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的]創設情境,使學生體驗人類在生活實踐中統一度量衡的過程。

[教學材料及準備]軟尺、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發現了嗎,我們今天用的課桌和教室里的課桌不一樣,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們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長方形。教師:對,長方形有幾條邊?

學生:四條邊。教師:看屏幕。(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長,什么是桌子的寬)。教師:學校還想買一些這樣的桌子,那我們就得知道這桌子有多長,有多寬,你們愿意幫老師量一量這桌面的大小嗎?

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教師:用什么來測量呢?學生:用尺子。教師:可是,我們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辦?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辦法測量出桌子有多長,多寬?學生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交流:

1、用手測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手長)

2、用鉛筆測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鉛筆長)

3、用鉛筆盒測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鉛筆盒長)

4、用書量。(到黑板上來演示,表明是幾個書長)

三、實施方案學生分小組測量桌子的長和寬。

要求:①開動腦筋,多想辦法

②分工明確,注意合作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可以寫字,寫拼音,也可以用圖表示。利用課件舉例講解記錄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長寬173234

看一看,誰用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巧妙?學生測量。(10分鐘)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測量。發現典型數據。

四、交流匯報階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現矛盾學生:

56名學生匯報,用實物投影展示他們的記錄表。(學生的記錄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圖畫來表示)。

教師:同學們想出的辦法真多。看樣子,沒有尺子的情況下,你們用這么多巧妙的辦法告訴老師這桌子有多大。真聰明。但是,你們看看,測量同一張桌子,這幾個得數一樣嗎?學生:不一樣。教師:為什么?學生:因為用來量的東西不一樣。教師:(展示同樣是用鉛筆測量的數據對比)都是用鉛筆量的,得數怎么還不一樣呢?學生:(展示所用的鉛筆)它們不一樣長。教師:這么多不同的數據,我用哪一個呢?

五、繼續研究教師:

我們用尺子測量一下桌子的長,看看有什么結果。(指令小組長領尺子和發尺子)學生用尺子測量桌子的長。(教師巡視,糾正學生測量時的小錯誤)

教師:誰來匯報他們組測量的結果?學生1:長是90。學生2:長是27。教師:怎么用尺子量,得數還是不一樣?哪個對呢?學生很快發現軟尺有兩面,兩面的刻度不一樣。

教師指導學生辨認軟尺兩面的刻度的大小,并讓學生估量1厘米和1寸兩種長度單位和自己手指的粗細的對比。教師:要想得出一致的結果,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都用厘米(或寸)刻度的一面來量。教師:那我們現在就統一用厘米的一面來測量桌子的長和寬。學生測量。教師:哪一組說出你們的.測量結果?學生:桌子長90厘米,寬42厘米。(56個學生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六、總結:教師:現在我特別清楚我要買多大的桌子了,長90厘米,寬42厘米。用同一種刻度的尺子測量很方便。厘米是現在世界上尺子最常用的刻度。人類發明尺子、統一長度單位之前,就像我們開始測量桌子的長、寬時使用的方法一樣,利用手拃、步伐或身邊物體的長度做長度單位進行測量。至今,在人們沒有帶尺子的時候,仍然會這樣估測物體的長度,例如媽媽給孩子買衣褲或鞋的時候。

[教學建議]學生的測量活動和交流匯報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分析數據是這節的精華,一定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

[課后評價及分析]課程設計符合人類從實踐到理論的認知過程,學生在親身探究的過程中領悟了靠教師僅僅用語言不易表達的內容。他們不僅知道怎樣測量長度,還知道了長度為什么有一個單位,這個單位又是怎么來的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7頁上的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練習十二的1~4題,數學教案-除法的驗算。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知道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

教具、學具準備:

復習用卡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算式,揭示規律

出示下列三組題。

42÷6= 72÷8= 72÷4= 7×6= 8×9= 18×4=自己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通過做題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匯報發現的問題。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通過同學們的認真觀察,我們發現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除法計算得對不對。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除法的驗算。(板書課題)

二、計算應用,內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請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計算得數,另一人驗算,看是否正確。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幾個同桌計算的結果。

