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1
教學目標:
1、觀察漫畫,了解漫畫內容,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體會父子親情。
2、認識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結合漫畫,理解4個詞語的意思,提高理解詞語的能力。
4、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閱讀《父與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理解4個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父子親情。
教具準備:
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父與子》簡介課件及父子圖片課件,(目的:激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并樂于了解原著)。
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連環漫畫《父與子》譽滿天下、風靡世界半個多世紀。今天,這對父子又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一年以后》這則幽默。板書:一年以后
二、欣賞漫畫,培養想像能力,學習字詞。
1、自由觀察圖畫,與同桌說一說每一幅圖講了什么事?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學會表達。)
2、指生分別說四幅圖的意思,再連起來說圖意。
從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體會盼望孩子快快長,父親對孩子的愛與關懷。)
過渡:春天來了,誰來想像一下,父親與兒子在樹下做什么?(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引出第一幅漫畫。)
3、課件出示圖(一)。
(1)看圖,父親在做什么?知道誰與誰“比肩而立”。
(2)與生做比肩而立的動作。
(3)讀詞,并指生試著用“比肩而立”說一句話。
過渡:有一天父親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你們猜猜,是什么?
4、課件出示圖(二)。
(1)觀察漫畫,了解“共與睹”,讀準“睹”的字音,從“目”旁你能猜出字意嗎?學習“者”、“睹”。
(2)說一說“有目共睹”的意思,你還知道什么事情是“有目共睹”?
過渡:日復一日,父親期待兒子像小樹一樣茁壯成長,把老師的話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寒來暑往)
5、課件出示圖(三)。
(1)讀詞語,讀準“暑”的讀音,“暑”是什么意思?與誰相對?怎樣記這個字?
(2)看看圖,說說“寒來暑往”的意思。
(3)用“寒來暑往”說一句話。
過渡:父親期盼好久的結果同學們可以告訴我嗎?(目瞪口呆)這個結果同學們用帶著表情再說一遍嗎?(做動作理解詞語的意思)
6、課件出示圖(四)。
(1)讀詞語,學習“登”字,認識偏旁“癶”,指導寫“登”字,學生在田字格中寫一個,對照觀察以后再寫一個,再結合“目字旁”識記“瞪”。學習“呆”,會意字,本義指言語木訥,口齒不靈,引申為人頭腦遲鈍、癡傻,又指人臉上表情死板,發愣。
(2)父親為什么“目瞪口呆”?
(3)如果你在場,你會怎樣對“目瞪口呆”的父親說什么?
7、你能用上這四個詞,把故事講一講嗎?學生練習后,指名講。
8、漫畫中的父親,是一位怎樣的父親?漫畫又表現了怎樣的親情?
四、課堂總結:漫畫家卜勞恩創作的漫畫還有許多,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搜集,去欣賞,他會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
板書設計:
一年以后
比肩而立
有目共睹父子情深
寒來暑往
目瞪口呆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積累“淘氣、四周、城市、橋梁、一切以及、歡快、消失。”
2、正確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知道有霧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情景,并展開想像說一說。
4、通過觀看課件,了解霧的形成。通過朗讀《廬山的云霧》,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正確朗讀課文。
2、根據句式說話。
3、朗讀霧的話,展開想像仿照課文說一說。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練習說話
1、出示謎語
2、書空“霧”
3、齊讀課題
說一說:霧是一種自然現象,有霧的天氣會怎么樣?
(課文是怎樣來寫霧的呢?)
二、自由讀文自學生字
1、想一想:淘氣的霧會把什么藏了起來?
出示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藏了起來。
2、交流
(霧真淘氣,它把世間萬物都藏了起來,它是怎么說的?再讀讀課文,找一找,用直線劃出。)
三、細讀課文文中識字
1、再讀課文,劃出霧的話。
2、出示霧的話,交流讀一讀。
3、(霧是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于是出現什么情況了?)
認真讀2—7節,按照課文內容說一說。
出示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它把_______藏了起來。于是,______________。
4、學習2—7節,指導朗讀,學習生字。
理解“甚至……甚至……”
出示第六節,引讀,比較“及、急、級、極”,書空“城”,“橋”組詞
5、小結板書
小結: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于是,什么都看不見了。
它又把自己藏了起來,于是,什么都露出來了。
板書:看不見露出來
6、為什么這些景物都露出來了?
