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的過程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寫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下載,供大家參考。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

一、知識與理解

知道列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了解《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概述獨立戰爭的過程;理解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認識華盛頓在美國歷史上的作用。

二、能力與方法

分析獨立戰爭爆發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簡述獨立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理解其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偉大的歷史文獻;簡述華盛頓主要革命活動,評價華盛頓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美利堅民族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史實,認識一個民族不畏強權敢于反抗的斗爭精神和以弱勝強的堅強意志;了解華盛頓為美國獨立和國家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認識他是美國當之無愧的“國父”,是世界上歷史上杰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獨立宣言》的基本內容;對華盛頓的評價。難點: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對華盛頓的評價【授課類型】新課?!窘虒W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查閱資料,了解華盛頓的主要事跡和美國的有關知識;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解法、歸納法、談話法等。【教學用具】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窘虒W過程】導入新課:

映入同學們眼簾的這座巨型雕塑是什么?它坐落于哪個國家呢?它就是矗立于美國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她左臂抱著一本象征美國《獨立宣言》的書板,右手高舉熊熊燃燒的火炬,氣宇軒昂,神態勇毅,被認為是美國的象征,美利堅民族的標志。這座雕塑是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它承載了一個偉大國家誕生的故事,那就是美國的獨立。學習新課:

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本8

4、85頁,試著歸納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認識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一、獨立戰爭的起因

1、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美利堅民族的形成

3、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假如沒有波士頓傾茶事件,這場戰爭還會發生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點評總結)此時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英國殖民統治之間矛盾已經不可調和,即便沒有波士頓傾茶事件來引發,戰爭也會隨時爆發。因此,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教師過渡)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么獨立戰爭大致進程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二、獨立戰爭的進程

(一)爆發:列克星頓的槍聲(1775.4)

(教師過渡)1774年9月,北美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號召北美人民團結起來,立即采取軍事行動,開展反英斗爭。隨即還組建了北美民兵,為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做下鋪墊,然而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標志是什么事件?

(生)略

1775年,列克星頓的槍聲,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爆發。

(二)建軍:費城第二屆大陸會議(1775.5.10)

(師)戰爭打響后,為應付緊急局勢,1775年5月,13個殖民地的66名代表云集費城,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決定成立大陸軍,并任命誰為大陸軍總司令?

(生)華盛頓

(三)建國:《獨立宣言》發表(1776.7.4)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了一個重要文件叫做《獨立宣言》。這個文件是誰起草的?它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它的頒布有何作用?

(生)略。

(教師過渡)《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以后7月4日這天就成為了美國的國慶日。但要贏得真正的獨立,還有一段漫長而艱苦的道路要走。面對敵強我弱的形勢,大陸軍毫不畏懼,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轉機終于出現了。1777年的那次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戰役是什么?

(生)略

(四)轉折點:薩拉托加戰役(1777年)(教師過渡)薩拉托加戰役的勝利不僅鼓舞了美國人民的斗志,還為美國贏得了國際上的支持和援助。此后,美國實力大增,開始由戰略防御轉為了戰略進攻,并很快取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那么到底是什么事件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束?

(生答結束的時間及標志)

(五)結束:約克鎮戰役英軍投降(1781年)

走投無路的英軍在司令康華利帶領下向大陸軍投降,而這次戰役稱之為約克鎮戰役。

(教師過渡)在約克鎮戰役中美國取勝,這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結束。而英國最終承認美國獨立又是什么時候呢?

(生)略

(教師過渡)至此,一個裝備精良,實力強大的國家竟然敗在一個成立沒幾年而且曾經是自己殖民地的小國手中,為什么?

(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回答略)

(師總結)美國之所以能夠以小勝大,以弱勝強,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戰爭的正義性。(2)物質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經濟基礎。(3)領導指揮:華盛頓的正確領導和大陸軍的英勇作戰。(4)國際援助:法國、荷蘭等國的援助。(5)北美人民的積極支持和配合。

(教師過渡)談到戰爭的正義性,那么這場戰爭到底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爭呢?影響如何?

三、獨立戰爭的性質和影響

(指導學生結合教材87頁,從獨立戰爭的起因、任務等方面認識獨立戰爭的性質)

(生)略

(師總結)美國打這場戰爭,一為民族獨立,二為發展資本主義。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戰爭從性質上說叫做民族解放戰爭;為發展資本主義而進行的戰爭叫做資產階級革命。因此,美國獨立戰爭具有雙重性,這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突出特點。所以它對美國的影響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使美國贏得了獨立,二是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基礎,掃清了道路。同時也為后來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教師小結過渡)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了,但還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真可謂百廢待興,為此他們在1787年制定了一部憲法,歷史上稱"1787年憲法"。現在的美國憲法,就是1787年制定的。憲法規定,國家按聯邦制組成,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行政權屬于總統,總統由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偨y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那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任總統是誰?(生答)華盛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一位了不起的偉大人物。(課件展示標題四)

四、“美國國父”華盛頓

那么,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和在美國初創中做了哪些貢獻?閱讀教材8

7、88內容。

(生)略

了解了華盛頓的重要事跡,那么我們該如何評價華盛頓?(生)略

那么,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明確歷史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其次,舉出歷史人物的主要活動或主要事跡。

再者,對歷史人物及其活動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最后,得出最后結論。根據這一方法,我們來評價華盛頓其人:華盛頓是美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統帥,美國第一屆總統。獨立戰爭中,華盛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指揮對英作戰,經過幾年的艱苦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使美國贏得了國家獨立。國家初創時期,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新生的美國開始步入正軌,因而被譽為“美國國父”。

(生)齊讀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美國獨立的相關知識,同學們要掌握??知識點)

那么,同學們思考一下一個弱小的美利堅民族為了追求自由、民主、獨立,不畏強暴,敢于同強大的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并最終取得勝利,這說明了什么?換句話說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為了正義,為了理想,只要堅持不懈,自強不息,最后的勝利總會屬于我們?!揪毩曥柟獭俊?20__·山東東營)北美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戰爭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A)A.萊克星頓槍聲B.英國議會開會C.攻占巴士底獄D.薩拉托加大捷◆(20__·廣東珠海)列寧說:“現代美國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它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場戰爭就是(A)

A.獨立戰爭B.美西戰爭C.南北戰爭D.太平洋戰爭◆(20__·四川成都)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宣布人民的權利神圣不侵犯,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歷史文獻是(D)A.英國《權利法案》

B.英國《王位繼承法》C.法國《人權宣言》

D.美國《獨立宣言》【板書設計】

一、獨立戰爭的起因

二、獨立戰爭的經過

爆發:列克星頓的槍聲(1775.4)

建軍: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1775年5月建國:《獨立宣言》發表1776.7.4轉折:薩拉托加戰役

1777年勝利:約克敦英軍投降1781年

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年

三、獨立戰爭的性質和影響

四、“美國國父”華盛頓

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和在美國初創中做了哪些貢獻?如何評價華盛頓?【布置作業】《達標訓練》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杠桿的概念,能辨認出生活中簡單的杠桿,能找到它們的支點;

2.理解杠桿的概念,能準確作出杠桿的力臂;

3.經歷概念的建立過程,感受歸納的研究思想;

4.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科學的價值,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杠桿的概念、力臂的概念

教學難點:力臂的概念和作圖

教學器具:木板、圖釘、螺絲刀、扳手、羊角錘、撬棒等等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力是______對_____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力一般用符號__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______。

二、新課教學:

引入新課;木板上有一個圖釘,能否用手直接將它拔出來?用哪些方法能很方便地將它拔出來?

