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教案八年級生物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增強教學自信心。教案八年級生物怎么寫才規(guī)范?下面給大家分享教案八年級生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

導語:“生物的進化”設計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和現(xiàn)代生物進化論理論,有助于學生形成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生物進化的觀點,從而幫助他們樹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

(2)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

(3)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5)隔離的概念和類型,以及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及其主要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

(2)運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界的現(xiàn)象,既是本課題的重點,又是難點

(3)對達爾文學說的評價是教學的難點

(4)達爾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和各要點之間的關系,以及用達爾文學說解釋生物的適應(5)性、生物的進化,這成為組織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是神學家們作出了“解釋”:先有雞,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了雞,然后讓雞下蛋!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不相信上帝了!沒了上帝,上帝創(chuàng)造了雞的“解釋”也就沒人相信了。于是關于生物起源、進化的種種猜測又被提了出來……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地球上現(xiàn)存的有記載的生物種類大約200多萬種,還有許許多多種生物沒有被我們發(fā)現(xiàn)。

沒有發(fā)現(xiàn)的生物數(shù)目可能要比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多10倍,更何況已經(jīng)絕滅的生物比現(xiàn)存的還要多得多,據(jù)估計,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生物種數(shù)可能多達5億~10億。這么多的生物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遠離”地球走向死亡,進行著自然界的“新陳代謝”,這就是生物的進化。

[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1.主要內(nèi)容

師講述:進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拉馬克關于進化的用進廢退學說

拉馬克是進化論的奠基者,他在18世紀初提出了用進廢退的進化學說:環(huán)境的改變是導致生物進化的原因。環(huán)境改變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著變,有的器官由于經(jīng)常使用而發(fā)達起來,有的器官則由于長期不使用而萎縮退化了。

師講述:在19世紀,達爾文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呢?

放映錄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過程,重點放映遷徙路徑大河時,許多野牛個體被淹死或被鱷魚吃掉的情景。

師引導:學生根據(jù)錄像及初中所學有關知識總結歸納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生存競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師引導: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內(nèi)容:

(1)任何一種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強,在不太長的時間內(nèi)能產(chǎn)生大量的后代。但因為生物的生存條件有限,生物在爭奪有限的空間和食物的情況下,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種與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不斷進行著激烈的生存斗爭,斗爭的結果是一部分個體被淘汰。例如:鯉魚在繁殖季節(jié),雌魚會產(chǎn)許多卵,雄魚也會產(chǎn)下大量的精子,但是能夠形成受精卵是少數(shù);受精卵形成后,在孵化的過程中個體弱小的幼鯉又會被淘汰掉,能夠存活下來的只是很少的一些個體。

(2)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幸存并會將這些變異遺傳下去;而不利變異個體則很容易地被淘汰掉。達爾文把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變?yōu)轱@著變異,從而產(chǎn)生了適應特定環(huán)境的生物新類型,這就是生物進化的原因。

(3)自然選擇學說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由于受到當時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選擇學說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自然選擇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起作用的問題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2.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提出

近些年來,生物學家在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的基礎上,將遺傳學、生態(tài)學等研究成果引入到進化論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三]、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

(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1.種群的定義

師:舉例:

(1)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

(2)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1)與(4)屬于種群。

師生歸納:種群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

2.種群的特點

(1)種群的個體之間具有年齡和性別的差別,并不是機械地結合在一起。

(2)種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個體之間彼此可以繁殖,并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遞給后代。

師:種群為什么是進化的單位呢?

出示資料:大熊貓的生存

從進化上看,大熊貓己經(jīng)歷了小大小的興衰歷程,從分布范圍看,它已由廠布于亞洲東部而退縮到中國。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生產(chǎn)活動無節(jié)制地擴展,大熊貓分布區(qū)已由約5萬平方公里縮小到1萬多平方公里,數(shù)量不足1000只,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塊島嶼狀孤立地帶。

由于大熊貓的分布是呈島嶼狀的小種群,每個種群的個體數(shù)不足50只。難免導致它們近親繁殖而使其喪失遺傳多樣性,最終導致種質較差的小種群逐一滅絕。加之大熊貓食性單一,若遇大熊貓主食竹周期性地開花枯死(約60年一周期),必然導致大熊貓因食物匱乏而餓、病死亡。

3.基因庫、基因頻率

生:閱讀教材P65,找出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

師生歸納:種群的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同的基因在種群的基因庫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師舉例:我們知道多指為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而絕大多數(shù)人表現(xiàn)為正常。白化病是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絕大多數(shù)人表現(xiàn)正常。

師生歸納:基因頻率是指某種基因在某個種群中出現(xiàn)的比例。

生質疑:怎樣才能知道某種基因的基因頻率呢?

我們可以通過抽樣調(diào)查的方法獲得。

師引導:學生計算這樣一個例子:從某種生物的種群中隨機抽出100個個體,測知其基因型分別為AA、Aa、aa的個體分別為30、60和10個,問其中A基因頻率為多少?a基因頻率為多少?

解法一:通過基因型計算基因頻率,就AA、Aa、aa來說,每個個體可認為含有2個基因,則100個個體共有200個基因:

A基因頻率=(2×30+60)÷200=60%

a基因頻率=(2×10+60)÷200=40%

解法二: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即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等于它的純合體頻率與1/2雜合體頻率之和,則:

A基因頻率=30%+(1/2)×60%=60%

B基因頻率=10%+(1/2)×60%=40%

從上述可知,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l(其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

生質疑:種群中某基因的頻率是否一直不變呢?讓我們觀看一個課件。

生觀看:用CAI課件模擬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樺尺蠖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淺色型樺尺蠖和黑色型樺尺蠖所占比例發(fā)生劇烈變化的過程。

1850年以前該地區(qū)的樺尺蠖以淺色為主,黑色個體很少。隨著英國工業(yè)的發(fā)展,工廠排出的煤煙使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黑色樺尺蠖與淺色樺尺蠖的數(shù)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黑色型達到了95%左右,淺色型由余下了5%左右。

師生歸納:由此可見,種群中的基因頻率是在不斷改變的。種群中的個體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庫卻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保持和發(fā)展。

結論:生物進化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所以說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2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嘗試依據(jù)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

2.說出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和依據(jù),以及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意義。

(二)能力方面

嘗試使用一分為二,逐步劉比排列的方法對生物進行分類表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嘗試依據(jù)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

2.教學難點

說㈩生物分類的依據(jù)。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首先讓學生從生活體驗中直觀感受分類的意義,認識到分類的必要性;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玉米、向日葵、油松等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嘗試對植物進行分類,逐漸建構起分類的方法模型,并能夠用表解的方式呈現(xiàn)分類的過程,理解植物分類的依據(jù);接著,讓學生將初步建構起的分類方法遷移應用到動物分類上,學習用表解的方式對教材中提供的動物素材進行分類,進而建構重要概念——生物分類的依據(jù)是生物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從而突破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豐富的生物世界》短片;玉米葉和向日葵葉圖片,小麥或水稻圖片;鯨鯊、鯊色和須鯨圖片;多媒體課什。

2.學生準備

收集玉米和向日葵果實,油松的松果標本;白紙,磁鐵或透明膠。

五、教學過程

教學

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導人新課[提問]

大氣逐漸冷了,如果你想通過網(wǎng)購給自己頭一件合適的柿服,怎樣才能快速便捷地找到你想要的棉服呢?

(針對農(nóng)村學生,可創(chuàng)設到菜市場買菜情境,引入新課。)

[總結]

根據(jù)你想要的棉衣的“特征”進行比較和選擇,很容易就買到所需的商品。

[提問]

網(wǎng)站對各種商品進行分類的目的是什么?

(播放《十富的業(yè)物世界》短片)

[提問]

生物圈中的生物種類比網(wǎng)站上的商品種類多得多,是不是也有必要對生物進行分類?分類有什么意義?

(板書:分類的意義)

[提問]

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可以分為幾大類?

[過渡]

在此基礎上,能進一步劉生物進行分類嗎,怎樣進行呢?止我們以—些常見的生物為例,做一個小小的生物分類學家吧!

(板書:如何進行分類)[回答]

進入購物網(wǎng)站,搜索“棉衣”,然后從搜索結果中選擇;在“服裝”類別中選擇“男裝”或“女裝”,然后再選擇“上衣”,接著選擇“棉衣”,然后根據(jù)棉衣的“品牌”、“款式”、“厚薄”、”顏色”等進行比較選擇。

[回答]

分類可以方便顧客高效快捷地找到想要的商品,同時也有利干對同類商品進行比較。

[回答]

有必要對生物進行分類。這樣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對其進行研究、保護和利用。

[回答]

植物、動物、細菌和真菌。

以學創(chuàng):的生活經(jīng)驗為切人點,激發(fā)學上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分類”給生活帶來了便捷。

將網(wǎng)站對商品的“分類”,與牛物的“分類”類比,引導學生思考生物分類的意義,進一步訓練學生類比思維能力。

嘗試對植物進行分類[提問]

請大家拿出你們課前準備的玉米和向日葵“種子”,要提醒的是,你們拿出來的,實際上是果實而不是種子。看看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有什么異同,

(展示玉米葉和向口葵葉片圖片)

[提問]

除了種子中子葉的區(qū)別.玉米和向日葵還有什么區(qū)別嗎?觀察玉米和向日葵的果實,

[回答)

玉米和向口葵種子外都有果皮,但玉米種子的子葉只有一片,而向日葵種子的子葉有兩片。

[回答]

玉米的葉脈基本上平行排列,向日葵的葉脈呈網(wǎng)狀。通過觀察并比較植物形態(tài)結構特征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

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嘗試對植物進行分類(出示油松松果標本)

[提問]

油松與玉米和向日葵相比有什么異同呢?