7、讀第7節
找找“躲”的近義詞
8齊讀課文
(淘氣的霧朦朦朧朧,像一層紗,籠罩著大地,想一想,它還會把什么藏起來?出現什么情況?)
四、仿照課文練習說話
出示圖片,指導說話。
五、拓展延伸積累詞句
1、了解霧的形成,觀看課件。
2、朗讀《廬山的云霧》
(讓我們再去讀讀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云遮霧罩的廬山的美麗。)
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廬山的云霧。
六、復習字詞指導寫字
1、讀詞語和句子
2、寫字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3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7個生字:淘、周、城、橋、梁、及、躲;學習描寫并記憶5個漢字:淘、周、城、及、躲。在語言環境中積累8個新詞:淘氣、四周、城市、橋梁、一切、以及、歡快、消失。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嘗試讀出霧說話時淘氣,天真的語氣。
(3)在朗讀課文基礎上,能展開想像練習說話;練習聽寫短句。
(4)通過閱讀課文,對“霧”這一自然現象有所了解。
2.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7個生字,并能正確描寫其中5個;在朗讀課文基礎上,展開想像,練習說話。
3.教學準備:
教師方面的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
(一)猜謎聽故事,揭示課題:
1.猜謎:像云不是云,像煙不是煙,風吹輕輕飄,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現象)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霧
3.看動畫,聽故事: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霧怎么樣?
4.學生字,新詞:淘淘氣
5.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注意標點的停頓;
(2)自學課文中的生字,讀準音,記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詞可以提出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師生點評并正音。
4.霧把什么藏起來了?
據答板書:大海海水、船只、遠方
天空太陽
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樹木、橋梁、行人、小黑貓)
自己
5.相機學習生字、新詞:城、橋梁
(三)朗讀課文,理解體會:
1.選擇課文中一二小節同桌分角色讀,通過朗讀表現出霧的淘氣
2.指名分節分角色讀
3.師生合作讀
4.男、女生比賽朗讀課文。
(抓住重點句,師適時點撥:房屋、街道、樹木、橋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貓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兩個甚至。)
5.相機學習生字
(四)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1.展開想像,說說霧還會把什么藏起來?
2.學習課文中任意一節的樣子,說說霧還把什么藏起來了。
(五)讀讀詞語,寫寫生字:
1.開火車讀詞語:淘氣、四周、城市、橋梁、一切、以及、歡快、消失
2.指導寫生字:重點指導“淘、周、躲”
3.聽寫句子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初步理解新詞在課文中的意思,能認讀“輝、煌、幢、繁”4個字。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學會應用。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媒體資源:視頻《首都北京》,視頻《北京亮起來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1、播放視頻,點明課題:
同學們知道北京么,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吧。(播放視頻《首都北京》)
師:夜幕降臨了,這些景物會變成什么樣呢?讓我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板書課題:《北京亮起來了》。(播放視頻《北京亮起來了》)
2、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文中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二、合作交流
1、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A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互相幫助。
B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
C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2、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
幕、臨、街、閃、奪、勾、噴、府、紫、禁、束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聽的能力)
B看電腦畫面,讀詞語:
夜幕降臨、五光十色、銀光閃閃、光彩奪目、華燈高照、川流不息
(1)學生自己練習讀,如果有問題及時請教。
(2)指名小組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開展組際競賽。
C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字記不住,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然后師生交流記憶的方法。)
幕:上下結構的字,上邊是一個“莫”,下面是“巾”形近字有:慕、墓
府:這是一個形聲字,外形內聲,里面是“付”
奪:上下結構,注意與“奇”區分。
紫:.注意與“緊”區分。
街:左中右結構,中間是“土”字和“土字旁”
3、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然后打手勢告訴老師。
(2)指名分段讀,聽一聽誰讀的正確、流利,結合學生讀書情況,進行評價。
4、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讓學生打開語文書看課后的第二題,觀察每個生字的占格情況。
讓學生說說這些字的占格情況。
在書中練習描寫。師走下去巡視,及時幫助那些書寫有困難的學生。
進行展示,進行表揚,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布置作業:
抄寫難字。
提出問題。
結合課文內容找找學習資料。
第二課時
三、品讀領悟、
1、指名分段讀,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點是什么?邊聽邊在課文中畫一畫(輝煌、亮麗)板書詞語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詞語的意思。
分配任務,深入理解: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介紹了哪些地方的夜景?(東西長安街;天安門城樓;環形路上的立交橋;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故宮、角樓,結合學生的回答,讓他們看看有關的畫面。)
分配任務:教師給學生選擇的機會,讓小組長代表大家選取一個地方進行講解:從哪看出北京的夜景是輝煌亮麗的?
