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的過程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免費生物教案下載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免費生物教案下載,供大家參考。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教案

教學目標: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征

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并查找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1、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說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范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后匯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范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并及時記錄,布置作業是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并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么特征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x種生物,說說它們的生活環境?調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問題?)

教學后記: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2

本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生物新課標及新教材培訓,經過老師們兩周的新課程培訓及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結合對新課標、新教材的重新學習和認真總結,本人感觸頗深,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一、理解新課標的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

(2)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3)倡導探究性學習。

二、新課標凸顯核心概念:

生物新課標有四十七個核心概念。“突出核心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用重要概念構建起一個知識框架,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實性知識有條理存儲在這個框架中,又可以為日后接受和建立新的科學概念提供平臺。由此可見,“突出重要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利用概念及概念之間的內存聯系形成一個科學的知識體系,關注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發展性認識,保障了生物學知識在認識層次、范圍深度上的連續性,體現了生物的科學性和發展性。

三、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標要求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教師應該轉變生物教學理念,加強生物理論的研究,不斷提高適應新教材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學習的`激烈爭論分析中,既解決了問題,又學到了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藝術在于能激發出學生心靈的感情,而且這種工作做得愈細致,愈有感情,從孩子心靈深處涌出的力量便愈大。

四、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

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已是勢在必行。新課標和新教材注重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特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就必須努力為學生創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培養的過程。新課標的第一個內容就是科學探究,首先向科學家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及基本要求,接著嘗試探究水溫對金魚呼吸的影響,在探究水分對植物生存的影響讓學生科學探究的五個步驟內容,并知道怎樣設計對照實驗,逐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長期不斷的積累,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在以后探究過程中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作出假設,并通過觀察、實驗和調查等手段獲得證據和事實。學生通過探究來體驗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與認識世界的過程。由于實驗過程由學生自己設計和操作,書上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探究實驗中突出學生的思維方法,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

五、重視課堂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系

現在的課堂無論是學生提出問題,還是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習,都離不開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至用,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際中體會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人體對信息的感知”時:球場上的運動員是通過身體的哪些器官外界獲取信息的?眼球的附屬結構分別對眼球的具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傳染性眼病?這樣預防這些傳染性眼病?小孩翻“白眼”“白眼”是眼球的什么結構呢?光線強時瞳孔怎么變化?光線弱時瞳孔怎么變化?黑眼睛和藍眼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外界一束光線在到達視網膜前,必須經過哪些結構?等等問題,學生平時經常遇到的困惑問題,在課堂上經過討論、爭論、在老師幫助解決了,學生的那種成就感溢于言表。

六、對學生的評價要科學:

以前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學習結果的評價,不注意過程的評價,不利于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過程要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評價,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重視檢測學生的知識目標達成,倡導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檔案夾”的形式記錄形式的發展,肯定學生的點點滴滴成績,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

七、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學校教學設備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圖書館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利用社區課程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動植物標本館、動物園、植物園、少年宮、科技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良種站、養殖場等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經驗是無形的課程資源。充分重視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利用,包括各種生物教學軟件、網絡上的生物科學教育資源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讓學生產生創造的欲望,勇于創新。新課改教師要先行。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有利于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提高學習效率。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認真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出更加光彩奪目的人生。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3

名詞:

1、細胞的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相同細胞(細胞分化的起點)的后代,在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的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2、細胞全能性:一個細胞能夠生長發育成整個生物的特性。

3、細胞的癌變:在生物體的發育中,有些細胞受到各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細胞分化,變成了不受機體控制的、能夠連續不斷的_的惡性增殖細胞。

4、細胞的衰老是細胞生理和生化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反應在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

語句:

1、細胞的分化:

a、發生時期:是一種持久性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活動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限度。

b、細胞分化的特性:穩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c、意義:經過細胞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多細胞生物體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細胞增殖和分化發育而成,如果僅有細胞增殖,沒有細胞分化,生物體是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的。

2、細胞的癌變

a、癌細胞的特征: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了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了變化。

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輻射致癌;化學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細胞癌變的病毒叫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c、機理是癌細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細胞發生轉化引起的。

d、預防:避免接觸致癌因子;增強體質,保持心態健康,養成良好習慣,從多方面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3、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a.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代謝減慢;

b、有些酶活性降低(細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會導致頭發變白);

c.色素積累(如:老年斑);

d.呼吸減慢,細胞核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

e.細胞膜通透功能改變,物質運輸能力降低。

4、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應該具有全能性。在生物體內,細胞并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細胞、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當植物細胞脫離了原來所在植物體的器官或組織而處于離體狀態時,在一定的營養物質、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條件下,就可能表現出全能性,發育成完整的植株。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性

【情感】:通過閱讀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的資料,認同科學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爭論中前進的。

【技能】: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二、教學重難點:酶的作用、本質和特性(重點);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難點)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實驗器材

四、課前準備

五、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引入問題探討

提出問題:與外界的化學反應相比,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有什么特點(條件溫和、效率高);在學習化學知識中,我們為了讓一些化學反應更容易地進行,會使用催化劑,那無機物催化劑和生物體內的催化劑在反應條件上,效率上有什么區別呢?閱讀問題探討內容,進行相關的討論

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二)實驗幻燈片展示:酶的本質學生閱讀《資料分析》部分,完成討論,并進行交流。

(三)酶的本質

方案一: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方案二:指導學生閱讀實驗實驗,提出問題:

1.2號管發生了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引出活化能的概念)

2.3、4號管中,fecl3和過氧化氫酶起了什么作用。(說明催化劑并沒有并沒有提高分子的能量,而是把發生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降低了)

3.3、4號管中,哪個反應速度快?說明什么問題(說明酶具有高效性)方案一:學生進行實驗

方案二:閱讀相關的課文內容,展開討論,并回答問題。

(四)酶的特性1.復習實驗,指出酶的高效性,也可以給出一些數據加以證明

2.用例題說明酶的專一性。可以簡單介紹“鑰匙-鎖“學說

(五)探究活動: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指導學生完成探究活動的設計和操作

揭示酶促反應的條件:最適溫度和最適ph完成探究活動,并進行交流和表達

(六)小節讓學生畫概念圖

練習略

第2節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一、教學目標:

【知識】: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

寫出atp的分子簡式

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轉化。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

四、課前準備:讓學生到藥店了解atp藥品的性狀、功效。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引入、問題探討提出問題:前面學習過的能源物質有那些?這些能源物質被細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為細胞提供能量呢?

問題探討:螢火蟲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是什么?螢火蟲為什么能發光?一個關于atp讓螢火蟲尾部重新發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質。回答問題(如糖類、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簡介以及atp和adp的轉化展示atp的分子結構式,講授atp的分子簡式的寫法和含義。磷酸鍵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脫去最遠離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講述adp可以和pi結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過程。,用幻燈片或板書輔助。adp轉化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動物、人、真菌、大多數細菌通過呼吸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圖表輔助)

學生隨教師的講授作出回應,特別是atp和adp相互轉化過程中,能量的變化。

(三)atp的利用理解:吸能反應與atp合成想聯系;放能反應與atp水解相聯系。

簡介圖5-7,細胞中能量的利用途徑。

(四)小結及例題什么是atp

atp與adp的轉化,及其能量的變化

例題略

第3章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說出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

說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理解)

說明細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討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理解)

【技能】:設計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學重難點: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重點);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質,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難點)

三、課前準備:知道兩個小組學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學用具:ppt幻燈片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引入回顧atp的生理功能,糖類、脂肪被細胞分解后把能量儲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鍵中。提出問題:有有機物進入細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體外,有機物與氧氣發生燃燒反應,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學家發現,有機物在細胞內也是通過復雜的氧化反映產生能量的。

引出細胞呼吸的概念回顧舊知識,受教師的問題所引導,進入新課。

(二)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對引導其他學生對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提問,并進行歸納。(問題如:為什么選用酵母菌作為實驗材料,而不選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總結出結論:細胞呼吸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引導學生說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產生co2;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對實驗的設計、結果進行交流和表達,并回答老師和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有氧呼吸提出問題:在學習細胞器的內容中,和細胞有氧呼吸有關的細胞器是什么?闡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用幻燈片展示線粒體的結構,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表述,以問題作為引導:1.線粒體是由多少層膜組成;2外膜和內膜在形態上有什么區別,內膜的特點如何與線粒體的功能相適應;3.內膜和基質上有什么物質。

以幻燈片為輔助,講授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注意整理三個階段發生的場所、能量的變化、產物。

提出問題:有氧呼吸與有機物在體外燃燒放能過程比較,有什么區別呢?