講解玉米、葵花子為"么是果實。

[講解結構圖的表示方法]

將玉米和向日葵不同的特征并列,將它們相同的特征放在并列的不同特征上方,用線按順序連接起來,構成一個簡單的結構圖。

[引導]

通過對比六種常見植物的特征,建構出較為復雜的結構圖。

[提問]

(1)有種子的植物分為哪些類群?五種子的植物分為哪些類群?

(2)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如何排列?

(3)玉米屬于哪個植物類群?

(展示小麥或水稻的圖片)

[提問]

(1)這兩種植物屬于哪個植物類群?你是怎么判斷的?

(2)對植物分類時主要考慮了哪些特征?

[引導]

植物的這些特征就是我們分類的依據(jù)。

(板書:分類的依據(jù):形態(tài)結構)

[小結]

對植物進行分類,需要觀察棺物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特征,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處或不同處。運用二歧分類法(即一分為二,逐步對比排列)進行表解。(觀察油松松果標本)

[回答]

三種植物都有種子、但油松的種子外沒有果皮包被。

[活動]

學生嘗試制作簡單的結構圖,開展示交流制作的簡單結構圖;

[活動]

學生嘗試制作能區(qū)分六種常見植物的結構圖,完成教材97頁問題。

學生展示制作的結構圖。

[回答]

(1)有種子的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還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無種子的植物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2)藻類柏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玉米屬于被子植物中的單子葉植物。

[回答]

(1)屬于被子植物中的單子葉植物。利用結構圖,發(fā)現(xiàn)小麥(或水稻)與玉米的特征最相似,可以迅速將其歸類。

(2)綜合考慮了植物根、莖、葉、果實和種子等方面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xiàn)“利用結構圖進行植物分類”的能力訓練目標,活躍課堂氣氛。

加深對結構圖的理解,實現(xiàn)“嘗試進行植物分類”的知識目標,突破重難點。

實現(xiàn)讓學生掌握“形態(tài)結構特征”作為分類的依據(jù)的教學日標。

小結為“嘗試對動物分類”做鋪墊。

教學

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嘗試對動物進行分類[過渡]

我們了解了千姿百態(tài)的植物可以根據(jù)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進行分類,那么動物又是如何分類的呢,

(展示動物圖片:鯨鯊、鯊魚利須鯨)

[提問]

鯨鯊到底該與魚分為一類,還是與鯨分為一類?

[待學生疑惑不解時講述]

鯨用肺呼吸,并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而鯨鯊和魚一樣,用鰓呼吸,無哺乳行為。

[提問]

(1)剛才在區(qū)分鯨鯊、鯨和魚時考慮了哪些特征?

(2)這些特征是哪方面的特征?

[引導]

對動物進行分類時,除考慮形態(tài)

結構特征,還需考慮生理功能的特征。

(板書:生理功能)

[引導]

對學生填寫的分類結構圖進行點評,教師尤其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運用課堂的生成性資源。

[提問]

對細菌和真菌又該如何分類呢?

[觀察質疑)

從形態(tài)上石,鯨鯊與魚和鯨有相似之處,怎么區(qū)分它們呢?

[回答]

(1)呼吸方式,哺育后代的方式。

(2)是生理功能方面的特征。

[分組活動]

嘗試對動物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教材99頁問題,采用和植物分類時類似的一分為二,逐步對比排列的方式,對十種動物進行分類,合作完成分類結構圖。展示交流動物分類結構圖并討論相關問題。

[回答]

細菌和真菌也能根據(jù)其形態(tài)結構利生理特征進行分類。

設置情境,鼓勵學生質疑。

實現(xiàn)讓學上掌握將“生理功能特征”作為分類依據(jù)的教學目標。

突破本課重點、難點。利用結構圖.嘗試對動物進行分類。

幫助學生完整理解“生物根據(jù)形態(tài)結構利生理特征進行分類”的概念。

總結練習

[提問)

(1)通過嘗試對一些植物和動物進行分類,你試著總結一下分類的依據(jù)和方法足什么。

(2)想一想,蝙蝠會飛,但在分類學上屬于哺乳類而不是鳥類,請說出理由。

[回答]

(1)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利用一分為二,再繼續(xù)對比,分步排列的力式進行分類。

(2)蝙蝠沒有羽毛,胎生、哺乳,不產(chǎn)卵等。

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遷移應用的能力。

拓展提升除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生物的哪些特征進行分類,請同學們收集分類學的資料,在下節(jié)課進行交流。學生可以在課后繼續(xù)查閱關于生物分類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外繼續(xù)學習,拓展知識。

六、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一、分類的意義

分類依據(jù)(特征)

二、如何進行分類

分類方式→一分為二,逐步對比排列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肋及其原因。

2.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方面

運用類比遷移等方法,認識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1.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2.認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2.教學難點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章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點難度不大,教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學生也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直接經(jīng)驗,因此,本章主要是讓學生從情感上認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及價值,并從具體行動上體現(xiàn)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因此,本章教學時,通過呈現(xiàn)大量的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事實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事實,讓學生充分感知、體驗、歸納和概括,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得㈩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護生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做到人與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和諧共處,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四、教學準備

收集關于江豚的圖片、視頻和相關新聞;收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各種案例;收集關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益廣告視頻。

五、教學過程

教學

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導人新課

(播放視頻:江豚)

[提問]

(1)認識這段視頻十的動物嗎?

(2)看到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覺,

播放洞庭湖連續(xù)發(fā)現(xiàn)江豚死亡事件組圖。講述洞庭湖連續(xù)發(fā)現(xiàn)江豚死亡事件。

[提問]

看子這段新聞,你又有什么感覺?觀看并辨認。

[回答]

(1)江豚。

(2)愉快、興奮。

[回答]

惋惜、難過。

通過兩段對比鮮明的材料,讓學生體驗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激發(fā)學業(yè)保護業(yè)物多樣性的愿望。

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提問]

(1)你們覺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

(2)如果這樣的事件持續(xù)下去,會有什么后果?

[小結]

其實,不僅是扛豚,從教材中所提供的很多材料我們可以看出,許多生物都面臨著滅絕的可能,這使生物的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肋,。

[追問]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的案例?

補充案例:近年來火絕的動物及滅絕時間。

[提問]

你們覺得哪些原因導致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

[小結]

人類的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度,使生物的多樣性受到了嚴重威脅。

[回答]

(1)這些江豚可能是因為饑餓、中毒、受傷、生病等原因而死亡。

(2)江豚可能會像白鰭豚那樣走向滅絕。

閱讀教材110—111頁內(nèi)容。

學生交流。

[小結]

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的威脅,如果不加以保護,很多物種會從地球上永久性地消失。而且近年來,物種消失的速度在加快。

[詞論、交流并回答]

人類的捕殺;過度利用和開發(fā);棲息地的破壞;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等。

以教師提供的江豚的案例為點,以教材提供的和學生所了解的豐富素材為面,強化學生對于的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的威脅的認識。

引導學生分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好鋪墊,

教學

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過渡]

根據(jù)科學家的推測,如果不采取措施,江豚可能在未來10-15年功能性滅絕。

[提問]

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保護江豚呢?

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并進行陳述、修正、補充和歸納。

[案例]

我國保護大熊貓的主要措施:建立臥龍、工朗、麻咪澤等自然保護區(qū)、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提問]

你還知道哪些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比較成功的案例。

[追問]

(1)在保護大熊貓和同學們所提到的這些案例中,你覺得能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哪里?

(2)那么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3)以江脈的保護為例,分析一下,要保護江豚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叫能面臨什么樣的闡難?

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梳理、引導。

[追問]

人與生物圈其他上物能在共有的環(huán)境中和諧共處嗎?請舉例說明你的觀點。

[案例]

安徽銅陵江豚自然保護區(qū),人與江豚的和諧共處。

[過渡]

通過交流,我們可以看到,人和環(huán)境中的其他生物是可以和諧共處的。當然,這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

[提問]

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你能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環(huán)境做些什么?