(一)什么是杠桿?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完成某項任務時,必須用到某些工具,例如:

1.在開酒瓶時,要用酒瓶扳手

2.用撬棒將地上的石塊撬起

3.用鍘刀切紙

4.用筷子夾住菜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3

教學建議

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簡析

這是一首詠邊地雪景,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全詩句句詠雪,勾出天山奇寒,語文教案-詩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開篇先寫野外雪景,把邊地冬景比作是南國春景,可謂妙手回春。再從帳外寫到帳內,通過人的感受,寫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帳外,勾畫壯麗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別的特定環境。最后寫送出軍門,正是黃昏大雪紛飛之時,大雪封山,山回路轉,不見蹤影,隱含離情別意。全詩連用四個“雪”字,寫出別前,餞別,臨別,別后四個不同畫面的雪景,景致多樣,色彩絢麗,十分動人?!昂鋈缫灰勾猴L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境清新誘人,讀之無不叫絕。

二、《雁門太守行》簡析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上句寫危城將破時沉重的氣氛?!稌x書·五行志》:“凡堅城之上有黑云如屋,名曰軍精?!弊髡咴谶@里暗用此典一下句寫敵軍兵臨城下的聲勢。甲光,鎧甲迎著太陽發出的閃光。孤城被蜂擁而來的敵人團團圍住。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眱删鋵憙绍娂鸬膽K烈?!豆沤褡ⅰ罚骸扒刂L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边@兩句中的“燕脂”,“夜紫”還暗指戰場血跡。戰斗異常殘酷,戰死者的鮮血把泥土染成紫色。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眱删鋵懸恢лp兵在寒夜出擊敵人的情景。在低沉的戰鼓聲中,將士們冒著嚴寒殺向敵軍。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睂懯貙⒃芑实酆裼?,臨危時誓死相報,英勇赴戰的決心。

全詩用奇麗的色彩點染戰斗的環境氣氛,表現了危城守將誓死報國的決心,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無題》簡析

本詩為李商隱愛情詩中的有代表性的名作。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睂懺诜饨ǘY法的重重阻礙下,男女二人難以相見的痛苦壓抑的心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執著的愛情在瀕于絕望中顯出了無比強大的力量。“絲”,雙關語,隱“相思”的“思”?!按盒Q”、“蠟炬”比喻精妙,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這兩句詩已成為描寫愛情的絕唱。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寫對女方的深刻體貼。咫尺天涯的距離,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線希望,都寫得深刻動人。

這首詩很典型地表現了在封建時代文人們那種隱秘難言的愛情生活的特點。

四、《天凈沙秋思》簡析

前三句全屬寫景,但又句句寫出游子的客愁和鄉思。“枯藤”一句寫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蒼老的樹木,烏鴉哀鳴,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無家可歸之意?!靶颉币痪渫瞥鲆环难盘耢o的畫面,與前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引動游子的鄉思。“古道”一句寫古道荒涼,西風驟起,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從側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為第一層。

最后兩句為第二層,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薄跋﹃枴本潼c出時間,并照應上文“昏”字?!皵嗄c”句直抒胸臆:游子遠離家鄉,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

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過眾多自然景物的羅列,就把濃重的深秋色彩,刻畫得淋漓盡致。因此,被后人稱贊為“秋思之祖”。

五、《山坡羊》簡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鄙鷦拥谋扔鳎怀隽松胶拥男蹅邀?,為全曲奠定了悲壯沉郁、氣勢雄渾豪放的感情基調。一條飽經歷史興衰的路,它喚起了作者的懷古之情。這不僅點明了題意,也飽含著感情色彩。

“望西都,意躊躕”。二句意味更深長。作者西望長安,這漢唐帝國的都城,對其歷史上的繁華興盛以及眼下的物是人非有著無限的感慨。這里隱隱約約透露出民族意識,即對漢民族強盛時期的追懷,思想感情極為復雜.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詩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由長安路而聯想到秦漢興亡,這是很自然的事。作者突出用了“傷心”二字,為這種不由自主的聯想平添無限蒼涼凄楚。明明是潼關懷古,卻把視野擴展到了潼關通往西都的路上,聯想到關中逃難的饑民,他們成群結隊,艱難地走在路上。作者并沒有正面寫到難民群,而是抽筆去寫此地往昔的興衰,不言更勝有言。秦皇漢武的宮殿樓閣、舞榭歌臺都蕩然無存了,所剩的只有眼下的一片蕭條。這里強調的仍然是歷史與現實的對照。

“興,目姓苦;亡,百姓苦!”作者從對歷史的認識和思考中,概括提煉出既樸素而又鮮明深刻的思想:興也好,亡也罷,受苦遭難的終究是黎民百姓。這是作者關心人民疾苦情愫的升華,問題樸實,卻十分尖銳;看似簡單,卻表現了作者極大的勇氣和膽識,它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無限深切的同情,對統治者無比強烈的憤慨。這是對全曲旨意一個十分警策、十分精辟的總結和概括。

六、關于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意境的教學建議

要引導學生分析詩歌意境,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詩歌教學應該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使他們的腦海再現詩歌的藝術形象,感情上與作者融為一體。教學起始,要創造條件,讓他們理解作者創作前的背景材料,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情因素。在分析時,教師要用真切感人的語言,豐富生動的表情再現詩歌的形象和意境,而不是干巴巴地去解詞釋句,證述證明。有些詩歌情在言表,可以直接感受和分析到;有些詩歌情在言內,披文亦可入情;有些詩歌情在言外,則要“知人論世”,弄清詩人寫詩的用意,從而把握詩歌的真情和真意。詩歌教學,對層次結構的分析相對要少些,以免影響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唐詩、宋詞、元曲聞名世界,是我國燦爛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等人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這節課我們學習唐朝古體詩兩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雁門太守行》,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教師先介紹詩歌的知識和特點,反復誦讀后,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此詩描繪了唐代邊地特有的風光、奇寒,抒發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雁門太守行》一開頭便點明戰爭的危急形勢:敵人兵臨城下大軍壓境,有如烏云重重壓下要把城墻摧垮。接著極力渲染戰場慘烈的氣氛:號角聲聲在秋風中回蕩,天寒霜重鼓聲不揚,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土地,在夜幕降臨時映出紫色的霞光。詩的末尾抒寫危城守將誓死報效朝廷的決心。

三、閱讀分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介紹詩歌的知識和特點。

(1)詩歌是與小說、散文、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抒發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發揮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詩歌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樂性。

詩歌的種類:就體裁方面分為舊體詩(包括詞、曲)和新詩。舊體詩包括古體詩和唐代以后的近體詩(律詩、絕句)。新詩有要求嚴格些的格律詩,有格律要求不嚴的、寫起來比較自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4

教學目標

1.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嘗試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教學重點

1.通過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了解空氣

2.質量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3.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教學準備

1.教師:指導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關系的資料;指導學生調查家庭成員的吸煙情況;準備有關吸煙危害性的資料。

2.學生:調查家庭成員吸煙情況;收集相關資料。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回答問題。

復習提問:呼吸運動是如何進行的?

導言: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空氣質量直接影響人的健康。

2.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2.1資料發布

2.1.1幾位學生上講臺發布所收集的有關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情況的資料,其余學生聆聽并對資料內容表示驚訝,產生觸動。

課前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信息,上課時指導學生發布這些信息。

2.1.2閱讀課本P52~53的資料分析,并分組討論問題。學生代表本組同學的意見,組內其他學生補充。

指導閱讀,組織并參與學生討論,分析、評價,給予鼓勵。

資料分析

2.1.4說出調查結果。通過交流分析,了解吸煙的危害。

課前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家庭成員的吸煙情況,為家長算筆吸煙帳。

引導學生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

分析資料,并質疑:吸煙危害健康,為什么有人還要吸煙呢?

