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七個生字,會用“可愛的”“高興地”造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同學之間的真摯情誼。
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珍惜友情。
教學重點:
會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同學間的情誼。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問題導入
你喜歡氣球嗎?為什么?
(預設:喜歡。因為氣球會帶給我們快樂。)
今天,我們學習第22課,看看氣球會給文中的小主人公帶去什么?
二、 初讀課文
1、學生讀課文,并交代自讀要求:讀準音,讀通句,遇到生字多讀幾遍。畫出自然段。
2、(1)這兒有許多氣球(出示課件),一起看看他們叫什么名字?(認字)
科 亞 呆 始 猜 拴 逗
會組詞嗎?
(2)出示詞語,試著用其中一個喜歡的詞語造句。
(3)出示兒歌認生字:
病床躺著科利亞,
靜靜躺,呆呆望,
張大眼睛四周看,
繩子拴個紅氣球
逗人笑臉表問候,
一片真情暖心房。
三、 范讀,學生認真聽,回答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住進了醫院,同學們不能去看他,放了一個氣球去問候他。)
四、 講讀課文
1、醫院對得傳染病的人有什么規定?什么是傳染病?
(醫院規定,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2、科利亞在忍受病痛的同時,他能做些什么?
(他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著外。)
3、心情怎樣?出示第二段。將體會到的用讀的方式讀出來。
4、這幾天天氣陰冷,我們班許多同學都生病了,誰來說說生了病有什么感受?結合自己的感受讀讀。
5、哪個詞最能體現科利亞的心情?
(靜靜地、呆呆地)這兩個詞說明什么?
(“靜靜地”說明病房里真安靜,沒有一個人跟科利亞說話;“呆呆地”說明科利亞也不能做)
帶著對詞的理解再讀這一句。
6、引讀
(1)科利亞就是這樣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從三樓能望到什么呢?(跟讀)
(2)科利亞就是這樣每天打著點滴,寂寞地望著窗外,從三樓能望到什么呢?(跟讀)
(3)科利亞就是這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外,從三樓能望到什么呢?(跟讀)
7、這時他的內心感受是什么呢?用一個詞說出來。
(預設:孤獨、郁悶、傷心、難受、孤單……)
8、他呆呆地望著窗外在想什么?
(預設:想爸爸、媽媽,想病好了,和同學們一起快樂地玩耍、游戲;想同學們來看望他……)
9、再讀,深入體會。
五、學習第三、四、五段
1、就在科利亞望著窗外發呆的時候,突然,他看見了什么?
(他看到一個紅氣球在窗外停了一會,還一上一下地動起來。他還看到紅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
2、我看到教室里有51張可愛的笑臉,誰會用“可愛的”說一句話?
3、如果你是科利亞,現在心情很么悶,一個紅氣球在你窗前停住了,會想些什么?心情怎樣?
用筆畫出科利亞高興的語句。
用高興的心情讀“科利亞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薄翱评麃喭巴饽菑埗喝说男∧?,高興地笑了?!?/p>
4、米沙他們在窗外干什么?為什么氣球要先停住,然后再一上一下地動?
(同學們想跟科利亞說話。)
同學們想透過笑臉,跟科利亞說什么呢?(預設:科利亞,你快點兒好吧,我們還等著和你一起學習、游戲呢!……)
5、這普通的氣球代表什么?
(預設:問候、心意、關心、祝福、驚喜……)
小結:紅氣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朗朗的書聲,是操場上的奔跑和歡笑。
透過這個紅氣球,科利亞的心飛到了窗外,飛到了小伙伴的身邊.傳染病房把科利亞和伙伴們隔開了,但它無法隔開孩子們的心.這窗前的紅氣球,使科利亞的心離開了“真沒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的身邊.科利亞“高興地笑了。”
6、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問候、關心過身邊的人?
(預設:學生談同學,談夏勇同學)
出示課件,播放學生為夏勇獻愛心的活動場面。同時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將我們的愛獻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7、在平時的學習中,知道哪些關于友情、愛心方面的成語?
