似,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電功叫做電功率。板書:

1、電功率:

(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P表示。

注: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電功率通常用字母P表示,根據定義,可得出計算電功率的公式。

(2)公式:

上式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如果電壓U的單位用伏特,電流I的單位用安培,電功率P的單位就是力學里功率的單位瓦特。

邊講邊板書:

(3)單位:瓦特、千瓦,l千瓦=1000瓦。

向學生指出,由電功率的單位千瓦,還可以導出一個常用的電功單位千瓦時,電功率是1千瓦,電流在1小時內所做的電功就是1千瓦時。那么1千瓦時合多少焦耳呢?板書:由公式W=Pt得

W=Pt=1千瓦×1時=l千瓦時

=1000瓦×3600秒=3.6×106焦

即1千瓦時=3.6×106焦。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還有一個什么電功的單位表示的電功也等于3.6×106焦耳?(度)告訴學生,1千瓦時就是1度電。根據國家的計量標準,在技術文獻中,電功的單位不再用“度”,而____使用“千瓦時(kwh)”這個單位。

讓學生做課文中的例題,然后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公式。特別是要正確代入各量的單位,并用W=Pt做一些口頭練習:

問:100瓦電燈正常工作10小時,做多少電功?

20千瓦電動機工作半小時,做多少電功?

轉入額定功率的教學。(用課本上“通常我們說這個電燈的功率是40W……同一個用電器的功率總是同樣大嗎?”引入要講的課題)

指出我們可以用實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向學生說明演示實驗的目的、做法、實驗中要注意觀察的現象,然后做實驗。

實驗后,讓學生回答實驗前提出的問題。然后指出用電器工作時的功率和它工作時的電壓有關系。

邊講邊板書:

2、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

進一步向學生交待用電器實際消耗的功率(通常叫做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的關系,邊講邊板書:

當U實=U額,則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U實>U額,P實>P額,用電器容易損壞。

U實<u額,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p="">

最后,讓學生觀察白熾燈泡上的標志,說明其含義;傳看或展示小黑板上電動機的銘牌,加深對額定功率、額定電壓的印象。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能正確記錄實驗數據.

能力目標:

1,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2,應用能力:解決實驗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實際現象中的問題.

情感目標:

1,教育學生愛護儀器設備,培養愛護公共財務的品德.

2,良好的實驗習慣.

3,記錄數據要如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學生要先觀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應當讓學生養成好的測量習慣,使用測量儀器前應當觀察清楚.教材對減小誤差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沒有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時,只注意要在記錄結果時,估計一位,并注明單位.

測量細銅絲時,要強調緊密纏繞,測量的長度值除以圈數,就是細銅絲的直徑.測量硬幣的直徑時,要求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

主要使學生在動手中學到知識,并強調實驗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

教法建議

本節為學生第一次動手實驗的課程,應當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做實驗一般應注意的問題,養成嚴肅認真的實驗態度,記錄結果時,應當尊重實際,不能隨便改動數據,對于結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的規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單位,在讀數時,應當在準確值后面估計一位數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據后,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后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后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圖幫助說明,并在記錄完成后,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動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7

一、電荷

1、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就是摩擦起電現象

2、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3、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4、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電荷的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C

5、電荷在金屬桿中可以定向移動,金屬是導電的。有的物體善于導電,叫做導體。金屬、人體、食鹽水溶液等都是導體。有的物體不善于導電,叫做絕緣體。橡膠、玻璃、塑料等都是絕緣體。

二、電流和電路

1、電路的組成:

1)電源: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

2)用電器:利用電來工作的器件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接電路

2、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三、串聯和并聯

1、串聯電路: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后,只有一條通路,逐個通過各用電器后,直接流回電源負極;切斷任何一處電路,整個電路均斷開;開關可以串聯在電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響對電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聯電路:把用電器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用電器之間的.連接點叫并聯電路的分支點。從電源兩級到分支點的那部分電路叫干路,兩個分支點間的個條電路叫支路。切斷一條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開關可以控制整個電路的通斷,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斷。

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就是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

2、使用電流表的注意事項:

1)電流表串聯在待測電路中

2)電流從正接線柱進,負接線柱流出。

3)估測、試觸,選擇合適量程

五、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

進戶線:火線、零線

2)電能表:測用戶在一定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3)總開關(閘刀開關):控制戶內與戶外的通與斷

4)保險絲:當電路中又過大電流,保險絲熔化,自動切斷電路(其保護作用)

2、進戶的兩條輸電線中,有一條在戶外就已經和大地相連,叫做零線,另一條叫做端線,俗稱火線。

六、比熱容

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符號為:c

2、比熱容的單位:符在物理學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103焦耳。

3、應用比熱容解釋有關現象:Q吸=cm(t-t0),Q放=cm(t0-t),其中Q為熱量,單位是J;c是比熱容,單位是J/(kg·℃);m為物體質量,單位為kg;t0為物體初溫,t為物體末溫,單位是℃

4、從比熱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熱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樣受熱的情況下,吸收同樣多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溫度升高較多。因此,同在陽光照射下,內陸地區夏季炎熱,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溫差大,一日之中晝夜溫差大的大陸性氣候。沿海地區四季溫差小、晝夜溫差也小。正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熱水取暖,室溫比較穩定。有些機器工作時變熱,也多用水來冷卻。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太陽能的優點.