小組成員闡明對吸煙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

2.1.5展示從報紙上剪貼的吸煙危害健康的資料,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2.2在教師的引導下交流,說出治理沙塵暴的對策。

出示沙塵暴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沙塵暴對人體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2.1結合肺內氣體交換的原理,理解煤氣中毒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識。

講述煤氣中毒的原理,加強學生的防范意識,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3.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閱讀并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疑惑。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探宄方案,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采集和測算空氣中塵埃粒子及探究方法

強化認識,進一步了解探究的方法和步驟。

展示探究步驟,提出在探究中應注意的事項。

小結和練習

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通過本節課所學習到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提高。討論如何完成課后練習。

課后探究

課后分組,小組成員分工采集和測算當地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并將結果進行公布和交流。

組織分工,強調活動的注意事項,參與交流,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

課后活動

到有關部門獲取有關當地空氣質量的資料,了解當地存在的空氣質量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進建議。

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5

教材分析

《三國鼎立》一課主要介紹國家從分裂到局部統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三國鼎立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必然結果,它的形成實現了幾個大范圍的局部統一,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這課內容為下一課學習“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因此“三國鼎立”揭開了中國大分裂和大融合的序幕,起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教材簡單介紹了兩次重要的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這兩次戰役與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果明確,脈絡清晰,易于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但是,這一歷史事件時空跨度較大,對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

學情分析

在學習《三國鼎立》前,學生已經了解到東漢末年宦官外戚專權導致皇權衰微,黃巾起義使東漢王朝名存實亡等情況,這些知識正是三國鼎立形成的背景之一。同時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過小說、電視電影、游戲了解了三國時期許多生動的故事,對三國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節都很熟悉,很容易進入歷史情境,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由于學生的認識能力還不高,容易把文學作品當成為真實的歷史,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文學作品和真實的歷史之間的區別。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背景、形成過程及其對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2、了解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過程中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官渡之戰與統一北方的關系、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系)以及相關歷史人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等。提高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復述能力,引導學生對歷史人物做出客觀合理的評價。

3、學會從書本(文字、數據、地圖)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學生比較、統計、識圖、分析能力。

(二)方法與過程

1、利用歷史教學插圖、視頻,直觀形象地了解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相關史實。

2、學習從各種途徑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講述有關三國歷史的小故事。

3、層層設疑,分組討論。情境教學與問題探究式教學相結合。

4、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獲取有效信息。

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通過創設情景、史實辯析、講故事、討論戰爭勝敗原因、評價歷史人物、三國代表介紹本國經濟等方式,采用分組討論、探究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識的能力,并能得出簡單的結論,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歷史情境想象,使學生感受分裂割據時期混戰不斷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進而對今天的和平時期更加珍惜,認識到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通過對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中曹操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現象,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更好地體會這些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中所蘊含的大智慧。

3、通過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每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客觀條件,但是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主觀能動性也起重要作用。

4、通過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諸葛亮等關鍵人物作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我國歷史進步所起的主要作用。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掌握其是否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這一重要標準。

5、通過歷史史實和《三國演義》的對比,了解文學描寫和歷史真實之間的不同,提高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文藝創作的分辨能力,培養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學難點

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影片情境,導入新課(約5分鐘)

播放課件視頻《三國》片段,把學生帶入三國亂世這一情境,激發學生對于新課的興趣。(教師提問:這部電視劇叫什么?其中的三國是哪三個國家?大家知道三國有哪些著名人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閱讀教材102頁方框里的文字。)

(板書:第18課三國鼎立)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約30分鐘)

1、我們要探究三國時期的歷史,就得首先從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說起。

剛才大家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得知,東漢末年,群雄并起,他們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長期混戰。刀槍劍戟帶給人民無盡的災難和痛苦,同時也使北方的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口集中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了“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渴望早日結束戰亂,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那么,是誰順應人民的愿望,結束了北方戰亂局面呢?下面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閱讀教材102頁“官渡之戰”大字部分的內容。

(板書:一、官渡之戰)

2、通過閱讀教材,我們知道,這個人是曹操。(課件顯示曹操圖像及詩作)曹操能謀善斷,很有眼光,以統一天下為已任,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睆倪@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曹操懷有雄心壯志,統一天下是他遠大的政治抱負。

3、曹操要統一天下,必先統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軍閥中,實力最雄厚的是誰?對,是袁紹。(課件顯示《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混戰》地圖)在當時北方有兩個最主要的軍事勢力,其中實力最雄厚的是袁紹,其次是曹操。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曹操的勢力不斷發展壯大。

那曹操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對,大家通過閱讀教材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獎勵農耕(課件分點顯示)。

隨著曹操勢力的壯大,兩強相遇,定要一決高下。曹操與袁紹展開了一次決戰,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課件顯示《官渡之戰形勢圖》)下面大家一起來完成一下這個表格。(課件顯示表格)

官渡之戰交戰雙方交戰時間交戰地點兵力對比交戰結果6、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大家結合教材103頁上方的小字,一起來思考一下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的原因。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總結。

7、官渡之戰以后,曹操陸續消滅了袁紹的殘余力量,又陸續地消滅了一些軍閥,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可以說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我們前面提到了,曹操的政治抱負是什么?對,是統一天下。那么接下來,毫無疑問,曹操大軍就要向南方進發了。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閱讀教材“赤壁之戰”下方大字部分內容。

(板書:二、赤壁之戰)

8、我們通過閱讀教材知道,這時的南方有兩股勢力有所發展。一個是割據江東的孫權,一個是依附于荊州的劉備。江東孫權統治比較穩固。依附于荊州的劉備,自稱是東漢皇族的后裔,在軍閥混戰中,不甘寄人籬下。他聽說諸葛亮有安邦定國之策、濟世安民之術,便請他出來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了臥龍先生精彩的“隆中對”。大家一起來看教材104頁左上方的圖片。

9、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力量不斷地壯大。208年,曹操率領二十多萬大軍南下,想要統一天下。孫權、劉備組成五萬聯軍,在赤壁與曹軍展開決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接下來,與官渡之戰一樣,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表格。(課件顯示表格)

赤壁之戰交戰雙方交戰時間交戰地點兵力對比交戰結果10、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兩次戰爭的主角都是曹操,卻出現了不同的結局。那么赤壁之戰中軍事上居于優勢的曹操為什么會失敗?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總結。(引導學生分析曹軍的失敗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互作用的結果,而必然性占據主導地位,是導致曹軍大敗的主要原因。但實際上最根本原因的是當時統一的客觀條件尚未成熟。)

11、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赤壁之戰后,三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新變化。曹操退守到黃河流域一帶,不敢再輕易南下。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乘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又向西進占四川。這樣,三個軍閥的勢力相當,誰也打敗不了誰,但又都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這樣就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大家用兩分鐘的時間閱讀教材“三國鼎立的形成”下面大字部分的內容,包括地圖,之后我們一起完成下面的表格。(課件顯示三國鼎立形勢圖及表格)

(板書:三、三國鼎立的形成)

政權名稱時間創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吳???17、三國鼎立局面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一個過渡階段。并存的三個政權,為了戰勝對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和發展生產。(請三個組學生分別介紹三國經濟恢復、發展的情況)

(特別強調:三國時哪一政權和臺灣有往來?這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數臺獨分子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要同這種分裂行為作斗爭。)

提出思考問題:你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三國鼎立的局面相對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局面,是實現了幾個大范圍的局部統一,因此是歷史的一大進步。我們知道在三國鼎立時期的相對穩定形勢下,各國的經濟都有所發展。所以,三國時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機的時代。這為日后的統一準備了物質條件。

課堂小結,承前啟后(約2分鐘)

總結: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分裂只是暫時的。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最后究竟是誰獨霸天下,問鼎九州呢?欲知后事如何,竊聽下回分解。

四、課堂練習(約3分鐘)

(一)選擇題

決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的戰役是()

A.官渡之戰B.牧野之戰C.赤壁之戰D.長平之戰

(二)思考探究

我們已經學完了本課,課后大家可以再看看三國時期的相關影視作品或者是小說,思考一下文學作品與歷史真實有何異同?