對學生的觀點做鼓勵性評價,并以板書的形式進行歸納、提煉。

閱讀教材113~114頁資料,討論、交流。

[回答]

通過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法制教育管理、建立種質庫等措施,可以對江豚等瀕危生物進行有效的保護。

學生討論、交流。

[交流回答]

(1)關鍵在于保護了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2)保護生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3)人類生活、生產(chǎn)等活動與環(huán)境保護的矛盾。

[小結]

保護生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的困難來源于我們自身。因為我們的活動,很可能擠占或破壞其他生物的上存環(huán)境。由于人類的生活也要依賴于環(huán)境。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是做到人與生物圈具他生物在共有的環(huán)境中和諧共處。

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舉例證明。

學生交流。

[回答]

不購買、食用珍稀動物及具制品;購物時選擇環(huán)保袋;用餐時不浪費食物;做好廢棄的作業(yè)本、草稿紙等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傳工作;等等。

以江豚的保護問題,引導學業(yè)交流、歸納動物保護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護大熊貓和其他生物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源頭在于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

通過進一步的追問引發(fā)學生更深入的思考:保護牛物棲息的環(huán)境,并不意味著人類的退出,而是人類要力爭與其他生物在共有的環(huán)境中和諧共處。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從小事做起,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盡自己的一份力。

教學

內(nèi)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課堂

總結

[播放視頻]

兩組公益廣告:保護江豚的公益廣告、姚明保擴鯊魚的公益廣告等。

請學生談感受。

[結語]

很高興同學們能想到采取很多力所能及的措施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真心希望同學能把今天所學、所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盡自己的一份力。其實,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也是保護我們自己。

學生觀看、感悟;

通過兩組公益廣告.進一步升華學業(yè)的情感,激發(fā)學生保護牛物多樣性的熱情。

六、板書設計

第三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4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細菌是生物界中一類非常重要的生物,作為分解者,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教材從細菌的發(fā)現(xiàn)、形態(tài)、結構、營養(yǎng)方式等方面講述了細菌的基本知識,了解細菌有利于更好地認識生物世界。由于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是建立在縝密的思維和精細的實驗基礎上的,所以教材通過介紹巴斯德實驗,滲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由于細菌的個體很小,其形態(tài)和結構特點又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所以我通過展示高倍顯微鏡和電鏡下的圖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從而得出細菌從形態(tài)上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類的結論;再通過“觀察與思考”材料,讓學生說出細菌的結構。通過與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相比較,突出細菌的特征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根據(jù)細菌沒有葉綠體,引導學生推測細菌的生活方式,得出絕大多數(shù)細菌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生活方式是異養(yǎng)的結論。細菌的生殖我是通過書中的技能訓練來讓學生來體驗,并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細菌的發(fā)現(xiàn)過程。

2、描述細菌的形態(tài)特征和結構特點。

3、了解細菌的生殖方式和營養(yǎng)方式。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比較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菌圖片,了解細菌的形態(tài)特征和結構特點,并進一步推測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

2、觀看教師展示的細菌分裂圖片和課件,了解細菌的快速繁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同科學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2、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思想和對科學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意識到講究個人衛(wèi)生的必要性。

學習重點:

1、細菌的形態(tài)特點和細菌的結構特征以及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

2、細菌的生殖方式。

學習難點:

1、巴斯德實驗的理解。

2、細菌的結構及其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細菌的生殖及分布廣泛的原因。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夠說出病毒的主要形態(tài),結構組成,繁殖過程以及關注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2、能力目標:通過進入專題性學習

進行網(wǎng)上沖浪,查找有關病毒知識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學習病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討研究能力及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通過學生的匯報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關注日常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的思想品質和意識;樹立看待事物要一分為二的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熱愛生命科學的價值觀;自覺養(yǎng)成預防疾病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并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教學難點:病毒的結構特點,以及病毒的繁殖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剖析社會熱點,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

師:同學們近期有一場重大疫情席卷全球,大家知道是什么嗎?生:甲型H1N1流感

師:下面請看關于甲型H1N1流感的一則報道(播放視頻)師:甲型H1N1流感,蔓延如此迅速,波及如此之廣,危害如此之大,引起了全球極大關注。大家知道引起這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是什么嗎?

生:病毒

師:說起病毒,你想了解關于病毒的哪些知識呢?

生自由發(fā)言:(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生命活動,與人類的關系等等)

(設計意圖:利用社會熱點和生物學知識的結合點,通過多媒體視頻.展示引起全球關注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使學生關注日常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深切地體會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病毒。)

(二)確定探究課題

結合學生想要了解的問題,制定出一些具有探究性價值的課題并附有相應的探究任務(如下所示)。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確定探究主題。

(1)病毒的發(fā)現(xiàn)史及病毒的分類:探究任務:

①請簡要敘述病毒的發(fā)現(xiàn)史

②通過病毒發(fā)現(xiàn)史的學習,感受到病毒非常小,請把病毒的大小進行形象化比喻。

③能夠把病毒進行分類,并說出分類的依據(jù)。(2)病毒的形態(tài)和結構

①通過觀察病毒形狀的圖片,知道病毒主要有哪幾種形狀?②通過觀察病毒結構的圖片,歸納總結出病毒的組成。(3)病毒的生命活動①明確病毒的營養(yǎng)方式

②邊演示動畫,邊為大家講解病毒的繁殖過程。(4)由病毒引起疾病的傳播途徑及其預防

探究任務:通過對網(wǎng)站中資料的整理篩選,探究出幾種疾病的主要癥狀、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5)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探究任務:通過閱讀,整理大量的資料,找出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和益處。

(三)生探究,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網(wǎng)絡課堂,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進入病毒王國,去盡情地探究吧!

各個小組根據(jù)本組的探究主題積極展開探究活動,有上網(wǎng)搜資料的,有查找圖片的,也有負責進行歸納整理總結的……,小組內(nèi)的各個成員分工合作。同學們邊查閱資料,邊分析討論,真正構建了“分組學習,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營造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學

習氛圍。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學生上網(wǎng)探究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投入到各小組的討論中,對學生探究的課題給予及時恰當?shù)膶埽浞肿鹬貙W生的個性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匯報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將各個小組的探究成果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匯報交流。這些同學一邊操作微機一邊以大屏幕的形式進行展示,且邊展示邊講解。

1.

關于病毒“發(fā)現(xiàn)史”及分類的探究成果(1)病毒的發(fā)現(xiàn)史及病毒的大小

該組同學對網(wǎng)站中關于該課題的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整理,把病毒的發(fā)現(xiàn)史以ppt課件的形式清晰地呈現(xiàn)在了大家的面前。

師指出:病毒的發(fā)現(xiàn)真的非常艱辛,科學家們執(zhí)著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通過對病毒發(fā)現(xiàn)史的學習,大家感受到了病毒非常小。該組同學把病毒的大小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病毒很小,多數(shù)單個病毒的直徑在100nm左右,也就是說,把10萬個左右的病毒排列起來才可能被肉眼勉強看到。絕大多數(shù)病毒必須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

他們做了一個形象化的比喻:如果把細胞比做摩天大廈的話,那么病毒就好似一個籃球。以ppt課件的方式予以展示,非常的形象生動。

(設計意圖:在學習病毒發(fā)現(xiàn)史的同時,把病毒到底有多小穿插在這一過程之中。通過課件展示細胞是摩天大廈,而病毒好似籃球的直觀、形象的圖片,學生的空間概念具體化,感性認識增強,深切體會到病毒到底有多小。

在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體會到了科學家執(zhí)著探索的精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滲透了情感教育,真正做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病毒的“分類”的探究成果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多種病毒及其侵染的生物細胞的圖片,且邊展示邊講解。病毒根據(jù)侵染細胞的不同分為三大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并做了舉例說明,比如植物病毒有煙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動物病毒有手足口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細菌病毒有大腸桿菌噬菌體。

2.關于病毒“形態(tài)”和“結構”的探究成果(1)病毒的形態(tài)

(以圖片形式進行展示)病毒有球形、桿形、蝌蚪形、線形、橢圓形、長方形等多種形態(tài)。主要有球形、桿形和蝌蚪形。以ppt形式做了形象的演示。

(2)病毒的“結構”

該組同學在網(wǎng)上查到了多種病毒結構的圖片,并做成了ppt,通過對病毒結構圖片的認真觀察,得出: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各種病毒具有相似的兩部分結構:一部分是蛋白質外殼,另一部分是遺傳物質。通過課件展示,匯報者對各種病毒的組成部分,進

行了詳細的說明。

3.關于病毒“生命活動”的探究成果

(1)病毒的營養(yǎng)方式

(課件形式展示)病毒是一類不能獨立生活的特殊生物體,它必須生活在其它活的生物體中,靠攝取它們體內(nèi)的營養(yǎng)物質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就是寄生。

(2)病毒的繁殖方式

病毒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自我復制的方式來繁殖后代。匯報者根據(jù)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動畫,給大家作了詳細的講述,并向其余同學提出了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比如:“大家仔細觀察,病毒把什么物質注入了細胞中?”等等。

(設計意圖:病毒的繁殖過程是具有一定學習難度的問題,通過flash動畫的方式把病毒的繁殖過程展現(xiàn)給大家,創(chuàng)設了一種生動、逼真的動態(tài)教學情境,給學生留有深刻的印象,便于學生的理解記憶。讓學生嘗試著把病毒的繁殖過程解說出來,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病毒的“傳播途徑”及其“預防”的探究成果

通過搜集整理專題性學習網(wǎng)站中的大量資料,該小組以表格的形式為大家展示了多種由病毒引起疾病的癥狀,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他們總結得出:由病毒引起疾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可以通過空氣、飛沫、飲水、食物、蚊蟲、血液、接觸等多種方式傳播。防治措施一般采用接種疫苗的方式,另外我們還要自覺養(yǎng)成預防疾病的良好衛(wèi)生

習慣。

5.病毒與人類“關系”的探究成果

師:剛才在大家探究的過程中,老師發(fā)現(xiàn)啊,有兩個小組選擇了探究病毒與人類的關系。他們有個意愿,想展開一場小小的辯論賽,大家想不想聽?

生:想。

兩個小組就“病毒對人類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利大于弊的例子有:

用噬菌體防治疾病:綠膿桿菌會導致燒傷病人的皮膚感染,而綠膿桿菌噬菌體可寄生在綠膿桿菌內(nèi),將其殺死。我國著名醫(yī)學家余賀曾在1958年利用噬菌體成功地防治了綠膿桿菌對燒傷病人的感染,取得了優(yōu)于藥物的治療效果,成為我國微生物學界的一段佳話。

利用病毒使郁金香的花瓣出現(xiàn)花紋,產(chǎn)生花卉新品種;利用一些動物病毒防治農(nóng)業(yè)林業(yè)病蟲害;藻類病毒可清除藻類對水面的污染,試驗證明污染水源的藻類,施用病毒后7天,藻類就被全部裂解,使水質變清;利用病毒還可進行生物防治,比如澳大利亞本來并沒有兔子,1859年,24只歐洲野兔從英國被帶到了澳大利亞。這些野兔因為沒有天敵而大肆泛濫,成為澳大利亞一害,政府曾采用粘液瘤病毒消滅兔子,取得了一些效果;此外,科學家還嘗試利用病毒作為載體,對人類遺傳病進行基因治療。

弊大于利的例子有:由各種動物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手足口病,

甲型H1N1流感,狂犬病等,以及植物病毒給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帶來的不良影響等等。

師:通過這場辯論賽,大家收獲了什么?