(預設:鼎力相助 情同手足 千里鵝毛 雪中送炭 助人為樂 情深譚水
驛路梅花 血濃于水 情重如山……)
板書設計:
問候 心意 祝?! £P心 驚喜 愛心 笑臉……
教后反思:
本課的教學,主要通過科利亞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在閱讀中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并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而體會。另外,我還注重了學生的積累,尤其是成語的積累,別看學生才二年級,他們已能說出不少關于愛心的成語,令聽課的老師刮目相看。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詞,掌握“野”字的部首,理解由生 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趣事,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和向往。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野”字部首,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情境法
教學道具:
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語:誰能說說如果讓你生活在鄉下你一般會做什么?(生答)
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一位新朋友,她名字叫鄉下孩子,看看她在鄉下的生活是怎樣的?她都會做什么?下面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鄉下孩子》。 (教師板書課題—鄉下孩子)
2.講解課題:
(1)全班齊讀課題。
(2)強調“鄉下”要讀輕聲。
(3)鄉下即農村,鄉下孩子即是農村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全班自由朗讀課文,用筆畫出本課的生字詞,并試著讀一讀。
2.教學生字詞(教師課件出示生字詞,詞組)
(1)學生齊讀生字一遍。
(2)教師講授生字:以“媽”生字為例,讓學生拼讀“媽”的拼音,說出“媽”的部首和結構,筆順,最后再組詞。
(3)帶讀生字(教師示范);請個別學生拼讀。
(4)去掉拼音讓學生拼讀。
3.A重點講解“野”部首“里”,讓學生舉例“野”字偏旁的字有哪些。(比如里,厘,童等);
B區別“懷”和“壞”的不同。(壞部首是土,懷部首是 忄)
4.全班齊讀詞組再請個別學生讀。
5.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詞組。(其他學生當文明小聽眾)。
6.請全班自由朗讀課文,數數總共有幾小節(教師講解和引導學生掌握詩歌和課文在分自然段上的不同,詩歌一般前面沒有空兩格,每小節都是對齊平行的,以小節為主,而課文一般前面都空兩格,以自然段為主。),并用數字序號。
7.思考:讀完課文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教師引導:主要寫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趣事。)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和詞組,把課后練習的生字描紅。
2.謄寫生字甲本的《鄉下孩子》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新詞組讓我們大家一起回顧下。(課件出示—全班齊讀)。你們想知道鄉下孩子是怎樣度過自己的童年?她有什么本領?
二、講讀課文,深入分析。
講讀第一小節
1.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2.師提問生回答:
師:誰“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使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生答師板書:鄉下孩子)
師:這里說的是鄉下孩子小時候的事還是現在的事?從課文哪個字可以看出?(曾:這里是曾經,過去的意思)
3.引導學生說一說:鄉下孩子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
4.細講句節: 導入: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鄉下孩子小時候是怎樣的?
(1)引導學生感受媽媽的愛。(師引導生回答)
(2)全班齊讀這句話。
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
師:鄉下孩子覺得躺在媽媽懷里像什么?(生答師板書:歡唱的黃鸝)
師:你們見過黃鸝嘛?想聽聽黃鸝的歌聲嘛?(課件顯示黃鸝圖片和叫聲)
師:你們覺得黃鸝漂亮嘛?歌聲歡快嘛?(板書:歡唱—誰來讀一讀這個詞語,讀出歡快的節奏。)
(3)引導學生感受爸爸的愛。(師引導生回答)
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
師:鄉下孩子小時候是在怎樣與自己爸爸玩的?(生答師板書:盛開野菊—引導學生看課本圖片了解什么是野菊)
(4)指導學生朗讀“爸爸”“媽媽”時要讀輕聲。
(5)分析“野”字結構。(部首是里,結構是左右,組詞:野外,野菊)
(6)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躺在媽媽懷里,騎在爸爸背上是什么感覺,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
(7)全班朗讀第一小節,能背的同學盡量背下來。
講讀第2、3小節
過渡:在爸媽的呵護下,鄉下孩子愉快的成長著,你們想知道鄉下孩子在童年時會玩什么游戲?有哪些本領嘛?
1.全班快速朗讀第2,3小節,用筆畫出鄉下孩子會玩什么游戲?有什么本領?