五、課外實踐活動

舉辦三國歷史故事會。學生準備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三國人物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第18課三國鼎立

一、官渡之戰

二、赤壁之戰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6

《金屬材料》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金屬材料等具體事例,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2)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知道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價格、資源、回收等;

(3)認識合金,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廣泛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質的觀念。

(3)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別物質的變化。

教學工具

投影儀、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金屬制品的掛圖(如飛機、坦克、輪船等)、鐵架臺(帶鐵圈)、鐵片、酒精燈、綠豆粒大小的焊錫、錫、鉛、火柴等

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展示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和金屬制品的圖片(如飛機、坦克、輪船等)。

介紹:以上這些實物或圖片中的物質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

設問:看到這些實物或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發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屬與人類的生活、生產關系密切。

2.感到金屬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們是由什么金屬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東西根據什么選用金屬。

[新課引入]通過大家剛才的發言,可以看出大家對金屬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也對它們很感興趣,當然也有很多疑問。本單元我們就來學習金屬和金屬材料。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7

1.光(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質中傳播比在空氣中傳播都要慢

2.15℃的空氣中聲速:340m/s,振動發聲,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一般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水的沸點:100℃,冰的熔點O℃,

水的比熱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說明時可取10N/Kg

5.一個標準大氣壓=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幾個電壓值:1節干電池1.5V,一只鉛蓄電池2V。照明電路電壓220V,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時(kwh)=3.6×106J。

8.常見小功率用電器:電燈、電視、冰箱、電風扇;常見大功率用電器:空調、電磁爐、電飯堡、微波爐、電烙鐵。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8

一、教材說明、分析:

本篇課文為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本節課的講授內容是第二課時的內容,著重講授"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該篇作為魯迅的短篇小說名篇,具備了寫作賦形思維訓練中"起、承、轉、合"的寫作思路,作為短篇小說的典范之作。該課書首先要求學生進一步掌握小說的相關知識及對小說的簡單鑒賞分析,學會并力求掌握從人物分析推知小說主題的鑒賞原則,再通過后面幾課的學習,構建小說鑒賞的基本框架,具備小說鑒賞的基本能力,為以后學習、鑒賞,乃至創作小說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該篇小說中多次用到"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熟練掌握這兩種手法對于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勢必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小說的基本知識。

(2)情感目標: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感情。

(3)重點: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

(4)難點:從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題的思維訓練。"重復"、"對比"手法在實際寫

三、程序設計說明:

1、回憶舊知識,導入新課:

問題1:我所認識的魯迅。(幻燈展示)

問題2:什么是小說?小說鑒賞應注意些什么?(幻燈展示)

2、點明學習目標和重點,進入新課。

3、講解"重復"和"對比"的含義。(不要求學生背下來)

重復: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意思、情調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構、構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對比: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意思、情調相反、相對、相背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構、構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4、找出《故鄉》中運用反復與對比的地方。(看前四個自然段)

問題3:前三個自然段分別講什么?

問題4:"我初到故鄉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師示范分析圖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復、對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學生獨立完成。)

問題5:試根據剛才的分析方法自己從文中選取材料分析"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做針對性指導)(旨在讓學生獨立體會、理解重復、對比手法。)

5、檢查、實際操作:問題7:請根據自己的

體會,自選內容,運用"重復"、"對比"手法寫幾句話(可以運用其中一種或兩種綜合運用)。(教師巡回指導、點評)

6、小結:通過上面的講解分析和操作,我們了解了重復和對比手法的正確運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達效果,關鍵是在運用時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體立意和主題內涵,選擇好要運用的材料對象的本質和主題內涵的相關、相似或相反、相對。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并在運用中仔細揣摩、體會。

7、作業布置:(旨在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運用能力。)

分析下面這一幅對聯中重復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9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具體情景中二次函數的意義,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數的一般形式.

2.能夠表示簡單變量之間的二次函數關系式,并能根據實際問題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分析和建立兩個變量之間的二次函數關系的過程,進一步體驗如何用數學的方法描述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情感態度】

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二次函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在實際問題中,會寫簡單變量之間的二次函數關系式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1.教材P2“動腦筋”中的兩個問題:矩形植物園的面積S(2)與相鄰于圍墻面的每一面墻的長度x()的關系式是S=-2x2+100x,(0<x<50);電腦價格(元)與平均降價率x的關系式是=6000x2-12000x+6000,(0<x<1).它們有什么共同點?一般形式是=ax2+bx+c(a,b,c為常數,a≠0)這樣的函數可以叫做什么函數?二次函數.<p="">

2.對于實際問題中的二次函數,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否會有一些限制呢?有.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二次函數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在上述學生回答后,教師給出二次函數的定義:一般地,形如=ax2+bx+c(a,

b,c是常數,a≠0)的函數,叫做二次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a,b,c分別是函數解析式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

注意:①二次函數中二次項系數不能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數中各項系數時,要連同符號一起指出.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4、能舉例說明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5、能用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解釋簡單的現象.

6、通過演示實驗、生活中的現象歸納和總結,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想象、歸納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首先在學生學過的功的知識的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嚴密性.這是因為初中只要求學生對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教材列舉了風、流水等能夠做功,以便使學生對運動物體具有能量形成比較清楚的具體印象,同時也為講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埋下伏筆.由此引出了動能的概念,用實驗說明動能的大小跟速度、質量的關系,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勢能的教學也是從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勢能概念,再由實驗或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學習勢能的大小的決定因素.最后,教材給出了機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動能、勢能、機械能的單位和功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議

對于能量的引入,可以從一些涉及能量的詞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再聯系做功的知識,列舉實例如課本上的實例和演示小實驗.

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列舉運動物體能做功的現象,并分析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點,進而得出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是動能的結論.進一步用實驗或多媒體資料發現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并進而用學到的知識,即動能定義、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來分析和解釋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

對于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學習,也用同樣的方法,可以設計與動能相同的學習框架,讓學生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習,同時學生可以加深體驗學習物理的方法和感覺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對于機械能的學習,可以用學生閱讀課本或提供給學生的閱讀材料,教師進行總結,注意要用聯系實際的事例使學生能夠分析機械能的實際問題,并理解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中“統稱”的含義.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節動能和勢能

【課題】動能和勢能

【重點和難點分析】動能和勢能概念的建立.重力勢能概念建立:由于實際看到的下落物體做功都表現為有速度的物體的做功,所以在建立重力勢能概念時,要強化能夠做功的物體就有能量.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由于能量和做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聯系,所以通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由功和能的關系理解能量的概念.提供學生思考的問題有:怎樣才算做功了;功的必要條件和單位;分析具體實例引入能量的概念.

實驗:演示鋼球從斜面上滾下,在水平面上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一段距離,學生分析在碰撞過程中,做功的情況.由分析結果“鋼球對木塊做了功”引出能量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可見在物理學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聯系,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一個物體能做的功越多,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2,新授課:動能

1),動能概念的建立

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實例:風吹動帆船航行,空氣對帆船做了功;急流的河水把石頭沖走,水對石頭做了功,運動的鋼球打在木塊上,把木塊推走,鋼球對木塊做了功.

利用板圖幫助學生找到不同現象的共性的內容:運動的物體能夠做功,我們把它們所具有的能量稱為“動能”.

從板圖上,學生應當能夠總結出“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量稱為動能”.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由學生總結結論,也可以教師幫助學生逐步的尋求共同點,得到結論.

2),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

實驗步驟1:讓同一個鋼球在斜面的不同位置上滾下,觀察小球撞擊木塊的現象,并分析得到的結論.

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要思考的問題:鋼球先后從不同高度處滾下的原因;撞擊距離的遠近說明了什么;做功多少說明了什么;實驗結論.

分析過程:同一個鋼球,原來的位置越高,滾到斜面下端時的速度越大,把木塊推得越遠,做的功越多,說明具有的動能越大,所以動能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

實驗步驟2:觀察鋼球和木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滾下,撞到平面上的木塊發生的現象,并分析實驗的結論.

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思考的問題:鋼球和木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滾下的原因;撞擊木塊的遠近說明了什么;做功多少說明了什么;實驗結論.

分析過程:鋼球和木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滾下,到達斜面底部時速度相同,鋼球的質量大,把木塊推得遠,做功多,具有動能大,所以動能的大小還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綜上所述:物體的動能大小和物體的質量、運動速度有關.

3,新授課:勢能

1),力勢能概念的建立及其大小的決定因素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重錘具有做功能力,因而具有能量:重錘被舉高,當下落時,能夠把木樁打入地里,對木樁做功,所以它因能夠做功而具有能量,我們把這種能量稱為重力勢能.

學生列舉生活中存在重力勢能的實例.并結合實例分析出物體和地面有高度差就有重力勢能(可以讓學生知道我們都是以地面為參考,來分析重力勢能的)

學生從實例中分析重力勢能的大小的決定因素,并結合實際現象分析是否有重力勢能、重力勢能大小比較、重力勢能的變化三個方面的問題.

2),彈性勢能概念的建立及其大小的決定因素

建議學習方法為學生閱讀,并回答問題:什么是彈性勢能;舉例說明物體具有彈性勢能可以做功;分析壓縮彈簧被放松而做功的實例;列舉并分析彈性勢能大小比較和彈性勢能變化的實例.