2.教師反饋,小結。驗算時,先在豎式的右邊寫上“驗算:”,然后把商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列出乘法豎式。在今后做題時,凡題里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除法的驗算》。3.初步練習: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做完后讓學生匯報驗算的方法。4.小組合作,學習例7。出示例7: 2463÷5=(1)小組合作,計算例7,有問題或有什么新發現可以提出。(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2469÷5=943……4(3)學生觀察、比較兩種驗算方法,哪一種正確。(4)匯報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進行驗算。(5)教師小結: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數相乘,再加上余數。5.提高練習。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說出驗算的過程。三、練習與質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進行板演,集體訂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題。讓學生快速說出得數,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3.算算對不對。多媒體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買了一些東西,爸爸讓小明算出每樣東西的單價,請你幫小明檢查一下他算的對不對?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個電扇共453元, 一個電扇153元。……四、看書質疑,全課小結。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3、4題。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理解除法的驗算的方法。

一、復習溝通,建立與新知識間的聯系。

教學開始首先出示三組題目,通過計算一是起到復習的目的,另外讓學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課題,讓學生知道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可以驗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學生知道怎樣驗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識基本上是已學過的知識,比較容易掌握,所以例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特別是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這是這節課的難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教師重點強調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

三、應用練習,鞏固提高。

在練習的設計上,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4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9×3=12÷6=5×9=

5×7=15÷3=8×4=

9×3=24÷3=7×2=

二、填空。

1、求幾個()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把一個()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法。

3、24里面有()個6,有8個()。

4、()是6的2倍。

5、4個6是(),9是3的()倍。

6、7+7+7=()×()。

7、3個9是(),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讀作(),口訣是()。

8、()里面能填幾。

()×6<257×()<36

()×4<306×()<20

9、在○里填上“+”“-”“×”“÷”。

16○4=425○1=510○8=2

16○4=202○3=66○5=30

三、連一連。

1、送信。

5×22×9

4+420+8

1×53×5

2、找朋友。

6×32個445÷5

8÷23×33個6

27÷316÷42個2

36÷63×212÷2

1×82個924÷3

四、選擇題。

1、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放在桌上的盒子,最多能看到()個面。

①5②4③3

2、8是4的()倍。

①32②12③2

3、1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根。

①8②2③不確定

4、15÷2的商和余數是()。

①6……3②5……5③7……1

5、家里要來7位客人,小方得準備()雙筷子。

①7②2③14

五、列式計算

(1)9的3倍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24里面有幾個8?

(4)40是什么數的5倍?

六、用數學

1、一組有8名同學,4組共有多少名同學?

2、圖書角里有24本圖書,借給了淘氣和他的的3個同學,平均每人借了幾本?

3、郁金香每枝8元

玫瑰每枝?元

菊花每枝2元

(1)一枝玫瑰的價錢是菊花的三倍,一枝玫瑰多少錢?

(2)一枝郁金香的價錢是一枝菊花的幾倍?

(3)買3枝玫瑰需要多少錢?

4、一枝鋼筆5元,小林有31元,可以買幾枝?還剩多少元?

5、操場跑道長30米,每隔6米插一面彩旗,共插兩排,最多需要多少面旗?

6、小朋友們去操場做操,二年級(1)班的。同學排成一排,方方的前面有5人,她后面的同學是前面的3倍,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5

教學內容:

倍的認識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是西師版數學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倍”是小學數學中比較抽象的概念,也是承前啟后的概念,是進一步學習有關倍數知識的基礎,也是學習分數、比例等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倍”這一概念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過程,感受“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學會用倍的含義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教學做到由淺入深,有具體到抽象,內容安排是科學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教學策略:

教法:

點撥引入、組織探究、啟發鞏固。學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能用“倍”的意義敘述兩個數的倍數關系。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對“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能作出分析、解釋,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激發學生求知欲。

教學重難點:

理解倍的意義,學會描述兩個數的倍數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小棒(紅黃藍各30根)、題單。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熱情好客的村長邀請羊村里的小伙伴們到它家做客,瞧!(出示PPT)籃子里面有許多豐盛的水果,咱們去看看吧!(圖片展示其中蘋果2個,梨子6個)

二、探索新知:

(一)比較引入,初步感知“倍”(PPT展示蘋果2個,梨子6個)

1、師:瞧,比較一下蘋果和梨子的數量,你發現了什么?