簡單介紹有氧呼吸能量的轉化效率,可以讓學生來計算。一般內燃機的效率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轉變為熱能。回答問題(線粒體)

觀察線粒體的結構,并回答相關問題,并把多個問題的答案進行整合,得出線粒體適應有氧呼吸功能的結構。

學生閱讀相關內容,填寫表格,并進行分組討論后,分別講述有氧呼吸三個階段。

比較兩者的區別

分析有機物產傷的熱能的生理意義。

教學活動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四)第一課時小結及練習用幻燈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圖,指導學生完成練習略小組討論,完成概念圖

(五)無氧呼吸提出問題:人體所有的細胞任何時候都在進行有氧呼吸嗎?師生共同列舉一些無氧呼吸的例子(如馬鈴薯塊莖,水稻的根、蛔蟲、骨骼肌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等

無氧呼吸的場所、過程、產物、能量的變化

以乳酸、酒為例子,講授發酵的概念。

通過用圖表比較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者的區別,指導學生概括無氧呼吸的概念舉出生活中遇到的無氧呼吸的例子

填寫相關的表格

以有氧呼吸概念為例子,嘗試總結出無氧呼吸的概念。

通過小組討論,嘗試找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之間的相同、相異之處。

(六)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指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和討論。進行討論,或者自由發言,利用無氧呼吸的知識,解釋教材中相關的實例

(七)小結及練習

第4節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3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說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了解)

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了解)

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認識過程(理解)

研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

【情感態度】:通過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過程,認同科學家不僅要繼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見中的合理成分,還要具有質疑、創新和用于實踐的科學精神與態度。

【能力、技能】:進行有關的探究和實驗,學會提取、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在有關實驗、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探究等的&39;問題討論中,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發現和研究歷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應過程以及相互關系;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

難點:光反映和暗反應的過程;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

三、教學用具:實驗材料;ppt課件

四、課前準備: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引入光合作用對自然界的意義:生成氧氣,進而緊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層;直接或間接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進碳的循環。

(二)光合色素實驗: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種類

講述光合色素的種類、吸收光譜

(三)葉綠體的結構通過圖片和問題的引導,講述葉綠體的結構及其適應光合作用的特點。對恩格爾曼的兩個實驗進行討論,并進行表達交流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利用學生初中學過的關于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義。

引導學生對幾個主要的探索歷程資料進行閱讀,并找出相關階段的研究成果或觀點。特別講述用同位素追蹤氧元素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實驗

(五)光合作用的過程光反應:以光合色素捕獲的光能的用處入手,并輔以板話,能量的是水脫氫,并放出氧氣和產生[h];并且使adp生成atp。強調了光反應需要的條件是光、光合色素、酶。

暗反應:目的是二氧化碳獲得h,被還原成為葡萄糖。二氧化碳與c5化合物結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c3;一部分c3獲得了[h]被還原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繼續參與循環。歸納光合作用的本質:把利用光能,產生[h],把二氧化碳還原為葡萄糖,并把光能儲存在更加穩定的糖類中。

以表格的形式再次鞏固光合作用兩個階段的各種變化。以及兩個階段之間的關系。

教學活動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六)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系設計情景,引導學生了解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溫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利用哈密瓜之類的例子,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關系。

(七)化能作用自養生物;異氧呼吸的概念,并且通過例子來講述葉綠體的苦惱。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5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樺葉蛾類型變遷的事實,概述自然選擇學說,說明生物進化的原因,生物適應性和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比較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異同。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模擬保護色形成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運用資料培養學生整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比較的方法。

(3)情感目標:學習達爾文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堅持真理的科學態度,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認同生物與環境和諧,生物和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培養學生保護生物圈,關愛生命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八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關于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歷程等生物知識,并通過模擬探究實驗,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也通過多媒等輔助,盡量從學生提供直觀的圖片和資料,幫助他們學習本節知識,增加感性認識,認真組織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盡量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3重點難點

重點:模擬和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概述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滲透環保教育。依據是:生物進化的原因和自然選擇學說是生物進化的核心內容,也是本課教材的主要內容。

難點:模擬和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依據是:過程模擬和分析較復雜抽象,需要教師的高效指導,需要同學間的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評論

教學目標

1.明確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兩種顏色樺尺蠖的數量變化是由于環境變化而導致的。

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評論(0)學時重點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實驗。

2.通過模擬實驗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6

一、考題回顧

高中生物《DNA與RNA的區別》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識,設疑導入

溫故知新導入:組織學生共同回顧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什么?(核酸。)核酸的種類有幾種?(2種。)

設疑:由什么組成?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引出課題。

(二)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核酸的兩種模型DNA和RNA,組織學生觀察,DNA和RNA的形態特征。提出問題:DNA和RNA有什么特點?

(DNA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RNA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

教師演示拆模型,展示核酸的基本單位——核苷酸,教師展示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圖片,組織學生觀察圖片總結:根據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將核苷酸分為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教師組織學生將下發的模型初步拆卸,觀察并提問:核苷酸的種類有哪些?

(脫氧核糖核苷酸有四種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包括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繼續追問:核苷酸的化學組成?(一個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含氮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的。)

教師組織學生再次拆卸模型,設置小組討論,觀察其它組成的不同點與相同點,學生歸納總結后進行對比。

(不同點:DNA特有脫氧核糖、胸腺嘧啶;RNA特有核糖、尿嘧啶;共同點:磷酸、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

(三)鞏固提高

快問快答,總結2、5、8分別代表的內容。(核酸分為2種,含有5種含氮堿基,共有8種核苷酸。)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

作業:課后利用廢舊物品制作DNA與RNA的模型。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如何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簡述基本原理。

【參考答案】

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RNA大部分存在于細胞質中。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鹽酸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2.運用表格式板書的好處是什么?

【參考答案】

表格式板書有利于幫助學生清晰直觀的進行比較學習,明確DNA與RNA的區別,與其他形式板書相比,更利于學習思路的形成。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7

一、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素質教育理論和學生主體理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變經典遺傳教學為探究性教學,通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展開對紅綠色盲、血友病等伴性遺傳病的探究,以激發學生課前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綜合分析的能力。以較小的知識密度換取學生更多的能力訓練;通過對紅綠色盲遺傳圖解的分析,歸納總結出其遺傳的特點和最本質規律。從而做到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兼顧科學態度、科學情感、科學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力求體現主體性、過程性、發展性的教育思想。

二、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遺傳》這一節,是新課標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內容。它是以色盲為例講述伴性遺傳現象和伴性遺傳規律。它進一步說明了基因與性染色體的關系,其實質就是基因分離定律在性染色體遺傳上的作用。同時也為第五章第三節《人類遺傳病》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伴性遺傳之前,已學過減數分裂和性別決定的知識,已經掌握基因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通過紅綠色盲的調查活動及結合課堂的探究活動,對伴性遺傳現象進行分析和總結。

(三)、教學條件分析我校是遼寧省重點高中,省模范高中,具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及豐富的教學參考資料,教學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做到高效教學。

(四)、教學重點

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遺傳的特點

遺傳系譜圖的識別和判斷。

(五)、教學難點

伴性遺傳的機理和傳遞規律

遺傳系譜圖的判別。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紅綠色盲的遺傳現象

2.理解伴性遺傳與遺傳基本規律的關系

3.理解伴性遺傳的原理和遺傳規律

(二)、方法與能力目標

1.通過紅綠色盲的調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提出假設、設法求證的科學探究能力

3.通過對伴性遺傳規律的總結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概括、總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紅綠色盲家系圖譜的分析,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

2.在了解常染色體遺傳病及伴性遺傳病傳遞規律的基礎上,使學生理解近親婚配對人口素質產生的危害。

四、教學策略與手段

1.利用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伴性遺傳等抽象、理解困難的知識。

2.通過師生互動、采用探究、討論想結合模式,利用資料分析遺傳圖譜,共同探究有關性別

決定和伴性遺傳的規律。

3.讓學生完成習題后,進行教學反饋。

五、教學過程

教學

內容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一、

課前

準備

二、

對現象的解釋

三、紅綠色盲的遺傳規律

(一)

各種婚配方式分析

(二)

遺傳特點歸納

1、指導讀書P39:色盲癥的發現。

2、指導學生設計相應調查表。

3、指導學生調查中注意色盲和色弱區別。

色盲:就是不能辨別色彩,即辨色能力喪失。紅綠色盲是一種常見的人類遺傳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區分紅色和綠色。

色弱:能辨別所有的顏色,但辨認能力遲鈍或經過反復考慮才能辨認出來,

4、指導學生通過網絡等途徑尋找資料與自己調查數據加以比較。

教師把調查的匯總結果展示給全體學生,引導學生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被調查人數為750人(男性450人,女性300人),其中色盲患者為11人(男性11人,女性0人),男性紅綠色盲的發病率為2.4%,女性紅綠色盲的發病率為0%。

提出問題1:紅綠色盲是顯性遺傳病還是隱性遺傳病?