4,新授課:機械能

講清機械能上動能和勢能的統稱其中統稱的含義:表示動能和勢能都屬于機械能,即機械能有兩種表示方式:動能和勢能.一個物體既可以有動能也可以有勢能.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分析玩具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組織活動形式】學生小組

【活動方案參考】

1、觀察小車的傳動結構,在上緊發條時和松開發條時的情景;思考彈性勢能大小和做功多少的關系.

2、看看市場或超市中還有哪些上發條的小車.

3、觀察現在流行的兒童玩具靠什么發動的.

【評價】

1、材料全班共享.

2、寫出觀察和分析的過程報告.

3、從網上查找的資料,要列出學習過程清單.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1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言虛詞“而”“也”的用法。

2.發揮想像,再現美文的意境,體會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認識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心情及“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文意,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2.理解作者以“醉”寫“樂”的筆法。

課前準備

學生

1.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有關歐陽修的資料,對作者有所了解,并準備向同學介紹,與同學交流。

2.利用工具書讀準、讀順課文;讀懂課文大意,記下疑難。

教師

1.課文錄音;找好與文中描寫景致一致的醉翁亭風光圖片,準備投影或制作成課件。

2.制作幻燈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合作讀懂課文,熟練成誦;調動想像,感受自然美,再現文章意境美。

教學設計

導入課文

大屏幕展示教學圖片“太守之樂”或醉翁亭自然風景畫面,由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作者歐陽修。

學生介紹“我所知道的歐陽修”。

教師可補充介紹歐陽修為何號“六一居士”,調動學生興趣。

誦讀入境

1.小組合作學習(幻燈出示學習要求)

大聲自由誦讀,讀懂課文大意。

利用工具書和文下注釋,結合語境理解詞義。

小組解決同學們預習中的疑問,記錄下共同的疑難。

2.班級學習交流

提出小組的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3.自學效果檢查

強調文言實詞和重點句的釋義落實。(幻燈顯示檢查內容)

朗讀效果檢查??芍付ㄒ粋€小組朗讀,其余評價朗讀效果,教師加以點撥,指導朗讀。特別注意指導“也”“而”語氣,讀出它們的味道來。

“也”“而”朗讀指導、示范:

朗讀時要注意21個“也”語氣不盡相同。“也”大致表達了以下幾種語氣:

a.陳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環滁皆山也。”“瑯琊也。”

b.肯定(用于介紹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薄疤刈灾^也?!?/p>

c.感嘆(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間也?!薄暗弥亩⒅埔??!?/p>

朗讀時,應通過上述語氣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到“也”字后面應有較長的停頓。

朗讀時還要注意25個“而”字,讀時應分辨輕重。

一般來說,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薄叭酥獜奶赜味鴺?,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p>

凡作為連接詞語的“而”和有調整音節作用的“而”,則可以輕讀。如:“朝而往,暮而歸?!?/p>

此外,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句式,讀時節奏要富于變化,悅耳動聽。

放課文錄音帶,學生跟朗讀錄音揣摩體會練習朗讀。

全班齊讀,感知課文。

賞景入境

《醉翁亭記》記山記水記游,山水美景醉了作者,千百年來,也醉了讀者。

以下由教師引導多角度多方位地賞析文章的寫景美。

1.教師用現代漢語抒情地朗讀改寫后的文中寫景句,學生將原文讀出來,強化對課文重點寫景句的記憶。

2.欣賞美景,進入佳境。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品味文字,調動想像,想像山、水、亭的色、聲、形,想像醉翁亭的`四季景色,想像滁人的游宴情景,合作繪醉翁亭美景,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說明,再現文中美景。(可按段落為單位分配任務到各小組)

各小組代表投影展示圖畫,并聯系課文寫景文字對構思加以說明,全體學生對照課文朗讀。

布置作業

誦讀課文,熟讀優美的寫景佳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抓住文眼“樂”字,理解作者的“醉”與“樂”,認識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心情及“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深層感受文章寫景的意境美、作者的情懷美。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詩情畫意,秀麗多姿,《醉翁亭記》以它獨特綺麗的風光給了我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它的一幅幅藝術畫面讓我們賞心悅目,這其中,浸潤著作者濃濃的情感。

要求學生找出貫穿全文主線,表現作者情感的一個字(“樂”)

引導學生回顧寫景畫面,根據課文內容,將寫景與作者“樂”的情感連綴起來

板書:

山水樂

四時樂

樂游宴樂

太守樂

“一切景語皆情語”。課文的感情脈絡是一個“樂”字,它像一根彩線連綴起各幅畫面。

圍繞“樂”字,學生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1.文中寫出了誰“樂”?

明確:太守樂,眾賓樂,滁人樂。

2.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明確:太守的山水之樂、宴酣之樂。

眾賓客:從太守游而樂。

3.文中怎樣寫滁州百姓之樂?

明確:“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

4.你從滁州百姓之樂中間有沒有感受到太守之樂?如何理解太守的“樂其樂”?

滁人歡樂情形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俺擞巍庇懈杪暫秃魬暎欣先撕⒆樱傩张d高采烈出游,可見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為此而樂,能與民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板書:與民同樂

感受作者情懷美

討論:作者自號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與“樂”之間有什么聯系?

明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縱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與“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是為了寫“樂”。

本文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貶為滁州太守時寫的。被貶為滁州太守后,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心情郁悶,可是卻以寬厚仁愛之心“與民同樂”,他的志趣和情懷是美麗的,為后人所崇拜景仰?,F在,在醉翁亭就有那么一副對聯寫道:“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可見他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知音。

自由誦讀,感受作者情懷

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2

教學目標:1、理解溫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重、難點:1、設計測溫度的儀器(溫度計) 2、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學器材:燒杯、冷熱水、溫度計、體溫計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欣賞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問題:你知道物質有幾種狀態嗎?這些狀態如何轉化?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學生猜想)

教師:剛才有同學說“溫度”(熱),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有關溫度的知識 → 溫度計

二、 進行新課: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1)、試驗:課本70頁試驗:圖4.4-1示

結論:人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溫度往往不可靠, 必須采取其他較好的辦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較好的判斷出這哪杯水的溫度比較高?

學生結論〔 …… 〕

2、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儀器

實物觀察……各種溫度計

結構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分類:實驗室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實物、錄像觀察)

3、攝氏溫度:字母C代表攝氏溫度 ℃是攝氏溫度的單位,讀做攝氏度;

它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零攝氏度,

把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負數表示

例:37℃讀作37攝氏度 -45℃讀做零下45攝氏度

4、體溫計: ○1 結構、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實驗用溫度計的使用:

探究:怎樣使用?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總結:(1)使用前 觀察量程……所測溫度不能超過或低于量程

認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數值

(2)使用時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繼續留在被

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讓學生讀數,把結果寫出來)……單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溫度計的使用方面,按課本要求讓學生進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驟總結并進行板書。

可以對幾種溫度計進行對比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3

教學目標:

1.情節的把握;

2.語言、心理、外貌等刻畫人物的方法;

3.了解小說的特點并理解文章主題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人物,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的關系。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要點】人物與主題

一、課文中寫了故鄉哪些人,主要寫了誰?

