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編寫的內容包括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板書設計、教具準備等幾個方面。好的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供大家參考。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2、通過圖形的放縮,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圖形的相似。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做了一張賀卡,準備母親節的時候送給媽媽們,這張賀卡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笑笑、淘氣、小斌分別在方格紙上畫了賀卡的示意圖,現在請同學們觀察誰畫的像。

1、出示圖。

2、觀察圖,同桌互相交流。

3、匯報。

4、小組討論:為什么同樣大小的賀卡,卻畫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而且有的像有的不像呢?他們是怎么畫的?

5、小組匯報

笑笑:我畫的圖,寬1厘米相當于實際的4厘米,長1、5厘米相當于實際的6厘米。

淘氣:卡片的長和寬的比是6:4、也就是3:2,所以,我畫的圖長和寬的比也是3:2。

小斌:只要長比寬長一些就行。

6、畫的圖的長和寬與原來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得出:只要長和寬都按相同的比(可以有兩個意思,一是圖中的長與實際的長的比和圖中的寬與實際的寬的比相等,二是圖中的長和寬的比與實際的長和寬的比相等)來畫,畫的圖才像。長方形畫成較小的長方形,首先可以量出原來的長和寬,再將它們的長和寬縮小相同的倍數,才能畫的像。

活動二、畫一畫

把下面的圖放大,比一比誰畫得像。

1、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小組內交流。

4、匯報,全班交流。

活動三、探究活動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匯報。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2

【使用說明】1、復習教材P124-P127頁,40分鐘時間完成預習學案

2、有余力的學生可在完成探究案中的部分內容。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結構特征并能靈活運用。

過程與方法:應用已學知識和方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公式推導引導學生發現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通過探索得到兩角差的余弦公式以及公式的靈活運用

【難點】兩角差余弦公式的推導過程

預習自學案

一、知識鏈接

1.寫出的三角函數線:

2.向量,的數量積,

①定義:

②坐標運算法則:

3.,,那么是否等于呢?

下面我們就探討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二、教材導讀

1.、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導思路

如圖,建立單位圓O

(1)利用單位圓上的三角函數線

又OM=OB+BM

=OB+CP

=OA_____+AP_____

=

從而得到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

如圖,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A()

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B()

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P()

點T()

AB與PT關系如何?

從而得到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平面向量的知識

用表示向量,

=(,)=(,)

則.=

設與的夾角為

①當時:

=

從而得出

②當時顯然此時已經不是向量的夾角,在范圍內,是向量夾角的補角.我們設夾角為,則+=

此時=

從而得出

2、兩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預習檢測

1.利用余弦公式計算的值.

2.怎樣求的值

你的疑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例1.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的值.

例2.已知,是第三象限角,求的值.

訓練案

一、基礎訓練題

1、

2、???????????

3、

二、綜合題

--------------------------------------------------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3

教學目標

1.把握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問題.

(1)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的思想;

(2)用方程的思想熟悉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與通項公式結合知三求二;

2.通過公式的靈活運用,進一步滲透方程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等價轉化的思想.

3.通過公式推導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嚴謹性的練習,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先用錯位相減法推出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而后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問題,并將通項公式與前項和公式結合解決問題,還要用錯位相減法求一些數列的前項和.

(2)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是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的推導與應用.公式的推導中蘊含了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分類討論思想,錯位相減法等),這些思想方法在其他數列求和問題中多有涉及,所以對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的要求,不單是要記住公式,更重要的是把握推導公式的方法.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是分情況討論的,在運用中要非凡注重和兩種情況.

教學建議

(1)本節內容分為兩課時,一節為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的推導與應用,一節為通項公式與前項和公式的綜合運用,另外應補充一節數列求和問題.

(2)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的推導是重點內容,引導學生觀察實例,發現規律,歸納總結,證實結論.

(3)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的推導的其他方法可以給出,提高學生學習的愛好.

(4)編擬例題時要全面,不要忽略的情況.

(5)通項公式與前項和公式的綜合運用涉及五個量,已知其中三個量可求另兩個量,但解指數方程難度大.

(6)補充可以化為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數列求和問題.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等比數列前項和的公式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把握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初步運用這一方法求一些數列的前項和.

(2)通過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猜想、分析、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3)通過教學進一步滲透從非凡到一般,再從一般到非凡的辯證觀點,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公式的推導及運用,難點是公式推導的思路.

教學用具

幻燈片,課件,電腦.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問題見教材第129頁)提出問題:(幻燈片)

二、新課講解:

記,式中有64項,后項與前項的比為公比2,當每一項都乘以2后,中間有62項是對應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

(板書)即,①

,②

②-①得即.