提出問題2:我們能否推斷紅綠色盲基因在性染色體還是常染色體上?請作出合理性假設.

復習性別決定的知識,引導學生注意調查報告中男女患病的比例,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假設。

提出問題3:色盲基因和他的等位基因位于哪條性染色體上?

引導學生討論X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分布情況。

對學生積極思考進行肯定和鼓勵,為了讓學生加深紅綠色盲基因位置的印象,教師分析下圖:

X和Y染色體同源區段

X染色體特有區段

Y染色體特有區段

色盲基因

讓學生明了紅綠色盲基因只分布在X染色體上,Y染色體因為缺少與X染色體同源的區段,而沒有紅綠色盲基因。

1、請幾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可能存在基因型與表現型情況。教師和同學一起規范正確書寫要求。

強調:書寫時應注意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的寫法,先要寫性染色體,將基因寫在性染色體的右上角。

2、不同基因型的隨機婚配方式有幾種?

3、寫出XBXB、XBXb、XbXb、XBY、XbY各產生幾種類型配子?位于性染色體上的B、b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分離規律嗎?

復習減數分裂的知識,引導學生注意XY也是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XY也會分離,紅綠色盲的遺傳實質上是分離定律在性染色體上的具體體現,把紅綠色盲遺傳規律轉化為簡單的分離定律。

4、除XBXB×XBY、XbXb×XbY外,寫出其余4種婚配方式的遺傳圖解。計算每種婚配方式中男女患病的概率。

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分組寫出四種婚配方式的遺傳圖解,每組派一位同學到黑板板書,其余同學講評糾正。

強調遺傳圖解由親代(P)、配子、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現型及比例五部分組成。糾正學生書寫不規范的不良習慣。?

5、男性色盲發病率為什么會高于女性?如果已知男性色盲發病率為7%,該如何計算女性色盲患者發病率?

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答。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8

一、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閱讀教材P90~91)

1.概念: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

2.類型[連線]

二、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閱讀教材P92)

1.手段:主要包括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

(1)遺傳咨詢

(2)產前診斷

2.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預防遺傳病的產生和發展。

三、人類基因組計劃(HGP)與人體健康

(閱讀教材P92~93)

1.內容:繪制人類遺傳信息的地圖。

2.目的: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

3.意義:認識人類基因的組成、結構、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人類疾病的診治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4.結果:人類基因組由大約31.6億個堿基對組成,已發現的基因約為2.0萬~2.5萬個。

重點聚焦

1.人類常見的遺傳病有哪些類型,病因是什么?

2.如何監測和預防遺傳病?

3.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目的和內容是什么?

[共研探究]

1.單基因遺傳病有6500多種,并且每年在以10~50種的速度遞增,單基因遺傳病已經對人類健康構成了較大的威脅,常見的有紅綠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與單基因遺傳病相比,多基因遺傳病不只由遺傳因素決定,而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起作用。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單基因遺傳病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受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2)單基因遺傳病和多基因遺傳病說明:一種相對性狀可以由一對或多對基因控制。

(3)單基因遺傳病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4)人類遺傳病中單基因遺傳病和多基因遺傳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2.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體細胞中含有3條21號染色體,是由于親本產生的異常配子發生受精作用導致的。如圖表示21三體綜合征患者產生異常卵細胞的示意圖(圖中染色體代表21號染色體)

(1)異常卵細胞的形成

①減數第一次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產生異常的次級卵母細胞,進而形成了含有兩條21號染色體的異常卵細胞。

②減數第二次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染色體未被拉向兩極,產生了含有兩條21號染色體的異常卵細胞。

(2)異常精子的形成

①減數第一次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②減數第二次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的染色體未被拉向兩極。

[總結升華]

1.遺傳病的類型及遺傳特點

遺傳病的類型遺傳特點

單基因

遺傳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男女患病幾率相等、連續遺傳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男女患病幾率相等、隔代遺傳

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連續遺傳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交叉遺傳

多基因遺傳病家族聚集現象、易受環境影響

染色體

異常遺

傳病結構異常往往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時期就引起自然流產

數目異常

2.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辨析

項目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

特點能夠在親子代個體之間遺傳的疾病出生時已經表現出來的疾病一個家族中多個成員都表現出來的疾病

病因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可能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也可能與遺傳物質的改變無關可能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也可能與遺傳物質的改變無關

關系大多數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不一定是遺傳病

舉例紅綠色盲、血友病等①遺傳病:先天性愚型、多指(趾)、白化病、苯丙尿癥

②非遺傳病:胎兒在子宮內受天花病毒感染,出生時留有瘢痕①遺傳病:顯性遺傳病

②非遺傳病:由于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一個家族中多個成員都患夜盲癥

【規律總結】遺傳病類型的判斷方法

[對點演練]

1.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

B.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個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C.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遺傳病

D.基因突變不一定誘發遺傳病

解析:選B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遺傳病;基因突變后生物性狀不一定改變,即不一定誘發遺傳病。

2.如圖表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如果圖中3號與一正常男子婚配,生下一個患病的男孩,則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可能是()

①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②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③Y染色體上的遺傳④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

⑤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

A.②④B.②⑤

C.③⑤D.①④

解析:選B由題干“如果圖中3號與一正常男子婚配,生下一個患病的男孩”可推出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也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由于男性患者多,所以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項正確。

[共研探究]

1.調查人類遺傳病

材料1:廣西是我國地中海貧血病發病率的省區,地中海貧血病患病率為2.43%。

材料2:著干皮病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隱性遺傳病。由于患者體內缺少一種酶,紫外線照曬人體后造成的DNA損傷缺乏修復能力。隨著紫外線曬傷的積累,極易引發嚴重的皮膚癌變。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選取調查的樣本:在患有該遺傳病的家族中進行調查。

(2)根據調查結果,繪制遺傳系譜圖,分析遺傳方式。

(3)數據處理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隨機抽取人群樣本,進行該遺傳病的統計,利用下列公式計算得出該遺傳病的發病率。

遺傳病的發病率=遺傳病患病人數被調查的總人數×100%

2.一對夫婦,一方為色盲患者,另一方表現正常,妻子懷孕后,請分析胎兒是否攜帶致病基因。

(1)若丈夫為患者,胎兒是男性時,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對胎兒進行基因檢測,因為表現正常的女性有可能是攜帶者,她與男患者結婚時,男性胎兒可能是患者。

(2)當妻子為患者時,表現正常的胎兒的性別為女性,因為女患者與正常男性結婚時,所有的女性胎兒都含有來自父親X染色體上的正常顯性基因。

3.人的染色體組中有23(22+X或22+Y)條染色體。在測定人類基因組組成時,應測24條(22條常染色體+X+Y),因為X、Y染色體上有非同源區段。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9

一.導入

復習導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細胞的增殖,是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周期?(不是。)

怎樣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

師:對。有些細胞不進行有絲分裂就沒有細胞周期,比如休眠的細胞、高度分化的細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細胞的分化。二.學習新知

讓學生閱讀書上內容,勾畫細胞分化概念。(“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一)師:(一邊講解一邊畫圖,紅字不用板書)多細胞生物,一般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受精卵進行細胞增殖,數目越來越多,同時結構也相似。

分裂到一定程度,細胞開始逐漸向不同方向發展,結構上出現了不同的變化,這時候,細胞一邊增殖,一邊分化,分化程度較低。

最后,細胞分化程度高,不進行增殖了,只進行分化,最終形成了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細胞。這些細胞構成成了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維持著正常生命活動的進行。(這就好比同學們雖然現在在一個教室里學習成長,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可是以后你們會走上不同的道路,擁有不同的工作,為社會做出不同的貢獻。)

師:舉個例子,大家看到書上圖6-8,紅細胞和心肌細胞的圖,它們的形態不同,功能上,紅細胞可以合成血紅蛋白運輸氧氣,心肌細胞可以合成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維持心臟的正常代謝。可是,它們在動物胚胎發育中,是從同一胚層發育而來的,這就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二)