2.請個別學生說一說(教師引導并板書:鄉下孩子會—捉,會—含,會—挖,會—逮)。
3.捉蝴蝶,編歌曲。(想象力豐富,聰明) 捉一只蝴蝶,能編織美麗的故事。(課件顯示)
(1)引導學生想象鄉下孩子捉蝴蝶的動作,想一想鄉下孩子在捉到蝴蝶時的心情。
(2)請個別學生加上動作朗讀這句話。
(3)解析“編織”:這里不是指媽媽編織毛衣而是指創造故事;讓學生用編織造句。
4.含草葉,吹歌曲。(聰明) 導入:你們能用草葉吹出歌曲嘛? 含一片草葉,可以吹出動聽的歌曲。(課件顯示)
(1)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2)鄉下孩子能用草葉吹出動聽的歌曲,你們覺得鄉下孩子怎么樣?(聰明)
5.挖野菜,撐肚皮。(勤勞,能干)
挖一籃野菜,撐圓了小豬的肚皮。(課件顯示)
導入:想一想鄉下孩子平時在家會幫她父母干什么家務活?(生回答師板書:挖野菜—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理解) (1)課文中“撐圓的肚皮”說明了什么?(看課文插圖理解,這里是說小豬吃得肚子圓鼓鼓的)
(2)鄉下孩子把小豬養的肥肥的,你覺得鄉下孩子怎么樣?(懂事,勤勞,能干)。
(3)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6.逮小魚,樂貓咪。(負責)
導入:鄉下孩子喂飽了小豬接下來該喂家里的貓咪了。想一想她是怎樣喂的? 逮一串小魚,樂壞了饞嘴的貓咪。(課件顯示)
(1)思考“一串”是什么意思?(即很多的魚)我們能不能把“一串”改成“一條”?
(2)想一想樂壞的貓咪是怎樣的?它會說些什么話?(例如:感謝你!)
(3)學生齊讀這句話。
7.指導學生朗讀并背誦2,3小節。
(1)全班齊讀2,3小節。
(2)問學生在這件事中最喜歡哪件事,把自己喜歡的那件事讀給大家聽并背誦。
三、課外拓展:
做一做看誰能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課件出示讓學生做)
A割一把青菜,喂飽了山羊。
B.端一盤骨頭,樂壞了小狗。
C.抓一把米粒,撒給了小雞。
D.拔兩根蘿卜,遞給了兔子。
講讀第4小節
導入:鄉下孩子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呀,有趣!誰來說一說鄉下孩子為什么會有那么幸福快樂的生活呢?
(1)全班齊讀第4小節并回答問題(生答師板書:生—陽光 長—曠野)。
(2)解析“曠野”意思即空曠的原野,讓學生造句。
四、小結并引導學生回顧全文
(1)教師指板書引導學生回歸全文。
(2)全班有感情朗讀全文并背誦。(播放課文朗讀MP3)
五、布置作業:
1.課文P34頁第四道題目,并把你說的趣事寫下來。
2.背誦課文,下節課抽查。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教學準備:歌曲磁帶、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隨機板書:春天。
隨著樂曲,師生回顧積累的有關春天的詞句。
2、揭示課題:找春天。
師: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就和這幾個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2、在小組交流自學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A、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讀通句子,檢查生字讀音情況。相機指導書寫:
探、躲
再讀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三、朗讀課文,感悟積累
師:春天真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們趕快和這幾個小朋友一起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吧!
1、學生讀課文,結合圖,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讀通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讀給同位聽。
3、指名讀喜歡的句子,相機指導朗讀,感悟積累
(1)“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p>
讀讀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讀懂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讀句子,相機出示填空題: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B、師: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嗎?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讀四個句子,有什么疑問,在小組里提出來,討論討論。(感受語言的準確,想象的豐富。)
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口語訓練:
例: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
C、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
引讀、表演讀等
(3)第8自然段
我們繼續去找春天,她還會在哪里呢?
朗讀第3句?!?/p>
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由這幾句話,老師想到一些古詩: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你們也能像老師一樣說幾句春天的詩出來嗎?