由此對于一般的等比數列,其前項和,如何化簡?

(板書)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

仿照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求和方法,等式兩邊應同乘以等比數列的公比,即

(板書)③兩端同乘以,得

④,

③-④得⑤,(提問學生如何處理,適時提醒學生注重的取值)

當時,由③可得(不必導出④,但當時設想不到)

當時,由⑤得.

于是

反思推導求和公式的方法——錯位相減法,可以求形如的數列的和,其中為等差數列,為等比數列.

(板書)例題:求和:.

設,其中為等差數列,為等比數列,公比為,利用錯位相減法求和.

解:,

兩端同乘以,得

,

兩式相減得

于是.

說明:錯位相減法實際上是把一個數列求和問題轉化為等比數列求和的問題.

公式其它應用問題注重對公比的分類討論即可.

三、小結:

1.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推導中蘊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公式的應用;

2.用錯位相減法求一些數列的前項和.

四、作業:略.

五、板書設計:

等比數列前項和公式例題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等方法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2、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培養學生猜想與驗證、觀察與概括的能力。

4、讓學生經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收獲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難點: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投影片、練習紙

三案設計:

學案

一、自學質疑

[探究任務一]比例的意義

1、投影出示幾組比,讓學生寫出各組的比值,

二、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案

一、回顧舊知、孕伏新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比的許多知識,說說你已經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識?

(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嗎?

2、師板書題目:

(1)4:520:25(2)0.6:0.31.8:0.9

(3)1/4:5/83:7.5(4)3:89:27

[評析:開門見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漸進,為新課做好準備。因為這些題目還要用到,所以不惜費時板書——有效的呈現方式]

二、絲絲入扣,深挖比例的意義

(一)認識意義

1、指名口答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寫上比值。

師問:你們有什么發現嗎?(三組比值相等,一組不等)

2、是啊,這種現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4:5=20:25

師:最后一組能用等號連接嗎?為什么?

數學中規定,像這樣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板書:比例)

[評析:通過口算求比值,不經意間學生就有了發現,有三組式子比值相等,一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有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像這樣做好新舊知識的完美銜接。]

3、同學們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內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義,學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點……)

4、那好,我們就先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觀察黑板上這些式子,你能說出什么叫比例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點板書:兩個比比值相等)

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板演: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學生議一議,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5、質疑:有三個比,他們的比值相等,能組成比例嗎?

[評析:比例的意義其實是一種規定,學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本環節讓學生先觀察,再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比例,學生都能說出比例意義的關鍵所在——兩個比且比值相等,教師再精簡語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概括能力的培養。在總結得出概念之后,教師沒有嘎然而止,而是繼續引導學生議一議,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認識比例,加深了學生對比例的內涵的理解。讓學生像一個數學家一樣真正經歷知識探索和形成的全過程,無時無刻不享受成功的快樂!]

(二)練習

1、投影出示例1,根據下表,先分別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和本數的比,再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明確:根據比例的意義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完成練習紙第1題。

一輛汽車上午4小時行駛了200千米,下午3小時行駛了150千米。

(1)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2)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的比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評析:這兩道練習題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又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環節,一學生對于“為什么”設計到了正反比例的知識,教師也不失時機予以評價,不但使該生興致勃勃,也引得其他學生投來艷羨的目光,生成地精彩!]

3、剛才我們先寫出了比,然后再寫出了比例,你覺得比和比例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引導學生歸納出:比例由兩個比組成,有四個數;比是一個比,有兩個數)

4、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板書出示:4:5

前項后項

(2)板書出示:4:5=20:25

內項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課件出示:4/5=20/25

[評析:由練習題中先寫比、再寫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區別,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稱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環環相扣、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5、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比例的意義及其各部分名稱,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律或者性質,大家有興趣嗎?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投影出示:

你能運用3、5、10、6這四個數,組成幾個等式嗎?(等號兩邊各兩個數)

2、獨立思考,并在作業本上寫一寫。

學生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機引導并板書:3×10=5×63:5=6:10

3:6=5:10

5:3=10:6

6:3=10:5……

3、引導發現規律

(1)還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嗎?(沒有,交換因數的位置還是一樣)

乘法算式只能寫一個,比例卻寫了這么多,這些比例一樣嗎?(不一樣,因為比值各不相同)

(2)那么,這些比例式中,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仔細觀察,你能發現比例的性質或規律嗎?