生:病毒對人類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益的一面。

師:的確如此,病毒對人類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益的一面,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它,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四、各抒己見,拓展應用

師:人類在病毒面前并不是一籌莫展的,科學工作者一直在積極尋求征服病毒的途徑。面對今天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請你設想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來征服這種疾病呢?

生自由發(fā)言,說到了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以及養(yǎng)成預防疾病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等等。

師:大家課后繼續(xù)思考,可以把關于征服甲型H1N1流感方法的設想寫成一篇小論文,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分享。

師:面對這樣的疫情,我們要以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它呢?生自由發(fā)言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課堂參與活動,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將知識落實到行動中,明確面對全球性的病毒性傳染病,我們要團結,負責,科學地面對挑戰(zhàn),從小事做起。實現(xiàn)“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實踐,化理論為德性”的目標,并為應對將來可能面對的全球性病毒危機作好準備。)

五、實踐中感悟生活,體驗成長

實踐性作業(yè):回家與父母一起研究你的預防接種卡,了解你對什么病毒有免疫力,并與父母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普及科學知識。同時,加強親子交流與溝通,并學會感恩。)

結束語:下課的腳步近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非常用心。那么,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學習,用科學的巨手撫去疾病帶給我們的傷痛。我想,未來生物學的發(fā)展就落在每一位同學的身上了,你們是老師和所有中國人的希望!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第四章《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的第二節(jié),本章教材的引入是從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開始的,然后分別介紹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學內(nèi)容是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呈現(xiàn)。教材在本節(jié)以科學探究的過程為脈絡安排內(nèi)容,講述細菌的發(fā)現(xiàn)過程,提供了多幅電子顯微鏡下細菌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側重引導學生自己去通過與動植物細胞進行比較,來歸納出細菌的主要特征,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獲得基礎知識,發(fā)展相關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我在制作課件時都著重體現(xiàn)了這些方面。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標

嘗試通過與動植物細胞作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細菌的發(fā)現(xiàn)過程和巴斯德實驗,認同科學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認同飯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細菌形態(tài)結構的特點

教學難點: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

(四)教法與學法

初二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水平,思維和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發(fā)展,但知識儲備欠缺,生活體驗不足,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還不夠成熟,尤其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興趣低,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動畫演示巴斯德實驗、細菌生殖過程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加形象、直觀。

二、教學過程(課件演示過程)

本節(jié)通過讓學生體驗無法用肉眼觀察到周圍細菌直接引入新授內(nèi)容細菌的發(fā)現(xiàn),在制作課件時對文字的出現(xiàn)用自定義動畫作效果體現(xiàn)了課件的審美性。在這張幻燈片里我突出了兩個知識點一個是列文虎克制作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菌、一個是巴斯德通過曲頸瓶實驗證實細菌不是自然產(chǎn)生,在介紹時我分別用了兩個超鏈接一個是圖片一個動畫演示實驗,不僅體現(xiàn)課件的科學性,也幫助同學們了解認識細菌的發(fā)現(xiàn)過程,認同科學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第二張幻燈片介紹的是第二部分內(nèi)容細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這部分也是本節(jié)的重點,由于細菌個體微小,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看到,所以我在這里設計里三種不同電鏡下不同形態(tài)細菌的圖片,并分別就不同形態(tài)舉出了實例,比如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等,接下來我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細菌的結構有什么特點?”在問號處我做了鏈接,鏈接到細菌結構模式圖,并在模式圖中對鞭毛和莢膜這兩部分結構分別鏈接了錄象,是學生建立更直觀、立體的認識。最終總結出細菌的結構特點。第二個問題是細菌的結構與動、植物細胞有什么不同點,在這部分我鏈接了細菌的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我把他們放在一張幻燈片中容學生們比較,并培養(yǎng)他們總結歸納的能力,分別填寫比較表格,通過比較也解決了第三個問題“推測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突破本節(jié)難點。

第三部分是細菌的生殖這部分我除了在幻燈片中呈現(xiàn)書中給出的細菌分裂生殖的電鏡照片,還加入了細菌的生殖過程的錄象,并在這部分設計完成書中的技能訓練,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解決了本節(jié)的難點,讓他們知道細菌生殖速度之快,從而認同飯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使學生對細菌生殖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接著再介紹芽孢的形成結合前面所學,就使學生們對細菌的哪些特點讓它們分布如此廣泛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在新授部分完成后就要對學生課堂所學及時鞏固、練習、評價,在這里我設計了小競賽讓同學們自己出題互相提問,又出了三道習題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完成鞏固練習。體現(xiàn)了課件的實效性。

以上就是我本節(jié)課件的全部內(nèi)容。我深知課件不是簡單的書本內(nèi)容的照搬,它重在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的知識點的提煉與體現(xiàn),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用最簡潔的文字與最直觀的表達方式給學生呈現(xiàn)出本節(jié)的內(nèi)容,把課件制作與錄象片相結合,充分運用好多媒體這一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這也是我在制作課件時所遵循的原則。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初二生物教案細菌.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下載全文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7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征;

2、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

3、通過了解細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和巴斯德的實驗,認同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4、強化振興祖國面貌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5、認同飯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二、重點和難點

1、細菌形態(tài)結構的特點。

2、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殖等圖片資料;CAI課件;顯微鏡;永久細菌涂片。學生:通過查閱書籍、網(wǎng)站,搜集與細菌有關的資料。

四、課時分配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24

第三節(jié)真菌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霉菌和蘑菇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

3、學會用放大鏡觀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態(tài)結構,培養(yǎng)觀察能力。

4、了解一些食用菌養(yǎng)殖的過程和方法。

二、重點和難點重點:

1、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的特點。

2、觀察能力的訓練。

難點:真菌生殖方式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用橘皮、饅頭、面包片來培養(yǎng)青霉和曲霉,為每個小組提供長有長霉的面包和長有長霉的水果;制作有關青霉、曲霉和蘑菇結構的CAI課件。指導學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擬孢子的傳播。

學生:復習七年級上冊有關單細胞生物的內(nèi)容中酵母菌的結構;查閱有關真菌的知識;制作孢子印。

四、課時分配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25

第四節(jié)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huán)中的作用。

2、列舉細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3、從多

角度、多層次比較全面地認識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課前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交流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評價能力。

5、通過對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和人類關系的認識,讓學生體驗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地看問題。

6、引導學生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26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huán)中的作用。難點: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關系。

三、課前準備

教師:真菌引起農(nóng)作物患病的標本;CAI課件。

學生:收集查閱有關資料,預習教材;課前探究“觀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爛”,采集的地衣。

四、課時分配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27第五節(jié)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應用。

2、說明食品腐敗的原因,運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與人類防治疾病的關系。

4、說明細菌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作用。

5、通過觀察、探究、收集資料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6、利用所學知識,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出謀劃策,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舉例說出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環(huán)保等方面的作用,說明細菌和真菌與

人類有著密切關系。

難點:利用發(fā)酵技術制作食品的原理。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8

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第一節(jié)動物的運動

1、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骨、關節(jié)和肌肉;骨與骨之間通過關節(jié)等方式相連形成骨骼,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稱為骨骼肌。

2、關節(jié)的組成:關節(jié)頭、關節(jié)窩、關節(jié)腔(滑夜減少摩擦、關節(jié)軟骨減少摩擦)、關節(jié)囊(牢固)

3、肌肉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jié)連在不同的骨上。P44圖

4、骨的運動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受到神經(jīng)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chǎn)生運動。實例:屈肘動作(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動作(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5、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tǒng)如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運動所需要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的配合。

6、哺乳動物主要靠四肢支撐身體,骨在骨骼肌的牽拉下圍繞著關節(jié)運動,從而完成各種動作,有很強的運動能力,這樣有利于尋覓食物、躲避敵害、爭奪棲息地和繁殖后代。

7、動物的運動方式千差萬別:水螅固著在水草上,很少移動身體;蝸牛靠肉質足緩慢爬行;蚯蚓只有肌肉沒有骨骼,只能緩慢蠕動;蝗蟲有肌肉和外骨骼,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能跳躍和飛行;家鴿與飛行的肌肉發(fā)達,有輕而堅固的骨骼,飛行速度快,飛行距離遠。

第二節(jié)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動物行為的多種多樣: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行為、社會行為等。

2、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動物的行為分成:

(1)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nèi)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

(2)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

先天性行為能使動物適應環(huán)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變化。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3、探究:研究一種動物的行為

方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以及兩種方法的結合。

第三節(jié)社會行為

1、營群體生活動物:螞蟻、蜜蜂、猴、狒狒、象、鹿等,它們?nèi)后w內(nèi)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

2、社會行為的特征: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nèi)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如“領頭羊”“首領雄狒狒”

3、群體中的信息交流:動作、聲音、氣味;群體中的信息交流,在群體覓食、御敵和繁衍后代等有重要的意義。利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昆蟲性外激素可以誘捕相應的農(nóng)業(yè)害蟲。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9