生:蘋果比梨子少4個,(師引導,適時板書水果數量)也就是2比6小,6比2大,(還有什么發現)6里面有3個2,2+2+2=6.(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里面有3個2.)

師: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我們已經學過可以求這兩個數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減法計算。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比較兩個數量的另一種方法,要學習一個新的數學概念“倍”。(板書課題:倍)

師:關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認識它。(補充板書:倍的初步認識)

2、認識“3倍”,建立概念

教師指出:6里面有3個2,也就是說6是2的3倍。(板書:6是2的3倍)

1、師:蘋果有2個,如果2個蘋果為一份把它圈起來,那么梨子有這樣的幾份,梨里面有幾個2?請你在題單上面圈一圈。(學生活動,師巡視正確圈發,并抽生上臺匯報)生:有3個2,因為可以把梨子圈出3圈,為3份。

師: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6個梨子里有這樣的3份。像這樣(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蘋果的數量看作一份,在6個梨子里能全出3個2,也就是這樣的3份,我們可以說“6里面有3個2,也可以說6是2的3倍。”這就是6和2的倍數關系。師:大家跟著我一起完整地說出它們的關系。(隱藏三句話)

師:如果沒有這三句話了,你還能說嗎?(抽生說,師板書,生再其讀)

生:2個蘋果作為一份,梨有這樣的3份,梨的個數是蘋果的3倍。(6里面有3個2,也可以說6是2的3倍)

(二)課堂活動

擺一擺、說一說(近一步感知“倍”)

1、大屏幕出示第一排擺2根藍色的小棒,讓生操作第二排擺2份這樣的紅色小棒。師:紅色是幾根?(4根)

師:紅色小棒的數量是藍色的幾倍,誰是誰的幾倍?

生:2倍,因為2根藍色為一份,紅色小棒有這樣的2份,所以紅色小棒的數量是藍色的2倍。4是2的2倍。

2、擺2根紅色和2根藍色小棒,問:這時候的關系是幾倍,誰是誰的幾倍?(強調1倍關系)

生:1倍,因為2根藍色為一份,紅色小棒有這樣的1份,所以紅色小棒的數量是藍色的1倍。2是2的1倍。

3、師:第一排擺3根藍色小棒,請擺出紅色小棒,要求是藍色小棒的9倍。(為了快速又準確地擺好,有什么方法?)

生:3根3根為一份。9個3就是27根小棒。(生擺好,選一人起來說理由。)

(三)改變比較量,理解倍。

1、師:村長見發現還有梨子沒拿出來,于是就多擺出來了2個,現在請大家觀察這時候梨子和蘋果有怎么的數量關系?(引導幾個為一份,有幾份,誰是誰的幾倍)

生:2個蘋果是一份,梨有這樣的4份,梨子的數量是蘋果的4倍,8里面有4個2,8是2的4倍。(適當表揚)

2、游戲搶答:2個蘋果是1份,假如梨有這樣的3份?7份?8份?分別是怎樣的關系?

生:回答(師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表揚)

(四)改變標準量,理解倍。

1、出示PPT,3個蘋果和6個梨子,生說誰和誰比?誰的數量作為一份?誰有這樣的幾份?誰是誰的幾倍?

2、師:梨的數量都是和蘋果比較,為什么一會兒是3倍一會兒是4倍呢?(PPT上出示2組圖片進行對比)

3、生討論并小組上臺匯報。(師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表揚)

4、師小結:在尋找倍數關系時,最關鍵的是看比較的標準,標準變化了,倍數也就跟著變化。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P83“課堂活動”

1、2題看卡片,說一說。

2、3題圈一圈、數一數、畫一畫。(先獨立完成,在展臺匯報更正,說一說做得又快又好的秘訣)

3、P84練習十九第1題,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更正。

四、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老師想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仔細聽老師拍了幾下?(3下)請你們也用掌聲表揚一下自己,請注意你們拍的下數是老師的3倍。(生齊拍)你們拍了幾個三下?你們真聰明!