(3)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評析:“運用這四個數,你能組成幾個等式”,不同的學生寫出的算式各不相同,也會有多少之別,這里充分發揮交流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的思考都變成有用的教學資源。考慮到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會有困難,教師作了適當的引導,通過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橫向聯系,讓學生在變中尋不變,從而探究出性質。]

4、驗證猜想:

師:這是你的猜想,有了猜想還必須驗證。

(1)請看黑板上這幾個比例的內項的積與外項的積是不是相等?(學生進行驗證,紛紛表示內項積等于外項積)

(2)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師巡視指導。

師:有一位同學也寫了一個比例,他認為這個比例的內項積與外項積是不相等的,大家看看是什么原因?

板書:1/2∶1/8=2∶8

眾生沉思片刻,紛紛發現等式不成立。

生:1/2∶1/8=4,而2∶8=1/4,這兩個比不能組成比例。

師:看來剛才發現的規律前要加一個條件——在比例里(板書),這個規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評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們多方面驗證,從個別推廣到一般,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

5、思考4/5=20/25是那些數的乘積相等。課件顯示:交叉相乘。

6、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再驗證)

[及時總結評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而且可以讓他們感受創造的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尤其是教師的評價:科學家也是這樣研究問題的!更給了學生無上的榮耀!]

四、反饋提升

完成練習紙2、3、4

附練習紙:2、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并說說判斷的理由。

14:21和6:91.4:2和5:10

讓學生明確可以通過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兩個途徑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判斷下面哪一個比能與1/5:4組成比例。

①5:4②20:1

③1:20④5:1/4

4、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①1.5:3=():4

12:()=():5

[評析:習題的安排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第4題中第②題屬于開放題,答案不,意在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數學的“變”與“不變”的美妙與統一。]

五、課后留白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人高1.5米,影長2米;樹高3米,影長4米。

(1)人高和影長的比是()

樹高和影長的比是()

(2)人高和樹高的比是()

人影長和樹影長的比是()

你有什么發現?

為什么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兩個不同物體高度與其影長的比可以組成比例?請大家課后查找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數學服務于生活,在生活中能更好地檢驗數學學習的成色!“帶著問題離開教室”是新課程的理念,沒有完美的課堂,缺憾不失為一種美!]

六、全課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最后的機會仍然給學生,學生通過清晰的板書總結的很到位)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認識半圓形。

2.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3. 用不同的幾何圖形拼出圖形。

活動重點:

認識半圓形。

活動難點:

用幾何圖形拼出圖

活動準備:

ppt、幾何圖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發現了一張信封,我來看看信里說了什么。”

教師念信,“親愛的小朋友,我是圖形王國的國王,我邀請你們到我們圖形王國的國王,我邀請你們到我們圖形王國來玩,這兒有很多的漂亮的圖形,你們愿意來嗎”?

教師讓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教師坐在前面以開火車的形式來到圖形王國。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開火車到圖形王國”教師放映音樂《火車快飛》。

二、游戲: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到了,圖形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么有趣的東西。

1.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是什么?”

摸出正方形,問:“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請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總結:魔術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梯形的?

5.老師總結: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梯形:四條邊、四個角,上下兩條邊平平的、兩邊斜斜的,四個角還不一樣大,像滑梯一樣。

三、出示半圓

“小朋友們看一看,在圖形王國里有很多的西瓜,西瓜是什么形狀的,如果老師把西瓜切下來它變成什么形狀的呢。”

“是半圓形的,剛剛老師是橫著切的,現在老師要豎著切,看看是不是變成了半圓。”

“在生活中有哪些是半圓形呢?”

“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可以用風車拼出什么圖形呢”

出示ppt,風車轉動。

四、游戲:小動物找家

“小朋友們,圖形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么了?(“變”出四種小動物)小朋友們,你們看他是什么動物呀?

“咦!這三個小動物好像在哭,我們來問問它怎么了。“小狗、怎么啦?”

(教師模擬小動物的聲音)“我們找不到家,見不到媽媽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愿不愿意啊?”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

教師請一個小朋友在黑板上來拼出房子 。

小狗說,房子的身子是正方形的,屋頂是三角形的,門是長方形的,窗子是半圓和圓形的。”

五、游戲:誰的本領大

1.教師用魔法棒“變”出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圓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并數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么了?(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現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并數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2.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及數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六、操作練習

“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要拼出不同的圖案”

七、結束部分:

讓學生鞏固對四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圖形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說說它們是誰啊?”(讓小朋友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圖形王國里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6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猜想、比較、具體操作等數學活動,學會用計算器求一個銳角的三角函數值。