知道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課文講解,使同學們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常規能源與新能源的區別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法

教學器材:有關掛圖、錄像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人類利用的常規能源是什么?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學生:常規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風力、水力資源等等,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等.

教師:回答得很好,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核能的開發和利用,用鈾做燃料的反應堆雖然能大大減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鈾的儲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時要產生放射性污染;輕核的聚變雖然比裂變干凈,還能釋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還沒有真正解決和平利用的問題,所以還要開辟新能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太陽不但一直間接地向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的能量,而且還是可能為人類長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能.

二、進行新課

板書:<太陽能>

(1)太陽能的優點

①太陽能十分巨大.

教師:同學們想想,太陽能有什么優點呢?

板書:<(一)太陽能的優點>

學生:太陽能非常巨大,從前面表中可見,太陽能向周圍空間輻射的總功率達3.8×1026瓦.

板書:<1.太陽能十分巨大>

教師:說得很好,太陽能十分巨大.同學們知道太陽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總功率是多少嗎?(通過查看課本答:l.7×1017瓦)

教師:同學們計算一下,太陽每小時輻射到地球的總能量有多少?(學生上黑板計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師:地球每小時從太陽獲得的太陽能量有6.1×1020焦,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內能源生產的總量還多,可見太陽能有多么巨大.

②太陽能供應時間長久.

那么太陽能會不會用完呢?根據科學家推算,太陽像現在這樣不停地向外輻射能量,還可以維持60億年以上,對于人類來說,太陽能可以說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板書:<2.太陽能的供應時間十分長久>新 課 標 第 一 網

③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

教師:我們到哪里去取太陽能?怎樣獲取呢?(只要太陽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陽能,不用專門去尋找;只要用東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開采)

教師:很好,所以太陽能的第3個優點是:

板書:<3.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無需挖掘開采和運輸>

④使用太陽能安全、不污染環境.

太陽能是最干凈的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給我們帶來污染.所以,太陽能的第4個優點是:

板書:<4.太陽能安全、不污染環境>

(2)人類直接利用太陽能有兩條途徑

教師先請同學議論:如何利用太陽能?然后總結.

板書:<(二)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1.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以供利用>(講解:例如用太陽爐、太陽能熱水器等裝置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來做飯、燒水等等,也可用集熱器把水加熱,產生水蒸氣,再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這就叫太陽能熱電站.)

<2.通過光電轉換裝置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講解:例如用硅光電池——也叫太陽能電池,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已很廣泛,像人造衛星上的電源、太陽能汽車上的電源,小型電視機、計算器上的電源,城市道路路燈的電源等等都可用太陽能電池,我國還用太陽能電池做航標燈的電源,鐵路信號燈的電源等等)

(3)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教師:既然太陽能有那么多優點,為什么不大量推廣、大范圍應用呢?目前還有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三)廣泛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1.太陽能雖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講解:經計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積上的太陽能只有幾百瓦,所以要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必須設置龐大的收集和轉換能量的系統,目前造價還太高,影響推廣.<2.由于地球的自轉和氣候、季節等原因,太陽能的功率變化大,不穩定,給正常連續地使用造成困難>

<3.目前太陽能轉換器的效率不高>(講解:光熱轉換的效率為50~60%,而光電轉換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還要下大力氣研制高轉換效率的材料)

(4)結束語

要大規模地直接利用太陽能還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現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斷努力,必將會不斷有新的進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有人預言,到21世紀,太陽能將會成為人類的重要能源之一.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太陽能

一、太陽能的優點:

1.太陽能十分巨大;

2.太陽能的供應時間十分長久;

3.太陽能分布廣闊,獲取方便,無需挖掘開采和運輸;

4.太陽能安全、不污染環境。

二、直接利用太陽能的兩條途徑:

三、廣泛利用太陽能的困難:

1.太陽能雖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

2.由于地球的自轉和氣候、季節等原因,太陽能的功率變化大,不穩定,給正常連續地使用造成困難;

3.目前太陽能轉換器的效率不高。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9

本章學習物質的性質和結構。從廣闊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觀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對象。學習本章知識以后,你會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組成的,物質的三種常見形態: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基本性質-------質量和密度,質量的測量工具-----天平等。同時學會探究物質的密度與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會應用質量和密度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應用問題。

第一節宇宙和微觀世界(1)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宇宙是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2)了解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3)了解原子的結構;

(4)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納米技術材料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物質從宇宙到微觀世界的研究介紹,發現并說明物質是可以分割的;

(2)通過把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的類比,建立微觀世界的結構模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物質世界的研究,認識并體驗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質組成。