師:掌聲里都有“倍”的知識,可見“倍”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五、作業布置:

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識解決的問題,把它記錄下來。

六、教學反思:

“倍”這個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認識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倍的認識》前,我仔細翻閱了教材和教參,教參中明確要求,教學時要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存在,通過操作,建立“第一行幾個為一份,第二行有這樣的幾個幾,有這樣的幾分,就是幾倍”。原本認為倍的認識比較難學,看了教材才知道自己平時就對幾個幾乘法的意義訓練的比較多,如看圖寫算式;看乘法算式、口訣畫圖等練習,學生在大腦里已經形成一定的模式。基于這樣的認識,本節課我的目標定位是:

1、初步感知倍,經歷倍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

2、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創新的意識和自行探究的能力。

教學時,我通過“看一看”讓學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頭腦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過“擺一擺”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鞏固頭腦里的影像。然后通過“圈一圈”、“畫一畫”讓學生利用掌握的關于“倍”的知識來解決。最后通過“說一說”的練習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從而把數學課本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1、借助直觀操作,加深對“倍”的理解。

一般我們習慣說“3個2也就是2的3倍”,比較突出“個”,而這節課我偏重于淡化個數強化份數,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倍。請學生第一排擺藍色小棒3根,第二排擺紅色小棒6根,3根小棒為一份,6里面有2個3,6就是3的2倍,這樣通過直觀的小棒圖來理解“倍”,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通過反復操作、表述,學生加深了對倍的理解。

2、設計小坎,找出標準。

在學習過程中,看似學生都學會了,其實里面不排除一些“渾水摸魚”的學生,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倍,為學生設計了幾個小坎。如先出示3根小棒,下面接著出示一把小棒(無法用眼睛看出來),讓學生迅速說出這把小棒的根數是3根小棒的幾倍?學生一臉茫然,無從下手。而真正理解倍的含義的學生會很快找到方法,3根3根的擺出來,一共有這樣的6份,就是3的6倍。緊接著提問“為什么3根一份?”學生精彩的回答讓其他學生恍然大悟。像這樣的小坎既不讓學生覺得難以跨越,又起到了點睛的作用。一舉兩得。

3、重視圖象與文字間的相互轉化作用

數學語言有文字、符號、圖形三種形式,學生想要順利閱讀,必須重視這種語言的相互轉化和互譯的訓練。教學中通過直觀的小棒圖來理解“倍”,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將直觀的五角星圖、小棒圖抽象到圖形圖,如:第一行畫3個圓,第二行三角形的個數是圓的5倍,請學生畫出來,從學生的作業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倍的理解還是不夠到位的。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重視圖象與文字間的相互轉化作用,通過互相的轉化、訓練,達到更好的效果。

這節課里,老師在教學的同時,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從生活中的實際物體個數和圖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擺圖到看圖再到擺脫直觀,說出倍數關系的過程都反映出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思想的熏陶。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6

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內容:第4頁例4例5及第4頁“做一做”和練習一第3—5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初步認識單位“米”,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來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學會用米尺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教法:討論、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法。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卷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一、復習引入

(1)提問:

①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什么長度單位測量?

②你們的哪個手指寬1厘米?

(2)引入新課

請兩名同學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長,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很麻煩、很累)

對!我們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米”的知識。

(板書:認識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米”。

猜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長度;看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認識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課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寬學生的身高等。

三、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鉛筆長15米。()

②課桌高70米。()

③一棵樹高16厘米。()

(2)完成練習一第3—5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篇7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復習了數的讀寫等知識,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通過運算進行解決。(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復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板書課題)

二、主體內化

1.承上啟下,引出知識點。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關于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1)學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2)學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

2.合作整理、形成網絡

(1)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根據知識之間的聯系合作整理整數、小數、分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與法則,并把整理的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2)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組補充說明。匯報時有的可根據對知識的理解,自己的經驗舉例說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關的知識。

a、整數、小數、分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

加法: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減法: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乘小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b、整數、小數、分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法則。

3.比較異同,深化知識。

(1)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有什么相同點?他們相互間有什么聯系?(討論)

相同點:都是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

聯系

1.小數乘法先按整數乘法法則計算,小數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后,也按整數除法法則計算。

2.分數除法要轉化成分數乘法計算。

(2)計算小數乘除法、分數乘除法要注意什么?