感受了詩情畫意,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多媒體畫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斕、百鳥爭鳴的美景,伴隨優美的輕音樂,學生自由根據畫面背誦有關段落。
五、走進校園,尋找春天
春天來了,讓我們到校園里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觸摸春天的腳步吧。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
六、課外拓展,遷移運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關段落,讓學生閱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39;,散在花叢里,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觀察,就會發現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3個。積累詞語9個。積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全詩。
讀懂詩歌最后一節的意思。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3個。積累詞語9個。積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讀懂詩歌最后一節的意思。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3個。積累詞語9個。積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讀懂詩歌最后一節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謎語導入
2、揭示謎底
3、出示課題:太陽的`話
4、鼓勵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小結:課文就是用了擬人的手法,寫了太陽的希望、太陽美好的愿望。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一想,太陽會說什么話?
2、接龍讀課文,師生點評。
3、學習生詞:晨曦、睫毛、枕頭
(1)學習生字:曦:注意字形,試著用編字謎或想象的方法學習這個生字。除部首外還剩幾筆?
睫:這個字為什么是目字旁?我們還學過哪些目字旁的字?
(眼、睛、眉)
枕:用換部首的方法學,“沈”。
(2)重點理解詞語“晨曦”就是晨光。
4、朗讀詞語:花束、晨曦、溫暖、露水、枕頭、睜開、睫毛、關閉、空間
(三)感受課文、指導朗讀
1、交流:太陽究竟說了什么話,它的心愿和希望是什么?
2、重點指導學習第2、4節。
(1)說話訓練:太陽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太陽帶來了()、()、()和()、()。
(2)指導朗讀第2節。
(3)讀讀第四節,說說太陽的心愿是什么?
(4)指導朗讀第4節
根據課文完成練習:金黃的()滿身的()
林間的()關閉的()
上面練習的答案除了課文中的,還可以說“金黃的()、滿身的()、林間的()、關閉的()”
(5)指導朗讀2、4節,試著把2、4背誦下來。
3、用喜歡的方式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讀之中。
4、交流朗讀
5、通過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
交流,釋疑
6、指導背誦
(四)拓展
聽了太陽的話,你想對太陽說些什么呢?
(五)總結課文
小朋友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大自然充滿著生機。太陽照在小草身上,小草變綠了。太陽照在花兒身上,花兒穿上了漂亮的衣裙。生活在一個充滿陽光,充滿花香,充滿溫暖的世界里,人的心里也充滿陽光,充滿溫暖,人們的生活也充滿陽光,充滿溫暖。
(朗讀全文)
(六)作業布置
1、熟讀詩歌,背誦全文
2、抄寫生字詞語
3、分層作業模仿課文,自己寫一首兒童詩。
板書設計
太陽的話
帶來光明帶來溫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背誦全詩。
2、積累所學字詞,鞏固字詞。
3、模仿課文,自己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師引入: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很美的詩《太陽的話》,太陽把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帶給了我們,大家都很喜歡這首詩,請小朋友選擇一節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讀一讀,比一比誰是最佳播音員。
1、學生自由準備;
2、分別請四個學生接龍朗讀詩歌;
3、師生進行評價,評出最佳播音員;
4、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5、選擇一節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背一背;
6、挑戰明星背詩。
二、鞏固字詞、積累字詞。
1、朗讀課文生字新詞:
個別讀、齊讀;
2、強調書寫注意點:晨曦、睫毛
三、教學拓展,學當詩人。
1、太陽帶給我們美好的一切,在大自然中還有什么也給予我們帶來了美好?
學生交流:月亮、星星、春風、小鳥……
2、那么它們又帶給了我們什么呢?
仿照課文第二節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說話,教師指導點撥;
3、你能說說它們的祝愿嗎?