學習物質的世界,體會物質世界的奇妙。

(二)學法點撥

物質世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研究:宇觀世界:宇宙、銀河系、地球等。它們的體積非常大,大多距離我們非常遠,要借助天文望遠鏡觀察和研究:宏觀世界:地球上人類可以實地觀察和研究;微觀世界:物體尺寸非常小,要借助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觀察和研究。

微觀物質的尺度很小,人類肉眼無法直接觀察。但是,分子也有結構,它是由原子組成的。

課前準備

○1取一根蠟燭放入小金屬罐熔化然后觀察蠟燭凝固時體積的變化。

○2查閱、收集有關太陽系、銀河系的資料、人類探索宇宙的資料。

○3查閱、收集有關分子、原子結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

教師:人們說廣闊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那么,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萬物,變化萬千,那么,這絢麗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呢?這一切給人類留了許許多多的謎,引發了人類無限的遐想,激發了一代代科學家對它們孜孜不倦的觀察和研究。那么,這一節課就讓我們沿著科學家的探究的足跡,從宏觀到微觀作一次旅行,對這些問題作一些初步的探討吧。

1.宇宙有多大?

綜合觀察課本圖10.1-1和課本圖10.12-1。

請同學們說出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現報道發現第十大行星)。在太陽系示意圖中找出我們生活的地球。(在離太陽比較近的第三條軌道上)

2.交流資料數據: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陽系之中,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遍的行星;

太陽系置身于銀河系之中,太陽只是銀河系中幾千億科恒星中的一員;

銀河系只是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一束光穿越銀河系需要十萬光年;

在浩瀚的宇宙中,還有許多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目前,我們人類觀測到的宇宙中擁有數十億個星系。

(3)根據以上資料、數據讓學生推理,說一說他們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結論:宇宙是廣闊無垠的,大得很難以想象。

3.人類對宇宙的探究過程。

交流資料:

中國古代關于宇宙結構的學說;

哥白尼與日心說;

從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到人類第一次乘飛船進入太空;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我國“神舟”號飛船的五次成功飛行。宇航員楊利偉順利進入太空繞地球航行。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太空宇宙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宇宙的奧秘將逐漸被揭示。

4.宇宙的組成

問題: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處于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之中。

物質由分子組成

○1問題:物質又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從古到今,人們一直在探尋著這個問題的答案。古希臘人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水、火、土、氣四元素組成;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組成。但這些看法都是不科學。到底物質又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2分割物質實驗:

物質分割有一個限度,分割到這一限度時小粒子能保持物質原來性質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電子顯微鏡觀察。科學研究發現:任何物質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第一個把這些粒子叫做分子。

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1學生交流課前觀察蠟凝固時體積的變化。(液體蠟在凝固時體積縮小,中間凹陷下去。)

○2問題:我們知道物質一般以固態、液態、氣態的形式存在。物質處于不同狀態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從實驗,我們看到物質在一般情況下由液態變為固態體積縮小,由液態變為氣態,體積增大。物質由分子組成,那么,物質存在的形式與分子的存在狀態是否聯系呢?

○3探究:先讓學生說說他們在課堂上聽課,課間在教室里活動時,課間在操場上自由活動時這三種情況下活動的狀態和活動空間。

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結論:根據以上探究,可以認為物質存在的形式與構成物質的分子的運動狀態有關。

原子結構

我們知道了物質同分子組成,人們又猜測分子能不能繼續分割?科學家發現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并把這樣的粒子稱為原子。同時還發現有的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有的分子由單個原子組成。

在一般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質子和中子組成,而質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組成……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0

一、本學期教學內容

1、講完第二冊物理書的第15、16兩章。

2、復習初中物理第一冊和第二冊。

3、做好分部和綜合訓練。

二、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1、力學和電學兩大部分。力學的重點是壓強、浮力、杠桿、機械效率。而且出題的綜合性較強,與前面學過的力的平衡等知識聯系密切。

其中浮力是歷年中考的熱點,也是中考的難點,也是學生認為是最難入手的知識。

電學的重點是歐姆定律、電功率。它們的綜合題又是電學考試的難點。學生對于畫等效電路圖的問題總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誤。

2、聲學、熱學、光學中,熱量的計算和光學做圖是考試常出的考點。尤其是光學作圖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知識。

三、具體的復習方法

1、夯實基礎,鞏固雙基。

以課本為主線,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讓他們正確理解,并以書上的習題和例題通過小測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反饋,與學生做到知識日日清。

2、連點成線,版塊拓展。

根據中考題“源于課本以高于課本”的考試特點,在復習將各個知識點進行縱向和橫向的知識聯系,形成知識的主線貞,再將知識主線交織成面,形成系統,配合精選的習題對知識增強提煉性。

分成力學、電學、熱學、聲學和光學五大版塊,并且對知識進行綜合梳理,通過口訣、推論、簡便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新的整合過程,理清知識脈絡,知道側重點。

3、綜合訓練,能力提高。

通過前兩步的階梯學習后,通過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做圖等綜合應用能力,希望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有一部分學生通過這一輪的復習,在知識的認知能力方面上會有一個可喜的質的飛躍。