教案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說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簡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3、列舉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討論、分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4、認同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過程與方法方面: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過瀏覽網(wǎng)站資料來了解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開激烈的討論。了解抗生素的史話以及作用機理。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b5E2RGbCAP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人們健康。培養(yǎng)他們社會責任感。

教案重點

1、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案難點

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案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案課時

1課時。

教案過程

導入新課)師: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日常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和危害。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抗生素素用法的認識。每位學生提出自己對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個討論。

教師:展示電視廣告中一些關于抗生素藥物的一些內(nèi)容,學生討論。

課件展示:某同學患感冒后,打點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還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認為多了好得快。以此實例,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p1EanqFDPw

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結束后,進行交流。解答以下問題并展示:

1、抗生素史話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學生通過看課本,熟練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體寫法。

2)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學生看課本討論)

a、細菌的結構

b、作用機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滅他們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學生討論細菌產(chǎn)生抗藥性的示意圖,并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

2)對教材中的資料進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

3、對如何保健,少用藥。或不用藥展開討論。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討,學生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0

本年級共有兩個班,共計學生74人.由于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許多動物都認識,甚至了解,給生物的教學帶來一定益處,針對以上情況,對本期教學工作作如下計劃:

一、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初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每節(jié)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節(jié)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xiàn)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

教材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一改過去傳統(tǒng)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學生活動。

(3)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yǎng)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xiàn)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并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于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于學生理解內(nèi)容,便于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使知識間的關系更明了。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二、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第一單元

第二周——第三周第二單元

第四周——第五周第三單元

第六周——第七周第四單元

第八周——第九周第五單元

第十周到一調(diào)第六單元最后

第十三周——-期末復習

三、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yǎng)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fā)展的責任感。

四、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fā)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五、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5個班有200來個學生,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不很高,上學年生物的平均成績較低,雖然高分還可以,但由于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來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成績有較大的提高。

六、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xù)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

3.繼續(xù)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上一年的“課改”經(jīng)驗,繼續(xù)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關的課題。

4.繼續(xù)研究和推廣校本教研的內(nèi)涵和經(jīng)驗,充分調(diào)動教師們的積極性,發(fā)輝學校教研組群體優(yōu)勢,繼續(xù)嘗試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

5.繼續(xù)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并在初二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試教二年的經(jīng)驗和體會,初步歸納整理出適合我區(qū)區(qū)情的評價體系。

七、教學要求

1.教師在教學中要繼續(xù)認真落實《課程》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生,實現(xiàn)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教學目標、內(nèi)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2.大力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教育科研觀。教中要有科研意識,要邊實驗、邊研究,力爭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學中,要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fā)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yǎng)。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力爭創(chuàng)造條件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diào)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整合。

6.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組織好生物小組活動,能夠對生物學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八、具體措施

1、精心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yè),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yǎng)優(yōu)生,轉化后進生。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及特點

(2)通過調(diào)查實踐活動和資料分析,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調(diào)查和查閱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調(diào)查身邊的兩棲動物數(shù)量的變化,以及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關注環(huán)境變化的意識,增加保護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青蛙的生殖過程和發(fā)育特點

難點 早期蝌蚪與成蛙在外部形態(tài)上的不同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青蛙發(fā)育的過程錄像片或標本,其他兩棲動物的圖片或錄像帶。

學生:調(diào)查身邊的兩棲動物數(shù)量的變化及其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聲此起彼伏。青蛙的叫聲有什么意義?青蛙是什么動物?等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

3、出示目標

(二)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綱(學生自學。利用圈點批畫記思等形式進行自學,教師巡回指導,為講解打下基礎)

1、青蛙的受精是在        中進行的,發(fā)育方式是          。

2、青蛙的幼體用      呼吸,成體用       呼吸,      輔助呼吸。

3、青蛙幼體與魚相似,通過      的擺動產(chǎn)生運動,適于在水中游動。成體      強大,前肢短小,適于陸地上跳躍。

(三)合作探究

以青蛙為代表的兩棲動物在生殖和發(fā)育方面有哪些特點?

(四)達標訓練

1、辛棄疾的詞中寫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里的蛙聲實際上是指 (  )

A.雄蛙的鳴叫                       B.雌蛙的鳴叫

C.雌蛙和雄蛙的鳴叫           D.蝌蚪的鳴叫

2、“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聲此起彼伏,如果尋聲找去,你會發(fā)現(xiàn)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對。不久,如果你再來,會在水中看到小蝌蚪。繼續(xù)觀察下去,你還會看到青蛙那魔術般的外形變化過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試分析回答:

(1)雄蛙的鳴叫是為了                                                ;

(2)雌雄蛙抱對有什么意義?                                        ;

(3)小蝌蚪長得不像“媽媽”,而像一條小魚。猜猜看,小蝌蚪在水中用什么進行呼吸?                  。

(4)小蝌蚪經(jīng)過魔術般的變化,最后成得和“媽媽”一樣了。你能寫出青蛙的發(fā)育全過程嗎?(請用箭頭和發(fā)育階段名稱表示)                                                     。

3、下圖1為青蛙的生殖發(fā)育過程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2

一、繼續(xù)加強科組常規(guī)工作管理

1.開展對開學初、學期中、學期末的教學常規(guī)檢查,促進常規(guī)工作的改進和發(fā)展。

2.加強集體備課,使常規(guī)教學所需要的教學素材、生物圖片、電子教案等資源實現(xiàn)共享。

3、積極支持本組教師參加繼續(xù)教育學習,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3、完善校園網(wǎng)站中的科組網(wǎng)頁,豐富網(wǎng)頁內(nèi)容。逐步形成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能力。

4、在教材分析,學法指導、教學反思等方面,積極參與對外交流學習的活動。使本教研組的校本教研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意識和課堂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二、加強專業(yè)理論學習,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1、繼續(xù)做好上學期開展的有關“實驗——探究”理論的學習和有關案例的研究,深入“開展生物探究性實驗的實踐與探索”的研究和實踐活動。2.組織學生參加區(qū)科技節(jié)的活動,評選優(yōu)秀作品。

3、加強校本教研,組織校本教研的`教學觀摩活動。具體見科組行事歷。

三、以教研促進教學改革,以教改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以教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高小學一年級的教學關鍵是“打基礎重探究”,加強對高中生物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新教材的學習研究、交流,高一備課組的教師要準確把握生物學科學習內(nèi)容中有關概念的內(nèi)涵及其學生在有關概念形成過程的學習狀態(tài)和教學要求。

2、高小學二年級的教學關鍵是“選修班的教學盡量與高考銜接,非選修科班抓基礎、促學業(yè)水平測試”。針對我校理科生、文科生、特長生的不同要求,分層次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案。

3、高三畢業(yè)班的生物教學著重“抓訓練重變式”,準確把握高考發(fā)展的新動向。在本學期的幾個月中,加強必修1-3的一輪復習,在復習中應注意立足基礎、穩(wěn)打穩(wěn)扎、老老實實,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技能,圖表分析技能,強化用專業(yè)術語準確描述和說明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走一條扎扎實實的,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科學備考

之路。尤其要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加強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的指導,做好訓練資料的編制和使用工作。同時,要做好高三學生應考的生理和心理輔導工作。

4、實驗教學要加強教材中有關探究性學習和實驗內(nèi)容的選題研究等,注意發(fā)現(xiàn)和總結生物探究性實驗成功的教學案例,加強實驗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宣傳與推廣,并拍一些活動圖片和實驗視頻資料。四、具體每星期的行事歷如下: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3

教學目標

1、 說明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2、 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3、 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認同動物的結構和功能的統(tǒng)一性。

養(yǎng)成在運動時注意自我保護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難點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社會行為的特征、事例的判別及群體內(nèi)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學過程

播放錄像片段。

動物所進行的這一系列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animalbehavior)。

提出問題:請列舉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

運動方式:如蚯蚓的蠕動、魚的游泳、鳥和昆蟲的飛行、哺乳動物的行走、奔跑、跳躍等。

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xiàn)為各種各樣的運動。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身體結構。

引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動物的運動器官是怎樣完成各種動作的呢?讓我們以哺乳動物為例來探究。

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向學生展示探究實驗提綱,指導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組織下,有計劃地進行探究和討論。

(請你做一做屈肘和伸肘的動作,想一想,這個動作是靠哪些結構完成的?如果肘關節(jié)受傷了,還能正常完成這些動作嗎?為什么發(fā)生骨折或肌肉拉傷后,相應的部位不能正常運動?)

參與學生小組活動中,注意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只當觀眾,不要告訴學生答案。引導學生一起探討,交流。

(觀察與思考)P28—29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是由骨骼和肌肉組成的。

思考:1、關節(jié)對骨的運動有什么意義?

2、觀察肌肉與骨和關節(jié)的關系圖,注意看一組肌肉的兩端是附著在一塊骨上,還是分別附著在不同骨上,這對于運動有什么意義?

討論:1、大吊車的哪些部位相當于動物體的關節(jié)?

2、除哺乳動物外,其他脊椎動物的骨骼也有關節(jié)嗎?

3、蚯蚓體內(nèi)有肌肉,但是沒有骨骼,這是它不能快速運動的一個原因嗎?

4、人體都有哪些部位有關節(jié)?進行體育運動時,哪些關節(jié)容易受傷?應當怎樣保護?