2.經歷利用三角函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過程,促進觀察、分析、歸納、交流等能力的發展。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豐富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激發學生繼續學習 的好奇 心,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測量建筑物的高度、測量江河的寬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往往要應用到三角函數知識。在上節課中已經學習了30°, 45°,60°角的三角函數值,可以進行一些特定情況下的計算,但是生活中的問題,僅僅依靠這三個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數值來解決是不可能的。本節課讓學生使用計算器求三角函數值,讓他們從繁重的計算中解脫出來,體驗發現并提 出問題、分析問題、探究解決方法直至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5歲左右,在這個階段,學生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發展趨勢,但在很大程度上,學生仍然要依靠具體的經驗材料和操作活動來理解抽象的邏輯關系。另外,計算器的使用可以極大減輕學生的負擔。因此,依據教材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輔以計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

學生自小學起就開始使用計算器,對計算器的操作比較熟悉。同時,在前面的課程中學生已經學習了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30°,45°,60°角的三角函數值以及與它們相關的簡單計算,具備了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和技能。

四、教學設計

(一)復習提問

1.梯子靠在墻 上,如果梯子與地面的夾角為60°,梯子的長度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墻的距離有幾米?

學生活動:根據題意,求出數值。

2.在生活中,梯子與地面的夾角總是60°嗎?

不是,可以出現各種角度,60°只是一種特殊現象。

圖1(二)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如圖1,當登山纜車的吊箱經過點A到達點B時,它走過了200 m。已知纜車的路線與平面的夾角為∠A=16 °,那么纜車垂直上升的距離是多少?

哪條線段代表纜車上升的垂直距離?

線段BC。

利用哪個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C?

在Rt△ABC中,BC=ABsin 16°,所以BC=200sin 16°。

你知道sin 16°是多少嗎?我們可以借助科學計算器求銳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數值。 那么,怎樣用科學計算器求三角函數呢?

用科學計算器求三角函數值,要用sin cos和tan鍵。教師活動:(1)展示下表;(2)按表口述,讓學生學會求sin16°的值。按鍵順序顯示結果sin 16°sin16=sin 16°=0275 637 355

學生活動:按表中所列順序求出sin 16°的值。

你能求出cos 42°,tan 85°和sin 72°38′25″的值嗎?

學生活動:類比求sin 16°的方法,通過猜想、討論、相互學習,利用計算器求相應的三角函數值(操作程序如下表):

按鍵順序顯示結果cos 42°cos42 =cos 42°=0743 144 825tan 85°tan85=tan 85°=11430 052 3sin 72°38′25″sin72D′M′S

38D′M′S2

5D′M′S=sin 72°38′25″→

0954 450 321

師:利用科學計算器解決本節一開始的問題。

生:BC=200sin 16°≈5212(m)。

說明: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用計算器求三角函數值的操作方法。

(三)想一想

師:在本節一開始的問題中,當纜車繼續由點B到達點D時,它又走過了 200 m,纜車由點B到達點D的行駛路線與 水平面的夾角為∠β=42°,由此你還能計算什么?

學生活動:(1)可以求出第二次上升的垂直距離DE,兩次上升的垂直距離之和,兩次經過的水平距離,等等。(2)互相補充并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函數的認識。

(四)隨堂練習

1.一個人由山底爬到山頂,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結果精確到0.1 m)。

2.如圖2,∠DAB=56°,∠CAB=50°,AB=20 m,求圖中避雷針CD的長度(結果精確到0.01 m)。

圖2圖3

(五)檢測

如圖3,物華大廈離小偉家60 m,小偉從自家的窗中眺望大廈,并測得大廈頂部的仰角是45°,而大廈底部的俯角是37°,求大廈的高度(結果精確到01 m)。

說明:在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要巡視指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學生的困難給予及時的指導。

(六)小結

學生談學習本節的感受,如本節課學習了哪些新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解決困難,等等。

(七)作業

1.用計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 32°;(2)cos 2453°;(3)sin 62°11′;(4)tan 39°39′39″。

圖42如圖4,為了測量一條河流的寬度,一測量員在河岸邊相距180 m的P,Q兩點分別測定對岸一棵樹T的位置,T在P的正南方向,在Q的南偏西50°的方向,求河寬(結果精確到1 m)。

五、教學反思

1.本節是學習用計算器求三角函數值并加以實際應用的內容,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三角函數知識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節課的知識點不是很多,但是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課堂,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 且在意志力、自信心和理性精神 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2.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幫助者,依據教材特點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出發,幫助學生取得了成功。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一、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二、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三、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8

教學內容:

分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代數問題的過程,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并學會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點:分配問題。

教學難點:正確說明分配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組織活動。

把4枝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幾種情況?

(1)學生思考各種放法。

(2)與同學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3)匯報交流情況。

學生口答說明,教師利用實物木棒或課件演示。

第一種放法;第二種放法;

第三種放法;第四種放法;

2.提出問題。

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文具盒里至少放進2枝鉛筆。為什么?

