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
雖然擴寫作文很多內容都是自己想象寫出來的,但是也不能隨意編造情節,脫離現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1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幾乎百發百中,他也因此沾沾自喜,常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夸。別人懾于他那高超的射箭技藝,不敢跟他媲美。正因為這樣,陳堯咨覺得自己的射箭技藝天下無雙。
一天,陳堯咨又在自家園子里炫耀射箭的本領。射一箭,中一箭,眾人見了,連連叫好。就在這時,一個賣油的老翁挑著擔子走了過來,然后放下擔子,斜著眼睛看他射箭,也不說話,站了很久都沒有離開。
這個賣油老翁的行為引起了陳堯咨的注意,他看出老翁并不像其他人那樣露出欽佩的神態,反而有些不屑,心中便有些不爽。由于不在狀態,十只箭只中了八只,以他高超的本領,向來都是百發百中的,這讓他有些惱怒。
“你也知道射箭嗎,看你這樣的行為,是覺得我的射箭技藝不精湛嗎”陳堯咨的語氣中帶著幾絲不耐煩,但賣油翁并沒有在意,而是平靜地說:“這并沒有什么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大吼一聲:“你竟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老翁見他這樣,便說:“憑我幾十年倒油的經驗懂得這個道理。”就拿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錢幣蓋住葫蘆口,然后慢慢地舀了一勺油注入葫蘆,油從錢孔中進入,錢幣卻沒有濕。陳堯咨睜大眼睛,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態。老翁見此,就說:“我也沒有什么奧妙,只是手熟罷了。”陳堯咨尷尬地笑了笑,便打發老翁走了。
老翁走后,陳堯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既慚愧又自責。他想:賣油老翁賣油幾十年,才練就了高超的舀油技藝,而自己練習射箭才十多年,和老翁比起來,功夫差遠了。可是自己常常自夸,自認為天下無雙,看來還要刻苦練習,熟能生巧啊!
從此,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園子里經常看到陳堯咨的射箭身影,地上不知滴入多少他的汗水。他練就了一手百步穿楊的好箭法,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射箭能手。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2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派大軍三十萬,向南殺奔而來。一路上浩浩蕩蕩,所向披靡,揚言要掃平魯國。魯國邊境連連吃緊,告急文書像雪片般飛向朝廷。
魯莊公慌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討對策。大臣們也一時慌了手腳,有的說:“我們魯國總共不過十萬軍隊,敵眾我寡,不如割地求和。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的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如拼死一戰,來個魚死網破。”魯莊公問: “誰有上上之策,能夠以少勝多,打敗來勢洶洶的齊國呢?”這時大臣們都啞口無言,誰也說不出一個好辦法來。魯莊公發怒了,呵斥道:“平日里只見你們爭權奪利,邀功請賞,事到臨頭卻一個個束手無策!全是一群酒囊飯襲!看來寡人只有張榜納賢了,看看民間有沒有高人。”一時間全國各地都貼滿了招賢的榜文。
過了兩天,終于有人揭榜了,這個人叫曹劌,是個讀書人,雖然有滿肚子的學問,可是隱居民間,不愿出來做官。看到曹劌去揭榜,同鄉勸曹劌說:“那些國家大事不是有朝廷的大官擔著嗎?關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什么事呢?”曹劌嘆了口氣說:“唉!要是他們有遠謀,還用廣貼招賢榜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雖說是平民百姓,又怎能坐視不管呢?”于是差吏就把曹劌帶到宮里去見魯莊公。魯莊公急忙求教退敵良策。曹判說:“不忙,還是先討論一下我們魯國靠什么才能打敗強大的齊國吧!”魯莊公想了一下,說:“寡人對手下的人可是恩重如山哪!