學生仿照課文最后小節練習說話。
4、學著課文的樣,學當小詩人。
學生交流、教師點評;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美好的事物,它們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的快樂,讓我們都能敞開心扉去感受這美好的一切,接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麗,課后請小朋友仿照課文學當小詩人,也來作首詩《……的話》,期待你們精彩的作品。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兒童詩歌,讀來瑯瑯上口。教學中,我運用朗讀策略,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既讓學生從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又使學生真正擁有課內時間,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生字。
2、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問號和感嘆號的句子。
4、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以“弱小”一詞為切入點,抓住帶有“弱小”一詞的句子來感知課文內容,并通過品讀、感情朗讀來體會文中愛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讀好帶問號、感嘆號的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的內涵,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法
教學學法:
質疑法、讀議結合法
教具學具:
生字卡片、課件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字卡:你們還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指名讀并組詞)
出示詞語:生字寶寶的朋友,你們還熟悉嗎?(指名讀,領讀)
引導識記“薔薇花”
二、感情朗讀,體會愛的情感
1、感受野薔薇的美麗與單薄。
a、課文哪里寫到了薔薇花(出示課件),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指導朗讀
2、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薩沙和媽媽說的話,說說薩沙每次說話時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出示薩沙的話)指導朗讀
仿句說話
3、默讀課文,體會薩沙的內心
思考:薩沙為什么要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三、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四、拓展延伸
1、你們有過保護弱小者的經歷嗎?
2、課外書籍推薦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我不是最弱小的》。
2、收集勇敢者的的故事。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托利亞
媽媽 愛 我
野薔薇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到3個字,會寫7個字,理解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理解詩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樣運用比喻生動地描寫景物的。學習作者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壯麗,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理解詩中比喻句,體會瀑布的壯麗景色,懂得作者所運用的由遠到近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本課教學難點是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教學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配樂朗讀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1、出示有關瀑布的圖片,或放映幻燈、錄像片均可,讓學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2、然后由教師講解,或學生介紹:瀑布是從高山陡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來的水,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然后引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審題。
學生讀題后,由教師介紹這篇課文是作家葉圣陶先生寫的一首描寫瀑布壯麗的景色的詩歌。
三、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丟字。讀后,可組織學生評議。
四、分段講讀課文。
指名讀詩歌第一節。
這一節是寫瀑布的什么?
學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默讀、大聲讀、輕聲讀、)
2、合作學習讀熟課文。(同桌讀、小組讀、分段讀)
3、合作識記生字(小組內說說方法)
4、抽卡認讀生字
指名朗讀文章
寫瀑布的聲音。
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文的學習作鋪墊。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通讀順為下面的學習理解打基礎,培養學習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二課時
講讀詩歌第2、3節。
1、指名朗讀第2節。
讀前提出思考問題:這一節寫瀑布的什么?(1)想象一下,“望見瀑布的全身”指的是什么?
(2)作者看到的景象是怎樣的?
2、指名朗讀第3節詩。
讀前提出思考題:這一節寫瀑布的什么?
①“屏”是什么?
②作者把瀑布比做什么?珍珠的屏是怎樣的?珍珠的屏會使人感到怎樣?詩里怎么說的?
(指的是從瀑布頂端到瀑布的腳下都看到了。)
(讀詩句:“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被卮稹#?/p>
作者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樣子,把瀑布比喻成什么?
讀后,回答上述問題,然后議論:(“屏”是屏風,放在室內用來擋風或隔斷視線的用具,可以折疊。)作者把瀑布比做珍珠的屏,珍珠做的屏閃閃發光,十分珍貴,使人感到真了不起。
詩中說: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以讀代講的方式讓學生在熟練地朗讀基礎上自己感悟出作者筆下的春雨的美麗,學習擬人的寫作手法,并利用想象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在腦海中展現變化多端的春雨。
教師總結
(1)作者按什么順序觀察的?
(2)作者用了準確的詞語,恰當的比喻,寫出了瀑布的壯麗,表達出對祖國山河熱愛的感情。由遠到近的順序進行觀察,并按觀察的順序寫了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說話練習,培養學習的寫作能力和自學能力。
板書設計:
12瀑布
遠聽見聲音像……又像……
較近望見全身襯著一道白銀
腳下仰望珍珠屏煙霧塵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味課文,能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珍惜親情,學習關愛孝敬老人。
教學過程設計
一、聽歌引趣,質疑導入
1.放《種太陽》這首歌,大家說說你都聽懂了什么?心情怎樣?有什么想法?
2.老師認識一個叫鹿兒的小女孩,她要把陽光作為禮物送給她的奶奶,你們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19課《送給奶奶的陽光》。
3.板書:19、送給奶奶的陽光
二、自由試讀課文,識記生字詞。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3.借助拼音自由認讀認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檢查讀生字。
5.老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生字。(檢查讀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檢查困難生讀、指名領讀、分行開火車讀、齊讀等)
三、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一)鹿兒為什么要給奶奶送陽光?