經過簡單交流,學生不難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個文具盒只放1枝鉛筆,最多放3枝,剩下1枝還要放進其中的一個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鉛筆放進同一個文具盒。

3.做一做。

7只鴿子飛回5個鴿舍,至少有2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舍里。為什么?

(1)說出想法。

如果每個鴿舍只飛進1只鴿子,最多飛回5只鴿子,剩下2只鴿子還要飛進其中的一個鴿舍或分別飛進其中的兩個鴿舍。所以至少有2只鴿子飛進同一個鴿舍。

(2)嘗試分析有幾種情況。

(3)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體會到,如果把各種情況都擺出來很復雜,也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找到數學方法來解決就方便了。

二、教學例2

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至少放進幾體書?

1.擺一擺,有幾種放法。

不難得出,總有一個抽屜至少放進3本。

2.說一說你的思維過程。

如果每個抽屜放2本,放了4本書。剩下的1本還要放進其中一個抽屜,所以至少有1個抽屜放進3本書。

3.如果一共有7本書會怎樣呢?9本呢?

(1)學生獨立思考,尋找結果。

(2)與同學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

(3)匯報結果,全班交流。

4.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過程嗎?你有什么發現?

5÷2=2……1(至少放3本)

7÷2=3……1(至少放4本)

9÷2=4……1(至少放5本)

說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數進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個抽屜至少放進的本數。

5.做一做

8只鴿子飛回3個鴿舍,至少有3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舍里。為什么?

想:每個鴿舍飛進2只鴿子,共飛進6只鴿子。剩下2只鴿子還要飛進其中的1個或2個鴿舍,所以,至少有3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舍里。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十二第2、4題。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9

康托爾指出:“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好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數學王國里遨游。我在教學《普查人口》一課時是這樣進行教學的。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更大數的計數單位和個級的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學會大數的讀法和寫法,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讀數的方法指導上。我讓學生認真地看書,看書后“說說大數的讀數的方法是什么?(四一班的問題)”學生似乎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無從下手。在老師的啟發下才逐步總結出讀數的方法,而且耗時也較長,占用了練習的時間。通過思索,

在四二班上課時,我改變了所提的問題:“你們發現今天這些大數的讀法與以前的學過的數的讀法有什么不同嗎?”學生們都紛紛舉起了手,其中一個學生說:“就是按個級的讀法讀,只需在讀完億級之后加個‘億’字,讀完萬級之后加個‘萬’字就行了。”另一個學生說:“以前學的數只有個級,而今天學的數,除了有個級外,還有萬級和億級。應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答案。在學生說出大數的讀法與之前所學的數的讀法的不同時,其實已經總結出大數的讀數方法。這樣就節約了不少的時間可用來練習,提高了課堂效率。此時,我深有感觸:讀懂教材,設計的有效的課堂問題是多么重要啊!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0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孩子的興趣。

①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3個蘋果)

②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3個減去一個,又是多少?

③引導幼兒說出加減法的含義以及3以內的加減法算式

二、復習5的組成

①讓幼兒回憶5可以分成幾和幾

②幼兒邊說教師邊往黑板上寫

三、出示直觀教具

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3個獅子(出示1個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2頭獅子(出示4個獅子圖片)

問①3頭獅子再添上2頭獅子是幾頭?

②為什么3+2=5?寫出算式3+2=5

③、可是開舞會的時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還剩幾只?

為什么5-2=3?寫算式5-2=3?

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馬表示加減法算式(方法同上)

四、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減法應用題

1.教師舉例,講清口述加減法應用題的要求

2.讓幼兒任意選一道5的加減法進行口述應用題

3.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對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啟發和幫助

五、玩“誰最快”游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減法)

2.教師出示加減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六、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減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

七、教師進行小結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2、掌握一位數除多位數,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商中間有0的一種情況;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

2、說出每個數中的0表示的數值。

(1)板書:39

請說出3和9各表示的意義。

(2)板書:0

請學生說出0表示的意義。

(3)在3和9的中間添上一個0,使39變成“309”,請同學說出0在這個位置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3頁例5。

(1)提問:哪個數和5相乘得0。

(2)列式計算:0÷5=0

(3)理解0÷5為什么等于0。

(4)結合算理說一說,0÷20÷8各得多少。

(5)總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2、學習教材第23頁例6中的(1)題。

(1)理解題意。根據題意可知,小明買了2套中國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錢,應該用除法計算,列式為208÷2

(2)板書:208÷2

(3)學生獨立完成筆算。

(4)展示學生筆算過程。

(5)觀察思考:為什么2除到被除數十位上的0時,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觀察學生的筆算,講清算理。