小組長和同學一起讀讀有關的語句。
每個人在小組內談談自己的感受,大家相互補充。
大家有語氣地讀讀。
(學生在談感受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語句。可以借助課文中的插圖,還可以借助找到的課外資料。)
(學生在理解的時候,遇到問題及時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2、師生共同交流:(引導學生一處一處講解。)
重點圍繞以下地方;
“東西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結合視頻認一認華燈,川流不息說明這里的車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斷,每輛汽車的車燈都亮著,燈光一閃一閃的,從高處看,就像天空中無數星星構成的銀河。)
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這里的燈光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麗的彩虹。)
“把繁華的大街變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商店的櫥窗分外明亮,絢麗多彩的廣告牌,顏色各異的霓虹燈為商業街平添了一番美麗,再加上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人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賓客,這些商業街就顯得格外熱鬧。)
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這些建筑物雖然古老,但是當燈光成為他們的外衣后,就別有一番風韻。)
(在學生結合語言環境理解時,可以有機結合視頻,恰當地運用教學軟件及時讓學生們欣賞那迷人的夜景,感受北京之夜的輝煌與亮麗。)
3、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自由讀。
指名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教師進行指導:注意讀出長句中的停頓。
(廣場四周,彩燈勾畫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偉輪廓。)
(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
小組練習有語氣的朗讀。
全班范圍內指名讓學生有語氣朗讀。
評一評誰的語氣好,為什么?
四、鞏固延伸
1、聯系實際,結合課外資料說說你眼中的北京的夜景?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
2、再次播放視頻《北京亮起來了》,讓學生們欣賞。
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描寫了北京的夜景,作者把視角投向了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東西長安街;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環形路上的立交橋;繁華的王府井、西單商業街;古老的故宮、美麗的角樓,運用優美的文字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我國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
3、布置作業:
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資料,相互學習。
在摘錄本上積累詞語。
板書:
10、北京亮起來了
輝煌亮麗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5
霧,是個淘氣的孩子。
有一天,霧飛到海上,說道:“我要把大海藏起來。”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于是,他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了起來。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現在,我要把河岸藏起來。”霧把河岸藏了起來,同時把城市藏了起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也看不見了。霧在城市的上空說道:“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看來,再也沒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來。”霧把自己藏了起來。這樣一來,大海連同船只以及遠方,天空連同太陽,河岸連同城市,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路上走著行人。小黑貓也出現了,它搖著黑尾巴,歡快地走著。
霧呢?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他藏了起來。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6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
1、認讀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
2、止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課型:
新授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
2、學習課文第1—5段
3、練習川“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
教學難點:
練習川“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教具:
掛圖小黑板卡片
實物:
足球
教學過程:
—、導入
1、山示實物:籃球、足球
2、思考: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樣?
3、板書課題:我能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畫山生寸,自主拼讀
3、了解課文人致內容
(1)爸爸高興地笑了
(2)爸爸陪貝貝在球場玩,貝貝一個人玩得十分起勁。
4、師生齊述全文
三、認讀化寧
1、山示小寸,自由拼讀
2、同桌文流對流
3、老師針對學生拼讀有困難的字進{;重點教學
4、山示卡片開火車讀
5、出示具體句子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上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五、學習課文1—5段
1、自由讀課文1—5段
2、(1)明白貝貝遇到什么問題
(2)貝貝準備怎么辦?