如果說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怎樣的心情?)或者天氣的影響(怎樣的天氣?),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閨土楊二嫂水生宏兒母親我

二、我們先來看看二十年后的閏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寫

少年閏土中年閏土

外貌淳樸天真、可親可愛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

動作語態聰明勇敢、活潑開朗遲疑麻木、痛苦難言

對“我”的態度情真意切親密無間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的態度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將希望寄托神靈

2、變化原因

社會的: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勵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階級的: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臺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結論:閏土是在生活重壓下艱難地掙扎著的中國勞苦民眾的代表。

三、楊二嫂:

外貌:西施圓規”

職業與性格:美貌招生意無業潑悍、放肆、尖刻、自私

結論:楊二嫂是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現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著別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義

(1)敘述者線索人物——--小說真實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樣——悲哀憤怒別離希望

(3)怎樣對待閏土——悲哀中同情遺憾中關注

結論:追求新生活,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丑陋;為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五、“我”母親:

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家產,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兒:

20年前的閏土和“我”,20年后,或許不會再成為今天的閏土我;對他來說,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結論:

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薄M?/p>

板書:

悲(對比)變——農村破敗人際隔膜

教后反思:

欣賞小說,要學會分析人物,因為人物是小說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時,不妨寫一寫人物小傳,這是一個從整體感知到局部分解,再從局部分解到整體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有助于進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說中的人物才會成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閱讀小說才有可能成為個性化的閱讀。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4

教學目標:

1、識記文言字詞及文學常識。

2、品讀課文,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

3、領會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走進本單元,我們在一篇篇文質兼美的古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養分,一個個富有人格魅力的古代文人墨客鮮活地站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崇敬萬分:陳涉不甘心受剝削命運的“鴻鵠之志”,柳宗元對民生疾苦的悲憫情懷,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襟,陶淵明對安定平等社會的向往。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從這篇美文中體會失意時的他表現出的曠達的情懷。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字音和停頓,必要時再書上做標注。

2.教師出示本科字詞投影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

教師強調重點

滁()壑()瑯琊()潺()釀()

輒()暝()傴僂()洌()蔌()

射者中()弈()觥籌()翳()晦()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同桌各讀課文一遍,相互糾正讀音錯誤。

5.全班齊讀,要求讀出節奏和停頓。

三、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1.學生結合頁下注釋和工具書自行疏通文意,劃出不解之處。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組內互助解疑。

3.組內無法解決的疑問,全班交流解決。

4.生一人一句翻譯全文,師生同為譯者糾錯。

四、自學交流一:走近醉翁亭,感受景物之美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因而醉翁亭秀麗的景色在作者的筆下充滿了詩情畫意。劃出文中描繪美景的句子,大聲朗讀。

明確;要讀出醉翁的欣喜、熱愛之情。

學生朗讀、交流、評價。

2.選擇其中的一幅畫面,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對這些自然美景加以形象的描述,并給畫面加一個小標題。

學生交流、評價。

五、自學交流二:小組合作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互相交流完成下列問題。(時間5分鐘)

1、在美景中,作者到底都在“樂”些什么呢?在文中畫出表現作者之樂的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學生看書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交流明確:

除山水之樂外,滁人游樂,太守游樂,太守與游人“同其樂”。

2、結合本文的創作背景,你是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醉”與“樂”呢?本文的主旨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寫“山水之樂”,表現的是歐陽修的寄托,雖然遭受貶謫,但能排除政治失意的悲憤,從山水之中自得其樂。寫游人之樂,表現的`是歐陽修的政績,滁人游樂是由于生活安定,太守游樂是由于政務清閑。寫太守與游人“同其樂”,表現的是歐陽修的理想??梢姡髡咝蕾p山間美麗的景色,與賓客喝酒游戲,對游人的快樂感到高興,都表現出他的樂趣在于:把滁州治理好,讓人民過上和平快樂的生活。這正是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美點尋蹤,當堂達標。

學生仿照例句探尋本文的美點所在。

例句:美在自然景物呈現的優美的意境,看那山水相映、晦明變化、四季變幻、禽鳥和鳴。

引導學生從語言、結構、表現手法以及表現的情懷等方面展開探尋交流。

七、背誦課文。

學生在充分感受到作品美之所在后,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課文。

八、作業布置。

歐陽修的人生態度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遷客騷人”有何不同?歐陽修的人生態度對你有何啟發?

教后反思:學生不同學習體驗的碰撞、沖突、認同,引發學生反思不和諧的原因,激起進一步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學過程中,既充分尊重他們的興趣、體驗和想法,也注意調和學生的獨特體驗與課文文本的價值取向之間的矛盾,以一定價值取向的文本積極地影響學生的個人情感,學生最終認識到歐陽修是為“山水之樂”和“百姓之樂”而醉,也就理解了他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5

復習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

文。

2.學會所學的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3.會用娓娓動聽、身臨其境造句。

4.鞏固練習1中的題目。

5.復習例文《我的班主任》,學習寫老師關心自己的

一兩件事。

復習重點:

1.生字詞語。

2.背誦《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正確默寫《古

詩兩首》。

3.學習寫老師關心自己的一兩件事。

復習時間:二教時

復習過程:

一、字

1.認讀每篇課文后面的生字。

2.改錯別字:

①投影出示練習1第2題,指導學生復習。

②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第8頁第三題。

二、詞

1.認讀課后習題3的詞語。

2.有選擇地聽寫課后詞語。

芬芳洋溢飽覽浩瀚胸襟溫馨鄰近茂盛教誨

3.在括號里填上著、了、過。(練習1第3題)

三、造句

1.指名說說娓娓動聽、身臨其境的意思。

2.讀讀第13頁第4題的兩個句子。

3.指名口頭造句,教師評議。

4.學生書面造句。

四、標點符號(書名號的用法)

1.教師強調一下書名號的幾種用法。

2.復習練習1第4題。

五、復習《古詩兩首》

1.指名背誦。

2.正確默寫。

3.解釋帶點的詞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①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②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六、背誦。

1.朗讀并背誦《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2.按課文內容填空:

()明亮的(),去發現()的挺拔,松柏

的()。

用()的色彩,去描繪果園的豐收,()的

()。

七、作文。

1.讀例文《我的班主任》,注意寫好老師關心自己的一

兩件事的幾點要求。

2.寫老師關心自己的一兩件事。(見學生各自的作文)

八、課外作業。(見練習卷)

單元練習一姓名

一、看拼音,寫詞語。

fenfangyangyibaolanhaohanxiongjin

()()()()()

aoshengzirunjiaohui

()()()()()

二、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1.小華再教室里認真復習工課。()()

2.休息了一個暑假,同學們又從新回到校圓。()()

3.我們的同學人人真惜時間,個個尊守紀律。()()

三、造句。

1.娓娓動聽--

2.身臨其境--

四、默寫古詩。

石灰吟墨梅

,,

。。

,,

。。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明亮的

去發現的挺拔,松柏的。

用的色彩

去描繪果園的豐收,的。

六、作文:簡要寫出一位老師關心自己的一兩件事。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百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確的互化。

2.在學習互化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這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后面學習百分數的計算和應用打下基礎。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掌握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復習準備

1、課件出示復習題。

張宇跳繩個數是陳聰的1.37倍。

王志祥跳繩個數是陳聰的6/5.

劉星宇跳繩個數是陳聰的137.5%.

思考:這三個人誰跳得最多,怎么比較?

2.引入新課。

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進行統計和分析時,為了便于統計和比較,我們常用百分數表示一些數據。除了用百分數表示,還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以及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

二、活動(二)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1)回憶小數化分數的過程。

(2)小數要化成百分數,分母應是多少?怎樣使它的分母變成100呢?

三、活動(三)百分數化成小數

1、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數。

①小數化百分數分幾步進行?

②學生回答,教師板書:0.25=25/100=25%

③1.4怎樣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根據什么?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數化成百分數。

0.381.050.0553

⑤觀察例1的各小數,化成百分數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你所做的練習的各數是不是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這一變化符合什么?

⑥現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數化成百分數嗎?(口答)

2.50.7850.16

2、例2:把27%,135%,0.4%化成小數。

學生自己試做,學生總結方法

①說一說百分數化小數的方法。

②觀察百分數化成小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③把下面各百分數化成小數

15%80%3.5%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分析、歸納,誰能說一說百分數和小數怎樣互化?