小數乘、除法要正確確定小數點的位置;分數除法轉化后乘的是除法的倒數…

(3)加減乘除這四種運算之間的聯系。

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運算

加法—————————————乘法

逆運算逆運算

減法—————————————除法

三、綜合應用

1.第一題,可加上幾道與0和1有關的口算題

(1)計算后可挑選幾道題說一說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2.計算各題并驗算

349+25652.8-45.7

7.2×4.36.25÷0.25

(加法可用減法驗算;減法可以用加法或減法驗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驗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驗算。)

3.認真想一想,不用計算,你能填上“﹥”“﹤”“=”嗎?

師生共同完成前兩道題,讓學生回想積與被乘數、商與被除數大小關系的規律。然后讓學生完成后面的練習,并說出理由。

4.根據算式,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5.解決實際問題。

(1)兩個數的積是248,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2,積是多少?如果一個因數乘3,另一個因數不變,那么積是多少?

(2)差是18.6,被減數,減數同時增加7.3,差是多少?如果同時減少18.6,那么,差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538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佛斯变频器-丹佛斯压力开关-变送器-广州市风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冷却塔维修厂家_冷却塔修理_凉水塔风机电机填料抢修-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塑料瓶罐_食品塑料瓶_保健品塑料瓶_调味品塑料瓶–东莞市富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南京PVC快速门厂家南京快速卷帘门_南京pvc快速门_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供应商_南京美高门业 | 重庆网站建设,重庆网站设计,重庆网站制作,重庆seo,重庆做网站,重庆seo,重庆公众号运营,重庆小程序开发 | 工控机,嵌入式主板,工业主板,arm主板,图像采集卡,poe网卡,朗锐智科 | 油缸定制-液压油缸厂家-无锡大鸿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 | 广州展览制作|展台制作工厂|展览设计制作|展览展示制作|搭建制作公司 | 深圳侦探联系方式_深圳小三调查取证公司_深圳小三分离机构 | 闪电优家-卫生间防水补漏_酒店漏水渗水维修_防水堵漏公司 | 今日热点_实时热点_奇闻异事_趣闻趣事_灵异事件 - 奇闻事件 | 学习安徽网| 数显恒温培养摇床-卧式/台式恒温培养摇床|朗越仪器 | 钛合金标准件-钛合金螺丝-钛管件-钛合金棒-钛合金板-钛合金锻件-宝鸡远航钛业有限公司 | 济南网站建设|济南建网站|济南网站建设公司【济南腾飞网络】【荐】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 液压油缸生产厂家-山东液压站-济南捷兴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大型工业风扇_工业大风扇_大吊扇_厂房车间降温-合昌大风扇 | 全自动包装秤_全自动上袋机_全自动套袋机_高位码垛机_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生产线-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_工地噪声扬尘检测仪_扬尘监测系统_贝塔射线扬尘监测设备「风途物联网科技」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防渗膜厂家|养殖防渗膜|水产养殖防渗膜-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药品冷藏箱厂家_低温冰箱_洁净工作台-济南欧莱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网 | 油罐车_加油机_加油卷盘_加油机卷盘_罐车人孔盖_各类球阀_海底阀等车用配件厂家-湖北华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 建筑资质代办_工程施工资质办理_资质代办公司_北京众聚企服 | 济南品牌包装设计公司_济南VI标志设计公司_山东锐尚文化传播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智能案卷柜_卷宗柜_钥匙柜_文件流转柜_装备柜_浙江福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橡胶弹簧|复合弹簧|橡胶球|振动筛配件-新乡市永鑫橡胶厂 | 商用绞肉机-熟肉切片机-冻肉切丁机-猪肉开条机 - 广州市正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大米加工设备|大米加工机械|碾米成套设备|大米加工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喷砂机厂家_自动喷砂机生产_新瑞自动化喷砂除锈设备 | 厂房出售_厂房仓库出租_写字楼招租_土地出售-中苣招商网-中苣招商网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大米加工设备|大米加工机械|碾米成套设备|大米加工成套设备-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洁净实验室工程-成都手术室净化-无尘车间装修-四川华锐净化公司-洁净室专业厂家 | 真空泵厂家_真空泵机组_水环泵_旋片泵_罗茨泵_耐腐蚀防爆_中德制泵 | 对夹式止回阀_对夹式蝶形止回阀_对夹式软密封止回阀_超薄型止回阀_不锈钢底阀-温州上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