師:那紅細胞和心肌細胞為什么合成不一樣的蛋白質,是不是它們的遺傳物質不同?(不是,體細胞的具有一套相同的遺傳物質。)對,細胞之所以會形成不同的分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比如在紅細胞中,合成血紅蛋白的基因是活躍的,而合成肌

知識改變命運

精品文檔你我共享

動、肌球蛋白的基因是關閉的。

(三)

師:那么形成的紅細胞和心肌細胞,可逆嗎?(不可逆。)對。大家把概念中“穩定性差異”勾畫下來,它的意思就是說細胞的分化一般條件下是持久的、不可逆的。

(四)但是,奇跡也能發生。只要有適宜的條件,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也能重新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植物個體。

讓學生閱讀書上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部分,勾畫細胞全能性的概念。(“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概要講解植物組織培養極其作用。)

大家想想,為什么它會有這種潛能?(因為細胞內有全套遺傳物質。)對。大家注意,這里與細胞的分化的不可逆并不矛盾,細胞的全能性強調了細胞具有一套完整的遺傳物質,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它必須是離體的組織或器官。

(五)動物細胞的全能性受到了抑制,科學家還沒能利用已分化的動物細胞來合成一個完整的生物個體。但是他們用已分化的細胞的細胞核和卵細胞的細胞質結合形成的細胞培育出了新個體,克隆羊多利就是這樣誕生的,這個實驗也說明了已分化的動物細胞從整體細胞水平來看,全能性受到抑制,但細胞核仍是具有全能性的。(再補充干細胞知識。)

(六)那么生物體內的細胞的全能性一樣嗎?體細胞、生殖細胞、受精卵,它們的全能性高低如何?

對體細胞而言,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

對受精卵而言,它是個體發育的起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對生殖細胞如卵細胞、花粉而言,它們并非個體發育起點,分化程度高,但全能性也高。

主要板書:

細胞的分化

一、細胞分化

產生穩定性差異: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二、細胞全能性

1,植物細胞全能性2,動物細胞核全能性3,分化與全能性的關系

全能性:受精卵>生殖細胞>體細胞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特點,了解事理說明文常用的說明順序。

2、運用學習的方法篩選、整理材料,提高事理說明文的閱讀、寫作能力。

3、了解本文介紹的生態知識、生物“污染”的常識,提高防范意識。培養學生的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及特點,理解事理說明文常用的邏輯的說明順序,運用學習的方法篩選、整理材料,初步掌握寫作簡單事理說明文的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學生預習】

1、預習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給生字詞注音、解釋、造句。

2、利用書籍、網絡等手段收集有關“生物入侵”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西瓜、玉米、西紅柿等我國引進的優良品種的圖片。學生根據圖片來說出名稱。

2、多媒體展示部分生物入侵者的圖片。

3、解題“入侵”的含義。

說明:導入新課中,筆者原先設想用“伽利略號探測器墜毀土星”這一當時新近發生的事件,作為人類避免生物入侵現象的話題引入新課。校本教研的課題組認為,“情境──互動”教學法中,這一導入新課的設計,學生的互動面不廣,無法在課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在林璇老師的建議之下,將話題定位于學生日常所熟知的“外來物種”上。用多媒體的精美畫面創設了懸念,引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究“生物入侵者”的興趣。實際上課的效果證明這一修改,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課堂中師生的互動也起了很好的“余熱”作用。

二、導學互動

1、讀一讀: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⑴生物入侵者帶來怎樣的危害?

⑵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徑是什么?

⑶生物學家們對待“生物入侵”的態度怎樣?

⑷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2、議一議:

⑴議文章的說明順序:

學生回答思考題,并完成文章結構框架圖,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這一說明順序的作用:使說明有條理,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引出生物入侵者(話題)

擺出生物入侵者(現象)

生物入侵探究生物入侵的(原因)邏輯順序

揭示生物專家的(態度)

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說明:這一環節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邏輯順序。校本課題組王蓋英老師建議,通過文章結構框架,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因此在第二稿時加入了這一框架圖。

⑵議文章的說明方法:

學生找出文章中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語句。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3、教師和學生共同歸納:

⑴邏輯順序使事理說明文更具條理性,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⑵適當運用說明方法,使文章生動,形象,更具吸引力。

⑶議材料、仿寫。

四人小組討論組員收集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資料,仿造文中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重新組織材料說明一種生物入侵者。并形成提綱。

三、拓展延伸

1、說一說:

小組代表上臺說一說討論的結果。(多媒體展示有關的圖片資料,并由該小組派代表講解提綱內容。)

2、寫一寫:

布置作業:根據小組討論、組織素材,介紹自己感興趣“生物入侵者”,寫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用上適當的說明方法、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

【教學反思】

TellmeandIforget,show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understand.(告訴我的,我會忘記;演示給我看的,我記得住;讓我參與學習的,我才能理解。)

──[美]杰明·富蘭克林

“實踐出真知”,是我這一教學設計的指導理念。學生親自參與實踐,才能對知識有更深刻的映像,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講授知識、演示知識的同時,還要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學習。語文課堂上的仿寫練習目的也在于此。

學生“現學現賣”趁熱打鐵,使學生當堂獲得一種方法、一種技能。語文并不是一門直觀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將很抽象的“可意會難言傳”的寫作思路,變成很有操作性的,直觀的練習,成了這堂課設計的重點。

教學過程主要突出了:“讀”、“議”、“說”三個環節,是在為“寫”作鋪墊。“讀一讀”課文的內容;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議一議”對課文的理解和有關的知識;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的收集的信息;最后動筆模仿著“寫一寫”。本文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事理說明文的常用的說明方法、邏輯的說明順序、訓練學生篩選材料的能力。說明順序是學生學過的舊的知識,作為一個鞏固的知識訓練。

強化說明方法的運用,在這篇文章教學處理上是一個亮點。因為,這篇文章的知識在生物課上學生們是見過、學過的。如果純粹是講知識的話,就很容易將語文課上成“生物課”了。

因此,教學是突出強調了語文知識的一面。表現在:

1、課文分析時強調了說明文的要素之一:說明方法。

2、在學生介紹“生物入侵“資料時,強化了學生在語言表述中說明要素的運用。當一位學生介紹完材料,同學們有針對性地對其中所運用的說明要素進行評析。在教學的拓展環節中。

讓學生有意識的模仿文中的寫法來組織材料,學生針對歸納的特點,篩選手頭的材料。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歸納出手頭的資料。在“說一說”環節中,學生上臺來解說材料,是對學生口頭表達的訓練,又是對課堂內容的延伸訓練。進而達到本課的教學中的寫作目的。

在媒體的運用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學生臨場回答的不確定性,在“說一說”這張課件的制作中運用了“超級鏈接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臨時切換的慌亂。

當然,這堂課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還有待商榷,如教學目的中“了解本文介紹的生態知識、生物“污染”的常識,提高防范意識。培養學生的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

“這一點就體現得不夠突出。字詞缺少時間強調。原先設想使用穿插講解的方式靈活的點到即止,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上,卻疏忽了這一點。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1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理解礦質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的種類和來源

2、使學生理解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過程及其與植物根細胞呼吸作用之間的密切關系

3、使學生理解根吸收礦質元素離子與根吸水的聯系和區別

4、使學生了解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運輸方式和利用特點

5、使學生了解合理施肥、無土栽培原理和實用。

二、能力方面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過程與呼吸作用的關系以及分析影響根吸收礦質離子的環境因素,訓練學生分析實驗和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通過在教學中介紹合理施肥、無土栽培原理和實用,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培養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對學生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講述了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合理施肥以及無土栽培的基礎知識。

1、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教材在第一章中已經學習過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基礎上講述了:

(1)什么是礦質元素

將植物烘干后充分燃燒,植物體中的C、H、O、N元素會以二氧化碳、水分、分子態氮和氮的氧化物等氣體形式散失,而礦質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礦質元素元素也叫做灰分元素,它們主要是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氮元素雖在燃燒過程中散失,不存在于灰分中,但是氮與其它礦質元素一樣,也是植物從土壤中以無機鹽的形式吸收來的,因此,也將氮歸于礦質元素一類。

(2)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目前,科學家確定的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有13種,其中N、P、S、K、Ca、Mg等6種屬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7種屬于微量元素。

(3)簡要地講述了確定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的方法

在人工配制的培養液中,除去某一種礦質元素后,植物的生長發育不正常了,而補充這種礦質元素后,植物的生長發育又恢復正常的狀態,就說明這種礦質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2、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