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骨的位置的變化產(chǎn)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

觀察:屈肘動作的產(chǎn)生和伸肘動作的產(chǎn)生

家兔等哺乳動物的運動也是這樣產(chǎn)生的。當然,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控制和調(diào)節(jié)。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的配合。

哺乳動物靠四肢支撐起身體,骨在肌肉牽引下圍繞著關節(jié)運動,使軀體能夠完成各種動作,從而具有發(fā)達的運動能力,有利于覓食和避敵,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

模擬制作:制作肌肉牽動骨運動的模型。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設計對照實驗;能通過“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實驗,說出影響種子萌發(fā)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yǎng)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與他人交流,取別人之長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運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探究。

【難點】

怎樣設置對照實驗。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種子的一生”視頻,設疑:種子一生的開始有什么奧秘呢?從而引出新課。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

(1)師提出問題:一周之前我發(fā)給大家每人5粒菜豆種子,讓你們體驗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現(xiàn)在誰來描述一下你培養(yǎng)的過程?

學生簡要描述。教師繼續(xù)設疑:

(2)在你們培養(yǎng)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這個過程中,有沒有思考過:種子的萌發(fā)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條件呢?根據(jù)你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誰來大膽作出幾個假設?

2、作出假設

預設學生做出的假設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肥料……都有可能是種子萌發(fā)所需的外界條件。

(1)針對學生作出的假設,教師向學生質疑:“哪些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呢?”引導學生分析排除幾個非必需的條件。(排除“土壤、陽光、肥料”這幾個條件)

(2)繼續(xù)設疑:“種子的`萌發(fā)是否需要溫度?”這個假設表述準確嗎?應該如何表述?(引出“適宜溫度”)

3、制定實驗方案

教師首先以探究“種子的萌發(fā)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為例,師生共同討論,明確實驗設計思路。

討論提綱如下:

(1)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比較好?(胚完整且是活著的種子)

(2)老師這里給大家提供了罐頭瓶、吸水紙、標簽,除此之外,你們還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呢?(冰箱、水等)

(3)怎樣探究溫度條件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應當將種子分成幾組?(要分成2組。一組是種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20℃),該組為對照組;一個為較低溫度(0℃),該組為實驗組)

(4)這兩組實驗中,除了溫度這一條件不同之外,其他環(huán)境條件是否應當保證完全一樣呢?(強調(diào)控制變量)

(5)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粒種子?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行嗎?(減少實驗誤差)

待如上問題解決之后,引導學生以探究小組為單位,每組選一個想要探究的條件,設計正確的實驗方案。然后,分組匯報探究計劃,教師進行評價。

4、課下實施、觀察記錄

師:由于時間關系,咱們只能在課下進行實驗并觀察記錄了。每隔多長時間觀察一次?對各組實驗是否應當同時觀察?(注意每天觀察,同時觀察)

(三)小結作業(yè)

學生總結本節(jié)收獲。

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一起實施實驗計劃,觀察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5

體驗皮膚的溫度覺

問題:人體能感到溫度的變化,離不開皮膚中的溫度覺感受器。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皮膚溫度時會感到冷;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皮膚溫度時會感到熱。怎樣利用實驗的方法來體驗溫度覺?

實施方案:

材料:3個燒杯、適量的溫度不同(冷、溫、熱)的水。

方法:

①用3個燒杯分別裝上冷水、溫水、熱水;

②將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時將右手食指浸入熱水中,3分鐘后將兩只手指同時取出;

③再將手指同時浸入溫水中,分別體會感覺。

冷水

熱水

溫水

右手感覺

左手感覺

現(xiàn)象分析:

(1)左手皮膚溫度高于冷水溫度,人覺得冷;

(2)右手皮膚溫度低于熱水溫度,人覺得熱;

(3)3分鐘后兩手同時放入溫水中,左手皮膚溫度低于溫水溫度,人覺得熱;右手皮膚溫度高于溫水溫度,人覺得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2.能說出的各結構名稱及作用。

3.說明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

4.知道的生長的基礎知識和體育鍛煉對的影響,以及折急救的知識。

能力目標

1.明確觀察目的,有序地觀察長的結構,分析各部分結構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及分析能力。

2.通過鑒定的成分實驗,及對實驗觀察的分析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的結構及功能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辨證觀點。

2.通過設計成分的實驗,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自覺養(yǎng)成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

4.在分組活動中,使學生學會相互協(xié)作。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體系

(二)教材分析:

關于的結構和功能的內(nèi)容,是本章的重點之一。而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的成分是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鑒定的成分;的成分與物理性質的關系是本節(jié)的難點。按照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先讓學生觀察實物(長),及實驗(鑒定的成分)獲得感性知識,再結合講解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三)教法建議:

的結構可以采用邊觀察實物邊講解的教學方式進行,在讓學生觀察長的結構時,可以先讓學生想想人體長所在的位置,它應該承擔什么作用,這個作用需要人體長具備什么樣的結構,是中空的管狀結構還是實心的結構。讓學生討論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當學生認識統(tǒng)一時,再讓學生做實驗觀察長的結構。這樣學生一開始就建立人體長是一個中空的結構的概念。然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時,教師可圍繞長的功能逐漸展開讓學生認識長的各部分結構(膜、質、髓)。為了使觀察目的性、針對性強,教師應提出明確具體的觀察內(nèi)容及思考問題,設計觀察表格讓學生記錄。觀察后及時對學生檢查反饋。最后由學生歸納,總結出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以及長適于運動的結構特點。另外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如講膜的功能,可以聯(lián)系折后的愈合是依靠膜的作用。又如用自行車架的空心鋼管作比喻,來說明長的管狀結構既堅固又輕便,適于運動的特點。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做到觀察實物或標本與掛圖相結合。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鑒定成分的實驗,建議采用探究式方法進行。教學過程 大致分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課題。教師取一根長,用力折,很難折斷,敲打幾下,不容易破碎。再取一根魚肋,用手輕輕彎彎,看著彎曲的程度。指出有一定的硬度和彈住。這時提出:由哪些成分構成的呢?再讓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及已有的知識提出假設:由無機物和有機物組成;根據(jù)假設讓學生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最后讓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分析出造成的兩種特性的原因是具有的兩類化學成分——有機物和無機物,得出結論:是由硬脆的無機物和柔韌的有機物組成的。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硬度和彈性兩方面。指出的物理特性是由的成分決定的。

為做好鑒定成分的實驗,煅燒的可以選用塊狀薄片,脫鈣的可以選用細長的魚肋。這樣效果較好;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的脫鈣需要一定的時間,教師在課前預先做好一份,待學生在課堂上操作完后。可以先觀察教師預先做好的那份結果,課后再觀察自己所做的結果。在學生做實驗前,教師必須指出本實驗的注意事項如怎樣正確使用酒精燈,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鹽酸中的脫鈣,以防灼傷等。

本節(jié)內(nèi)容較多,建議用兩課時。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6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和。

二、細菌

1.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1)基本結構:控制著細菌主要遺傳性狀的DNA位于,控制著細菌的抗藥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狀的基因位于。

(2)特殊結構:有些細菌具有.....

2.繁殖:細菌主要以方式進行繁殖。

3.菌落:

每種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可以作為鑒定的重要依據(jù)。

三、放線菌

1.形態(tài)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2.繁殖:主要進行生殖。

四、病毒

1.結構:(1)基本結構:主要由和兩部分構成,兩者合稱為。決定病毒抗原特異性等功能的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狀的物質是。

(2)特殊結構:流感病毒的核衣殼外面,還有一層,止面生有。

2.增殖:過程包括①→②→③→④→⑤

題例領悟

圖為病毒的結構,請回答:

⑴組成3的基本單位是,其化學成分是。

⑵若此病毒為噬菌體,結構中不應有的是:[]和[];當它侵染細菌時,只有進入細菌體內(nèi)。

⑶若此病毒為流感病毒,當它侵入人體后,就成為,人體的細胞將消滅它。

⑷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但這時的病毒的[]應該含有基因;在細胞工程中可用作,這時則利用了病毒的。

⑸當病毒的[]用32P標記時,在分子遺傳學上可用于證明。

答案:⑴衣殼粒蛋白質⑵2囊膜1刺突核酸⑶抗原免疫⑷運載體4核酸標記融合誘導劑侵染細菌的特性⑸4DNADNA是遺傳物質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下列不屬于微生物的是

A.藍藻和蘑菇B.葫蘆蘚和鐵線蕨

C.噬菌體和黃曲霉D.放線菌和變形蟲

2.谷氨酸棒狀桿菌異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

A.線粒體B.核糖體C.細胞質基質D.內(nèi)質網(wǎng)

3.下列不屬于細菌的基本結構是

A.鞭毛B.核糖體C.質粒D.細胞壁

4.有關放線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分枝狀菌絲構成,與霉菌完全相同

B.與細菌相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C.通過有絲分裂產(chǎn)生孢子,形成新個體,因此屬于無性生殖

D.主要生活在動植物的細胞中可致病

5.病毒的主要結構是

A.核酸B.衣殼

C.囊膜D.核衣殼

6.病毒之所以是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A.能進行新陳代謝B.能進行繁殖

C.能感染細胞D.能產(chǎn)生可遺傳變異

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合成子代噬菌體蛋白質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分別是

A.噬菌體的DNA,噬菌體的氨基酸B.細菌的DNA,細菌體內(nèi)的氨基酸

C.噬菌體的DNA,細菌體內(nèi)的氨基酸D.細菌的DNA,噬菌體內(nèi)的氨基酸

二、非選擇題

8.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其繁殖過程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說明:(提示:HIV是一種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質外殼,內(nèi)有RNA)

⑴艾滋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它的分子中

⑵圖中4至5的過程在遺傳學上稱為;為保證遺傳信息的準確傳遞,此過程必須嚴格遵循原則進行,并需在酶的參與下才能完成。

⑶若7的堿基比例為:A占20%,U占40%,C占30%,G占10%,則6的堿基比例為。

⑷請你根據(jù)病毒的特征,設計一種方法,以檢驗9(子代病毒)是否繼承了1(親代病毒)的主要性狀:

自我評價答案

1B2C3A4B5D6B7C

8⑴RNA;⑵逆轉錄、堿基互補配對、逆轉錄酶;⑶A30%:T30%:C20%:G20%;⑷子代病毒是否具有侵染性。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7

生物學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影響人類的生活。你知道哪些例子嗎?