你看寡人平時吃的穿的,自己用不完就拿來賞給他們,他們總能夠替寡人分憂吧!”曹判說:“大王的這些恩惠,老百姓是分享不到的。打起仗來,老百姓不出力,光靠幾個大臣又有什么用呢?”莊公又說道:“寡人每次祭拜祖宗的時候,那些祭品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祖宗想必會保佑寡人打贏這一仗吧?”曹劌笑了笑,說:“小小的誠信之禮,不足以感動天地神靈。”莊公沉吟了半晌,又說道:“全國每年大大小小的案件不下萬起,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也盡力秉公執法,嚴明賞罰。”曹劌稱贊說:“對呀!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只有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才有把握打敗齊國,出征時,請您親征以鼓舞士氣,也請讓我與您同往,以盡綿薄之力。”
出征的時候,魯莊公請曹劌跟隨自己,幫助出謀劃策。大軍開到長勺,曹劌對莊公說:“大王命令軍隊就在這里列陣吧。”魯莊公問為什么。曹判說:“這地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便于我軍反擊。”很快,齊軍也開到了這里,他們列下陣勢后,馬上擊鼓進攻一時間齊軍如潮水般擁來,人喊馬叫,戰鼓冬冬。莊公急了,連忙拿起鼓褪,就要擊鼓進軍,指揮反擊。曹劌馬上攔住他說:“現在還不行〕”由于魯軍占據了有利地形,齊軍的第一次進攻很快就被瓦解了。齊軍的第二次進攻又開始了,莊公更急了,那些將領們也急了,可曹劌還是說不能反擊。當齊軍第三次進攻時,聲勢比前兩次要弱得多了,這時曹劌才說:“大王快快擊鼓,命令我軍反擊。”魯軍正憋著一股勁,一聽見鼓聲,馬上如猛虎下山般沖殺過去。齊軍雖說人數比魯軍多了好幾倍,可馬上就被氣勢如虹的魯軍沖亂了陣腳,一陣短兵相接之后.紛紛潰退了。魯莊公一見,高興極了,馬上要下令部隊全力追擊。可曹劌說:“大王且慢!不可魯莽行事!”他走下戰車,仔細看了看齊軍潰退時的車輪印,又爬上戰車前的橫木,向齊軍潰退時的隊形眺望了一陣,才對莊公說:“現在下令追擊吧。”莊公雖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還是馬上下令:“全力追擊!"
這一仗下來,魯軍大獲全勝,喜氣洋洋,班師回朝。返朝途中,魯莊公問曹劌為什么不讓我一開始就反攻和追擊呢?" 曹劌笑了笑說:“打仗,士氣很重要。主帥擊鼓,是要振作士兵們的勇氣,敵人第三次擊鼓時,他們的士氣已快耗盡了,而我軍士氣正旺,正好一鼓作氣打敗他們。追擊敵軍時,不可盲目行事,須防對方有埋伏。我仔細察看了一下地面,發現他們潰退時的車輪印痕十分凌亂,軍旗也已倒下,于是我便確定對方是潰不成軍了,所以才放心讓大王下令追擊。”
魯莊公恍然大悟,贊嘆道:“先生果然神機妙算,若非先生指點,寡人幾乎誤了大事。今后先生就留在朝中做官吧!”曹劌搖搖頭說:“我幫大王打仗,可不是為了求官封賞,只為保住魯國百姓免遭生靈涂炭。大王還是讓我做個平民百姓吧!只求大王今后多想想咱老百姓的苦處,我在這里替百姓們先謝過大王的仁愛。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3
黃昏時分,在一個靜靜的渡口,有一個老船工正悠閑地躺在船上抽著旱煙。
這時,有四個人走了過來。為首的是一個有錢人,他身穿綢緞,手上帶著佛珠,在夕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走在第二個的是一個官員,他頭上戴著紫色的烏紗帽,身上穿著綠色的官服,上面繡著仙鶴,一看就是一個大官。
第三個是一個武士。他手中拎著一把大刀,眼里透著兇氣。
第四個是一個詩人,他背著一個大米袋,失魂落魄的樣子讓人心寒。
他們不約而同地來到老船工面前,都想坐到對岸。老船工說道:“今天來不及了,我只能擺一個人到對岸。”
富人滿臉堆笑,說:“老人家,求求您了!把我擺到對岸吧!我會給你兩倍的錢!”
“對不起,我不要錢。”老人斬釘截鐵地說。
“那,我給您買條新船吧!”
“不要!我這條船陪了我幾十年了,有感情了!”
富人的臉色由晴轉陰,他大叫道:“死老頭,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我一定會讓你沒生意做!我不坐了!”
這個大官連忙陪笑說:“老人家,您讓我渡船吧!我還要處理案子呢!我可以把您接到官府,讓您悠閑自在!”
“我現在已經很悠閑了。”
“你!”大官大叫道,“不渡我,明天就讓人把你關監牢里!”
“我一把歲數了,死了也不怕呀,你這樣威脅人,不好!”
這時,武士抽出刀,“刷”地一下把一棵榕樹砍倒了:“你如果不渡我——哼哼!”