1、師:請小朋友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找到了就在書上畫下來。
2、全班交流。相機出示課文內容,指名讀相關語句。
(1)清晨,她睜開眼一看,朝陽從東面的窗戶射進來,照得滿屋亮堂堂的。
(2)紫花開遍大地,芬芳撲鼻;小鳥在空中飛,嘰嘰喳喳。整個大地沐浴著燦爛的陽光。
萬物沐浴在陽光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a.(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一起來想象,一起用心來感受:清晨,朝陽從東方升起,照耀著大地,你們聽——嘰嘰喳喳,小鳥在說話,你們看—— 原野上,五顏六色的花兒競相開放,散發出陣陣清香,溪水清清,波光粼粼,河岸邊柳樹姑娘輕撫長發,在陽光下,微風中,更顯得婀娜多姿……)
b.小朋友們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c.師范讀第3小節。
d.生指導有感情朗讀。
3、鹿兒跳啊蹦啊,烏黑的頭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她伸出了雙腳索性坐在了草地上。小小的圍裙里充滿了陽光。
4、師引讀第5小節。
“啊!多好的陽光啊,我要把它帶回去,作為禮物送給我的奶奶。”
5、鹿兒的奶奶腿壞了,不能出屋,口里總是念叨:“多想見到陽光啊!”
師引讀:
屋外陽光燦爛,春光明媚,屋里卻仍有著絲絲寒意,奶奶口里總是念叨著——
聽著鳥兒在陽光中自由的飛翔,還不時嘰嘰喳喳地說話,奶奶口里總是念叨著——
看著鹿兒從屋外回家時,開心的笑臉,奶奶口里總是念叨著——
6、為什么鹿兒要把陽光作為禮物送給奶奶呢?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嗎?
(二)交流,個別說。
過渡:因為奶奶的腿壞了,想見陽光,所以鹿兒要把這燦爛、明媚、溫暖的陽光帶回家,送給奶奶。鹿兒是怎樣把陽光送給奶奶的呢?
1、請小朋友們自由讀6—10節,找出寫描寫鹿兒送陽光過程中的動作神態的詞句讀一讀。
2、個別說。
師出示句子:鹿兒把陽光緊緊包在自己的圍裙里回家了。
鹿兒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包得嚴嚴實實的圍裙。
師:請小朋友們把這兩句話讀一讀。
這里的“緊緊”和下面一句中的哪個詞意思一樣的?
那么“緊緊”和“嚴嚴實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鹿兒把陽光……(就是指她把陽光小心地包好,藏好)
此時鹿兒的心里是怎么想到呢?
3、組織討論:你從這些詞句中還讀懂了什么呢?
出示“一……就……”
鹿兒把陽光包得緊緊地,一進家門就直奔奶奶的房間喊著——
一路上鹿兒想著奶奶能見到陽光了,會多么開心,她迫不及待地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奶奶——引導揣摩人物心理。(興奮、焦急、快樂)
4、練習復述,加上鹿兒的心理活動。
5、來,讓我們一起去給奶奶送陽光。(邊做動作邊復述課文6—10節)。
(三)過渡:奶奶收到鹿兒的禮物了么?
1、交流:沒有。
(1)追問:你從哪兒知道的?個別讀第11節。
(2)齊讀11節。思考:為什么鹿兒“簡直要哭出聲來了”?
(3)看到傷心的鹿兒,奶奶為什么卻笑了。
相機出示14節:自由讀奶奶的話,“我的好寶寶,不要擔心,陽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p>
邊讀邊想:奶奶從鹿兒的舉動中感受到了什么?
(4)個別說。
(5)在鹿兒心里到底有什么好似陽光一樣燦爛,會把一切照得亮堂堂的,給人溫暖呢?(一顆火熱的愛心、對奶奶的孝心)
2、陽光雖然沒有了,奶奶到底有沒有收到鹿兒的禮物呢?
3、難怪奶奶“高興極了”,此時此刻,你想對鹿兒說些什么嗎?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篇課文,多么可愛的鹿兒啊!