多媒體展示圖片和資料:

①細胞核移植與克隆羊多利

②太空育種技術

③試管嬰兒

小組合作,討論生物與人類日常生活的關系。

說出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生物能夠提供食物;植物能夠提供氧氣;人們穿的衣服也來自于生物等等。

觀察圖片,說出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是:鳥巢和國家體育館、蜻蜓與直升機、海豚和潛水艇。

課前收集有關仿生學方面的知識,課上交流展示:

①青蛙和電子蛙眼

②龜殼的背和建筑

③響尾蛇導彈和蛇

④烏賊和魚雷誘餌

⑤長頸鹿和抗荷服

⑥鯨魚和潛艇的“鯨背效應”

課前收集資料,課上小組交流展示。

①動物克隆技術

②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③人類基因組計劃

活動:說一說對生命科學發(fā)展前景的展望。

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解開了一個個生命之謎,但人類對生命的奧秘還“知之甚少”,還面臨著許多難題。例如:地球之外存在生命嗎?人的青春可以永駐嗎?什么時候能夠戰(zhàn)勝艾滋病,攻克癌癥?人類社會還面臨著人口增長、環(huán)境污染、資源匱乏、疾病危害發(fā)及生態(tài)平衡被破壞等問題的挑戰(zhàn),這些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命科學。

課外拓展:

生物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展。生活和學習中你還聽說過哪些舉世矚目生物科學成果?請你收集生物學發(fā)展的新進展的資料,并和同學進行交流。暢所欲言,展望生命科學的未來。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8

一、師生情況

本屆生物班學生的整體情況是:許多學生基礎不好,學習習慣差,學習缺乏計劃性、主動性和系統(tǒng)性。由于只有一個生物班,所以沒有更多的教師參與生物備考活動。

二、復習階段劃分及主要任務

1。整體劃分為二個階段:

階段一: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時間安排:20__。9————20__。10

復習方式:以教師講授和學生閱讀為主,章節(jié)練習為輔。

能力培養(yǎng):以識記和理解為主。

復習重點:按章節(jié)理清知識點,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配合經(jīng)典例題,將主干知識、重點知識進行適度的拓展和延伸。

2。階段二:專題復習,培養(yǎng)生物學科內(nèi)綜合能力

時間安排:20__。11————20__。12

復習方式:專題復習,解題方法指導,綜合訓練

能力培養(yǎng):以提高對各單元之間的知識聯(lián)系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

復習重點:以綜合訓練為主。

三、關于階段一、二的復習說明:

(一)關于階段一的復習:

階段一的復習是備考的基礎,是以后各階段的基石,本人將采取復習重心下移,緊扣知識點,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針對性復習,實現(xiàn)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查漏補缺。對學生進行分類,采取分類指導,分層要求,力爭優(yōu)生有事可做,差生有較大輻度的提升。

(二)關于階段二的復習:

階段二屬于專題訓練。專題訓練包括:

1。知識體系專題,包括:

(1)生命的物質和結構系統(tǒng);

(2)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

(3)生命的自我復制和進化系統(tǒng);

(4)生物與環(huán)境系統(tǒng)。

2。實驗專題,包括:

(1)驗證性實驗。要求:對實驗操作、原理、程序、現(xiàn)象和結論的分析、歸納和總結。

(2)糾正錯誤或補充不完整的實驗;

(3)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

(4)對實驗中的各種信息的分析和解釋;

3。題型專題,包括:

(1)坐標曲線題的解題能力培養(yǎng);

(2)圖形圖表題的&39;解題能力培養(yǎng);

(3)遺傳系譜圖鑒別及概率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4。熱點專題,包括:

(1)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熱點(人口資源、環(huán)境污染、溫室效應、環(huán)境保護等)

(2)生命科學前沿熱點(基因工程、克隆、干細胞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等)

(3)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類健康熱點(轉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癥、艾滋病、瘋牛病、SRARS、流感等)

(4)國際國內(nèi)大事(西部大開發(fā)、綠色奧運、貧鈾彈、斗爭等)

專題復習的原則:以知識體系專題復習為主,帶動其他專題的復習,重視實驗的復習。

在最后沖刺階段留一些時間進行熱點問題和題型分類的復習,以提高應試能力。

四、復習備考中應注意的問題

1。重視課本知識的復習。要認真閱讀課本,對課本知識融會貫通;不搞“重做題、輕課本”的舍本求末之舉;對各章節(jié)中易混淆或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要進行分類、比較和歸納;

2。重視中檔題的訓練。中檔題是指涉及知識點在4—5個,拐彎在3—4個的題。這類題即考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學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靈活性和綜合性。

3。重視知識的系統(tǒng)總結和歸納。不搞題海戰(zhàn)術,與其盲目地做100道題,不如仔細回味10道題,做完每一道題應要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再談多做題的事。

4。要講究復習效率,要對復習進行科學的安排。

(1)要保證固定的活動和娛樂時間。尤其要保證課間10分鐘的充分休息。娛樂和活動是手段,目的是讓大腦“輕裝上陣”;

(2)要科學安排復習時間。復習要有計劃,計劃要做到文理搭配,計劃一旦制定,要嚴格執(zhí)行,要根據(jù)復習效果及時對計劃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

5。做好心態(tài)調(diào)整。高考成績的決定因素有二:一是實力,二是心態(tài)。因此,在復習中要保持飽滿的情緒,對外界干擾要有“免疫力”,以保證在考試兩天內(nèi)充分發(fā)揮水平。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1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舉例說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其原因。

2、 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 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參與一種珍稀動物或植物保護的辯論和協(xié)商活動,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其原因。

教學難點:樹立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并能夠落實在行動上

教學工具

教 具:1、收集關于生物種類減少和瀕臨滅絕的宣傳片,以及珍稀動植物的圖片。2、制作CAI課件。

教學過程

回顧導入:

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其實,在二十多年前我國的有識之士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來宣傳保護意識,現(xiàn)在你們聽到的就是當年感動無數(shù)中國人的《熊貓咪咪》,畫面是我們的劉宏運同學制作的FLASH動畫(我國的瀕危動物和已滅絕的動物)。

生:(觀看,思考,回憶上節(jié)課內(nèi)容)

師:上節(jié)課我們提到的,造成生物滅絕速度猛然增快的原因,有哪四點呢?

生1:有人類的活動、生物的入侵。

師:那么活動具體指的是什么呢?

生1:像偷獵等等的。

師:就是亂捕亂殺的行為,也就是說當人類的利益與生物發(fā)生沖突時,往往是傾向于人類的利益。很好,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方面呢?

生2:還有人類亂砍亂伐樹木,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

師:對,這是第三方面。還有嗎?

生3:還有就是人類亂排放污水,污染環(huán)境。

師:那么綜合以上這么多位同學的答案的,歸結起來的4個方面就是:1、外來物種的入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物入侵者;2、人們?yōu)榱死鎸ι鷳B(tài)系統(tǒng)掠奪式的開發(fā)利用;3、生物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和破壞;4、環(huán)境的污染。(屏幕顯示)

新課學習:

一、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師:請同學們看著背投上的這個問題(思考: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看看到底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保護措施,去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呢?

生:(積極地討論)

師:剛才看到許多小組都討論得相當積極,應該有很多不錯的想法,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們認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生4:我們小組的討論意見是,我們的政府對那些惡意破壞環(huán)境,捕殺動物的人們要加大管治和懲罰力度,進行保護野生生物的宣傳,在人們的觀念中形成一個保護動物的思想,從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師:很好,也就是說,一方面是要政府加大力度去保護野生動物,另一方面就是要向人們做好宣傳工作。那么還有呢?還有什么好的建議或辦法呢?

生5:我覺得除了加大宣傳力度以外,還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qū),還應該從法律上做一個強制性的保護,就是制定一些法律條理去管理,這樣顯得更有法可依和更方便管理。

師:這里說了兩點,一是保護生物所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就是就地保護。二是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和政策。考慮周詳,還有沒有補充?

生6:我覺得對那些已經(jīng)受到破壞的地方的物種,應該轉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去,不要一錯再錯,應該另找一個更適合它們的環(huán)境,讓他們更好地繁衍下去。

師:這里提到一個遷地保護問題,也就是必要時我們應該把一些瀕危動物遷移到另外一個對它們來說更好的區(qū)域。還有沒有呢?

(沒人繼續(xù)發(fā)言了)

師:剛剛同學們說了許多,現(xiàn)在就總結一下:(屏幕顯示)

1、 1、 就地保護;(珍稀物種)

2、遷地保護;(瀕危物種)

3、制定法律和政策。

4、開展生物宣傳和教育。

5、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種質庫)

(針對里面的每一種措施展開學習)

1、2略

3、制定法律和政策。

師:下面大家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執(zhí)法人員,要去餐廳檢查是否有食用野生動物,你應該具備什么知識?

