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
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篇1
一、板書課題,感受“燈光”的含義
(一)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寫課題。當寫到“燈光”二字,你會想到哪些?
(二)生1:我會想到光明、溫暖。
生2:幸福、安寧。
生3:家的溫馨,因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著燈,我知道感到特別溫馨。
(三)師:這些“燈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寧的生活聯系在一起。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題為“燈光”的課文,相信你讀后一定會對“燈光”有新的認識。
二、整體把握、提綱契領
(一)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讀中教師插話點評。
(設計意圖:引導通讀全文,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由學生回答中的不同處引出本文的敘述順序——倒敘。
(三)讀文后交流:讀完課文,你有哪些發現?或者有哪些疑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悟文章寫作方面的特色。(倒敘、前后照應。)
生1:為什么以“燈光”為課題,它在寫“燈光”的什么?
師(在“燈光”后打上一個“?”):你能圍繞課題為幾個為什么,這就是高年級學生所學到的“文題”閱讀法。再讀課文,相信讀完后,這個問號一定可以擦去。
生2:發現本文中有好幾處寫到“好多啊!”
生3:我也發現了這一點。
師:看來這個“多好啊!”值得我們好好研讀。它在文中反復出現,它就像是樂曲中的主旋律一樣,它也是文章的什么?
生:文眼。老師以前說過的。
三、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一)抓住了“文眼”閱讀,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就讓我們一起循著“多好啊!”走進那戰火紛飛的歲月??焖倌x課文,找出描寫“多好啊”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板書:“多好啊”!)
(二)生匯報,圍線“多好啊!”品讀句子。
第一處: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
師點撥:什么多好啊?(板書:“ 多好啊!”)
生:__廣場的燈多好啊!
師:他贊美的是“__廣場的燈多么好啊!”,其實他也在贊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 (板書:贊嘆)
第二處:“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
師;郝副營長是說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電燈下看書多好啊!
師:請觀察郝副營長看插圖時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專注、聚精會神、羨慕)
師:同學們,那是郝副營長對那個孩子的羨慕呀。
第三處: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啊!
師:此時,郝副營長又是說什么多好啊!
生:能讓孩子們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師:是呀,從這話中我們聽出了他對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 (板書:憧憬)
(三)品讀描寫“燈光”的句子,悟表達方面
師: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個詞有關,那是什么?
生:燈光。
師:請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
1.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__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
3.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4.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5.在__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師:第五個句子讓老師覺得特別耳熟。
生:因為它和第1個句子一樣,都是講__前的燈光,這是前后照應的寫法。
師:前后照應,讓讀者聽出了“__廣場的燈光”給作者王愿堅帶來的那種無法忘卻的記憶。
生1:還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p>
生2:那是寫“火光”,不是“燈光”。
師:也許它不是“燈光”,但它跟“燈光”卻有著不可緊密的聯系,那是什么聯系?
生3:沒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燈光”。
師:是啊,正是那一閃又一閃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構成了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一切璀璨的“燈光”,構成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的生活。
四、拓展話題,讀寫結合
(一)在這星火光中,在華燈照耀的今天,我們似乎還能看到郝副營長那張年輕的臉,還能見到李大釗那張什么的臉?(平靜而慈祥的臉)還能見到誰的臉?
(設計理念:從“火光”引伸開發,引導學生聯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跡來談)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能在電燈下學習。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以“燈光”為話題寫一寫,把你內心涌動的情感化為文字表現出來,可以是一首小詩,也可以是一段話……
(三)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今天,當我們再一次回到“燈光”,說到“多好啊!”,不會忘記今天的“燈光”中有著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動,還有著無限的“懷念”。相信現在可以擦去“燈光”后的問號了,那么就把這點點“火光”與“燈光”一起融入我們的朗讀中吧,再次讀課題。
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篇2
設計理念:
“古詩誦讀”的學習重在讀和誦,所以,本設計力求體現讀和誦的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熟讀成誦,在讀和誦中走進意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設身處地地去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詩。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閑來一瞥發現兩小童撐傘使風行船,便作此詩。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3、能體會作者對兒童的贊賞、喜愛之情,同時也感受詩人的不泯童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小童的形象。
教學準備:
查閱有關楊萬里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還記得楊萬里嗎?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哪些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一首描寫兒童的詩————《舟過安仁》。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學生解題。
3、學生交流楊萬里的有關知識。
4、教師誦讀全詩。
二、初讀感知,讀順讀熟
1、讀通讀順,讀準字音。
(1)多么有趣的詩句啊!你們也迫不及待地想讀讀它吧!下面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反復朗讀,讀出音律。
(1)學生標出節奏,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2)同桌互讀互評。
(3)小組賽讀。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學生回顧交流以往學過的理解詩句的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匯報自學結果。
4、指名串講詩句大意。
四、感悟童心,走近詩人
1、感悟童心:
(1)讀著全詩,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兩個小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天真、聰明可愛、有趣、頑皮……)
(2)你能帶著天真頑皮的語氣讀一讀嗎?
指名讀。
全班讀。
(3)走近詩人的內心:
詩人行船途中,偶見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詩人心生疑惑,便仔細觀察,欲探個究竟,可見,此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若是你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這份雅興呢?
(預設:閑適的、愉快的、興奮的……)
從文中哪個詞可體現這份愉快?