4、模擬中考,素質適應。

在復習的最后階段,通過模擬考試讓學生開闊視野,多見種類題型,讓學生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簡潔省時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心理,形成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四、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因人而異的方法,加強教師的自身教學素質和修養。

加強對學困生的知識補救,減小對升學的影響。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早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六個方面來闡述對本堂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歐姆定律》的第三節。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是初中物理電學知識中重要的實驗內容,是歐姆定律的應用和測量小燈泡功率的基礎,可以說既是對所學知識的深化,又是對新學知識的鋪墊,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學好本節課至關重要。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原理;

2.進一步掌握電壓表、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規則;

3.通過使用滑動變阻器,進一步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鞏固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

2.通過學生根據實驗課題選擇儀器、設計實驗、制訂實驗操作方案等,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生自己的設計、操作、結論的分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周密、嚴謹的科學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實驗過程中,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阻。

難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規律,加深對電阻概念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求出小燈泡的電阻;得出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學生剛剛學習了“歐姆定律”,第二次同時使用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等電學儀器,在這種情況下來學習本節課,可能存在三個方面的困難:

(1)能否設計出完整的實驗步驟。

(2)能否準確的連接實驗電路。

(3)能否根據實驗數據得出導體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問題引導、指導學生實驗探究。

學法:思考、討論、探究、分析、歸納總結。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約2分鐘)

通過問題,歐姆定律的內容,用公式表示歐姆定律,及公式的變形,讓學生考慮如何測燈泡燈絲的電阻,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測出U、I,再根據R=U/I,即可算出燈絲電阻。

由于學生對歐姆定律的知識掌握的很好,所以這部分內容比較好引入,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學生已經在上節課學過公式的變形,很容易得到變形公式,為如何測電阻打下基礎,很容易引入課題《測小燈泡電阻》。

(二)設計實驗方案(約10分鐘)

各實驗小組討論、設計一個能測燈絲電阻的電路圖,可能出現電路中沒有滑動變阻器的情況。然后以此為契機討論到底用不用滑動變阻器,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滑動變阻器在此電路中的作用。

這部分內容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畫出測電阻的電路圖,大部分學生都沒畫滑動變阻器,讓同學們想想自己所畫的電路圖只能測幾次電阻,同學們都想到只能測一次,那么老師設疑如果要多次測量應該怎樣改進你所設計的電路圖呢?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改變電源電壓,一種是用滑動變阻器讓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更方便,學生很容易得出用滑動變阻器。在電路圖中加入滑動變阻器。

電路圖確定之后,再給學生時間討論實驗步驟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設計表格較為簡單,學生容易完成。

學生討論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后讓學生簡單敘述一下,這樣可以將學生的成果進行交流,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評價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20分鐘)

學生實驗,記錄數據,教師巡視,輔導實驗。

實驗次數

電壓(V)

電流(A)

(四).分析數據,得出結論(5分鐘)

由兩個實驗小組將實驗數據填在黑板上,學生會發現隨著電壓和電流的改變,燈絲電阻也在變化,這一實驗結果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導體的電阻和導體兩端的電壓以及流過導體的電流無關”,發生沖突,以這個沖突為突破口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三次測量得到的電阻為什么不同。可讓學生重復剛才的實驗,仔細觀察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時,除了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電路中還有什么現象。很快學生會注意到燈泡亮度的變化。燈泡越亮,就說明燈絲溫度越高,三次測得電阻不同是因為燈絲溫度發生了改變。

(五)交流和評估(5分鐘)

學生小組間交流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有代表性的一起討論。

(六)小結(2分鐘)

由學生小組逐一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并記錄。

(七)布置作業(1分鐘)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五、板書設計

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實驗原理:R=U/I

電路圖: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1)保護電路

(2)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六、教學反思

學生在連完實物電路,閉合開關時,燈泡不亮,此時只需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減小接入電路的電阻即可,而學生卻普遍認為是電路故障,不知所措。今后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并加強此類問題的聯系。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2

【教學目標】

1。知道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了解生活中的現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

3。學會根據觀察結果進行間接分析,從而推斷出物理過程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重點:對現象的認識。

教學策略:通過實驗探索、觀察思考和實例分析來加深理解。

【教學難點】

難點:是物質的固態和氣態之間的直接變化,而學生易誤認為需要通過液態這一過程。

突破策略:加強實驗指導、教師啟發點撥,著重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過程。

【教學過程】

1、情景引入,設問

烈日當空,久旱無雨,為了解決旱情,在過去人們擺起香案,祈禱龍王爺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現在,派出幾架飛機在高空投撤了一些固態物質,頃刻間烏云密布,下起了大雨,問:“這種固態物質是什么呢?它變成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雨形成?”引起學生興趣,激發熱愛科學、破除迷信思想。

2、導入新課,猜想

a.自然界中的物質常見的存在狀態主要有哪些?

b.發生在固態和液態之間的轉化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c.發生在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轉變過程分別叫什么?吸熱還是放熱?