3、選扦㈠已最理解的段讀一讀
(1)一生讀第]段
講解“投籃、瞄準”的意思
請一生上臺表演投籃動作,了解兩個詞語的意思
(2)—生讀第2段
讀后談第2段的貝貝
(3)全班讀第3段
(4)全班齊讀第4、5段
讀一讀爸爸和貝貝
4、讀了1~5段,大家如何評價貝貝?
快樂
貝貝是一個活潑的孩子
自信
六、作業
認讀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6—8段
教學重點:
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生字扣片齊讀、開火車讀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二、學習第6—8段
l、解決以下的問題:
(1)貝貝如何解決困難?
(2)貝貝如何對待人男孩們?
2、一生齊讀第6段
①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隨和、傳遞、活躍、
3、一生讀第7段
了解詞語的意思“
汗流浹背圍攏抱歉允許、約定
三、拓展思維
議論:要是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怎么辦?
四、書寫生字
1、山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給生字組詞
2、師生共同識記字形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了解多音字,學會10個字,并正確書寫。
2、體驗語言搭配的準確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教學重點:
1、會認9個字,了解多音字,學會10個字,并正確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了解多音字,學會“眼、潑、梅、掛”4個字,并正確書寫。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能認讀生字,會寫“眼、潑、梅、掛”四個字。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們平常見到的小樹是什么樣子的?
2、生自由發言。
3、那你們見過長眼睛的小樹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長眼睛的小樹》。
4、板書課題:長眼睛的小樹,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藏在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會認的字做上記號。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同座檢查讀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識記。
4、自由讀課文,看看有幾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三、質疑。
1、自由朗讀課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小組內討論。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四、深入感悟:
1、指名讀課文1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2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小鹿在池塘的倒影里看到的小樹,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那就是小樹?
4、生自由發言,師小結:小鹿看到的,是它自己的角。它的角很像樹枝,上面還掛了幾片藤葉兒,看上去就像一棵小樹。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6、指名讀課文3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7、指導朗讀,注意讀出高興的語氣。
五、指導寫字。
1、觀察,讀記生字:“眼、潑、梅、掛”。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
5、對比觀察,品字。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六、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習題三,“連一連,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書“棵、聽、非、動、道、平”6個生字。
3、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書“棵、聽、非、動、道、平”6個生字。
教學難點: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小黑板出示課后習題三“連一連,讀一讀”,指名連線。
2、集體訂正。
3、全班齊讀。
二、學習課文4—6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4—6節,思考:
(1)小鹿是非常好動的,可為什么現在他屏住氣,一動也不動?
(2)小鹿為什么只敢在心理悄悄的說,而不敢大聲的說話呢?
(3)你喜歡這只小鹿嗎?為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3、匯報交流。
4、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問:小鹿為什么說自己是一棵快樂的小樹呢?
5、想象省略號的內容。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7、齊讀全文。
三、指導寫字。
1、觀察,讀記生字:“棵、聽、非、動、道、平”。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四、作業設計。
1、填空。
2、朗讀全文。
3、預習第三課。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關于數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14個生字,學會8個生字。
3、啟發學生質疑,并聯系自己的體驗學習課文。
4、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張衡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認真觀察自然現象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天文知識比較難懂,是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2、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一、揭示課題。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許許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們有誰數過星星嗎?天上的星星數得清嗎?在1900年以前,有個像你們這么大的孩子,特別喜歡數星星,他從小熱愛天文,長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就是我國漢朝的張衡(板書課題)。“數”是多音字,(用卡片讓學生讀“數學”、“數字”、“無數”、“數數”)“數星星”的“數”讀shǔ,“數數”讀shǔshù。
二、讀通全文。
1.教師范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每字的讀音。
2.學生輕聲練讀。依靠漢語拼音自己練讀,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思考:
(1)全文有幾個自然段?(6個)
(2)寫了一件什么事?(寫了我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數星星的故事)
3.討論。邊讀邊想,自己練說,同桌互說,全班討論。
三、學習生字。
1.引導自學。自學前4個生字:數、院、顆、閃。在書上畫出由這4個生字組成的詞語:數星星、院子、一顆、一閃。
2.檢查。用卡片讀生字和詞語,指名個人讀、齊讀。分析、記憶字形,訓練學生用學過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記憶字形。查字組詞。
3.教寫生字。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看第一幅圖(上下兩部分)。
思考:
(1)圖上畫的誰和誰?