教材主要從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器官、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主要部位、礦質元素的存在形式、礦質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根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幾個方面介紹了植物對礦質元素離子吸收,其中根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過程教材概括為兩步:首先礦質元素離子通過交換吸附到根細胞表面;然后吸附在根細胞表面的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內。

教材特別強調了根對礦質元素離子吸收與根細胞呼吸作用的密切關系。

3、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1)礦質元素的運輸

教材簡要講述了礦質元素進入根毛以后如何最終進入導管和礦質元素如何被利用的知識。教材還通過列舉科學家所做的實驗強調了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與根對水分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即植物運輸水分和運輸礦質元素是一個同一過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礦質元素離子不是同一過程,因此蒸騰作用能促進水的吸收和運輸,也能促進礦質元素的運輸的道理,但不能促進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

教材還提到了植物體除了根以外、葉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礦質元素離子,及其在農業生產實際中的重要意義。

(2)礦質元素離子的利用

教材介紹了礦質元素離子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與其能否被重復利用之間的關系。

4、教材注意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概括地講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礎知識,并且簡要講述了無土栽培這一新技術的基本原理、特點以及優點。此外,本節還在“課外生物科技活動”欄目,鼓勵學生利用無土栽培技術培養植物。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2

一、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初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每節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生活動。

(3)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并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于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于學生理解內容,便于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系,使知識間的關系更明了。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二、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第一單元

第二周——第三周第二單元

第四周——第五周第三單元

第六周——第七周第四單元

第八周——第九周第五單元

第十周到一調第六單元最后

第十三周——-期末復習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3

首先,我對本節內容進行分析

一、教材結構和內容簡析: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是高中生物教材第二冊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以及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中關于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相關內容,知道了染色體(Chromosome)是細胞內具有遺傳性質的物體,以及前面所講的DNA是主要遺傳物質,這些為過渡到本節內容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而且,本節內容是遺傳變異這一章的理論基礎知識,所以學好這個內容為以后的生物知識孟德爾遺傳定律以及生物的變異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內容包含的DNA分子的結構以及DNA分子復制的相關知識,是以后生物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識記:DNA分子的基本單位,堿基組成,DNA分子的復制特點

理解:(1).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2)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和意義

2..能力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DNA立體結構的模型或模式圖,使學生對雙螺旋結構有個大體認識,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著對雙螺旋結構的特征進行描述,探討,打開學生思路,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2)通過提問讓學生復習原有的知識,如DNA分子的基本元素組成,3種基本組成物質,基本結構單位,以及化學結構等。在復習提問的基礎上,再結合課本中DNA分子的基本結構單位的圖解,使學生明確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的根本區別在于含氮堿基的不同,它們聚合形成多核苷酸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總結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DNA分子的結構組成及特點,以及DNA復制的過程

(2)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培養學生運用證據、事實來說明觀點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4)培養學生參與討論和交流,學會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著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一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DNA的堿基組成,DNA復制的過程、條件和特點的相關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DNA的堿基組成以及DNA復制的過程、條件和特點,才能理解和掌握基因的表達、遺傳與變異的相關知識

2.教學難點

(1)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2)DNA分子的復制過程。因為這些內容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是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接下來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

以“自主性(主動性)、探究性、合作性”為課堂學生學習的三個基本維度,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為指導,以側重科學方法教育為目標,本節課采用“演示—歸納”教學模式,討論法、比較法、研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并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通過列舉事例,引導學生模擬科學發現,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

1.演示法:講授DNA雙螺旋結構時,首先讓學生觀察DNA立體結構的模型或模式圖,使學生對雙螺旋結構有個大體認識,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著對雙螺旋結構的特征進行描述;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法,給學生展示DNA復制過程的動畫,使難點知識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轉化為易于吸收的知識,并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歸納和總結DNA復制過程的特點

2.創設樂學情境,激發學習情趣教學方法。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進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通過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對DNA復制的特點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

4.培養思維.強化訓練,倡導合作共學的教學方法。

五、學法

學習指導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愿學、樂學、主動學、會學,在于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因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培養興趣,強化思維,反復練習。

六、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3—5分鐘)

先通過提問讓學生復習原有的知識,如DNA分子的基本元素組成,3種基本組成物質,基本結構單位,以及化學結構等。讓學生觀察DNA立體結構的模型或模式圖,使學生對雙螺旋結構有個大體認識,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著對雙螺旋結構的特征進行描述。然后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有關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復制的時間。接下來設置問題:“DNA是如何復制的?”讓學生積極討論。然后才引出沃森和克里克對DNA復制過程的推測,從而得出DNA的半保留復制過程

2、講授新課:(30分鐘)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伴性遺傳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3)掌握伴性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伴性遺傳的概念、遺傳特點,培養學生探究的科學思維方法;

(2)通過講解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癥的過程,培養學生要善于發現、把握生活中的小問題,并養成對發現的問題科學探究的意識。

(3)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規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揭示事物規律的能力;

(4)通過對遺傳圖解進行觀察、推理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綜合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5)通過伴性遺傳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假說—演繹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學理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遺傳的規律。

2、難點: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和伴性遺傳的規律。

三、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啟發式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練習法、講授法。

四、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承接了上一堂課的內容,是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特殊情況,摩爾根在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假設中就假設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從而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所以通過講解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特點,逐步引導學生理解伴性遺傳的概念,對學生來說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學生已經學習了孟德爾的兩大遺傳定律,又學習了該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和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也是有基礎的,通過引導和講解也是可以有個很好的掌握,在學生現有知識面的情況下學習人類紅綠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總結出伴性遺傳的特點,并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應用所學的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色覺的測試,讓學生觀察紅綠色盲檢查圖,問學生這幾張圖里畫的是什么?(色覺測試圖2張),問問學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將一張道爾頓的圖片呈現給學生們看,問是否認識這個人,發生在他身上有個什么樣的故事,然后由老師講解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的故事,從而引出紅綠色盲病,這時可以問問學生,假如當時道爾頓看到了上述兩張紅綠色盲檢查圖,能否分辨的出來?并再次追問為什么分辨不出來?紅綠色盲究竟是一種什么病?當學生回答完上述的問題后,老師可以追講抗維生素D佝僂病,并問上述兩種病中男女比例為什么不一致?為什么上述兩種遺傳病在遺傳表現上總是和性別相聯系?為什么兩種遺傳病與性別關聯的表現又不相同呢?通過大概講解摩爾根在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中,F2白眼果蠅都是雄性的,從而假設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經過一番的證明,證明了假設的正確性,從而引導學生作出控制人類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假設,從而引出伴性遺傳的概念。

也就引出了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伴性遺傳,同時板書標題。

(二)伴性遺傳的概念

當基因位于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上的時候,它的遺傳就與性別密切聯系起來,我們把這種與性別相聯系的遺傳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三)伴性遺傳的種類

此時老師可以先講解性染色體有X、Y兩種,基因有顯隱之分,伴性遺傳根據決定性狀的基因的性質和所處的位置,問學生伴性遺傳的種類有哪些?通過學生與老師共同的分析、總結可得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伴Y染色體遺傳病三種。

(此種講法符合當今建構主義的學習觀點,即從老的知識結構中生長出新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提問:我們剛才所提到的色盲病屬于哪種伴性遺傳病?再次追問,色盲病的遺傳規律是怎樣的?就請同學們對資料-人類紅綠色盲癥進行分析和討論。(這樣的提問和追加提問為色盲遺傳病的資料和討論做個引子,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更大的學習熱情進入到后面的學習當中)

(四)遺傳病的資料和討論

人類紅綠色盲癥遺傳圖解

通過學生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癥遺傳圖解,討論:

1、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Y染色體上?