同學齊聲:法律知識和生物常識。

師:非常聰明,我們有什么法律武器?看看課本,一起回答。

同學齊聲:《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

教師:有了法律武器,當你去餐廳檢查時,找不到活的動物,只有一些吃剩的骨頭,就是屏幕上顯示的這三種足的骨頭,你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判斷這個餐廳到底有沒有違法銷售野生動物呢?

同學:(思考,積極舉手)

同學7:我認為是第一個。因為第一個的爪子十分鋒利,看起來是在野外生活的,需靠捕食別的動物而生存的動物,因此需要強而有力的爪子,因此我判斷第一個爪子是野生動物的爪子。

師:說得有道理,可以看到這些爪子是很鋒利的,是野生的。那還有沒別的意見呢?

同學8:我覺得其實三個都是,而第一個像剛剛的同學所說的,是比較兇悍的野生動物。而第二個呢,它上下的爪子都是倒勾的,應該是一些長期在樹木上生活,需要抓緊樹木的鳥類,像啄木鳥一類的。而第三個呢,這個爪子很長,就是那些入水抓魚的鳥類的。

師:說得很好。留意第三個,大家看看這里,除了很長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它上面有什么?

同學齊聲:蹼

師:那么歸結起來呢,第一個,是猛禽類的足,第二個是攀禽類的足,第三個是涉禽類的足。大家都答對了,看來大家還是懂得不少生物常識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都會用得到。

4、開展生物宣傳和教育

師:接下來,我們講講有關開展環(huán)保宣傳活動的問題。其實在這方面,中國還是做得比較好的。剛剛我們聽到的《熊貓咪咪》,在當時可是響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而在90年代,也有一首歌謠,叫“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的黃越同學做了一個有關這首歌謠的環(huán)保宣傳動畫,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中)

師:看完這個動畫,我相信大家也會受到感染,并為之感到有點傷感和惋惜吧。其實人類和動物是能夠和諧共處的,學完這一課,以后保護生物界中物種的重任,就交到在座各位同學的手上了。在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形成一個保護自然,與別的生物和諧共處的思想。這些歌曲,不僅教育了我們這一代人,今天的你們也受到了感染,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宣傳的重要性。

5、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種質庫)

師:好,那么現(xiàn)在說的是第五方面,也就是剛剛同學們都沒有想到的,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這個大家沒有想到,也不怪大家。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科學研究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方面有什么聯(lián)系呢?首先我們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所說的,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實質是保護什么?

同學齊聲:基因的多樣性!

師:很好。那么基因的多樣性,跟科學研究的關系就不言而喻了。每一個生物的種類,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特的生物基因庫。有這樣一個基因庫,就可以讓它們更好地生存下去。

師:翻開課本96頁,這里科學研究的例子,就是建立種質庫。種質庫對于動物來說,就是精子庫,而對于植物來說呢,就是種子庫。還記得俄國那四名科學家嗎?

同學聲:記得!

師:他們情愿餓死,也不愿去吃種子庫里的種子,這種精神是十分令人感動的,可見他們對這個種子庫,是多么地重視。因此,保護動物的最好辦法就是保存物種的基因庫,也就是建立——

同學齊聲:自然保護區(qū)。

教案八年級生物篇20

第一節(jié)水中生活的動物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

2、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特征

3、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4、關注水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5-1-1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1課時)

一、動物的種類

1、大約有150萬種

2、兩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分類依據(jù):體內(nèi)有無脊柱)

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

二、水中生活的動物——魚類

1、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鏈魚、鳙魚

2、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兩個特點:一是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魚類的形態(tài)特點:

a)體形:呈梭形(流線形),能減少水中阻力

b)體色:背面顏色較深,腹面顏色較淺,是一種保護色

c)體表:被覆鱗片,體表有黏液,減少水中阻力

d)體表感覺器官——側線:能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

e)運動器官——鰭

胸鰭:平衡作用,幫助轉換方向

腹鰭: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搖擺

臀鰭:平衡身體作用

背鰭:對魚體的平衡起著關鍵的作用,防止身體側翻

尾鰭:控制前進方向,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

軀干部和尾部:妝生前進的動力

f)鰾:使魚能夠浮停在不同的水層中

g)呼吸器官——鰓鰓絲:氣體交換的場所

鰓弓

鰓耙:過濾水中的物質

4、魚: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以此適應水中生活。

六、作業(yè)

1、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動物種類約有()

A、150種B、100萬種C、150萬種D、200萬種

2、觀察水中生活的魚,會看到它的口和鰓蓋后緣相互交錯地時而張開,時而閉合,這是魚在()

A、攝食B、生殖C、呼吸D、排泄

3、鯽魚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動力主要來自()

A、胸鰭和腹鰭的不斷擺動B、尾鰭的不斷擺動

C、尾部和身體的左右擺動D、各種鰭的不斷擺動

4、魚呼吸時,水流流經(jīng)的路線是()

A、體外鼻孔鰓血液B、體外口鰓血液

C、體外口鰓體外D、體外鼻孔口鰓體外

七、教學反思

5-1-1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2課時)

一、其他水生動物

1、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如:海葵、珊瑚、海蜇、水母、水螅等。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的動物。如:貝、螺、蚌、烏賊、章魚等。

3、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如:水蚤、蝦、蟹等。

4、其他動物:海豚、鯨、海豹(哺乳動物)、龜、鱉(爬行動物)等。

二、動物間的聯(lián)系: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三、水域環(huán)境的保護

四、作業(yè):

1、下列不屬于魚綱的動物是()

A、鯽魚B、金魚C、鯨魚D、青魚

2、在常見的腔腸動物中,能食用的是()

A、水螅B、海蜇C、海葵D、珊瑚蟲

3、水域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原因是()

A、工廠污水的排放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C、化肥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D、包括以上三項

五、教學反思

970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 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钢格栅板|钢格栅|格栅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防水试验机_防水测试设备_防水试验装置_淋雨试验箱-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万师讲师网-优质讲师培训师供应商,讲师认证,找讲师来万师 | 油液红外光谱仪-油液监测系统-燃油嗅探仪-上海冉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专业深孔加工_东莞深孔钻加工_东莞深孔钻_东莞深孔加工_模具深孔钻加工厂-东莞市超耀实业有限公司 | 定硫仪,量热仪,工业分析仪,马弗炉,煤炭化验设备厂家,煤质化验仪器,焦炭化验设备鹤壁大德煤质工业分析仪,氟氯测定仪 | 氮化镓芯片-碳化硅二极管 - 华燊泰半导体 |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_风冷式工业冷水机_水冷螺杆冷冻机组-深圳市普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高铝矾土熟料_细粉_骨料_消失模_铸造用铝矾土_铝酸钙粉—嵩峰厂家 | 广西正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 干式变压器厂_干式变压器厂家_scb11/scb13/scb10/scb14/scb18干式变压器生产厂家-山东科锐变压器有限公司 | jrs高清nba(无插件)直播-jrs直播低调看直播-jrs直播nba-jrs直播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湖南印刷厂|长沙印刷公司|画册印刷|挂历印刷|台历印刷|杂志印刷-乐成印刷 | 我车网|我关心的汽车资讯_汽车图片_汽车生活! | 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气处理工程-深圳丰绿环保废气处理公司 | 滤芯,过滤器,滤油机,贺德克滤芯,精密滤芯_新乡市宇清流体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中红外QCL激光器-其他连续-半导体连续激光器-筱晓光子 | 定做大型恒温循环水浴槽-工业用不锈钢恒温水箱-大容量低温恒温水槽-常州精达仪器 | 圣才学习网-考研考证学习平台,提供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课程等考试资料 | YJLV22铝芯铠装电缆-MYPTJ矿用高压橡套电缆-天津市电缆总厂 | 成都租车_成都租车公司_成都租车网_众行宝 | 上海新光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电动隔膜泵,气动隔膜泵,卧式|立式离心泵厂家 | 暖气片十大品牌厂家_铜铝复合暖气片厂家_暖气片什么牌子好_欣鑫达散热器 | 温州中研白癜风专科_温州治疗白癜风_温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_温州哪里治疗白癜风 | 杜康白酒加盟_杜康酒代理_杜康酒招商加盟官网_杜康酒厂加盟总代理—杜康酒神全国运营中心 | Pos机办理_个人商户免费POS机申请-拉卡拉办理网 | 台湾Apex减速机_APEX行星减速机_台湾精锐减速机厂家代理【现货】-杭州摩森机电 | 重庆私家花园设计-别墅花园-庭院-景观设计-重庆彩木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氧氮氢联合测定仪-联测仪-氧氮氢元素分析仪-江苏品彦光电 | 屏蔽泵厂家,化工屏蔽泵_维修-淄博泵业 | 全自动贴标机-套标机-工业热风机-不干胶贴标机-上海厚冉机械 | 沈阳缠绕包装机厂家直销-沈阳海鹞托盘缠绕包装机价格 | 北京晚会活动策划|北京节目录制后期剪辑|北京演播厅出租租赁-北京龙视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_医用空气消毒机_空气净化消毒机_中央家用新风系统厂家_利安达官网 | 锡膏喷印机-全自动涂覆机厂家-全自动点胶机-视觉点胶机-深圳市博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柔软云母板-硬质-水位计云母片组件-首页-武汉长丰云母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昆明网络公司|云南网络公司|昆明网站建设公司|昆明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制作|新媒体运营公司|APP开发|小程序研发|尽在昆明奥远科技有限公司 | 贵州水玻璃_-贵阳花溪闽兴水玻璃厂 | 杭州中策电线|中策电缆|中策电线|杭州中策电缆|杭州中策电缆永通集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