師述:是啊,詩人此時應該是愉快而悠閑的,他才會有心關注兩小童,兩小童的天真、聰明也深深感染了作者,似乎讓他也回到了天真無邪的童年,可見,詩人同樣擁有一顆不泯的童心!
五、背誦古詩
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全詩,體會詩請畫意,進而熟讀成誦。
六、課后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句,找來讀一讀。
2、畫一幅“兩小童使風行船”圖。
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篇3
一、口語交際
1、導入:
經過本單元的學習,大家一直沐浴在濃濃的家鄉情里面。這次口語交際活動,我們就來一次大比拼──動情你我他,你來我也來。設置的獎項與注意事項如下:
⑴以組為單位,齊心協力來比拼。
⑵單項記分,計算總分。
⑶每組參賽項目不少于兩個,每個項目參與人數不少與四人。
⑷圍繞濃濃鄉情表演,形式不限。
⑸按照序號表演節目,每組先表演一個,再等第二次輪回。
⑹評分標準以掌聲與淚水做唯一參照:
(提示:形式可以是古詩誦讀牽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揮毫潑墨畫情思,可以是匠心獨運寫情思等等)
(說明:在之前,就發動學生課下進行資料搜集與節目彩排,以組為單位獨立進行。)
2、準備:
組長抽簽決定順序,組員同時準備,時間不過三分鐘。
3、演出,要求:
認真演出,認真觀看,認真評選。
二、習作、回顧與拓展
1、回顧口語交際:
上節課,我們通過動情你我他,你來我也來的活動,紛紛抒發了自己的濃濃家鄉情。你們是否想過長大后的家鄉會是什么樣?
2、提出習作要求:
⑴以以二十年后回故鄉寫題目,展開想象,來完成一篇作文??梢詡戎匾环矫鎭韺?,比如側重變化寫,可以寫房屋道路變化,可以寫家鄉伙伴的變化;比如側重場面描寫,可以寫與好朋友久別重逢的場面;可以寫回家的歷程;還可以家鄉的某處景觀大膽想象,不拘形式。
⑵注意借鑒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抓住一個人、事、物來完成文章。(回顧內容)
⑶先自行閱讀日積月累中的古詩,再在大體講述的基礎上嘗試適當地加以運用。
3、交流:
⑴自行思考,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
⑵同桌交流。借鑒經驗。
⑶自由閱讀文后趣味語文中的《推敲的來歷》,體會語言文字運用的奧妙,將體會內化為習作的行動中。
4、動筆。
5、講評:
⑴原則:
抓住學生的獨特視角進行積極評價。
抓住學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進行評價。
抓住學生的準確語句進行積極評價。
抓住學生的個體進步進行評價。
⑵形式:
同桌交流。
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6、展示:
分兩種類型展示:優秀習作展示;進步習作展示。
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句的意思。
3、能借助圖畫,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學會邊讀邊想,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寫成一段話。
4、通過語言文字,感受詞中表現地自然美,培養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的大概意思。
2、背誦課文。
3、想象這首詞描繪的情景,并寫成一段話。
教學準備
含有這首詞的投影片。
擬訂時間:兩課時。
教學內容:讀通詞句,理解詞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2、討論題意。
⑴你從課題上讀懂了什么?
⑵用自己的話說出題意。
⑶簡介作者。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卓越的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占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國家。他曾遭貶閑居江西上饒多年,對黃沙嶺較熟悉。
二、初讀課文。
疏通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練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詞意。
1、默讀課文,思考:每句話的意思,實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1)指名說說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說說還不明白的地方。
參考:①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月光十分明亮,鵲兒被驚醒了,從樹枝上飛起,引起樹枝搖曳;半夜里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②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遙遠的天邊閃爍著七八顆星星,黃沙嶺上下起了兩三點陣雨。
③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過去熟悉的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在路轉溪橋后也忽然見到。
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讀懂文章大概意思。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5、體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贊美。
6、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
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教學難點】
領悟“跨越百年的美麗”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
二、細讀課文,尋找美麗
1、自由讀課文,思考:除了美麗的容貌,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還表現在哪些方面?讀完課文,每個方面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2、學生讀課文,找句子。
3、指名交流。
三、品詞析句,感悟美麗
預設:
(一)、感悟堅定執著之美。
(二)、感悟獻身科學之美。
(三)、感悟淡泊名利之美。
四、升華主題,傾訴美麗
師總結:外表的美麗是經不住時間考驗的,再美麗的外表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會消失,但是居里夫人內在的精神美、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以及她淡泊名利的人品美食能夠跨越百年,跨越千年,跨越萬年的,是能夠永恒的,也就是說是能夠永遠放射出耀眼燦爛的光芒。
【教學結束】
布置作業:布置學生回去搜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信息。
六年級語文電子版教案篇6
“班級紀念冊”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通過制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育團隊精神。
2.以生活為本位,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他們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作文。
3.說寫結合,完成兩篇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學安排
1.導語。
你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舍。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挑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匯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你們同意嗎?
但是,光有照片還不夠,建議你們各自為自己的照片寫一點說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講評。
你為什么帶這張照片來?它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么?先想一想,誰愿意說說?
講評重點:有無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
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清楚
3.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么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4.大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得較好?
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介紹各自的特點。
5.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6.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征詢意見,自行修改。
7.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