(7)自主回顧筆算過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

3、學習例6中的(2)題。

(1)板書:216÷2

(2)探究筆算方法。

筆算時,先用2去除被除數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夠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減去0還得1,最后被除數十位上的1與個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個位上寫8。

(3)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計算。

(1)獨立完成。

(2)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

(3)對學生計算中的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4)了解學生是怎樣驗算的。

2、病題門診。

(1)出示題。

(2)理順思維,觀察發現。

(3)說一說,這道題錯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學生板書并口述怎樣改正。

(5)說一說,做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維訓練

筆算:

(1)嘗試計算。

(2)質疑。問:為什么商中間要寫兩個0?(商中間應該商幾個0,就寫幾個0,不能只寫一個0)

五、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了數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的課程標準理念;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力求使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么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請你認真觀察圖后和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節,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信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解決問題,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解答。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嘗試計算。

2.小組交流。

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了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算法優化目的。)

4.解決問題。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后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口算。

3×25×46×730×250×46×70300×2500×46×700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上面這組算式,橫行、豎列分別有哪些規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發現。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3.數學游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規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然后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設計意圖創設游戲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靈活性。)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18頁的練習二第4、5、7、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2.培養學生比較、分析、類推的能力。

3.會將整萬的數改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4.會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億以內數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5.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1.重點: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能把整萬的數改寫用“萬”作單位的數。

2.難點:學會比較位數相同億以內數的大小。能正確地省略萬后面的尾數寫出它的近似數。

3.關鍵:以比較萬以內數為基礎,把個級比較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把生活中的某些鏡頭帶到學生面前,由果到因,讓學生體會“近似值”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學了怎樣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誰來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指名1、2個學生回答)

師讓學生自己完整的總結:首先要看數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數位就要從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較出來,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為止。如果數位不相同,就看哪一個數的數位多那個數就大。

2.復習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100000=110萬1210000=121萬720000=72萬

師:要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就要把萬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個“萬”字。

3.做一做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全班核對。

二、復習求近似數的方法

1.讓學生表演地球與太陽(課本例6)。

2.師:“大約130萬個”是一個什么數?

生:是一個大概數,近似數。

師:求一個近似數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萬1389000≈1390000=139萬

≈13000=13千=1389千

①師:我們要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應該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萬位,再看千位上的數是否滿5,不滿5就四舍,滿5就五入,然后在把萬后面的數改寫成零或加一個萬字。

②請同學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數又該怎么辦呢?

做練習15頁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請小組派代表來匯報。

生總結:省略哪一個數位上的數要先找出那個數位,然后看到右邊下一位是否滿5決定四舍五入,但必須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數位上的計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

1.第4題由師生對答哪些是近似數,哪些是準確數。

2.第5題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開火車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說明過程。

3.第7題由老師提示,講解題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對。投影校對,并讓學生提出質疑。

4.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拿學生的課本投影校對,并請學生說明理由。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說這節課的體會,并答解疑難問題。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數統計表的結構及能夠準確熟練地進行數據計算與表格填寫。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3.通過制統計表,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1.講述練習內容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這節課我們進行鞏固練習。

2.復習

讓學生觀察教材52頁例1統計表提問:制一張合格的統計表的步驟是什么?(要求邊看書邊討論,然后回答)

制復式統計表的步驟:

(1)設計“表頭”

(2)定縱橫欄目各需幾格

(3)畫表

(4)填寫數據(包括總計、合計)

(5)寫上名稱、制表日期

3.鞏固練習

在學生掌握復式統計表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出示練習十七第3題。

方法:指導做題,讓學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問:“各年級”和“全年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讓學生結合題目說一說制表的步驟。

4.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5題。

方法:獨立完成。然后讓學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計數填寫的位置,全班齊練。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4題。

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審題,抓住關鍵詞語,弄清數量關系,正確列出算式,準確計算。在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差后,發現普通的問題要統一糾正。

5.深化練習

練習十一第6題,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師提示引導,學生試做。

教師引導,表中各班占總數的百分幾中的總數指的是誰平均每人植樹的棵數又是什么意思?學生試做后講評。

6.全課總結

有關統計部分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廣,因此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同學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7.作業(補充)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

掛圖、數字卡片。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大家一進校園就會看到花壇里盛開著美麗的鮮花,它在裝點著我們美麗的校園,這么美的環境大家喜不喜歡?(喜歡)要有美麗的環境,就需要花草樹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

引出:20×3=

4、討論算法。

20+20+20=602×3=6,20×3=60·····

三、拓展應用:

你發現了什么?