(2)他們正在干什么?
(3)是什么時間?
(4)從人物服裝上看是什么時候的事?
3.輕聲自讀。
思考:
(1)晚上滿天的星星是什么樣的?畫出描寫星星多的句子來。比較課后作業第3題(1)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當學生都正確找到并畫出描寫星星多的句子后,通過課后作業題兩個句子的比較,使學生深入體會兩個句子的不同,滲透“比喻句”的知識,讓學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表示張衡動作的詞有哪些?畫出來。(要求學生自己找到并畫出“坐、靠、仰、指、數”5個動詞。還要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這句話讓學生深入體會張衡從小觀察星星的濃厚興趣和認真態度。抓住“一直”這個詞,有它和去掉它,讓學生反復讀讀,體會體會,加深理解。)
4.討論。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將上面的問題一道題一道題討論,可分別采用輕聲自說、同桌互說、小組輪說的形式加強“說”的訓練。
5.朗讀訓練。
(1)輕聲自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范讀。
(3)照老師的樣子人人練讀。
(4)指名讀。
五、課堂練習。
1.用卡片指讀4個生字、4個詞語。
2.抄寫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數星星、院子、一顆、一閃。
2.朗讀。朗讀第一自然段。
3.討論。在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現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詞語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學生輕聲自讀。
思考:
(1)“奶奶”為什么說張衡是“傻孩子”?(“奶奶”認為天上的星星是數不清的,張衡一顆一顆地數是白費勁。)
(2)“奶奶”的話里,哪些詞語是講星星是數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閃一閃地亂動、眼都看花了。)
(3)“奶奶”說的“又在數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說明張衡非常熱愛天文,經常數星星,有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和習慣。)
(4)“奶奶”和張衡對數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認為星星數不清,張衡認為“能數得清”。)
(5)張衡為什么說能數得清?(“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說明張衡熱愛天文,觀察星星的決心大,不怕困難,不怕麻煩;“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說明張衡通過長時間的多次觀察,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隔那么遠”,進一步說明“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說明張衡不只是在觀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運行規律。張衡小時候就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討論。
(先想后說,讓全體學生以各種形式參加討論。)
3.朗讀訓練。
(1)輕聲自練。
(2)指名讀。
(3)分角色練讀。
(4)分角色指名朗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輕聲練讀。
2.學習生字。自學后8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后,指導學生寫“之、名、睡、楚”。強調“之”是3畫,強調“睡”的筆順。
3.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
(1)“爺爺”同意誰的意見?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爺爺”同意張衡的意見,從“爺爺”的前三句話可以看出來)“爺爺”都說了些什么?(“爺爺”前后說了6句話,包括三點:一是肯定了張衡觀察得很仔細;二是說星星是分成一組一組的,每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進一步說明,使張衡又獲得了新的天文知識。)
4.教師講授北斗星知識。讓學生看書上第二幅插圖,看北斗星和北極星,還可用掛圖或幻燈片講解。
提問:
(1)北斗星和北極星之間是什么關系?“總是”是什么意思?
(2)“爺爺”的后三句話和前三句話是什么關系?(后三句話是舉例具體說明前三句話的)
5.復述練習。指導、訓練學生口述“爺爺”講的天文知識,用“爺爺告訴張衡……爺爺還告訴張衡……”的句式練說,人人練說,同桌互說。強調用自己的話說,嚴禁背誦課文的語句。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輕聲自讀。
思考:
(1)“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是張衡的想法,說明他對“爺爺”講的天文知識很感興趣。)
(2)張衡為什么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說明張衡從小就肯動腦筋,對“爺爺”講的天文知識不肯輕信,非自己觀察,自己驗證不可。也說明張衡觀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認真態度。)
(3)課文中哪個詞語說明張衡相信了“爺爺”的話?(果然)
2.討論。先想后說,人人練說。
3.完成課后作業第3題(2),比較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認識北斗星,認識比喻句。
4.朗讀指導。
(1)范讀。
(2)人人練讀。
(3)指名讀。指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張衡對學習知識的刻苦、認真態度。
五、課堂練習。
1.抄寫8個生字。
2.抄寫第五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