四、鞏固與提高

1、P80“做一做”

2、練習十九的第2題

五、作業

練習十九的第1題

課后習題

練習十九的第1題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并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認識。

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查閱搜集資料的技能;表達與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材分析與建議

初中生在學習化學之前,對空氣和氧氣已有較為豐富的常識。這些是他們以前積累的知識,但從化學學習的角度來看,就顯得零碎、不夠深入。課前應了解學生有關的具體知識情況,以便從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出發,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外理教材及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

課的開始,建議除檢查學生對緒言重點內容的理解程度之外,還應檢查他們掌握的有關空氣常識的情況,以針對性的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

在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演示實驗時,不僅要使學生學習實驗操作步驟和操作技術,還要指導鍛煉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此外,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并把它推廣到其它實驗。即把驗證性的實驗改成探究性的實驗。先不把結果告訴學生,而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然后通過設計實驗來研究此問題,并逐漸的解開疑點,找出答案。

在通過實驗推斷空氣組成成分的基礎上,對于200年來,人類對空氣認識的歷史過程的教學,重點應放在:當時的科學家是怎樣進行科這研究的,應介紹他們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間的微小差異而做出判斷的唯物主義觀點和作風。使學生受到對任何事物都必須有一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育。同時也應敘述一下,從那時起,科學家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學研究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過講述空氣對人類的危害和對自然資源的破壞,介紹了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教師應該有意齊全的積累一些有關大氣污染事件的報道資料,尤其應對當地的環境污染情況作些調節器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有關大氣污染的防治可作為課外討論專題。

在講述過程中,也應介紹大氣的自凈作用。啟發學生在各自的崗位承擔起環保的義務。

對稀有氣體,通過簡史介紹,啟發學生科學研究新領域總是在不斷發展,科學思維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學習中適當發展求異思維,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產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紹稀有氣體的用途時,可以演示稀有氣體在放電管中的放電現象,以增另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本節課后,可介紹幾種元素符號,以分散元素一節的教學難點。

關于空氣成分的教學:

在知道空氣是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它氣體雜質組成的后,在本節中需注意,關于氧氣,將在下一節學習,氮氣將到高二學習,二氧化碳在本冊第五章學習,本節不做深入學習。

關于稀有氣體,要指出過去,人們認為這些氣體不和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曾叫它們“惰性氣體”,但科技的發展,例這種“惰性”也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有些稀有氣體也能和某些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聯系它的化學不活動性,介紹稀有氣體的用途。

關于污染的形成,介紹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整個大氣本身有自凈作用,但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雜質超過了大氣的自凈能力,就形成了污染。

教學設計示例

目的:

1.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

2.使學生認識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3.使學生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義。

4.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查閱搜集資料的技能;表達與交流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和才干的機會。

重點:增強環保意識。

課時:1課時

準備:

1.搜集資料

在本課前2~3周動員學生多方面搜集有關空氣的素材,包括課外讀物、科普書籍、雜志、報紙、照片、錄像、漫畫、實物等。例如:

課外讀物:環境知識讀本、關于空氣的知識、大氣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片:風景地的藍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氣、學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廠煙囪冒煙

雜志(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層空洞、水災等照片

漫畫:大氣污染的嚴重后果

剪報:某一期的《大氣質量周報》或《大氣質量日報》、大氣污染報道等

錄像:空氣、酸雨、保護臭氧層、溫室效應

2.課外預習和調查

結合搜集的素材,閱讀課文,查閱有關資料,為在課堂上介紹有關知識做準備。

3.課前活動(見學生頁)

(1)[觀察]煙氣觀測活動。

(2)[小實驗]哪兒的塵土多?

(3)[調查活動]交通流量與空氣質量的關系。

4.布置教學環境組織學生編寫環境墻報、圖片、漫畫、小論文等,布置教室。

教學過程:

1.引言

教師用簡明的語言說明本節課的意義及教學活動的方法。

2.觀看錄像《空氣》

3.課堂展示

學生按自選專題,根據課前的準備發言、討論(一人中心發言,其他人補充)。

4.討論(選擇以下部分題目討論)

●你愿意在樹林里還是愿意在室內活動?

●吸煙會不會污染空氣?

●焚燒樹葉、莊稼秸稈會不會污染空氣?

●有哪些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家庭最主要的空氣污染來自哪些活動?

●每天開窗通風換氣有什么好處?

●新裝修的居室有沒有刺激性氣味?

●你能為保護空氣質量做哪些事?

5.專題討論“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

6.課堂小結教師對學生發言及討論作必要的補充,鼓勵、表揚學生認真自學,積極探索,獨立思考、勤于實踐態度和方法。實驗的結果和結論并不重要,不要求有統一的結論,重要的是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及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7.布置作業指導舉辦關于大氣的環境專刊、演講比賽,組織野外活動、參觀等。

學生活動1:

煙氣觀測活動

在你居住地或學校附近有沒有高大的煙囪?這些煙囪每天冒煙嗎?冒幾次?什么時間冒?冒出什么顏色的煙?是鍋爐房的煙囪還是工廠的煙囪?如果是工廠的煙囪,這個工廠生產什么產品?記錄煙囪冒煙的時間,煙的顏色等。如果能把煙囪冒煙的景象拍攝下來,則更能說明問題。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8

教學目標

世界近代的文學藝術成就是世界近代社會生活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反映;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作品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發展的基本脈絡;這些代表人物能夠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善于觀察社會生活,自強不息,將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聯系

現代青年應該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所創造的文化成果,樹立正確的國際意識;應該像托爾斯泰那樣積極探索人生的意義,努力改造不合理社會;也要像梵高那樣關心窮人、嚴謹治學、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熱愛生活;還要像貝多芬那樣自尊自強、熱愛祖國、富于正義感列寧為什么稱贊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列夫?托爾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貝多芬和《英雄交響曲》。

教學難點托爾斯泰晚年對“平民化”道路的選擇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指出:歐美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導致激烈的社會變革,也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一時期,在文學藝術方面同樣涌現出許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列寧為什么稱贊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你知道托爾斯泰哪些文學代表作?它們在俄國歷起過什么作用?

2.梵高的人品怎樣?他的繪畫作品有什么藝術魅力?

3.貝多芬怎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哪一首樂曲標志著貝多芬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文學巨匠

★(課件展示相關圖片,再現歷史情境,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概念)

1.[設問自答]近代文學藝術方面為什么會涌現出許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一定的社會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基礎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會變革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2.[學生提取信息]列寧為什么稱贊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分層引導)

A.你知道托爾斯泰哪些文學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B.它們在俄國歷起過什么作用?(它們深刻反映了19世紀后期倒到20世紀初期俄羅斯社會不平等的現實,揭露了當時俄國社會的基本矛盾。)

C.托爾斯泰晚年為什么選擇“平民化”的道路?(他雖然出身于貴族家庭,卻耳聞目睹著社會中的貧困和不幸、國家的動蕩不安,所以立志探索人生的意義,尋找改造社會良方,走“平民化”的道路。)

美術名家

★(課件展示相關圖片,為學生的形象思維活動服務)

1.梵高的人品怎樣?(十分關心窮人,在逆境中依然執著地熱愛生活、踏實地追求繪畫藝術)

2.他的繪畫作品《向日葵》有什么藝術價值?(該畫用筆粗厚有力,色彩對比既單純又強烈,產生了艷麗、和諧、優雅的畫面效果,表達了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3.[課件演示梵高語錄]“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面這句話是真實的:老老實實是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鉆研,而不要投機取巧、嘩眾取寵。”這句話說明梵高的成功之路是怎么走出來的?(他不厭其煩地嚴肅鉆研,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

★教師指出:由于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所以他在世時,作品并不被看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梵高作品的價值卻越來越為人們認識。1987年,日本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以399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向日葵》,創下了當時世界油畫價格之最。

音樂家

1.哪一首樂曲標志著貝多芬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成熟?(《英雄交響曲》)

2.這首交響曲反映了哪一個重大的社會題材?(這首交響曲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表現出貝多芬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敬仰和對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獻給拿破侖,后因拿破侖稱帝,貝多芬才憤而涂掉拿破侖的名字,改寫成“為紀念一個偉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響曲”。)

課后小結

歐美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導致激烈的社會變革,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是文藝繁榮的先決條件。

板書

一、文學巨匠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二、美術名家

梵高《向日葵》

三、音樂家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1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

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如對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建立起“事物變化,內因是決定因素,外部因素是變化的條件”的對立統一的自然辯證觀。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前面所學的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將直接影響對本節內容的學習。

教材密切聯系上一節,引導學生聯想鹽溶液是否呈中性。并通過〔實驗3-1〕來回答這個問題,并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討論,鹽溶液的酸堿性與組成該鹽的酸或堿的強弱之間有什么關系?從而把鹽溶液的酸堿性與鹽的組成聯系起來,為分類討論鹽類的水解奠定了基礎。

在分類介紹鹽類的水解時,重點說明鹽類電離產生的弱酸或弱堿離子對水的電離平衡所產生的影響,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圖,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是本節教學重點。之后,教材提及強酸可堿鹽不水解,并簡單說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這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前兩類鹽水解的本質。關于弱酸弱堿鹽的水解,大綱沒有要求。

關于教材第二部分內容——鹽類水解的利用,大綱只要求A層次,但在具體討論鹽類水解的利用的實例時,往往涉及到鹽類水解的本質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通過分析,使學生鞏固并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教法建議

關于鹽類水解

本內容是對所學的電離理論、水的電離平衡、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學中注意引導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本節的有關問題。

1.關于鹽類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討論的形式。結合上一節知識,提出問題。將課本中的實驗改為探究實驗,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操作。

由實驗結果展開討論:

(1)為什么三種鹽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堿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和其實質是否相同呢?