那么我們來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態與氣態之間能否轉變呢?舉例說明。

(衣柜中的衛生球變小;冰凍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變小了……)

3、設計實驗

①出示裝在燒瓶里的幾粒碘,讓學生觀察碘的狀態、顏色,問:給碘加熱,碘會變成什么狀態?顏色會變嗎?停止加熱,又會變成什么狀態?顏色又會變嗎?讓學生猜想,將有代表性的發言寫在一邊。

②由學生設計實驗,包括器材。

對學生的實驗方案給予肯定,引導學生共同篩選出較優的方案。

4、學生實驗探究

讓一名學生進行實驗,教師指導,其余學生注意觀察,用酒精燈加熱,過一會兒,讓學生觀察。

問:你看到燒瓶中有什么現象?

(顏色由黑變紫,碘由固態變成氣態)

問:此時有沒有液態的碘產生?你如何驗證?

演示:將瓶塞取下,燒瓶倒立,讓學生觀察看到了什么?(有紫色氣體逸出,無液體流下)

移去酒精燈,蓋上瓶塞,燒瓶倒立,讓學生觀察看到了什么?(顏色由紫變淺,逐漸變黑,瓶壁上有細小的冰粒形成,無液體流下)

演示人造“雪景”:在封閉燒瓶中插有小樹枝,內放一些衛生球粉末,微微加熱后停止加熱,讓學生觀察樹枝上出現了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5、學生交流結果,處理信息。

實驗結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此時要用酒精燈加熱;也可以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此時沒有用酒精燈加熱,而是對外放熱。

6、學生舉例,交流,評估

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現象中的有關的現象,師生、生生共同交流,統一看法,對學生的舉例,積極參與給予鼓勵,同時教育學生要留心身邊的物理現象(如雪、霜、冰雹的形成,冰凍衣服也會干,積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衛生球逐漸變小、消失、有氣味等)

7、知識應用

讓學生解釋“生活物理社會”中講的人工降雨,教師作出評價并統一觀點,指出干冰易升華吸熱還可用來給食品降溫,在舞臺上制造“白霧”等。

8、鞏固練習,創新遷移。

①用久了日光燈管(或燈泡)為什么會變黑?

②“潮濕的衣服干了”與“寒冬冰凍的衣服干了”是否一樣?

③衛生球(樟腦丸)在空氣中會變小,這是什么物態變化?

④窗戶上的冰花這是什么物態變化,它一般在窗戶的側?

9、小結。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3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又開始了,本人繼續在市局“平衡發展,重視全體”,“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的指導思想領導下,在認真總結自己上學期工作得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學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1.每一個學生能將教材中的所有實驗進行熟練地操作,使他們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識的操作能力;

2.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能運用所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三.情況分析

本人所教的九年級6、7、8三個班中,6班、7班的基礎比較差,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弱,8班的基礎整體很好,已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并能靈活的應用。

四.教學內容

主要是以復習為主,系統地復習初二、初三的物理知識。

五.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領會本科目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過去的要求,因為新教材其靈活性加強了,難度降底了,實踐性變得更為明確了。教師必須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對于每一項要求要落到實處,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難度。

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新教材不僅在傳授文化知識,更注重于培養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實驗,做到一個一個學生過好訓練關,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練為止。每一個實驗都要寫好實驗報告,寫好實驗體會。

3.講求教學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不能默守陳規,應該要時時更新教學方法。本期我要繼續實踐好興趣教學法,雙向交流法,還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讓科學進入物理課堂,讓新的理念武裝學生頭腦。使得受教育的學生:學習的觀念更新,學習的內容科學,學習的方法優秀。

4.嚴格要求學生,練好學生扎實功底。學生雖逐步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也會學習,愛學習,但終究學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嚴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個細節的管理。做到課前有預習,課后有復習,課堂勤學習;每課必有一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嚴禁學生抄襲他人作業;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問題的能力,使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學習成為自已終身的樂趣。

5.開展好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狠抓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教學活動。

6.加強教師自身的業務進修,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本期我在教學之余,要認真學習大學有關的物理課程,擴大自己的學識范圍,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增進教學藝術。多聽課,吸取他人教學之長,全期力爭聽課達15節以上。

六、教學進度:略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4

一、新課引入

ppt圖片導入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什么?

圖片情境導入:為什么汽車高速行駛時,輪胎的溫度會升得很高?

火箭上天,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教學設計

《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教學設計

尋找圖片中改變內能的方式,復習回顧舊知

復習舊知,引出新課題。

二、新課教學

1、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另一種方式

活動與演示:

(1)把圖釘按在鉛筆的一端,手握鉛筆使圖釘在粗糙的硬紙板上來回摩擦,用手觸摸一下摩擦的地方,有何感覺?圖釘的內能變化了嗎?

(2)小組活動:彎折鐵絲十余次,用手指觸摸一下彎折處,有何感覺?鐵絲的內能變化了嗎?