船工慢慢將船擺到河中央。武士氣得跺腳。
這時,詩人慢慢地說:“老人家!行行好!我家上有老人八十歲,下有小孩一歲半,我好不容易借到一袋米——”
船工慢慢向詩人駛來:“你的真情打動了我,我愿意帶你過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錢、權、力都不能打動別人,只有真情能打動別人。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4
桑娜拉好了帳子,準備坐在木椅上,她摔了一跤,用手撐著木椅爬了起來,腿上擦出了一點血,因為沒有錢買紙巾,所以桑娜用手捂著傷口坐在椅子上。此時此刻,桑娜緊握著拳頭,手心里都是汗,拿東西都不太穩。不光手上,額頭上的汗也跟隨著時間“滴答”“滴答”的一滴一滴往下流。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的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在桑娜的身旁,爐子里的火熊熊燃燒著旁邊掛著丈夫前些天打的小魚,廚房擱板旁,一個櫥柜里放著七個碗七雙筷子,已經沒有更多錢可以用來買勺子了。桑娜清楚的明白,沒有足夠的錢可以讓西蒙家的兩個孩子買東西了。我們兩個早出晚歸,換來的是魚,黑面包。西蒙的孩子來了,我們兩人同樣的早出晚歸,剩下的,就只有魚了。有那么多的責任么負擔壓在他的身上,生活還要怎么夠下去。
是他來啦?老天為什么不多給我一點時間好好想想要用什么樣的理由說服他,讓他把兩個孩子留下?他會揍他們嗎?他會趕他們走嗎?如果他讓兩個孩子留下來了,那孩子長大以后問我:“媽媽,為什么我和其他兄弟姐妹的頭發的顏色不一樣?您也和我小時候的印象完全不同?我們不是睡在稻草鋪上的嗎?”這些問題我該怎么回答?告訴他們嗎?他們會恨我的!哦,不!這不是我要的結果,也不會是西蒙要的結果。不,還沒來!我這是怎么了?為什么我的心會跳得這么快?我怎么胡思亂想了起來?桑娜打開了那十幾年沒換過的木門,木門吱吱作響,桑娜把頭往外探了探,外面風大得很!樹木扎不住了根,傾倒了下來。眼前的這一幕不得不讓桑娜擔心起她的丈夫來。桑娜關緊了門,走到窗邊看孩子們的被子蓋好了沒,便坐在了一旁在胸前劃起了十字,并喃喃念道:“阿門,愿丈夫平安歸來并欣然接受這兩個孩子。阿門,愿西蒙的兩個孩子能夠快樂的長大。阿門,愿我們家以后的路能夠一帆風順。阿門!”
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我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這真的是我可憐他們嗎?桑娜此時想起了以前去西蒙家的一幕:那時滴,西蒙家里既溫暖又舒適,兩個孩子“咿咿呀呀”的說著話,在地上追跑打鬧,西蒙請桑娜進屋來坐。桑娜坐在那舒服的稻草鋪上,手里握著一杯熱水,十分愜意的和西蒙暢談著生活中的種種小事情。然而如今的現在,兩個孩子睡著了,桑娜去抱孩子時,稻草鋪不再像以往那樣溫暖舒適,而是冷冰冰的。桑娜想:我有什么理由能夠拒絕這件事呢?
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我既然選擇了抱兩個孩子過來,那我就不應該,也不能后悔。西蒙在死前還不忘把自己的衣服和舊頭巾裹住兩個孩子。一想起這個畫面,桑娜仿佛看到了西蒙死前一個小時在干什么:她用她那微薄的力氣丟了幾塊木頭讓火爐燃燒起來,而且放的很多。因為她知道自己肯定撐不到明天,但她還是希望那燃燒的旺盛的火能夠代替她。即使她不在了,但它還在,能給兩個孩子不是母愛卻又勝似母愛的溫暖。桑娜的眼睛變得更加透明——熱淚在眼中打轉,卻又遲遲不肯落下。桑娜掀開了白帳子,看著兩個長這一頭金發,臉蛋紅彤彤的,睡得正熟的兩個孩子。像在遠在天邊的西蒙寫了個保證書似得鄭重地說:“西蒙!你放心,你的兩個孩子在我家不會受到一點委屈的,他們不會生活在沒有母愛的陰影里的。我一定,一定會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生的孩子的!”說完桑娜又想:如果,我被丈夫毒打一頓兩個可憐的小家伙能夠留下來的話,身上多幾塊淤青,流幾滴血,長幾條傷疤也是沒有關系的!只要,老天能夠保證西蒙的兩個孩子一定能留下,那我……嗯,揍我一頓也好!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5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姓葉,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家世顯赫,他們一家都非常喜歡龍,因為龍是皇權和地位的象征。你瞧,皇帝坐的椅子叫“龍椅”,皇帝睡的床叫“龍床”,皇帝穿的衣服叫“龍袍”。