2、紅綠色盲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

(此時可以讓同學們分析,然后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得出結論,并由老師隨機挑兩到三組的代表回答問題,然后由學生批改和老師共同補充、總結得出結論,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態度和精神)

從而得出結論:紅綠色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此時,可以讓學生嘗試寫出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因為同學們已經學習了果蠅眼色的雜交試驗分析圖解,知道了果蠅眼色的基因型的寫法,從而推倒出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的寫法,這一點對學生來說不會很難,通過老師的引導,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寫出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現型正常正常(攜帶者)色盲正常色盲此時可以解釋為什么紅綠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答案:男性只要X染色體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現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必須兩條染色體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現為色盲患者)

(此時老師可以提問,假如上述基因型的男女個體兩兩婚配,共有六種婚配方式,這些婚配方式下所生的后代色覺如何?通過分析可以揭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遺傳規律)

(五)色盲的遺傳方式

假如以下基因型的個體婚配,后代中個體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如何?并寫出這四種婚配方式的遺傳圖解①XBXB×XbY②XBXb×XBY③XbXb×XBY④XBX×XbY

(這四種婚配方式的遺傳圖解,可以邀請兩位同學到講臺上對著黑板寫,其余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寫,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完全由學生完成四種遺傳圖解,由學生自己點評,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由老師先講解其中的一種遺傳圖解,其余的由學生自己完成,由學生自己點評;此時老師要提醒學生遺傳圖解的書寫規范和伴性遺傳也遵循孟德爾的兩大遺傳規律,細胞學基礎就是減數分裂后期的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只不過此處涉及到了性染色體的遺傳,是一對特殊的同源染色體遺傳)

最后,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四種婚配方式的遺傳圖解,可以根據這四種遺傳圖解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歸納、總結出色盲遺傳的特點:

隔代交叉遺傳:由男性患者通過他的女兒傳給外孫(男→女→男);

②)女性色盲,她的父親和兒子肯定都是色盲(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5

教學設計

教學主題基因在染色體上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2節的內容。在學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以及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之后,本節的核心內容是:薩頓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利用果蠅做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二者分別從邏輯思維和實驗證據兩個方面把基因定位在了染色體上,從而把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和減數分裂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了一起。更有利于學生對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實質的深入理解,同時又為學習伴性遺傳奠定了基礎。本節內容較為枯燥,尤其摩爾根的實驗課本介紹并不清楚,關鍵實驗沒有具體介紹,需要教師吃透教材,研究相關資料,將知識優化組合,幫學生理清實驗思路和方法,讓他們體驗到科學研究的不易和艱難收獲的樂趣,掌握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二、學生分析我教的三班四班是實驗班。學生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高。喜歡挑戰自我,享受探索問題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已養成討論合作學習的習慣。而且三四班的學生對于孟德爾的遺傳定律、畫遺傳圖解、假說演繹法和減數分裂已經掌握的非常到位,為學習這節內容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基礎。但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要進行充分的預設,并做好對應意外生成的準備。

從我校教學特點分析,我校每個班級都成立了學習小組,小組成員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安排的,每個小組均有學優生和學困生,可以有效完成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探究式學習。三、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

2、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完成標注圖解,嘗試類比推理的方法推導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2、觀察果蠅雜交實驗現象,運用假說演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同基因是物質實體。

2、認同觀察、提出假說、實驗的方法在建立科學理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認同科學研究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的精神,以及對科學的熱愛。四、教學環境√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移動學習□其他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為了吸引學生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本節使用了會生會影和camtasiastudio錄屏軟件、photoshop圖形處理、PPT多媒體技術。

在導入環節,采用會生會影和camtasiastudio錄屏軟件制作“摩爾根與果蠅的故事”的微視頻,通過科學發展史中的趣聞軼事介紹,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講述摩爾根實驗證據時,使用photoshop處理果蠅圖片整合到果蠅特點介紹的視頻中,再結合PPT課件分析遺傳圖解,讓學生認識到果蠅作為實驗材料的優點,掌握果蠅性別決定的方式,了解X一Y染色體的結構差異,嘗試分析雜交實驗過程,提高遺傳圖解的書寫能力。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復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導入播放錄制好的摩爾根與果蠅的故事有關視頻,引出本節問題“基因在哪里”。觀看視頻,了解科學發展史中的趣聞軼事。采用會生會影和camtasiastudio錄屏軟件制作“摩爾根與果蠅的故事”的微視頻講授展示任務:完成“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F1產生配子的圖解”、畫出“減數分裂染色體變化示意圖”。

提出問題:1)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單個?)存在?染色體呢?在配子中,二者又如何存在?

2)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非等位基因會?

同源染色體會非同源染色體會?

3)比較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你有什么發現?按要求完成指定任務。

?投影儀展示學生完成任務單。探究引入摩爾根實驗的介紹,講述一段摩爾根實驗的趣事,摩爾根為什么一定要用果蠅來做實驗呢?我們來看一段資料:播放果蠅資料介紹。(包括其材料優點,染色體組成及性別決定方式。)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了解內分泌腺的特點和種類,介紹激素的主要種類、作用及分泌異常時的癥狀,掌握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1.內分泌腺的特點、種類及其所分泌激素的主要種類和作用,并能舉例說明人體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及分泌異常時的癥狀。

2.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1.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2.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養成。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出內分泌腺的特點、種類和激素的主要種類。

2.舉例說明人體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

3.說出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異常時的癥狀。

4.舉例說明激素調節受神經系統的調控,人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

(二)能力目標:

1.運用資料分析的形式,說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

2.嘗試設計對照實驗。

(三)情感目標:

1.關愛和幫助自己周圍一些激素分泌異常的患者。

2.關愛自己,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

三、教學方法

引導自學、探討法

四、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CAI課件,收集相關資料。

2、學生:調查激素分泌異常患者。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發生在人類身上的疾病多種多樣,我相信大家對其中某些疾病的情況肯定有所了解。那么,范文,你們是否清楚這些疾病呢?(展示幾種疾病的名稱:侏儒癥、巨人癥、肢端肥大癥、呆小癥、甲亢、地方性甲狀腺腫、糖尿病,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增加)

這幾種疾病雖然表現出來的癥狀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與激素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共同探討學習:第四節激素調節。

(二)講授新課

1幾種主要的激素

(1)生長激素

展示幾張侏儒癥和巨人癥患者的圖片,學生通過觀察了解侏儒癥和巨人癥患者的表現癥狀(侏儒癥:生長遲緩,身材矮小;巨人癥:過分生長,身材過高),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這兩種疾病跟生長激素有關: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癥,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患巨人癥,從而由學生總結出生長激素的主要作用。(教師提問:大家猜想一下造成這兩種疾病的跟生長有關的激素會是什么名稱呢?生長遲緩和過分生長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呢?人到什么時候基本停止生長了?這說明引起這兩種疾病的生長激素是在什么時候分泌出現了問題?)

通過“出謀劃策: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來改變“侏儒癥”的命運呢?”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接著教師繼續提問:能否給成年侏儒癥患者注射生長激素?引出肢端肥大癥(展示肢端肥大癥患者的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直觀了解并說出其表現癥狀,再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資料:肢端肥大癥為垂體前葉機能亢進癥之一,發生于青春期后。巨人癥常繼續發展為肢端肥大癥。分泌生長激素旺盛。病因不明。起病緩慢,一般自20~30歲起病,表現為手足厚大,口唇厚、耳鼻大、舌大而厚,下頜、眼眶上嵴、前額、顴骨及顴骨弓增大,四肢加粗。以后身體狀況逐漸衰退。),從中尋找分泌生長激素的器官——垂體。接著展示垂體的圖片,由垂體又名腦垂體,學生猜想其位置:大腦的下部,同時學生總結回答垂體分泌的激素名稱:生長激素等,生長激素的主要作用:促進生長發育。

(2)甲狀腺激素

展示科學家驗證甲狀腺激素作用的三個實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資料(資料:科學家為了研究甲狀腺的功能,破壞了蝌蚪的甲狀腺,發現蝌蚪停止了發育,不能發育成蛙。科學家在飼養缸的水中放入甲狀腺激素,發現破壞了甲狀腺的蝌蚪又發育成蛙。在飼養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狀腺激素,則蝌蚪提前變成蛙,但蛙只有蒼蠅大小。),共同討論分析三個實驗的目的,得出結論: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能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同時通過分析資料,學習科學的探究意識與方法,自己嘗試設計對照實驗來證明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實踐活動材料:一些小蝌蚪、甲狀腺激素、兩只相同的玻璃缸、餌料、清水。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并寫出探究計劃。有興趣的話,不妨親手試一試。)

通過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激發學生回憶地方性甲狀腺腫,教師提問:為什么缺碘會得地方性甲狀腺腫?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資料(資料: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患者表現為脖子腫大,呼吸困難,勞動時心跳快、氣短等。碘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甲狀腺激素不足,甲狀腺增生腫大。推廣食用加碘食鹽和常吃含碘豐富的海產品是很好的防治措施。),從中尋找答案。由大脖子病的發病部位引出甲狀腺的位置:頸前部,喉和氣管的兩側,同時學生總結回答甲狀腺分泌的&39;激素名稱: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促進生長發育,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根據甲狀腺激素的作用依次介紹呆小癥(幼年時甲狀腺激素過少)和甲亢(甲狀腺激素過多),讓學生試著說說各自的表現癥狀,注意區分呆小癥與侏儒癥。