(3)學生演示:空氣壓縮引火儀,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提問:在剛才的活動中,物體增加的內能從何而來的?能量是如何轉化的?(在克服摩擦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減少,內能增加,即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板書:改變物體內能的另一種方式:做功

提問:(1)采用哪些辦法可以使鐵絲溫度升高內能增大?這些方法中,哪些是采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的?哪些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的?

學生舉例,如:放在太陽下曬;在石頭上摩擦;放在熱水中燙;放在火上燒;用錘子敲;用力反復彎折等。

(2)僅憑鐵絲溫度升高內能增大這一現象,能否斷定是通過熱傳遞方式還是做功方式來實現的?(做功與熱傳遞的等效性)

(3)你能再舉一些通過做過來改變物體內能的實例嗎?(鉆木取火;飛船自由下落時溫度升高;)

區別:熱傳遞方式是內能的轉移過程,能的形式沒有變;而做功方式是機械能向內能的轉化過程,能的形式已經發生改變。

2、熱機

(1)熱機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演示:演示點火爆炸實驗。

《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教學設計分析能量轉化情況:化學能內能機械能

結論:酒精燃燒后的燃氣對外做功,燃氣的內能減少,轉化成機械能。

(2)汽油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熱機:是將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觀看視頻:汽油機的工作過程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設問:

(1)汽油機的主要結構是哪幾部分?名稱各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2)汽油機完成一個工做循環要經歷幾個沖程?分別是什么?

(3)每個沖程的特點是什么?(從氣門的開閉和活塞的移動角度分析)

(4)這四個沖程都有能量轉化嗎?如果有分別是怎么轉化的?

(5)汽油機完成一個工做循環曲軸旋轉圈,活塞往返次,四沖程內燃機只有________沖程對外做功,其他三個沖程靠_______完成。

第5個問題教師利用模具進行突破。

用考一考的方式來考察對汽油機的學習效果,用超鏈接制造出翻翻看的效果.

3、閱讀:了解熱機的發展歷程。向學生補充一些蒸汽機、燃氣輪機、渦輪噴氣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的初步知識。

4、小結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5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整個宇宙由物質組成;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包圍在周圍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2、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多數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變小;液態變為氣態時體積會顯著增大。

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因而,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因而,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的作用力極小,容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流動性。

3、納米科學技術:1nm=10-9m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實例:宇航員把月球采集的礦石帶回地球后,這塊礦石的質量不變。

2、單位:國際單位制:國際單位kg,常用單位:t、g、mg

例子: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50g。

3、測量——托盤天平

①結構:游碼、標尺、平衡螺母、橫梁、分度盤、指針

②使用步驟:放置、調節、稱量(左物右碼,先大后小)。

③注意事項:

1.托盤天平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碼要歸零。

2.稱前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右端的螺母)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準中央刻度線。例如:天平上的指針向左偏轉,要使天平平衡,可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3.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左物右碼)。

4.添加砝碼從估計稱量物的值加起,逐步減小,可以節省時間。托盤天平只能稱準到0.1克。加減砝碼并移動標尺上的游碼(相當于在右盤加砝碼),直至指針再次對準中央刻度線。

5.在稱量過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6.物體的質量=砝碼+游碼

7.取用砝碼必須用鑷子,取下的砝碼應放在砝碼盒中,稱量完畢,應把游碼移回零點。

8.稱量干燥的固體藥品時,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后把藥品放在紙上稱量。

9.易潮解的藥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10.砝碼若生銹,測量結果偏小;砝碼若磨損,測量結果偏大。三、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ρ=m/V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常用單位g/cm。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6

一、教材分析

《電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級第十八章第二節內容,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后學生學習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學習深化和具體化,又為本章第三節實驗"測量小燈泡電功率"學習作理論上準備,而且它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指標,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也有廣泛應用,對學生今后體驗生活意義重大。本節具有承前啟后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部分電學知識,電流和電路,電阻及其影響因素,掌握一些解決電學問題基本方法(如控制變量法),具有一定電學基礎,學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同時通過對前面功率學習,也有一定抽象思維能力,但單本節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也相對較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電功率定義、公式、單位,會用電功率公式P=w/t進行簡單計算,能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電功率問題。

2.過程和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關系,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能力,使學生懂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關心日常生活中各種用電器功率大小,形成節約用電意識和習慣。

四、教學準備

電風扇(有銘牌),電吹風,學校用電子計時器,空調機銘牌圖片、燈泡。

五、教法分析

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合作探究,學習新知→例題講解,鞏固體驗→學生總結,體驗心得→布置作業,鞏固提高

教法學法

教法:談話法、講解法

學法:觀察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本環節教學大約5分鐘)

引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鼓勵學生發現問題。

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電能表轉動快慢情況,發現電能表上鋁盤轉動有時急匆匆,有時慢悠悠。細心同學可能會發現,在使用一只普通燈泡時,鋁盤轉慢,而使用大功率燈泡時,鋁盤轉得快!讓學生交流,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用演示實驗引起學生注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鑄就良好開端。)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本環節教學大約25分鐘)

活動一:自主討論,認識定義

1、通過看課本討論和引導學生得出電功率定義和公式及單位進率:

板書:電功率是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物理量。

啟發:如何來比較不同用電器做功快慢呢?(應引導學生得出:可以讓時間相等,看消耗電能多少;或者讓其消耗電能相等,看所用時間多少;只要說出大體意思即可,關鍵是讓學生真正理解使用控制變量法。)

得出:電功率大小等于用電器在1秒時間內所消耗電能。(類比于功率定義)

2、提問:如何計算電功率大小?