從而使學生認識鹽溶液的酸堿性與鹽的組成之間的內在聯系。

2.鹽類水解的本質

以的水解為例,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強酸和弱堿所生成鹽的水解,說明鹽類水解的本質。

(1)提出問題:①在溶液中存在幾種電離?

②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

③為什么溶液顯酸性?

(2)分析討論:通過上述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運用電離理論和平衡移動原理展開討論,使學生理解由于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促使水的電離,使溶液中增大,從而使溶液呈酸性。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并引出鹽類水解的定義。

并運用這種分析方法,分析接下來的幾種鹽的水解。

與水電離的結合生成了弱電解質醋酸,使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逐漸增大,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結果,,因而溶液顯堿性。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分析時可利用圖3-10幫助學生理解,或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模擬鹽類水解的過程,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通過分析,總結出鹽類水解的一般規律:

誰弱誰水解:水解離子一定是鹽電離出來的弱離子(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誰強顯誰性:堿強顯堿性,酸強顯酸性。

都強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關于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l)找出鹽類組成中發生水解的離子,直接寫出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2)一般鹽類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產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氣體,也不發生分解,因此書寫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時一般不標“↓”或“↑”。為使學生明確這一點,可讓學生仔細觀察、溶于水時的現象。

(3)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離子方程式中一般用“”號。

(4)多元弱酸的鹽分步水解,第一步較容易發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難,水解時以第一步為主。

(5)安排適當的課內外練習,使學生能夠正確熟練地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關于鹽類水解的利用

包括兩個方面介紹。一是分析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二是討論鹽為水解知識的應用。

分析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通過對一系列分類實例的討論分析,鞏固和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一

課題:鹽類的水解

重點: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

難點: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和分析

九年級教案免費下載篇20

教學主題:

賞析古代白話小說之諷刺藝術

教學內容及分析:

本文主要內容是范進中舉前后主要人物范進的變化對比、胡屠戶對待范進的不同態度的敘寫,表現當時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社會的深遠影響,世態人情,揭示其腐朽。對比與夸張充分諷刺了人物與社會。

教學對象及特點:學生對科舉一知半解,主要是金榜題名等知識,前面學的《故鄉》提到過中舉,而對科舉的負面毒害了解不多。對小說三要素掌握較好,但獨立分析的能力較差,人物形象的刻畫方法基本濱握,對比手法在《故鄉》中能理解,在本文要讓學生能運用。諷刺手法藝術是小說的一種重要特色,要在閱讀與分析及表演中體會。

教學目標:

1、了解常識及基礎知識

2、理清情節概括大意,領會理解作者運用對比夸張諷刺刻畫人物形象。

3、充分認識到科舉制對知識分子的毒害和封建社會世態炎涼,珍愛當下美好。

教學重難點:

目標2、3

教學方法:

課件填表對比、賽讀與課本劇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人生三大幸事之一:金榜題名及相關的故事引入本課教學

二、預習展示

先讓學生展示,引導學生從二個方面展示:一是常識與生字生詞;二是主要內容即故事概括

三、整體感知

1、讓學生先速讀,再交流,再說一說

2、以中舉為線索,理清故事清節

四、賞析人物

側重于人物的夸張與對比的理解與運用

對比填表:范進胡屠戶

表格略

五、精彩重現

情節:范進中舉發瘋

先找出,個人讀,以小組為單位賽讀

此片斷課本劇表演以小組為單位比賽

六、類文拓展

練習冊《周進中舉》

七、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回顧重難點,放一放“電影”

2、寫一寫課后“讀讀寫寫”

楊柯

863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烘干设备-热泵烘干机_广东雄贵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官网]叛逆孩子管教_戒网瘾学校_全封闭问题青少年素质教育_新起点青少年特训学校 | 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伸缩器|伸缩接头|传力接头-河南伟创管道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棕刚玉_白刚玉_铝酸钙-锐石新材料| 运动木地板厂家,篮球场木地板品牌,体育场馆木地板安装 - 欧氏运动地板 | 银川美容培训-美睫美甲培训-彩妆纹绣培训-新娘化妆-学化妆-宁夏倍莱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脑钠肽-白介素4|白介素8试剂盒-研域(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苏州伊诺尔拆除公司_专业酒店厂房拆除_商场学校拆除_办公楼房屋拆除_家工装拆除拆旧 | 锂电池生产厂家-电动自行车航模无人机锂电池定制-世豹新能源 | 聚丙烯酰胺_厂家_价格-河南唐达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东信高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网站建设_企业网站定制-网站制作公司-阿凡达网络 | 知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ZiKeys.com)-品优低价、种类齐全、过程管理透明、速度快捷高效、放心服务,知企专家! | 菲希尔X射线测厚仪-菲希尔库伦法测厚仪-无锡骏展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耐磨焊丝,堆焊焊丝,耐磨药芯焊丝,碳化钨焊丝-北京耐默公司 | 高效节能电机_伺服主轴电机_铜转子电机_交流感应伺服电机_图片_型号_江苏智马科技有限公司 |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视觉检测系统-机器视觉系统-ccd检测系统-视觉控制器-视控一体机 -海克易邦 | 鄂泉泵业官网|(杭州、上海、全国畅销)大流量防汛排涝泵-LW立式排污泵 | 无轨电动平车_轨道平车_蓄电池电动平车★尽在新乡百特智能转运设备有限公司 | 丽陂特官网_手机信号屏蔽器_Wifi信号干扰器厂家_学校考场工厂会议室屏蔽仪 | 卧涛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申报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利申请 | WF2户外三防照明配电箱-BXD8050防爆防腐配电箱-浙江沃川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 水厂污泥地磅|污泥处理地磅厂家|地磅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升级改造|地磅自动称重系统维修-河南成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led显示屏,山东led全彩显示屏,山东LED小间距屏,临沂全彩电子屏-山东亚泰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 微水泥_硅藻泥_艺术涂料_艺术漆_艺术漆加盟-青岛泥之韵环保壁材 武汉EPS线条_EPS装饰线条_EPS构件_湖北博欧EPS线条厂家 | 丽陂特官网_手机信号屏蔽器_Wifi信号干扰器厂家_学校考场工厂会议室屏蔽仪 | 24位ADC|8位MCU-芯易德科技有限公司 | 厌氧工作站-通用型厌氧工作站-上海胜秋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开业庆典_舞龙舞狮_乔迁奠基仪式_开工仪式-神挚龙狮鼓乐文化传媒 | 苏州柯瑞德货架-仓库自动化改造解决方案 | 水压力传感器_数字压力传感器|佛山一众传感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 行业分析:提及郑州火车站附近真有 特殊按摩 ?2025实地踩坑指南 新手如何避坑不踩雷 | 高压无油空压机_无油水润滑空压机_水润滑无油螺杆空压机_无油空压机厂家-科普柯超滤(广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杜康白酒加盟_杜康酒代理_杜康酒招商加盟官网_杜康酒厂加盟总代理—杜康酒神全国运营中心 | 座椅式升降机_无障碍升降平台_残疾人升降平台-南京明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哈希PC1R1A,哈希CA9300,哈希SC4500-上海鑫嵩实业有限公司 | 德州网站制作 - 网站建设设计 - seo排名优化 -「两山建站」 | 镀锌钢格栅_热镀锌格栅板_钢格栅板_热镀锌钢格板-安平县昊泽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砂尘试验箱_淋雨试验房_冰水冲击试验箱_IPX9K淋雨试验箱_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骨密度仪-骨密度测定仪-超声骨密度仪-骨龄测定仪-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