(3)胰島素

由“你了解糖尿病嗎?”為話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并了解糖尿病的典型癥狀除了糖尿外,還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另外適當介紹一下糖尿病的危害,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初步獲知了糖尿病的部分知識后,學生自然而然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患糖尿病?”,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分析科學家驗證胰島素作用的三個實驗(資料:科學家發現,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現了葡萄糖,并出現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癥狀。科學家將正常狗的胰管結扎,發現胰腺大都萎縮了,只有內部一團團的細胞——胰島活著,并且尿液中沒有出現葡萄糖。科學家推測,胰島分泌一種能夠調節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質。后來,加拿大科學家班廷從狗的胰島中提取了胰島素,用胰島素治療患糖尿病的狗并獲得成功,從而開創了治療人糖尿病的新紀元。班廷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學生完成填空的形式重溫科學家的研究思路(發現問題、作出假設、設置對照實驗、實驗結果、作出新的假設、進一步實驗、實驗結論)。同時由上述資料可得出胰島的位置:散布于胰腺中(內部),胰島分泌的激素名稱:胰島素等,胰島素的主要作用: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展示胰島圖片)在此基礎上,聯系實際,師生共同繼續深入探討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么(注射胰島素、控制飲食、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適當鍛煉身體、定期檢測血糖等),突出強調胰島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4)其它激素

對上述三種激素進行歸納總結,并得出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調節特點:

1、含量少,作用大。在此基礎上,展示資料:近年來報紙雜志經常報道,一些肉類食品中的殘余激素、劣質兒童保健品中隱含的激素,引起兒童的性早熟。根據你所了解的激素的調節特點,試分析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引起性早熟的原因(與性激素有關),同時引導學生回憶第一章所接觸過的性激素(睪丸分泌雄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學生此時會領悟到原來人體內有許多激素,它們對生命活動都發揮著重要的調節重用。教師進一步提問:大家還知道人體內其它一些激素嗎?(展示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圖)根據學生的興趣,適當介紹胸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相關知識。教師通過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圖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內分泌腺(產生激素的器官)和內分泌系統(由人體內所有的內分泌腺構成)的概念。

2、內、外分泌腺的比較

通過回憶消化腺和觀察內、外分泌腺的圖,認識兩者的區別,由學生自主完成一張內、外分泌腺比較的表格(有無導管、分泌物輸送方式、分泌量和實例)。

3、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通過觀看足球賽的一個精彩片段,讓學生談談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教師接著提問:大家為什么會面紅耳赤、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了解其原因(情緒激動,大腦皮層興奮→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并使皮膚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從而明白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7

教材分析

是一篇介紹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掌握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同時也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于衷”等詞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理清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提高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3.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二)德育目標:

增強防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1.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通過學習,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能收集篩選信息,增強對生物入侵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教學難點: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三)教學方法:

課文學習以合作探究為主,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2.討論歸納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收集資料,討論歸納主題,共同解決。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預習

認真閱讀課文(至少三遍)。

2.學生預習了解作者。

3.通過查資料理解生字詞。

4.能通過自學把握課文段落層次。

5.課前準備搜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危害。

二:導入

多媒體播放一則生物入侵者的新聞,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新聞內容。

生答:外來生物入侵者給我國生態帶來嚴重危害。

師導入:是呀!生物入侵者不僅危害我國還危及其他國家甚至全球,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梅濤的《生物入侵者》板書課題

三:通過解題來學習課文

師:什么是入侵?

生答:“入侵”是指外來或有害的物質進入。

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答: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成稱為生物入侵。

師:你們是從那里找到的?

生:第一段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在文中勾出來,看看第一段還告訴我們什么內容?

生:還告訴我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師: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呢?(板書)

生:不僅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師: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造成這兩種危害的生物入侵者。

生: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蜥蜴山貓(教師用多媒體展示)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全面,可見概括能力很強,這些入侵者哪些是詳寫?

生:斑貝棕樹蛇

師:很棒,現在老師要為難你們了,看誰最棒。請你們采用故事的形式把斑貝的事例講給我們大家聽聽。

此環節選數名學生比賽,選出最佳講故事明星兩名給與獎勵。

師:講完故事老師又要讓你們當一回播音員,請同學們把棕樹蛇的事例用新聞播報的方式報道出來。

此環節要求學生回憶鞏固新聞的相關知識,可以抽三名學生參加比賽,選出最佳播音員一名給與獎勵。

師:在同學們的表演中我們了解了生物入侵者給我們帶來的嚴重危害。那同學們又搜集到那些生物入侵者及危害呢?

生:蟾蜍水葫蘆白蟻等等

師:同學們的知識面很廣呀,老師也要展示我搜集的資料,請看電子白板。(多媒體展示生物入侵者)

生:好多呀!太可拍了。

師:是呀!他們能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我們就得加以防范,但首先要知道他們是如何傳播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生:非自然途徑(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跨過寵物貿易等)板書(途徑原因)

師:回答很有建樹,因此老師告誡同學們在養寵物時千萬別造成養寵物為患啊!既然有危害那我們怎樣來控制它們呢?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生:文中說有兩種態度干預于與不干預。

師;你們認同那種說法呢?

此環節讓學生兩分鐘辯論

師;同學們的辯論真激烈,在你們的唇槍舌戰中我們了解到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危害很嚴重,因而有許多專家們認識到了這一危害也采取了措施,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專家們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讀出來。

生:在最后一段

師:同學們你們又有哪些措施呢?

生:嚴把國際貿易關買來的寵物不能隨意放生.......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做個環保小衛士,老師也有幾條措施希望我們共勉。(多媒體出示)

1.要謹慎引種。

2.提高生物入侵和生態安全意識。

3.家庭飼養的寵物絕對不能隨意“放生”。

4.嚴把出入境檢驗檢疫關。

師:采用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下定義(板書)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清了生物入侵者,采用什么順序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

生:邏輯順序(板書)

課堂小結

學習了我們很清楚的認識了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甚至有許多生物入侵者大多已經嚴重地威脅到生態平衡,這一問題給我們的環保敲響了警鐘,因而保護自然,關注生態平衡,刻不容緩。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嚴加防范(板書)

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擬一條關于生物入侵的環保標語

此環節讓學生自由發揮教師自作適當補充。

六.結束語

一件件鮮活的新聞事實并非無中生有,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生物入侵帶來的毀滅性災害正侵蝕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擔負起歷史的責任,關注環保。科學抵制生物入侵,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生物入侵者》教學雜談

三、鏈接現實生活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把語文教學鏈接現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創新能力。如學習《生物入侵者》后,提問學生;“自然界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樣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現生物入侵者我們該怎麼做?”學生積極思維,提出各種各樣的生物入侵現象及防范、解決措施。語文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語文教學應與生活相聯系,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將課文中的生活畫面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銜接,以激起學生產生共鳴,與作者共同感悟生活與人生。如此,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學生的認識能力、聯想能力、創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同樣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新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重視有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聯系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成規的訓練。而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與現實實際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經過鏈接現實生活的訓練,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改善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訓練發散思維

現代文閱讀也能培養發散思維。例如在上《生物入侵者》一課時:

師引:(先讓學生猜猜)是什么生物入侵?

學生答:螃蟹入侵,河道被毀壞。

學生答:外星人入侵。

……

師引:本省本地區有沒有“生物入侵者”?

學生答:杭州天目山鐵路旁就有一枝黃花入侵,其它植物受到排擠,被一枝黃花占據了大片土地。

學生答:家鄉松樹林被松毛蟲侵占。

……

他們個個張開思維的翅膀,飛到天南海北,飛上宇宙空間。轉入課文內容“什么是生物入侵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危害性”就很容易理解了。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學生的視野非常開闊。

《生物入侵者》課文解讀

【解讀難點】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開頭作者假設一種情景,通過普通人與科學家的不同反應,自然引出話題──生物入侵者,并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進行解釋。然后作者在第2、3、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由此擺出現象。作者先寫生物在自然條件下遷移、繁衍,“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這樣寫,是對生物入侵者作明確的界定,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那么,為什么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會造成生物入侵現象呢?文章3、4兩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做了具體說明。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進行探究。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第6、7段揭示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第8段寫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首先引出話題(議題),接著擺出現象,再探討因果,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寫法探究】

本文采用的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這在上面已經分析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探究這樣安排說明方法的好處。本文主要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達比方的說明方法。列數字實際上也是一種用事實進行說明的方法。數字化的事實也能引發讀者的想象。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僅僅在20世紀40年代至今的60年間,關島鳥類就由11種減少到兩種,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兩句話中的數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出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打比方是為了使說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為,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地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形象。

【學法指導】

閱讀科技類文章,應學會篩選文章的主要信息。閱讀科技類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篩選信息。一篇科技文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科學知識信息,有社會歷史信息,有關于作者生活與創作方面的信息,如本文中提到的各種例子。這些都是顯性信息;閱讀文章還可以學到一些相關的寫作技巧,這是隱蔽信息,需要讀者去感悟,如:寫作的順序、運用的說明方法等。如果能較為準確地篩選信息,那么就有助于我們對文章的理解。

【問題研究】

1、為什么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為這“不是件尋常小事”?