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各小組推薦同學回答,由學生導出電功率計算公式。(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歸納能力。)

活動二:解決問題。

板書:消耗功率100W中100就是電功率是100W,它意義是此燈

泡在1s內消耗電能是100J.學生回答25W意義。

談話:正是因為100W燈泡比25W燈泡在相同時間內消耗電能

多,所以轉化為內能(光能)能量也就多,這就是為什么100W燈泡比25W燈泡亮原因。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活動三:閱讀資料,理解概念

讓學生看書本上92頁小資料,并觀察教師帶來用電器上銘牌,請

學生讀出某個用電器功率,并回答:①各家用電器電功率相同嗎?②誰電功率最小?③誰電功率最大?引導出單位千瓦(KW)指出1kW=103W

(設計意圖:從現象中認識意義,討論問題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初學者常常會認為電功率大用電器消耗電能一定多,這樣設計可讓學生在糾正錯誤中深刻理解電功率概念。并為下面千瓦時學習做鋪墊。)

活動四:單位比較,明確概念

<討論>:(1)功率為1千瓦電熱水壺,正常工作1小時,它消耗電

能是多少?

(2)如果P用千瓦作單位,t用小時作單位,則W單位是什么?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推導能力,理順各單位關系,有利于知識掌握。并且明確所求是W電能!)

引導得出:"千瓦時"來歷

活動五:自主學習,教師引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P.95電功率測量。教師歸納總結

第三環節:典例剖析,歸納總結(本環節教學大約7分鐘)板書典型例題,學生分析剖析,教師分析講解并總結。

第四環節:布置作業,鞏固提高(本環節教學大約3分鐘)

在完成第四個環節教學后,本節課新課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學生可以根據小習題練習檢查本節課收獲,體驗學習快樂。之后老師動員學生收集家里電冰箱、電熨斗、電視機、電風扇、微波爐、洗衣機等用電器銘牌,解它們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STS活動),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附:板書設計

電功率

1.電功率: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功叫做電功率。

2.計算公式:P=UIP=導出公式:P=U2/R,P=I2R.

3.功率單位:國際制單位:瓦(W),常用還有千瓦(KW),1KW=103W.

4.電功率表示意義:用來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物理量。

5.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發揮其額定功率<p="">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大電流燒毀

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發揮其額定功率

燈炮亮度由燈泡消耗實際電功率決定,燈泡亮度越大,消耗功率越大。

6.電功率測量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7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1安=1伏/歐。

3.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

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4.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5.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u2(總電壓等于各處電壓之和)

③電阻:r=r1+r2(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分壓作用

⑤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6.電阻的并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并聯)

①電流:i=i1+i2(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干路電壓等于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并聯,則有1/r總=1/r1+1/r2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8

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

(2)、P=I2R=U2/R(純電阻公式)

液體的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⑵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3.連通器:

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19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扎實開展課程改革,不能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方式,以科學實驗為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二、學情分析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故物理學是觀察、猜想、實驗探究如一體的綜合性很強的課。因此學生要有科學的態度、較好的文化基礎、較強的動手能力、靈活的思維能力、較強的接受能力和自學能力。因而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物理學習任務,并且成績較好;另一些學生會在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不專心聽課、不及時做筆記、不重視觀察和實驗探究、課前預習、課后沒有按時復習、結果不能按時按量獨立完成作業;有此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這方面女同學較為明顯;還有些學生在學能力欠缺,學習方法上也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提高。針對以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有責任認真制定措施并督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為九年級物理上冊。主要內容抱括第十三章:內能;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第十六章:電壓、電阻;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第十八章:電能、電功和電功率。共六章。其中第十七章:歐姆定律、第十八章:電功率為重點。第十三章:內能、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第十六章:電壓和電阻是難點。其中電流、電壓、電阻等知識點為本期實驗探究的關鍵。

四、具體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及教師的為人師表,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愛祖國、愛科學等優秀品質。

2、認真學習《物理課程標準》,領會本學科在教學中的&39;具體要求。

3、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習時嚴格按照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的程序進行。

4、講求教學的多樣化與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嚴格要求學生練好扎實功底。讓學生逐步懂得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要使學生會學習物理、愛學習物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使學生獲得學習物理的動力。

6、開展好開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課外活動也是學生獲得物理知識、提高能力的的重要途徑之一。

7、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業務進修,更新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五、課時安排