2、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

五、作業:作業本中的作業。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6

一、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相同數量的實物卡歸放在一起。

2、讓幼兒練習有規律的交替排列實物。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PPT表格

三、活動過程:

(一)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將水果教具貼在果樹上,引出故事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它種的水果都熟了,就請小兔、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到他的果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園里都有些什么水果?(梨、蘋果、桔子等水果)

2、引導幼兒點出各種果樹上的水果,說出各水果的總數,并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師:哎呀!果園里有這么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訴我,果園的梨樹上有幾個梨子?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等?

3、師:小猴今天請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請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動物,(一起數)有這么多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每種小動物來了幾只嗎?提問:如:小兔有幾只?(小兔1只、小貓2只、小狗3只、小雞4只、小鴨5只),請幼兒點數小動物,說出總數,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小結:嗯!小朋友們都數的很對。

(二)按量歸類

1、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小猴有點忙不過來了,它想請你們幫幫忙,一起來招待客人,給動物們送水果,好嗎?(啟發幼兒按數字分水果,在小動物下面1對1地粘貼1個水果。)

2、師:你們看,這里有幾只小雞?(4只)。那誰知道要給四只小雞送幾個水果嗎?請小朋友找一找,什么水果和小雞的數量一樣也是(引導幼兒尋找與4只小雞一樣多的水果并點數驗證。)小結:對了,他們的數量都是4,所以我們就把數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邊放邊說:4只小雞和4個橘子放在一起。(老師示范)。

3、師:誰知道小鴨子吃什么水果呢?你來找一找,把水果送給它吃,好嗎?

師:小朋友真棒!但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吃到水果,誰能把水果送給它們,你想先送給誰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驗證。)

4、師:他放得對嗎?說說誰和誰放在一起,為什么把他們放在一起?(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三)幼兒操作師:

1、小動物們吃了小猴果園里的水果,都很開心,天快黑了,小動物們想要回家了,它們都住在動物王國里,動物王國里的房子呀!它們的門牌號是用點點來表示的。(老師展示房子,并認出與1-5相對應的點點數),第一組: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這只小兔是單獨的一只,我們呀就要把她送到門牌號是一的房子里。(做示范,將這只蝴蝶插擺在門牌號為一的房子里)

2、第二組:這組游戲和剛做的游戲時一樣的,給小動物找水果的時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么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只,再找找什么水果的數量和它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最后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格子里。而且要邊放邊說:把幾的什么和幾的什么放在一起。

3、第三組:我這里還有一些圖片,圖片上印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要去旅行,請小朋友先數數有幾個小動物,有幾輛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數量用線連起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價幼兒操作情況

(六)結束活動。

讓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師說再見。

四、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7

一、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屬于“空間與圖形”里的“圖形與位置”。它的內容是在第一學段學習基礎上的擴展和提高,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和描述簡單的路線圖。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能從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圖形與位置”在實驗教材中的編排結構如下:

具體內容

一下P1第一單元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用兩個條件確定)

二上P67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簡單的三視圖(實物)

三下P2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八個方向及描述線路圖

四下P17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用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位置及描述線路圖

五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三視圖(規則圖形)

六上第一單元位置坐標

學生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和在平時生活中積累的一些感性經驗,已經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能夠通過第幾行、第幾列來確定物體在平面內的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和距離來認識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本單元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具體編排如下。

例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

例3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例4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3、通過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空間能力、生活技能。

三、編寫特點

1.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選取現實生活的素材,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例如,通過“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讓學生知道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提供豐富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在第一段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空間與位置”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空間感,他們對空間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斷提高。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教材創設了許多便于操作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例如,讓學生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據同伴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等活動,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1)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情境圖及“公園定向運動圖”,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2)注意: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收集有關“定向運動”的資料,教師也需要做相應的準備。

2.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1,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注意: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要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2)“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在圖

上確定物體所在的方向和距離。

3.例2。

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注意:可以靈活創設教學的情境;對繪制的具體方法不必做統一要求,可以放手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繪制的方法;最后,向學生介紹平面示意圖的一般畫法。

4.例3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3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2)“做一做”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注意:要讓學生充分活動。教師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畫一些長方形,并聯結對角線,量出各條線段的長度,標出角度,讓學生分別站在不同的頂點上進行練習。另外,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東偏南45°”也可以說是“東南方向”。

5.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4,讓學生學習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練習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做一做”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繪制簡單的線路圖。注意:在課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選擇一條路線,并通過多種方式確定每一段行進的方向、途經的主要建筑物和相應的距離。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由教師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線路,描述出行進的線路,供課上使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五、教學建議

1、教材選取與生活相關的學習素材,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這塊知識是有趣、并富有挑戰性的。