2、小結:老師感受到陽光也跑到我們每位小朋友心中去了,老師也相信每位小朋友都有一顆陽光般燦爛的心靈,會讓愛的光芒照亮每個角落。
五、作業
為長輩做一件事,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郊、泛”等14個生字,會寫“匹、波”等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想象和游戲帶給我們的快樂感受。
3.
[教學重點]
1.識記字詞,朗讀課文,體會妹妹的變化。
2.理解課題“一匹出色的馬”指的是什么。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過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經歷,散步時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來請兩位同學來講一講吧。(點名學生回答)
2.同學們的故事十分有趣,我們今天也來學習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馬》。(板書課題)
3.有哪位同學知道“出色”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回答)請同學們用出色來說一句話。(點名學生造句)大家想知道這匹出色的馬是什么嗎?那么們一起來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
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讀困難時,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幫忙反復朗讀。
2.識記生字。
(1)讀準字音。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想考考你們,看看誰認識它們。(課件出示詞語)
(2)指名讀,齊讀。
注意區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節。易讀錯的字可相機指導拼一拼,然后指名讀、開火車讀。
(3)交流識字方法:相機指導,“郊、波、紋”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蔥、毯”等可用圖片幫助理解記憶,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組詞認讀的方法識記。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讀通讀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輪讀課文。把各組選派的代表,指定順序,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選“朗讀小能手”。
3.交流閱讀收獲。讓學生再次自由讀全文,想想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識,讀后讓學生從不同方面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們看到哪些自然景色?
(2)妹妹求抱抱時,爸爸媽媽是怎么做的?
(3)“一匹出色的馬”指的是什么?
(4)妹妹前后有哪些變化?
4.提出疑難問題,存疑,讓學生再繼續細讀課文想想、議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生詞的認讀識記情況。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匹出色的馬》。
二、細讀第1~3自然段,積累詞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你覺得春天的郊外美麗嗎?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學生自由讀文。
3.全班反饋交流,畫出體現春天的郊外美麗的句子。
4.讀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
出示句子: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
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蓯?,像一片柔軟的綠毯。
(1)讀這些句子,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出示圖片)
(2)你在郊外游玩的時候還會看到怎樣的美麗景色?(小組交流)
(3)仿照上面的句子,練習說話。
(4)詞語積累擴展。
①畫出文中表示“綠色”的詞語,抄一抄,并照樣子說一說。
②體會“戀戀不舍”的意思。
三、分角色朗讀第4~7自然段,體會妹妹的變化
1.小組指派代表,分角色朗讀。
(1)指導朗讀時應讀出感情,妹妹的話要讀出哀求、撒嬌的語氣,爸爸的話要讀出鼓勵的情感,妹妹的最后一句話要讀出愉快、得意的語氣。
(2)互相評議,誰讀得,評為“朗讀之星”。
(3)小組開火車讀。
2.體會妹妹的變化。
(1)出示句子:當我們往回走的時候,妹妹求媽媽抱她:“我很累,走不動了,抱抱我?!?/p>
想一想:此時妹妹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妹妹會求媽媽抱她?
(2)出示句子:妹妹高興地跨上“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想一想:
①此時妹妹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蹦蹦跳跳、笑著說)
②為什么妹妹會從“求”到“高興”?(因為妹妹得到了一匹出色的馬)
③妹妹的“馬”是從哪里來的?這匹馬是一匹怎樣的馬?(爸爸在一株柳樹下拾到的一根又長又細的枝條)
④為什么爸爸會說“這是一匹出色的馬”?你覺得這匹馬怎么樣?
(3)從妹妹的變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為什么妹妹會有這樣的變化?(小組討論,教師總結)
四、課堂小結
五、指導寫字
1.將生字按結構分類。
2.重點指導。
(1)波、紋、像: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跋瘛弊謺鴮憰r要右邊“象”的第六筆要從扁框內撇出。
(2)景、戀、舍:上下結構,書寫時注意作部首的部分要寫得扁而窄一些。
(3)求、匹:獨體字和半包圍,“求”字下部是四筆,“點、提”“撇、捺”筆勢互為呼應,與“水”字作對比觀察;“匹”要注意書寫順序,先里邊后外邊,最后一筆是豎折。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提示執筆和寫字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