第十三章:“內能”共8課時(分子熱運動2課時、內能2課時、比熱容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共6課時(熱機2課時、熱機效率1課時、能量轉化和守怛1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共10課時(兩種電荷2課時、電流和電路2課時、串聯和并聯2課時、電流的測量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六章:“電壓和電阻”共9課時(電壓1課時、串和并的電路的電壓規律2課時、電阻2課時、滑動變阻器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共10課時(電流和電壓與電阻的規律1課時、歐姆定律2課時、電阻測量2課時、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3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第十八章:“電功率”共12課時(電功1課時、電功率5課時、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2課時、焦耳定律2課時、小結1課時、檢測1課時)。

九年級物理教案表格篇20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知道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過程和方法

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系。

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

重、難點:

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律。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律。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2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靜止后的磁針指南的一端叫極,又叫極,指北的一端叫極,又叫極。

2、同名磁極相互,異名磁極相互;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__________發生的。

3、磁場的方向是這樣規定的:小磁針靜止時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可以利用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試驗“猜一猜”

利用隱蔽的通電螺線管吸引小鐵釘,讓學生猜是什么物體?磁體對進入磁場的物體會發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產生磁場、控制磁場?

進行新課:

1、電流的磁效應:

試驗:53頁圖8.2-2示,結果

結論: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這現象叫電流的磁效應。(這試驗叫奧斯特試驗)

思考:為什么手電筒、普通電線通電時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強磁場?(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如……開始的試驗)

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猜想:通電螺線管能否產生磁場,磁場可能與哪種磁體的相似?

(1)試驗:54頁圖8.2-4示

(對比條形磁體)

結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磁體的磁場相似。指出N極、S極

猜想:改變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會不會變化?

(2)試驗:54頁圖8.2-4示,但電流方向相反

結果:

結論:

指出圖8.2-5中的N極、S極

討論:能否利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普遍性的規律?(參考55頁提示)

(3)安培定則: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練習:判斷一些通電螺線管的N、S極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三、電磁繼電器揚聲器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電磁繼電器和揚聲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初步認識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

2、過程和方法

通過閱讀說明書,知道如何使用電磁繼電器。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重、難點:

知道電磁繼電器、揚聲器的結構原理。

能分析有關的實際器材。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電磁繼電器、燈泡、開關、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948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实软件_软件定制开发_OA_OA办公系统_OA系统_办公自动化软件 | 干式磁选机_湿式磁选机_粉体除铁器-潍坊国铭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液压中心架,数控中心架,自定心中心架-烟台恒阳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捷码低代码平台 - 3D数字孪生_大数据可视化开发平台「免费体验」 | 乳化沥青设备_改性沥青设备_沥青加温罐_德州市昊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LED灯杆屏_LED广告机_户外LED广告机_智慧灯杆_智慧路灯-太龙智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站建设-临朐爱采购-抖音运营-山东兆通网络科技 |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PAS糖原染色-CBA流式多因子-明胶酶谱MMP-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耐力板-PC阳光板-PC板-PC耐力板 - 嘉兴赢创实业有限公司 | 科威信洗净科技,碳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真空碳氢清洗机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健康管理师报名入口,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信息网-网站首页 塑料造粒机「厂家直销」-莱州鑫瑞迪机械有限公司 | 培训一点通 - 合肥驾校 - 合肥新亚驾校 - 合肥八一驾校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vr安全体验馆|交通安全|工地安全|禁毒|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体验教室-贝森德(深圳)科技 | 影视模板素材_原创专业影视实拍视频素材-8k像素素材网 | 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 电子海图系统-电梯检验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开发-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电子厂招聘_普工招工网_工厂招聘信息平台】-工立方打工网 | 章丘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三叶罗茨风机,罗茨鼓风机,罗茨风机 | 乐考网-银行从业_基金从业资格考试_初级/中级会计报名时间_中级经济师 | 哈希PC1R1A,哈希CA9300,哈希SC4500-上海鑫嵩实业有限公司 | 天津中都白癜风医院_天津白癜风医院_天津治疗白癜风 | 太原装修公司_山西整装家装设计_太原室内装潢软装_肖邦家居 | 北京三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TC高速自动栏杆机|ETC机柜|激光车辆轮廓测量仪|嵌入式车道控制器 | Win10系统下载_32位/64位系统/专业版/纯净版下载 | 球磨机,节能球磨机价格,水泥球磨机厂家,粉煤灰球磨机-吉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礼仪庆典公司,礼仪策划公司,庆典公司,演出公司,演艺公司,年会酒会,生日寿宴,动工仪式,开工仪式,奠基典礼,商务会议,竣工落成,乔迁揭牌,签约启动-东莞市开门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电子厂招聘_普工招工网_工厂招聘信息平台】-工立方打工网 | 飞行者联盟-飞机模拟机_无人机_低空经济_航空技术交流平台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陕西华春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艾默生变频器,艾默生ct,变频器,ct驱动器,广州艾默生变频器,供水专用变频器,风机变频器,电梯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代理-广州市盟雄贸易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艾默生变频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 达利园物流科技集团-| 冷藏车厂家|冷藏车价格|小型冷藏车|散装饲料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十二分公司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