2、注意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向。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其實就是極坐標的思想,學生開始不習慣,所以要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體會用這種方法判斷物體位置的優越性并掌握其方法。

3、注意說明單位長度的含義。本單元在確定物體的距離時,經常用單位長度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如一段表示50米等,兩地之間的距離用幾個單位長度來表示。因此教學時要注意說明單位長度的含義。

注意創設活動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已經具有了從方位角度認識事物的基礎,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在這個年級,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并且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同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合作與交流。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六、時間安排:課時劃分本單元可以劃分為4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P18例1P20練習三題1、2

第二課時:P19例2P21練習三題3、4

第三課時:P22例3P24練習四題1、2

第四課時:P23例4P25練習四題3、4、5、6

數學教案如何下載電子版篇18

1、分式的定義: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叫做分式。

2、對于分式概念的理解,應把握以下幾點:

(1)分式是兩個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數線起除號和括號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式的分母一定要含有字母才是分式;

(3)分母不能為零。

3、分式有意義、無意義的條件

(1)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分式無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4、分式的值為0的條件:

當分式的分子等于0,而分母不等于0時,分式的值為0。即,使B=0的條件是:A=0,B≠0。

5、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統稱為有理式。整式分為單項式和多項式。分類:有理式

單項式:由數與字母的乘積組成的代數式;多項式:由幾個單項式的和組成的代數式。

710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散热器-电子散热器-型材散热器-电源散热片-镇江新区宏图电子散热片厂家 | 深圳律师咨询_深圳律师事务所_华荣【免费在线法律咨询】网 | 仓储笼_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仓储货架厂家_南京货架价格低-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钢制拖链生产厂家-全封闭钢制拖链-能源钢铝拖链-工程塑料拖链-河北汉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材料分散-高速均质搅拌机-超声波分散混合-上海化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钢格板|栅格板生产厂家供应商-日照森亿钢格板有限公司 | 合肥活动房_安徽活动板房_集成打包箱房厂家-安徽玉强钢结构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黄页88网】-B2B电子商务平台,b2b平台免费发布信息网 | 校园文化空间设计-数字化|中医文化空间设计-党建|法治廉政主题文化空间施工-山东锐尚文化传播公司 | 北京公积金代办/租房发票/租房备案-北京金鼎源公积金提取服务中心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成人纸尿裤,成人尿不湿,成人护理垫-山东康舜日用品有限公司 | 气弹簧定制-气动杆-可控气弹簧-不锈钢阻尼器-工业气弹簧-可调节气弹簧厂家-常州巨腾气弹簧供应商 | 美缝剂_美缝剂厂家_美缝剂加盟-地老板高端瓷砖美缝剂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仿古瓦,仿古金属瓦,铝瓦,铜瓦,铝合金瓦-西安东申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 冷藏车-东风吸污车-纯电动环卫车-污水净化车-应急特勤保障车-程力专汽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二十一分公司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EFM 022静电场测试仪-套帽式风量计-静电平板监测器-上海民仪电子有限公司 |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SF6环境监测系统-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瑟恩实业 | 步进驱动器「一体化」步进电机品牌厂家-一体式步进驱动 | 半自动预灌装机,卡式瓶灌装机,注射器灌装机,给药器灌装机,大输液灌装机,西林瓶灌装机-长沙一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派克防爆伺服电机品牌|国产防爆伺服电机|高低温伺服电机|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螺杆真空泵_耐腐蚀螺杆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_烟台真空泵-烟台斯凯威真空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 都江堰招聘网-都江堰人才网 都江堰人事人才网 都江堰人才招聘网 邢台人才网_邢台招聘网_邢台123招聘【智达人才网】 | 无线遥控更衣吊篮_IC卡更衣吊篮_电动更衣吊篮配件_煤矿更衣吊篮-力得电子 | 辊道窑炉,辊道窑炉厂家-山东艾希尔 | 昆明网络公司|云南网络公司|昆明网站建设公司|昆明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制作|新媒体运营公司|APP开发|小程序研发|尽在昆明奥远科技有限公司 | 抓斗式清污机|螺杆式|卷扬式启闭机|底轴驱动钢坝|污水处理闸门-方源水利机械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防爆电机生产厂家,YBK3电动机,YBX3系列防爆电机,YBX4节防爆电机--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正压密封性测试仪-静态发色仪-导丝头柔软性测试仪-济南恒品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电缆故障测试仪_电缆故障定位仪_探测仪_检测仪器_陕西意联电气厂家 | 同步带轮_同步带_同步轮_iHF合发齿轮厂家-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聚氨酯保温钢管_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道_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沧州万荣防腐保温管道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