葉公找來全國最好的工匠,定制了一套銀質餐具,上面還刻了龍的圖案。又請來全國最好的木匠,讓木匠雕刻了“二龍戲珠”,幾條金黃色的龍在屋檐上盤旋,顯得栩栩如生。葉公家的花園里有一個大魚池,他也讓人在魚池中間做了一個龍的雕塑。
一日,葉公家宴請賓客,讓仆人拿出龍紋酒杯,喝起了酒。只見,一條條小龍在金燦燦的酒杯底下自由自在的游著,顯得虎虎生威。客人們見了,嘖嘖稱贊,葉公甚是得意,不禁夸下海口,說道:“若是龍王爺到我家做客,那我一定熱烈歡迎。”天上的真龍正在到處游玩,剛好聽到,心里美滋滋的,于是降下祥云,落在了葉公家里。葉公見狀,嚇得的從椅子上跌落下來,酒醒了一大半,他趕快鉆到桌子腳邊,大聲喊道:“龍王爺饒命啊!龍王爺饒命啊!”客人們見狀,連忙扶起他,而他早就嚇得面如土色,昏死過去。
龍王爺非常失望,只好升起祥云,飛回了天上!從那以后葉公再也不敢夸夸其談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像葉公那樣口是心非,表面上說得頭頭是道,但心里卻不喜歡,要誠實地去對待內心的喜好。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6
夏天的早上,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一起來到蓮花池的亭子里喝酒作詩。正當他們高興時,一個小孩子偷偷地劃著船進入了蓮花池。
蓮花池特別美麗。蓮花池里有各種樣式的荷花。有的花瓣全張開的荷花,有的只展開了兩三片花瓣的,還有一些還是花骨朵呢!蓮花池當中還有一些蓮蓬,真像洗澡時用的蓮蓬頭啊,難怪它叫蓮蓬頭啊!這時,一些小蜻蜓飛了過來,一只只小蜻蜓像一架架起飛的小飛機一樣,停靠點呢?就是那圓桌似的荷葉,如一座綠色停靠站。這時,又來了幾只調皮的小青蛙,這時荷葉又有用處了,它可以當小蜻蜓們的水上舞臺,這可真是個不錯的世界。
就在這時,身穿漢服、留著胡子的白居易發現了那個偷浮萍的小孩。看那個小孩穿的服裝,白居易有點奇怪。他穿著灰色的蓑衣,戴著灰色的斗笠,真像一個完美的套裝。只見他手中還拿著一兩個蓮蓬,這可驚壞了白居易,但他并沒有說話,又仿佛聽到那小孩在自言自語地對他自己說話;像在說:“今天運氣好,帶回去吃。”說著說著,白居易看到那個孩子正劃著小船準備離開。
突然,白居易找不到小船了,非常失落,因為本來想為小孩寫一首詩的,可惜沒有成功。可正當白居易因為可惜準備離開時,他驚奇地發現了那一道劃開的浮萍,接著又是一道道,這使白居易突然靈感有了思路。那個小孩,正在樂顛顛地趕路呢!
于是,他走進了亭子,奮筆疾書,成功寫下了這首充滿童趣的名詩: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九年級語文下冊“學習擴寫”作文精選篇7
1012年的夏天的巳時,白居易和朋友在一座小亭子里一起吃午飯。
他身穿官服,頭戴官帽,手拿一把折扇,開心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說:“這景色,美啊,美啊!”原來,他已被窗外的景色迷倒了:窗外的荷塘里,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大片荷花生機勃勃,有的荷花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一個害羞的女孩兒,不愿展開自己的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含苞待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在這密密麻麻的荷葉中,還有零星的幾個蓮蓬。“哎,不對呀。”白居易小聲說,“荷葉怎么在動?現在也沒有風呀?”白居易左看右看,才解開謎題。
原來,有一個男孩在偷采蓮蓬。他身披淡黃色的外套,頭戴草帽,手中握著船槳,正在劃船。他還不時張望著,嘴里好像在嘀咕著:“周圍沒有人吧?”他一看見一個蓮蓬,就立馬放下船槳去摘,然后放在船上。
男孩的蓮蓬慢慢多了起來。蓮蓬大約有十幾個的時候,他停止了動作,劃起了小船心滿意足地離開回家了。或許,他還天真地以為,這事沒有人知道呢。可分開的浮萍讓他的蹤跡變得更明顯了——他沒有注意浮萍。
白居易看到這有趣的一幕,想到自己小時候也偷偷采過蓮蓬,不禁詩興大發,吟誦出一首千古名篇: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來。