2、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3、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4、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如果有,說給同學們聽聽。

5、普通人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里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里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6、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于進行緩慢,并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么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7、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8、本題啟發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提高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識。下面就是一則關于“生物入侵者”的最新報道。這則報道告訴我們:

⑴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仍隨時都有入侵的可能;

⑵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8

教學目標

本節教學內容在生物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為: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從教材的內容上看,本課從觀察寵物入手,從生活實際出發,以感性認識為基礎,進一步探討有關問題,提高認識,促進今后的學習。因此,確定本節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說明這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運用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探究動物行為的成因;嘗試編寫探究實驗報告。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達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參加探究活動,培養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鼓勵創新;在問題探討中,認同人類學習或自身學習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動物行為對其生存的影響;認同人類學習和自身學習的重要性;探究實驗的實施。

難點:探究實驗材料的準備和操作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動物世界》節目片段;經過整理的寵物行為觀察日記及關鍵圖片,并制作成課件;教材中“資料分析”中的圖文制成的課件;動物行為相關資料課件;菜青蟲卵的采集和隔離飼養關鍵步驟制成的課件,及采集和飼養資料;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布置學生準備。

學生準備:整理過的寵物行為觀察日記;菜青蟲卵的采集和隔離飼養及記錄;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查找有關菜青蟲的資料。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思路

知識源于生活,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深入生活,認識生活,在生活的體驗中汲取成長的營養。這就是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動物有過接觸,因此,同學們都能列舉出一些動物的行為。通過課前一個月時間的觀察和《動物世界》節目片段的精彩回放,增強了感性認識。因此從敘述觀察到的動物行為入手,區分哪些是生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哪些是通過環境作用,由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再看資料分析材料,進一步學會區分認識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然后探究一種動物的行為,加深理解動物行為的成因,最后播放《動物世界》精彩片段,拓寬視野,增強趣味性,收到課雖盡意未止的效果。

動物行為是多種多樣的,如取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許多行為都有較強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學生,但從本質上理解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更為重要。因此教學中要以此為主線,精心設計,并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探究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提出和實施個性化的探究方案,肯定符合科學性的自主性探究活動,倡導創新,合作交流。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的只是引導、點撥、協助、積極參與的旁觀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料,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體驗,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主動獲取,積極探索,提高能力。

免費生物教案下載篇1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探究活動,學會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釋原因;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

2、能力目標:描述酒精發酵過程,明確發酵原理;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生物的濃厚興趣;通過對祖國傳統工藝的介紹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釋原因。

2、認識發酵現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說出發酵技術的應用。

3、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4、發酵過程的控制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相關圖片、動畫、視頻資料

2、學生做預習

3、相關實驗材料的準備

四、教學過程

1、教師描述:我們在平時吃早飯時會吃腐乳,學校樓下還經常會有人叫賣桂花酒釀(板書)(酒、醋、醬油、饅頭等)

教師:剛才我在黑板上寫下的這些食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問:我們經常會聽別人說到發酵,究竟什么是發酵呢?

(發酵:某些微生物厭氧呼吸的一種方式)

教師描述:果酒暴露在空氣中為什么會變酸,水果放久了為什么會有酒味,發酵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答:發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氣的情況進行的一種特殊的呼吸。通過這種呼吸不同的微生物會產生不同的產物。

教師描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乳酸菌會發酵產生乳酸,使酒變酸。而水果中的酵母菌發酵會產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了會有酒味。以上這兩種情況是我們所不希望發生的,大家可以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這兩種發酵產物我們可以如何加以利用呢?

2、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

3、教師提問果酒的制作過程以及原理。

4、學生自己看課本后回答問題。

5、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點評和補充。

6、教師演示果酒的制作過程,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請學生上臺嘗試。

7、教師提問不同風味的腐乳的制作過程并向學生展示他們的不同,引起學生的興趣。

8、學生根據課本回答問題。

9、教師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10、教師向學生發酵的基本原理以及發酵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菌種和其它物品。

11、布置課外作業。學生調查最感興趣的與發酵技術相關的一種職業,如面包師、制藥廠技術員、食品廠技術員、釀酒廠技術人員等,了解該職業主要的工作內容和職業特點。

9446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扣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移动脚手架,专ye承包服务商 - 苏州安踏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 金属抛光机-磁悬浮抛光机-磁力研磨机-磁力清洗机 - 苏州冠古科技 | 淬火设备-钎焊机-熔炼炉-中频炉-锻造炉-感应加热电源-退火机-热处理设备-优造节能 | 砂尘试验箱_淋雨试验房_冰水冲击试验箱_IPX9K淋雨试验箱_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旅游规划_旅游策划_乡村旅游规划_景区规划设计_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聚合氯化铝价格_聚合氯化铝厂家_pac絮凝剂-唐达净水官网 | 包装设计公司,产品包装设计|包装制作,包装盒定制厂家-汇包装【官方网站】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吉祥新世纪铝塑板_生产铝塑板厂家_铝塑板生产厂家_临沂市兴达铝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高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上海鄂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丹佛斯压力传感器,WISE温度传感器,WISE压力开关,丹佛斯温度开关-上海力笙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ptc_浴霸_大巴_干衣机_呼吸机_毛巾架_电动车加热器-上海帕克 | 车牌识别道闸_停车场收费系统_人脸识别考勤机_速通门闸机_充电桩厂家_中全清茂官网 | 庭院灯_太阳能景观灯_草坪灯厂家_仿古壁灯-重庆恒投科技 | 沈阳缠绕膜价格_沈阳拉伸膜厂家_沈阳缠绕膜厂家直销 | 橡胶接头|可曲挠橡胶接头|橡胶软接头安装使用教程-上海松夏官方网站 | 定制防伪标签_防伪标签印刷_防伪标签厂家-510品保防伪网 | 无机纤维喷涂棉-喷涂棉施工工程-山东华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层流手术室净化装修-检验科ICU改造施工-华锐净化工程-特殊科室建设厂家 | 路斯特伺服驱动器维修,伦茨伺服驱动器维修|万骏自动化百科 | CCC验厂-家用电器|服务器CCC认证咨询-奥测世纪 | 【中联邦】增稠剂_增稠粉_水性增稠剂_涂料增稠剂_工业增稠剂生产厂家 | 无缝钢管-聊城无缝钢管-小口径无缝钢管-大口径无缝钢管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盘式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曝气盘-斜管填料 | 郑州市前程水处理有限公司 | 软文发布平台 - 云软媒网络软文直编发布营销推广平台 |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装配线-直流电机自动化生产线-东莞市慧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东莞市天进机械有限公司-钉箱机-粘箱机-糊箱机-打钉机认准东莞天进机械-厂家直供更放心! | 电动手术床,医用护理床,led手术无影灯-曲阜明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沈阳缠绕包装机厂家直销-沈阳海鹞托盘缠绕包装机价格 | 宽带办理,电信宽带,移动宽带,联通宽带,电信宽带办理,移动宽带办理,联通宽带办理 | Maneurop/美优乐压缩机,活塞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 石英粉,滑石粉厂家,山东滑石粉-莱州市向阳滑石粉有限公司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电销卡 防封电销卡 不封号电销卡 电话销售卡 白名单电销卡 电销系统 外呼系统 | 环压强度试验机-拉链拉力试验机-上海倾技仪器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酒吧霸屏软件_酒吧霸屏系统,酒吧微上墙,夜场霸屏软件,酒吧点歌软件,酒吧互动游戏,酒吧大屏幕软件系统下载 | 耐磨陶瓷管道_除渣器厂家-淄博浩瀚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不锈钢螺丝 - 六角螺丝厂家 - 不锈钢紧固件 - 万千紧固件--紧固件一站式采购 | 塑料检查井_双扣聚氯乙烯增强管_双壁波纹管-河南中盈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头条搜索极速版下载安装免费新版,头条搜索极速版邀请码怎么填写? - 欧远全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系统检测箱-电梯**检测仪器箱-北京宇成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